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2833A - 便携终端装置及便携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终端装置及便携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2833A
CN101552833A CNA2009100082208A CN200910008220A CN101552833A CN 101552833 A CN101552833 A CN 101552833A CN A2009100082208 A CNA2009100082208 A CN A2009100082208A CN 200910008220 A CN200910008220 A CN 200910008220A CN 101552833 A CN101552833 A CN 101552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formation
rul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erver
mobil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82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岛真一郎
中岛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52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28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4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user or terminal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moving direction, sp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便携终端装置及便携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管理方法。以往,当利用具备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中应对通信规则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部的便携终端的情况下,需要符合按每个国家或地区而不同的无线通信规则。因此,在本发明中,当便携终端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中开始通信规则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下的通信时,首先识别便携终端的位置,获得按每个国家或地区而不同的无线通信规则信息,对无线通信进行设定,对应各个国家或地区,不被使用者察觉而能够简单地执行符合规则的无线通信。并且,将根据规则而不能使用的情况显示在画面上,由此使得能够容易理解。

Description

便携终端装置及便携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等的区域中应对无线规则不同的通信方式的便携终端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4-357229号公报中记载有以往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中使用能够接收服务且具备声音记录功能的便携终端来与签署了国际漫游协议的诸多外国进行通话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各个国家的法律状况而可使用或无法使用声音记录功能的便携终端以及移动体无线通信系统。
在日本特开2004-357229号公报中,国内无线通信网1与海外无线通信网2签署了国际漫游协议3。当具备声音记录功能的移动站5与海外无线通信网2的移动站7进行通话时,移动站5判断将海外无线通信网2作为服务区域的国家是否为对对话录音进行法律管制的国家。如果不是对对话录音进行法律管制的国家,则移动站5根据要求使声音记录功能有效,并对与移动站7之间的对话进行录音。另一方面,如果是对对话录音进行法律管制的国家,则移动站5自动地使声音记录功能无效,因此与移动站7之间的对话不会被录音。另外,被录音管制的理由显示在移动站5的显示器上。即,将在国际漫游目的地所分配的自己的漫游编号作为识别编号进行存储,根据该识别编号来限制录音功能。作为具体的例子,公开了如下内容:便携终端检测在国际漫游目的地使用的自己的电话号码,一边比较该编号体系与自己的存储器内容,一边决定是否限制录音功能。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1-54159号公报中记载了在变更列车的线路区段时将移动站的发送接收频率切换为与该线路区段相应的频率的列车无线系统。在日本特开2001-54159号公报中,公开了将以往通过手动操作进行的频率的切换以如下方式进行:接收由地上传感器(地上子)12所发送的表示线路区段的信号而据此识别线路区段点,据此设定变更为下一个线路区段的无线频率,并且将用于数据传输的线路区段数据设定变更为新的信息。
但是,还存在也可以根据各个国家/地区的法律来决定是否可使用功能的情况,但是在便携终端支持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有时各国的规则根据通信方式而稍有不同,频带、输出等受到详细的限制,必须遵守其规则。
在日本特开2004-357229号公报的情况下,没有意识到使频带等符合其国家、地区等的区域的问题。另外,在日本特开2001-54159号公报的情况下,将线路区段作为对象,不仅需要地上传感器等特殊的结构,线路区段的数量也并不那么多,因此也不会特别考虑频带等特性的管理。例如,虽然各移动站可以保持与每个线路区段的特性有关的所有的信息并使用它,但是在如无线终端、IC标签读取器那样跨越很多国家利用的情况下,由各个终端侧管理所有的这些信息是不现实的。特别是,为了应对法律修订、管制缓和等的变更,全部由终端侧进行管理也是非常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是在各个国家、地区等区域中支持不同规则的无线通信方式的便携终端也容易使无线通信方式符合每个区域的规则的便携终端。此外,在本无线通信方式中,还包括针对所谓的IC标签的读取/写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便携终端根据针对该便携终端的请求的来自管理服务器的响应,确定基于该便携终端的位置的规则信息,能够进行按照该规则信息的无线通信方式下的通信。在本发明中包括以下的方式。
