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2097B - 光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2097B
CN101572097B CN2009101335266A CN200910133526A CN101572097B CN 101572097 B CN101572097 B CN 101572097B CN 2009101335266 A CN2009101335266 A CN 2009101335266A CN 200910133526 A CN200910133526 A CN 200910133526A CN 101572097 B CN101572097 B CN 1015720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h
parts
air
light pi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35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2097A (zh
Inventor
藤本贵行
伊部诚
滨家诚二
原田望
浅野晋矢
山内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72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2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0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7Arrangements for mechanically moving the whole head
    • G11B7/08582Sled-type position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4Reducing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e.g. temperature change, moisture, dust
    • G11B33/1406Reduc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 G11B33/1413Reduc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by fluid cooling
    • G11B33/142Reduc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by fluid cooling by air cooling

Landscapes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与激光元件温度上升相伴的激光元件寿命降低等性能劣化的光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本发明的光盘装置(D)具备:在光拾取器部件(7)移动到所旋转的盘(2)的最外周部时与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对向的区域中具有导风孔(21)的装饰板部件(10);以及在与移动到盘(2)的最外周部的光拾取器部件(7)对向的面中,具有从导风孔(21)或其附近向盘(2)的逆旋转方向上延伸的导风壁部(22)的盘托架部件(3)。

Description

光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盘旋转而进行数据的记录以及再现的光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光盘装置是指,在使作为数据记录介质的圆盘状的盘旋转的状态下,对盘面进行数据的记录、或者再现记录在盘面中的数据的数据存储装置。
在该光盘装置中,具备被用作用于记录数据的信号写入单元以及用于再现数据的信号读取单元的半导体激光元件、激光受光部等的电子部件(光学头)被称为光拾取器或被简称为拾取器。
另外,作为成为数据记录介质的盘,例如可以举出CD-ROM(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高密度只读存储器盘)、CD-R(Compact Disk Recordable,高密度可写盘)、CD-RW(CompactDisk ReWritable,高密度可改写盘)、DVD-ROM(Digital VersatileDisk Read Only Memory,数字通用只读存储器盘)、DVD-R(DigitalVersatile Disk Recordable,仅可写入一次的追加型DVD)、DVD-RW(可改写型DVD的一个规格)、DVD-RAM(Digital Versatile DiskRandom Access Memory,数字通用随机存取存储器盘)、DVD+R(追加型DVD的规格)、DVD+RW(可改写的DVD的一个规格)、BD-ROM(Blu-ray(注册商标)Disc Read Only Memory,蓝光只读存储器盘)、BD-R(Blu-ray(注册商标)Disc Recordable,蓝光可写盘)、BD-RE(Blu-ray(注册商标)Disc Rewritable,蓝光可改写盘)等。
一般,光盘装置被搭载于具备进行对光盘装置的访问控制以及运 算处理等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电子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等中。在该搭载的电子设备为台式个人计算机的情况下,光盘装置一般被称为半高(half height)型光盘装置,另一方面在搭载于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便携用个人计算机)中的情况下,一般被称为细长型光盘装置。另外,半高是指,内置驱动器的厚度为大约1.6英寸(4.1cm)。
当前,在光盘装置中,要求对数据存储容量进一步大容量化。
因此,需要使盘记录层成为多层化,但为了应对多层记录,与一层记录相比,需要使半导体激光的光输出进一步增大。其结果,激光元件的温度急剧上升,从而元件寿命降低、各种结构要素劣化等,于是光盘装置的质量降低的问题变得显著。
特别地,在细长型光盘装置的情况下,与半高型光盘装置相比框体容积变小而成为高密度安装,所以与半高型光盘装置相比激光元件被置于高温气氛中。另外,对于激光元件的温度,在光拾取器移动到盘最外周位置时,由于随着激光元件的工作时间的长期化、激光元件的发生热通过盘旋转的空气流而停滞于盘最外周位置等,而呈现最高值,所以更需要高效地对此时的从激光元件发生的热进行散热。
作为其对策,例如,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方法:在细长型光盘装置中,在光拾取器的支撑板、即装饰板的盘最外周附近处设置通风孔,从而利用由与盘旋转相伴的空气回旋发生的通过通风孔的空气流,使光拾取器散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5667号公报(第0012~0014段、图1、图2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00561号公报(第0043段、图2、图6、图8等)
发明内容
