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4284B - 调制设备和方法,解调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制设备和方法,解调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4284B
CN101534284B CN2009101290015A CN200910129001A CN101534284B CN 101534284 B CN101534284 B CN 101534284B CN 2009101290015 A CN2009101290015 A CN 2009101290015A CN 200910129001 A CN200910129001 A CN 200910129001A CN 101534284 B CN101534284 B CN 101534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unit
equipment
information
vector quant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290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4284A (zh
Inventor
中西崇
菊地正人
望月俊助
吉冈正纮
荒木亮辅
半田正树
一木洋
近藤哲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34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4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4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42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24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de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进行调制的调制设备,包括:借助所述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调制主信息的调制单元;和根据与所述主信息相关的附加信息,确定当所述调制单元调制主信息时采用的副载波图的确定单元。

Description

调制设备和方法,解调设备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与2008年3月13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8-064221有关的主题,在此以引用方式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制设备和方法,解调设备和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制设备和方法,解调设备和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其中信息被包括在载波中,所述信息在接收端被处理,从而获得高的图像质量等等。 
背景技术
图1是图解说明进行无线调制的调制设备的一个例子的配置的示图。输入调制设备的基带信号在乘法器11被乘以任选的载波,并被传送给另一设备(解调设备)。这里使用的术语“载波”是就通信来说,通过传输线路(电缆通信),通过无线电(无线通信),或者通常通过波(光波或声波等等)传送信息的信号,即,未经过调制的基准信号。 
图2是图解说明进行无线解调的解调设备的一个例子的配置的示图。解调设备再次在乘法器21把输入信号(调制信号)乘以其频率和相位与调制时采用的载波同步的信号,在LPF(低通滤波器)22提取低频分量,从而再现传送的信号。就调制来说,采用改变载波的振幅、频率或相位的方法,调制载波使得能够传送各种信息。 
图3A-3C是图解说明调制方法的示图。图3A图解说明用振幅传送信息的情况,并且图解说明称为调幅(幅移键控)的调制。图3B图解说明用频率传送信息的情况,并且图解说明称为调频(频移键控)的调制。图3C图解说明用相位传送信息的情况,并且图解说明称为调相(相移键控)的调制。 
这种调制方法,比如幅移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被普遍使用,不过除了这些调制方法之外,还存在一种组合相移键控和幅移键控的调制方法,比如QAM(正交调幅)等等。 
此外,近年来,作为应用这些调制方法的一种技术,已普遍采用诸如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之类的多载波方法。OFDM是把待传送的信息分成多个载波,以传送这些信息的多载波方法的一种特殊情况(下面,与每个载波相应的信息传输通道被称为“副载波”)。 
图4是图解说明OFDM调制设备的结构的示图。图4中所示的OFDM调制设备由串/并转换单元31(下面称为“S/P转换单元31”),IFFT(反向快速傅里叶变换)单元32,并/串转换单元33(下面称为“P/S转换单元33”),保护间隔增加单元34(下面称为“GI增加单元34”),D/A(数字/模拟)转换单元35-1和35-2,低通滤波器(LPF)36-1和36-2,乘法器37-1和37-2,振荡器38,加法器39,带通滤波器(BPF)40和天线41构成。 
S/P转换单元31把由未示出的上游编码单元编码并连续供给的每个分组(块)的数据(传输数据)转换成每个分组(块)的并行数据,并将其输出给IFFT单元32。 
IFFT单元32对供给的数据进行反向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P/S转换单元33把从IFFT单元32并行供给的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同相分量(I:同相)和正交分量(Q:正交)均输出自P/S转换单元33。GI增加单元34对从P/S转换单元33供给的每个符号的数据增加一个保护间隔。 
D/A转换单元35-1对从GI增加单元34输出的同相分量的数据进行D/A转换,D/A转换单元35-2对从GI增加单元34输出的正交分量的数据进行D/A转换。LPF 36-1提取从D/A转换单元35-1供给的同相分量的数据的低频分量,从而进行频带限制,以便不会造成符号间干扰。类似地,LPF 36-2只提取从D/A转换单元35-2供给的正 交分量的数据的低频分量,从而进行频带限制,以便不会造成符号间干扰。 
乘法器37-1把从LPF 36-1输出的同相分量的数据乘以从振荡器38输出的载波(频移键控)。类似地,乘法器37-2把从LPF 36-2输出的正交分量的数据乘以从振荡器38输出的载波(频移键控)。加法器39计算来自乘法器37-1的同相分量的数据和来自乘法器37-2的正交分量的数据的总和。 
