CN101578897A - 无线系统的无线电资源连接(rrc)建立 - Google Patents

无线系统的无线电资源连接(rrc)建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8897A
CN101578897A CNA2008800019725A CN200880001972A CN101578897A CN 101578897 A CN101578897 A CN 101578897A CN A2008800019725 A CNA2008800019725 A CN A2008800019725A CN 200880001972 A CN200880001972 A CN 200880001972A CN 101578897 A CN101578897 A CN 101578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target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request
reques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800019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8897B (zh
Inventor
M·北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949337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578897(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78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8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8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88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0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重建无线电联系的方法和系统,例如,包括一种当用户装置(UE)执行从源扩展节点-B(e-NB)到目标e-NB的切换时用于执行所述UE的无线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所述UE检测所述UE和所述源e-NB之间的无线电链路失败(RLF);以及在检测到所述RLF之后并且当所述UE执行从所述源e-NB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切换时,维持所述UE的服务层处的有效的通信服务,以使得所述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所述通信服务支持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的第一通信。

Description

无线系统的无线电资源连接(RRC)建立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07年1月10日递交的标题为“RRC CONNECTIONESTABLISHMENT IN E-UTRAN(E-UTRAN中的RRC连接建立)”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884,387的优先权,该申请已转让给其受让人,本文通过引用并入该申请。
技术领域
以下说明书总体上涉及无线网络,例如,在诸如E-UTRAN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资源连接(RRC)。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一般用来在不考虑用户所在位置和用户是静止还是移动的情况下传输信息。一般地,通过与一系列基站(或“接入点”)通信的移动设备(或“接入终端”)建立无线通信网络。
典型地,当接入终端从由第一接入点服务的一个位置移到由第二接入点服务的第二位置时,将执行通信“切换”,以使得接入终端停止通过第一接入点进行的通信,而开始通过第二接入点进行通信。尽管概念上看似简单,但是这种切换通常非常复杂并且工作时存在多种问题。例如,如果上例中的两个接入点未同步,则接入终端在确定是否存在第二接入点和/或确定用于允许接入终端识别并开始与第二接入点通信的关键信息时,可能存在困难。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通信内容,例如语音、数据等。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传输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多址系统。这些多址系统的实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3GPPLTE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一般地,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终端通过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更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该通信链路可以通过单进单出、多进单出或多进多出(MIMO)系统来建立。
MIMO系统采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进行数据传输。通过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以分解成NS个独立信道,这些独立信道也被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的每一个对应一个维度。如果对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创建的附加维度加以利用,则MIMO系统可以提供性能的提升(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支持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系统。在TDD系统中,前向链路传输和反向链路传输在相同的频率区域上进行,从而互易原理(reciprocity principle)允许从反向链路信道估计前向链路信道。这使得当在接入点处有多个天线可用时,该接入点能够提取前向链路上的传输波束成形(beamforming)增益。
对于基于FDMA的系统,典型地采用两种调度技术,包括:(1)子带调度,其中,用户分组可以被映射到限于窄带宽的音调分配(tone allocation)上,并且在本公开中可以将其称为频率选择性调度(FSS);以及(2)分集调度(Diversity Scheduling),其中,用户分组被映射到跨越整个系统带宽的音调分配上,并且在本公开中可以将其称为跳频调度(FHS)。
典型地,跳频用来实现信道和干扰的分集。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用FSS执行子带内的跳频。
然而,在给出的系统中,所有用户可能或者不可能始终受益于FSS。因此,可能有利的是,在跳跃结构方面采用有利的设计从而可以在相同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容易地对FSS和FHS用户进行复用。因此,致力于改善蜂窝设备之间的切换的新技术可能是有用的。
发明内容
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方案和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当用户装置(UE)执行从源扩展节点-B(e-NB)到目标e-NB的切换时用于执行所述UE的无线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UE检测所述UE和所述源e-NB之间的无线电链路失败(RLF);以及在检测到所述RLF之后并且当所述UE执行从所述源e-NB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切换时,维持所述UE的服务层处的有效的通信服务,以使得所述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所述通信服务支持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的第一通信。
在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户装置(UE)的产品,所述UE能够执行从源扩展节点-B(e-NB)到目标e-NB的切换。所述UE包括:无线通信电路;用于通过耦合到所述无线通信电路的所述UE来检测所述UE和所述源e-NB之间的无线电链路失败(RLF)的模块;以及用于在检测到所述RLF之后并且当所述UE执行从所述源e-NB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切换时,维持所述UE的服务层处的有效的通信服务,以使得所述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的模块,所述通信服务支持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的第一通信。
