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0619B - 具有线性条筒推动部件的并条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线性条筒推动部件的并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0619B
CN101550619B CN2009101333203A CN200910133320A CN101550619B CN 101550619 B CN101550619 B CN 101550619B CN 2009101333203 A CN2009101333203 A CN 2009101333203A CN 200910133320 A CN200910133320 A CN 200910133320A CN 101550619 B CN101550619 B CN 1015506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tube
tube
drawing frame
drafting system
push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33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0619A (zh
Inventor
迈克尔·施特罗贝尔
奥特马尔·科瓦奇
阿明·布伦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eter Ingolstad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ieter Ingolstad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105119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550619(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eter Ingolstadt GmbH filed Critical Rieter Ingolstad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550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0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0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0619B/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D01H9/005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removing empty packages or cans and replacing by completed (full) packages or cans at paying-out stations; also combined with piecing of the roving
    • D01H9/008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removing empty packages or cans and replacing by completed (full) packages or cans at paying-out stations; also combined with piecing of the roving for c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4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or replacing by cores, formers, or empty receptacles a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 B65H67/0428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or replacing by cores, formers, or empty receptacles a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for cans, boxes and other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条机,该并条机具有单个牵伸系统(2)或者两个邻接定位的牵伸系统(2),用来牵伸供给牵伸系统的纤维束(FB),其中在各个牵伸系统(2)的出口处获得的纤维长条被放置在长条的条筒(K)中,待喂料的条筒(K)被从并条机(2)下面牵伸系统(2)的入口侧输送到条筒喂料位置,当在牵伸系统(2)的出口侧喂料后,条筒在长条运动的方向(f1)被推出,在此为各个牵伸系统(2)设置用于线性输送条筒的独立条筒驱动装置。

Description

具有线性条筒推动部件的并条机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条机,该并条机一方面可以用作具有单个牵伸系统的单头并条机,或者该并条机还可以用作具有两个彼此邻接设置的牵伸系统的双头并条机。这里牵伸系统用来牵伸供给牵伸系统的纤维束,在牵伸系统的出口侧获得的纤维长条被放置在条筒内。
背景技术
