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1979A - 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1979A
CN101561979A CNA2009100849845A CN200910084984A CN101561979A CN 101561979 A CN101561979 A CN 101561979A CN A2009100849845 A CNA2009100849845 A CN A2009100849845A CN 200910084984 A CN200910084984 A CN 200910084984A CN 101561979 A CN101561979 A CN 101561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ridge
model
experimental model
coupl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849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1979B (zh
Inventor
夏禾
战家旺
张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849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61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61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1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1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19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属于铁路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实验模型装置是由模型车辆和模型桥梁组成,包括多跨连续梁、桥墩、加速段和减速段。模型车辆按照真实车辆的尺寸和构造加工而成。用电动机将车辆拉到加速段的不同位置和高度,然后断电释放,从而保证车辆以不同速度通过桥梁。减速段设置了两级减速装置来消耗车辆的动能,同时为了防止车辆弹回,在减速段端部设置防回弹装置。利用该实验模型装置可以了解车辆和桥梁的真实构造,并可模拟车辆通过桥梁时车辆与桥梁之间的动力耦合作用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车辆与桥梁动力耦合作用的动力实验模型装置,属于铁路桥梁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列车通过铁路桥梁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桥梁的振动,此时的桥梁结构不仅要承受静力作用,还要承受包括移动荷载,即列车以一定速度通过时对桥梁的加载和卸载以及由于桥梁和车辆振动产生的惯性力等各种动力作用。这些动力作用引起的桥梁振动可能使结构构件产生疲劳,降低其强度和稳定性;桥梁振动过大时还会对桥上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各国学者研究车辆与桥梁动力相互作用时采用了两类侧重点不同的研究方法:一类以实验为主要手段,另一类则侧重于理论分析。车桥系统的振动实验往往采用原型实验或现场实测的方法,这样得到的结果能客观而综合地反映桥梁在列车动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况。但如果仅停留在实验阶段,而不去进一步揭露其内在规律,结果往往是为了确定新的动态参数而不得不随着桥梁结构类型、跨度及车辆性能等的不断变化而进行大量的重复实验,这样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周期较长。因此,单纯的实验方法往往受到很多限制。另一方面,单纯利用理论分析来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桥梁振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要想通过理论分析得到符合实际的结果,必须考虑很多因素,包括车体和转向架的质量,阻尼器和弹簧的作用,行车速度,梁跨和墩台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等影响,这使得体系的力学模型十分复杂。所以,尽管对梁的动力分析早已有了成熟的算法,但由于受到计算手段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各种各样的近似方法,建立十分简单的桥梁和车辆系统分析模型。这些简化模型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需要对其建模的合理性进行验证,而这只能通过实验才能解决。
然而,在桥梁振动领域的研究中未见用车桥模型来模拟车辆与桥梁动力相互作用过程的报道。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由模型车辆和模型桥梁组成的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让列车以不同的速度通过桥梁,从而模拟车辆与桥梁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它是由模型车辆和模型桥梁两部分组成,模型车辆6是按照实际运营车辆的构造和外形缩尺加工而成的,模型桥梁包括梁1、桥墩2、加速段、减速段、轨道以及防回弹装置12等。其中:加速段是由加速斜坡7、加速曲线8和直线段9组成,即从电动机3起到梁1前端止的轨道线,起始位置为一斜坡,终点为一直线段,斜坡与平直段之间为圆弧过渡,加速段支撑在支架14上;减速段采用两级减速装置,第一级减速装置10是位于车辆6车底靠近尾部的钩子拉住梁上的弹性带,第二级减速装置11是位于减速段末端的固定弹簧;防回弹装置12是一个安装在减速段末端挡板13上的固定钳子状装置。
在模型桥梁加速段加速斜坡7的最高点处设有电动机3,在模型车辆6的尾端设有一电磁吸附装置5,通过钢绞线4将电动机3与电磁吸附装置5连接。
在模型桥梁的加速段、梁和减速段上铺设有车辆滑行的轨道;在轨道的两侧设有护栏,以防止车辆6滑出。
车辆6为一缩尺客车模型,是按照真实客车的比例和外形设计加工而成的。车辆为两系悬挂系统,为了调节车辆的重量,可在车厢内均匀对称地配加重物。
实验时,接通电源,启动电动机3,通过钢绞线4牵引吸附在车辆6上电磁吸附装置5,从而拉动车辆6到达加速段的不同位置和高度,然后切断电源释放,车辆6利用自身重力从加速段坡道向下滑落的加速方式以不同的速度通过梁1。
减速段的主要作用是让车辆6通过桥梁后迅速停止并防止其反弹回到桥梁上面,为此设置了两级减速装置。首先用位于车底靠近车辆尾部的钩子拉住梁上的减速弹性带10,消耗一定能量;如果能量未被消耗完毕,则用位于减速段末端的固定弹簧减速装置11来吸收车辆6的剩余动能。车辆6停止后,用固定在挡板13上的钳子状防回弹装置12拉住车辆6头部的拉杆,避免车辆6被弹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模型实验可以让学习者了解车辆和桥梁的结构和车辆通过桥梁的动态过程,让人们理解车辆与桥梁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增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是由模型车辆和模型桥梁两部分组成,模型车辆6是按照实际运营25K客车的构造和外形,按照1∶10的比例缩尺设计加工的两系悬挂装置。模型桥梁包括梁1、桥墩2、加速段、减速段和轨道以及防回弹装置12等。其中:
加速段是由加速斜坡7、过渡曲线8和直线段9组成,即从电动机3到梁1前段止的轨道线,用支架14支撑。
减速段采用两级减速装置,第一级减速装置10是位于车辆6车底靠近尾部的钩子拉住梁上的弹性带,第二级减速装置11是位于减速段末端挡板13上的固定弹簧。
开始模型实验时,接通电源,启动电动机3,通过钢绞线4牵引吸附在车辆6上的电磁铁5,从而拉动车辆6到加速段的不同位置和高度,然后切断电源,电磁铁失去磁力,车辆6脱离钢绞线4的牵引,以自身的重力沿轨道向下自由滑行,从而以不同的速度通过梁1。车辆6通过梁1后,首先用橡皮筋减速装置10拉住车辆6车底靠近尾部的钩子,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如果能量还未被消耗完毕,则用减速装置固定弹簧11继续吸收车辆的动能,最终使车辆完全停止下来。为了防止车辆被弹回桥面,影响桥梁的响应测试,用固定在挡板13上的钳子状装置12钩住车辆6头部的拉杆。
通过本实验模型装置,可以了解车辆和桥梁构造,并模拟车辆与桥梁之间的动力耦合作用过程。在车辆能安全运行并稳定停止的前提下,模型车辆最大运行速度可达15Km/h。