但是,光盘装置的激光元件的安装位置根据每个光拾取器而不同,而且,在上述多层记录中,无法如一层记录的程度那样大幅提高 盘转速。因此,如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公开那样,通过仅在装饰板中设置通风孔,对于安装位置根据每个光拾取器而不同的激光元件,无法通过局部地增加激光元件周围的空气流的流速来促进激光元件的散热,无法解决由于发生的热而引起的质量降低的问题。
因此,为了针对安装位置根据每个光拾取器而不同的激光元件促进激光元件的散热,需要用于在光拾取器移动到激光元件温度示出最高值的盘最外周位置时,将通过盘的旋转而发生的空气流局部地引导至激光元件的周围的新的结构。
特别,由于无法大幅提高盘旋转速度,所以在激光输出比一层记录高的多层记录中,还需要使该激光元件周围的空气流的流速增加的新结构。
这样,在光盘装置中,存在激光元件温度上升,从而激光元件寿命降低,光盘装置的性能劣化这样的应解决的技术课题。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不仅限于一层记录而即使在进行多层记录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与激光元件温度上升相伴的激光元件寿命降低等性能劣化。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具备:在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盘的安装、取出中使用的盘托架部件;具有使对盘照射的激光振荡的激光元件的光拾取器部件;使盘旋转的盘旋转机构;使光拾取器部件在盘的内周部和外周部之间移动的进给机构;以及在所安装的盘和所搭载的控制部之间设置的装饰板部件,其中,装饰板部件在光拾取器部件移动到所旋转的盘的最外周部时与光拾取器部件的激光元件对向的区域中具有导风孔,盘托架部件在与移动到盘的最外周部的光拾取器部件对向的面中,具有从导风孔或其附近向盘的逆旋转方向延伸的导风壁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备光盘装置,该光盘装置具备:在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盘的安装、取出中使用的盘托架部件;具有使对盘照射的激光振荡的激光元件的光拾取器部件;使盘旋转的盘旋转机构;使光拾取器部件在盘的内周部和外周部 之间移动的进给机构;以及在所安装的上述盘与所搭载的控制部之间设置的装饰板部件,其中,装饰板部件在光拾取器部件移动到所旋转的盘的最外周部时与光拾取器部件的激光元件对向的区域中具有导风孔,盘托架部件在与移动到盘的最外周部的光拾取器部件对向的面中,具有从导风孔或其附近向盘的逆旋转方向延伸的导风壁部。
根据以上的光盘装置,能够实现可以防止与激光元件温度上升相伴的激光元件寿命降低等性能劣化的光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略的、包括部分切口部的俯视图,(b)是在(a)所示的光盘装置中在表面侧安装了装饰板的状态的A-A线剖面放大图。
图2是去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内部中的盘托架、装饰板的状态的机械机壳(chassis)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的装饰板的俯视图。
图4(a)是示出在图1中去除了底板罩的状态的盘托架的表面侧的俯视图,(b)是从背面侧观察盘托架单体的俯视图,(c)是从B方向观察(b)所示的盘托架的背面中形成的导风壁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图4(a)的导风壁以及装饰板的C-C线剖面放大图。
图6(a)~(d)是示出图4(a)的导风壁以及装饰板的其它例子的C-C线剖面放大图。
图7是示出用箭头表示了沿着第一实施方式的盘托架的导风壁流至导风孔的空气流的光盘装置内部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用箭头表示了在沿着第一实施方式的盘托架的导风壁流到导风孔之后通过导通孔而流入激光元件附近的空气流的光盘装置内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散热促进效果的图。
图10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的光盘装置的装饰板的结 构的俯视图。
图11(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变形方式的盘托架的结构的、包括部分切口部的俯视图,(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变形方式的盘托架单体的背面的俯视图。
图12(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装饰板的俯视图,(b)是对(a)所示的装饰板添加了盘托架3时的D-D线剖面放大图。
图13(a)~(d)是对图12(a)所示的装饰板添加了盘托架时的变形方式的D-D线放大剖面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变更了激光元件的安装位置时的装饰板的俯视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图4(a)的C-C线剖面放大图。
图16是包括第四实施方式的盘托架3周围的部分切口部的俯视图。
图17(a)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盘托架周围的俯视图,(b)是用箭头γ4表示了空气的流动的(a)图的E-E线剖面放大图。
图18(a)示出在设置于盘托架中的导风壁与装饰板之间夹着海绵状的部件的结构的其它变形方式的剖面图,(b)是示出在设置于装饰板的导风壁与盘托架之间夹着海绵状的部件的结构的其它变形方式的剖面图。
标号说明
2盘
3盘托架(盘托架部件)
3a盘托架的背面(与光拾取器部件对向的面)
4主轴电动机(盘旋转机构)
5旋转台(盘旋转机构)
7光拾取器部件
8a激光元件
10装饰板(装饰板部件)
10b导风壁(权利要求2的导风壁部)
13步进电动机(进给机构)
14丝杠(lead screw)(进给机构)
15连结部件(进给机构)
16主轴(进给机构)
17副轴(进给机构)
21导风孔
22导风壁(导风壁部)
22a导风壁(权利要求3的盘托架部件的导风壁部)
22b导风壁(权利要求3的化妆板部件的导风壁部)
23突起部
D光盘装置
α2盘的旋转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D的内部结构的概略的俯视图。另外,在图1(a)中,省略光盘装置的顶板盖1b(参照图1(b))而进行图示,并且用双点划线表示盘2。图1(b)是在图1(a)所示的光盘装置D中在表面侧安装了顶板盖1b的状态的A-A线剖面放大图,在本图中,用实线表示盘2。
(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D的概要)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示出将本发明应用于细长型光盘装置(以下称为光盘装置D)的情况。
在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D中,着眼于在使用激光元件8a进行的记录、再现等时激光元件8a在达到盘2的最外周部的情况下成为高温的现象,在与移动到盘2的最外周部的激光元件8a对向的装饰板10的区域中贯穿设置对由盘2的旋转引起的空气流进行导风的导风孔21,并且在从与盘2的外缘相接的虚拟的切点2a(参照图4(a))到装饰板10的导风孔21的连续的位置,沿着在与盘2的旋转方向(图 1(a)的箭头α2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平滑的线,设置有导风壁22(10b)。
