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9060A - 一种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9060A
CN101549060A CNA2008100894475A CN200810089447A CN101549060A CN 101549060 A CN101549060 A CN 101549060A CN A2008100894475 A CNA2008100894475 A CN A2008100894475A CN 200810089447 A CN200810089447 A CN 200810089447A CN 101549060 A CN101549060 A CN 101549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medicine
fructus
add
rhizo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94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9060B (zh
Inventor
吴以岭
许红辉
宋宏刚
李文烈
李晓燕
王宏涛
张会欣
安军永
李云鹏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il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il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il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il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894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49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49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9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9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9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由麻黄、石膏、连翘、黄芩、桑白皮、苦杏仁、前胡、半夏等组成;本发明药物组方各药合用,肺中痰热得清,肺气郁闭得开,宣降功能正常,则痰消咳止。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药物从止咳、祛痰、平喘、抗炎等不同角度证实对于治疗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本发明也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支气管炎是指由于细菌和病毒感染或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常以咳嗽、咯痰、胸骨后不适或疼痛、喘促和伴有一般感冒症状为主要特征。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两类:一般以病程不超过一个月,病变局限于黏膜,痊愈后能完全恢复黏膜结构和功能者,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季节以冬春多见。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痰饮”、“喘症”等范畴。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多因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或理化性过敏性刺激所致。在10岁以上的患者中,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的感染最为常见,它又是一种最常见的非住院的疾病,是十大就医疾病之一,在美国仅1998年就有250万人因患此病就医。病人大多是因咳嗽不止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而去医院进行治疗。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费用是巨大的,平均每个病人要接受两种药物的治疗,并且在2~3周内不能正常工作。
本病致病因素复杂,可以由病毒、细菌直接感染,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或细菌蔓延而来;也可能由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的吸入而对气管-支气管粘膜急性刺激而引起;或由致敏原引起气管-支气管的过敏炎症反应。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和控制感染。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2000年制定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中强调指出本病是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URI)的容易滥用抗生素的疾病。国外有将本病归入咳嗽性疾病(coughillness),并明确其主要病原是病毒或系反应性气道疾患(reactiveairway disease),因此病程小于七天者很少有使用抗生素指征。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耐药菌株不断产生,部分致病菌出现对多种抗菌药的耐药现象,导致西药抗生素抗感染效果不佳。
中医药对该病证的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就有较系统的论述,历代医家对中医治疗咳嗽的理、法、方、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咳嗽体现了多种治疗途经,组方既能止咳、化痰、平喘,又有解热、镇痛,抗炎效果,同时有明显缓解咳嗽、咳痰症状,较之西药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对于无使用抗生素指征的病例及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病例尤为适宜。
本发明药物是运用中医络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支气管炎的病因病理,分析组方药味的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来,具有清宣肺热,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效果尤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麻黄等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中麻黄、石膏为君药。麻黄,性温,味辛苦,入肺、膀胱经。《本经》谓其:“发表出汗,去邪热之气,止咳逆上气”。《本草正义》:“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无不赖之以宣通。”方中用麻黄宣肺,使肺壅遏之气得宣,配伍石膏以宣散肺热。石膏,味辛甘,性寒,入肺胃经。《本草经疏》曰:“石膏,辛能解肌,甘能缓热,大寒而兼辛甘,则能除大热”。功专清热泄火,配伍麻黄清泄肺热,热清则痰无助长之因。两药相合,宣肺泄热,共为君药。
连翘、黄芩、桑白皮、苦杏仁、前胡为臣药。连翘,味苦,性凉,连翘外疏肌表、内清郁热,“具升浮宣散之力……能透肌解表,清热逐风,为治风热要药”(《医学衷中参西录》),本方取其清热解毒,轻宣透表之功。黄芩,味苦,性寒,归肺经,功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芩擅长清肺热,丹溪曾言:“黄芩降痰,假其降火也”。助石膏增强清泄肺热之效。桑白皮,味甘,性寒,入肺脾经。桑白皮有清肺消痰、降气平喘之功,《别录》谓:“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黄芩、桑白皮辅助石膏增强清泄肺中痰热之功。苦杏仁,性微温,味苦,入肺、大肠经,功用止咳平喘。苦杏仁有苦泄降气、止咳平喘之功,“功专降气,气降则痰消嗽止”(《本草便读》)。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功用降气祛痰,宣散风热。《本草纲目》谓:“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又有“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杏仁、前胡与麻黄配伍,一降一升,增强肺脏之宣发肃降功能。五药共用为臣药,以表里双解,降气祛痰之功,辅助君药增强清宣肺热之效。
半夏、陈皮、浙贝、牛蒡子、山银花、大黄为佐药。半夏,味辛,性温,功用燥湿化痰降逆。《药性论》谓其善“消痰,下肺气,开胃健脾,去胸中痰满。”,半夏为化痰降逆之要药,力能下达,能引肺中、胃中湿痰下行。陈皮,味辛、苦,性温,功用理气化痰。“橘皮(陈皮),主胸中瘕热逆气,……辛能散,苦能泄,温能通行,则逆气下,呕咳止,胸中瘕热消矣。”(《本草经疏》),为治疗痰湿壅滞、肺失宣降、咳嗽痰多气逆之常用药。半夏、陈皮二药合用,佐助君臣药以增强化痰之功。浙贝,味苦,性寒,归肺、心经,以其苦寒较重,开泄力大,清火散结作用较强,多用于痰热郁结的咳嗽。本方用于助杏仁、前胡化痰止咳。牛蒡子,味辛、苦,性微凉,长于疏散风热,《本草经疏》:“恶实,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山银花,性寒,能清热解毒,《重庆堂随笔》:“清络中风火实热,解瘟疫秽恶浊邪。”本药入肺经清热解毒,又能轻宣透表,且性味辛凉而不伤阴,佐助连翘达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大黄,味苦,性寒,功用通腑泄热,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下通,肺气自降,大黄与麻黄并用,表里双解。
桔梗、甘草为使药。桔梗,功用开宣肺气、祛痰,助麻黄开宣肺气之功;并且“桔梗系开提肺气之药,可为诸药舟楫”(《本草求真》)。载诸药直达病所,故用为佐使。甘草,生用其因有二,一为佐药,其性甘平,可入肺经,具润肺止咳平喘之功;二为使药,“甘草为百药之国老”可调和诸药,故亦用为佐使药。
综上所述,诸药合用,肺中痰热得清,肺气郁闭得开,宣降功能正常,则痰消咳止。
本发明所述中药可以被有相同或相似功效果的中药代替,并且这些药材均可以按照《全国中药炮制规范》或《中药大辞典》炮制。
本发明药物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麻黄52-86     石膏194-324  连翘194-324  黄芩78-130
桑白皮194-324 苦杏仁78-130 前胡78-130   半夏78-130
陈皮78-130    浙贝母78-130 牛蒡子78-130 山银花78-130
大黄39-65     桔梗46-76    甘草39-65。
优选地,本发明药物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麻黄52    石膏324   连翘194   黄芩78