便携终端检测与自身所处的位置相关的位置信息,向管理服务器发送该位置信息和请求规则信息的请求信息,从管理服务器接收在管理服务器中使用位置信息所确定的规则信息,并将该规则信息记录到自身的存储装置中。
另外,便携终端也可以将用于识别自身所保存的规则信息的规则识别信息包含在请求信息中而进行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在管理服务器中,将利用规则识别信息所识别的规则信息与根据位置信息所确定的规则信息进行比较,在一致的情况下,从管理服务器向便携终端发送表示能够使用便携终端所保存的规则信息的信息。相反地,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从管理服务器向便携终端发送根据位置信息所确定的规则信息。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便携终端保存多个规则信息,从便携终端向管理服务器发送各个规则识别信息,在管理服务器中,在其中的至少一个与根据位置信息所确定的规则信息一致的情况下,从管理服务器向便携通信终端发送其意思。
在便携终端中无法利用所发送的规则信息的情况下,便携终端装置输出错误。这通过如下处理来判断:便携终端存储自身无法应对的(或者能够应对的)规则信息的规则识别信息的列表,并将它与从管理服务器发送的规则识别信息进行比较。
此外,在本发明的位置信息中包含有利用所谓的GPS确定的纬度经度信息、便携装置根据该纬度经度信息所确定的区域名(国家名、地区名、城市名等)、通过来自使用者的输入而接收的区域名(国家名、地区名、城市名等)。在这种情况下,使区域名与由各规则信息限制的区域一致。或者,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将由各规则信息限制的区域与区域名的对应表保存到管理服务器和便携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中,据此确定被输入的区域名是哪个区域(成为限制单位)。
进而,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还包括如下情形:便携终端周期性地检测自身的位置,判断是否从上一次检测到的成为限制单位的区域发生了变更,在判断为有变更的情况下,将请求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
另外,在本发明中,利用读写器功能(读写部)以外的功能来检测成为限制单位的区域被变更的情形,在存在该检测的情况下,将请求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这实现根据便携终端所保持的成为限制单位的区域的列表来判断区域是否被变更的操作。更具体地说,在便携电话功能(或者电子邮件等)中,通过所连接的接入点来检测国家(区域)被变更的情形,通知标签读取器/写入器功能有变更的意思。另外,标签读取器/写入器功能也可以向便携电话功能等周期性地进行询问,根据对此的响应来进行判断。或者,也可以设为由控制便携终端整体的控制部进行检测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进行按照各区域的无线通信方式下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便携终端、基站、GPS卫星、国别UHF RFID R/W规则信息管理服务器的关系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便携终端的内部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国别UHF带RFID R/W规则信息的项目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RFID R/W规则设定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直到RFID R/W动作开始为止的处理流程的例子。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不可使用RFID R/W的情况的画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方式,后面叙述其详细内容,当便携终端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中开始进行通信规则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下的通信的情况下,首先识别便携终端的位置,获得按每个国家或地区而不同的无线通信规则信息,对无线通信进行设定,由此不被使用者察觉而能够简单地执行符合规则的无线通信。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中能够接收通话、数据通信服务且还装载了用于与RFID进行无线通信的R/W的便携终端在所装载的RFID R/W的无线通信规则按每个国家而不同的情况下如何简单地对应该国家的规则的情况。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中能够接收服务且还装载了用于与RFID进行通信的RFID R/W的便携终端100从国家A的服务区域101移动到国家B的服务区域102的情况下的、基站A 102、基站B 104、终端100识别位置用的GPS卫星105、保持各国的RFID R/W规则信息的管理服务器106之间的关联的图。
图2是表示便携终端100的内部结构例的图。便携终端100具备:控制部201,其保持所需的程序、数据,通过各种判断、运算等进行便携电话的总体控制;输入输出部202,其用于进行声音通话;存储部203,其保存各种设定数据等;通信部204,其进行声音通信、数据通信;便携终端天线205;输入部206,其用于开始进行数字键输入、RFID的R/W的读取处理;显示部207,其显示电话号码信息等的各种信息;终端位置识别部208,其利用来自基站的信息、GPS卫星等来识别终端的位置;RFID R/W规则设定部209,其按照各国的无线通信规则而设定RFID R/W;RFID R/W部210,其按照RFIDR/W规则信息设定部209的设定而与RFID进行通信;以及RFID R/W天线211。
此外,在此,RFID R/W规则信息设定部209既可以保存规则信息,也可以保存用于识别规则信息的规则识别信息(未图示),并将规则信息与规则信息识别信息相对应地存储到存储部203中。在后者的情况下,从存储部203读出与保存在设定部209中的规则识别信息对应的规则信息,进行其控制。
图3是表示保持在国别RFID R/W规则信息管理服务器106内的国别的规则信息的例子的图。作为信息的项目包括:国家300,其表示是哪个国家的规则信息;利用可否301,其表示在其国家是否能够利用RFID R/W;可利用的频率302;最大输出303;用于避免电波干扰的共用化控制方式304;以及作为其它信息的其它305。