已知在出口处具有条筒换位装置的单头并条机,在条筒换位装置中在半圆上引导条筒。转动的条筒换位装置互相平行的相对的放置,相对于上述半圆沿着向内和向外的传送方向传送条筒。也已知双头并条机,其中两个条筒彼此相邻,并由牵伸系统下面交叉的支杆同时将两个条筒从一个排队位置向前推送到下一个排队位置,或者推送到各个喂料位置或条筒喂料位置内,交叉的支杆在其两端连接到链式驱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安全、高效的交换条筒的并条机。
这个任务是借助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的,权利要求1的特征涉及具有单个牵伸系统或两个邻接定位的牵伸系统的并条机。
一方面,本发明使得可以在双头并条机上执行到并条机的两个条筒喂料位置的独立条筒输送。因此,无需一起输送两个条筒,所以就不存在两个牵伸系统彼此独立运行的障碍了。例如可以在一台牵伸系统维修的时候,使另一台运行正常的牵伸系统继续运行,并适当地供应和移除条筒。
在单头牵伸系统上,本发明第一次提供了位于单个牵伸系统下面的线性条筒输送装置,替代已知的旋转条筒换位装置,这带来例如满足特殊空间需求的效果。与旋转式条筒换位装置相比,本发明还具有成本优势。
特别优选每个牵伸系统的条筒驱动装置都包括可逆电动马达。迄今为止,为线性条筒换位装置使用此类电动马达驱动装置的技术还不为人所知。例如,与气动驱动装置相比,这样的电动马达驱动装置具有下述优势,即在发生紧急停机时,条筒推动部件能够立即停住。另一方面,气动驱动装置需要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在本发明中可以省去这些安全措施。
优选各个并条机的条筒驱动装置包括多个条筒推动部件,每个条筒推动部件都是设计成用来推动一个条筒的。条筒推动部件,例如可以采用转臂的形式,(从输送方向看去)作用在每个条筒的后部上,并在条筒喂料位置的方向上推动条筒。
优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并条机的特征在于,每个并条机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条筒排队位置,一个第二条筒排队位置和条筒喂料位置。这些条筒位置(至少三个)在长条运动的方向上彼此相邻,从而确保准确、线性地将条筒从机器的入口传送到牵伸系统下面的机器的出口。
特别优选,一个条筒推动部件负责将条筒从一个位置输送到下一个位置。在完成这样的输送作业后,条筒推动部件就从其到达的终点位置返回到其起始位置,以推动下一个条筒向前前进一个条筒位置。然后各个条筒推动部件完成往复运动,该往复运动主要是在两个条筒位置之间。
根据上述的实施,在各个条筒推动部件从终点位置返回到起始位置的过程中,如果各个条筒推动部件在碰到条筒时能够偏转,从而条筒推动部件从待输送的下一个条筒的前部到其后部,则是很有裨益的。此类条筒的偏转例如可以通过弹簧铰链借助螺旋弹簧而实现,从而在经过条筒之后,弹力会使弹簧推动部件摆回其伸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条筒推动部件稍微再多回走一点,从而涉及的条筒推动部件能有空间再次摆动出去,这是非常有裨益的。弹簧例如也可以用气簧。也可以用活动控制器来使条筒推动部件偏转,例如通过引导条筒推动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条筒推动部件具有至少有两部分,从而当返回时条筒推动部件自己折叠进去,并在做前进运动时再次打开。
优选按照具有至少一个传动带的方式设计各个牵伸系统的条筒驱动部件,所述条筒推动部件沿传动带定位,所述的传动带优选为平传动带。各个传动带都由其本身的可逆电动马达驱动。这里优选条筒推动部件在传送带传送方向上间隔的固定在至少一个托架上,所述托架依次固定在传送带上。可以用平行于传送带的线性导轨来引导托架。条筒推动部件之间的间距大体上对应与两个相邻的条筒位置之间的间距。
优选从侧面将待喂料的条筒带到涉及的牵伸系统的入口侧,并从外侧引入到条筒换位装置中。这样,操作人员从侧面接近机器,例如沿斜坡推动空条筒进入条筒线性输送路径,在该路径中,空条筒可能在手工定位之后并且可能在再插入另一个空条筒之后被条筒推动部件所接收,并被移动到喂料位置。从侧面推入条筒具有下述优势,即可以在并条机前面放置含有多个已喂料的进料条筒的粗纱架,而不会带来任何空间问题。
另外,可以设置空条筒喂料装置,该装置例如由倾斜的滚轮轨组成,从而能够将条筒自动转移到条筒第一等待位置。也可以从侧面通过例如滚轮轨实现空条筒机动喂料。
如果没有准时供应喂料条筒,可能会发生仅仅在条筒第一等待位置有空条筒,但是条筒第二等待位置没有条筒的情况。这样,可以一方面手动的将这个条筒从条筒第一等待位置推到条筒第二等待位置。优选地,还可以安排借助第一条筒推动部件(即这个条筒推动部件是分配给条筒第一等待位置的)将空条筒推到条筒第二等待位置。之后,所有的条筒推动部件再次返回到它们的起始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第二条筒推动部件会绕过现在位于条筒第二等待位置上的那个条筒。现在可以将另外一个条筒推到条筒第一等待位置上,从而接下来这个条筒会被第一条筒推动部件推到条筒第二等待位置上,而位于条筒第二等待位置的条筒被第二条筒推动部件推到条筒喂料位置或者喂料位置上。
为了记录在第一等待位置或者第二等待位置上空条筒的存在或不存在,优选为条筒第一等待位置和第二等待位置分别配置传感器。如果传感器检测到在条筒第二等待位置上没有条筒,但是条筒第一等待位置上有条筒出现,就执行上述的操作:全部的条筒推动部件都从它们的起始位置移动到终点位置,将条筒从第一等待位置推动到第二等待位置。然后这些条筒推动部件再返回到它们的起始位置,从而它们可以再次移动到终点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单个条筒到达条筒喂料位置。