Claims (6)

1、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模型车辆和模型桥梁两部分组成,模型桥梁包括梁(1)、桥墩(2)、加速段、减速段、轨道以及防回弹装置(12),在模型桥梁加速段加速斜坡(7)的最高点处设有电动机(3),在模型车辆(6)的尾端设有一电磁吸附装置(5),通过钢绞线(4)将电动机(3)与电磁吸附装置(5)连接;在加速段、桥梁和减速段上铺设有整体道床板,板上铺设有车辆滑行的轨道;
启动电动机(3),通过钢绞线(4)牵引吸附在车辆(6)上电磁吸附装置(5),从而拉动车辆(6)到达加速段的不同位置和高度,然后断电释放,车辆(6)利用自身重力从加速段坡道向下滑落的加速方式以不同的速度通过梁(1),真实模拟车辆(6)通过桥梁(1)时,车辆与桥梁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速段是由加速斜坡(7)、过渡曲线(8)和直线段(9)组成,即从电动(3)起到桥梁(1)前端止的轨道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段是采用两级减速装置,第一级减速装置(10)是位于车辆(6)车底靠近尾部的钩子拉住梁上的弹性带;第二级减速装置(11)是位于减速段末端的固定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回弹装置(12)是一个安装在减速段末端挡板(13)上的固定钳子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1)为多跨连续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墩(2)顶端均设有支座,第一个桥墩上为固定铰支座,其余桥墩上为滑动支座。
CN2009100849845A 2009-06-05 2009-06-05 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1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49845A CN101561979B (zh) 2009-06-05 2009-06-05 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49845A CN101561979B (zh) 2009-06-05 2009-06-05 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1979A true CN101561979A (zh) 2009-10-21
CN101561979B CN101561979B (zh) 2011-01-05

