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3050B -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3050B
CN101543050B CN200880000514XA CN200880000514A CN101543050B CN 101543050 B CN101543050 B CN 101543050B CN 200880000514X A CN200880000514X A CN 200880000514XA CN 200880000514 A CN200880000514 A CN 200880000514A CN 101543050 B CN101543050 B CN 101543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lip
subject
images
clip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05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3050A (zh
Inventor
甲斐康司
渊上郁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43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3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3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30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6Recombination of partial images to recreate the original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8Alteration of picture size, shape,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e.g. zooming, rotation, rolling,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集成电路,削减在记录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图像数据时的记录容量。为此,图像处理单元指定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并设定为第1剪切图像,其中,被摄体剪切图像是对摄像单元所获得的拍摄图像内的多个被摄体像分别进行剪切而得的;将包围了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的1个图像设定为第2剪切图像;分别算出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与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并进行比较;选择数据尺寸小的图像,以记录到记录单元。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Bracket)摄影的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集成电路,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从拍摄图像中剪切含有期望记录的被摄体的多个静态图像的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有一种摄像装置,用户只需摁一次快门按钮,便能够获得构图互不相同的多个静态图像。以下,将用户摁下快门按钮的动作称为快门摁下动作,相应地,将用户通过1次快门摁下动作,便获得构图互不相同的多个静态图像的摄影称为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 
现有技术中,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摄像装置,例如有日本特开2004-109247(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摄像装置。图15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的摄像装置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示意图。当用户进行快门摁下动作时,专利文献1的摄像装置使变焦镜头的镜头位置从进行快门摁下动作的时刻所在的、用户设定的第1位置(区域R0)向比该第1位置更靠广角的一侧的第2位置(区域R1)移动。然后,专利文献1的摄像装置通过CCD拍摄元件,拍摄广角图像(区域R1)。之后,专利文献1的摄像装置从所拍摄到的图像(区域R1)中,选取出具有与第1位置的画面视角相应的大小的、且在所拍摄到的图像(区域R1)中的位置互不相同的多个区域(区域R0,R2),作为多个静态图像。由此,专利文献1的摄像装置经过用户的1次快门摁下动作,便获得构图互不相同的多个静态图像。 
此外,现有技术中,其他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摄像装置还有如日本特开2006-211489(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摄像装置。图16是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现有技术的摄像装置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示意图。当用户选择变焦连拍模式时,专利文献2的摄像装置对被摄体的连拍过程图像(Through image)连同多个变焦连拍框进行预览显示。然后,专利文献2的摄像装置按照用户对十字键的动作,对变焦连拍框的剪切位置的存储进行更新,并在该更新后所存储的剪切位置显示变焦连拍框(20a,20b)。当用户进行快门摁下动作时,专利文献2的摄像装置开始静态图像拍摄处理,将经过该静态图像拍摄处理而获得的静态图像存入缓冲存储器(Buffermemory)。然后,专利文献2的摄像装置通过剪切处理,从该所获得的静态图像中生成变焦连拍框20a内的静态图像及变焦连拍框20b内的静态图像,并分别存入缓冲存储器。然后,专利文献2的摄像装置将通过拍摄处理而获得的静态图像及所生成的静态图像分别存入闪存(flash memory)。此外,专利文献2的摄像装置将通过上述处理而获得的多个静态图像作为一组图像保存。这样,专利文献2的摄像装置经过用户的1次快门摁下动作,便获得构图互不相同的多个静态图像。 
如上所述,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经过用户的1次快门摁下动作便能够获得多个静态图像。由此,运用上述现有技术的摄像装置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情况下,相对于用户进行快门摁下动作的次数而言,所取得的静态图像的数量增多,所要保存的静态图像的数据尺寸大幅度增加。其结果,现有技术的摄像装置存在需要大容量的记录装置的问题。具体而言,在设定经过1次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能够获得4种构图的静态图像的情况下,用户进行与普通拍摄(通过1次快门摁下动作获得1个静态图像的拍摄)相同次数的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时,现有技术的摄像装置需要大约4倍左右的记录容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92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114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集成电路,能够削减在向记录单元记录通过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而获得的静态图像的数据时所需的记录容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摄像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拍摄单元,拍摄被摄体,获得拍摄图像;图像处理单元,对拍摄单元所获得的拍摄图像进行加工;及记录单元,记录图像处理单元所加工的图像;图像处理单元包括,被摄体剪切图像指定部,指定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该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是对拍摄单元所获得的拍摄图像内的多个被摄体像的每一个进行剪切而获得的;第1剪切图像设定部,将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设定为第1剪切图像;第2剪切图像设定部,将包围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的1个图像设定为第2剪切图像;第1数据尺寸计算部,计算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第2数据尺寸计算部,计算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比较部,比较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与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以及选择部,从第1剪切图像与第2剪切图像中,选择被比较部判断为数据尺寸小的图像,以记录到记录单元。 