桑白皮194 苦杏仁130 前胡78    半夏130
陈皮78    浙贝母78  牛蒡子130 山银花130
大黄39    桔梗76    甘草65。
更优选地,本发明药物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麻黄86    石膏194   连翘324  黄芩130
桑白皮324 苦杏仁78  前胡130  半夏78
陈皮130   浙贝母130 牛蒡子78 山银花78
大黄65    桔梗46    甘草39。
或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麻黄69    石膏259   连翘259   黄芩104
桑白皮259 苦杏仁104 前胡104   半夏104
陈皮104   浙贝母104 牛蒡子104 山银花104
大黄52    桔梗61    甘草52。
或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麻黄55    石膏254   连翘318   黄芩107
桑白皮203 苦杏仁107 前胡82    半夏105
陈皮84    浙贝母125 牛蒡子122 山银花113
大黄42    桔梗60    甘草50。
或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麻黄84    石膏313   连翘298  黄芩98
桑白皮274 苦杏仁105 前胡116  半夏123
陈皮95    浙贝母88  牛蒡子80 山银花99
大黄63    桔梗55    甘草43。
优选地,本发明药物所用原料药中,苦杏仁为炒苦杏仁,半夏为清半夏。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步骤制成:
(1)按组方比例量称取浙贝母,粉碎成细粉,备用;
(2)按组方比例量称取麻黄、连翘、黄芩、苦杏仁、半夏、牛蒡子、大黄,加40-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4小时,第一次加8-10倍量,第二次加6-9倍量,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清膏,备用;
(3)按组方比例量称取石膏、桑白皮、前胡、陈皮、山银花、桔梗、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4小时,第一次加9-11倍量,第二次加7-9倍量,煎液合并,滤过,减压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清膏,与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备用;
步骤(1)所得细粉和步骤(3)所得合并后的清膏共同构成该药物的活性成分。
本发明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片剂、散剂、口服液、软胶囊、丸剂、酊剂、糖浆剂、栓剂、凝胶剂、喷雾剂或注射剂。
本发明药物的剂型采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例如,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记载的制备工艺,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常规剂型。
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中药药剂学,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其它辅料(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中各剂型记载的辅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它由以下步骤组成:
(1)按组方比例量称取浙贝母,粉碎成细粉,备用;
(2)按组方比例量称取麻黄、连翘、黄芩、苦杏仁、半夏、牛蒡子、大黄,加40-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4小时,第一次加8-10倍量,第二次加6-9倍量,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清膏,备用;
(3)按组方比例量称取石膏、桑白皮、前胡、陈皮、山银花、桔梗、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4小时,第一次加9-11倍量,第二次加7-9倍量,煎液合并,滤过,减压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清膏,与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备用;
(4)将步骤(3)所得合并后清膏,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备用;
(5)压片所用原料的重量份比例如下:
步骤(4)所得喷雾粉200-355;步骤(1)所得细粉54-145;
羧甲淀粉钠10-15.5;微晶纤维素7-12;
硬脂酸镁1.5-3.5;淀粉适量;
(6)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即得;
本发明药物片剂的制备方法,优选为:
(1)按组方比例量称取浙贝母,粉碎成细粉,备用;
(2)按组方比例量称取麻黄、连翘、黄芩、苦杏仁、半夏、牛蒡子、大黄加5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第二次加6倍量,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备用;
(3)按组方比例量称取石膏、桑白皮、前胡、陈皮、山银花、桔梗、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第二次加7倍量,煎液合并,滤过,减压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与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备用;
(4)将步骤(3)所得合并后清膏,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备用;
(5)压片所用原料的重量份比例如下:
步骤(4)所得喷雾粉282.6;步骤(1)所得细粉101;
羧甲淀粉钠12.5;微晶纤维素9.0;
硬脂酸镁2.25;  淀粉适量;
(6)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即得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效果尤佳。
为证实本发明药物治疗支气管炎的疗效,用按实施例1方法制得的片剂(以下称本发明药物),进行了以下药理、毒理学试验研究:
一、本发明药物止咳试验
1本发明药物对枸橼酸所致豚鼠的止咳作用
1.1.试验材料
1.1.1.药物:(1)本发明药物,10.4g生药/g,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0401,实验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2)咳平片,10mg/片,由北京曙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60619。(3)急支糖浆口服液,200ml/瓶,由太级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0020615,生产日期:2006.11.13,产品批号:0611034010。
1.1.2.动物:纯种豚鼠60只,I级,雌雄各半,体重238.57±12.14g,由北京科宇动物养殖中心提供,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2-0005。
1.1.3.试剂:枸橼酸,北京化工厂生产,批号960904。
1.1.4器械:气泵,4升容积玻璃钟罩,玻璃喷头。
1.2.试验方法
实验前将豚鼠逐只置于4L容器的密闭钟罩内,以(400mmHg)的压力通过玻璃喷头喷入17.5%枸橼酸,喷雾1分钟,记录5分钟内豚鼠的咳嗽次数进行筛选,咳嗽次数少于10次者弃用,挑选合格的豚鼠用于实验。
取筛选后合格豚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1)空白对照组给生理盐水(5ml/kg);(2)咳平片组(7mg/kg);(3)急支糖浆口服液组(9ml/kg);(4)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6g生药/kg);(5)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3g生药/kg);(6)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1.5g生药/kg),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将豚鼠逐只置入4L容积的密闭钟罩内,以(600mmHg)的压力通过玻璃喷头喷入17.5%枸橼酸,喷雾1分钟,观察记录豚鼠的咳嗽潜伏期和5分钟内咳嗽次数,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
1.3.试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大、中、小剂量组有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及减少咳嗽次数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
表1:本发明药物对枸橼酸所致豚鼠止咳作用的影响
Figure A2008100894470014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1.4.小结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有明显延长枸椽酸所致豚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的作用(P<0.05、P<0.01)。
2.本发明药物对氨水所致小鼠的止咳作用
2.1试验材料
2.1.1药物:(1)本发明药物,10.4g生药/g,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0401,实验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2)咳平片,10mg/片,由北京曙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60619。(3)急支糖浆口服液,200ml/瓶,由太级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0020615,生产日期:2006.11.13,产品批号:0611034010。
2.1.2动物:昆明种小鼠60只,II级,雌雄各半,体重19.92±0.79g,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0-0006。
2.1.3试剂:(1)氨水北京世纪红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060310。
2.2试验方法
