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3695B - 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 - Google Patents

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3695B
CN101543695B CN2009100298683A CN200910029868A CN101543695B CN 101543695 B CN101543695 B CN 101543695B CN 2009100298683 A CN2009100298683 A CN 2009100298683A CN 200910029868 A CN200910029868 A CN 200910029868A CN 101543695 B CN101543695 B CN 101543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ymotic fluid
cage
cloth
processing
precompr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298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3695A (zh
Inventor
蒋永
狄乐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MARTSE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MARTSE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MARTSE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MARTSE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298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43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43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3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3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36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液的处理工艺,是一种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液预处理;(2)布料:采用立式层叠方式,料层之间只有滤布等过滤介质;(3)预压:预压的压力范围为0.05~2kgf/cm2,时间为1~6小时,保压0.5~2小时;(4)一次压榨:采用液压方式,压力范围为5~20kgf/cm2,时间为2~10小时,保压0.5~2小时;(5)二次压榨:采用液压方式,范围为20~100kgf/cm2,时间为2~10小时,保压0.5~2小时;(6)出料;(7)后处理。本发明和现有的发酵液的处理工艺相比,滤渣含湿量低,能耗低,适用于处理高固含量体系,环保性好。

Description

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液的处理工艺,具体的说是一种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
背景技术
现代发酵工业不但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在大量的发酵产物的提取过程中,几乎都包含着固型物和液体的分离过程,而且在很多领域属于很难解决的问题,存在着效率低下、能耗高等现象。目前应用在发酵工业上的分离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传统过滤:包括板框、转鼓、硅藻土等过滤方式。代表装置是板框过滤,其装置比较简单,工业上应用较广。它有以下缺点:单个装置处理能力较低;清除滤渣、换滤布等很难自动化,劳动量巨大;一般需要絮凝等前处理,添加助滤剂,影响固型物的成分;过滤精度较低,清液质量差;固型物含湿量高,一般在70%以上,影响后处理。