另外,通过将该导风壁22设置成从装饰板10的导风孔21或其附近向盘2的逆旋转方向延伸,得到一定的导风效果。
由此,将在记录、再现时由于盘2的旋转而产生的随着从盘2的中心部向最外周行进而逐渐沿顺时针方向流动的空气流,沿着导风壁22引导至导风孔21之后,通过导风孔21而吹向移动到盘2的最外周部的激光元件8a,谋求成为高温的激光元件8a的高效冷却,实现了性能提高。
(第一实施方式)
(光盘装置D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D被构成为在构成外侧的框体的底板罩1a的内部具备:在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对所载置的盘2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台5;安装在旋转台5上且以保持弹性力地固定载置于旋转台5上的盘2的卡盘6;对旋转台5进行旋转驱动的主轴电动机4;在通过旋转台5旋转的盘2的半径方向上移动而承担向盘2的记录、再现的光拾取器部件7;隔着间隔覆盖旋转台5上的盘2的记录面以及外周面的盘托架3;隔着间隔配置在旋转台5上的盘2的记录面而屏蔽来自后述的电路基板的电波的装饰板10;固定了主轴电动机4、盘托架3以及装饰板10的支撑部件的机械机壳12(参照图1(b))。
以下,对光盘装置D的各部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机械机壳12)
图2是示出去除了光盘装置D内部的盘托架3、装饰板10的状态的机械机壳12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另外,省略了用于对光盘装置D进行驱动、控制的电路基板、FPC(Flexible Print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等控制基板的图示。
图2所示的机械机壳12例如是通过对SS41(一般构造用压延钢材)等薄板进行弯曲加工、拉深加工等而制造出的,分别固定支撑光 拾取器部件7、图1(a)所示的装饰板10以及盘托架3、用于对光盘装置D进行驱动、控制的电路基板等。
而且,在机械机壳12中,搭载有:使旋转台5旋转的主轴电动机4;用于通过使图2所示的丝杠14转动而使光拾取器部件7在旋转台5上的盘2的半径方向(图2的箭头α1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步进电动机13等。
另外,丝杠14与步进电动机13的未图示的转动轴连结,通过对步进电动机13进行正/逆旋转驱动,丝杠14被正/逆旋转,与其相伴光拾取器部件7在图2的箭头α1方向、即盘2的半径方向上往复移动。
另外,如图2所示,在机械机壳12中,作为光拾取器部件7的引导轴的主轴16、副轴17的一端侧分别被嵌合到在机械机壳12的连结部19a、19c中穿孔的贯通孔(未图示,在图2的纸面的垂直方向上延伸的连结部19a、19c中穿孔)。
另一方面,主轴16、副轴17的另一侧被分别嵌合到机械机壳12的连结部19b、19d中穿孔的贯通孔(未图示,在图2的纸面的垂直方向上延伸的连结部19b、19d中穿孔),并且载置在设置在连结部19b、19d中的压缩螺旋弹簧(未图示)上、并通过螺母n从上方进行固定。另外,主轴16、副轴17例如使用SUS 303等不锈钢棒。
此处,主轴16、副轴17经由压缩弹簧被固定到机械机壳12的连结部19b、19d,从而通过弹簧的弹性作用,抑制了与载置在旋转台5上的盘2的旋转相伴的机械机壳12的强制振动传导至安装了激光元件8a、激光受光元件8b等的光拾取器部件7的现象。
这样,在机械机壳12中,在数据记录以及再现时发生与盘2的旋转相伴的强制振动,所以盘托架3隔着具有粘性阻力且存在振动衰减效果的防振橡胶20被固定到机械机壳12上。
另外,在机械机壳12与底板罩1a之间,通常插入有作为薄的板部件的底罩,但在附图中省略了图示。
(光拾取器部件7)
图2所示的光拾取器部件7具有:使用于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现 的激光振荡的激光元件8a;检测来自盘2的激光的反射光的激光受光元件8b;对数据的记录、再现时的激光进行聚光的光学透镜9;具有形成数据的记录、再现时的盘2与激光元件8a、激光受光元件8b之间的激光的光路的棱镜、反射镜等的光学单元(未图示);以及激光元件8a的发送电路、激光受光元件8b用电路、光学透镜9的焦距调整用的电路等光拾取器控制电路。
支撑光拾取器部件7的上述结构要素的构造体是例如通过锌模铸、镁模铸、铝模铸等而成形的。另外,由于镁模铸是轻量的,所以适合于光拾取器部件7的构造体,由于锌模铸廉价且易于大量生产,所以是最优选的。
在光拾取器部件7中,固定有与丝杠14螺合、通过丝杠14的旋转在其轴向上使光拾取器部件7移动的例如聚醚(polyether)螺母等连结部件15。
另外,在光拾取器部件7的一个侧端部18a1、18a2中,设置有引导轴的主轴16插通的烧结轴承(未图示),并且在另一个侧端部18b中以夹住上下的形式嵌入了副轴17,从而沿着主轴16、副轴17引导光拾取器部件7。
根据该结构,通过对步进电动机13进行正/逆旋转驱动,丝杠14被正/逆旋转,伴随丝杠14的正/逆旋转,连结部件15移动,沿着两个引导轴16、17,固定了连结部件15的光拾取器部件7如图2所示在箭头α1方向、即盘2的半径方向上往复移动。
从安装在光拾取器部件7内的激光元件8a振荡出的激光通过未图示的光学单元后从光学透镜9照射到盘2的记录层,从而向盘2进行数据记录。
另一方面,在再现记录于盘2中的数据时,从激光元件8a振荡出的激光在盘2上反射而产生的反射光从光学透镜9通过光学单元后,由激光受光元件8b对其进行接收并进行检测,从而进行再现。
另外,图2中示出的激光元件8a以及激光受光光元件8b的安装位置仅为一个例子,激光元件8a以及激光受光元件8b的安装位置根 据每个光拾取器部件7而不同。
为了针对安装位置根据每个光拾取器部件7而不同的该激光元件8a,促进激光元件8a的散热,在光拾取器部件7(参照图1(a))移动到盘2的最外周位置时、即在移动到激光元件8a的温度示出最高值的位置(图1(a)的虚线所示的激光元件8a)时,优选使由于盘2的旋转发生的空气流局部地导入至该位置的激光元件8a的周围。
(装饰板10)
在图1(a)所示的光拾取器部件7与安装于旋转台5上的盘2之间,为了屏蔽来自搭载于机械机壳12中的电路基板等的电磁波,并且为了抑制成在光拾取器部件7移动到盘2的内周部时不使安装于光拾取器部件7中的FPC向盘2一侧突出,设置有装饰板10。
图3是示出光盘装置D中的装饰板10的俯视图。另外,在图3中,用实线表示安装在主轴电动机4的转动轴上的旋转台5和卡盘6,用双点划线表示移动到所安装的盘2的最外周位置的光拾取器部件7。
图3所示的装饰板10是为了屏蔽搭载于机械机壳12中的电路基板并且抑制FPC的突出,而形成为全面地覆盖机械机壳12的表面侧的形状并且具有规定的强度的良导体部件,例如是通过对大约0.3mm厚度的铝板进行拉深加工,将外缘的一部分向机械机壳12一侧弯曲而形成的。
在装饰板10中,如图3所示,在中央部穿孔有使旋转台5以及往复移动的光拾取器部件7的一部分可以突出的形状的开口部11。
另外,在装饰板10中,在图3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光拾取器部件7移动到所安装的盘2的最外周位置时与激光元件8a大致对向的区域及其附近部,穿孔有大致三角形形状的导风孔21。
(盘托架3)