取健康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1)空白对照组,给生理盐水(25ml/kg);(2)咳平片组(12mg/kg);(3)急支糖浆口服液组(16ml/kg);(4)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12g生药/kg);(5)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6g生药/kg);(6)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3g生药/kg)。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将小鼠置入500ml烧杯,内放一棉球,将1ml注射器吸取氨水0.2ml注入棉球,迅速倒置烧杯,观察记录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3min内咳嗽次数,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
2.3试验结果
表2中可见,本发明药物大、中、小剂量组对氨水引发小鼠咳嗽,有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01)。
表2:本发明药物对氨水所致小鼠止咳作用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2.4小结: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氨水引发小鼠咳嗽,有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的作用(P<0.05、P<0.01、P<0.001)。
3结论:以上两项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止咳作用。
二、本发明药物祛痰试验
1本发明药物对大鼠毛细管排痰量的影响
1.1试验材料
1.1.1药物:(1)本发明药物,10.4g生药/g,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0401,实验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2)沐舒坦,30mg/片,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国际有限公司产品,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分装,批号:205325,分装批号:030307。(3)急支糖浆口服液,200ml/瓶,由太级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0020615,生产日期:2006.11.13,产品批号:0611034010。
1.1.2动物:SD种大鼠6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62.70±8.25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2-0003。
1.2试验方法
取健康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1)空白对照组,给生理盐水(10ml/kg);(2)沐舒坦组(11mg/kg);(3)急支糖浆口服液组(11ml/kg);(4)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8g生药/kg);(5)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4g生药/kg);(6)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2g生药/kg)。实验时用3.5%水合氯醛(10ml/kg)大鼠腹腔麻醉,仰位固定平放,切开颈部皮肤,分离气管,在甲状软骨下缘正中处两软骨之间用注射针头扎一小孔,然后插入玻璃毛细管一根,玻璃毛细管长3-5cm,内经0.8mm,使毛细管插到刚好接触气管内壁,当毛细管充满时,立即再换一根,先测定给药前1小时毛细管排痰量,1小时后由十二指肠给予药物,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观察给药后1、2小时平均每小时分泌量,以给药前1小时平均分泌量作为正常值,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
1.3试验结果
表3中可见,本发明药物大、中、小剂量组均有明显增加呼吸道分泌促进痰液的排出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01)。
表3:本发明药物对大鼠毛细管排痰法排痰量的影响(X±SD n=1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015;△△P<0.01;△△△P<0.001;
自身比较:##P<0.01,###P<0.001。
1.4小结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有明显增加排痰量的作用(P<0.05、P<0.01、P<0.001)。
2本发明药物对小鼠酚红祛痰的影响
2.1试验材料
2.1.1药物:(1)本发明药物,10.4g生药/g,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0401,实验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2)沐舒坦,30mg/片,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国际有限公司产品,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分装,批号:205325,分装批号:030307。(3)急支糖浆口服液,200ml/瓶,由太级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0020615,生产日期:2006.11.13,产品批号:0611034010。
2.1.2试剂:苯酚红(指示剂)北京化工厂,批号770517。
2.1.3动物:ICR种小鼠60只,II级,雌雄各半,体重19.30±1.15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2-0003。
2.2试验方法
取健康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1)空白对照组,给生理盐水(25ml/kg);(2)沐舒坦组(16mg/kg);(3)急支糖浆口服液组(16ml/kg);(4)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12g生药/kg);(5)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6g生药/kg);(6)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3g生药/kg)。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3天,实验前禁食不禁水,末次给药后给小鼠腹腔注射5%酚红生理盐水溶液500mg/kg,30分钟后将小鼠处死,背位固定,剪开颈部正中皮肤,分离气管,气管上切一小口,将磨平的7号针头插入气管内约0.3cm,用丝线结扎固定后,将1ml注射器吸取0.5ml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气道3次,将冲洗液吸入试管内,以上方法重复3遍,以0.1ml1mol/L NaOH加入冲洗液试管内,使液体呈碱性,在波长为546nm的UV-120-0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密度(OD)值,用酚红作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酚红含量(ug/ml),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
2.3试验结果
表4结果,本发明药物大、中剂量组对小鼠呼吸道粘膜酚红排出量均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小鼠有明显的祛痰作用(P<0.05、P<0.001)。
表4:本发明药物对小鼠酚红祛痰的影响(X±SD n=10)
Figure A2008100894470018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01。
2.4小结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大、中剂量组有增加小鼠呼吸道粘膜排出的酚红量,对小鼠有明显的祛痰作用(P<0.05、P<0.001)。
3结论
以上两项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祛痰作用。
三、本发明药物平喘试验
1本发明药物对组织胺所致豚鼠喘息性平喘的影响
1.1试验材料
1.1.1药物:(1)本发明药物,10.4g生药/g,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0401,实验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2)氨茶碱,0.1g/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61202。(3)急支糖浆口服液,200ml/瓶,由太级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0020615,生产日期:2006.11.13,产品批号:0611034010。
1.1.2动物:纯种白色豚鼠,I级,雌雄各半,体重181.97±15.85g,由北京科宇动物养殖中心提供,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2-0005。
1.1.3试剂:(1)氯化乙酰胆碱,1g/瓶,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批号:060211。(2)磷酸组织胺,5g/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研究所,生产编号:1702。
1.1.4仪器:引喘装置,(空气压缩机、玻璃气雾喷头),4L玻璃钟罩。
1.2试验方法
取健康豚鼠,雌雄各半,预先筛选。将豚鼠逐只放入4L玻璃钟罩内,以(400mmHg)的压力喷入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织胺等量混合液,喷雾20秒钟。喷雾停止后,观察6分钟内豚鼠出现喘息性抽搐的潜伏期(即从喷雾停止后出现喘息性抽搐的时间),喘息性抽搐潜伏期>120秒者不选用。
取筛选合格的豚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1)模型对照组,给生理盐水(5ml/kg);(2)氨茶碱组(0.05g/kg);(3)急支糖浆组(9ml/kg);(4)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6g生药/kg);(5)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3g生药/kg);(6)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1.5g生药/kg),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进行引喘实验。将豚鼠逐只放入4L玻璃钟罩内,以(400mmHg)的压力喷入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织胺等量混合液喷雾20秒钟,观察6分钟内(360秒)豚鼠出现喘息性抽搐的潜伏期(亦称引喘潜伏期),即从喷雾停止后,出现喘息性抽搐的时间及跌倒时间,超过6分钟以360秒计算,实验结果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