优选,其它的改进的特点在于从属权利要求限定的特征。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作为例子,本发明以双头并条机为基础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不受限制的应用于单头并条机。附图中示出的部件可以不经改动应用在单头并条机上。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附图示出:
附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双头并条机从出口侧看去的透视图;
附图2为根据附图1的双头并条机从入口侧看去的透视图;
附图3为根据本发明所述双头并条机的示意图,该示意图示出了左手侧和右手侧牵伸系统的不同细节;
附图4a-4i为一系列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条筒换位装置工作的方式,和
附图5a-5i为另外一系列的一个特定滚筒定位情况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2和3(非常示意性的)示出双头并条机1的不同视图。这些代表了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并条机的一个例子。所述并条机具有彼此邻接定位的两个牵伸系统2。这里附图3示出左手侧牵伸系统2和右手侧牵伸系统2的其它特征。但是两个牵伸系统和相关的设备(例如条筒换位装置)具有相同的结构。在该附图的左手侧未示出牵伸系统的罩,或者该罩被移除了。在该附图的右手侧没有示出整个牵伸系统,从而可以直接看到条筒换位装置。
在牵伸系统2中以已知的方式牵伸提供的一股或者多股纤维长条(这里一股或者多股的纤维长条被表示为纤维束FB)。为实现牵伸纤维束,从进料条筒牵伸出现的纤维长条(见附图3),将纤维长条输送给相关牵伸系统2的喂料台21,所述进料条筒位于被称为粗纱架(这里未示出)的装置中。在穿过用于引导来自粗纱架的纤维束并使其平行的闸门20之后,用入口传感器22检测被压成束状的纤维长条的直径,这里入口传感器22被设计为已知的槽轧辊对,然后在长条运动的方向上,即生产方向f1上,将纤维长条输送到牵伸系统2的轧辊26上;这些由牵伸系统上的罩24保护,罩24利用手柄25而转动(在附图1、2中牵伸系统罩24折下去了)。如同在大多数的现代并条机一样,优选每个牵伸系统2都包括一个4上3下或3上3下的轧辊26。这意味着在长条运动的方向上,或者进行生产的方向f1上有三对轧辊,一对挨着一对排列(入口轧辊对、中间轧辊对、排出轧辊对),在一些情况下还有传递轧辊,该轧辊通常作为出口处的较低的轧辊(附图3中未示出该较低的轧辊)。待牵伸的纤维束FB夹持在各对轧辊26之间。随着我们在长条运动的方向上(即生产方向上)运动,轧辊对的转动速度越来越快,从而牵伸纤维束FB。在特定牵伸系统2的出口处获得的无纺布(按照人们已知的名字)被结合成纤维长条,并借助旋转的转台27被放置在旋转的条筒K内。为此目的,条筒K位于转动的条筒台31上。
这本发明中,两个牵伸系统2的驱动装置是机械上独立的。对于两个牵伸系统2都是自动找平方式的情形,每个牵伸系统2为此都具有主马达40和控制马达41,见附图3中左手侧的牵伸系统2。每个牵伸系统2还设有单独的控制器(这里未示出)。作为替代方式,两个牵伸系统2的其中一个可以是自动找平的,另一个不是。也可以两个牵伸系统2都是非自动找平的。由于两个牵伸系统2不是由公共的轴和/或齿轮箱连接的,所以两个牵伸系统上的纤维长条生产是完全独立的。例如,其中一个牵伸系统2上断裂的长条不会影响到另一个牵伸系统2的生产。
附图3中(右手侧的牵伸系统2)示出了该侧上条筒换位装置31的主要部件。这里各个牵伸系统2具有电动马达33,该电动马达的转动方向是可逆的。两个电动马达33彼此相对地定位在中心平台10的中空空间下面的底座3上(在附图3中示出右手侧牵伸系统2的电动马达)。每个电动马达33都驱动一个平传动带32,可以沿长条运动的方向或者相反的方向驱动传动带。每个传动带32上都固定有托架34,该托架34也受线性引导部件(未示出)的控制。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固定在托架34上,在生产方向f1上彼此分隔开,并大体上垂直于托架34。在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的自由端,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包括能够绕竖轴旋转并能够沿条筒的壁滚动的辊子。每个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都设置成可以将一个条筒K从一个给定的条筒位置推到临近的位置。因此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在两个条筒位置之间来回运动。换句话说,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没有在从机器的插入位置到推出位置的整个距离上移动。
如果某个条筒推动部件35a、35b或35c在在f4方向上返回时撞到一个临近的条筒K,该条筒推动部件35a、35b或35c在托架34的方向上向着位于其铰链内的弹簧折叠,直到所述的条筒推动部件35a、35b或35c穿过所述条筒K足够远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力使所述条筒推动部件35可以再次打开,这样,条筒推动部件35就能够在牵伸系统的输出方向(方向f3)上推动刚刚通过一个条筒静止位置的条筒K。
在这种情况下,从侧面在入口斜坡37的上方将待喂料的条筒K推入相应的牵伸系统2内(见箭头f2),并借助轨道38防止条筒K掉落,然后沿直线输送条筒,并依次将条筒K送到到条筒台30。
附图4a-4i示出条筒的导入、传送,和双头并条机1中一个牵伸系统2的条筒换位装置31的功能。这些附图只是部分地示出了另外一个牵伸系统2的条筒换位装置31和与其相连的马达33。可以看到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这些条筒推动部件固定在托架34上,并在条筒传送的方向上彼此隔开相同的距离。将条筒K一个接一个地推到条筒台30上,然后当在条筒台30上喂料之后,将其推出机器。在喂料时,利用已知类型的对准中心装置29将每个条筒K都精确地定位在条筒台30的中心上。