图4是示出盘托架3的图,图4(a)是示出在图1中去除了底板罩1的状态的盘托架3的表面侧的俯视图,图4(b)是从背面3a侧观察盘托架3单体的俯视图,图4(c)是从B方向观察图4(b)所示的盘托架3的背面3a上形成的导风壁22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盘托架3是例如将ABS(Acrylonitrile(丙烯腈)、Butadiene(丁二烯)、Styrene(苯乙烯)的共聚合成树脂)等作为母材料并通过注射成型而形成的,并形成为隔着一定的间隔而覆盖的形状,以使对于所旋转的盘2,不会接触到安装在旋转台5上的盘2。另外,一般将盘托架3的前面部称为前挡板(front bezel)101。
如图4(a)所示,在盘托架3中,为了防止所旋转的盘2接触到配置有盘2的表面3b一侧,形成有隔着一定的间隔而覆盖载置于旋转台5上的盘2的记录面以及外周面的形状的短圆柱形凹部3o,并且以比装饰板10的外形大一点的尺寸贯穿设置有用于设置装饰板10的开口部3k。
另外,在盘托架3中,在与移动到所安装的盘2的最外周的光拾取器部件7对向的背面3a(参照图4(b)),如图4(a)所示,在所安装的盘2的最外周缘处以空间状接触的方式,沿着将从其假想上的切点2a到装饰板10的导风孔21的外侧缘为止在与盘2的旋转方向(图4(a)的箭头α2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连接的平滑的线,肋状地设置导风壁22(参照图4(b)、图4(c))。
图5是图4(a)的导风壁22以及装饰板10的C-C线剖面放大图。
在所安装的盘2的数据记录以及再现时,与盘2的旋转相伴地在机械机壳12中产生振动,所以如图5所示,在装饰板10与盘托架3的导风壁22之间设置有间隙s1,以使对机械机壳12紧压螺母安装的装饰板10与盘托架3不直接接触。
图6(a)~图6(d)是示出图4(a)的导风壁22以及装饰板10的其它例子的C-C线剖面放大图。
图5所示的导风壁22是相对盘托架背面3a垂直地设置的,但也可以如图6(a)~图6(d)所示,以相对盘托架背面3a倾斜的形状形成导风壁22。
(盘2的再现、记录动作)
接下来,对安装在光盘装置D中的盘2的再现、记录动作进行说 明。
在向光盘装置D安装盘2时,如果利用者按下未图示的弹出按钮,则盘托架3自动地在设置于装置D内部的导轨(未图示)上移动,从而如图1(a)的箭头β1所示,向光盘装置D之外取出。
接下来,利用者将盘2载置到与主轴电动机4连结的旋转台5上并利用从盘托架3的开口部3k露出的卡盘6固定盘2的中央孔,从而将盘2安装到盘托架3的短圆柱形凹部3o内。
接下来,利用者如果将安装有盘2的盘托架3如图1(a)的箭头β2所示,压入到光盘装置D内,则安装有盘2的盘托架3在装置D内部的导轨(未图示)上移动,而被安装到光盘装置D内。这样,通过盘托架3在设置于装置D内部的导轨上移动,向装置D内部安装盘2,并从装置D取出盘2。
接下来,如果利用者按下记录/再现按钮,则通过搭载于机械机壳12中的驱动电路对主轴电动机4进行旋转驱动,旋转台5上的盘2绕顺时针方向(图1(a)、图4(a)的箭头α2方向)旋转。而且,通过机械机壳12上的驱动电路,对步进电动机13(参照图2)进行驱动控制,通过与步进电动机13连结的丝杠14的旋转,对与丝杠14螺合的连结部件15移动,与其相伴,光拾取器部件7在盘2的半径方向(图2的箭头α1方向)上进行进给移动。
这样,在使盘2旋转的状态下,使光拾取器部件7从盘2的内周部向外周部方向移动,利用来自激光元件8a(参照图1(a))的激光经由光学透镜9对盘2的记录面进行记录,从而进行数据的记录。或者,使来自激光元件8a的激光经由光学透镜9在盘2的记录面上反射而利用激光受光元件8b(参照图1(a))进行受光,从而进行来自盘2的记录面的数据再现。另外,在图1(a)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光拾取器部件7的位置处于盘2的中间的情况,用实线表示光拾取器部件7的位置处于盘2的最外周部的情况。
此处,在对盘2进行多层(两层)记录以及再现的情况下,在第一层的记录、再现时,光拾取器部件7从盘2的内周部向外周部方向 移动,而且,在第二层的记录、再现时,从盘2的外周部向内周部方向返回,使用激光元件8a、激光受光元件8b进行记录、再现。
此时,光拾取器部件7如图2的箭头α1所示,经由其两侧端部(轴承部)18a1、18a2、18b,沿着与机械机壳12平行地设置的两根引导轴的主轴16、副轴17移动。
(作用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在光拾取器部件7移动到盘2的最外周位置(图1(a)的实线的光拾取器部件7)时、即在移动到激光元件8a的温度示出最高值的位置时,可以将通过盘2的顺时针的旋转(图1(a)、图4(a)的箭头α2方向)而沿着盘2的外缘流动的空气回旋流γ1(参照图7、图8),沿着设置于盘托架3中的导风壁22引导至上述导风孔21(沿着图7、图8所示的导风壁22朝向导风孔21的空气流γ2),而且,可以通过导风孔21将空气流局部地导入(图8的箭头γ3)到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的周围。
另外,图7、图8是用箭头γ1、γ2、γ3示出此时的空气的流动的概略的图,图7是示出用箭头γ1、γ2表示沿着盘托架3的导风壁22流动至导风孔21的空气流的光盘装置D内部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用箭头γ3表示沿着盘托架3的导风壁22流动至导风孔21(箭头γ2)之后通过导风孔21流入至激光元件8a附近的空气流的光盘装置D内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在图8中,为了易于理解而省略了盘托架3的图示。
如图7所示,在将通过盘2的顺时针的旋转而发生的流速较快的盘2外缘的空气回旋流γ1沿着盘托架3的导风壁22引导至导风孔21(箭头γ2)之后,如图8所示,通过导风孔21流入到激光元件8a附近(箭头γ3),所以可以将与盘2的旋转相伴的空气回旋流γ1(参照图7、图8)平稳地导入至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附近。
因此,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周围的空气的流速大幅增加,可以通过空气的对流使从激光元件8a发生的热高效地散热。
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散热促进效果的图,示出比较例与第 一实施方式各自的激光元件8a周围的流速比。
在图9的曲线中,针对将与低倍速记录相当的转速提供给盘2时的激光元件8a周围的流速,通过数值流体模拟测量流场而解析激光元件8a附近的流速。
如图9所示可知,第一实施方式与比较例相比流速增加到2.6倍。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
图10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的光盘装置D的装饰板10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1(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的光盘装置的盘托架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1(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的光盘装置D的盘托架3单体的背面3a的俯视图。