Family

ID=41220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498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1979B (zh) 2009-06-05 2009-06-05 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61979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876A (zh) * 2010-11-25 2011-04-2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既有铁路多跨连续梁使用状态检测方法
CN102087166A (zh) * 2010-12-14 2011-06-08 沈阳铁研科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减速设备检测线
CN105810066A (zh) * 2016-05-12 2016-07-2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动态演示模型
CN106409044A (zh) * 2016-07-31 2017-02-15 重庆交通大学 基于可设计性桥梁模型的桥梁监测教学系统
CN106448333A (zh) * 2016-10-21 2017-02-22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地铁线路运行指示实训装置
CN106558264A (zh) * 2016-05-04 2017-04-05 张念现 教学用摩擦力差异演示器
CN106813885A (zh) * 2016-12-28 2017-06-0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可模拟多种边界条件的移动质量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CN107238479A (zh) * 2017-06-08 2017-10-10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不中断交通的装配式梁桥服役安全状态快速评估方法
CN108982139A (zh) * 2018-06-19 2018-12-11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时变损伤桥梁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09556812A (zh) * 2018-12-13 2019-04-0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行人与人行桥横向相互作用动力模拟装置
CN109696285A (zh) * 2018-12-03 2019-04-30 湖南大学 一种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实验的加、减速方法及装置
CN109752159A (zh) * 2019-01-22 2019-05-1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板梁动载荷响应试验装置
CN112816192A (zh) * 2020-12-29 2021-05-18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结构减振产品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模拟平台
CN113496646A (zh) * 2020-03-19 2021-10-12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354111A (zh) * 2022-01-06 2022-04-15 长安大学 一种车-桥耦合振动测试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4563A (zh) * 2005-10-14 2006-07-19 北京交通大学 测量桥梁下部结构自振频率的冲击振动法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876B (zh) * 2010-11-25 2012-05-0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既有铁路多跨连续梁使用状态检测方法
CN102032876A (zh) * 2010-11-25 2011-04-2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既有铁路多跨连续梁使用状态检测方法
CN102087166A (zh) * 2010-12-14 2011-06-08 沈阳铁研科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减速设备检测线
CN106558264A (zh) * 2016-05-04 2017-04-05 张念现 教学用摩擦力差异演示器
CN105810066A (zh) * 2016-05-12 2016-07-2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动态演示模型
CN106409044A (zh) * 2016-07-31 2017-02-15 重庆交通大学 基于可设计性桥梁模型的桥梁监测教学系统
CN106448333A (zh) * 2016-10-21 2017-02-22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地铁线路运行指示实训装置
CN106813885B (zh) * 2016-12-28 2019-04-2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可模拟多种边界条件的移动质量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CN106813885A (zh) * 2016-12-28 2017-06-0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可模拟多种边界条件的移动质量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CN107238479A (zh) * 2017-06-08 2017-10-10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不中断交通的装配式梁桥服役安全状态快速评估方法
CN107238479B (zh) * 2017-06-08 2018-04-10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不中断交通的装配式梁桥服役安全状态快速评估方法
CN108982139A (zh) * 2018-06-19 2018-12-11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时变损伤桥梁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08982139B (zh) * 2018-06-19 2019-08-1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时变损伤桥梁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09696285A (zh) * 2018-12-03 2019-04-30 湖南大学 一种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实验的加、减速方法及装置
CN109556812A (zh) * 2018-12-13 2019-04-0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行人与人行桥横向相互作用动力模拟装置
CN109556812B (zh) * 2018-12-13 2020-10-0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行人与人行桥横向相互作用动力模拟装置
CN109752159A (zh) * 2019-01-22 2019-05-1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板梁动载荷响应试验装置
CN113496646A (zh) * 2020-03-19 2021-10-12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816192A (zh) * 2020-12-29 2021-05-18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结构减振产品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模拟平台
CN114354111A (zh) * 2022-01-06 2022-04-15 长安大学 一种车-桥耦合振动测试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1979B (zh) 201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1979B (zh) 一种车桥耦合动力实验模型装置
CN103063451B (zh) 轨道交通列车整车移动荷载模拟加载方法及装置
WO2019214631A1 (zh) 横风作用下车-桥系统气动特性风洞试验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2542102B (zh) 列车能量分配快速分析方法
CN101392480A (zh) 高速磁浮列车道岔
CN104679938B (zh) 用于评估重载列车及轨道耦合系统动态性能的方法
WO2020082408A1 (zh) 一种轨道车辆碰撞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2126487A (zh) 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
CN105092199A (zh) 对撞型台车试验装置
CN111175006B (zh) 一种滑轮组放大加速式可组装型落锤试验系统
Ceraolo et al. Regenerative braking in high speed railway applications: Analysis by different simulation tools
CN101995340B (zh) 一种转向架在轨道上运行的全尺寸脱轨机理试验台
CN107082065A (zh) 一种铁道车辆制动系统综合性能通用试验台及其试验控制方法
CN202935372U (zh) 基于制动动能回收再利用的城轨列车站台辅助系统
CN111076956A (zh) 一种轨道车辆碰撞试验系统及其试验台车
CN109959497A (zh) 横风作用下车辆动模型试验制动装置
CN211477563U (zh) 一种滑轮组放大加速式可组装型落锤试验系统
CN209589414U (zh) 横风作用下车辆动模型试验制动装置
CN209746917U (zh) 一种高铁地震监控预警与应急处置演示系统
JP2006306357A (ja) 停止及び脱線防止用の電磁石による制御装置を設けた鉄道車両
CN203020321U (zh) 和谐型机车走行部轮对故障救援用提轮装置
CN201819811U (zh) 转向架在轨道上运行的全尺寸脱轨机理试验装置
CN202294856U (zh) 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和电液制动器
CN202358118U (zh) 一种磨耗板组件及磁轨制动装置
Guo et al. Effect of lateral stiffness of secondary suspensions on heavy-haul locomotives stability during braking based o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 Jiawang

Inventor after: Xia He

Inventor after: Zhang Nan

Inventor before: Xia He

Inventor before: Zhan Jiaw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N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XIA HE ZHAN JIAWANG ZHANG NAN TO: ZHAN JIAWANG XIA HE ZHANG NA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6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