由此,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由于能够降低记录到记录单元的图像的数据尺寸,从而能够削减记录单元的记录容量。 
此外,被摄体剪切图像指定部所指定的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都可以是方形,第2剪切图像设定部所设定的第2剪切图像也可以是方形。 
此外,最好是:第2剪切图像设定部所设定的第2剪切图像不包含不属于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中的任一个的区域。 
由此,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由于能够进一步降低记录到记录单元的图像的数据尺寸,从而能够进一步削减记录单元的记录容量。 
此外,被摄体剪切图像指定部所指定的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都是方形,选择部在选择了第1剪切图像的情况下,扩大或缩小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将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并排而加工成为1个方形的第1剪切图像。 
由此,能够提高用户欣赏第1剪切图像时的美观。 
此外,第1数据尺寸计算部所算出的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是压缩处理后的数据尺寸,第2数据尺寸计算部所算出的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也可以是压缩处理后的数据尺寸。 
由此,在将图像数据压缩后记录到记录单元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记录到记录单元的图像的数据尺寸降低到最佳。 
此外,拍摄单元所获得的拍摄图像是反映被摄体的实时运动的实时动态图像,被摄体剪切图像指定部也可以指定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该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是对实时动态图像内的多个被摄体像进行追踪并分别剪切而得的。 
由此,用户只需对实时动态图像内的多个被摄体像指定一次,便能够进行多次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 
此外,上述图像处理单元所包含的各个部能够实现构成图2、图7、图10、图12及图13的流程(之后将详述)的、以下步骤的处理。被摄体剪切图像指定部实现步骤S103、S510及S520的处理。第1剪切图像设定部实现步骤S104及S504的处理。第2剪切图像设定部实现步骤S106及S206的处理。第1数据尺寸计算部实现步骤S105及S405的处理。第2数据尺寸计算部实现步骤S107及S407的处理。比较部实现步骤S108、S208及S408的处理。选择部实现步骤S109、S110、S310、S409及S410的处理。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摄像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摄像方法具备:拍摄步骤,拍摄被摄体,获得拍摄图像;图像处理步骤,对在拍摄步骤中获得的拍摄图像进行加工;及记录步骤,记录在图像处理步骤中加工的图像;图像处理步骤包括,指定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的步骤,该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是将在拍摄步骤获得的拍摄图像内的多个被摄体像分别进行剪切而得的;将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设定为第1剪切图像的步骤;将包围了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的1个图像设定为第2剪切图像的步骤;算出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的步骤;算出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的步骤;比较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与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的步骤;从第1剪切图像与第2剪切图像中,选择在比较数据尺寸的步骤中判断为数据尺寸小的图像,以在记录步骤进行记录的步骤。
由此,由于本发明的摄像方法能够减小所记录的图像的数据尺寸,从而能够削减记录容量。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组装于摄像装置的集成电路,该摄像装置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该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对拍摄被摄体所获得的拍摄图像进行加工和记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包括:信号处理和AD转换电路,对拍摄被摄体的CCD的输出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及增益控制,并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校正电路,对信号处理和AD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图像校正处理,从而获得拍摄图像;及图像处理单元,指定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并设定为第1剪切图像,其中,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是将校正电路所获得的拍摄图像内的多个被摄体像分别进行剪切而得的,将包围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的1个图像设定为第2剪切图像,分别算出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与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并进行比较;选择数据尺寸小的图像来进行记录。 
由此,本发明的集成电路由于能够减小所记录的图像的数据尺寸,从而能够削减记录容量。 
发明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集成电路,能够削减将通过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而获得的静态图像的数据记录到记录单元时所需的记录容量。从而,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集成电路与现有技术的摄像装置等相比,能够削减记录单元的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的构成例的模块图。 
图2是说明拍摄被摄体后,将静态图像记录到记录单元之前,摄像装置100进行的特征性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图2的步骤102中,存储在SDRAM5中的静态图像40的一示例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静态图像40中,不具有图像重叠部分46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5是图3所示的静态图像40中,具有图像重叠部分46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6是图3所示的静态图像40中,具有图像重叠部分46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7是说明拍摄被摄体后,将静态图像记录到记录单元之前,摄像装置200进行的特征性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步骤S206中,CPU13-2所设定的第2剪切图像的示意图。 
图9是说明步骤S206中,CPU13-2所设定的第2剪切图像的示意图。 
图10是说明拍摄被摄体后,将静态图像记录到记录单元之前,摄像装置300进行的特征性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在步骤S310,CPU13-3所进行的加工的示意图。 