BPF 40只提取从加法器39供给的数据的预定频带的分量(载波分量),从而实现频带限制。BPF 40的输出经天线41被传给传输路径。 
下面说明解调这样传送的信号的解调设备。图5是图解说明OFDM解调设备的配置的示图。图5中所示的OFDM解调设备由天线51,BPF 52,乘法器53-1和53-2,振荡器54,LPF 55-1和55-2,A/D(模拟/数字)转换单元56-1和56-2,有效符号周期提取单元57,S/P转换单元58,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单元59,和P/S转换单元60构成。 
解调设备通过天线51接收传送的数据。BPF 52从通过天线51接收的数据中除去不必要的频带分量,从而只提取载波分量。乘法器53-1和53-2分别把BPF 52的输出乘以从振荡器54振荡的载波分量,从而实现频率转换处理。 
LPF 55-1只从输出自乘法器53-1的数据中提取包括副载波分量(基带分量)的数据,并将其输出给A/D转换单元56-1。类似地,LPF 55-2只从输出自乘法器53-2的数据中提取包括副载波分量(基带分量)的数据,并将其输出给A/D转换单元56-2。 
A/D转换单元56-1和56-2分别对输入数据进行A/D转换。有效符号周期提取单元57只从供给自每个A/D转换单元56-1和56-2的数据中提取有效符号部分。S/P转换单元58把串行供给的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并将其输出给FFT单元59。 
FFT单元59对从有效符号周期提取单元57供给的有效符号部分进行FFT处理,将其输出给P/S转换单元60。P/S转换单元60对从FFT单元59供给的数据进行串/并转换。从而,调制数据被解调。 
作为OFDM方法的特征,可列出下述要点。首先,作为OFDM的优点,可列出下述几点。 
1.采用大量的副载波,从而能够很好地处理多路径传输路径上的选频相位调整。 
2.不仅能够进行时间交错,而且能够进行频率交错,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纠错效果。 
3.符号周期较长,另外还提供GI(保护间隔),从而能够减少归因于反射波的干扰。 
4.OFDM的每个载波是具有低位速率和窄频带的数字调制波,从而能够紧密布置每个子通道的频谱,因此,频率使用效率较高。 
5.能够进行灵活的信息传输,以致预计干扰所来源于的通道不被采用。 
6.通过改变每个副载波的调制方法等等,能够容易地实现信息的层次化。 
在上述优点中,在J.Fu和Y.Karasawa的“Fundamental Analysison Throughput Characteristics of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OFDMA)in Multipath Propagation Environments”,IEICE journal,Vol.J85-B,no.11,pp.1884-1894,Nov.2002中提出一种方法,其中利用了作为上述优点5引用的“能够进行灵活的信息传输,以致预计干扰所来源于的通道不被采用”,并且其相位调整的影响较弱的副载波被选择和分配给用户。按照这种方法,尽管系统的复杂性增大,不过选择了相位调整的影响较小的副载波,从而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BER(误码率)特性。 
发明内容
就按照现有技术的包括OFDM方法的无线通信来说,从除用振幅、频率或相位提供数据以外的下述观点来采用载波(副载波): 
1.对关于每种业务规定的频带的频移 
2.多个系统的多路复用 
3.天线尺寸的减小(不传送DC) 
例如,就按照现有技术的无线通信来说,通常采用其中就实时性被视为重要因素的系统来说,通过采用纠错码,在接收端恢复在传输路径上产生的位错误的处理。在采用纠错码的情况下, 
1.必须按照纠错码造成的频带的增大,进行原始数据的更大压缩。 
2.必须按照纠错码造成的频带的增大,进行更高频带的通信。 
3.必须采用大的电路规模来发射和接收纠错码。 
一直以来需要即使在低压缩下也能够实现传输的改进,对低频带通信的改进,电路规模的减小等等。已认识到存在通过对载波的频率布局赋予含义,实现低压缩情况下的通信,低频带通信,电路规模的减小等等的需求。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被配置为借助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进行调制的调制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借助所述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调制主信息的调制单元;和被配置为根据与所述主信息相关的附加信息,确定当所述调制单元调制所述主信息时采用的副载波图(subcarrier pattern)的确定单元。 
所述调制设备还包括保存其中矢量量化代码与矢量数据关联的表格的保存单元,同时所述确定单元根据压缩所述主信息时的矢量数据确定所述矢量量化代码,并把确定的矢量量化代码视为所述附加信息,以确定与所述附加信息对应的副载波图。 
所述调制设备还包括保存其中每种格式的矢量数据与一个矢量量化代码关联的表格的保存单元,同时所述确定单元根据压缩所述主信息时的矢量数据确定所述矢量量化代码,并把确定的矢量量化代码视为所述附加信息,以确定与所述附加信息对应的副载波图。 
确定单元在高分辨率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调制频带中,确定包括在低分辨率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调制频带中的副载波图。 
在主信息是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所述调制设备还包括:缩小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的缩小单元;和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类型分类处理, 以输出类型值的输出单元,同时所述调制设备调制由缩小单元缩小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对应于所述类型值的副载波图。 
主信息可以是内容,同时所述附加信息是关于内容的操作数,所述确定单元对每个操作数确定副载波图。 
