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8674B - Wlan和wwan连接迁移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Wlan和wwan连接迁移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8674B
CN101558674B CN2007800242916A CN200780024291A CN101558674B CN 101558674 B CN101558674 B CN 101558674B CN 2007800242916 A CN2007800242916 A CN 2007800242916A CN 200780024291 A CN200780024291 A CN 200780024291A CN 101558674 B CN101558674 B CN 1015586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wlan
lan
network
w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242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8674A (zh
Inventor
维特塔斯·罗伯特·凯齐斯
特伦斯·D·托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ackBer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BlackBer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ackBerry Ltd filed Critical BlackBer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58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8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8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86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04W36/125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invol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ervice backb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Abstract

经由维持在LAN内的呼叫连接,在操作于无线局域网(WLAN)内的无线手持机(WH)之间直接建立WH之间的企业内WH呼叫,而不通过蜂窝网络(CN)进行路由。这消除了用于企业内呼叫的通过CN的进行和维持呼叫的成本,并使得容量的使用在企业电信设备中可用。一旦检测到触发条件,如果并且当需要完全的垂直切换(VHO)时,用通过CN路由的呼叫代替LAN内的WH之间的呼叫连接。其后,一旦检测到无线电切换,则可能发生VHO(如果存在的话)。

Description

WLAN和WWAN连接迁移方法和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申请号为60/795,962、于2006年4月28日提交的题为“WLAN And WWAN Connection Migration Methods AndApparatu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公开通常涉及在无线局域网(WLAN)与无线广域网(WWAN)之间的连接迁移方法和装置,用于诸如移动通信设备之类的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本公开通常涉及在WLAN(例如,基于IEEE 802.11的网络)与WWAN(例如,蜂窝电信网络)之间的用于诸如移动通信设备(例如,无线手持机或WH)之类的通信设备的连接迁移方法和装置。当在企业设置中使用多模式WH时,所解决的特定问题包括对实时语音连接的支持。每一个WH具有WLAN无线电接口和蜂窝无线电接口。当通过WLAN接口激活语音连接并且WH漫游出WLAN覆盖时,通过经由WH的蜂窝接口重新连接来维持呼叫。将在这两个接口与网络之间的转移称为垂直切换(VHO)。接口之间的切换必须受到严格的等待时延的限制,以便不会给语音连接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启动VHO,通常将连接划分为两个呼叫“线路”,其或者被锚定在蜂窝网络中或者被锚定在企业内。该“锚”为两个呼叫线路一同到来的点。当发生VHO时,用经由WH正要切换到的无线网络(WLAN或蜂窝)所建立的新呼叫线路替换两个线路中的一个。从用户角度,企业锚定(EA)很复杂,这是因为必须通过诸如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网关或IP公共分组交换机之类的企业内部设备来锚定和管理切换。蜂窝网络锚定(CNA)使得该复杂性集中在CN内,从用户角度,这是期望的。因为WLAN和蜂窝呼叫线路在蜂窝运营商的核心网内部终止,所以CAN经常能够进行更快的切换。CAN模式是目前所提出的例如IP多媒体子系统(IMS)和非授权移动接入(UMA)之类的基于载波的双模设备方案的代表。企业锚定通常会导致比CAN更长的VHO执行延迟,这是因为新的蜂窝呼叫线路的建立必须通过蜂窝核心网、PSTN和企业网络来传播。
不幸的是,当呼叫建立时,CAN的使用甚至需要通过CN路由至/自WH的所有企业内呼叫。这就需要建立在呼叫期间稍晚时发生VHO的情况下需要的锚。因此,进行企业内的呼叫应付出更高的代价,这是蜂窝运营商将给企业用户开账单,即使是对于保持在企业内部的呼叫。已经投资于其所管理的电信架构和WLAN架构的企业客户也不愿意向运营商付费来使用他们自己的网络。另外,如果强制所有呼叫通过CN,则将不可能完全利用企业架构中所提供的增强能力。
因此,需要改进的连接迁移方法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在操作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无线手持机(WH)之间,经由维持在LAN内的呼叫连接,直接建立WH之间的企业内WH呼叫,而无需通过蜂窝网络(CN)进行路由。这消除了通过针对企业内呼叫的CN来进行并维持呼叫的成本,并使得能够使用企业电信设备中所提供的能力。在检测到触发条件时,如果并且当需要完全的垂直切换(VHO)时,用通过CN路由的呼叫代替在LAN中的WH之间的呼叫连接。其后,在检测到无线电切换条件时可以进行VHO(如果有的话)。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包括具有LAN的无线局域网(WLAN)(例如基于IEEE802.11的无线网络)和具有WAN的无线广域网(WWAN)(例如蜂窝电信网络)在内的通信系统的例证性表示;
图2是可以在图1的WLAN和WWAN中操作的移动通信设备(例如无线手持机(WH))的示意图;
图3是对在WLAN与WWAN之间针对通信设备之间的诸如语音呼叫(例如VoIP呼叫)之类的呼叫的通信操作进行切换的方法进行描述的流程图;
图4至7是按照图1的流程图的顺序呈现的图1中的通信系统的例证,其中在图4中示出了第一状态,其中连接在LAN内的通信设备之间的初始呼叫是经过但不是在LAN之外(即不经过WAN)进行路由;
图5示出了先前图4的通信系统的第二状态,其中对呼叫锚转移条件进行检测,该呼叫锚转移条件触发在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的后续呼叫,其具有经由WAN路由的呼叫连接;
图6示出了先前图5的通信系统的第三状态,其中将后续呼叫与初始呼叫进行聚合,并停止初始呼叫;
图7示出了先图6的通信系统的第四状态,其中对无线电切换条件进行检测,该无线电切换条件针对通信设备之一来触发WLAN的RF资源向WWAN的RF资源的无线电切换;
图8至11是按照根据图1的流程图的顺序呈现出的图1中的通信系统的示例,在备选实施例中,通信设备是使用传统操作的传统设备,而在图8中,示出了第一状态,其中连接在LAN内的通信设备之间的初始呼叫具有经由LAN但不是在LAN之外(即不经过WAN)、并经由LAN的IP PBX进行路由;
图9示出了先前图8的通信系统的第二状态,其中对呼叫锚转移条件进行检测,呼叫锚定转移触发利用经由WAN路由的呼叫连接而在通信设备和针对传统设备的IP PBX之间建立后续呼叫;
图10示出了先前图9的通信系统的第三状态,其中将后续呼叫与在IP PBX处的初始呼叫部分的第一连接部分进行聚合,并丢掉初始呼叫的第二连接部分;以及
图11示出了先前图10的通信系统的第四状态,其中针对通信设备之一,对触发从WLAN的RF资源向WWAN的RF资源的无线电切换的无线电切换条件进行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在操作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无线手持机(WH)之间,经由单独维持在LAN内的呼叫连接,直接建立WH之间的企业内WH呼叫,而无需通过蜂窝网络(CN)进行路由。这消除了通过针对企业内呼叫的CN来进行并维持呼叫的成本,并使得能够使用企业电信设备中所提供的能力。在检测到触发条件时,如果并且当需要完全的垂直切换(VHO)时,用通过CN路由的呼叫代替在LAN中的WH之间的呼叫连接。其后,在检测到无线电切换条件时可以进行VHO(如果有的话)。
更具体地,两个WH(例如WH1和WH2)初始操作于企业WLAN覆盖内,并且每一个WH与IEEE 802.11的接入点(AP)相关联。当在WH1与WH2之间进行企业内呼叫时,在两个WH之间通过LAN直接进行建立并维持呼叫。呼叫可以是利用会话发起协议(SIP)信令的基于IP的语音呼叫(VoIP)。针对VoIP会话的实时传输协议(RTP)媒体流通过企业LAN架构在WH之间进行传播,而不离开企业。用于呼叫的所有信令在企业的电信架构内完成。对于该VoIP呼叫,利用WH1和WH2的WLAN无线电接口,并且这里的呼叫不涉及CN。
稍后,WH1开始移出WLAN的无线电覆盖。当WH1-AP链路足够恶化,或者出现一些其他的适当条件时,用通过CN路由的新连接代替直接企业内语音连接。这通过利用CN的蜂窝接入网关来完成,该CN利用例如通用接入网(GAN)、或未鉴权移动接入(UMA)技术,并且包括是或包括UMA网络控制器(UNC)、GAN控制器(GANC)等。可以将触发该呼叫或连接替换的事件称为连接替换触发(CRT)或者网络锚定切换条件。因此,当检测到CRT时,可以用CN路由的连接来无缝地替换通过LAN的WH1与WH2之间的连接。具体地,当检测到与WH1相关联的CRT时,WH1发起到WH2的新语音呼叫,该新语音呼叫是使用CN的蜂窝接入网关来通过CN路由的。在维持当前WH1-WH2之间的WLAN语音呼叫的同时完成上述操作。新连接的设置通过CN传播,并通过WH2的WLAN无线电接口作为“静默”VoIP呼入到达WH2。WH2识别出来自WH1的呼入(例如,通过SIP信令INVITE发起的内容)以用于转移的目的,并“静默地”接受该呼叫。
一旦建立了新的VoIP呼叫,在WLAN中在WH1与WH2之间通过WH1和WH2的WLAN无线电接口进行着两个并行的呼叫。然后,可以对呼叫进行聚合或合并,以进行无缝连接转移,其中可以放弃初始的呼叫/连接。值得注意的是,对于WH1和WH2的终端用户而言,这个呼叫/连接替换优选地是透明的。此时呼叫具有通过CN路由、并由CN的蜂窝接入网关(也就是UNC)控制的单一连接。
应注意的是,这里仍然没有将CN的RF业务信道资源用于呼叫;也就是说,将WH1和WH2的WLAN无线电接口用于呼叫,但是没有将WH1和WH2的蜂窝无线电接口用于呼叫。随后,如果或当WH1(或WH2)离开WLAN覆盖时,CN会使得发生无线电切换,以使得WH1使用其蜂窝网络接口从操作于WLAN转移到操作于蜂窝网络。
有利地,由于大部分呼叫是在同一个企业的设备之间进行的,因此呼叫不会导致与WAN相关联的费用。只有当可能或即将出现完全的VHO时,该呼叫才会被经过CN的呼叫代替。如果在通过CN替换呼叫之后发生了VHO,则通过CN适当地路由该呼叫,并且该呼叫将享受VHO的性能益处。应注意,尽管在WH1在WLAN覆盖内漫游回去时反向流程是可能的,但是使用蜂窝连接完成呼叫也是合理的。