图12是说明拍摄被摄体后,将静态图像记录到记录单元之前,摄像装置400进行的特征性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拍摄被摄体后,将静态图像记录到记录单元之前,摄像装置500进行的特征性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步骤S510等的说明图。 
图15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的摄像装置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示意图。 
图16是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现有技术的摄像装置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镜头 
2  CCD 
3  信号处理和AD转换电路 
4  校正电路 
5  SDRAM 
6  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 
7  存储卡接口 
8  存储卡 
9  操作单元 
10 显示单元 
11 定时发生器 
12 镜头驱动部 
13、13-2、13-3、13-4、13-5 CPU 
100、200、300、400、500 摄像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的构成例的模块图。如图1所示,摄像装置100包括:镜头1、CCD(Charge Coupled Device)2、信号处理和AD转换电路3、校正电路4、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存储器)5、非易失性存储器6、存储卡接口7、存储卡8、操作单元9、显示单元10、定时发生器11、镜头驱动部12及CPU13。此外,由于存储卡8能够从摄像装置100上拆卸,也可以认为摄像装置100中不含有存储卡8。并且,也可以将非易失性存储器6、存储卡接口7及存储卡8总称为记录单元;将镜头1、CCD2、信号处理和AD转换电路3、校正电路4、定时发生器11及镜头驱动部12总称为拍摄单元;将CPU13称为图像处理单元;将SDRAM称为临时存储单元。 
首先,参照图1,对摄像装置100的动作进行简要说明。镜头1使被摄体(图未示)的像(以下,称为被摄体像)成像于CCD2。CCD2把以光信号的形式成像的被摄体像转换为电信号,由此对被摄体进行拍摄。信号处理和AD转换电路3对CCD2输出的电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及增益控制,并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校正电路4对信号处理和AD转换电路3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白平衡(白色校正)、伽玛校正、颜色校正等图像校正处理。通过上述处理,获得被摄体的实时的动态图像(以下称为实时动态图像)。SDRAM5按照用户的快门摁下动作,将利用实时动态图像制作的静态图像暂时存储。CPU13对SDRAM5中所存储的静态图像进行特征性的处理后(之后将详述),记录到非易失性存储器6,或经由存储卡接口7记录到存储卡8。定时发生器11对CCD2向信号处理和AD转换电路输出电信号的定时进行控制。镜头驱动部12通过控制镜头1的位置,来实现摄像装置100的聚焦动作及调焦动作。显示单元10显示实时动态图像和存储在SDRAM5中的静态图像。此外,显示单元10显示存储卡8或非易失性存储器6中所记录的静态图像。操作单元9是快门按钮及光标按键等,输入用户的指示。此外,CPU13控制上述摄像装置100所执行的一连串动作。 
图2是说明拍摄被摄体后,将静态图像记录到记录单元之前,摄像装置100进行的特征性处理的流程图。以下参照图2,对摄像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用户通过边看显示单元10所显示的实时动态图像,边将期望记录的多个被摄体像以静态图像的形式设置到框内(步骤S100)。这里,被摄体例如是人物、动物、汽车、植物、建筑物等。接着,在步骤S101中,若CPU13通过操作单元9检测出快门摁下动作,则进入步骤S102。在步骤S101中,CPU13没有检测出快门摁下动作的情况下,保持待机。然后,步骤S102中,CPU13利用校正电路4所输出的实时动态图像来制作静态图像,并将该静态图像暂时存入SDRAM5。图3是图2的步骤102中,存储到SDRAM5中的静态图像40的一示例图。以下结合图3,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 
接着,步骤S103中,CPU13根据用户的指示,分别指定SDRAM5中所存储的静态图像40内、用户期望记录的多个被摄体像44及45。然后,步骤S103中,CPU13在静态图像40内设定含有被摄体像44的、方形的被摄体剪切图像41,以及含有被摄体像45的、方形的被摄体剪切图像42。此时,用户边看显示了SDRAM5中所存储的静态图像的显示单元10,边使用操作单元9来指定期望记录的、该静态图像40中的多个被摄体像44及45。图3的示例中指定的被摄体像44及被摄体像45都是人物像。 
并且,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既可以分别都包含整个被摄体像44及45,也可以只包含一部分(脸部等)。此外,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既可以根据以静态图像40内、用户所指定的点为中心的方形来设定,也可以通过其他公知的方法来设定。并且,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可以是多角形、椭圆形、圆形等,也可以是其他任意形状。此外,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的大小、形状也可以互不相同。此外,也可以指定3个以上的被摄体像,从而分别设 定3个以上的被摄体剪切图像。 
接着,CPU13分别选取步骤S103中所设定的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并设定为第1剪切图像(步骤S104)。 
接着,CPU13计算出在步骤S104所选取的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步骤S105)。具体而言,CPU13通过算出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被摄体剪切图像42的面积并进行合计,来计算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并且,应用构成被摄体剪切图像41的像素数能够计算出被摄体剪切图像41的面积。通过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计算出被摄体剪切图像42的面积。 
接着,CPU13选取方形的被摄体剪切图像43,即包围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的一个图像,并设定为第2剪切图像(步骤S106)。 
接着,CPU13计算出在步骤S106所选取的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步骤S107)。具体而言,CPU13通过算出第2剪切图像的面积来计算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并且,应用构成第2剪切图像的像素数能够计算出第2剪切图像的面积。此外,第2剪切图像可以是多角形、椭圆形、圆形等,也可以是其他任意形状。这里,第2剪切图像(被摄体剪切图像43)包含不属于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中任一个的区域,即扩展区域47及48。并且,将被摄体剪切图像41与被摄体剪切图像42重叠的部分称为图像重叠部分46。 
图4是图3所示的静态图像40中不具有图像重叠部分46的情况的说明图。此外,图4的静止图像40包含扩展区域49。此外,图5及图6是图3所示的静态图像40中具有图像重叠部分46的情况的说明图。以下结合图3~图6,对步骤S108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8中,CPU13判断在步骤S105中所算出的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是否大于在步骤S107所算出的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例如可以通过比较第1剪切图像与第2剪切图像的面积来进行步骤S108的判断。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在第1剪切图像的面积(被摄体剪切图像41的面积与被摄体剪切图像42的面积 合计)大于第2剪切图像的面积(被摄体剪切图像43的面积)的情况下,判断为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大于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进入步骤S109。另一方面,如图4及图5所示,在第1剪切图像的面积小于第2剪切图像的面积的情况下,判断为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小于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进入步骤S110。 
