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1921A - 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1921A
CN101551921A CNA2009101432020A CN200910143202A CN101551921A CN 101551921 A CN101551921 A CN 101551921A CN A2009101432020 A CNA2009101432020 A CN A2009101432020A CN 200910143202 A CN200910143202 A CN 200910143202A CN 101551921 A CN101551921 A CN 101551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a
card
fast
identity card
generation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432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9101432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19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1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9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登记过程,包括有二代身份证用户登记和无二代身份证用户登记;2)身份验证过程;3)快速通过过程,包括持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和无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其中,所述无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包括电子卡快速通过和专用通道快速通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充分利用了二代身份证的普及性,唯一性以及安全防伪的特性,设计的快速通行方法可以应用于火车站,汽车站,体育馆等等环境,能够很快速的检验使用者是否有权限通过该通道,尤其是在大量人群需要检验通过时,可以达到很高的通行效率。适用于实名制售票,在售票时同时登记其身份证信息,不需要对原来的售票系统进行太大的修改。

Description

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
背景技术
从2009年开始,全国全面使用二代居民身份证(简称二代身份证)取代老的一代居民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最大的特点是具备机器读取的特点,通过专用的读取设备可以很容易读取到卡内数据,而且作为身份证明用途,其安全性也是一流,假冒的可能性很低。且作为一个全民都持有的证件,其先天具有唯一性,因此二代身份证是一种优秀的机器控制快速通行的证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使得在大量人群需要检验通过时提高通行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登记过程,包括持二代身份证用户登记和无二代身份证用户登记,其中,持二代身份证用户登记包括姓名登记和身份证号码登记,无二代身份证用户登记可通过有效身份证件进行登记;
2)身份验证过程,在需要严格核查身份的环境增加一个检验等候区域,在进入这个区域需要严格核实持二代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的用户是否是本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和安检过程一起进行;
3)快速通过过程,包括持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和无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其中,所述持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可以按照引导标示通过指定的通道,将自己的二代身份证靠近二代身份证的读卡区域,卡片读取设备将读取到的资料传递到通行判断装置,通行判断装置在得到卡片读取设备的相关信息后检索相关信息库判断是否允许通行,然后将判断结果传递到相关的设备;所述无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包括电子卡快速通过和专用通道快速通过,所述电子卡快速通过领取全球唯一编码的电子识别卡(以下简称电子卡)以代替二代身份证使用,通行完毕后,按提示将电子卡投入回收处;所述专用通道快速通过是在需要严格核查身份的环境设置专用的通道,进行身份和通行允许权限的核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充分利用了二代身份证的普及性,唯一性以及安全防伪的特性,设计的快速通行方法可以应用于火车站,汽车站,体育馆等等环境,能够很快速的检验使用者是否有权限通过该通道,尤其是在大量人群需要检验通过时,可以达到很高的通行效率。适用于实名制售票,在售票时同时登记其身份证信息,不需要对原来的售票系统进行太大的修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登记过程,包括有二代身份证用户登记和无二代身份证用户登记;
所述二代身份证用户登记是指用户在指定地点登记自己的信息,最少包括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二代身份证专用读卡器与登记的电子设备相连接,这些设备包括如,售票电脑,自助登记电子系统,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预订等等方式。如果是售票,可以同时出具传统纸张票据以供核查;
所述无二代身份证用户登记可通过有效身份证件进行登记,如护照,军警的士兵证或军官证等进行登记,将其证件类型及编号录入系统,然后根据应用范围做以下处理。
在应用于有大量无二代身份证用户的环境,如:大型城市的火车站或者汽车站,用户需要在验证前的一个合适时间凭自己的登记记录和有效身份证件领取一个在验证系统中登记过的非接触式电子卡以取代二代身份证的使用。
无二代身份证的用户在电子卡的领取时需要出示自己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方可领取电子卡,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登记时领取,也可以在在进入验证等候区前领取,也可以凭有效身份证和登记时收到的登记凭证进入验证等候区后在专门的服务点领取。电子卡具备防伪功能,其全球唯一编码是具有排它性的不可重复的编码,其编码在于某一个身份关联时记录在相应数据库中,在回收后解除其关联。
在应用于只有少量无二代身份证用户的环境,如:小型城市的火车站或汽车站。用户不领取电子卡。
2)身份验证过程,在需要严格核查身份的环境,如:飞机场,会议中心等场合,需要增加一个检验等候区域,在进入这个区域需要严格核实持二代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的用户是否是本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和安检过程一起进行。
在身份验证过程中需要的身份数据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实时传送、通过移动存储系统进行传送,也可以通过其他数据处理装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到允许该用户通行的快速通行的验证判断装置上,同时可供登记设备查询,登记设备按照规则判断是否允许登记。
3)快速通过过程包括持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和无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
所述持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可以按照引导标示通过指定的通道,将自己的二代身份证靠近二代身份证的读卡区域,卡片读取设备将读取到的资料传递到通行判断装置,通行判断装置在得到卡片读取设备的相关信息后检索相关信息库判断是否允许通行,然后将判断结果传递到相关的设备,比如信息反馈装置,提示用户是否允许通行;如阻拦装置,决定是否将其设置为解除阻拦状态还是保持阻拦状态;记录装置,记录通行时间及状态;行进方向判断装置,根据用户的行动方向,判断用户是通过还是放弃通过,并把结果反馈给相关设备。
所述无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包括电子卡快速通过和专用通道快速通过,电子卡快速通过领取电子卡以代替二代身份证使用,通行完毕后,按提示将电子卡投入回收处;所述电子卡具备防伪功能,电子卡的全球唯一编码是具有排它性的不可重复的编码,在于某一个身份关联时记录在相应数据库中,在回收后解除其关联。
所述专用通道快速通过是在需要严格核查身份的环境设置专用的通道,进行身份和通行允许权限的核查。
所述快速通过过程的具体流程为:
用户将自己的二代身份证或电子卡放置在读取装置上,读取装置将读取到的数据反馈到通行判断装置上;通行判断装置检索相关信息,例如,该用户是否合法,是否在允许通行的该时间段,防尾行装置是否判断只有一个人,综合以上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做出是否允许通行的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反馈到信息反馈装置和阻拦装置。如果通行判断装置给出通行的信号,阻拦装置进入放行状态,同时信息反馈装置提示用户通行信号。如果通行判断装置给出的是拒绝通行信号,阻拦装置保持阻拦状态,信息反馈装置指示阻拦原因给用户,并提示用户退出快速通行通道。行进方向判断装置判断用户是进入区域,还是返回验证等候区域,并将判断结果通过通讯装置反馈给相关系统。电子卡回收装置在独立于快速通行通道时,应设置在快速通行通道的后端,使使用电子卡用户在使用完成后方便回收。回收装置也可以和快速通行通道整合在一起。在读取时投入读取装置。如果通行判断装置禁止通行,电子卡应退还给用户。电子卡如果还作为离开时的判断凭证,回收装置应设置在离开时的判断装置的后端。