此时,不知道运营商可能对语音呼叫收取什么非连接费用(non-airtime)。可以对不使用蜂窝RF信道资源的呼叫收取比正常蜂窝呼叫费用低得多的费用。同样,可以基于载波业务量(而不是时间)对基于分组信令所建立并承载的WLAN载波呼叫进行收费。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在需要VHO之前建立基于载波的连接路径,而不会增加多少费用。这可以通过设置比用于触发正常VHO的信号强度高的企业WLAN信号强度阈值来实现。当超过该阈值时,将建立WLAN载波连接。对WLAN载波连接的失败触发的费用远低于对蜂窝载波连接的失败触发费用。此时也不清楚对于WLAN载波呼叫建立所存在的等待时间。因为与蜂窝核心网具有直接的信令路径,所以这些时间将可能显著小于传统蜂窝连接建立等待时间。如果连接只涉及WLAN载波呼叫线路,而不涉及诸如PSTN之类的外部网络,则这将会导致较短的呼叫建立等待时间。
上面的描述假设呼叫建立在具有适当的改进技术的WH之间。然后,当在手持机(例如WH1)与传统电话(例如VoIP、PBX或被称为“P2”的PSTN电话)之间建立呼叫时,仍然可以利用适当的附加网络设备推动该技术。例如,附加网络设备可以是具有适当呼叫控制和切换的IP-PBX或PSTN网关(下面称为“X”)。更具体地,可以通过X进行企业内呼叫,X适于将呼叫分为两个呼叫线路。呼叫初始可以从WH1到X,以及从X到P2。X至P2的呼叫线路在呼叫持续期内恒定不变。当WH1发出CRT时,用通过CN从WH1至X的呼叫线路代替WH1至X的呼叫线路。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完成上述,这取决于WH1如何创建呼叫线路。在WH1拨打驻留于X的PSTN目的地的情况下,该呼叫线路将通过CN和PSTN到X。在WH1拨打处于企业外的传统目的地的情况下,该呼叫连接到PBX,并且PBX创建到传统外部设备(通过IP或PSTN)的外部(固定)线路。当新呼叫线路到达X时,X将新呼叫线路与X至P2的呼叫线路相连接。
为了有助于地进一步例证,图1是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102和无线广域网(WWAN)104在内的通信系统100的例证性表示。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WLAN 102是基于IEEE 802.11的WLAN,并且WWAN 104是蜂窝电信网络。WLAN 102可以是诸如局域网(LAN)110之类的通信网络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LAN 110是可以被称为企业的企业网络的具有网关116的私人通信网络的一部分,该网关116可以包括防火墙。可以通过诸如宽带IP网络(例如因特网101)之类的连接网络促进LAN 110与WWAN 104之间的通信。
终端可以通过任意适当的装置连接到LAN 110,例如通过WLAN102的多个无线接入点(AP)(例如AP 112和114)。这些移动通信设备和无线AP根据公知的IEEE 802.11标准进行操作。在本示例中,所示的LAN 110中的两个通信设备106和108是具有WLAN和WWAN这两种无线电接口的双模制式的移动通信设备/无线手持机(WH)。具体地,通信设备106被示为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0、WLAN无线电接口122、WWAN无线电接口124、以及与无线电接口122和124连接的天线装置125和126。类似地,通信设备108被示为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8、WLAN无线电接口130、WWAN无线电接口132、以及与无线电接口130和132连接的天线装置133和134。
包括WLAN 102的LAN 110向其终端提供各种数据和通信服务。例如,LAN 110可以利用基于IP的语音(VoIP)通信向其终端提供语音电话通信服务。对于这种服务,LAN 110可以利用服务器,诸如VoIP类型的服务器118,或者至少一个作为会话发起协议(SIP)服务器的会话服务器。如今,用于终端的诸如VoIP应用之类的通信应用需要使用SIP。在诸如请求注解(Request For Comments)(RFC)3216之类的标准文献中很好地记载了SIP。
可以是蜂窝电信网络的WWAN 104包括核心WAN网络136、诸如与核心WAN网络136连接的基站控制器(BSC)138之类的多个基站控制器、以及诸如与关联的BSC 138连接的基站(BS)140之类的多个基站。核心WAN网络136、BSC 138、以及BS 140主要以传统方式进行操作。IP公用分组交换机(IP PBX)控制器或设备150可以与LAN 110连接,以便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144进行接口,以有利于与诸如固定电话设备146之类的其他电话设备的呼叫。如下面将要描述的,通常被称为会议网关或服务器的IP PBX控制器或设备150是可用于促进本公开的技术的网络组件的一个类型。
为了促进WLAN 102与WWAN 104之间的通信切换操作(例如,漫游、切换),提供WWAN(例如蜂窝)接入网关142(或更一般地为控制设备)。优选地,WWAN接入网关142利用基于通用接入网络(GAN)或未鉴权移动接入(UMA)的技术,并且可以是或者包括UMA网络控制器(UNC)等。在这种情况下,通信设备106和108也具有GAN或UMA制式的能力。
这些GAN或UMA方法是已知的,并且被公开地用当前可用的文档中,例如,http://www.umatechnology.org/。所描述的传统操作、具有GAN或UMA使能的通信设备、以及双模操作(例如通信设备106)在用于通信的WLAN 102的操作范围内。一旦连接,通信设备106通过因特网101接触WWAN接入网关142(例如UNC),以被认证并授权为经由WLAN 102访问语音和数据服务(例如GSM和GPRS服务)。如果得到批准,则将对存储于核心WAN 136中的订户的当前位置信息进行更新,从那时起,通过非授权移动接入网(UMAN)(即WLAN 102)而不是蜂窝无线电接入网(RAN)将用于通信设备106的所有语音和数据业务路由到设备。当通信设备106移出WLAN 102的范围时,通信设备106和UNC帮助促进漫游回到许可的室外网络(即WWAN 104)。对于订户而言,该“漫游”处理通常是完全透明的。当针对操作于WLAN 102之内的通信设备106建立呼叫时,在WAN136内路由用于该呼叫的呼叫连接,但利用WLAN 102的RF资源。这样,如果通信设备106在呼叫过程中移出WLAN 106的范围,则将呼叫会自动地从WLAN 106切换到WWAN 104,而不会察觉服务的中断。
现在参考图2,对操作于无线网络环境中的典型移动通信设备106(例如无线手持机、移动站)中的电气组件进行描述,该无线网络环境包括WLAN(在图2中用AP112表示)和WWAN(在图2中用包括站280、282和284的蜂窝基站200表示)。移动设备106可以操作于图1的通信系统100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的代表。移动设备106优选地是双向通信设备,至少具有语音和先进数据通信能力,包括具有与其他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的能力。根据移动设备106所提供的功能,可以将其称为数据消息收发设备、双向寻呼机、具有数据消息收发能力的蜂窝电话、无线因特网设备、或数据通信设备(具有或不具有通话能力)。
如图2所示,移动设备106适于通过无线方式与蜂窝基站200进行通信。移动设备106利用通信子系统211来与蜂窝基站200进行通信,通信子系统211包括RF收发机电路。通信子系统211包括接收机212、发射机214和相关联的部件,例如一个或多个(优选地是嵌入式的或内部的)天线元件216和218、本振(LO)213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220。对通信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通信子系统211的具体设计依赖于移动设备106意欲操作于其中的网络。在本专利申请中,通信子系统211(包括与其关联的处理器/处理组件)根据诸如GSM/GPRS标准之类的蜂窝或其他适当WWAN标准(即IEEE 802.11之外的标准)进行操作。
在必需的网络过程完成后,移动设备106可以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通信信号。天线216通过网络接收到的信号被输入到接收机212,接收机212可以执行例如信号放大、下变频、滤波、信道选择等的普通接收机功能,并且如图2所示的模拟至数字(A/D)转换。对接收信号的A/D转换允许较复杂的通信功能,例如将在DSP模块220中执行的解调和解码。以相似的方式,对要发射的信号进行处理,包括例如通过DSP220进行调制和编码。这些处理过的信号输入到发射机214进行数字至模拟(D/A)的转换、上变频、滤波、放大和通过天线218经网络发送。DSP 220不仅处理通信信号,还可以为接收机212和发射机214提供控制信号。注意,接收机212和发射机214通过天线开关(图2中未示出)可以共享一个或多个天线,而不是图示中具有的两个独立专用天线216和218。
移动设备106还具有通信子系统291,通信子系统291包括可以根据例如与WLAN(在图2中由AP112表示)进行通信的适当的WLAN标准(例如IEEE802.11标准)进行操作的RF收发机电路。通信子系统219在结构和功能上与通信子系统211相似,其中DSP 220可以由被称为基带(BB)和媒体接入控制(MAC)模块的处理模块代替。尽管移动设备106针对这些目的可以具有的分离或独立的子系统,但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共享这些不同的子系统中的至少一些部分或组件。由于移动设备106根据蜂窝网络接口标准(例如GSM/GPRS标准)和IEEE 802.11标准进行操作,因此可以将其称为“双模”移动设备。
由于移动设备106是便携式电池供电设备,它还可以包括电池接口254,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可充电电池256。这种电池256为移动设备106中即使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电路提供电能,电池接口254为电池提供了机械和电气连接。电池接口254与向所有电路提供稳定电压V+的稳压器(图2中未示出)相连。
移动设备106包括控制移动设备106的所有操作的微处理器238(一种处理器或控制器)。上述控制包括本申请的呼叫转移技术。通过通信子系统211执行至少包括数据和语音通信的通信功能。微处理器238也和附加设备子系统进行交互,附加设备子系统的例子有显示器222、闪存224、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26、辅助输入/输出(I/O)子系统228、串口230、键盘232、扬声器234、麦克风236、短距离通信子系统240和通常指定为242的任意其它设备子系统。图2中所示的一些子系统执行通信相关的功能,而其它子系统可以提供“驻留”或设备上功能。特别地,诸如键盘232和显示器222之类的一些子系统既可以用于通信相关功能(例如键入文本消息,以通过通信网络进行发送),又可以用于设备驻留功能(例如计算器或任务列表)。优选地,将微处理器238使用的操作系统软件存储在诸如闪存224之类的持久存储器中,该持久存储器备选地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或相似的存储元件(未示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操作系统和特殊的设备应用程序或其部分可以暂时加载到例如RAM226的易失性存储器中。
微处理器238除了其操作系统功能外,优选地在移动设备106上执行软件应用程序。控制基本设备操作的一组预定的应用程序至少包括数据和语音通信应用程序,该组应用程序在移动设备106的制造过程中通常被安装到移动设备上。可能被加载到移动设备106中的优选应用程序可以是个人信息管理器(PIM)应用程序,其具有组织和管理与用户有关的数据项的能力,例如但不限于电子邮件、日程事件、语音邮件、约会和任务项。自然地,移动设备106上有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用,并且诸如经由接口264耦合的订户识别模块(SIM)等的256便于存储PIM数据和其它信息。