膜过滤:包括陶瓷膜、金属膜、有机膜等过滤方式。代表性的装置是陶瓷膜过滤,陶瓷膜技术是近年来发酵行业推广应用的一种先进技术,采用陶瓷膜超滤技术替代板框、转鼓、离心、硅藻土等传统过滤工艺进行发酵液的菌体和大分子脱除,分离精度高,透过液杂质含量少、澄清透明,减轻后续处理难度。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①浓缩液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浓液呈稀浆状,有一定粘度,浓液处理始终是陶瓷膜的难点,没有很好的方法来处理;②洗涤再生阶段产生大量废水;③浓液和透洗阶段通量低,工作效率低下,运行费用高;④投资大,换膜成本高;⑤配用电机功率大,能耗高。公开号CN101302551,申请(专利)号:200810016810.0,专利名称:一种赤藓糖醇生产方法;公开号:CN101293849,申请(专利)号:200710097999.6,专利名称:谷氨酸结晶的生产方法;公开号:CN101293847,申请(专利)号:200710097998.1,专利名称:由苏氨酸发酵液提取苏氨酸的方法;公开号:CN101117306,申请(专利)号:200710009244.6,专利名称:一种1,3-丙二醇发酵液的除杂和脱盐方法;公开号:CN1970717,申请(专利)号:200610164751.2,专利名称:从酒脚中回收酒液的方法;公开号:CN1775729,申请(专利)号:200510045256.5,专利名称:高纯度柠檬酸的生产方法,以上专利里都分别应用陶瓷膜来分离各自的菌体和清液。
离心:包括管式、碟片、卧螺等型式的离心机。代表性的装置是碟片离心机。碟片离心机是立式离心机的一种,转鼓装在立轴上端,通过传动装置由电动机驱动而高速旋转。转鼓内有一组互相套叠在一起的碟形零件-碟片。碟片与碟片之间留有很小的间隙。悬浮液(或乳浊液)由位于转鼓中心的进料管加入转鼓。当悬浮液(或乳浊液)流过碟片之间的间隙时,固体颗粒在离心机作用下沉降到碟片上形成沉渣。沉渣沿碟片表面滑动而脱离碟片并积聚在转鼓内直径最大的部位,分离后的液体从出液口排出转鼓。碟片的作用是缩短固体颗粒的沉降距离、扩大转鼓的沉降面积,转鼓中由于安装了碟片而大大提高了分离机的生产能力。积聚在转鼓内的固体在通过排渣机构,在不停机的情况下从转鼓中排出。碟式分离机分离能力强,生产能力大,机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但是它对料液中固型物和液体的密度差有较高要求,往往要进行絮凝等前处理,分离的清液质量较差,得到的料渣含湿量很高,一般在80%以上,很难进行后处理,料渣没法进行洗涤等操作。这些问题制约了它的使用范围。公开号:CN101307340,申请(专利)号:200710022326.4,专利名称:L-乳酸发酵液组合除菌的方法;公开号:CN101182282,申请(专利)号:200710115541.9,专利名称:一种从发酵液中分离提纯赤藓糖醇的方法。这两个专利中提到了用碟片离心机进行菌体分离。
气浮:包括压力溶气和溶气泵等气浮法,以压力溶气为代表。它利用水溶液在不同压力下空气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对全部或部分待处理(或处理后)的水溶液进行加压并加气,增加水溶液的空气溶解量,通入加过混凝剂的水溶液中,在常压情况下释放,空气析出形成小气泡,粘附在杂质絮粒上,造成絮粒整体密度小于水溶液而上升,从而使固液分离。它处理能力大,处理的自动化程度高。缺点是分离的清液质量较差;得到的料渣含湿量很高,一般在90%以上,很难进行后处理;料渣没法进行洗涤等操作;要求溶液体系中固含量低,一般在5%以下。公开号:CN1151250,申请号:95119267.1,专利名称:发酵废液中提取菌体蛋白的办法;公开号:CN1149624,申请号:96118305.5,专利名称:冷法絮凝提取味精废液中单细胞蛋白质的方法;公开号:CN1164343,申请号:96106006.9,专利名称:一种菌体蛋白的提取工艺;公开号:CN1163706,申请(专利)号:97105691.9,专利名称:一种谷氨酸生产废液中菌体蛋白的提取工艺;公开号:CN1060870,申请(专利)号:91109689.2,专利名称:絮凝气浮法除菌后提取谷氨酸的方法。以上专利都提到了用气浮法来进行固液分离,提取得到菌体蛋白。
由此可见,现有的发酵液的处理工艺中都存在固液分离的不足,是有待改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固液分离的缺点,提出一种滤渣含湿量低,能耗低,适用于处理高固含量体系,环保性好的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发酵液预处理:将发酵液根据工艺需要,采用灭菌、调整pH、浓缩、加热、絮凝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处理,使之能满足压榨和后续工艺的需要;
(2)布料:布料在专门的布料器上进行,将滤布在布料框内展开铺平,将预处理好的发酵液按规定量在布料器的帮助下,分布在滤布上,将滤布四周叠起,下降合适高度,在已布好的那一层上方重新铺开新的滤布,进行再次布料,包裹,往复循环直至整个料层布好,由于自身重力影响,在布料过程中,下层的料浆不断有清液渗出,清液沿笼内的栅条流入最底端的接液盘,由接液盘收集汇总引出到指定的清液储槽,布好料的笼推到预压处静置;
(3)预压:采用配重或液压方式进行预压,预压的压力范围为0.05~2kgf/cm2,预压采用逐步加压方式,整个时间为1~6小时,预压到规定压力,保压0.5~2小时,卸压,移动料笼到一次压榨处;