在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户装置(UE)的产品,所述UE能够执行从源扩展节点-B(e-NB)到目标e-NB的切换。所述UE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被配置为通过所述UE检测所述UE和所述源e-NB之间的无线电链路失败(RLF);以及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RLF之后并且当所述UE执行从所述源e-NB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切换时,维持所述UE的服务层处的有效的通信服务,以使得所述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所述通信服务支持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的第一通信。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确定用户装置(UE)和源扩展节点-B(e-NB)之间是否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RLF)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集合;以及用于在检测到所述RLF之后并且当所述UE执行从所述源e-NB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切换时,执行所述UE的无线切换,同时维持所述UE的服务层处的有效的通信服务,以使得所述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集合,所述通信服务支持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的第一通信。
在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当用户装置(UE)执行从源扩展节点-B(e-NB)到目标e-NB的切换时用于执行所述UE的无线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UE接收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在所述UE和所述源e-NB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之后被接收;将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转发至核心通信网络;从所述核心网络接收响应于所述转发的连接请求消息的连接建立消息;以及将所述连接建立消息转发至所述UE,以使得所述UE的服务层处有效的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同时通过所述目标e-NB在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重建通信净荷数据的传送。
在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能够用于用户装置(UE)从源扩展节点-B(e-NB)到目标e-NB的切换的扩展节点-B(e-NB)。所述e-NB包括:无线通信电路;以及耦合到所述无线通信电路的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从所述UE接收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在所述UE和所述源e-NB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之后被接收;将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转发至核心通信网络;从所述核心网络接收响应于所述转发的连接请求消息的连接建立消息;以及将所述连接建立消息转发至所述UE,以使得所述UE的服务层处有效的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同时通过所述目标e-NB在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重建通信净荷数据的传送。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扩展节点-B(e-NB)能够用于用户装置(UE)从源扩展节点-B(e-NB)到目标e-NB的切换,所述e-NB包括:无线通信电路;用于从耦合到所述无线通信电路的所述UE接收连接请求消息的模块,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在所述UE和所述源e-NB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之后被接收;用于将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转发至核心通信网络的模块;用于从所述核心通信网络接收响应于所述转发的连接请求消息的连接建立消息的模块;以及用于将所述连接建立消息转发至所述UE,以使得所述UE的服务层处有效的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同时通过所述目标e-NB在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重建通信净荷数据的传送的模块。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从耦合到无线通信电路的UE接收连接请求消息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集合,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在所述UE和所述源e-NB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之后被接收;用于将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转发至核心通信网络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集合;用于从所述核心通信网络接收响应于所述转发的连接请求消息的连接建立消息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集合;以及用于将所述连接建立消息转发至所述UE,以使得所述UE的服务层处有效的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同时通过所述目标e-NB在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重建通信净荷数据的传送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集合。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时,本公开的特征和性质将从下面所阐述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参考符号标识对应项。
图1描绘具有接入点和多个接入终端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
图2描绘示例性接入点和示例性接入终端的细节。
图3描绘接入终端从第一无线小区转移到第二无线小区。
图4和5描绘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时服务层的中断。
图6描绘在切换期间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时服务层的中断。
图7是概述所公开的方法和系统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以总地并且根据特定实例和/或特定实施例来描述所公开的方法和系统。例如,在对详细实例和/或实施例做出参考的情况下,应该意识到,除非特别声明,否则将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所描述的任何基本原理都不限于单个实施例,而是可以扩展到用于本文描述的任何其他方法和系统的情况。
应该意识到,下面公开的方法和系统可以涉及移动和非移动系统,包括移动电话、PDA与膝上型PC,以及可以实现无线通信技术的任意数目的被特别装备/修改的音乐播放器(例如修改的苹果)、视频播放器、多媒体播放器、电视(固定、便携式和/或车载的)、电子游戏系统、数字摄像机以及视频摄录像机。
参照图1,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点100(AP)包括多个天线组,一个天线组包括104和106、另一个天线组包括108和110,附加的一个天线组包括112和114。在图1中,对于每个天线组仅示出两个天线,但是,对于每个天线组来说,可以利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接入终端116(AT)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在前向链路120上将信息发射给接入终端116,并在反向链路118上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122与天线106和108通信,其中,天线106和108在前向链路126上将信息发射给接入终端122,并在反向链路124上从接入终端1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以及126可以使用不同频率进行通信。例如,前向链路120可以使用与反向链路118所使用的频率不同的频率。
每组天线和/或天线被设计来在其中进行通信的区域通常被称为接入点的扇区。
在前向链路120和126上进行的通信中,接入点100的发射天线可以利用波束成形,以提高用于不同接入终端116和124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此外,与接入点通过单个天线对其所有接入终端进行发射的情况相比较,接入点使用波束成形对在其覆盖范围内随机散布的接入终端进行发射,对相邻小区中的接入终端造成更小的干扰。
接入点可以是用于与终端通信的固定站,并且也可以称为接入点、Node-B,或一些其他术语。接入终端也可以称为接入终端、用户装置(UE)、无线通信设备、终端、接入终端或一些其他术语。
应该意识到,在各种实施例中,接入终端和接入点可以使用已知为超帧体系结构的重复序列(repetitive sequence)来相互通信。例如,暂时推进到图5,顶部数据流500由一系列超帧组成,包括连续的超帧502和504。超帧502和504中的每一个包括超帧信标(SB)512,其后是一系列交替出现的下游(DS)帧(514、518和522)与上游(US)帧(516、520和524)。
在操作中,可以通过接入点发射超帧信标512,以向接入终端提供关于接入点的重要信息,包括标识和同步信息,接入终端可以使用该标识和同步信息与接入点进行同步、建立联系并维持通信。一旦建立通信,接入终端可以通过任意或所有US帧向接入点发送信息,并且通过任意或所有DS帧从接入点接收信息。然而,应该注意,在接入终端主动进行发射的US帧时间段内,接入终端可能无法接收数据,甚至不能察觉到另一个发射的信号的存在。