附图4a示出将第一条筒K从侧面插入到条筒第一等待位置的情形,根据附图4b所示,第一条筒等待位置的条筒沿方向f3被推到条筒第二等待位置,例如操作人员借助脚实现该操作。这使得条筒推动部件35b向着包含在其铰链内的弹簧折叠。然后,根据附图4c,另外一个条筒K被推到条筒第一等待位置,之后托架34在方向f4上向后运动大约为条筒一半宽度的距离,从而条筒推动部件35可以打开,两个条筒推动部件35a、35b可以在方向f3上向着牵伸系统输出口将两个条筒K向前推动一个条筒位置(附图4d)。然后托架34和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在牵伸系统入口的方向(f4)向后运动大约1.5个条筒宽度的距离(附图4e)。结果,前方的条筒推动部件35c到达之前被推动的两个条筒K之间的位置(附图4f),在给条筒台30上的条筒K喂料时,可以将第三个条筒K推到条筒第一等待位置(还见附图4f)。
遵从这种方式,托架34再次向后运动大约1.5个条筒宽度的距离(f4,附图4g),使得未被准确定位的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到达最佳的推动位置。在尽可能地向后运动之后(附图4g),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再次沿方向f3运动,直至它们直接地位于它们推动的条筒K后面。在第一个条筒K喂满料之后,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再推动条筒K向前运动一个条筒位置(f3,附图4h),结果喂满料的条筒K被推出机器,条筒K可以例如从排出斜道39b滑出或者滚下。然后托架34向后运动大约1.5个条筒宽度的距离(f4,附图4i),接着再向前运动半个条筒宽度的距离(f3)。
附图5a-5i示出一种特殊的情形,在该情形中,在中间的位置上,也就是条筒第二等待位置碰巧没有供给条筒K。但是双头并条机1仍然能够将附图5a中引入的空条筒K输送到喂料位置。这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即首先将空条筒K放置在条筒第一等待位置内(附图5a),之后托架34在方向f4上向后移动大约半个条筒宽度的距离。在这个位置处,条筒第二等待位置处的传感器36b(仅仅示意性地示出)检测是否条筒K位于条筒第二等待位置。如果没有,传感器36b向条筒换位装置31的控制器发送适当的信号。类似地,另外一个传感器36a被放置在了条筒第一等待位置,在目前的例子中检测(附图5b)条筒是否被放置在了条筒第一等待位置,并能否被输送到条筒喂料位置或者条筒台30上,(为了不使附图过度拥挤,在附图5上没有示出传感器36a、36b)。一旦前方的条筒K喂完料并准备好被推出时(附图5c),条筒换位装置31的控制器相应地就安排托架34沿f3方向将空条筒K推到条筒第二等待位置(附图5c)。传感器36a、36b,例如可以按照下述方式设置,使得它们由于出现在相应的条筒位置的条筒K而偏转。传感器的偏转(或者未偏转)将条筒的存在(或者不存在)传递给控制器。
根据附图5d所示,托架34首先向后移动一个条筒宽度的距离,之后,根据附图5e,再向后移动大约半个条筒宽度的距离,从而条筒推动部件35b可以在条筒K后面伸直。根据附图5f,条筒K被推到条筒喂料位置,之后托架向后移动大约1.5个条筒宽度(附图5g)。这使得条筒推动部件35c到达到条筒K后面。在喂料之后,条筒推动部件35c将条筒K推出(附图5h),然后托架34返回其其初始位置。
另外,在两个牵伸系统2之间设置有中心平台10,现有技术中没有该中心平台。操作人员B能够爬到中心平台10上,以便直接方便的接近两个牵伸系统2(特别参见附图3)。这里操作人员B不必为了优化调整、清洁、维护、维修或者替换部件而为了够到两个牵伸系统2而过度地伸展。一方面,这有助于机器精确地运转,另一方面,这也提高了操作人员B的安全,因此最终使纤维长条具有较高的质量。
另外,在公共壳体16内两个操作面板15彼此邻接地设置在中心平台10的区域内,两个操作面板15设有显示器和键盘。将操作面板15分配给距其较近的牵伸系统2。可以利用这些操作面板来读取或者输入牵伸系统和机器的设置参数,读取在牵伸系统出口处获得的纤维长条的质量的数据(借助合适的传感器获得的)。当相关的牵伸系统2被启动和关闭时,可以设定控制动作点和调整的程度,在生产的纤维长条中定期反复出现的故障和相应的可能的改正方法也可以显示出来。侧边的平台12还可以使得操作人员B可以从与中心平台10相对的侧边接近相关的牵伸系统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靠近涉及的牵伸系统2的外侧的部件进行必要的调整、维修或者清洗作业。并且在双头并条机2的入口处设有另外一个中心平台14,从中心平台14可以接近机器那一部分的部件(也参见附图4和5)。
在两牵伸系统2的两外侧上设有盒体6。当有两个自动找平装置时,这些盒体6容纳涉及的牵伸系统2的相关主马达40,和电动控制面板(未示出)。中间或者中心盒体8设置在中心平板10前方、两个牵伸系统2之间。该壳体8容纳两牵伸系统2公共的提取设备44、公共的气动开关板和主变压器(未示出)。提取设备44(仅仅非常示意性地示出)与真空管道43相连,其提取辊子26区域内任何飞着的纤维。
已经借助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专利权利要求给出的框架内的修改和组合也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还可以将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并条机设计成,例如用于传送矩形的条筒。

Claims (18)