(4)一次压榨:采用液压方式,一次压榨的最终压力范围为5~20kgf/cm2,采用逐步加压方式,时间为2~10小时,压榨到规定压力,保压0.5~2小时,卸压,移动料笼到拔笼机构处,脱除原来的笼框,装入二次压榨笼框,移动料笼到二次压榨处;
(5)二次压榨:采用液压方式,二次压榨的最终压力范围为20~100kgf/cm2,采用逐步加压方式,时间为2~10小时,压榨到规定压力,保压0.5~2小时,卸压,移动料笼到拔笼机构处,脱除原来的笼框,移动料笼到出料处;
(6)出料:出料采用料渣分离机或人工方式;
(7)后处理:根据需要进行清液和料渣的后处理,进行清液含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料渣干燥处理。
发酵液为原始发酵液、经过物化办法处理的发酵液或经过浓缩的发酵浓液。发酵液的预处理非常重要,它的调整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面压榨工艺的成败。对于固型物粒度比较大的发酵液体系,如酵母菌、霉菌等,发酵液预处理比较简单,主要是调整pH,适当进行絮凝就可以。对于固型物粒度比较小的发酵液体系,如细菌、放线菌等,发酵液预处理比较复杂,需要调整pH、进行浓缩、加热和絮凝处理,使发酵液中菌体变性,凝聚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絮体。絮凝处理,絮凝处理选用的絮凝剂为无机絮凝剂或有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为铁盐系、铝盐系或硅酸盐系,如聚合硫酸铁、明矾、聚合氯化铝等,有机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或壳聚糖。
预压、一次压榨、二次压榨采用的加压方式均为柔性加压,即采用加压-保压-加压循环,逐步达到预定压力,控制办法可以采用PLC程序控制,也可以人工控制,优选为PLC程序控制。
料笼内部有竖直的栅条结构,中间为不锈钢壳体,外部有加强结构,料笼移动采用气垫车方式或采用轨道机构。
本发明和现有的发酵液的处理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①滤渣含湿量低,一般发酵液经过本工艺处理,含湿量在30%以上,与板框处理的60~70%相比要低得多,膜过滤、离心、气浮一般只能得到含湿量80%以上的浆状物。
滤渣含湿量低带来的好处是十分巨大的,如果主要目的产物在液体里,那么滤渣含湿量低就大大提高了目的产物的回收率,假如某发酵体系,固型物含量2%,经过本发明的工艺处理,最终得到30%含湿量的滤渣,下表是比较不同方法其目的产物的回收率:
表1
  方法   柔性压榨   板框过滤   陶瓷膜过滤   碟片分离   气浮
  滤渣含固量   70%   35%   20%   20%   20%
  产物回收率   99.12%   96.21%   91.84%   91.84%   91.84%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采用的工艺,在不加洗涤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极高的目的产物回收率。
一般生物发酵得到的滤渣,其含固量与状态有密切关系。含固量较低时大都是有一定粘度的液体,随着含固量的提高,逐步变成粘稠浆体、粘状半固体、塑性固体、干状固体。板框过滤得到的一般是粘状半固体或塑性固体,陶瓷膜过滤碟片分离得到的一般是粘稠浆体。由于这些状态都具有较强的粘结性,因此设备和过滤介质的清洗比较困难,要耗费很大的人力或很大的动力,工艺的可操作性较差。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处理得到的含湿量低,滤渣已经是干状固体,表面没有粘结性,与过滤介质的分离很容易,后续的处理、转运和一般固体物料一样很简单,不需要专用的设备,大大改善了操作的环境。
在需要对滤渣进行干燥处理的情况下,滤渣含湿量低是十分重要的。同样对上面举例的体系进行分析,假定要得到1吨的干燥成品,最终含湿量5%,干燥机的热效率50%(简单算就是干燥掉0.5吨水需要1吨蒸汽),下表为不同的料渣需要多少蒸汽的对比情况:
表2
  方法   柔性压榨   板框过滤   陶瓷膜   碟片离心   气浮
  滤渣含固量   70%   35%   20%   20%   20%
  需滤渣量(吨)   1.36   2.71   4.75   4.75   4.75
  除水量(吨)   0.36   1.71   3.75   3.75   3.75
  需蒸汽量(吨)   0.71   3.43   7.50   7.50   7.50
②静态柔性压榨,能耗低。本发明主要耗能在机械压榨上,由于物料处于静态,能量利用效率很高。根据固含量不同,得到1吨压榨后的滤渣(含湿量35%左右),大约耗电30~100度。
③适用于处理高固含量体系。高固含量的发酵液或浓缩液处理是一个工业难题。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膜过滤、离心、气浮这类固液分离方法无法处理这类物料。膜过滤、离心工艺本身还得到了高固含量浓缩液,而且这个问题大大制约了这两类工艺的应用。本工艺也可以作为膜过滤、离心工艺的后续处理工艺,解决高固含量浓缩液的处理问题,同时还可以降低对前道的膜过滤、离心工艺的要求(如浓缩液浓度可以降低),改善它们的操作条件。