对这些数据既可以进行集中管理,也可以按各个国家进行单独管理。另外,也可以由便携终端100进行访问来获取,还可以事先保存在便携终端100中的存储部203中。另外,将各规则信息与识别自身的规则识别信息(未图示)相对应地进行保存。并且,管理服务器106在存储装置中还保存有将国家300与纬度/经度信息等从便携终端100发送的位置信息相对应地存储的对应表(未图示)。
图4是在便携终端100中的RFID R/W规则设定部209中设定(保存)的数据的例子。在符合被保持在R/W规则信息管理服务器106内的、国别的规则信息的范围内设定这些数据。该信息是对便携终端100的无线通信进行控制的信息,便携终端100按照该内容进行通信。如上所述,也可以将该信息保存在存储部203中,在RFID R/W规则设定部209中保存对应的规则识别信息。另外,虽然在图4中未图示,还将规则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保存。另外,也可以保存多个该设定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对当前时刻利用的设定信息设置“标志”而进行存储。
图5是表示以何种处理步骤来进行如下处理的流程例:在使用便携终端100的RFID R/W来执行RFID的读取的情况下,如何以符合各个国家规则的方式进行读取。
首先,在由便携终端100开始读取RFID的情况下,例如通过按下分配给输入部206的读取开始开关来调用步骤S500,从而开始处理,并进入到步骤S501。此外,也可以代替按下读取开关而以如下方式开始本处理。例如,在进行了通信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检测到通信错误时开始本处理。另外,便携终端100也可以周期性地检测自身的位置,判断是否从上一次检测到的成为限制单位的区域发生了变更,在判断为有变更的情况下,开始本处理。
在步骤S501中,便携终端100获取终端位置信息,识别在哪个国家使用了便携终端,并进入步骤S502。为了识别在哪个国家被利用,既可以利用来自基站的国际漫游信息,也可以根据GPS信息向R/W规则信息管理服务器106询问来进行识别。
在步骤S502中,便携终端100获取UHF RFID R/W的规则信息,进入到步骤S503。根据在步骤S502中识别得到的终端位置信息,向对应的国家R/W规则信息管理服务器106进行询问,从而获得规则信息。
在此,更详细地说明步骤S501、S502的处理。
首先说明第一例。便携终端100利用GPS功能来获取表示当前的纬度/经度的纬度经度信息。然后,将该纬度经度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6。
在此,管理服务器106从未图示的对应表(具有纬度经度与国家的对应关系的表)检索与所发送的纬度经度信息对应的国家名。然后,管理服务器106将检索到的国家名发送到便携终端。由此,便携终端100获取步骤S501中的终端位置信息=国家名。
接着,便携终端100将包含所获取的国家名(例如日本)的请求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6。在管理服务器106中,从图3所示的数据库中检索与包含在请求信息中的国家名对应的规则信息,将该规则信息发送到便携终端100。便携终端100接收该规则信息,并保存在设定部209或存储部203中。由此,获取按照当前位置的规则信息。
在本例中,在代替GPS信息而利用国际漫游信息的情况下也同样地进行处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际漫游信息,能够利用确定接入点的信息、确定国家的信息=国家名。在确定接入点的信息的情况下,代替上述的纬度经度信息而使用确定接入点的信息,关于对应表,也代用变换为接入点的表。在确定国家名的情况下,跳过步骤S501而从S502开始执行。
接着说明第二例。其内容是,便携终端100在S501中省略位置信息=国家名的确定,获取规则信息。也就是说,便携终端100在S501中发送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包含纬度经度信息、确定接入点的信息。然后,管理服务器106根据该信息,如上所述那样确定位置信息=国家名。然后,管理服务器106将包含所确定的国家名的规则信息发送到便携终端100。
另外,在请求信息中也可以包含由便携终端100自身识别保存在设定部209(或者存储部203)中的规则信息的规则识别信息来发送。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服务器106将包含在请求信息中的规则识别信息与包含上述所确定的国家名的规则信息的规则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在一致的情况下,对便携终端100发送表示已保存有所需的规则信息的情形的信息。另外,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将相应的规则信息发送到便携终端。
另外,也可以代替纬度经度信息而通过来自使用者的输入等来直接由便携终端100确定国家名。
接着说明第三例。本例是将图3所示的表还保存到便携终端100中的例子。但是,由于容量的关系而无法保存所有的规则信息的情况也较多。首先,如第一例那样,便携终端100从管理服务器106接收位置信息=国家名的通知。然后,以该国家名为关键字而从保存在便携终端100内的存储部203中的规则信息中检索规则信息。其结果,当保存在存储部203中的情况下,使用该规则信息。例如,使该信息从存储部203复制或移动到设定部209。或者,也可以在设定部209中保存该规则信息的规则识别信息,还可以在存储部203中对相应的规则信息设置有效标志。
另外,在没有检索到的情况下,便携终端100将包含国家名的请求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6,以后执行与第一、第二例相同的处理。
接着,在步骤S503中,便携终端100根据步骤S502中获取的规则信息,判断在使用便携终端的位置上是否能够使用RFID的R/W,在能够使用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06,在不能使用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04。
即,参照所确定的规则信息的“利用可否301”的栏,遵循其内容。也就是说,在图3的例子中,在“玻利维亚”的情况下,判断为不能使用。另外,在管理服务器106所具有的图3的表中,也可以省略利用可否301的栏。在这种情况下,便携终端100具有用于判断自身是否能够利用的对应表,并据此进行判断。即,作为对应表,将规则识别信息与表示自身是否能够使用该规则信息的信息相对应地进行存储,用所确定的规则信息的规则识别信息来检索该对应表,从而判断是否能够使用。此外,也可以具有能够使用的规则识别信息或不能使用的规则识别信息的列表来代替本对应表。
在不能使用的情况下,在步骤S504中,便携终端100在显示部207上显示不能利用R/W的这一情况,并进入步骤S505来结束处理。
在能够使用的情况下,在步骤S506中,便携终端100根据规则信息对R/W进行设定,进入到步骤S507。在步骤S507中,以所设定的规则开始RFID R/W的动作。