1.一种具有单个牵伸系统(2)或者两个相邻定位的牵伸系统(2)的并条机,所述牵伸系统(2)是用来牵伸供给各个牵伸系统(2)的纤维束(FB)的,其中,在各个牵伸系统(2)出口处获得的纤维长条被放置在条筒(K)中,其中待喂料的条筒(K)从牵伸系统(2)下面的牵伸系统(2)的入口侧输送到条筒喂料位置,在牵伸系统(2)的出口侧喂料之后,条筒在长条的运动方向(f1)上被推出,其中每个牵伸系统(2)都设有单独的用于条筒的线性输送的条筒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各个牵伸系统(2)的条筒驱动装置包括转动方向可逆的电动马达(3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各个牵伸系统(2)的条筒驱动装置包括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其中每个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都设计用来推动一个条筒(K)。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各个牵伸系统(2)具有条筒第一等待位置、条筒第二等待位置和条筒填充位置,其中这三个条筒位置按顺序排列,并在长条运动的方向(f1)上彼此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条筒位置,恰好分配一个能够往复运动的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在其向后运动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条筒(K)其能够偏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能够向后移动得足够远,从而使偏转的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能够再次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的构造使它们能够通过活动控制部件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控制部件为机械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弹簧为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铰接区域内的螺旋弹簧或气簧。
11.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各个牵伸系统(2)的条筒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动带(32),所述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沿着该传动带(32)定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32)由电动马达(33)驱动,所述条筒推动部件(35a、35b、35c)固定在至少一个托架(34)上,此至少一个托架(34)固定在传动带(32)上。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并条机的条筒第一等待位置是通过从侧面插入待喂料条筒(K)的方式填充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在侧面设有额外的空条筒喂料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条筒喂料装置为具有几个条筒位置的滚轮轨。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在只有条筒第一等待位置处有空条筒(K),但是条筒第二等待位置没有空条筒(K)的情况下,首先通过第一条筒推动部件(35a)的运动将这个空条筒(K)推到条筒第二等待位置上,之后全部条筒推动部件向后运动至少一个条筒宽度的距离,然后能够通过第二条筒推动部件(35b)将空条筒(K)推到条筒喂料位置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并条机,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条筒的第一等待位置和条筒的第二等待位置设置一个传感器(36a、36b),这些传感器能够检测条筒第一等待位置和条筒第二等待位置上空条筒(K)是否存在。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条机,其具有两个邻接设置的牵伸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马达(33)容纳在盒体(8)内,该盒体(8)位于两个牵伸系统(2)之间。
CN2009101333203A 2008-04-01 2009-03-31 具有线性条筒推动部件的并条机 Ceased CN1015506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00921.0 2008-04-01
DE102008000921.0A DE102008000921B4 (de) 2008-04-01 2008-04-01 Strecke mit linearem Kannendurchschub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0619A CN101550619A (zh) 2009-10-07
CN101550619B true CN101550619B (zh) 2012-06-06

Family