主信息可以是显示在一个屏幕上的多个图像的图像数据,附加信息是所述多个图像中的每个图像的操作数,确定单元对每个操作数确定副载波图。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借助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进行调制的调制设备的调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根据与主信息相关的附加信息,确定当调制主信息时采用的副载波图;和根据确定的副载波图,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调制主信息。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借助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进行调制的调制设备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下述步骤的处理:根据与主信息相关的附加信息,确定当调制主信息时采用的副载波图;和根据确定的副载波图,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调制主信息。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记录介质记录所述程序。 
按照上述配置,借助与主信息关联的附加信息,确定调制主信息时的副载波。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借助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进行解调的解调设备,包括:借助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解调主信息的解调单元;和检测当调制主信息时采用的副载波图,以检测与所述副载波图关联的附加信息的检测单元。 
该解调设备还包括保存其中矢量量化代码与矢量数据关联的表格的保存单元,同时所述检测单元从副载波图检测矢量量化代码作为附加信息,还从所述表格读出与所述附加信息对应的矢量数据,通过采用解调单元解调的主信息,和检测单元检测的矢量数据至少之一,调制前的数据被再现。 
该解调设备,还包括保存其中矢量量化代码与矢量数据关联的表格的保存单元,同时所述检测单元从副载波图检测矢量量化代码作为 所述附加信息,还从所述表格读出与所述附加信息对应的矢量数据,同时当解调单元不能解调主信息时,检测单元检测的矢量数据作为解调结果被输出。 
检测单元在高分辨率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调制频带中,以包括在低分辨率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调制频带中的副载波作为检测对象,检测所述副载波图。 
当主信息是通过缩小预定图像获得的缩小图像的图像数据时,并且当附加信息是当对比缩小图像更高精度的图像进行类型分类处理时输出的类型值时,所述解调设备还包括根据解调设备解调的缩小图像的图像数据,和检测单元检测的类型值,生成高精度图像的生成单元。 
当解调单元解调的主信息是内容,并且检测单元检测的附加信息是内容的操作数时,该解调设备还包括对解调单元解调的内容进行与检测单元检测的操作数对应的处理的处理单元。 
当解调单元解调的主信息是显示在一个屏幕上的多个图像的图像数据时,并且当检测单元检测的附加信息是所述多个图像中的每个图像的操作数时,该解调设备还包括对解调单元解调的所述多个图像中的每个图像进行与检测单元检测的操作数对应的处理的处理单元。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借助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进行解调的解调设备的解调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解调主信息;检测当调制主信息时采用的副载波图;和检测与副载波图关联的附加信息。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借助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进行解调的解调设备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下述步骤的处理: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解调主信息;检测当调制主信息时采用的副载波图;和检测与副载波图关联的附加信息。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记录介质记录程序。 
按照上面提及的配置,当主信息被解调时,从调制主信息时采用的副载波图中检测与主信息关联的附加信息。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实现低压缩下的通信,低频带通 信,电路规模的减小等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说明按照现有技术的无线通信发射器的一个例子的配置的示图; 
图2是图解说明按照现有技术的无线通信接收器的一个例子的配置的示图; 
图3A-3C是描述无线通信的调制方法的示图; 
图4是图解说明按照现有技术的调制设备的一个例子的配置的示图; 
图5是图解说明按照现有技术的解调设备的一个例子的配置的示图; 
图6是图解说明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调制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配置的示图; 
图7是描述图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描述块的示图; 
图9是描述压缩编码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图解说明表格的一个例子的示图; 
图11是描述矢量代码的示图; 
图12是描述副载波的示图; 
图13是描述副载波图的示图; 
图14是描述副载波图和图像块数据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15是描述保护间隔的示图; 
图16是描述保护间隔的示图; 
图17是描述通过把图像数据分成块进行编码的情况的示图; 
图18是描述传输路径上的噪声的示图; 
图19是图解说明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解调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配置的示图; 
图20是图解说明隐藏错误处理单元的内部配置例子的示图; 
图21是描述图19中所示的解调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2是描述隐藏错误处理的流程图; 
图23是描述副载波信号和导频信号的示图; 
图24是描述当输入数据格式被改变时的处理的示图; 
图25是描述当输入数据格式被改变时的处理的示图; 
图26A-26C是描述按照不同格式的像素布局的示图; 
图27是图解说明调制设备的另一配置例子的示图; 
图28是描述另一表格的示图; 
图29是图解说明解调设备的另一配置例子的示图; 
图30是描述另一表格的示图; 