1.3试验结果
表5:本发明药物对豚鼠平喘作用的影响(n=10,X±SD)
Figure A20081008944700191
Figure A2008100894470020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5结果可见,本发明药物大、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延长喘息潜伏期及跌倒时间的作用(P<0.05、P<0.01),小剂量组对潜伏期及跌倒时间比对照组有所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
1.4小结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大、中剂量组有明显延长喘息潜伏期及跌倒时间,对组织氨所引起的豚鼠喘息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P<0.01)。
2本发明药物对豚鼠过敏性支气管痉挛的影响
2.1试验材料
2.1.1药物:(1)本发明药物,10.4g生药/g,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0401,实验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2)氨茶碱,0.1g/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61202。(3)急支糖浆口服液,200ml/瓶,由太级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0020615,生产日期:2006.11.13,产品批号:0611034010。
2.1.2动物:纯种白色豚鼠,I级,雌雄各半,体重188.15±16.07g,由北京科宇动物养殖中心提供,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2-0005。
2.1.3抗原:卵白蛋白,50g/瓶,Sigma(分),Cat;A5253,北京惠泽奥科贸有限公司。
2.1.4试剂:百日咳菌苗,300亿/ml/2ml/支,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4-1。
2.1.5仪器:引喘装置,(空气压缩机、玻璃气雾喷头),4L玻璃钟罩。
2.2试验方法
先将豚鼠致敏:取健康白色豚鼠60只,每只豚鼠后腿肌肉注射卵白蛋白4mg(4%卵白蛋白生理盐水0.1ml),同时腹腔注射百日咳疫苗2×1010菌体,致敏后14天用于实验。
致敏第10天时将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1)对照组,给生理盐水(5ml/kg);(2)氨茶碱组(0.05g/kg);(3)急支糖浆组(9ml/kg);(4)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6g生药/kg);(5)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3g生药/kg);(6)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1.5g生药/kg),同时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5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将豚鼠逐只置于4L密闭玻璃钟罩内,用恒压(400mmHg)喷入5%卵白蛋白溶液半分钟,观察并记录6分钟内(360秒)豚鼠出现喘息性抽搐的潜伏期、呼吸困难、抽搐跌倒及死亡动物数。无呼吸困难及无抽搐跌倒者,以360秒计算。实验结果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死亡动物数用卡方X2检验。
2.3试验结果
表6:本发明药物对豚鼠平喘作用的影响(n=10X±SD)
Figure A2008100894470021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6结果可见,本发明药物大、中剂量组有延长过敏性支气管痉挛潜伏期、呼吸困难及抽搐跌倒时间,减少动物死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小剂量组对过敏性支气管痉挛潜伏期、呼吸困难及抽搐跌倒时间比对照组有所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
2.4小结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大、中剂量组有延长过敏性支气管痉挛潜伏期、呼吸困难及抽搐跌倒时间的作用,减少动物死亡数,对卵白蛋白引起过敏性支气管痉挛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P<0.01)。
3结论:以上两项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平喘作用。
四、本发明药物退热试验
1本发明药物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影响
1.1试验材料
1.1.1药物:(1)本发明药物,10.4g生药/g,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0401,实验用蒸馏水配制所需浓度。(2)阿司匹林肠溶片,0.3g/片,由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烟台第二制药厂),批号:061102。(3)急支糖浆口服液,200ml/瓶,由太级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0020615,生产日期:2006.11.13,产品批号:0611034010。
1.1.2致热源:大肠杆菌内毒素,500微克/支,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891-2。
1.1.3动物:大耳白兔48只,雌、雄各半,体重2.10±0.08kg,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通利试验动物养殖场提供,合格证号:许可证编号SCK(京)2000-0008。
1.2试验方法
将大耳白兔分为6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1)模型对照组给生理水(3ml/kg),(2)阿司匹林组(100mg/kg),(3)急支糖浆组(6ml/kg),(4)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4g生药/kg),(5)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2g生药/kg),(6)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1g生药/kg)。试验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致热法,实验前一天将兔逐只测定肛门体温两次,取平均体温作为药前体温。次日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3天,模型对照组给以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阿斯匹林组在注射内毒素前灌胃给药一次。各给药组于末次给药后30分钟,经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250ng/ml/kg,测定1、2、3、4、5、6小时体温,计算各时间点体温的变化(△℃),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
1.3试验结果(见表7)。
表7:本发明药物对兔体温的影响(n=8,X±SD)
Figure A20081008944700221
Figure A2008100894470023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自身比较:#P<0.05;##P<0.01;###P<0.001。
表7结果可见,模型对照组致热后1小时体温开始上升,4小时达高峰,6小时逐渐下降。阿斯匹林组退热作用明显,致热后1-6小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大剂量组致热后1-6小时退热作用明显,2-3小时作用更为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中剂量组致热后1-4小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小剂量组退热作用不明显。
1.4小结
本发明药物大、中剂量组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家兔发热模型有明显解热作用。
2本发明药物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
2.1试验材料
2.1.1药物(1)本发明药物,10.4g生药/g,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0401,实验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2)阿司匹林肠溶片,0.3g/片,由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烟台第二制药厂),批号:061102。(3)急支糖浆口服液,200ml/瓶,由太级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0020615,生产日期:2006.11.13,产品批号:0611034010。
2.1.2致热源:干酵母片,0.2g/片,湛江市五洲药业有限公司(原广东省逐溪县制药厂生产),批号:0611237。
2.1.3动物:SD种大鼠60只,SPF级,体重178.27±10.42g,雌雄各半,由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2-0003。
2.2试验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1)模型对照组给生理盐(10ml/kg);(2)阿斯匹林组(0.15g/kg);(3)急支糖浆口服液组(11ml/kg);(4)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8g生药/kg);(5)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4g生药/kg);(6)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2g生药/kg)。实验前一天测定大鼠肛门体温两次,取平均体温作为药前体温。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3天,模型对照组给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给药组于末次给药后30分钟,在大鼠背部皮下注射15%酵母混悬液(10ml/kg),阿斯匹林组在注射酵母混悬液前灌胃给药一次。测定各给药组2、3、4、5、6、7、8、9小时大鼠体温,在致热后4小时,各给药组再灌胃给药一次(剂量同前),计算各时间点体温的变化(△℃),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2.3试验结果