图6是在步骤S504中在显示部上显示不能使用RFID R/W的情况下的画面的例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如下情形:在步骤S506、S507中,便携终端100显示所确定的规则信息的“其它305”的内容(在图3的例子中“日本”的“4W输出需要许可”)。
此外,在多个国家能够利用共用的规则信息的情况下,在图3、图4所示的规则信息的国家300的栏中记录多个国家名。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即使是具备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中应对通信规则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部的便携终端,也能够识别便携终端的位置,获得按每个国家或地区而不同的无线通信规则信息,并对无线通信进行设定,由此以适合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方式,不被使用者察觉而能够简单地进行符合规则的无线通信。并且,将根据规则而不能使用的情况显示在画面上,由此使得能够容易理解。

Claims (10)

1.一种便携终端装置,具备在不同的区域中应对通信规则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部,该便携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检测与自身所处的位置相关联的位置关联信息的单元;
根据所检测到的位置关联信息来确定用于实现对应的无线通信方式的规则信息的单元;以及
以按照所确定的规则信息的无线通信方式执行该无线通信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进行连接的单元,用于与保存有各个上述区域中的规则信息的管理服务器连接,
上述进行连接的单元向上述管理服务器发送请求包含有所检测到的上述位置关联信息的规则信息的请求信息,接收在上述管理服务器中根据上述位置关联信息检索到的规则信息,由此执行上述规则信息的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进行保存的单元,用于保存规则信息,
上述进行连接的单元向上述管理服务器发送用于识别保存在上述进行保存的单元中的规则信息的规则识别信息作为上述请求信息,
上述进行连接的单元判断在上述管理服务器中检索到的规则信息与上述规则识别信息所识别的规则信息是否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从该管理服务器接收检索到的规则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进行连接的单元在上述管理服务器中的是否一致的判断中判断为一致的情况下,从上述管理服务器接收表示一致的信息,
执行上述无线通信的单元以按照保存在上述进行保存的单元中的规则信息的无线通信方式,执行该无线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执行上述无线通信的单元作为上述无线通信执行针对IC标签的信息的读取、写入。
6.一种便携终端装置中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管理方法,该便携终端装置具备在不同的区域中应对通信规则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部,上述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上述便携终端装置检测与自身所处的位置相关联的位置关联信息,根据所检测到的位置关联信息来确定用于实现对应的无线通信方式的规则信息,以按照所确定的规则信息的无线通信方式执行该无线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中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便携终端装置与保存有各个上述区域中的规则信息的管理服务器连接,
上述便携终端装置向上述管理服务器发送向上述管理服务器请求包含有所检测到的上述位置关联信息的规则信息的请求信息,
上述管理服务器根据上述位置关联信息检索规则信息,向上述便携终端装置发送该检索到的规则信息,
上述便携终端装置接收所发送的上述规则信息,由此执行上述规则信息的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中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便携终端装置具有保存规则信息的保存部,
上述便携终端装置向上述管理服务器发送用于识别保存在上述保存部中的规则信息的规则识别信息作为上述请求信息,
上述管理服务器判断在该管理服务器中检索到的规则信息与上述规则识别信息所识别的规则信息是否一致,
上述管理服务器在该判断的结果为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检索到的规则信息发送到上述便携终端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中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理服务器在上述是否一致的判断中判断为一致的情况下,向上述便携终端装置发送表示一致的信息,
上述便携终端装置在接收到上述表示一致的信息的情况下,以按照保存在上述保存部中的规则信息的无线通信方式,执行该无线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中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便携终端装置中的执行无线通信的单元作为上述无线通信而执行针对IC标签的信息的读取、写入。
CNA2009100082208A 2008-04-04 2009-02-19 便携终端装置及便携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管理方法 Pending CN1015528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97699 2008-04-04
JP2008097699A JP2009253565A (ja) 2008-04-04 2008-04-04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における無線通信方式の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2833A true CN101552833A (zh) 2009-10-07

Family