如图10、图11所示,在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的安装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中示出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0所示,根据移动到盘2的最外周位置处的激光元件8a的位置,变更装饰板10中贯穿设置的导风孔21的位置以及形状,例如如图11(a)、(b)所示,根据移动到盘2的最外周位置处的激光元件8a的位置,变更形成在盘托架3中的导风壁22的形状。
此处,导风壁22的形状既可以是图11所示的曲线状,也可以是直线状。
这样,通过根据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的安装位置,适当地变更装饰板10中贯穿设置的导风孔21的位置、形状以及形成在盘托架3中的导风壁22的位置、形状,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得到激光元件8a的散热促进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12、图13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D进行说明。
另外,图12(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D的装饰板10的俯视图,图12(b)是对图12(a)所示的装饰板10添加了盘托架3时的D-D线剖面放大图。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盘托架3中形成导风壁22,而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D2中,将上述导风壁22设置在装饰板10中并将其设为导风壁10b。
除此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对同样的结构要素附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a)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D2在光拾取器部件7移动到盘2的最外周位置时(在图12(a)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光拾取器部件7),在装饰板10中的与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大致对向的区域及其附近设置导风孔21。
另外,如图12(a)所示,与安装在旋转台5上的盘2的外缘相接地,沿着将从其虚拟的切点2a到设置于装饰板10中的导风孔21为止在与盘2的旋转方向(图12(a)的箭头α2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连接的平滑的线,在装饰板10中设置导风壁10b(参照图12(b))。
在向所安装的盘2记录数据以及从盘2进行再现时,与盘2的旋转相伴而在机械机壳12中产生强制振动,所以如图12(b)所示在装饰板10的导风壁10b与盘托架3之间设置间隙s2,以使对机械机壳12进行螺旋加紧而使与机械机壳12成为一体的装饰板10与盘托架3不直接接触。
图13(a)~图13(d)是对图12(a)添加了盘托架3时的变形方式的D-D线放大剖面图。
在图12(b)中,例示出相对装饰板10垂直地设置了导风壁10b的情况,但也可以如图13(a)~图13(d)所示,将导风壁10b设置成相对装饰板10倾斜的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在光拾取器部件7移动到所安装的盘2的最外周位置时、即在移动到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的温度示出最高值的位置时,可以将沿着盘2的外缘发生的空气回旋流沿着设置在装饰板10中的导风壁10b引导至导风孔21,而且,可以通过导风孔21将空气流局部地导入至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的周围。
由于可以将流速较快的盘2外缘的空气流平稳地引导至光拾取器 部件7的激光元件8a附近,所以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周围或附近的空气流的流速大幅增加,可以利用空气流的对流使从激光元件8a发生的热高效地散热。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14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D2的变形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的光盘装置D的变更了激光元件8a的安装位置时的装饰板10的俯视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是对应于变更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的安装位置的情况的结构。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激光元件8a的安装位置与图12中示出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通过例如如图14所示,根据移动到盘2的最外周部位置处的激光元件8a的位置,适当变更导风孔21’以及导风壁10b’的位置以及形状,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得到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的散热促进效果。
另外,导风壁10b’的形状既可以是图14所示的曲线状,也可以是直线状。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15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图4(a)的C-C线剖面放大图。
第三实施方式是在盘托架3以及装饰板10这两方分别设置了与装饰板10的导风孔21连续的导风壁的结构。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图4(a)同样地,在光拾取器部件7移动到所安装的盘2的最外周部位置时,装饰板10中的与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大致对向的区域及其附近,贯穿设置有导风孔21。
另外,在盘托架3的背面3a中的、与移动到的盘2的最外周部处的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参照图1(a))对向的背面3a以及装饰板10中,分别如图4(a)所示,与所安装的盘2的外缘相接地,沿着将从其虚拟的切点2a到设置在装饰板10中的导风孔21为止在与盘2的旋转方向(图1(a)、图4(a)的箭头α2方向)相 同的方向上连接的平滑的线,如图15所示,在盘托架3中设置导风壁22a,并且在装饰板10中设置导风壁22b。
图15所示的导风壁22a、22b例示出分别相对盘托架背面3a、装饰板10垂直地形成的情况,但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导风壁22a、22b分别相对盘托架背面3a、装饰板10倾斜地形成(参照图6、图13)。