跳回图2,该图示出了MIMO系统200中的发射机系统210(也已知为接入点)和接收机系统250(也已知为接入终端)的实施例的框图。在发射机系统210处,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从数据源212提供到发射(TX)数据处理器214。
在一系列实施例中,在各个发射天线上发射每个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为该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对每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数据。
可以使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典型地为用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且可以在接收机系统处用来估计信道响应。然后,基于为该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SPK、M-PSK或M-QAM)对每个数据流的经复用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以提供调制符号。用于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可以由处理器230执行的指令来确定。
然后,将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220,TXMIMO处理器220可以进一步处理调制符号(例如,进行OFDM)。然后,TX MIMO处理器220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给NT个发射机(TMTR)222a到222t。在某些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220将波束成形权重应用于数据流的符号和从其发射符号的天线。
每个发射机222接收并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更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调制信号。然后,从NT个天线224a到224t分别发射来自发射机222a到222t的NT个调制信号。
在接收机系统250处,通过NR个天线252a到252r接收被发射的调制信号,并且从每个天线252接收到的信号被提供给各自接收机(RCVR)254a到254r。每个接收机2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各自接收到的信号、数字化调节的信号以提供采样,并进一步处理采样以提供对应的“接收到的”符号流。
然后,RX数据处理器260基于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接收并处理从NR个接收机254接收到的NR个符号流,以提供NT个“检测到的”符号流。然后,RX数据处理器260对每个检测到的符号流解调、解交织并解码,以恢复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260进行的处理是发射机系统210处TX 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执行的处理的反处理。
处理器270定期地确定哪个预编码矩阵被使用(下面讨论)。处理器270公式化(formulate)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一般地,图2的处理器230和270会负责相互间来往的各种符号/数据流的所有格式化。即,图2的示例性处理器230和270是执行媒体访问控制器(MAC)(分别描绘为MAC 231和MAC 271)的功能的中心,因此,它们会负责形成上面参照图5所讨论和下面参照图5-8所讨论的全部通信结构。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到的数据流的各种信息。然后,反向链路消息被还从数据源2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的TX数据处理器238进行处理、被调制器280进行调制、被发射机254a到254r进行调节,并被传输回发射机系统210。
在发射机系统210处,来自接收机系统250的调制信号被天线224接收、被接收机222调节、被解调器240解调,并被RX数据处理器242处理,以提取接收机系统250发射的反向链路消息。接着,处理器230确定将哪个预编码矩阵用于确定波束成形权重,然后,处理提取的消息。
在一个方案中,逻辑信道被分成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逻辑控制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所述广播控制信道是用于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DL信道;寻呼控制信道(PCCH),所述寻呼控制信道是传送寻呼信息的DL信道;以及多播控制信道(MCCH),所述多播控制信道是用于针对一个或数个MTCH传输多媒体广播和多播服务(MBMS)调度与控制信息的一点对多点DL信道。一般地,在建立RRC连接之后,该信道仅被接收MBMS(注意:过去为MCCH+MSCH)的UE使用。专用控制信道(DCCH)是传输专用控制信息的点对点双向信道,并且被具有RRC连接的UE使用。在一个方案中,逻辑业务信道可以包括:专用业务信道(DTCH),所述专用业务信道是专门为一个UE进行用户信息传送的点对点双向信道。此外,用于一点对多点DL信道的多播业务信道(MTCH)用来传输业务数据。
在一个方案中,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被分成DL和UL。DL传输信道包括广播信道(BCH)、下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DL-SDCH)以及寻呼信道(PCH),PCH用于支持UE节能(通过网络向UE指示DRX周期),其在整个小区内被广播并且被映射到可以用于其他控制/业务信道的PHY资源上。UL传输信道包括随机访问信道(RACH)、请求信道(REQCH)、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UL-SDCH)以及多个PHY信道。PHY信道包括一组DL信道和UL信道。
DL PHY信道可以包括:公共导频信道(CPICH)、同步信道(S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共享DL控制信道(SD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共享UL分配信道(SUACH)、确认信道(ACKCH)、D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DL-PSDCH)、UL功率控制信道(UPCCH)、寻呼指示信道(PICH)以及负载指示信道(LICH)。
UL PHY信道可以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信道质量指示信道(CQICH)、确认信道(ACKCH)、天线子集指示信道(ASICH)、共享请求信道(SREQCH)、U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UL-PSDCH)以及广播导频信道(BPICH)。
在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信道结构,所述信道结构保留了单载波波形的低PAR(在任意给定时刻,信道在频率中是连续的或等间距的)属性。
参照图3,该图图示了根据一个方案的多址的无线通信系统300。多址无线通信系统300包括多个小区,包括小区302、304和306。在图3的方案中,每个小区302、304和306可以包括包含有多个扇区的接入点。所述多个扇区可以由多组天线形成,每个天线负责与该小区的一部分中的接入终端进行通信。例如,在小区302中,天线组312、314和316的每一个可以对应不同的扇区。在小区304中,天线组318、320和322的每一个可以对应不同的扇区。在小区306中,天线组324、326和328的每一个可以对应不同的扇区。
每个小区302、304和306可以包括数个无线通信设备,例如用户装置或接入终端,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与每个小区302、304或306的一个或更多个扇区进行通信。例如,接入终端330和332可以与接入点342通信、接入终端334和336可以与接入点344通信,而接入终端338和340可以与接入点346通信。
如果其中一个接入终端从其相应扇区开始移动,则它与和该扇区相关联的相应接入点的通信可能恶化。例如,如果接入终端334从扇区304开始移动,则当接入终端334从接入点344移开时,它与接入点344的通信能力可能恶化。
在本实例中,接入终端334在图4中被描绘为移向小区306(在334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接入终端334-334’建立与小区306中的接入点346的通信,则它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为了便于描述,这一过程将称为从已建立的接入点到目标接入点的“切换”。
在从小区304到小区306的切换中,可以通过已建立的接入点344将关于接入终端334-334’的信息发送到目标接入点346。这种数据传送可以加快对目标接入点346的接入。类似地,目标接入点346可以通过已建立的接入点344将特定数据传输到接入终端,该信息包括定时/同步数据,和与目标接入点346提供给接入终端334-334’的任何资源相关的数据。
3GPP LTE(长期演进)是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的项目给予的名称,该项目改善了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电话标准,以应对未来的要求。在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中,通过LTE_IDLE状态完成RRC连接建立。网络需要将用于RRC连接建立的状态变换与从LTE_IDLE到LTE_ACTIVE的正常状态变换区分开。本公开提供了使网络能够进行这种区分的新方法。