此外,在步骤S108中,判断为第1剪切图像的面积与第2剪切图像的面积相等的情况下,例如,用户可以选择进入其中的某一步骤,也可以事先设定好要进入的步骤。 
步骤S109中,CPU13选择在步骤S106中所设定的第2剪切图像。接着,CPU13将所选择的第2剪切图像文档化,并记录到非易失性存储器6或存储卡8(步骤S111)。此外,关于将第2剪切图像记录到非易失性存储器6还是存储卡8,可以由用户来决定,也可以事先设定。 
步骤S110中,CPU13选择在步骤S104中所设定的第1剪切图像。换言之,步骤S110中,CPU13选择被摄体剪切图像41与被摄体剪切图像42。接着,CPU13将所选择的第1剪切图像文档化,并记录到非易失性存储器6或存储卡8(步骤S111)。这里,CPU13既可以将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作为一个文档来记录,也可以分别作为各自的文档来记录。在将被摄体剪切图像41与被摄体剪切图像42作为各自的文档来记录的情况下,各个文档可以相关联。由此,以后用户等在观看记录图像时,能够容易便同时欣赏到同时刻的被摄体像44及45。此外,关于将第1剪切图像记录到非易失性存储器6还是存储卡8,可以由用户来决定,也可以事先设定。 
此外,连续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情况下,重复上述步骤。 
如上所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指定所获得的静态图像40内的多个被摄体像44及45,并设定分别含有上述被摄体像的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然后,比较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的合计数据尺寸(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与包围了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的一个被摄体剪切图像43的数据尺寸(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在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大于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的情况下,将第2剪切图像记录到存储卡8等记录单元。在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小于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的情况下,将第1剪切图像记录到存储卡8等记录单元。这样,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始终向记录单元记录数据尺寸小的数据。 
由此,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能够削减将通过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而获得的静态图像的数据记录到记录单元时所需的记录容量。其结果,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与现有技术的摄像装置相比,能够削减记录单元的容量。并且,如上所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可以将多个被摄体像44及45的图像作为一个文档来记录,或者可以分别作为相互关联的多个文档来记录。由此,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使用户能够轻易地同时欣赏到同时刻的被摄体像44及45的图像。 
此外,图2的步骤S111中,图像的数据既可以压缩后再记录,也可以不压缩而进行记录。压缩形式例如JPEG、JPEG2000、PNG、TIFF等。 
此外,图2中,也可以在步骤S104与S105之前执行步骤S106及S107。 
此外,上述说明中,在图2的步骤S108中,CPU13直接对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与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进行比较。但是,在图2的步骤S108中,CPU13也可以对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或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上加上规定值后,再比较数据尺寸。即,CPU13在比较数据尺寸时,也可以进行加权(Weighted)。由此,图2的步骤S108中可以进行设定,使第1剪切图像便于记录到记录单元,或使第2剪切图像便于记录到记录单元。 
此外,也可以通过比较图3所示的图像重叠部分46的面积与扩展区域47及48的合计面积,来比较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与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具体而言,在图像重叠部分46的面积大于扩展区域47及48的合计面积的情况下,将第2剪切图像记录到记录单元;在图像重叠部分46的面积小于扩展区域47及48的合计面积的情况下,将第1剪切图像记录到记录单元。 
此外,上述说明中,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0通过一次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将同时刻的多个被摄体像44及45记录到记录单元。但是,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0例如也可以通过多次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将不同时刻拍摄的多个被摄体像合成后记录到记录单元。具体而言,例如,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0可以指定第一次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中的两个被摄体像,再指定第二次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中的其他两个被摄体像,应用图2所示的削减记录容量的方法来记录这四个被摄体像。该情况下,图2中,步骤S101中进行2次快门摁下动作,步骤S102中向SDRAM5存入2个静态图像,步骤S103中分别从所存储的2个静态图像中指定被摄体像。此外,图2的步骤S106中,CPU13,对第1次的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中所指定的2个被摄体像与第2次的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中所指定的2个被摄体像,在不改变在所存储的拍摄静态图像中的设置位置的情况下进行合成后,获得第2剪切图像。并且,在该情况下,用户不容易同时欣赏到同时刻的被摄体的图像。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200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参照图1)相比,仅在CPU13的动作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仍沿用图1来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为了便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将CPU13-2作为图1的CPU13来进行说明。并且省略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已作过说明的构成要素。 
图7是说明拍摄被摄体后,将静态图像记录到记录单元之前,摄像装置200进行的特征性处理的流程图。图7的流程中,相对于图2中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0的流程而言,步骤S106被置换为步骤S206,步骤S108被置换为步骤S208。并且,图7中与图2相同的步骤被付上相同的参照标记,省略其说明。图8及图9是说明步骤S206中,CPU13-2所设定的第2剪切图像的示意图。图8示出具有图像重叠部分46的情况。图9示出不具有图像重叠部分46的情况。 
以下,参照图7~图9,对摄像装置200的动作进行说明。步骤S206中,CPU13-2选取包含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的一个图像,即被摄体剪切图像43,并设定为第2剪切图像。图9中,由于被摄体剪切图像41与被摄体剪切图像42分离,所以第2剪切图像是被设定为,用面积可忽略不计的线将被摄体剪切图像41与被摄体剪切图像42连结而成的一个图像。如图8及图9所示,步骤S206中所设定的第2剪切图像不包括第1实施方式中已作过说明的扩展区域47~49(参照图3~图6)。 