PIM应用程序优选地具有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和接收数据项的能力。在优选实施例中,通过网络,PIM数据项与存储在主计算机系统和/或与主计算机系统关联的无线设备用户的相关数据项被无缝地整合、同步和更新,从而在移动设备106上创建关于这些数据项的镜像主计算机。在主计算机系统是无线设备用户的办公室计算机系统时,这一点特别有优势。附加的应用程序也可以通过网络、辅助I/O子系统228、串口230、短距离通信子系统240或任意其它适合的子系统242加载到移动设备106中,并且被用户安装在RAM 226或优选地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未示出)中,以便微处理器238执行。这种应用程序安装的灵活性增加了移动设备106的功能并且提供了增强的设备上功能、通信相关功能或两者都有。例如,使用移动设备106,安全通信应用程序可以使电子商务功能和其它这样的金融交易得以执行。
在数据通信模式下,例如文本消息、电子邮件消息或网页下载之类的接收信号将被通信子系统211处理,并输入到微处理器238。微处理器238优选地进一步处理信号,以输出到显示器222或备选地输出到辅助I/O设备228。移动设备106的用户还可以使用键盘232和显示器222以及可能的辅助I/O设备228来编写诸如电子邮件消息之类的数据项。键盘232优选地是完整的字母数字键盘和/或电话型小键盘。这些编写的数据项可以通过通信子系统211在通信网络上发送。对于语音通信,除了接收信号将被输出到扬声器234和发送信号通过麦克风236产生以外,移动设备106的所有操作在本质上是相似的。可选的语音或音频I/O子系统(例如语音消息记录子系统)还可以在移动设备106上实现。尽管语音或音频信号优选地主要通过扬声器234实现输出,像一些示例那样,也可以使用显示器222来提供呼叫方身份、语音呼叫的持续时间或其它语音呼叫相关信息的指示。
图2中的串行端口230通常实现在个人数字助理(PDA)型的通信设备中用于与用户的桌面计算机同步,串行端口230是期望的但可选的组件。串行端口230使用户能够通过外部设备或软件应用程序来设置首选项并向移动设备106提供信息或下载软件而不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扩展了移动设备的能力。例如,可选的下载路径可以用于通过直接、可靠和可信的连接将密钥加载到移动设备106中,从而提供安全的设备通信。图2中的短距离通信子系统240是附加的可选组件,用于在移动设备106与不同系统或设备之间提供通信,这些设备不需要是相似的设备。例如,子系统240可以包括红外设备和相关联的电路和组件,或是BluetoothTM通信模块以提供与相似的可用系统和设备的通信。BluetoothTM是Bluetooth SIG公司的注册商标。
尽管只是描述了特定的移动设备106,任何合适的移动通信设备或者终端可以是本发明方法和装置的一部分,并将在下面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上述在背景部分中所描述的,蜂窝网络锚定(CNA)的使用需要在建立呼叫时通过蜂窝网络(CN)路由至/自移动通信设备的所有企业内呼叫。在垂直切换应该在呼叫期间的稍后时间发生的情况下,需要建立适当的路由连接。很显然,因为即使呼叫保持在企业内蜂窝运营商也将向企业用户收费,所以进行企业内呼叫将会非常昂贵。对电信架构和WLAN架构进行投资并对其进行管理的企业客户可能不情愿向运营商付费,以使用其所拥有的网络。另外,如果强制所有的呼叫都经过CN,将无法完全利用在企业架构内可用的增强能力。
根据本公开,两个移动通信设备或无线手持机(WH)(例如WH1和WH2)初始操作于企业WLAN覆盖内,并且每一个与IEEE 802.11接入点(AP)相关联。当在WH1和WH2之间进行企业内呼叫时,在两个WH之间通过LAN直接建立并维持呼叫。该呼叫可以是利用会话发起协议(SIP)信令的基于IP的语音(VoIP)。用于VoIP会话的实时传输协议(RTP)媒体流在不离开企业的情况下通过企业LAN架构在WH之间进行。用于呼叫的所有信令在企业的电信架构内完成。将WH1和WH2的WLAN无线电接口用于该VoIP呼叫,并且此时该呼叫中不涉及CN。稍后,WH1开始移动出WLAN的无线电覆盖范围。当WH1-AP链路变得足够恶化时,使用通过CN路由的新连接代替企业内的直接语音连接。这通过使用CN的蜂窝接入网关来实现,该CN利用例如通用接入网络(GAN)或非授权移动接入(UMA)技术,并且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UMA网络控制器(UNC)。可以将对该呼叫或连接的替换物进行触发的事件视为连接替换触发(CRT),或备选地视为锚定切换条件。因此,当检测到CRT时,用CN路由的连接对WH1与WH2之间通过LAN的直接连接进行无缝替换。更具体地,当检测到与WH1相关联的CRT时,WH1向WH2发起经由CN的蜂窝接入网关通过CN路由的新语音呼叫。这在保持当前WH1-WH2的语音呼叫的同时进行。新的连接建立通过CN进行传播,并且通过其WLAN无线电接口以新的“静默”VoIP呼入的形式到达WH2。WH2为了转移的目的而将呼入视为来自WH1(例如,经由SIP信令INVITE的内容),并以静默的形式将其接受。
一旦新的VoIP呼叫建立,在WLAN中的WH1与WH2之间通过它们的WLAN无线电接口进行两个并行的呼叫。然后对该呼叫进行合并,以进行无缝连接转移,其中可以放弃初始的呼叫/连接。应注意的是,对于WH1和WH2的终端用户,该呼叫/连接替换优选地为透明的。此时,该呼叫具有通过CN路由、并由CN(例如UNC)的蜂窝接入网关进行控制的单一连接。
应注意,此时CN的RF业务信道资源仍然没有用于该呼叫;也就是说,将WH1和WH2的蜂窝无线电接口用于该呼叫,但是没有将WH1和WH2的蜂窝无线电接口用于该呼叫。随后,如果并且当WH1(或WH2)离开了WLAN的覆盖范围,CN将会引起无线电切换的发生,以致WH1使用其蜂窝网络接口从操作于WLAN转移为操作于蜂窝网络。
有益地,大部分的企业内呼叫可以单独地维持在企业内,这些呼叫将不会引入与WAN相关联的花费。只有当完整的VHO可能或即将发生时,才会用通过CN的呼叫来替换该呼叫。如果在通过CN对呼叫进行替换后发生VHO,然后其被正确地通过CN进行路由,并且将享受这些VHO性能益处。应注意,尽管当WH1漫游回WLAN的覆盖范围内时可能发生反向的流程,使用蜂窝连接完成呼叫也是合理的。
图3是描述了在WLAN与WWAN之间对诸如通信设备之间的语音呼叫(例如VoIP呼叫)之类的呼叫的通信操作进行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很显然,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特定示例,其中WLAN是基于802.11的网络,WWAN是蜂窝电信网络。然而,只要特定的WLAN网络相对于特定的WWAN网络只覆盖了很小的区域,WLAN和WWAN可以不同于那些网络。具体地,例如,其中的网络可以是基于蓝牙的网络,另一网络可以是蜂窝网络或基于IEEE 802.11的网络。此外,例如,其中的网络可以是WiMAX网络,另一网络可以是蜂窝网络或基于IEEE 802.11网络。
将关于图3,结合按顺序呈现的图4-7中的系统图对图3中的流程图进行描述。在详细讨论图3中的流程图之前,将对图4-7进行简要的描述。图4-7中所示的示例假设两个通信设备是具有WLAN和WWAN无线电接口的双模制式的移动通信设备,尽管只有一个移动通信设备需要是这种双模设备。简要地,在图4中,连接在LAN 110中的通信设备106和108之间的初始呼叫是在LAN 110之内进行路由的呼叫连接402(也就是不通过WAN 136)。在本示例中,通信设备106和108分别利用其WLAN无线电接口122和130在LAN 110中经由WLAN 102连接。在图5中,对呼叫锚转移条件进行检测,该呼叫锚转移条件利用呼叫连接502对要在LAN 110中连接的通信设备106与108之间建立的并行呼叫进行触发,该呼叫连接502经由WAN 136的WWAN接入网关142(也就是UNC)进行路由。通信设备106和108仍利用分别其WLAN无线电接口122和130来维持两个呼叫。在图6中,将后续呼叫与初始呼叫进行合并,并且放弃初始的呼叫。在图7中,对无线电切换条件进行检测,该无线电切换条件对针对通信设备106的从WLAN 102的RF资源到WWAN的RF资源的无线电切换进行触发。其后,通信设备106利用WWAN 104的WWAN无线电接口124来代替WLAN无线电接口122。
现在将结合图4-7,参照图3中的流程图对该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应注意,图3中的方法可以通过通信设备和/或适当的网络组件来执行,和/或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器)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内的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可被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即,通信设备或网络组件或服务器)执行。
以图3中的开始模块302开始,在连接在LAN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用于呼叫(例如VoIP呼叫)的呼叫连接(图3中的步骤304)。参见图4。通过LAN但是不通过WAN对呼叫的呼叫连接进行路由。在本示例中,两个通信设备是具有双模制式的移动通信设备,并使用其WLAN无线电接口与WLAN进行通信。
用于呼叫的企业内呼叫路由的决定可以由知道呼叫为企业内或其他合适类型的呼叫的网络组件或发起呼叫的通信设备来决定。这通常通过识别是否第一与第二通信设备是否都连接在LAN中、以及响应于对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都连接在LAN中的识别来通过LAN而不通过WAN路由来建立和维持呼叫连接;否则,如果第一或第二设备不连接在LAN中,则通过WAN路由该呼叫连接。例如,一旦接收到或指示了用于建立呼叫的呼叫请求,网络组件可以参考具有连接在LAN中的通信设备的标识符的存储列表,并将初始呼叫请求的期望呼叫部分的标识符与该标识符的存储列表进行比较。如果标识符与存储列表中的标识符之一匹配,则在LAN内维持该呼叫连接;否则,通过WAN对该呼叫连接进行路由。然而,应注意,如果在呼叫请求时针对通信设备中的一个存在呼叫锚转移条件,则在两个通信设备都连接在LAN中时,可以经由WAN接入网关通过WAN来初始路由该呼叫。
在呼叫建立之后,将会持续地监控是否存在呼叫锚转移条件(图3中的步骤306)。通常,呼叫锚转移条件是通信设备的条件,即其中需要从WLAN向WWAN的无线电切换。例如,呼叫锚转移条件可以是:通信设备之一的WLAN无线电信号强度下降到预定阈值以下的条件;在其中针对通信设备之一检测到来自WLAN中的AP绊网的(第一)触发机制的条件;或者收到来自通信设备之一、并指示期望变换到WWAN的用户输入的条件,这些仅作为一些示例。这些信息可以在可以相应地控制该过程的通信设备处获悉。应注意,在整个呼叫过程中,在步骤306中监控到的呼叫锚转移条件可能不会出现。
然而,响应于对在步骤306中识别到的呼叫锚转移条件的识别,在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用于另一呼叫的呼叫连接(图3中的步骤308)。参见图5。在维持初始呼叫连接的同时建立该新呼叫。注意,用于该新呼叫的呼叫连接经由WAN的WWAN接入网关(例如UNC)通过WAN进行路由。此时,可以认为呼叫或呼叫连接被锚定在WAN中。应注意,对于两个呼叫来说,此时仍在使用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的WLAN无线电接口。显然,在WLAN与WAN之间没有对无线电信道进行任何(垂直)无线电切换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呼叫锚转移。优选地,对呼叫锚转移条件进行检测和识别的通信设备是发起新呼叫的设备,并作出了该呼叫实际上为通过WAN的外部呼叫的决定。随后,在丢掉初始呼叫/连接之后,将两个连接/呼叫进行合并,以对通信提供无缝连接转移。因此,后续呼叫的后续呼叫连接代替初始呼叫的初始呼叫连接。可以在该呼叫中所涉及的每一个通信设备处执行这些技术。
应注意,如果一旦启动呼叫即存在呼叫锚转移条件,则关于图3中的步骤304所进行的初始呼叫在初始可以经由WAN的接入网关通过WAN进行路由。在这种情况下,经由WAN接入网关通过WAN建立用于初始呼叫的呼叫连接,并且该技术重新开始了图3中的步骤312。