图4描绘了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时经历服务层的中断的通信系统。如图4中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UE 410和支持通信网络420,UE 410具有服务层412和协议层414,而网络420具有其自己的服务层422和协议层424。
在操作中,该通信系统被示出为在两个独立计时器T2和T2’分别服务于UE 410和网络420时经历了无线电链路失败(RLF)。典型地,使用任意多种测度,例如低信号强度、未成功接收到分组、比特错误等,来检测/确定RLF。通过类似过程或者通过接收UE 410发送的某上游信号来识别网络侧的RLF。
当计时器T2期满时,UE的协议层414从LET_ACTIVE状态变换到LTE_IDLE状态,同时服务层从有效(active)变成无效(inactive)。当计时器T2’(典型地长于计时器T2)期满时,类似的变换在网络侧发生。
注意,当各个服务层412和424变为无效时,服务层412和424所服务的通信信号将不再持续,并且随后的无线电信号的重建可能需要重新激活服务层412和424。在这种使无效(de-activation)的情况中,用户将体验到服务中断。
对于新开发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E-UTRAN,当前的工作前提是在不造成应用层服务中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LTE_IDLE实施由UE控制的移动性(UE controlled mobility)。
如图5中所描绘的,在由UE控制的移动性上,UE协议层414可能不向服务层412指示连接释放。然而,这可以通过在LTE_IDLE状态中具有“重建子状态(re-establishment state)”概念的协议层414来实现。在由UE控制的移动性中可能不重新分配RRC环境,因此,RRC在该子状态期间可以进入RRC_IDLE状态,并且UE中的NAS层可能必须管理该子状态。
在这种重建子状态中,UE中的NAS层保持服务的当前状态。此外,MME/UPE可以不释放UE的可操作环境,以使得所述服务和对应的SAE接入承载(access bearer)可以在临时的LTE_IDLE状态之后继续进行。
图6描绘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时服务层的中断,在所述无线电链路失败期间,UE 610从源e-NB(未示出)切换到目标e-NB 612,所述切换进而由MME/UPE(对于该实例,为它的支持核心网路)支持。注意,对于该实例,可以通过用任意数目的通信电路模块、处理器、软件等所支持的任意数目的有线和无线通信链路来使能所有通信链路。
图7的流程图概述了用于图6的通信系统的示例性通信重建操作。注意,该通信系统和各个操作允许在UE 610和源e-NB(仍未示出)之间发生RLF的同时,维持服务层处UE 610和第三方的有效的通信服务。因此,UE 610可以执行到目标e-NB 612的切换,从而通信服务可以在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例如,UE 610可以接收某种形式的媒体传递,例如接收实时电影和/或接受交互式语音服务(例如电话通话),而在服务中仅存在微小的中断。和之前已知的方法与系统不同的是,不会必然发生服务中断。
该处理在步骤702中开始,在步骤702检测到RLF,因此源e-NB和核心网络所支持的UE与第三方之间的通信服务可能被中断。例如,假设UE正在接收实时的新闻广播,一旦发生RLF,UE处的声音可能中止。接着,在步骤704中,UE可以检测到目标e-NB,例如图6的目标e-NB 612。控制继续前进到步骤706。
在步骤706中,UE可以从有效状态变换到特殊的空闲状态/重建子状态,同时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到目标e-NB。注意,和之前的技术不同,这种空闲状态/重建子状态可以不需要UE的相应服务层中止连接服务的操作。即,即使是通信服务的净荷数据是不可获得的,支持通信的下层处理仍然可以继续。注意,到目标e-NB的连接请求消息可以包括与维持有效的通信服务有关的信息,例如用于指示UE将进入服务重建子状态而不是中止服务层的操作的标志。
在步骤708中,连接请求消息可以被目标e-NB接收,并被目标e-NB转发至核心通信网络。接着,在步骤710中,转发的连接请求消息可以被核心网络接收,并且作为结果,核心网络可以从有效状态变换到它自己的修改的空闲状态/重建子状态。然后,在步骤712中,核心网络可以执行用于重建与切换相符的通信的下层处理。控制继续前进到步骤714。
在步骤714中,核心网络可以将适当的连接建立消息/请求发送到目标e-NB,并退出它的修改的空闲状态/重建子状态,以再次进入有效状态。接着,在步骤716中,该连接建立消息可以被目标e-NB接收,并被目标e-NB转发至UE。然后,在步骤718中,UE可以接收到该连接建立消息,并退出它的修改的空闲状态/重建子状态,以再次进入有效状态。控制继续前进到步骤720。
在步骤720中,可以恢复UE与适当第三方之间的通信,即再次有效地传送净荷数据,并且控制继续前进到步骤750,在此,处理停止。
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处理中各个步骤的具体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性方案的实例。应当理解,基于设计偏好,可以在保持落入本发明的范围的同时重新排列处理中各个步骤的具体顺序或层次。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顺序给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但是并不意味着受所给出的具体顺序或层次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在全文的描述中引用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以及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学粒子、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技术人员还将意识到,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模块、电路以及算法步骤可以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上面已经将各种说明性的组件、块、模块、电路以及步骤总体地按照它们的功能进行了描述。这些功能是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加在整个系统上的具体应用和设计约束。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变化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些实现决定不应该认为是导致偏离本发明范围。
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模块以及电路可以用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工作的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他这样的配置。
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两者的组合来直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除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被耦合到处理器,从而处理器可以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并将信息写入其中。可替换地,存储介质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可替换地,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而位于用户终端中。
前面对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被提供来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行或使用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所定义的一般性原理可以在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公开并不意图受限于本文示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特征一致的最广泛的范围。

Claims (37)

1、一种用于当用户装置(UE)执行从源扩展节点-B(e-NB)到目标e-NB的切换时执行所述UE的无线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UE检测所述UE和所述源e-NB之间的无线电链路失败(RLF);以及
在检测到所述RLF之后并且当所述UE执行从所述源e-NB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切换时,维持所述UE的服务层处的有效的通信服务,以使得所述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所述通信服务支持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的第一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服务包括媒体传递服务和交互式语音服务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所述RLF之后,检测所述目标e-NB。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连接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目标e-N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与维持所述有效的通信服务有关的第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UE将进入服务重建子状态的标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被所述目标e-NB转发至核心通信网络,并且所述核心通信网络响应于所述转发的连接请求消息,向所述目标e-NB提供连接建立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目标e-NB接收转发的连接建立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目标e-NB恢复所述UE和所述第三方之间的所述第一通信的净荷数据的传送。