步骤S208中,CPU13-2判断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是否大于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以下对步骤S208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如图8所示的具有图像重叠部分46的情况下,CPU13-2判断为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大于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进入步骤S109。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的不具有图像重叠部分46的情况下,CPU13-2判断为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与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相等。像这样不具有图像重叠部分46的情况下,例如,既可以由用户来选择进入步骤S109和步骤S110中的某一个步骤,也可以事先设定好要进入的步骤。 
如上所述,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200的第2剪切图像不包含扩展区域(参照图3~图6)。因而,第2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200在图7的步骤S111中不将扩展区域记录到单元记录。从而, 第2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200比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0更能够削减记录单元的容量。 
此外,图9中,第2剪切图像也可以不包含连结被摄体剪切图像41与被摄体剪切图像42的线。该情况下,第2剪切图像不是一个图像,而成为与第1剪切图像相同的图像。 
此外,图7的步骤S111中,图像的数据既可以被压缩后再记录,也可以不被压缩而记录。 
此外,图7中,也可以在步骤S104及S105之前执行步骤S206及S107。 
此外,图7的步骤S208中,CPU13-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的步骤S108同样地,也可以在比较数据尺寸时进行加权。 
此外,同样地,第2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200也可以如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通过多次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将不同时刻拍摄的多个被摄体像合成后记录到记录单元。 
(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300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参照图1)相比,仅在CPU13的动作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仍沿用图1来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为了便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中将CPU13-3作为图1的CPU13来进行说明。并且省略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已作过说明的构成要素。 
图10是说明拍摄被摄体后,将静态图像记录到记录单元之前,摄像装置300进行的特征性处理的流程图。图10的流程中,相对于图2中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0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而言,在步骤S110后追加了步骤S310。并且,图10中与图2相同的步骤被付上相同的参照标记,省略其说明。 
步骤S310中,CPU13-3对步骤S110中所选择的第1剪切图像进行加工。图11是说明在步骤S310中CPU13-3进行加工的示意图。图11(a)示出步骤S110中所选择的第1剪切图像。图11(b)~(d)示出经步骤S310加工后的第1剪切图像。以下参照图10及图11,对摄像装置3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1(a)所示,步骤S110中所选择的第1剪切图像是被摄体剪切图像41与被摄体剪切图像42处于分离状态的第1剪切图像。步骤S310中,CPU13-3将被摄体剪切图像41与被摄体剪切图像42加工成为一个方形的图像。具体而言,例如图11(b)所示,放大被摄体剪切图像41后,将其与被摄体剪切图像42并排而成为一个方形的图像。此外,例如图11(c)所示,缩小被摄体剪切图像42后,将其与被摄体剪切图像41并排而成为一个方形的图像。此外,例如图11(d)所示,对剪切被摄体剪切图像41的范围进行扩展后,将其与被摄体剪切图像42并排而成为一个方形的图像。由此,步骤S310中,CPU13-3将步骤S110所选择的第1剪切图像加工成为一个方形的第一剪切图像。然后,步骤S111中,CPU13-3将一个方形的第1剪切图像文档化并记录到记录单元(参照图1)。 
通过执行上述处理,用户在将记录在记录单元的第1剪切图像显示到显示器或打印出来欣赏时,能够使第1剪切图像更加美观。 
此外,步骤S310中,CPU13-3也可以进一步将加工后的第1剪切图像加工成符合用户的欣赏方式的形状。具体而言,步骤S310中,例如CPU13-3可以将第1剪切图像剪切成宽屏电视的显示画面的纵横尺寸比,也可以将第1剪切图像剪切成打印纸规格(A4等)尺寸的纵横尺寸比。由此,用户在欣赏记录在记录单元的第1剪切图像时,能够使第1剪切图像更加美观。 
如上所述,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300将第2剪切图像记录到记录单元时,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同样地能够削减记录容量。此外,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300在将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缩小后记录到记录单元的情况下(参照图11(c)),比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更能够削减记录单元。此外,用户在欣赏第1剪切图像时,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300能够使第1剪切图像美观。 
此外,以上说明了第1实施方式的图2的流程中追加步骤S310的情况。但也可以在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图7的流程中的步骤S110后追加步骤S310。该情况下,如第2实施方式中所述,由于没有将扩展区域记录到记录单元,所以能够进一步削减记录单元的容量。 
此外,图10的步骤S111中,图像的数据既可以被压缩后再记录,也可以不被压缩而记录。 
此外,图10中,也可以在步骤S104及S105之前执行步骤S106及S107。 
此外,图10的步骤S108中,CPU13-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的步骤S108同样地,也可以在比较数据尺寸时进行加权。 
此外,同样地,第3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300也可以如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通过多次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将不同时刻拍摄的多个被摄体像合成后记录到记录单元。 
(第4实施方式) 
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400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参照图1)相比,仅在CPU13的动作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仍沿用图1来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为了便于说明,第4实施方式中将CPU13-4作为图1的CPU13来进行说明。并且,省略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已作过说明的构成要素。 
图12是说明拍摄被摄体后,将静态图像记录到记录单元之前,摄像装置400进行的特征性处理的流程图。图12的流程中,相对于图2中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0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而言,步骤S105被置换为步骤S405,步骤S107被置换为步骤S407,步骤S108被置换为步骤S408,步骤S109被置换为步骤S409, 步骤S110被置换为步骤S410,步骤S111被置换为步骤S411。并且,图12中与图2相同的步骤被付上相同的参照标记,省略其说明。 