表8可见,模型对照组致热后2小时体温开始上升,5小时达高峰,6小时逐渐下降。阿斯匹林组退热作用明显,致热后2-9小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大剂量组致热后2-9小时退热作用明显,3-5小时作用更为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中剂量组致热后2-5小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小剂量组退热作用不明显。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大、中剂量组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
表8:本发明药物对大鼠体温的影响(n=10,X±SD)
Figure A20081008944700251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自身比较:#P<0.05;##P<0.01;###P<0.001。
2.4小结
本实验采用酵母大鼠发热模型,观察本发明药物的解热作用。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大、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酵母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有较好的解热作用(P<0.05、P<0.01)。
3结论
以上两项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解热作用。
五、本发明药物的抗炎作用
1本发明药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1.1试验材料
1.1.1药物:(1)本发明药物,10.4g生药/g,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0401,实验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2)阿司匹林肠溶片,0.3g/片,由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烟台第二制药厂),批号:061102。(3)急支糖浆口服液,200ml/瓶,由太级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0020615,生产日期:2006.11.13,产品批号:0611034010。(4)角叉菜胶(CARRAGEENAN),SIGMA,批号:117H0151,实验时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1.1.2动物:Wistar种大白鼠60只,雄性,体重130.15±5.79克,I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所,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0-0006。
1.2试验方法
取健康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1)对照组,给生理盐水(10ml/kg);(2)阿司匹林组(0.15g/kg);(3)急支糖浆口服液组(11ml生药/kg);(4)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8g生药/kg);(5)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4g生药/kg);(6)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2g生药/kg)。用毛细管放大测量法测定每只动物左后足容积(ml)作为药前值。给药途径为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三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于末次给药后30分钟将1%角叉菜在大鼠左足跖部皮下注射0.05ml/只致炎,测定致炎后0.5、1、2、4、6小时大鼠左后足的容积(ml),以致炎前后差值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
1.3试验结果
表9结果所示,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在致炎后0.5、1、2、4、6小时不同时间点均有明显抑制大鼠足跖部位肿胀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中剂量组在致炎后0.5、1、2、4小时有明显抑制大鼠足跖部位肿胀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小剂量组作用不明显。
表9:本发明药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n=10,X±SD)
Figure A2008100894470027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与自身比较:###P<0.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1.4小结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大、中剂量组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P<0.001)。
2本发明药物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的影响
2.1试验材料
2.1.1动物:ICR种小鼠60只,雄性,体重20.35±0.61克SPF级,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2-0003。
2.1.2药物:(1)本发明药物,10.4g生药/g,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40401,实验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2)阿司匹林肠溶片,0.3g/片,由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烟台第二制药厂),批号:061102。(3)急支糖浆口服液,200ml/瓶,由太级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0020615,生产日期:2006.11.13,产品批号:0611034010。
2.1.3试剂:二甲苯,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生产,批号:060202。
2.2试验方法
取健康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1)模型对照组,给生理盐水(25ml/kg);(2)阿司匹林组(0.2g/kg);(3)急支糖浆口服液组(16ml/kg);(4)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12g生药/kg);(5)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6g生药/kg);(6)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3g生药/kg)。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三天。于第三天给药后30分钟将二甲苯约0.1ml滴于小鼠右耳,15分钟后脱臼处死动物,用6mm打孔器沿左右耳廓相同部位打孔,两侧耳片用电子秤分别称重,每鼠的右耳片重减去左耳片重即为肿胀度(mg),进行组间耳肿胀度(mg)比较,t检验。
2.3试验结果
如表10所示,对照组小鼠右耳明显肿胀,厚度增加,两耳片差异明显。本发明药物大、中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小鼠右耳肿胀明显减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小剂量组作用不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大、中剂量组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部红肿模型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表10:本发明药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的影响(n=10X±SD)
Figure A2008100894470029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2.4小结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大、中剂量组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部红肿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1)。
3结论
以上两项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抗炎作用。
六、本发明药物毒理学研究
1、对本发明药物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因无法测出LD50,故进行了最大给药量的测定。小鼠灌胃给药,试验结果表明,小鼠最大给药量为280g生药/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436倍(临床用量45g生药/人/日,人以70kg计算),动物未出现不良反应与死亡。实验结束后进行解剖,肉眼观察各脏器未见病理改变。
2、应用wistar种大鼠120只,设对照组,本发明药物15g生药/kg、30g生药/kg、60g生药/kg剂量组(分别为临床用量的25、50、100倍)连续灌胃给药12周、24周及恢复期(停药4周)。实验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大鼠给药后12周、24周及恢复期体重、摄食量及凝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高剂量组给药12周以及中剂量组恢复期的RBC、HGB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升高(P<0.05),其中RBC值在正常范围(7.49±0.64),HGB值与个别动物测定值偏高有关,给药24周及恢复期其它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给药12周、24周及恢复期(停药4周)各给药组网织红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血液生化十二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给药12周中剂量组ALT、GLU、低剂量组AST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升高(P<0.05)但均在测定的正常范围,分别为(43.15±21.84,6.18±2.04,139.80±40.25,均n=630),给药24周及恢复期(停药4周)其它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给药12周、24周及恢复期(停药4周)各组标准II导联心电图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T波波幅、心率等心电图未见异常;解剖大体观察各组动物脏器未发现异常改变,各组脏器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病理检查各项脏器均未见该药引起的明显中毒性病理改变。