Claims (3)

1、一种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登记过程,包括持二代身份证用户登记和无二代身份证用户登记,其中,持二代身份证用户登记包括姓名登记和身份证号码登记,无二代身份证用户登记可通过有效身份证件进行登记;
2)身份验证过程,在需要严格核查身份的环境增加一个检验等候区域,在进入这个区域需要严格核实持二代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的用户是否是本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和安检过程一起进行;
3)快速通过过程,包括持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和无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其中,所述持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可以按照引导标示通过指定的通道,将自己的二代身份证靠近二代身份证的读卡区域,卡片读取设备将读取到的资料传递到通行判断装置,通行判断装置在得到卡片读取设备的相关信息后检索相关信息库判断是否允许通行,然后将判断结果传递到相关的设备;所述无二代身份证快速通过包括电子卡快速通过和专用通道快速通过,所述电子卡快速通过领取全球唯一编码的电子识别卡以代替二代身份证使用,通行完毕后,按提示将电子识别卡投入回收处;所述专用通道快速通过是在需要严格核查身份的环境设置专用的通道,进行身份和通行允许权限的核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身份验证过程中需要的身份数据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实时传送、通过移动存储系统进行传送,或通过其他数据处理装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到允许该用户通行的快速通行的验证判断装置上,同时可供登记设备查询,登记设备按照规则判断是否允许登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识别卡具备防伪功能,电子识别卡的全球唯一编码是具有排它性的不可重复的编码,在于某一个身份关联时记录在相应数据库中,在回收后解除其关联。
CNA2009101432020A 2009-05-20 2009-05-20 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 Pending CN1015519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1432020A CN101551921A (zh) 2009-05-20 2009-05-20 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1432020A CN101551921A (zh) 2009-05-20 2009-05-20 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1921A true CN101551921A (zh) 2009-10-07

Family

ID=41156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1432020A Pending CN101551921A (zh) 2009-05-20 2009-05-20 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192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3660A (zh) * 2010-02-10 2010-06-30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检票系统及方法
CN104112188A (zh) * 2014-07-15 2014-10-22 武汉捷力衡器制造有限公司 自助式全自动智能称重管理系统
CN107767517A (zh) * 2017-11-10 2018-03-06 浙江正元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身份特征的智慧校园快速门禁方法
CN108875582A (zh) * 2018-05-22 2018-11-23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3660A (zh) * 2010-02-10 2010-06-30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检票系统及方法
CN101763660B (zh) * 2010-02-10 2014-07-02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检票系统及方法
CN104112188A (zh) * 2014-07-15 2014-10-22 武汉捷力衡器制造有限公司 自助式全自动智能称重管理系统
CN107767517A (zh) * 2017-11-10 2018-03-06 浙江正元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身份特征的智慧校园快速门禁方法
CN108875582A (zh) * 2018-05-22 2018-11-23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8185B2 (en) Security document, security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region
CN101241610B (zh) 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行李查核系统和方法
CN105427056A (zh) 一种乘客购票验票信息管理系统
WO2010063154A1 (zh) 一种票据自动输出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1551921A (zh) 基于二代身份证的快速通过方法
CN101789140A (zh) 检票方法及设备
CN102592316A (zh) 一种安全车票系统
CN105844793A (zh) 自助收发卡系统、收发卡方法及专用站点控制器
US20130040606A1 (en) Method of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corresponding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program
CN201387624Y (zh) 一种票据自动输出系统和装置
CN1287647A (zh) 使用一种可再充电媒体的无触点付款方法和设备
CN109326020A (zh)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地铁购票及检票方法
CN105989711A (zh) 营运站出站口门检方法、系统及门检用便携终端
CN202870856U (zh) 客户证件和现场信息鉴别比对留存装置
CN101482996A (zh) 一种金融终端、金融系统及金融系统的实现方法
CN201859483U (zh) 一种多功能不停车电子收费车载单元
KR100856050B1 (ko) 교통카드 자동충전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2568041A (zh) 一种票据自动输出方法
Takbhate et al. Automated tollbooth system
KR20200042779A (ko) 범칙금 고지서 자동 인식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129720A (zh) 一种自动识别多种证件的铁路实名售票方法及装置
Kumar et al. BLE enhanced decentralised work time sheet and real time monitoring using smart id card
KR101152892B1 (ko) 금융카드에 대한 출금 관리 방법 및 출금 관리 장치
Subramaniyan et al. Smart Ticketing System for Public Transport Vehicles
CN201229596Y (zh) 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出租汽车税控计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