根据上述结构,在光拾取器部件7移动到安装于旋转台5中的盘2的最外周位置时、即在移动到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的温度示出最高值的位置时,可以将沿着盘2的外缘发生的空气回旋流沿着导风壁22a、22b引导至装饰板10的导风孔21,而且,通过装饰板10的导风孔21可以将空气流局部地导入至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的周围。
因此,由于可以将流速较快的盘2外缘的空气流平稳地引导至激光元件8a附近,所以激光元件8a周围的空气流的流速大幅增加,可以通过空气流的对流使从激光元件8a发生的热高效地散热。
另外,如图15所示,由于设置于装饰板10中的导风壁22b与设置于盘托架3中的导风壁22a在装饰板10延伸的方向以及盘托架3延伸的方向上垂直地、相互错开地形成,所以与盘2的旋转相伴而发生并沿着盘2的延伸方向(图15的纸面的左右方向)流动的空气的回旋流被装饰板10的导风壁22b以及盘托架3的导风壁22a遮蔽,可以高效地导风至装饰板10的导风孔21。因此,可以更高效地进行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的冷却。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16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图16是包括第四实施方式的盘托架3周围的部分切口部的俯视图。
如图16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光拾取器部件7与丝杠14(参照图2)的旋转相伴地经由连结部件15移动到盘2的最外周位置时,在装饰板10中的与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大致对向的区域中设置导风孔21,并且在与移动到盘2的最外周部处的光拾取器部 件7对向的盘托架3的背面3a,设置有从盘托架3的外纵壁3d(在与图16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形成)或其附近连续到装饰板10的导风孔21的导风壁22。
根据上述结构,在光拾取器部件7移动到盘2的最外周位置时、即在移动到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的温度示出最高值的位置时,可以将由于盘2的旋转发生的空气回旋流沿着盘托架3的外纵壁3d以及导风壁22引导至上述导风孔21,而且,可以通过导风孔21将空气流局部地导入至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的周围。
另外,导风壁22既可以如图16、图5所示相对盘托架背面3a垂直,也可以如图6所示相对盘托架背面3a倾斜。另外,导风壁22的形状既可以是图16所示的直线状,也可以是曲线状。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17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图17(a)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盘托架3周围的俯视图,图17(b)是用箭头γ4表示在导风孔21中流过的空气的流动的图17(a)的E-E线剖面放大图。
如图17所示,第五实施方式是如下结构: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相对盘托架背面3a中的装饰板10的导风孔21,在与基于盘2的旋转的空气流的上游侧相当的位置,设置有在与空气流的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上从盘托架背面3a倾斜地沿着盘2的转轴方向接近导风孔21的具有倾斜的突起部23。另外,在图17(a)中,省略了导风壁22的图示。
根据上述结构,在光拾取器部件7移动到盘2的最外周部位置时、即在移动到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的温度示出最高值的位置时,将基于盘2的旋转的空气流沿着导风壁22引导至导风孔21附近,而且利用盘托架背面3a的突起部23引导空气流,可以将该空气流如图17(b)的箭头γ4所示,通过导风孔21高效地引导至光拾取器7的激光元件8a的周围。
(其它变形实施方式)
以上,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中,为了不使由于盘2的旋转而在机械机壳12中发生的强制振动传导至盘托架3,而如图5所示,在盘托架3的导风壁22与装饰板10之间设置间隙s1,并且,如图12(b)所示,在装饰板10的导风壁10b与盘托架3之间设置间隙s2。
图18(a)是示出在设置于盘托架3中的导风壁22与装饰板10之间夹着海绵状的部件24a的结构的剖面图,图18(b)是示出在设置于装饰板10中的导风壁22与盘托架3之间夹着海绵状的部件24b的结构的剖面图。
既可以如图18a所示,在盘托架3的导风壁22与装饰板10之间夹着吸收振动的海绵状的部件24a,或者也可以如图18(b)所示,在装饰板10的导风壁22与盘托架3之间夹着吸收振动的海绵状的部件24b。
这样,通过在导风壁22与装饰板10之间设置海绵状的部件24a,或者在导风壁22与盘托架3之间设置海绵状的部件24b,利用海绵状的部件24a、24b使由于盘2的旋转而产生的强制振动衰减。
另外,基于盘2的旋转的空气流如图18(a)所示,从导风壁22与装饰板10之间的间隙逃出的现象被海绵状的部件24a阻止,并且如图18(b)所示,从导风壁22与盘托架3之间的间隙逃出的现象被海绵状的部件24b阻止,所以可以将更大量的空气流导风至光拾取器部件7的激光元件8a附近,可以提高激光元件8a的冷却效果。
如上所述,盘托架3或装饰板10或其两方中设置的导风壁是从装饰板10的导风孔21或其附近向盘2的逆旋转方向延伸设置的,从而得到上述作用效果。
(总结)
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可以将流速较快的盘外缘的空气的流动平稳地引导至光拾取器部件的激光元件的周围,所以可以使从激光元件发生的热高效地散热。由此,通过抑制激光元件的温度上升,可以抑制激光元件的寿命劣化,可以实现光盘装置的性能提高。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中应用的结构在多层记录以外的盘2的记录以及再现中也可以发挥散热促进效果。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中,作为应用光盘装置的电子设备例示出笔记本型的个人计算机而进行了说明,但作为搭载有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电子设备,除了笔记本型的个人计算机以外,只要是车辆导航系统等车载用计算机、搭载光盘的照相机、游戏机等、搭载光盘的电子设备,则没有限定而可以广泛地应用。

Claims (7)

1.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盘的安装、取出中使用的盘托架部件;具有振荡出对上述盘照射的激光的激光元件的光拾取器部件;使上述盘旋转的盘旋转机构;使上述光拾取器部件在上述盘的内周部和外周部之间移动的进给机构;以及在所安装的上述盘和所搭载的控制部之间设置的支撑板部件,其中,
上述支撑板部件在上述光拾取器部件移动到旋转的上述盘的最外周部时与上述光拾取器部件的激光元件对向的区域中具有使空气流通的导风孔,
上述盘托架部件在与移动到上述盘的最外周部的光拾取器部件对向的面中,具有从上述导风孔或其附近向上述盘的逆旋转方向延伸的导风壁部。