3、结论
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最大给药量实验)和长期毒性试验,各给药组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病理检查各脏器均未见该药引起的明显病理改变。证实本发明药物无毒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药物从止咳、祛痰、平喘、退热、抗炎等不同角度证实了对于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效果尤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药物胶囊剂、片剂、散剂、口服液、软胶囊、丸剂、酊剂、糖浆剂、栓剂、凝胶剂、喷雾剂、注射剂制备的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其不能对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片剂的制备方法:(暂命名为:连花急支片)
处方:
麻黄52克    石膏324克       连翘194克 黄芩78克
桑白皮194克 苦杏仁(炒)130克 前胡78克  (清)半夏130克
陈皮78克 浙贝母78克 牛蒡子130克 山银花130克
大黄39克 桔梗76克   甘草65克
制备方法:
(1)按组方比例量称取浙贝母,粉碎成细粉,备用;
(2)按组方比例量称取麻黄、连翘、黄芩、苦杏仁、半夏、牛蒡子、大黄加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9倍量,第二次加8倍量,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清膏,备用;
(3)按组方比例量称取石膏、桑白皮、前胡、陈皮、山银花、桔梗、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第二次加7倍量,煎液合并,滤过,减压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与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备用;
(4)将步骤(3)所得合并后清膏,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备用;
(5)压片所用原料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组成:
步骤(4)所得喷雾粉285.5;步骤(1)所得生药粉105.4;
羧甲淀粉钠12.5;        微晶纤维素8.5;
硬脂酸镁2.45;          淀粉适量;
(6)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
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麻黄86克    石膏194克   连翘324克  黄芩130克
桑白皮324克 苦杏仁78克  前胡130克  半夏78克
陈皮130克   浙贝母130克 牛蒡子78克 山银花78克
大黄65克    桔梗46克    甘草39克
制备方法:
(1)按组方比例量称取浙贝母,粉碎成细粉,备用;
(2)按组方比例量称取麻黄、连翘、黄芩、苦杏仁、半夏、牛蒡子、大黄,加5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8倍量,第二次加6倍量,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清膏,备用;
(3)按组方比例量称取石膏、桑白皮、前胡、陈皮、山银花、桔梗、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9倍量,第二次加7倍量,煎液合并,滤过,减压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4的清膏,与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备用;
(4)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散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麻黄69克    石膏259克   连翘259克   黄芩104克
桑白皮259克 苦杏仁104克 前胡104克   半夏104克
陈皮104克   浙贝母104克 牛蒡子104克 山银花104克
大黄52克    桔梗61克    甘草52克
制备方法:
(1)按组方比例量称取浙贝母,粉碎成细粉,备用;
(2)按组方比例量称取麻黄、连翘、黄芩、苦杏仁、半夏、牛蒡子、大黄,加5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8倍量,第二次加7倍量,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清膏,备用;
(3)按组方比例量称取石膏、桑白皮、前胡、陈皮、山银花、桔梗、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9倍量,第二次加8倍量,煎液合并,滤过,减压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4的清膏,与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备用;
(4)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散剂。
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处方:
麻黄55克    石膏254克   连翘318克   黄芩107克
桑白皮203克 苦杏仁107克 前胡82克    半夏105克
陈皮84克    浙贝母125克 牛蒡子122克 山银花113克
大黄42克    桔梗60克    甘草50克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口服液。
实施例5:本发明药物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处方:
麻黄84克    石膏313克   连翘298克  黄芩98克
桑白皮274克 苦杏仁105克 前胡116克  半夏123克
陈皮95克    浙贝母88克  牛蒡子80克 山银花99克
大黄63克    桔梗55克    甘草43克。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软胶囊。
实施例6:本发明药物丸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麻黄53克    石膏202克   连翘213克   黄芩84克
桑白皮235克 苦杏仁95克  前胡106克   半夏117克
陈皮128克   浙贝母116克 牛蒡子105克 山银花98克
大黄41克    桔梗54克    甘草62克。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丸剂。
实施例7:本发明药物酊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麻黄52克    石膏248克   连翘253克   黄芩101克
桑白皮264克 苦杏仁102克 前胡103克   半夏104克
陈皮105克   浙贝母106克 牛蒡子107克 山银花108克
大黄65克    桔梗48克    甘草65克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酊剂。
实施例8:本发明药物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麻黄86克    石膏324克  连翘205克  黄芩84克
桑白皮226克 苦杏仁85克 前胡84克   半夏85克
陈皮93克    浙贝母95克 牛蒡子93克 山银花95克
大黄42克    桔梗49克   甘草39克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糖浆剂。
实施例9:本发明药物栓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麻黄52克    石膏310克   连翘312克   黄芩121克
桑白皮318克 苦杏仁122克 前胡124克   半夏126克
陈皮128克   浙贝母118克 牛蒡子116克 山银花119克
大黄62克    桔梗71克    甘草39克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栓剂。
实施例10:本发明药物凝胶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麻黄82克    石膏205克  连翘305克   黄芩82克
桑白皮305克 苦杏仁82克 前胡126克   半夏88克
陈皮124克   浙贝母85克 牛蒡子124克 山银花85克
大黄64克    桔梗48克   甘草64克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凝胶剂。
实施例11:本发明药物喷雾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麻黄65克    石膏234克   连翘245克  黄芩84克
桑白皮321克 苦杏仁118克 前胡85克   半夏125克
陈皮90克    浙贝母94克  牛蒡子85克 山银花97克
大黄55克    桔梗55克    甘草55克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喷雾剂。
实施例12:本发明药物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麻黄73克    石膏205克  连翘285克   黄芩114克
桑白皮275克 苦杏仁82克 前胡123克   半夏88克
陈皮126克   浙贝母97克 牛蒡子119克 山银花101克
大黄42克    桔梗51克   甘草45克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注射剂。

Claims (12)

1.一种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麻黄52-86     石膏194-324   连翘194-324  黄芩78-130
桑白皮194-324 苦杏仁78-130  前胡78-130   半夏78-130
陈皮78-130    浙贝母78-130  牛蒡子78-130 山银花78-130