以下参照图12,对摄像装置400的动作进行说明。步骤S405中,CPU13-4将步骤S104中所设定的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计算出压缩数据尺寸。并且,步骤S407中,CPU13-4将步骤S106中所选取的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计算出压缩数据尺寸。步骤S408中,CPU13-4判断步骤S405中所算出的第1剪切图像的压缩数据尺寸是否大于步骤S407中所算出的第2剪切图像的压缩数据尺寸。在步骤S408判断为大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09。在步骤S408判断为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10。 
此外,在判断为第1剪切图像的压缩数据尺寸与第2剪切图像的压缩数据尺寸相等的情况下,例如,可以由用户选择进入某一步骤,也可以事先设定好要进入的步骤。 
步骤S409中,CPU13-4选择步骤S407中所算出的第2剪切图像的压缩数据。接着,CPU13-4将所选择的第2剪切图像的压缩数据文档化,并记录到非易失性存储器6或存储卡8(步骤S411)。此外,关于将第2剪切图像的压缩数据记录到非易失性存储器6还是存储卡8,可以由用户来决定,也可以事先设定。 
步骤S410中,CPU13-4选择步骤S405中所算出的第1剪切图像的压缩数据。接着,CPU13-4将所选择的第1剪切图像的压缩数据文档化,并记录到非易失性存储器6或存储卡8(步骤S411)。此外,关于将第1剪切图像的压缩数据记录到非易失性存储器6还是存储卡8,可以由用户来决定,也可以事先设定。 
如上所述,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400对第1剪切图像的压缩数据尺寸与第2剪切图像的压缩数据尺寸进行比较后,将压缩数据尺寸小的一方记录到记录单元。 
在此,由于图像经压缩后的数据尺寸取决于图像的性质或压缩算法的性质,所以存在压缩后的数据尺寸的大小关系与压缩前的数据尺寸的大小关系不相同的情况。 
由此,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400将压缩后的第1剪切图像或压缩后的第2剪切图像记录到记录单元的情况下,比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更能够削减记录单元的容量。 
此外,上述中,基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图2的流程,说明了第2剪切图像中包含扩展区域(参照图3~图6)的情况。但是,图12中,也可以将步骤S106置换为第2实施方式中的图7的流程中的步骤S206。该情况下,如第2实施方式中所述,由于没有将扩展区域记录到记录单元,所以能够进一步削减记录单元的容量。 
此外,图12中,也可以在步骤S104与S405之前执行步骤S106及S407。 
此外,图12的步骤S408中,CPU13-4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2的步骤S108同样地,也可以在比较压缩数据尺寸时进行加权。 
此外,同样地,第4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400也可以如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多次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将不同时刻拍摄的多个被摄体像合成后记录到记录单元。 
(第5实施方式) 
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500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100(参照图1)相比,仅在CPU13的动作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仍沿用图1来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为了便于说明,第5实施方式中将CPU13-5作为图1的CPU13来进行说明。并且,省略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已作过说明的构成要素。 
图13是说明拍摄被摄体后,将静态图像记录到记录单元之前摄像装置500进行的特征性处理的流程图。图13的流程中,相对于图2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0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而 言,在步骤S110与步骤S101之间追加了步骤S510及S520,步骤S102被置换为步骤S502,删除步骤S103,步骤S104被置换为步骤S504,在步骤S111后追加步骤S512。并且,对图13中与图2相同的步骤付上相同的参照标记,省略其说明。图14是步骤S510等的说明图。 
以下参照图13及图14,对摄像装置500的动作进行说明。步骤S510中,CPU13-5按照用户的指示,指定在步骤S100中被设置于实时动态图像的框50内的多个被摄体44及45。并且,步骤S510中,CPU13-5在实时动态图像内设定含有所指定的被摄体像44的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含有所指定的被摄体像45的被摄体剪切图像42。此时,用户边看显示单元10上所显示的实时动态图像,边通过操作单元9来指定多个被摄体像。 
接着,步骤S520中,CPU13-5对步骤S510中所指定的多个被摄体像进行识别,并追踪该多个被摄体像,在实时动态图像内移动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的位置,以使被摄体剪切图像41始终含有被摄体像44,被摄体剪切图像42始终含有被摄体像45。此外,对被摄体像的识别追踪技术,则例如只要使用图案匹配(PatternMatching)等已知技术就可以。然后,用户进行快门摁下动作,并检测出快门被摁下(步骤S101)。 
步骤S502中,CPU13-5运用实时动态图像来制作检测出快门摁下时的静态图像,并将该静态图像暂时存入SDRAM5。这里,步骤S502中制作的静态图像中附加有检测出快门摁下时的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的位置信息。 
接着,步骤S504中,CPU13-5利用所附加的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的位置信息,从在步骤S502被存储的静态图像中,分别选取被摄体剪切图像41及42,并设定为第1剪切图像。然后,CPU13-5计算出在步骤S504中所设定的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步骤S105)。然后执行步骤S106~步骤S111的动作。接着, 在继续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101,不继续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情况下,结束处理(步骤S512)。 
通过上述处理,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500不仅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0同样的效果,而且使用户不需要在每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时指定多个被摄体。也就是说,摄像装置500不仅能够削减记录容量,而且使用户只需对所期望记录的多个被摄体指定一次,便能够连续地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 
此外,作为一例,上述说明了变更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0的处理(参照图2)来实现第5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500的情况。但第5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500也可以通过变更第2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200的处理~第4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400的处理(参照图7、图10及图12)中的任意处理来实现。即,第5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500只要在实时动态图像中指定被摄体像,并追踪该被摄体像,在每检测出快门摁下时对所追踪的被摄体像削减记录容量后记录就可以。 
此外,图13的步骤S111中,图像的数据既可以被压缩后再记录,也可以不被压缩而记录。 
此外,图13中,也可以在步骤S504与S105之前执行步骤S106及S107。 
此外,图13的步骤S108中,CPU13-5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2的步骤S108同样地,也可以在比较数据尺寸时进行加权。 