接下来,连续监控是否存在(垂直)无线电切换条件(图3中的步骤312)。例如,(垂直)无线电切换条件可以是:针对通信设备之一的WLAN无线电信号强度低于(第二)预定阈值的条件;在其中针对通信设备之一检测到来自WLAN中的AP绊网的(第一)触发机制的条件,这些仅作为一些示例。应注意,在整个呼叫过程中可能不会发生在步骤312中监控到的无线电切换条件。
然而,响应于对在步骤312中识别的无线电切换条件的响应,针对通信设备会发生无线电切换,该通信设备从使用WLAN无线电接口与WLAN进行通信切换到使用WWAN无线电接口与WWAN进行通信(图3的步骤314)。参见图7。通信设备106与WWAN 104之间的WWAN无线电连接部分702代替先前存在的通信设备106与WLAN102之间的WLAN无线电连接部分。通信设备的WLAN无线电接口不再使用,并且可以处于低功率模式或断电。
图8-11是根据图3的流程图的顺序示出的本发明变体的通信系统100的示例,其中通信设备108是具有传统操作的传统设备。在本示例中,通信设备108是不具有WWAN/蜂窝无线电能力的传统WLAN移动通信设备。
在图8中,连接在LAN 110中的通信设备106与108之间的初始呼叫(例如VoIP呼叫)具有经由LAN110的IP PBX150通过LAN 110(即,不通过WAN)路由的呼叫连接。图8中所示的呼叫连接具有两个呼叫连接部分,具体为,从通信设备106到IP PBX 150的呼叫连接部分802a和从IP PBX 150到通信设备108的呼叫连接部分802b。这里,通信设备106和108利用WLAN无线电接口122和130。
用于呼叫的企业内呼叫路由的决定可以由知道呼叫为企业内或其他合适类型的呼叫的网络组件(例如IP PBX 150)或发起呼叫的通信设备来决定。这通常通过识别通信设备106和108是否都连接在LAN中、以及响应于对通信设备106和108连接在LAN中的识别来通过LAN 110而不通过WAN136路由来建立和维持呼叫连接;否则,如果通信设备106和108中的一个不连接在LAN中,则通过WAN 136来路由该呼叫连接。
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一旦接收到或指示了用于建立呼叫的呼叫请求,网络组件(例如IP PBX 150)可以参考具有连接在LAN 110中的通信设备的标识符的存储列表,并将初始呼叫请求的期望呼叫部分的标识符与该标识符的存储列表进行比较。如果标识符与存储列表中的标识符之一匹配,则如图8所述,在LAN 110内维持该呼叫连接;否则,通过WAN 136对该呼叫连接进行路由。然而,应注意,如果在呼叫请求时针对通信设备106和108中的至少之一存在呼叫锚转移条件,则在两个通信设备106和108都连接在LAN中时,可以经由WAN接入网关142通过WAN 136来初始路由该呼叫。
在图9中,对呼叫锚转移条件进行检测,该呼叫锚转移条件用于触发针对通信设备108要在通信设备106与IP PBX 150之间建立的后续呼叫。在依然维持初始呼叫连接的同时,建立该新呼叫。应注意,经由WWAN接入网关142(例如UNC)通过WAN 136来路由针对该新呼叫的呼叫连接。此时,可以认为该呼叫或呼叫连接被锚定在WAN中。此时对于这两个呼叫而言,仍在使用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的WLAN无线电接口。显然,在WLAN与WAN之间没有对无线电信道进行任何(垂直)无线电切换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呼叫锚转移。
优选地,对呼叫锚转移条件进行检测或识别的网络组件或通信设备是发起新呼叫的设备,并作出了该呼叫实际上是通过WAN 136的外部呼叫的决定。通常,呼叫锚转移条件是其中需要从WLAN到WWAN的无线电切换(之前提供了其示例)的通信设备的条件。然而,应注意,在呼叫的整个过程中可能从不会出现该呼叫锚转移条件。
在图10中,示出了在IP PBX 150处将后续呼叫的呼叫连接902与初始呼叫的呼叫连接部分802b进行合并。这提供了针对通信设备106与108之间的通信的无缝连接转移。如图10所示,可以丢掉初始呼叫的呼叫连接部分802a(图8)。
在图11中,对无线电切换条件进行检测,该无线电切换条件针对通信设备106触发WLAN 102的RF资源到WWAN 104的RF资源的无线电切换。因此,针对该呼叫,通信设备106与WWAN 104之间的WWAN无线电连接部分1102代替通信设备106与WLAN 102之间先前存在的WLAN无线电连接部分。这在通信设备106与WLAN 102之间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定阈值时进行,或者为了一些其他原因而进行。然而,应注意,在呼叫的整个过程中,该无线电切换条件可能都不会出现。
有益地,因为企业内呼叫的相当大部分只在企业WLAN内建立,这些呼叫将不会引起运营商网络费用。只有在完全的垂直切换是可能的或即将发生时,呼叫才会被经过运营商网络的呼叫所代替。如果在呼叫被经过运营商网络的呼叫代替之后发生垂直切换,则其将会正确地经由运营商网络进行路由,并享受改进的性能益处。
因此,已经描述了用于在LAN中的无线局域网(WLAN)与WAN中的无线广域网(WWAN)之间切换通信操作的方法和设备。在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用于通信的第一呼叫的第一呼叫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连接在LAN中。所述第一呼叫连接被维持在LAN内,而不通过WAN路由。响应于呼叫锚转移条件,在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用于继续通信的第二呼叫的第二呼叫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连接在LAN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经由WAN接入网关通过WAN路由。第二呼叫的第二呼叫连接随后可以代替第一呼叫的第一呼叫连接,用以继续通信。例如,呼叫锚转移条件可以包括WLAN与具有WLAN无线电接口的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下降到预定阈值以下的条件。
应注意,第二呼叫连接是在WLAN和WWAN之间不发生无线电切换的情况下建立的。然而,响应于对后续无线电切换条件的响应,针对第一通信设备执行无线电切换,以使得第一通信设备从使用WLAN无线电接口与WLAN进行通信切换到使用WWAN无线电接口与WWAN进行通信。
WWAN接入网关可以是非授权网络接入(UNA)控制器(UNC)或通用接入网络(GAN)控制器(GANC)。WLAN和WWAN可以是异构网络,例如基于蓝牙的网络、基于IEEE 802.11的网络、WiMAX网络以及蜂窝电信网络。在优选实施例中,WLAN是基于IEEE 802.11的网络,以及WWAN是蜂窝电信网络。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是VoIP、PBX或PSTN通信设备中的一个,其操作用于避免使用任何WLAN无线电接口与WLAN进行通信。
该技术可以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执行该方法。该技术还可以具体实现在一种移动通信设备,该移动通信设备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适于通过WLAN进行通信的WLAN无线电接口、以及适于通过WWAN进行通信的WWAN无线电接口。
本公开的网络组件(例如会议网关或服务器,如IP PBX)适于在LAN的无线局域网(WLAN)与WAN的无线广域网(WWAN)之间切换通信操作,该网络组件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适于:使得在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用于通信的第一呼叫的第一呼叫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连接在LAN中。所述第一呼叫连接被维持在LAN内,而不通过WAN路由。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适于:响应于对呼叫锚转移条件的识别,使得在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用于继续通信的第二呼叫的第二呼叫连接。第二通信设备经由WAN接入网关通过WAN路由。
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仅作为示例。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其中WLAN为基于IEEE 802.11的网络以及WWAN为蜂窝电信网络的特定示例。然而,只要WLAN类型网络相对于WWAN类型网络覆盖更小的区域,WLAN和WWAN可以不同于上述那些网络。具体地,例如,网络中的一个可以是基于蓝牙的网络,其他网络可以是蜂窝网络或基于IEEE 802.11的网络。此外,例如,网络中的一个可以是WiMAX网络,其他网络可以是蜂窝网络或基于IEEE 802.11的网络。在不背离本申请的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实现对特定实施例的备选、修改和变体。在所列举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发明旨在覆盖并囊括技术上的所有适当变化。

Claims (32)

1.一种用于在LAN的无线局域网WLAN与WAN的无线广域网WWAN之间切换通信操作的方法,所述方法由第一通信设备执行并且包括步骤:
在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并维持用于通信的第一呼叫的第一呼叫连接,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都连接于LAN中,所述第一呼叫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WLAN接口被维持在LAN内,而不经由WAN接入网关路由到WAN;以及
响应于所建立的第一呼叫连接的连接替换触发条件执行以下动作:
在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并维持第二呼叫的第二呼叫连接,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保持连接于LAN中,所述第二呼叫连接也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WLAN接口维持,但经由WAN接入网关路由到WAN;以及
使得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WLAN接口的第二呼叫连接代替第一呼叫连接,用以继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包括基于IP的语音呼叫VoIP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所建立的第二呼叫连接的无线电切换条件的识别:使得针对第一通信设备发生无线电切换,以使得第一通信设备从利用WLAN无线电接口来与WLAN进行通信切换到利用WWAN无线电接口来与WWAN进行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不使WLAN与WWAN之间的无线电切换发生的情况下,执行使得第二呼叫连接建立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替换触发条件包括如下条件:WLAN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下降到预定阈值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识别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都操作于LAN中;以及