图31是描述图29中所示的解调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2是图解说明创建表格的创建设备的配置例子的示图; 
图33是描述表格创建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4是描述频带的差异的示图; 
图35是描述频率方向的扩展的示图; 
图36是图解说明调制设备的另一配置例子的示图; 
图37是描述图3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8是描述在类型分类时所关心的像素的示图; 
图39是描述简单细化的流程图; 
图40是描述像素平均的流程图; 
图41是描述输入图像的像素和缩小图像的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图; 
图42是图解说明解调设备的另一配置例子的示图; 
图43是图解说明预测处理单元的配置例子的示图; 
图44是描述图42中所示的解调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5是描述预测抽头的示图; 
图46是描述类抽头的示图; 
图47是图解说明屏幕例子的示图; 
图48是图解说明屏幕例子的示图; 
图49是图解说明调制设备的另一配置例子的示图; 
图50是描述图49中所示的调制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1是描述副载波图的示图; 
图52是图解说明解调设备的另一配置例子的示图; 
图53是描述图52中所示的解调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4是图解说明调制设备的另一配置例子的示图; 
图55是图解说明解调设备的另一配置例子的示图; 
图56是描述记录介质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注意,就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来说,将关于其中举例来说,输入信号是图像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除了图像之外,本发明也可被应用于诸如音频之类的数据。 
第一实施例 
图6是图解说明应用本发明的调制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图。第一实施例是能够改善鲁棒性的调制设备和解调设备。图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100图解说明按照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调制数据输入的设备的配置。 
图6中所示的OFDM调制设备100由串/并转换单元101(下面称为“S/P转换单元101”),IFFT(反向快速傅里叶变换)单元102,并/串转换单元103(下面称为“P/S转换单元103”),保护间隔增加单元104(下面称为“GI增加单元104”),D/A(数字/模拟)转换单元105-1和105-2,低通滤波器(LPF)106-1和106-2,乘法器107-1和107-2,振荡器108,加法器109,带通滤波器(BFP)110,天线111,压缩编码单元112,和LUT(查寻表)保存单元113构成。 
对于每个分组(块),S/P转换单元101把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并将其输出给IFFT单元102。IFFT单元102对供给的数据进行反向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当IFFT单元102执行反向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时,被供给来自压缩编码单元112的信息,根据所述信息选 择副载波,从而执行反向快速傅里叶变换。 
和输入S/P转换单元101的图像数据相同的图像数据被输入压缩编码单元112。压缩编码单元112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压缩处理,根据作为压缩处理的结果获得的信息参考LUT保存单元113保存的表格,以读出用于选择副载波的信息。 
P/S转换单元103把IFFT单元102并行供给的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同相分量(I:同相)和正交分量(Q:正交)均输出自P/S转换单元103。GI增加单元104向从P/S转换单元103供给的每个符号的数据添加保护间隔。 
D/A转换单元105-1对从GI增加单元104输出的同相分量的数据进行D/A转换,D/A转换单元105-2对从GI增加单元104输出的正交分量的数据进行D/A转换。LPF 106-1只提取从D/A转换单元105-1供给的同相分量的数据的低频分量,从而实现频带限制,以便不会造成符号间干扰。类似地,LPF 106-2只提取从D/A转换单元105-2供给的正交分量的数据的低频分量,从而实现频带限制,以便不会造成符号间干扰。 
乘法器107-1把从LPF 106-1输出的同相分量的数据乘以从振荡器108输出的载波(频移键控)。类似地,乘法器107-2把从LPF 106-2输出的正交分量的数据乘以从振荡器108输出的载波(频移键控)。加法器109计算来自乘法器107-1的同相分量的数据和来自乘法器107-2的正交分量的数据的总和。 
BPF 110只提取从加法器109供给的数据的预定频带的分量(载波分量),从而实现频带限制。BPF 110的输出经天线111被传给传输路径。 
就下面的说明来说,将在假设二进制化串行数据被输入S/P转换单元101的情况下进行说明,不过在输入的图像数据被并行传送而未被转换成串行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其中不设置S/P转换单元的安排,或者可以做出提供输入到IFFT单元102的路线,而不进行S/P转换单元101的处理的安排。另外,我们假定进行最佳转换,以便与 IFFT单元10的FFT点的数目相符。 
下面参考图7中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图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100的调制处理。 
在步骤S11,S/P转换单元101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并/串转换处理。S/P转换单元101把串行供给的每个块(分组)的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以便将其供给IFFT单元102。 
另一方面,在步骤S12,压缩编码单元112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处理。现在,如图8中所示,我们假定将在压缩编码单元112和S/P转换单元101处理的图像数据是分成块的数据。图8表示分块处理的一个例子。就该例子来说,一帧图像数据被分成均为m×n像素的块。 