④无三废排放,环保性好。整个工艺过程只添加少量的絮凝剂,没有大量的清洗再生过程,得到的只有清液和滤渣,无三废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发酵指的是通过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的生长培养或化学变化大量产生和专门积累代谢产物的反应过程。发酵液统指发酵的产物,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或半固体。发酵工业一般包括以下领域:酿造工业、酮醇类发酵生产、抗生素类发酵生产、酶的发酵生产、有机酸的发酵生产、氨基酸发酵生产、核酸发酵生产、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发酵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生产、工业废水处理、石油发酵、食用和药用真菌发酵生产、微生物农药和兽药菌肥等的发酵生产、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特定产物、基因工程生产特定的药物等等。
本发明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发酵液预处理、布料、预压、一次压榨、二次压榨、出料、后处理等工序。
发酵液预处理:将发酵液根据工艺需要,进行灭菌、调整pH、絮凝等处理,使之能满足压榨和后续工艺的需要。发酵液的预处理非常重要,它的调整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面压榨工艺的成败。对于固型物粒度比较大的发酵液体系,如酵母菌、霉菌等,发酵液预处理比较简单,主要是调整pH,适当进行絮凝就可以。对于固型物粒度比较小的发酵液体系,如细菌、放线菌等,发酵液预处理比较复杂,需要调整pH,进行浓缩、加热、絮凝等处理,使发酵液中菌体变性,凝聚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絮体。发酵液种类繁多,预处理的工艺要通过小试压榨实验确认。
布料:布料在专门的布料器上进行。将滤布在布料框内展开铺平,将预处理好的发酵液按规定量在布料机构的帮助下,分布在滤布上,将滤布四周叠起。下降合适高度,在已布好的那一层上方重新铺开新的滤布,进行再次布料,包裹。往复循环直至整个料层布好。由于自身重力影响,在布料过程中,下层的料浆不断有清液渗出,清液沿笼内的栅条流入最底端的接液盘,由接液盘收集汇总引出到指定的清液储槽。布好料的笼推到预压处静置。布料机构实际包括两部分:定量灌浆系统和灌浆笼系统。定量灌浆系统可以采用工业上成熟的各种定量布料系统,也可以简单的采用人工方式,目的就是控制每层的料液量,按照1m*1.3m的灌浆笼规格,每层料液量一般控制在10~100L。每层料液量要大致均匀,差异太大,会影响最终压榨完每层的含湿量,料层越薄,同样压榨条件下,含湿量越低。滤布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它一定要适应料液的情况,材质可靠,耐腐蚀,不影响料液;高强度,耐磨;细度合适,可以有效截留固型物;与固型物的极性不同,易于分离。
预压:采用配重或液压方式,进行预压,预压的压力范围为0.05~2kgf/cm2。预压采用逐步加压方式,整个时间大约为1~6小时。预压到规定压力,保压0.5~2小时。卸压,移动料笼到一次压榨处。预压的目的在于在施加较小压力地情况下,较快地使清液滤出,快速降低滤渣的含湿量,同时使料层内上下的含湿量较为一致。一般情况下,经过预压,得到的清液总量可以占到压榨清液总量的50~80%。经过预压,料层体积大大缩小,可以减少后面压榨缩需要的压缩比。当然,预压在整个工艺系统内不是必须的,也可以直接进行一次压榨。经过预压,一般滤渣的含固量可以达到35~45%。由于采用了静压方式,清液比较澄清,要明显好于板框过滤。
一次压榨:采用液压方式,一次压榨的最终压力范围为5~20kgf/cm2。采用逐步加压方式,整个时间大约为2~10小时。压榨到规定压力,保压0.5~2小时。卸压,移动料笼到拔笼机构处,脱除原来的笼框,装入二次压榨笼框,移动料笼到二次压榨处。一次压榨一般采用四柱式液压机,操作方式和预压类似。经过一次压榨,一般滤渣的含固量可以达到50~60%。
二次压榨:采用液压方式,二次压榨的最终压力范围为20~100kgf/cm2。采用逐步加压方式,整个时间大约为2-10小时。压榨到规定压力,保压0.5~2小时。卸压,移动料笼到拔笼机构处,脱除原来的笼框,移动料笼到出料处。一次压榨一般采用四柱式液压机,操作方式和预压类似。经过一次压榨,一般滤渣的含固量可以达到63~75%。
出料:出料可以采用专门的料渣分离机,也可以采用简单的人工方式。