基于对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都操作于LAN中的识别,使得通过LAN建立并维持第一呼叫的第一呼叫连接,而不经由WAN接入网关通过WAN进行路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WAN接入网关包括非授权网络接入UNA控制器UNC。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WAN接入网关包括通用接入网络控制器GANC。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WLAN和WWAN包括从由下列项所组成的列表中选择的网络:基于蓝牙的网络、基于IEEE802.11的网络、WiMAX网络以及蜂窝电信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WLAN包括基于IEEE802.11的网络,以及WWAN包括蜂窝电信网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包括VoIP、PBX或PSTN通信设备中的一个。
12.一种配置用于在LAN的无线局域网WLAN与WAN的无线广域网WWAN之间切换通信操作的第一通信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用于经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WLAN无线电接口通过WLAN建立并维持与连接在LAN中的第二通信设备的用于通信的第一呼叫的第一呼叫连接的装置,所述第一呼叫连接被维持在LAN内,而不经由WAN接入网关通过WAN进行路由;以及
用于响应于所建立的第一呼叫连接的连接替换触发条件来调用下列装置的装置:
用于经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所述WLAN无线电接口通过WLAN建立并维持与连接在LAN中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呼叫的第二呼叫连接的装置,所述第二呼叫连接经由WAN接入网关通过WAN进行路由;以及
用于使得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所述WLAN无线电接口的第二呼叫连接代替第一呼叫连接,用以继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包括基于IP的语音呼叫VoIP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还包括:
用于响应于对无线电切换条件的识别,使得发生无线电切换,以使得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利用WLAN无线电接口来与WLAN进行通信切换到利用WWAN无线电接口来与WWAN进行通信的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包括VoIP、PBX或PSTN通信设备中的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连接替换触发条件包括如下条件:与WLAN之间的信号强度下降到预定阈值以下。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还包括:
用于识别第一和第二通信设备都操作于LAN中,以及基于所述识别,使得在LAN内建立并维持第一呼叫的第一呼叫连接,而不经由WAN接入网关路由到WAN的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中,所述WAN接入网关包括非授权网络接入UNA控制器UNC。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中,所述WAN接入网关包括通用接入网络控制器GANC。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WLAN和WWAN包括从由下列项所组成的列表中选择的网络:基于蓝牙的网络、基于IEEE802.11的网络、WiMAX网络以及蜂窝电信网络。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中,WLAN包括基于IEEE802.11的网络,以及WWAN包括蜂窝电信网络。
22.一种用于在局域网LAN的无线局域网WLAN与WAN的无线广域网WWAN之间切换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操作的LAN设备,包括:
用于使得在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并维持用于通信的第一呼叫的第一呼叫连接的装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都连接于LAN中,所述第一呼叫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WLAN接口被维持在LAN内,而不经由WAN接入网关路由到WAN;以及
用于响应于所建立的第一呼叫连接的连接替换触发条件来调用下列装置的装置:
用于使得在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并维持第二呼叫的第二呼叫连接的装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保持连接于LAN中,所述第二呼叫连接还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WLAN接口维持,而经由WAN接入网关路由到WAN;以及
用于使得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WLAN接口的第二呼叫连接代替第一呼叫连接,用以继续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LAN设备,其中,所述通信包括基于IP的语音呼叫VoIP通信。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LAN设备,还包括:
用于响应于对无线电切换条件的识别,使得针对第一通信设备发生无线电切换,以使得第一通信设备从利用WLAN无线电接口来与WLAN进行通信切换到利用WWAN无线电接口来与WWAN进行通信的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LAN设备,还包括:
用于在不引起在WLAN与WWAN之间无线电切换发生的情况下,使得建立第二呼叫连接的装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LAN设备,其中,所述连接替换触发条件包括如下条件:WLAN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下降到预定阈值以下。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LAN设备,还包括:
用于识别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是否都连接于LAN中,以及基于对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都连接于LAN中的识别,使得第一呼叫的第一呼叫连接通过LAN建立并维持,而不经由WAN接入网关路由到WAN的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LAN设备,其中,所述WAN接入网关包括非授权网络接入UNA控制器UNC。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LAN设备,其中,所述WAN接入网关包括通用接入网络GAN控制器GANC。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LAN设备,WLAN和WWAN包括从由下列项所组成的列表中选择的网络:基于蓝牙的网络、基于IEEE802.11的网络、WiMAX网络以及蜂窝电信网络。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LAN设备,包括LAN的IP PBX。
3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LAN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包括VoIP、PBX或PSTN通信设备中的一个。
CN2007800242916A 2006-04-28 2007-04-27 Wlan和wwan连接迁移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86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9596206P 2006-04-28 2006-04-28
US60/795,962 2006-04-28
PCT/CA2007/000713 WO2007124577A1 (en) 2006-04-28 2007-04-27 Wlan and wwan connection mig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8674A CN101558674A (zh) 2009-10-14
CN101558674B true CN101558674B (zh) 2013-11-27

Family

ID=38655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429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8674B (zh) 2006-04-28 2007-04-27 Wlan和wwan连接迁移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750263B2 (zh)
EP (1) EP2014020B1 (zh)
JP (1) JP5130287B2 (zh)
KR (2) KR20110066233A (zh)
CN (1) CN101558674B (zh)
AU (1) AU2007246111B2 (zh)
CA (1) CA2649866A1 (zh)
WO (1) WO20071245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108432A (ko) * 2006-01-23 2007-1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장치관리 스케줄링 방법
US8104037B2 (en) 2006-01-23 2012-01-24 Lg Electronics Inc.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device management scheduled based on threshold
KR101342370B1 (ko) * 2006-01-23 2013-1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 및 그 단말에서의 임계-값 기반으로 장치관리를수행하는 방법
KR101349805B1 (ko) 2006-01-25 2014-0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트랩 메커니즘을 이용한 장치관리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그단말
EP2176997B1 (en) * 2007-07-16 2012-08-2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off of session from voip interface to cellular interface of dual-mode device
US20090036128A1 (en) * 2007-08-03 2009-02-05 Newstep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call anchoring
US8718255B2 (en) * 2007-10-10 2014-05-06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vice switching through a server
US8213968B1 (en) * 2008-01-22 2012-07-03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of targeted alert distribution