借助VQ(矢量量化器)进行由压缩编码单元112进行的压缩编码处理。对于每个块,压缩编码单元112对供给的像素数据进行矢量量化。下面将参考图9中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矢量量化处理。 
在步骤S31,压缩编码单元112把供给的图像数据分成任意大小的块。在步骤S32,压缩编码单元112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处理是其中指示查寻表(LUT)的第i个矢量数据的i(变量i)被设置为0,在后面说明的方程式(1)中计算的距离Ei的值被设置为0的处理。 
现在说明由LUT保存单元113保存的表格131。图10是图解说明表格131的一个例子的示图。表格131是其中矢量量化代码与代表性矢量数据关联的表格。矢量量化代码0对应于由分量V00,V01,V02,V03等构成的代表性矢量,矢量量化代码1对应于由分量V10,V11,V12,V13等构成的代表性矢量,矢量量化代码2对应于由分量V20,V21,V22,V23等构成的代表性矢量。 
在步骤S33,压缩编码单元112读出与保存在表格131中的第i个矢量量化代码对应的代表性矢量C。随后,在步骤S34,压缩编码单元112根据下述方程式(1),计算矢量V到代表性矢量C的距离Ei,矢量V由通过在步骤S31的处理中被分成块而获得的所关心块的像素构成。 
[方程式1] 
Ei = Σ i = 0 N - 1 Σ j = 0 D - 1 ( Vj - Cij ) - - - ( 1 )
在方程式(1)中,D表示阶数,它等于m×n。另外,N对应于记录在表格131中的矢量量化代码的数目。 
在步骤S35,确定计算的距离Ei是否是最小值。压缩编码单元112保存已计算的距离Ei的最小值,并确定此时计算的距离Ei是否小于保存的最小值。 
在步骤S35中确定计算的距离Ei是最小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36中保存距离Ei的值,处理进入步骤S37。在确定计算的距离Ei不是最小值的情况下,步骤S36中的处理被跳过,即,使此时保存的最小值原样保持保存状态,处理进入步骤S37。 
在步骤S37,压缩编码单元112确定变量i的值是否等于值N。如果变量i的值不等于值N,那么处理进入步骤S38,压缩编码单元112把变量i的值加1,随后再次执行步骤S33中的处理。从而,与记录在表格131中的下一个矢量量化代码对应的代表性矢量C被读出,在步骤S34,计算矢量V关于该代表性矢量C的距离Ei。 
反复执行步骤S33-S38中的上述处理,直到在步骤S37中确定i=N时为止。 
在步骤S37中确定变量i的值等于值N的情况下(在确定矢量V  由一个块的像素构成的情况下,关于与记录在表格131中的矢量量化代码对应的所有代表性矢量C的距离E的计算都已完成),处理进入步骤S39,获得所得到的N个距离Ei(i=0,1,2...,N-1)中的最小值。随后,与所述最小距离Ei对应的矢量量化代码(索引)i的值被输出,作为矢量量化代码的最佳值。这种情况下,距离Ei的最小值被保存,从而被保存的距离Ei的索引i被输出。 
图11示意表示上面提及的矢量量化处理。就矢量量化来说,存在一种把几个值组合成一组,并按照标量量化对该组进行量化,以便量化每个值。按照量化,在初始信息源之间造成失真(失真被称为量化失真或者量化噪声等等),但是当假定比率恒定时,与标量量化相比, 矢量量化的失真较小。图11是描述矢量量化的原理的示图。在对具有m×n块大小的数据进行矢量量化的情况下,m×n阶矢量的输入数据被投射在任意矢量空间中,比如由图11中的星形符号表示的矢量空间。 
选择关于输入的矢量数据(图11内的×标记)具有最短距离的矢量代码的编号,并传送所述矢量的代码编号。即,就图11中的例子来说,与m×n阶矢量空间对应的9个(N=9)代表性矢量被记录在表格131中。在图11中,数字0-9代表矢量量化代码的编号。就图11中的例子来说,关于用编号5的矢量量化代码表示的代表性矢量的距离最小。因此,就本例来说,输出编号5的矢量量化代码。 
注意作用为于生成用于矢量量化的矢量代码(等同于图11中的星形符号#0-#8)的方法,采用 
1.递归分割, 
2.分级群聚, 
3.LBG算法,等等。 
返回图7,在步骤S12,在如上所述进行矢量量化处理(压缩编码处理)之后,在矢量量化处理中确定的矢量量化代码被提供给IFFT单元102。在步骤S13,IFFT单元102确定副载波。IFFT单元102被配置成选择与矢量量化代码对应的要使用的副载波。 
下面参考图13,说明矢量量化代码的一个例子,和采用的副载波。为了便于参考,首先关于图12说明按照现有技术的副载波图。就采用OFDM方法的数据传输来说,如图12中所示,采用除对于任意频率间隔插入的导频信号(用于接收的相位旋转校正,图12中的两个信号)以外的所有副载波。 
就本实施例来说,如图13中所示,按照矢量量化代码设置要使用的副载波,并对设置的副载波图赋予含义(其中包括信息)。例如,如图13中所示,在来自压缩编码单元112的矢量量化代码的信息为“1”(VQcode=1)的情况下,进行副载波的选择,以致不采用C(-N/2-1)的副载波。 
类似地,在来自压缩编码单元112的矢量量化代码的信息为“2” (VQcode=2)的情况下,进行副载波的选择,以致不采用C(-N/2-2)的副载波。对每个矢量量化代码设置这种副载波的选择。换句话说,对每个矢量量化代码设置副载波图,采用具有该副载波图的副载波,并进行数据的传输。 
换句话说,迄今为止,通过采用所有副载波实现了数据的传输,不过就本实施例来说,设置不采用的副载波,而不采用所有的副载波,从而产生副载波图,并且包括每个副载波图的信息(借助副载波图能够唯一地确定一条信息)。待包括在副载波图中的信息是关于待传送的信息(主信息)的附加信息。 
从而,接收端不但能够从传送的数据获得信息(主信息),而且还能够从副载波图获得信息(附加信息)。因此,已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收端(后面说明的解调设备300)被配置成从接收的副载波图读出信息,并保存和传输端(调制设备100)相同的表格131。 
下面参考图14进一步说明这种情况。例如,就能够采用256个副载波的调制设备100来说,192个副载波被用于数据传输,64个副载波被用于控制。用于控制的64个副载波的数目是设置成实现3个数据副载波、1个控制副载波的比例的数目。 
从而,在针对数据传输和控制分割副载波的情况下,在用于数据传输的192个副载波中,当选择要使用的另外128个副载波时,下述数据能够被同时传输: 
1.4像素×4像素的8位数据,和 
2.通过压缩4像素×4像素的8位数据获得的大约16位的矢量量化代码(192C128>>16位(65536))。 
如图14中所示,图像块数据被输入IFFT单元102和压缩编码单元112。压缩编码单元112对输入图像块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处理,另外参考保存在LUT保存单元113的表格131,从而确定矢量量化代码。根据该矢量量化代码确定副载波图,并把该信息供给IFFT单元102。IFFT单元102根据供给的信息确定副载波图,即,确定不用的副载波(确定不用的频率),并根据所述确定对输入的图像块数据进行IFFT处 理。 