2.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盘的安装、取出中使用的盘托架部件;具有振荡出对上述盘照射的激光的激光元件的光拾取器部件;使上述盘旋转的盘旋转机构;使上述光拾取器部件在上述盘的内周部和外周部之间移动的进给机构;以及在所安装的上述盘与所搭载的控制部之间设置的支撑板部件,其中,
上述支撑板部件具有:设置在上述光拾取器部件移动到旋转的上述盘的最外周部时与上述光拾取器部件的激光元件对向的区域中而使空气流通的导风孔;以及与移动到上述盘的最外周部的上述光拾取器部件对向而从上述导风孔或其附近向上述盘的逆旋转方向延伸的导风壁部。
3.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盘的安装、取出中使用的盘托架部件;具有振荡出对上述盘照射的激光的激光元件的光拾取器部件;使上述盘旋转的盘旋转机构;使上述光拾取器部件在上述盘的内周部和外周部之间移动的进给机构;以及在所安装的上述盘和所搭载的控制部之间设置的支撑板部件,其中,
在与移动到旋转的上述盘的最外周部的上述光拾取器部件的激光元件对向的上述支撑板部件的区域中设置有使空气流通的导风孔,且
在与移动到上述盘的最外周部的上述光拾取器部件对向的上述盘托架部件的面以及上述支撑板部件中,分别设置有从上述导风孔或其附近向上述盘的逆旋转方向延伸的导风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移动到上述盘的最外周部的上述光拾取器部件对向的盘托架的面中,设置有具有随着在上述盘的旋转方向上行进而逐渐在上述盘的转轴方向上靠近上述导风孔的倾斜的突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风壁部是以沿着上述盘的外缘的形式连续形成至上述导风孔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风壁部是以沿着上述盘的外缘的形式连续形成至上述导风孔的。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盘装置。
CN2009101335266A 2008-04-22 2009-04-10 光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20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10949 2008-04-22
JP2008110949A JP2009266261A (ja) 2008-04-22 2008-04-22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8110949 2008-04-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097A CN101572097A (zh) 2009-11-04
CN101572097B true CN101572097B (zh) 2011-08-24

Family

ID=41202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352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2097B (zh) 2008-04-22 2009-04-10 光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65726A1 (zh)
JP (1) JP2009266261A (zh)
CN (1) CN1015720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65283A (ja) * 2010-02-12 2011-08-25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装置
US8555301B2 (en) * 2010-03-04 2013-10-08 Lg Innotek Co., Ltd. Integrated disk driving module including a lateral surface plate bent from an upper plate
CN102573402A (zh) * 2010-12-31 2012-07-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US20130152110A1 (en) * 2011-06-16 2013-06-13 Hideki Nakata Optical drive system, cartridge and drive device which are used in optical drive system, and cleaning method for optical drive syste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8963A (zh) * 2003-09-17 2005-03-23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驱的散热元件
CN1612261A (zh) * 2003-10-27 2005-05-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光盘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6932B2 (en) * 1997-06-06 2002-07-30 Sony Corporation Disk device
CN2369325Y (zh) * 1999-05-21 2000-03-15 仪宝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消除碟片晃动及共振效应的载体托盘构造
JP3675346B2 (ja) * 2000-03-30 2005-07-27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4355118B2 (ja) * 2001-09-26 2009-10-2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TW549533U (en) * 2002-01-11 2003-08-21 Benq Corp Stopper structure for rotation disc housing
KR20040021322A (ko) * 2002-09-03 2004-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TWM242830U (en) * 2002-09-11 2004-09-01 Aopen Inc Carrying tray of disc plate
KR100531784B1 (ko) * 2002-12-18 2005-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 재생장치의 트레이
TW200502945A (en) * 2003-07-02 2005-01-16 Asustek Comp Inc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of optical pickup head
CN2665869Y (zh) * 2003-11-08 2004-12-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盘驱动器