此外,第1~第5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摄像装置100~500(参照图1)中,信号处理和AD转换电路3、校正电路4及CPU13(13-2~13-5)都分别可以通过集成电路LSI来实现。也可将它们个别地做成单芯片,或做成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单芯片。本发明中称为LSI,但根据集成度的不同,也可以称为IC、系统LSI、超级(super)LSI、特级(ultra)LSI。 
此外,电路集成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 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LSI制造后,也可以利用能够进行编程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LSI内部的电路元件的连接或设定能够重构的可重构处理器。此外,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出另外的技术,若出现了能够取代LSI的电路集成技术,理所当然,也可以应用该技术对功能块进行集成。也有可能应用到生物技术中。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摄像装置等,尤其对于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摄像装置中削减记录容量等情况很实用。 

Claims (9)

1.一种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具备:
拍摄单元,拍摄被摄体,获得拍摄图像;
图像处理单元,对所述拍摄单元所获得的拍摄图像进行加工;及
记录单元,记录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所加工的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包括:
被摄体剪切图像指定部,指定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所述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是对所述拍摄单元所获得的拍摄图像内的多个被摄体像的每一个进行剪切而获得的;
第1剪切图像设定部,将所述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设定为第1剪切图像;
第2剪切图像设定部,将包围所述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的1个图像设定为第2剪切图像;
第1数据尺寸计算部,计算所述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
第2数据尺寸计算部,计算所述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
比较部,比较所述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与所述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以及
选择部,从所述第1剪切图像与所述第2剪切图像中,选择被所述比较部判断为数据尺寸小的图像,以记录到所述记录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摄体剪切图像指定部所指定的所述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都是方形,
所述第2剪切图像设定部所设定的所述第2剪切图像是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剪切图像设定部所设定的所述第2剪切图像不包含不属于所述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中的任一个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摄体剪切图像指定部所指定的所述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都是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摄体剪切图像指定部所指定的所述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都是方形,
所述选择部在选择了所述第1剪切图像的情况下,扩大或缩小所述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并将所述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并排而加工成1个方形的第1剪切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数据尺寸计算部所算出的所述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是压缩处理后的数据尺寸,
所述第2数据尺寸计算部所算出的所述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是压缩处理后的数据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拍摄单元所获得的拍摄图像是反映被摄体的实时运动的实时动态图像,
所述被摄体剪切图像指定部指定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所述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是对所述实时动态图像内的多个被摄体像进行追踪并分别剪切而得的。 
8.一种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的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方法包括:
拍摄步骤,拍摄被摄体,获得拍摄图像;
图像处理步骤,对在所述拍摄步骤中获得的拍摄图像进行加工;及
记录步骤,记录在所述图像处理步骤中所加工的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步骤包括下述步骤:
指定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的步骤,所述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是将在所述拍摄步骤获得的拍摄图像内的多个被摄体像分别进行剪切而得的;
将所述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设定为第1剪切图像的步骤;
将包围所述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的1个图像设定为第2剪切图像的步骤;
计算所述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的步骤;
计算所述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的步骤;
比较所述第1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与所述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的步骤;
从所述第1剪切图像与所述第2剪切图像中,选择在所述比较数据尺寸的步骤中判断为数据尺寸小的图像,以在所述记录步骤中进行记录的步骤。
9.一种组装于摄像装置的集成电路,该摄像装置进行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该构图括弧式曝光摄影对拍摄被摄体而获得的拍摄图像进行加工和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成电路包括:
信号处理和AD转换电路,对拍摄被摄体的CCD的输出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及增益控制,并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校正电路,对所述信号处理和AD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图像校正处理,从而获得所述拍摄图像;及
图像处理单元,指定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并设定为第1剪切图像,所述 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是将所述校正电路所获得的拍摄图像内的多个被摄体像分别进行剪切而得的,将包围所述多个被摄体剪切图像的1个图像设定为第2剪切图像,分别算出所述第1剪切图像与所述第2剪切图像的数据尺寸,并进行比较;选择数据尺寸小的图像来进行记录。 