如上所述,在作为副载波,采用192个副载波用于数据传输,并采用64个副载波用于控制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剩余的128个副载波。在所述128个副载波中,IFFT单元102根据副载波图信息确定不用的副载波图。所述副载波图表示一个矢量量化代码,从而通过检测副载波图,接收端能够获得矢量量化代码。 
从而,IFFT单元102进行IFFT处理,但是不对输入的图像块数据编码。输入的图像数据不被编码,从而能够在不向其增加诸如纠错信息之类信息的情况下被传送,因此,数据能够在不必具有当向其增加诸如纠错信息之类信息时使用的频带的情况下被传送。此外,这种情况下所述副载波图也表示一个矢量量化代码,从而,当压缩图像块数据时的信息和该副载波图一起被传送。 
即,就第一实施例来说,两种数据(图像数据和由图像数据压缩的数据)被转换成不同的信号格式,而不进行诸如纠错之类的编码,从而通过叠加在不同的信号上,这两种数据能够被传送。 
即使由于诸如噪声之类的影响,接收端不能从接收的数据再现图像块数据,也能够从副载波图再现矢量量化代码,并且能够根据所述矢量量化代码再现图像块数据。因此,从这种观点来看,在不传送诸如纠错信息之类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再现图像块数据。 
下面,说明将返回图7中所示的流程图。在步骤S13,确定副载波,在步骤S14,IFFT单元102执行IFFT处理。由IFFT单元102进行IFFT处理的数据被供给P/S转换单元103。在步骤S15,P/S转换单元103把IFFT单元105关于每个块并行输出的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从而,在时间轴上多路复用传输数据。 
随后,在步骤S16,GI增加单元104对从P/S转换单元103供给的数据增加保护间隔。通过复制在每个块数据的有效符号周期的端部附近的一部分信号波形,产生保护间隔。从而,保护间隔部分被增加到数据中,从而能够减小归因于多路径的影响。 
即,如图15中所示,当存在多路径时,产生除直达波之外的延 迟波,比如延迟波#1或#2。从而,接收端接收直达波和延迟波的混合波。例如,如图15中所示,在接收端收到直达波和延迟波的混合波#2的混合波的情况下,即使接收端的FFT窗口与和直达波的每个有效符号长度对应的长度和计时同步,就延迟时间小于保护间隔的延迟波来说,由自身符号的重叠引起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通过避免一个符号前的另一符号的重叠,能够实现解调。 
另一方面,如图16中所示,在不存在保护间隔的情况下,一个符号之前的符号被增加的延迟波重叠,因此在解调每个符号的数据时,性质恶化。 
如上所述,已被GI增加单元104增加保护间隔的数据被输入D/A转换单元105-1和105-2,并进行D/A转换,之后,不必要的频带被LPF 106-1和106-2限制,数据被输入乘法器107-1和107-2。在步骤S17,乘法器107-1和107-2执行频率转换处理。具体地说,乘法器107-1把低通滤波器106-1的输出乘以从振荡器108供给的载波,从而产生包括多个副载波的载波(OFDM信号),乘法器107-2把低通滤波器106-2的输出乘以从振荡器108供给的载波,从而产生包括多个副载波的载波(OFDM信号)。 
从每个乘法器107-1和107-2输出的数据由加法器109相加,随后被输入BPF 109,在步骤S18,执行传输处理。即,BPF 109只从输入数据中提取载波分量,并通过天线111将其传给传输路径。 
注意,如上所述,在相同的图像数据被输入S/P转换单元101和压缩编码单元112并被处理的情况下,必须使从S/P转换单元101向IFFT单元102输出数据的计时,和从压缩编码单元112向IFFT单元102供给矢量量化代码的计时同步。即,当IFFT单元102处理图像数据时,必须供给与IFFT单元102处理的图像数据对应的矢量量化代码。 
因此,就上述第一实施例和下面的描述来说,将在假定做出其中使将从S/P转换单元101输入IFFT单元102的图像数据,和将从压缩编码单元112输入IFFT单元102的矢量量化代码同步的安排的情 况下,继续所述描述。 
就上述实施例来说,说明了以128位为增量传送图像数据的例子,不过在这种情况下,IFFT单元102进行控制,以便通过对每个128位切换载波,传送从S/P转换单元101输入的基带数据。在LUT保存单元113保存的表格131的大小较大,并且在压缩编码单元112进行处理需要时间的情况下,做出其中在S/P转换单元101和IFFT单元102之间设置延迟元件或类似物,并调整在压缩编码单元112的处理时间的安排。 
如上所述,矢量量化代码可用副载波图表示,或者如图17中所示,副载波可被排等级排列。如图17中所示,当传送4×4=16像素的图像数据(128位的数据)时,首先,把由16个像素构成的块211分成四个块,块211-1~211-4。例如,块211被分成块211左上角的2×2的块211-1(8位数据),块211右上角的2×2的块211-2,块211右下角的2×2的块211-3,和块211左下角的2×2的块211-4。 
分割的块211-1~211-4都在压缩编码单元112进行压缩编码。从而,对每个块211-1~211-4,设置副载波图。 
下面说明当传送这样调制的数据时的传输路径。无线通信采用开放空间作为传输介质,从而由于空气的折射率的变化,传送的电波被反射,或者传送的电波被大地、山脉、建筑物、车辆等反射。一些电波因地质材料或入射角而大大衰减,一些电波几乎不被衰减且其路线被改变,从而形成多路径传播路径。于是,传播性质被气候现象或地理条件改变。 
另外,在通信期间伴随位置波动的情况下,传播路径性质的波动变得更严重。这种现象被称为相位调整,所述相位调整对传输信号造成振幅波动或相位摆动。其结果是,接收信号的质量受到明显影响。图18表示在相位调整传播路径被视为滤波性质的情况下的信号退化模型。除了相位调整之外,在传输路径上对传输信号增加各种退化,比如归因于传播距离的信号衰减,诸如白高斯噪声之类的各种噪声,归因于发射器/接收器(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等)的失真,等等。不得不 在考虑这些影响的情况下进行解调。 
下面,说明解调在调制设备100调制和传送的信号的解调设备。图19是图解说明OFDM解调设备的配置的示图。图19中所示的OFDM解调设备由天线301、BPF 302、乘法器303-1和303-2、振荡器304、LPF 305-1和305-2、A/D(模拟/数字)转换单元306-1和306-2、有效符号周期提取单元307、S/P转换单元308、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单元309、P/S转换单元310、搜索器单元311、LUT保存单元321和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13构成。 
解调设备通过天线301接收传输数据。BPF 302从经天线301接收的数据中除去不必要的频带分量,从而只提取载波分量。乘法器303-1和303-2分别把BPF 302的输出乘以从振荡器104输出的载波分量,从而实现频率转换处理。 