ID=41051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33203A Ceased CN101550619B (zh) 2008-04-01 2009-03-31 具有线性条筒推动部件的并条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0619B (zh)
DE (1) DE102008000921B4 (zh)
IT (1) IT1393444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0040A1 (en) * 2010-12-30 2012-07-05 Lakshmi Machine Works Ltd. Improved sliver can arrangement in textile spinning preparatory machine
DE102011003048B4 (de) * 2011-01-24 2017-11-23 Rieter Ingolstadt Gmbh Mehrkopfstrecke und Verfahren zum Wechseln von Kannen an einer Mehrkopfstrecke
DE102015110585A1 (de) 2015-07-01 2017-01-05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Textilmaschinenfabrik Vorrichtung zum linearen Wechseln einer Kanne an einer Spinnereivorbereitungsmaschine
DE102016109540A1 (de) * 2016-05-24 2017-11-30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Streckanlage für textile Faserbänder
DE102018114772A1 (de) * 2018-06-20 2019-12-24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Kannenwechsler für eine Spinnereivorbereitungs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Kannenwechsel
CN109137165A (zh) * 2018-10-29 2019-01-04 沈阳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双眼并条机同时换筒装置
CN210237886U (zh) * 2019-03-08 2020-04-03 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并条机快速供料系统
CN110055649B (zh) * 2019-05-15 2021-06-08 江南大学 混纺纱的智能生产方法
DE102019116609A1 (de) * 2019-06-19 2020-12-24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Kannenverschiebevorrichtung, Kannenwechsler und Textilmaschine
CN110356924B (zh) * 2019-06-27 2021-04-16 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纺纱车间条桶缓存分配系统
DE102020122952A1 (de) * 2020-09-02 2022-03-03 Trützschler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annenwechslers, Kannenwechsler und Textilmaschine
CN115215080B (zh) * 2022-07-25 2023-08-18 湖州德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步进式条筒双向输送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510482A1 (de) * 1965-08-19 1970-04-09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Vorrichtung zum selbsttaetigen Verschieben von Spinnkannen
US4477945A (en) * 1981-08-24 1984-10-23 Heberlein Hispano Sa Drawing frames
DE4407110A1 (de) * 1993-05-14 1994-11-17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üllen von Kannen mit länglichem Querschnitt (Flachkannen) an einer Spinnereimaschine, z. B. Strecke
US5881861A (en) * 1996-08-16 1999-03-16 Langen; Manfred Circulating convey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343857A (zh) * 1927-01-01
GB1182264A (en) * 1966-06-03 1970-02-25 Tmm Research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Empty Cans to and Discharging Full Cans from Sliver Coiling Apparatus.