ID=40852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082208A Pending CN101552833A (zh) 2008-04-04 2009-02-19 便携终端装置及便携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53427A1 (zh)
EP (1) EP2107836A3 (zh)
JP (1) JP2009253565A (zh)
CN (1) CN101552833A (zh)
TW (1) TW20100628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819A (zh) * 2019-07-02 2019-10-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副卡终端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服务器
CN110889972A (zh) * 2019-11-30 2020-03-17 李宝勇 一种客运站智能调度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59678B2 (ja) * 2009-03-23 2013-03-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端末、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8265590B2 (en) * 2009-10-02 2012-09-11 At&T Mobility Ii Llc Providing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usage of a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JP2011217309A (ja) * 2010-04-02 2011-10-27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
US9443406B2 (en) * 2014-12-18 2016-09-13 Checkpoint Systems, Inc. Dual mode security tags
JP7183278B2 (ja) * 2018-08-24 2022-12-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モジュール、無線端末、車両、及び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1600299A (en) * 1997-11-20 1999-06-15 Ericsson Inc. Regulatory database within the intelligent network
JP2000197118A (ja) * 1998-12-24 2000-07-14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の仕様設定方法
JP2001054159A (ja) 1999-08-11 2001-02-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列車無線システムおよび線区切替方法
EP1098477B1 (en) * 1999-11-05 2009-12-23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dapting mobile unit to wireless lan
US7158797B1 (en) * 2000-10-13 2007-01-02 Ntt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Inc. Mobil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ystem
US7099663B2 (en) * 2001-05-31 2006-08-29 Qualcomm Inc. Safe application distribution and execution in a wireless environment
US20030212684A1 (en) * 2002-03-11 2003-11-13 Markus Mey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ng preferences based on device location or network topology
US7187288B2 (en) * 2002-03-18 2007-03-06 Paratek Microwave, Inc. RFID tag reading system and method
JP3651605B2 (ja) * 2002-09-06 2005-05-25 株式会社東芝 認定試験方法、認定試験システム、無線端末及び認定装置
JP4001843B2 (ja) 2003-05-30 2007-10-3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
JP4820066B2 (ja) * 2003-06-27 2011-11-24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カメラを内蔵した移動通信端末機、それを検索する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GB2411793A (en) * 2004-03-02 2005-09-07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Dissemina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060135067A1 (en) * 2004-12-20 2006-06-22 Dunko Gregory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WLAN
US7734315B2 (en) * 2005-06-17 2010-06-08 Rathus Spence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management
JP4609231B2 (ja) * 2005-08-05 2011-01-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US7697942B2 (en) * 2005-09-02 2010-04-13 Stevens Gilman R Location based rules architecture systems and methods