LPF 305-1只从输出自乘法器303-1的数据中提取包括副载波分量(包括基带分量)的数据,从而将其输出给A/D转换单元306-1。类似地,LPF 305-2只从输出自乘法器303-2的数据中提取包括副载波分量(包括基带分量)的数据,从而将其输出给A/D转换单元306-2。 
A/D转换单元306-1和306-2分别对输入数据进行A/D转换。有效符号周期提取单元307仅仅从供给自每个A/D转换单元306-1和306-2的数据中提取有效符号部分。有效符号周期提取单元307的输出被供给S/P转换单元308。S/P转换单元308把串行供给的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并将其输出给FFT单元309。 
FFT单元309对从有效符号周期提取单元307供给的有效符号部分进行FFT处理,从而将其输出给P/S转换单元310。P/S转换单元310对从FFT单元供给的数据进行串/并转换。从而,调制数据被解调。 
FFT单元309的输出还被提供给搜索器单元311。搜索器单元311检测副载波图,参考保存在LUT保存单元312的表格,从而读出与所述检测结果对应的压缩数据,并将其提供给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13。LUT保存单元312保存和调制设备100的LUT保存单元113保存的表格131相同的表格。LUT保存单元312读出根据矢量量化代码确定 的矢量数据,并酌情将其提供给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13。 
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13根据来自P/S转换单元310的数据(这种情况下,图像数据),和来自搜索器单元311的压缩数据产生图像数据,从而将其输出给未示出的下游处理。 
图20是图解说明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13的内部配置例子的示图。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13被配置成包括匹配确定单元331和最大似然数据再现单元332。来自P/S转换单元310的图像数据,和来自搜索器单元311的压缩数据被供给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13的匹配确定单元331。来自匹配确定单元331的确定结果被供给最大似然数据再现单元332。最大似然数据再现单元332被配置成参考保存在LUT保存单元312的表格,从而酌情输出图像数据。 
下面,参考图21中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图19中所示的解调设备300的操作。 
在步骤S61,BPF 302-1和302-2执行接收处理,仅仅从经天线301接收的信号中提取载波分量,并将其输出给乘法器303-1和303-2。在步骤S62,乘法器303-1和303-2分别把从BPF 302-1和302-2供给的分量乘以从振荡器304输出的载波分量,从而对接收数据进行频率转换处理,输出包括副载波分量的数据。 
LPF 305-1和305-2从输出自乘法器303-1和303-2的数据中除去不必要的分量,随后分别把数据输出给A/D转换单元306-1和306-2。A/D转换单元306-1和306-2对输入数据进行A/D转换,从而输出给有效符号周期提取单元307。在步骤S63,有效符号周期提取单元307从接收的数据中提取有效符号部分,从而将其输出给S/P转换单元308。在步骤S64,S/P转换单元308把输入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并将其输出给FFT单元309。 
在步骤S65,FFT单元309执行FFT处理,并把数据输出给P/S转换单元310和搜索器单元311。在步骤S66,P/S转换单元310把输入的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该串行数据实质上变成和输入调制设备100的S/P转换单元101的串行数据相同的数据。即,该串行数据 变成进行调制之前的图像数据。就本实施例来说,如上所述,图像数据是在未被压缩的情况下传送的。因此,解调数据是未压缩的数据,从而不必进行解压缩处理。 
因此,不必设置进行解压缩处理的处理单元,从而简化了接收端的配置。另外,不必进行解压缩处理,带来能够降低解压缩处理的处理能力的优点,从而,处理能力可被移交给其它处理。 
另外,就本实施例来说,在副载波图中包括预定信息(就第一实施例来说,矢量量化代码)。下面,通过返回图21中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在处理包括在副载波图中的信息时的处理。 
在步骤S67,搜索器单元311分析从FFT单元309供给的信号,从而检测副载波图。搜索器单元311通过搜索哪个副载波被采用,检测副载波图。在步骤S68,搜索器单元311参考保存在LUT保存单元312的表格131,根据采用的副载波图确定矢量量化代码,并读出与所述矢量量化代码对应的矢量数据(压缩数据),从而将其提供给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13。 
在步骤S69,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13执行隐藏错误处理。下面将参考图22中所示的流程图说明隐藏错误处理。 
在步骤S81,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13的匹配确定单元331获得来自于P/S转换单元310的图像数据,和来自于搜索器单元311的压缩数据,从而计算这些数据的距离估计值。通过按照下述方程式(2)计算矢量的距离估计值E1,获得距离估计值。 
[方程式2] 
E 1 = Σ i = 0 N - 1 ( Di - Ci ) 2 - - - ( 2 )
在方程式(2)中,N表示矢量的阶数,Di表示为自P/S转换单元310的图像数据,Ci表示来自搜索器单元311的压缩数据。在方程式(2)中获得的距离估计值大于预定阈值TH的情况下,即,在确定距离遥远的情况下,确定发生了错误。 
在步骤S81,当匹配确定单元331计算了距离估计值E1,并且将其提供给最大似然数据再现单元332时,处理进入步骤S82。在步骤 S82,最大似然数据再现单元332确定距离估计值E1是否大于预定阈值TH,从而确定是否发生了错误。在步骤S82中确定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83。 
在步骤S83,最大似然数据再现单元332把保存在LUT保存单元312的表格131的待处理的矢量量化代码的代码编号设为0。在步骤S84-S87的处理中,在参考保存在LUT保存单元312的表格131的时候,搜索与来自P/S转换单元310的图像数据和来自搜索器单元311的压缩数据都具有最小距离的矢量数据。 