CN200880000514XA 2007-04-09 2008-02-27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集成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30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1508/2007 2007-04-09
JP2007101508 2007-04-09
PCT/JP2008/000363 WO2008129758A1 (ja) 2007-04-09 2008-02-27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3050A CN101543050A (zh) 2009-09-23
CN101543050B true CN101543050B (zh) 2011-04-20

Family

ID=39875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051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3050B (zh) 2007-04-09 2008-02-27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63956B2 (zh)
JP (1) JP4854786B2 (zh)
CN (1) CN101543050B (zh)
WO (1) WO20081297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0466B2 (ja) * 2010-05-31 2014-12-17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2003189A (ja) * 2010-06-21 2012-01-05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98343B2 (ja) * 2011-03-10 2015-10-21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2779008B (zh) * 2012-06-26 2016-06-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截图方法和系统
US10474921B2 (en) 2013-06-14 2019-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cker assisted image capture
CN112655196A (zh) * 2018-09-12 2021-04-13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程序及图像处理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7794A (zh) * 2003-12-12 2005-06-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播放方法、摄取装置和程序及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9247A (ja) * 2002-09-13 2004-04-08 Minolta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325384B2 (ja) * 2003-12-09 2009-09-02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379728B2 (ja) 2005-01-31 2009-12-0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4534249B2 (ja) * 2005-02-01 2010-09-0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7272685A (ja) * 2006-03-31 2007-10-18 Fujifilm Corp 自動トリミ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7794A (zh) * 2003-12-12 2005-06-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播放方法、摄取装置和程序及记录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109247A 2004.04.08
JP特开2005-175683A 2005.06.30
JP特开2006-74366A 2006.03.1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54786B2 (ja) 2012-01-18
WO2008129758A1 (ja) 2008-10-30
US20100165153A1 (en) 2010-07-01
CN101543050A (zh) 2009-09-23
US8063956B2 (en) 2011-11-22
JPWO2008129758A1 (ja) 2010-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3889B (zh) 摄像装置
US7889243B2 (en) Imaging device, method of processing captured image signal and computer program
EP1667418B1 (en) Digital camera having video file creating function
JP4824974B2 (ja) デジタルビデオカメラ用高解像度ズーム法
CN101543050B (zh)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集成电路
KR101433119B1 (ko) 소정의 종횡비의 합성 화상을 생성하는 화상 처리 장치
EP2064875A2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KR20090027681A (ko) 이미지 센서의 데이터 세트를 처리하는 방법과 시스템, 그 컴퓨터 프로그램 및 그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로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US91978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 digital image
CN110072058A (zh) 图像拍摄装置、方法及终端
US20080284875A1 (en) Imaging device, method of processing captured image signal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4717424A (zh) 图像处理设备、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6721002B1 (en) Method for recording image data and digital camera using same adapted to composite a plurality of image data and record the composite image data into a memory
CN101990060B (zh) 摄像装置和图像记录方法
US8068144B2 (en) Image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4725854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4609315B2 (ja) 撮像装置、ズーム時の画角枠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209199B (zh) 图像拍摄装置
JP498518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撮像装置
JP4647518B2 (ja) 撮影装置
JP4678273B2 (ja) 撮像装置、動画記憶方法および動画記憶プログラム
JP2004364039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66680B2 (ja) 動画再生装置、動画再生方法及び撮影装置
JP2012109863A (ja) 撮像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
JP523361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0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011

Address after: Seaman Avenue Torr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California No. 2000 room 200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