US8447303B2 (en) * 2008-02-07 2013-05-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seamless mobility
US8281369B2 (en) 2008-03-12 2012-10-02 Avay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secure write-enabled web pag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active telephone calls
US8270346B2 (en) * 2008-04-21 2012-09-18 Shoretel, Inc. Dynamic call anchoring
US8832777B2 (en) 2009-03-02 2014-09-09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Adapting network policies based on device service processor configuration
US8589541B2 (en) 2009-01-28 2013-11-19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Device-assisted services for protecting network capacity
US8250207B2 (en) 2009-01-28 2012-08-21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Network based ambient services
TWI358957B (en) * 2008-07-04 2012-02-21 Qisda Corp Wireless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
CN101340722A (zh) * 2008-08-12 2009-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无缝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EP2164289A1 (en) * 2008-09-12 2010-03-1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for changing radio channels, composed network and access router
US8265049B2 (en) * 2008-11-10 2012-09-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generic access network functional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TWI410105B (zh) * 2008-12-01 2013-09-2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無線網路架構之行動台、存取台、閘道裝置、基地台及其握手方法
US9980146B2 (en) 2009-01-28 2018-05-22 Headwater Research Llc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secure data path processing agents
US10264138B2 (en) 2009-01-28 2019-04-16 Headwater Research Llc Mobile device and service management
US10492102B2 (en) 2009-01-28 2019-11-26 Headwater Research Llc Intermediate networking devices
US10237757B2 (en) 2009-01-28 2019-03-19 Headwater Research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network offloading
US9706061B2 (en) 2009-01-28 2017-07-11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Service design center for device assisted services
US10248996B2 (en) 2009-01-28 2019-04-02 Headwater Research Llc Method for operating a wireless end-user device mobile payment agent
US10841839B2 (en) * 2009-01-28 2020-11-17 Headwater Research Llc Security, fraud detection, and fraud mitigation in device-assisted services systems
US10783581B2 (en) 2009-01-28 2020-09-22 Headwater Research Llc Wireless end-user device providing ambient or sponsored services
US11218854B2 (en) 2009-01-28 2022-01-04 Headwater Research Llc Service plan design, user interface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and device management
US10326800B2 (en) 2009-01-28 2019-06-18 Headwater Research Llc Wireless network service interfaces
US10798252B2 (en) 2009-01-28 2020-10-06 Headwater Research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ser notifications
US9572019B2 (en) 2009-01-28 2017-02-14 Headwater Partners LLC Service selection set published to device agent with on-device service selection
US9565707B2 (en) 2009-01-28 2017-02-07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Wireless end-user device with wireless data attribution to multiple personas
US9954975B2 (en) 2009-01-28 2018-04-24 Headwater Research Llc Enhanced curfew and protection associated with a device group
US9525710B2 (en) 2009-01-29 2016-12-20 Avaya Gmbh & Co., Kg Seamless switch over from centralized to decentralized media streaming
DE102010005566B4 (de) * 2009-01-29 2014-02-13 Avaya Inc. Nahtloses Umschalten von zentralisiertem auf dezentralisiertes Medien-Streaming
US8879464B2 (en) 2009-01-29 2014-11-04 Avay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replacement packet
US8238335B2 (en) 2009-02-13 2012-08-07 Avaya Inc. Multi-route transmission of packets within a network
US7936746B2 (en) 2009-03-18 2011-05-03 Avaya Inc.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ession coordination across heterogeneous transport networks
US9025536B2 (en) 2009-03-26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whitespace communication
US8094556B2 (en) 2009-04-27 2012-01-10 Avaya Inc. Dynamic buffering and synchronization of related media streams in packet networks
US8553849B2 (en) 2009-06-17 2013-10-08 Avaya Inc.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active device for internet-based text and video communication services
US8800049B2 (en) 2009-08-26 2014-08-05 Avaya Inc. Licensing and certificate distribution via secondary or divided signaling communication pathway
US8488541B2 (en) * 2009-10-22 2013-07-16 Scott Allen Schlack Portable transceiver device that operates as a gateway to a proprietary wireless network
US9215683B1 (en) 2010-05-12 2015-12-15 Shoretel, Inc.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multiple identities of a mobile device
US20120275450A1 (en) 2011-04-29 2012-11-0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Obtaining Services Through a Local Network
US8886756B2 (en) * 2011-05-13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xchanging data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an application server
US8805374B2 (en) * 2011-06-07 2014-08-12 Intel Corporation Multi-radio handover manager system and algorithms for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ing
US9060286B2 (en) * 2012-01-19 2015-06-16 Extenet Systems, Inc. Loc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remotely subscrib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30282903A1 (en) * 2012-04-20 2013-10-2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356640B2 (en) 2012-11-01 2019-07-16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ellula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rresponding to a non-cellular network