10、一种用户装置(UE)的产品,所述UE能够执行从源扩展节点-B(e-NB)到目标e-NB的切换,所述UE包括:
无线通信电路;
用于通过耦合到所述无线通信电路的所述UE来检测所述UE和所述源e-NB之间的无线电链路失败(RLF)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检测到所述RLF之后并且当所述UE执行从所述源e-NB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切换时,维持所述UE的服务层处的有效的通信服务,以使得所述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的模块,所述通信服务支持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的第一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通信服务包括媒体传递服务和交互式语音服务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产品,还包括:用于将连接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目标e-NB的模块,其中,发送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与维持所述有效的通信服务有关的第一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产品,还包括:用于从所述目标e-NB接收转发的连接建立消息的模块,其中,核心通信网络响应于从所述目标e-NB转发的连接请求消息,向所述目标e-NB提供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所述转发的连接建立消息是响应于所述核心通信网络提供所述第一连接建立消息而生成的。
14、一种用户装置(UE)的产品,所述UE能够执行从源扩展节点-B(e-NB)到目标e-NB的切换,所述UE包括:
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被配置为通过所述UE检测所述UE和所述源e-NB之间的无线电链路失败(RLF);以及
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RLF之后并且当所述UE执行从所述源e-NB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切换时,维持所述UE的服务层处的有效的通信服务,以使得所述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所述通信服务支持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的第一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通信服务包括媒体传递服务和交互式语音服务中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通信电路还被配置为将连接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目标e-NB,其中,发送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与维持所述有效的通信服务有关的第一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通信电路还被配置为从所述目标e-NB接收转发的连接建立消息,其中,核心通信网络响应于从所述目标e-NB转发的连接请求消息,向所述目标e-NB提供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所述转发的连接建立消息是响应于所述核心通信网络提供所述第一连接建立消息而生成的。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确定用户装置(UE)和源扩展节点-B(e-NB)之间是否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RLF)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集合;以及
用于在检测到所述RLF之后并且当所述UE执行从所述源e-NB到所述目标e-NB的切换时,执行所述UE的无线切换同时维持所述UE的服务层处的有效的通信服务,以使得所述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集合,所述通信服务支持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的第一通信。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通信服务包括媒体传递服务和交互式语音服务中的至少一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用于将连接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目标e-NB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集合,其中,发送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与维持所述有效的通信服务有关的第一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用于从所述目标e-NB接收转发的连接建立消息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集合,其中,核心通信网络响应于从所述目标e-NB转发的连接请求消息,向所述目标e-NB提供第一连接建立消息,所述转发的连接建立消息是响应于所述核心通信网络提供所述第一连接建立消息而生成的。
22、一种当用户装置(UE)执行从源扩展节点-B(e-NB)到目标e-NB的切换时用于执行所述UE的无线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UE接收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在所述UE和所述源e-NB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之后被接收;
将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转发至核心通信网络;
从所述核心网络接收响应于所述转发的连接请求消息的连接建立消息;以及
将所述连接建立消息转发至所述UE,以使得所述UE的服务层处的有效的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同时通过所述目标e-NB在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重建通信净荷数据的传送。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服务包括媒体传递服务和交互式语音服务中的至少一种。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与维持所述有效的通信服务有关的第一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UE将进入服务重建子状态的标志。
26、一种扩展节点-B(e-NB),其能够用于用户装置(UE)从源扩展节点-B(e-NB)到目标e-NB的切换,所述e-NB包括:
无线通信电路;
耦合到所述无线通信电路的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从所述UE接收连接请求消息,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在所述UE和所述源e-NB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之后被接收;
将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转发至核心通信网络;
从所述核心通信网络接收响应于所述转发的连接请求消息的连接建立消息;以及
将所述连接建立消息转发至所述UE,以使得所述UE的服务层处的有效的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同时通过所述目标e-NB在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重建通信净荷数据的传送。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服务包括媒体传递服务和交互式语音服务中的至少一种。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与维持所述有效的通信服务有关的第一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UE将进入服务重建子状态的标志。
30、一种扩展节点-B(e-NB),其能够用于用户装置(UE)从源扩展节点-B(e-NB)到目标e-NB的切换,所述e-NB包括:
无线通信电路;
用于从耦合到所述无线通信电路的所述UE接收连接请求消息的模块,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在所述UE和所述源e-NB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之后被接收;
用于将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转发至核心通信网络的模块;
用于从所述核心通信网络接收响应于所述转发的连接请求消息的连接建立消息的模块;以及