后处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清液和料渣的后处理。如清液含有效成分的可以返回提取工段,料渣可以进行干燥等处理。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微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的分离:调整发酵液温度37℃,pH5.0,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事先配好的壳聚糖溶液(分子量4kD),总的壳聚糖浓度控制到0.5g/L,搅拌30min,待用。用布料器将絮凝好的发酵液在布料器中,进行分层均匀布料包裹,形成待压榨的料垛。用气垫车将料垛从布料装置中移出,在轨道上,经过预压,其中液体基本出到总量的63%,然后进行一级压榨,压榨采用程序控制的自动压榨-保压-压榨循环,在规定的4小时内达到额定的8kg/cm2压力,保压到基本没有水流出。此时,物料含湿基本为49%。用气垫车移出,去掉一级压榨笼,换上二级压榨笼,推入进行二级压榨,压榨采用程序控制的自动压榨-保压-压榨循环,在规定的4小时内达到额定的50kg/cm2压力,保压到基本没有水流出。此时,物料含湿基本为28%。用气垫车移出,去掉二级压榨笼,将压好的固体与滤布进行分离。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米根霉菌株As3.819发酵生产L-乳酸的分离:调整发酵液温度40℃、pH5.0,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事先配好的壳聚糖溶液,总的壳聚糖浓度控制到20mg/L,搅拌10min,待用。用布料器将絮凝好的发酵液在布料器中,进行分层均匀布料包裹,形成待压榨的料垛。用气垫车将料垛从布料装置中移出,在轨道上,经过预压,其中液体基本出到总量的62%,然后进行一级压榨,压榨采用程序控制的自动压榨-保压-压榨循环,在规定的4小时内达到额定的8kg/cm2压力,保压到基本没有水流出。此时,物料含湿基本为49%。用气垫车移出,去掉一级压榨笼,换上二级压榨笼,推入进行二级压榨,压榨采用程序控制的自动压榨-保压-压榨循环,在规定的4小时内达到额定的50kg/cm2压力,保压到基本没有水流出。此时,物料含湿基本为28%。用气垫车移出,去掉二级压榨笼,将压好的固体与滤布进行分离。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林可霉素发酵液分离:温度20℃、pH为3的林可霉素发酵液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事先配好的絮凝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900×104)),总浓度控制在50mg/L,搅拌20min,待用。用布料器将絮凝好的发酵液在布料器中,进行分层均匀布料包裹,形成待压榨的料垛。用气垫车将料垛从布料装置中移出,在轨道上,经过预压,其中液体基本出到总量的58%,然后进行一级压榨,压榨采用程序控制的自动压榨-保压-压榨循环,在规定的4小时内达到额定的8kg/cm2压力,保压到基本没有水流出。此时,物料含湿基本为47%。用气垫车移出,去掉一级压榨笼,换上二级压榨笼,推入进行二级压榨,压榨采用程序控制的自动压榨-保压-压榨循环,在规定的4小时内达到额定的50kg/cm2压力,保压到基本没有水流出。此时,物料含湿基本为26%。用气垫车移出,去掉二级压榨笼,将压好的固体与滤布进行分离。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为赖氨酸发酵液分离:温度28℃、pH为6.5的赖氨酸发酵液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事先配好的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1200×104)),总浓度控制在60mg/L,搅拌20min,待用。用布料器将絮凝好的发酵液在布料器中,进行分层均匀布料包裹,形成待压榨的料垛。用气垫车将料垛从布料装置中移出,在轨道上,经过预压,其中液体基本出到总量的56%,然后进行一级压榨,压榨采用程序控制的自动压榨-保压-压榨循环,在规定的4小时内达到额定的8kg/cm2压力,保压到基本没有水流出。此时,物料含湿基本为49%。用气垫车移出,去掉一级压榨笼,换上二级压榨笼,推入进行二级压榨,压榨采用程序控制的自动压榨-保压-压榨循环,在规定的4小时内达到额定的50kg/cm2压力,保压到基本没有水流出。此时,物料含湿基本为28%。用气垫车移出,去掉二级压榨笼,将压好的固体与滤布进行分离。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为活性污泥分离:温度25℃、pH为7的浓缩活性污泥(固含量10%)在搅拌状态下,加入事先配好的絮凝剂(含量30%聚合氯化铝溶液),总浓度控制在10mg/L,搅拌5min,待用。用布料器将絮凝好的活性污泥在布料器中,进行分层均匀布料包裹,形成待压榨的料垛。用气垫车将料垛从布料装置中移出,在轨道上,经过预压,其中液体基本出到总量的60%,然后进行一级压榨,压榨采用程序控制的自动压榨-保压-压榨循环,在规定的4小时内达到额定的8kg/cm2压力,保压到基本没有水流出。此时,物料含湿基本为45%。用气垫车移出,去掉一级压榨笼,换上二级压榨笼,推入进行二级压榨,压榨采用程序控制的自动压榨-保压-压榨循环,在规定的4小时内达到额定的50kg/cm2压力,保压到基本没有水流出。此时,物料含湿基本为25%。用气垫车移出,去掉二级压榨笼,将压好的固体与滤布进行分离。