US9264985B2 (en) * 2012-11-14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call establishment
US9066323B2 (en) * 2012-11-15 2015-06-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d Hoc network connection
US9414392B2 (en) 2012-12-03 2016-08-09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r-equipment (UE) centric access network selection
WO2014113072A1 (en) 2013-01-17 2014-07-24 Intel IP Corporation Centralized partitioning of user devices in a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JP5658292B2 (ja) * 2013-01-25 2015-01-21 ヤフー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WO2014159862A1 (en) 2013-03-14 2014-10-02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Automated credential porting for mobile devices
US9992021B1 (en) 2013-03-14 2018-06-05 GoTenn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vate and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ing devices
US9398505B2 (en) * 2013-03-14 2016-07-19 Google Inc. Reducing stream interruptions during network handover
US9134937B2 (en) 2013-04-01 2015-09-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cure printing
US9160515B2 (en) * 2013-04-04 2015-10-13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handover enhancement using scaled time-to-trigger and time-of-stay
US10547651B2 (en) 2013-07-26 2020-01-28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s over WiFi for non-cellular devices
CN105409259B (zh) * 2013-07-26 2019-11-19 苹果公司 通过wifi为非蜂窝设备提供电话服务
US10536491B2 (en) 2013-07-26 2020-01-14 Apple Inc.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s to multiple devices
US20150067107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Extenet Systems, Inc. Selectively Providing Local and Remote Services t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241292B2 (en) 2013-09-25 2016-01-19 Google Inc. Seamless application connectivity
US9503274B2 (en) * 2014-02-27 2016-11-22 Ronald Wulfsohn System facilitating user access to content stored or exposed on connected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936428B2 (en) * 2014-05-09 2018-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ffloading through radio access network rules
KR102208433B1 (ko) 2014-08-21 2021-0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어도 하나 이상의 통신 방식을 선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9792652B (zh) * 2016-08-18 2021-11-02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服务和会话连续性的网络服务暴露
PT3348589T (pt) * 2017-01-16 2019-10-18 Evonik Degussa Gmbh Polibutadienos, preparação e utilização dos mesmos
US11362926B2 (en) 2017-04-24 2022-06-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ynamic wireless network selections
US11800442B1 (en) * 2022-05-27 2023-10-24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Power management based on handover statu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6891A (zh) * 2000-12-28 2005-04-13 讯宝科技公司 Wlan和wwan间的自动无缝垂直漫游
CN1751495A (zh) * 2003-02-12 2006-03-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由端对端应用协议辅助的不同网络之间的软越区切换的方法、用户代理、应用网关及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88301B (en) 1994-04-05 1998-11-04 Motorola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ll handover between different mobile radio networks
GB2293294B (en) 1994-09-02 1999-01-13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ulti-mode radio telephone
US6259898B1 (en) * 1998-05-05 2001-07-10 Telxon Corporation Multi-communication access point
US6243581B1 (en) 1998-12-11 2001-06-0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amless roaming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ith a mobile terminal
GB9913102D0 (en) 1999-06-04 1999-08-04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An element for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771964B1 (en) 1999-09-24 2004-08-03 Nokia Networks Handover betwee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systems
US8996698B1 (en) * 2000-11-03 2015-03-31 Truphone Limited Cooperative network for mobile internet access
US20020136226A1 (en) * 2001-03-26 2002-09-26 Bluesocket,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abling seamless roaming of mobile devices among wireless networks
US7009952B1 (en) * 2001-05-24 2006-03-07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mless mobility with layer two assistance
JP2002359875A (ja) 2001-06-01 2002-12-13 Nec Corp 携帯型端末装置
WO2002103970A1 (en) * 2001-06-18 2002-12-27 Tatara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ging local area and wide area wireless data networks
EP2844026B1 (en) * 2001-12-07 2018-09-05 BlackBerry Limited Advanced user interface operations in a dual-mode wireless device
US20030134650A1 (en) * 2002-01-17 2003-07-17 Rangamani Sundar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internetworking a mobile station to operate in a WWAN environment and in a WLAN environment with PBX services
JP4310193B2 (ja) * 2002-01-29 2009-08-05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移動クライアント装置をインターネットに接続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6909899B2 (en) * 2002-03-11 2005-06-21 Qualcomm, Inco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ff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service instances
TW200721738A (en) 2002-07-31 2007-06-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or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7133669B2 (en) * 2002-08-02 2006-11-07 Pcte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amless roaming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US20040185845A1 (en) 2003-02-28 2004-09-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Access point to access point range extension