用于将所述连接建立消息转发至所述UE,以使得所述UE的服务层处的有效的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同时通过所述目标e-NB在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重建通信净荷数据的传送的模块。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服务包括媒体传递服务和交互式语音服务中的至少一种。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与维持所述有效的通信服务有关的第一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UE将进入服务重建子状态的标志。
3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从耦合到无线通信电路的UE接收连接请求消息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集合,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在所述UE和源e-NB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无线电链路失败之后被接收;
用于将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转发至核心通信网络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集合;
用于从所述核心通信网络接收响应于所述转发的连接请求消息的连接建立消息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集合;以及
用于将所述连接建立消息转发至所述UE,以使得所述UE的服务层处的有效的通信服务在所述切换期间继续保持有效,同时通过所述目标e-NB在所述UE和第三方之间重建通信净荷数据的传送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集合。
3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通信服务包括媒体传递服务和交互式语音服务中的至少一种。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到所述目标e-NB的所述连接请求消息包括与维持所述有效的通信服务有关的第一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UE将进入服务重建子状态的标志。
CN2008800019725A 2007-01-10 2008-01-10 无线系统的无线电资源连接(rrc)建立 Active CN1015788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8438707P 2007-01-10 2007-01-10
US60/884,387 2007-01-10
US11/971,847 US9060316B2 (en) 2007-01-10 2008-01-09 Radio resource connection (RCC) establishment for wireless systems
US11/971,847 2008-01-09
PCT/US2008/050717 WO2008086460A2 (en) 2007-01-10 2008-01-10 Radio resource connection (rrc) establishment for wireless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8897A true CN101578897A (zh) 2009-11-11
CN101578897B CN101578897B (zh) 2013-01-09

Family

ID=39493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19725A Active CN101578897B (zh) 2007-01-10 2008-01-10 无线系统的无线电资源连接(rrc)建立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9060316B2 (zh)
EP (2) EP3054724B1 (zh)
JP (5) JP2010535433A (zh)
KR (2) KR101343966B1 (zh)
CN (1) CN101578897B (zh)
BR (1) BRPI0806526B1 (zh)
CA (1) CA2674391A1 (zh)
RU (1) RU2427981C2 (zh)
TW (1) TWI373977B (zh)
WO (1) WO2008086460A2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1689A (zh) * 2010-08-27 2011-01-1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立方法和一种基站
CN102281572A (zh) * 2010-06-11 2011-12-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无线链路失败通知及信息上报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413494A (zh) * 2010-09-21 2012-04-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失败原因的方法
CN107409336A (zh) * 2015-03-04 2017-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双链路切换
CN110445589A (zh) * 2018-05-04 2019-11-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449602A (zh) * 2022-01-27 2022-05-0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存储介质及无线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6322C (zh) * 2004-12-13 2009-12-02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寻呼指示和告知指示的方法及相应调制和解调装置
US9060316B2 (en) 2007-01-10 2015-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resource connection (RCC) establishment for wireless systems
EP2218207B1 (en) * 2007-12-14 2011-06-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ng over a radio channel
CN101651899B (zh) * 2008-08-12 2012-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 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方法、原因值设置方法及终端
GB2464137B (en) * 2008-10-06 2011-06-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427788B2 (ja) * 2008-11-04 2014-02-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US9491671B2 (en) 2008-11-17 2016-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link failure reporting
US9521565B2 (en) * 2008-11-17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claring radio link failure based on target-specific threshold
US9155014B2 (en) 2008-11-17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ditional access terminal initiation of delayed handover
US9271204B2 (en) 2008-11-17 2016-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radio link failure reporting
US8588193B1 (en) * 2009-02-03 2013-11-19 Sibeam, Inc. Enhanced wireless data rates using multiple beams
CN103687064B (zh) 2009-04-22 2017-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失步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873655B (zh) * 2009-04-24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切换时应对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与装置
EP2426996A4 (en) * 2009-04-27 2012-08-22 Huawei Tech Co Ltd SERVICE REST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959262B (zh) 2009-07-15 2015-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失败指示信息的通知方法与装置
US8688118B2 (en) * 2009-08-28 2014-04-01 Blackberry Limited Access procedure for call re-establishment