JP4608400B2 (ja) * 2005-09-13 2011-01-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音声通話システムおよび音声通話中におけるコンテンツの提供方法
GB2432996A (en) * 2005-11-30 2007-06-06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Monitoring performance of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027677B2 (en) * 2006-02-13 2011-09-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utomatic network selec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a steered PLMN
US20070288499A1 (en) * 2006-06-09 2007-12-1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Rfid tagging of media/multimedia fil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819A (zh) * 2019-07-02 2019-10-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副卡终端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服务器
CN110889972A (zh) * 2019-11-30 2020-03-17 李宝勇 一种客运站智能调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07836A3 (en) 2012-04-25
TW201006286A (en) 2010-02-01
US20090253427A1 (en) 2009-10-08
JP2009253565A (ja) 2009-10-29
EP2107836A2 (en) 2009-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2833A (zh) 便携终端装置及便携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管理方法
US1025029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service using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ag
US7522926B2 (en)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US20040171372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telephone unit, caller information notifying system, caller information notifying method use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recording program therefor
KR100747452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 통보장치 및 방법
CN101416159B (zh) 通信终端、用户数据移动系统及用户数据移动方法
CN101553051B (zh) 便携式设备和信息管理方法
CN101689133A (zh) 用于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和便携式通信终端
US7602290B2 (en) Method of providing electronic device information to mobile station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772873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RFID tag data in portable terminal
US8244213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ervice sharing
CN102130993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记录方法及系统
CN102118708A (zh) 导游信息获取方法、导游信息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1212787A (zh) 个性化信息发布的系统和方法
KR100472298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스팸 메시지 처리 방법
KR101045246B1 (ko) Rfid 태그를 이용한 메모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장치, 시스템 및 기록매체
CN1316839C (zh) 检测移动通信设备中的文件或应用的饱和度的方法
US20020019251A1 (en) Method of selectively storing display message in a mobile telephone
KR20050081854A (ko) 사용 정보를 관리하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방법
CN112653998B (zh) 终端设备丢失定位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US8326321B2 (en) Mobile terminals searching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the same
KR100628136B1 (ko) 개인 신상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개인 신상 정보 전송 시스템
JP4629518B2 (ja) 非接触送受信システム
KR20090106335A (ko) 휴대 단말 장치 및 휴대 단말 장치에서의 무선 통신 방식의관리 방법
JP2008236318A (ja) 情報処理端末、制御装置、情報処理端末制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端末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