除以上实施例为,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同等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发酵液预处理:将发酵液根据工艺需要,采用灭菌、调整pH、浓缩、加热、絮凝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处理;
(2)布料:布料在布料器上进行,将滤布在布料框内展开铺平,将预处理好的发酵液按规定量在布料器的帮助下,分布在滤布上,将滤布四周叠起,下降合适高度,在已布好的那一层上方重新铺开新的滤布,进行再次布料,包裹,往复循环直至整个料层布好,在布料过程中,下层的料浆不断有清液渗出,清液沿笼内的栅条流入最底端的接液盘,由接液盘收集汇总引出到指定的清液储槽,布好料的笼推到预压处静置;
(3)预压:采用配重或液压方式进行预压,预压的压力范围为0.05~2kgf/cm2,预压采用逐步加压方式,整个时间为1~6小时,预压到规定压力,保压0.5~2小时,卸压,移动料笼到一次压榨处;
(4)一次压榨:采用液压方式,一次压榨的最终压力范围为5~20kgf/cm2,采用逐步加压方式,时间为2~10小时,压榨到规定压力,保压0.5~2小时,卸压,移动料笼到拔笼机构处,脱除原来的笼框,装入二次压榨笼框,移动料笼到二次压榨处;
(5)二次压榨:采用液压方式,二次压榨的最终压力范围为20~100kgf/cm2,采用逐步加压方式,时间为2~10小时,压榨到规定压力,保压0.5~2小时,卸压,移动料笼到拔笼机构处,脱除原来的笼框,移动料笼到出料处;
(6)出料:出料采用料渣分离机或人工方式;
(7)后处理:根据需要进行清液和料渣的后处理,进行清液含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料渣干燥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液为原始发酵液或经过浓缩的发酵浓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于固型物粒度比较大的发酵液体系,发酵液预处理是灭菌、调整pH和絮凝;对于固型物粒度比较小的发酵液体系,发酵液预处理是灭菌、调整pH、浓缩、加热和絮凝,使发酵液中菌体变性,凝聚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絮体。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絮凝处理选用的絮凝剂为无机絮凝剂或有机絮凝剂,所述无机絮凝剂为铁盐系、铝盐系或硅酸盐系,所述有机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或壳聚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一次压榨和二次压榨采用的加压方式均为柔性加压,即采用加压-保压-加压循环,逐步达到预定压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笼内部有竖直的栅条结构,中间为不锈钢壳体,外部有加强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笼移动采用气垫车方式或采用轨道机构。
CN2009100298683A 2009-03-26 2009-03-26 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3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298683A CN101543695B (zh) 2009-03-26 2009-03-26 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298683A CN101543695B (zh) 2009-03-26 2009-03-26 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3695A CN101543695A (zh) 2009-09-30
CN101543695B true CN101543695B (zh) 2010-11-10

Family

ID=41191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2986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3695B (zh) 2009-03-26 2009-03-26 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436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7607B (zh) * 2016-12-30 2022-06-10 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纯化dha毛油的方法