US9204373B2 (en) * 2009-08-28 2015-12-0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quisition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US8457624B2 (en) * 2009-08-28 2013-06-0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adio link timeout procedure for call re-establishment
US9288702B2 (en) 2009-10-30 2016-03-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reporting of connection loss
US20110194630A1 (en) * 2010-02-10 2011-08-11 Yang Hua-Lu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porting radio link failure
CN101808354B (zh) * 2010-03-09 2012-12-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移动终端信息检测切换失败场景的方法
CN101808381B (zh) * 2010-03-24 2014-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判决的方法及装置
US9510253B2 (en) 2010-04-26 2016-11-29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reason for too late handover to home eNB
US8346274B2 (en) * 2010-05-21 2013-01-01 Apple Inc. Method to control multiple radio access bearers in a wireless device
CN102281565B (zh) * 2010-06-12 2014-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rlf信息的记录方法和设备
WO2012019362A1 (en) * 2010-08-13 2012-02-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in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16560B2 (en) * 2010-08-14 2016-1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communicating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1951629B (zh) * 2010-09-21 2012-10-10 东南大学 小区覆盖漏洞与切换错误的检测方法
WO2013010566A1 (en) 2011-07-15 2013-0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ighbour relations management
US8825052B2 (en) * 2011-09-27 2014-09-02 Blackberry Limited Providing a mobility state for a mobile device
US9060281B2 (en) * 2012-09-18 2015-06-16 Trueposition, Inc. Overlay network-based location of E-UTRAN devices
KR102163994B1 (ko) 2012-12-24 2020-10-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의 빠른 복구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70311211A1 (en) * 2014-12-04 2017-10-2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ual Connectivity Handover Initiated by Source Base Station Becoming the Future Secondary Base Station
EP3412086B1 (en) * 2016-02-01 2019-08-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reliable paging transmission under ue edrx
CN112887000B (zh) * 2016-05-31 2022-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82652B (zh) * 2018-11-09 2023-12-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相应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3162B (fi) * 1996-12-20 1999-04-3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Verkkorakenne langattoman ATM-järjestelmän osan toteuttamiseen ja mene telmä kytkinten välisen tukiasemanvaihdon suorittamiseksi tällaisessa verkkorakenteessa
KR100318940B1 (ko) * 1998-04-17 2002-04-22 윤종용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호장애시재접속방법
US6445918B1 (en) * 1999-11-01 2002-09-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saving dropped calls
US7230932B2 (en) 2000-08-18 2007-06-1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scheme and power saving mode for user equipment in packet access mode
KR100765123B1 (ko) 2002-02-16 2007-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Srns 재할당 방법
WO2003094541A1 (en) * 2002-04-29 2003-11-13 Nokia Corporation Handovers of user equipment connec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04002051A2 (en) 2002-06-21 2003-12-31 Thomson Licensing S.A. Registration of a wlan as a umts routing area for wlan-umts interworking
KR20040016540A (ko) 2002-08-17 2004-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캐스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0580244B1 (ko) 2003-01-23 2006-05-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랜상의 핸드오프 방법
WO2005009069A1 (en) 2003-07-10 2005-01-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link management based on retransmission request performance
US6975881B2 (en) 2003-08-25 2005-12-13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during a cell reselection
JP4558729B2 (ja) * 2003-09-04 2010-10-06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広帯域無線接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移動加入者端末のドロップの発生によるサービング基地局の選択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310531C (zh) * 2003-09-30 2007-04-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听多呼叫的方法
US8934448B2 (en) * 2004-02-02 2015-01-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Handover method in wireless portable internet system
KR100678179B1 (ko) * 2004-05-12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절된 통신 링크를 복구하기 위한장치 및 방법
US7602748B2 (en) 2004-08-13 2009-10-13 Verizon Business Global Llc Fixed-mobile communications with mid-session mode switching
US7512110B2 (en) 2004-09-21 2009-03-3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inter-AN HRPD hard handoff