US7739702B2 (en) * 2003-09-12 2010-06-15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device having an optical pick-up module and tray arranged to carry out improved cooling
TW200516562A (en) * 2003-11-06 2005-05-16 Benq Corp Optical disk drive capable of dissipating heat and proofing against dust
JP4185903B2 (ja) * 2004-10-26 2008-11-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4185905B2 (ja) * 2004-11-30 2008-11-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4324570B2 (ja) * 2005-02-15 2009-09-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6344346A (ja) * 2005-05-10 2006-12-2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ディスク装置
US7448053B2 (en) * 2005-06-16 2008-11-04 Quanta Storage Inc. Noise reducing optical disc drive
JP4102824B2 (ja) * 2005-10-03 2008-06-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589221B2 (ja) * 2005-11-25 2010-12-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
TW200746079A (en) * 2006-06-09 2007-12-16 Lite On It Corp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of disc drive tray
JP2008186501A (ja) * 2007-01-29 2008-08-14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11054217A (ja) * 2009-08-31 2011-03-17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8963A (zh) * 2003-09-17 2005-03-23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驱的散热元件
CN1612261A (zh) * 2003-10-27 2005-05-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光盘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100561A 2005.04.1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66261A (ja) 2009-11-12
US20090265726A1 (en) 2009-10-22
CN101572097A (zh) 2009-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2097B (zh) 光盘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8095945B2 (en) Tray enabling optical unit heat reduction
WO2001043123A2 (en) Improved recordable compact disk writing and playing apparatus
US20070006241A1 (en) Disk recording/reading apparatus
US7526779B2 (en) Optical disk apparatus
US8464282B2 (e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with mechanical chassis having a recess
US20070150909A1 (en) Disc drive
JP4287712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ためのデータ書き込み方法
US7640558B2 (en) Optical disc drive
KR100298554B1 (ko) 디스크장치
US20100223634A1 (e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JP4201740B2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KR101008537B1 (ko) 메인 프레임 및 이를 구비한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
EP2026345B1 (en) Optical-information reproducing system
KR100727913B1 (ko) 가이드레일이 채용된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
JP4206424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7610592B2 (en) Pickup apparatus and disk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pickup apparatus
KR100555548B1 (ko) 디스크 드라이브
KR20000038262A (ko) 디스크 구동장치의 트레이
JPH11162071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1006325A (ja)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JP2008102994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276411A (ja) 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099818A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4006008A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とその記録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nufacturi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6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