US6944144B2 (en) * 2003-02-28 2005-09-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Vertical roam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through improved quality of service measures
US6982949B2 (en) * 2003-02-28 2006-01-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Vertical roam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through improved wireless network cell boundary detection
CN1795643B (zh) * 2003-03-12 2012-04-04 朗恩通信管理有限公司 通过切换将局域电话系统扩展到广域网
CN1549634A (zh) 2003-05-09 2004-11-24 �ʼҷ����ֵ��ӹɷ����޹�˾ 用于在无线广域网与无线局域网之间无缝漫游的系统和方法
US7610047B2 (en) * 2003-06-06 2009-10-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grated voice and data services utilizing wired cordless access with unlicensed/unregulated spectrum and wired access with licensed/regulated spectrum
US7627338B2 (en) * 2003-06-06 2009-12-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grated voice and data services utilizing wired cordless access with unlicensed spectrum and wired access with licensed spectrum
US7885208B2 (en) * 2003-09-11 2011-02-08 Nokia Corporation IP-based services for circuit-switched networks
US7076251B2 (en) * 2003-09-11 2006-07-1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private network features to a public network
CN1599337A (zh) 2003-09-19 2005-03-2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广域网与无线局域网之间进行切换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US7577427B2 (en) * 2003-11-05 2009-08-1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itioning between cellular and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communication
US7171203B2 (en) 2004-01-07 2007-01-3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selection by a mobile node of a network through which to communicate
FR2866184B1 (fr) 2004-02-10 2006-06-09 Cit Alcatel Procede de selection d'un reseau de communications pour un terminal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a partir d'informations sur des points d'acces de reseaux sans fil
US20050233700A1 (en) 2004-04-14 2005-10-20 Pecen Mark E System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7606570B2 (en) 2004-04-16 2009-10-2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tended network access notification via a broadband access gateway
US7672690B2 (en) 2004-04-22 2010-03-02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system selection in a multi-network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60239277A1 (en) * 2004-11-10 2006-10-26 Michael Gallagher Transmitting messages across telephony protocols
US7376112B2 (en) * 2004-12-14 2008-05-20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amless service availability for multi-mode terminals in different access networks
GB2422515B (en) * 2005-01-21 2009-05-27 King S College London A method of discovering multi-mode mobile terminals
US7466991B2 (en) * 2005-05-26 2008-12-16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a conference bridge for handoff of a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
US7574212B2 (en) * 2005-06-22 2009-08-11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sessions during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 handoff
CA2625957C (en) 2005-09-23 2013-02-1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nferencing pstn gateway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handover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7505446B2 (en) 2006-01-18 2009-03-1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operations between a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and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6891A (zh) * 2000-12-28 2005-04-13 讯宝科技公司 Wlan和wwan间的自动无缝垂直漫游
CN1751495A (zh) * 2003-02-12 2006-03-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由端对端应用协议辅助的不同网络之间的软越区切换的方法、用户代理、应用网关及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7246111B2 (en) 2010-12-02
EP2014020A1 (en) 2009-01-14
EP2014020B1 (en) 2014-12-24
WO2007124577A1 (en) 2007-11-08
US20070265003A1 (en) 2007-11-15
KR20090008355A (ko) 2009-01-21
EP2014020A4 (en) 2009-04-29
JP2009535867A (ja) 2009-10-01
CA2649866A1 (en) 2007-11-08
CN101558674A (zh) 2009-10-14
JP5130287B2 (ja) 2013-01-30
KR101196078B1 (ko) 2012-11-01
KR20110066233A (ko) 2011-06-16
AU2007246111A1 (en) 2007-11-08
US8750263B2 (en) 2014-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8674B (zh) Wlan和wwan连接迁移方法和装置
US869945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improving network coverage for voice or data calls
EP2241131B1 (en) Connection handover handling
FI105135B (fi) Järjestelmä ja menetelmä puhelun välittämiseksi sekä matkaviestin
US7187923B2 (en) Seamless call switching in a dual mode environment
KR101514955B1 (ko) Wifi-dect 무선 원격통신 네트워크 내의 단말과 관련된 무선 액세스 포인트를 변경하는 방법
CN103024829B (zh) 安排多个无线接入技术模块的无线电活动的方法及装置
US8050677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all handover method
CN112188608B (zh) 一种同步pdu会话状态的方法、装置、系统及芯片
WO2012106856A1 (zh) 一种双网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方法和装置
EP2018087A1 (en) Operator controlled configuration of end-systems for alternative access and establishment of direct point-to-point voice/data calls/sess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Voight, Ontario, Canada

Applicant after: Blackberry Ltd.

Address before: Ontario, Canada

Applicant before: Research In Motion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RESEARCH IN MOTION LTD. TO: BLACKBERRY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