US7292856B2 (en) * 2004-12-22 2007-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lexible forward-link and reverse-link handoffs
JP4563231B2 (ja) 2005-03-28 2010-10-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集線装置
US7630712B2 (en) * 2006-03-15 2009-12-08 Alvarion Ltd. Method for reconnecting a mobile terminal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957360B2 (en) * 2007-01-09 2011-06-07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support of a long DRX in an LTE—active stat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060316B2 (en) 2007-01-10 2015-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resource connection (RCC) establishment for wireless systems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572A (zh) * 2010-06-11 2011-12-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无线链路失败通知及信息上报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281572B (zh) * 2010-06-11 2014-12-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无线链路失败通知及信息上报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951689B (zh) * 2010-08-27 2013-07-03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立方法和一种基站
CN101951689A (zh) * 2010-08-27 2011-01-1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立方法和一种基站
US9942086B2 (en) 2010-09-21 2018-04-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cause of radio link failure or handover failur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13494A (zh) * 2010-09-21 2012-04-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失败原因的方法
CN102413494B (zh) * 2010-09-21 2016-06-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失败原因的方法
CN107409336A (zh) * 2015-03-04 2017-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双链路切换
CN107409336B (zh) * 2015-03-04 2020-09-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双链路切换
CN110445589A (zh) * 2018-05-04 2019-11-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45589B (zh) * 2018-05-04 2021-11-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449602A (zh) * 2022-01-27 2022-05-0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存储介质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14449602B (zh) * 2022-01-27 2024-02-0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存储介质及无线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42054B2 (en) 2017-05-02
JP2010535433A (ja) 2010-11-18
BRPI0806526A2 (pt) 2014-04-22
US9060316B2 (en) 2015-06-16
KR20090108630A (ko) 2009-10-15
US20150131617A1 (en) 2015-05-14
BRPI0806526B1 (pt) 2020-06-16
CN101578897B (zh) 2013-01-09
TWI373977B (en) 2012-10-01
WO2008086460A3 (en) 2008-09-04
EP3054724A1 (en) 2016-08-10
TW200845784A (en) 2008-11-16
EP3054724B1 (en) 2018-10-03
JP2015057885A (ja) 2015-03-26
JP2019165500A (ja) 2019-09-26
KR101343966B1 (ko) 2013-12-23
RU2009130365A (ru) 2011-02-20
JP2013102464A (ja) 2013-05-23
CA2674391A1 (en) 2008-07-17
WO2008086460A2 (en) 2008-07-17
US20080167042A1 (en) 2008-07-10
KR20110135877A (ko) 2011-12-19
JP2016201832A (ja) 2016-12-01
JP6926148B2 (ja) 2021-08-25
RU2427981C2 (ru) 2011-08-27
JP5976742B2 (ja) 2016-08-24
EP2119295A2 (en) 2009-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8897B (zh) 无线系统的无线电资源连接(rrc)建立
JP5437509B2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マルチキャスト・サービス受信の処理方法及び関連通信装置
KR101459250B1 (ko) Ofdm-mimo 시스템을 위한 랜덤 액세스 채널
US861133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obile relay mobility in asynchronous networks
US7729313B2 (en) Handover method for OFD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233966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10992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order delivery during handoff using a tim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2598772A (zh) 用于在不同小区类型间移动时支持增强的服务小区改变的系统和方法
TW201611547A (zh) 傳輸子訊框中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的方法及系統
RU2419254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подсистемы обслуживающей радиосети (srns)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2349275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载波定时
CN104883714A (zh) 一种lte无线通信设备及由lte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的方法
WO2013177934A1 (zh) 一种能力同步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US20050113023A1 (en) Method of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in a network and the corresponding signal,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destination terminal
CN100586043C (zh) 用于识别无线基站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82887A (zh) 一种业务能力的通知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07107118A1 (fr) Procédé et système d'émission d'informations de diffusion de cellules multiples/secteu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81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381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