大黄39-65     桔梗46-76     甘草39-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麻黄52    石膏324    连翘194    黄芩78
桑白皮194 苦杏仁130  前胡78     半夏130
陈皮78    浙贝母78   牛蒡子130  山银花130
大黄39    桔梗76     甘草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麻黄86     石膏194   连翘324   黄芩130
桑白皮324  苦杏仁78  前胡130   半夏78
陈皮130    浙贝母130 牛蒡子78  山银花78
大黄65     桔梗46    甘草3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麻黄69    石膏259    连翘259    黄芩104
桑白皮259 苦杏仁104  前胡104    半夏104
陈皮104   浙贝母104  牛蒡子104  山银花104
大黄52    桔梗61     甘草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麻黄55   石膏254   连翘318  黄芩107
桑白皮203  苦杏仁107  前胡82     半夏105
陈皮84     浙贝母125  牛蒡子122  山银花113
大黄42     桔梗60     甘草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的:
麻黄84    石膏313   连翘298   黄芩98
桑白皮274 苦杏仁105 前胡116   半夏123
陈皮95    浙贝母88  牛蒡子80  山银花99
大黄63    桔梗55    甘草43。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苦杏仁为炒苦杏仁,半夏为清半夏。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由下列步骤制成:
(1)按组方比例量称取浙贝母,粉碎成细粉,备用;
(2)按组方比例量称取麻黄、连翘、黄芩、苦杏仁、半夏、牛蒡子、大黄,加40-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4小时,第一次加8-10倍量,第二次加6-9倍量,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清膏,备用;
(3)按组方比例量称取石膏、桑白皮、前胡、陈皮、山银花、桔梗、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4小时,第一次加9-11倍量,第二次加7-9倍量,煎液合并,滤过,减压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清膏,与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备用;
步骤(1)所得细粉和步骤(3)所得合并后的清膏共同构成该药物的活性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剂型为胶囊剂、片剂、散剂、口服液、软胶囊、丸剂、酊剂、糖浆剂、栓剂、凝胶剂、喷雾剂或注射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药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步骤组成:
(1)按组方比例量称取浙贝母,粉碎成细粉,备用;
(2)按组方比例量称取麻黄、连翘、黄芩、苦杏仁、半夏、牛蒡子、大黄加40-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4小时,第一次加8-10倍量,第二次加6-9倍量,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清膏,备用;
(3)按组方比例量称取石膏、桑白皮、前胡、陈皮、山银花、桔梗、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4小时,第一次加9-11倍量,第二次加7-9倍量,煎液合并,滤过,减压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4~1.16的清膏,与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备用;
(4)将步骤(3)所得合并后清膏,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备用;
(5)压片所用原料的重量份比例如下:
步骤(4)所得喷雾粉200-355; 步骤(1)所得细粉54-145;
羧甲淀粉钠10-15.5;        微晶纤维素7-12;
硬脂酸镁1.5-3.5;          淀粉适量;
(6)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即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步骤组成:
(1)按组方比例量称取浙贝母,粉碎成细粉,备用;
(2)按组方比例量称取麻黄、连翘、黄芩、苦杏仁、半夏、牛蒡子、大黄加5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第二次加6倍量,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备用;
(3)按组方比例量称取石膏、桑白皮、前胡、陈皮、山银花、桔梗、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第二次加7倍量,煎液合并,滤过,减压浓缩至60℃时热测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与步骤(2)所得清膏合并,备用;
(4)将步骤(3)所得合并后清膏,喷雾干燥,收集喷雾粉,备用;
(5)压片所用原料的重量份比例如下:
步骤(4)所得喷雾粉282.6;步骤(1)所得细粉101;
羧甲淀粉钠12.5;    微晶纤维素9.0;
硬脂酸镁2.25;      淀粉适量;
(6)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即得。
1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炎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CN2008100894475A 2008-04-01 2008-04-01 一种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549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894475A CN101549060B (zh) 2008-04-01 2008-04-01 一种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894475A CN101549060B (zh) 2008-04-01 2008-04-01 一种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9060A true CN101549060A (zh) 2009-10-07
CN101549060B CN101549060B (zh) 2011-09-14

Family

ID=41153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94475A Active CN101549060B (zh) 2008-04-01 2008-04-01 一种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49060B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2660A (zh) * 2011-08-12 2012-01-04 王令成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雾化剂
CN102526606A (zh) * 2010-12-16 2012-07-04 天津中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止咳化痰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6550A (zh) * 2013-07-12 2013-12-04 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清咽保健茶
CN103638281A (zh) * 2013-11-22 2014-03-19 山东中大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
CN103721140A (zh) * 2013-12-31 2014-04-16 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3864A (zh) * 2014-05-20 2014-09-03 王伟伟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069331A (zh) * 2014-06-10 2014-10-01 丁克生 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21388A (zh) * 2014-12-02 2015-06-2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治疗高危人群流行性感冒重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294911A (zh) * 2020-12-04 2021-02-02 刘春明 一种治疗肺热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CN112666268A (zh) * 2019-10-16 2021-04-16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中多种成分鉴别及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13350439A (zh) * 2020-03-07 2021-09-07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13350440A (zh) * 2020-03-07 2021-09-07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CN113384647A (zh) * 2020-03-11 2021-09-14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CN114712453A (zh) * 2021-01-06 2022-07-08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抗病毒、保护脏器、提高免疫力药物中的应用
WO2022148202A1 (zh) * 2021-01-06 2022-07-14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sars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15518120A (zh) * 2021-01-06 2022-12-27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降低黏蛋白含量药物中的应用