CN111575323A (zh) * 2017-02-23 2020-08-25 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取ara毛油的方法
CN115677161A (zh) * 2022-10-21 2023-02-03 三化(青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0676A2 (en) * 1995-10-23 1997-05-02 Ajinomoto Co., Ltd. Method for treating fermentation broth
CN1810731A (zh) * 2005-10-24 2006-08-02 山东省轻工业学院 氨基酸发酵废液处理工艺
CN1861629A (zh) * 2005-11-30 2006-11-15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供hplc分析的万古霉素发酵液前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70676A2 (en) * 1995-10-23 1997-05-02 Ajinomoto Co., Ltd. Method for treating fermentation broth
CN1810731A (zh) * 2005-10-24 2006-08-02 山东省轻工业学院 氨基酸发酵废液处理工艺
CN1861629A (zh) * 2005-11-30 2006-11-15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供hplc分析的万古霉素发酵液前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3695A (zh) 2009-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5792B (zh) 一种循环式微生物发酵反应与料液分离一体化设备
CN103131631B (zh) 一种利用高浓度固体原料制备生物燃气的干发酵装置及其方法
EP2411546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clarified juice, packagible juice, ethanol and sugar from sugarcane and system thereof
CN101543695B (zh) 柔性压榨法处理发酵液的工艺
CN104745666B (zh) 一种提取l‑谷氨酰胺的工艺
CN115746067A (zh) 一种发酵液的固液分离方法
CN113698033B (zh) 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127986A (zh) 一种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方法及生产线装置
CN104003775A (zh) 一种有机肥的发酵方法
CN106165744B (zh) 连续型静态发酵红茶菌液的设备及制作方法
CN108585965A (zh) 一种低固含率有机废液制肥系统及方法
CN104973737A (zh) 一种处理高悬浮固体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
CN107739836B (zh) 一种非接触式连续生物淋滤赤泥的装置及方法
CN207567086U (zh) 一种非接触式连续生物淋滤赤泥的装置
CN206324138U (zh) 连续型静态发酵红茶菌液的设备
CN103980110A (zh) 葡萄糖酸钠母液组合分离净化提取工艺
CN210683624U (zh) 一种从固体有机堆肥中提取堆肥茶的渗滤培养装置
CN211394245U (zh) 一种牲畜粪便厌氧发酵液处理设备
CN105016584B (zh) 将中药渣废液循环再利用于中药渣发酵的方法
CN102092888A (zh) 一种处理橡胶胶乳加工厂胶块加工废水的加工工艺
CN210974619U (zh) 一种用于河流污染治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制备装置
CN203820791U (zh) 一种循环式微生物发酵反应与料液分离一体化设备
CN106701638A (zh) 一种蛭弧菌微生态制剂的发酵制备方法
CN207713620U (zh) 用于养殖黑水虻的畜禽粪便浓缩装置
CN101580800A (zh) 一种赖氨酸菌体的分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