DE19836482A1 (de) * 1998-08-12 2000-02-17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ziehen mindestens eines kontinuierlich zugeführten Faserbandes und zur Ablage des verzogenen Faserband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510482A1 (de) * 1965-08-19 1970-04-09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Vorrichtung zum selbsttaetigen Verschieben von Spinnkannen
US4477945A (en) * 1981-08-24 1984-10-23 Heberlein Hispano Sa Drawing frames
DE4407110A1 (de) * 1993-05-14 1994-11-17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üllen von Kannen mit länglichem Querschnitt (Flachkannen) an einer Spinnereimaschine, z. B. Strecke
US5881861A (en) * 1996-08-16 1999-03-16 Langen; Manfred Circulating conveyor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雪刚,等.并条新技术及工艺探讨.《纺织科技进展》.2005,(第1期),第23-2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1393444B1 (it) 2012-04-20
DE102008000921B4 (de) 2017-07-20
CN101550619A (zh) 2009-10-07
DE102008000921A1 (de) 2009-10-08
ITTO20090196A1 (it) 2009-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0619B (zh) 具有线性条筒推动部件的并条机
CN101550618B (zh) 双眼并条机
JPH11268820A (ja) 個品を分別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5584783B (zh) 纱管分离机
DE102012210329A1 (de) Zufuhrvorrichtung
DE2138926B2 (de) Einrichtung zum selbsttätigen gruppenweisen Transportieren und Speichern von Kopsen
US20230183925A1 (en) Tie plate orientation device
US6056228A (en) Tube magazine for a cheese producing textile machine
US4147011A (en) Bottle treating apparatus
US7765778B2 (en) Machine for the strapping of compressible packaged goods in particular, such as corrugated cardboard layers
US81421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items of laundry to a laundry treatment device, in particular a mangle
EP3233686A1 (de) Spinnmaschine
US5301497A (en) Device for conveying full and empty bobbins between multi-position textile machines
US5727923A (en) Collecting device for sheets
CN101580194A (zh) 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用的纺织管纱及纱管输送系统
JPH073548A (ja) 半製品材料のボビンを紡織機械に供給する装置および前記装置を備えた紡織機械設備
ITMI970023A1 (it) Dispositivo di trasporto per bobine tessili e tubetti
US20170096752A1 (en) Spinning Preparation Machine
DE10040531A1 (de) Förder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von Behältern
ITMI942395A1 (it)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pulire i rocchetti montati su portarocchetti
ITMI941539A1 (it) Stazione per il cambio di portafilato per un filatoio
EP4289612A2 (de) Vorrichtung zum manuellen oder maschinellen erzeugen eines schlauchartigen verpackungsmaterials und packstation
CN214955187U (zh) 一种组合式自动售药机
CN217639582U (zh) 一种具有分流功能的安检系统
ITMI971123A1 (it) Sistema per l'azionamento del tappeto di scarico in apparecchiature smistatric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191202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424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