CN116059293A (zh) * 2022-12-17 2023-05-05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药物中的应用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6606A (zh) * 2010-12-16 2012-07-04 天津中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止咳化痰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2660A (zh) * 2011-08-12 2012-01-04 王令成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雾化剂
CN102302660B (zh) * 2011-08-12 2013-06-05 王令成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雾化剂
CN103416550A (zh) * 2013-07-12 2013-12-04 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清咽保健茶
CN103638281B (zh) * 2013-11-22 2016-03-30 皋建利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
CN103638281A (zh) * 2013-11-22 2014-03-19 山东中大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
CN103721140A (zh) * 2013-12-31 2014-04-16 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3864A (zh) * 2014-05-20 2014-09-03 王伟伟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069331A (zh) * 2014-06-10 2014-10-01 丁克生 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21388A (zh) * 2014-12-02 2015-06-2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治疗高危人群流行性感冒重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721388B (zh) * 2014-12-02 2019-04-0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治疗高危人群流行性感冒重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666268B (zh) * 2019-10-16 2023-03-10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中多种成分鉴别及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12666268A (zh) * 2019-10-16 2021-04-16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中多种成分鉴别及含量的测定方法
WO2021073175A1 (zh) * 2019-10-16 2021-04-22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中多种成分鉴别及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13350439A (zh) * 2020-03-07 2021-09-07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13350440A (zh) * 2020-03-07 2021-09-07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WO2021179950A1 (zh) * 2020-03-07 2021-09-16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WO2021179947A1 (zh) * 2020-03-07 2021-09-16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CN113350440B (zh) * 2020-03-07 2024-01-05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CN113350439B (zh) * 2020-03-07 2023-08-08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13384647A (zh) * 2020-03-11 2021-09-14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WO2021179828A1 (zh) * 2020-03-11 2021-09-16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CN113384647B (zh) * 2020-03-11 2023-08-08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CN112294911A (zh) * 2020-12-04 2021-02-02 刘春明 一种治疗肺热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CN115518120A (zh) * 2021-01-06 2022-12-27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降低黏蛋白含量药物中的应用
WO2022148203A1 (zh) * 2021-01-06 2022-07-14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抗病毒、保护脏器、提高免疫力药物中的应用
WO2022148202A1 (zh) * 2021-01-06 2022-07-14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sars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14712453A (zh) * 2021-01-06 2022-07-08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抗病毒、保护脏器、提高免疫力药物中的应用
CN116059293A (zh) * 2022-12-17 2023-05-05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药物中的应用
CN116059293B (zh) * 2022-12-17 2024-04-16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药物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9060B (zh) 201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9060B (zh) 一种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RU2519643C2 (ru)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содержащая ephedrae herba, для лечения бронхит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получения
RU2520745C2 (ru) Лекарствен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лечения бронхит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получения
CN101549061B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3801B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2558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颗粒剂
CN102698122B (zh) 用于治疗牙周炎的中药、制备方法、牙膏和给药方式
CN103719491B (zh) 一种黄精健脾润肺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7314A (zh) 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474377B (zh)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方剂
CN101041049A (zh) 一种内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748900A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4458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支气管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5535738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236B (zh) 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76562B (zh)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732500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急慢性咽炎、咽喉炎的药物
CN100435817C (zh) 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8725A (zh) 用于治疗矽肺的中药制剂
CN105343274A (zh) 一种具有消炎止咳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CN117018132B (zh) 一种用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药
CN104257803A (zh) 一种治疗打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029058A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6389589A (zh) 一种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药物
CN105749103A (zh) 一种治疗发作性睡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