首先,在步骤S84,计算待处理的代码#i的矢量数据和来自P/S转换单元310的图像数据之间的距离,计算代码#i的矢量数据和来自搜索器单元311的压缩数据之间的距离。所述计算是根据下面的方程式(3)进行的。 
[方程式3] 
E 2 = Σ i = 0 N - 1 ( Di - Vi ) 2 + Σ i = 0 N - 1 ( Ci - Vi ) 2 - - - ( 3 )
在步骤S85,具有最小距离的代码#i被保存在存储器中。我们假定最大似然数据再现单元332被配置成包括用于保存具有最小距离的代码#i的存储器,或者被配置成把预定信息保存到外部存储器中。在步骤S86,确定是否已完成关于所有矢量代码的处理,在确定所述处理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87。 
在步骤S87,i被加1,与递增后的i对应的代码#i被视为待处理的对象,重复步骤S84和之后的处理。从而,步骤S84~S87中的处理被重复,从而搜索与来自P/S转换单元310的图像数据和来自搜索器单元311的压缩数据都具有最小距离的矢量数据。 
在步骤S86中确定关于所有矢量代码的处理已完成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88。在步骤S88,与具有最小距离的代码#i对应的矢量数据被选为最大似然数据。在步骤S89,选择的矢量数据作为再现数据被输出。 
这样获得的矢量数据被输出,从而即使在发生传输路径错误的情况下,要求实时性的系统也能够再现图像质量几乎不退化的图像。 
另一方面,在步骤S82中确定距离估计值E1不大于阈值TH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确定没有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89,输出数据。该处理中待输出的数据是来自P/S转换单元310的图像数据。从而,在调制设备100一侧被调制的数据在解调设备300被解调。 
下面参考图22中所示的流程图说明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的处理,不过如下所述的处理可作为另一个处理被执行。 
就从P/S转换单元310输出的数据来说,在传输信号“1”小于在接收端的任意阈值的情况下,该信号被接收为“-1”,并被确定为“错误”。就从搜索器单元311输出的数据来说,确定功率谱是开(存在信号)还是关(不存在信号)。 
就从搜索器单元311输出的数据来说,与借助符号(正或负)进行确定的P/S转换单元310相比,借助功率谱的开/关确定更稳固。即,在匹配确定单元331确定存在错误的情况下,只是使输入的压缩数据原样通过,即,只是有选择地输出压缩数据,而不执行步骤S84~S88中的处理,从而能够实现稳固的通信,于是,能够做出这样的安排。 
从而,矢量量化代码(压缩数据)可用副载波图表示,即,矢量量化代码(压缩数据)信息可被包括在副载波图中。从而,也能够实现鲁棒性改善的通信。 
注意,就上述第一实施例和下面说明的实施例来说,将关于电视广播通信的调制或解调举例进行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电视广播通信。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由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a标准化的通信,例如如图23中所示。 
IEEE 802.11a是一种关于无线LAN(局域网)的标准。图23图解说明IEEE 802.11a的副载波布局。以具有中心频率的副载波的编号为“0”,IEEE 802.11a具有纵向从“-26”到“+26”的52个副载波的配置。副载波编号“-21”、“-7”、“+7”和“+21”的四个副载波被作为导频信号。本发明适合于用于这种无线LAN等的通信。 
第二实施例 
下面说明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是实现可缩放配置的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24和25说明可缩放配置。假定图24中的A是其中输入和处理预定信号的衬底的当前配置。数据被输入输入衬底401,所述数据由处理衬底402处理,输出衬底403把数据输出给外部设备等。输入衬底401、处理衬底402和输出衬底403均按照批量方式处理多个数据(并行处理)。假定这些衬底处理图像数据。 
当具有这种配置的衬底处于某种状态时,当希望处理与这些衬底所能处理的图像相比分辨率更高的图像时,可设想的是提高处理速度。如图24中的B中所示,在试图增大时钟速度以提高处理速度时,在一些情况下,处理衬底402不能处理图像。从而,时钟速度的增大阻碍处理高分辨率图像。 
另外,如图24中的C中所示,在试图通过把时钟脉冲扩展到位宽度,以处理高分辨率图像时,由于在一些情况下,缺少处理衬底402的插针的数目,处理衬底402不能处理所述具有位宽度的图像。从而,把时钟脉冲扩展到位宽度妨碍处理高分辨率图像。 
即,在这种情况下,当希望重新配置衬底,以便处理高分辨率图像时,即,当改变输入数据的格式时,也必须按照所述改变重新配置衬底。这意味每次按照输入信号的分辨率的增大加宽带宽时,必须按照信号的速度重新配置LSI或衬底等,在一些情况下,金钱、时间和人力成本的增大会造成问题。 
从而,做出一种安排,其中每个按照输入信号的分辨率的增大,加宽带宽时,能够在不按照信号的速度重新配置LSI或衬底的情况下处理信号。其原理如图25中的B中所示。假定代替诸如图25中的A之类的衬底的配置,采用诸如图25中的B之类的衬底的配置。 
如图25中的B中所示,提供包括输入衬底401′、FET单元411、处理衬底402′和输出衬底403′的能够处理高分辨率图像的第一设备,和包括输入衬底401″、副载波提取单元412、LUT保存单元413、处理衬底402″和输出衬底403″的不能处理高分辨率图像的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用于处理高分辨率图像质量,从而当输入高分辨率图像质量数据时,能够处理该数据。但是,第二设备未被用于处理高分辨 率图像质量,以致当输入高分辨率图像质量数据时,不能借助和第一设备相同的处理,处理该数据。从而,第二设备被这样配置,以致当输入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时,副载波提取单元412参考保存在LUT保存单元413的表格,从而把该数据转换成它自己能够处理的数据,并处理所述数据。 
借助这种配置,即使传送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只能处理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设备也能够处理这种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另外,试验性地,即使在产生并传送分辨率更高的图像的情况下,第二设备也被配置成处理这种图像。换句话说,能够提供一种设备,其中即使输入数据的格式被改变,也能够在不按照所述改变重新配置衬底的情况下连续处理所述输入数据。即,能够实现具有可缩放配置的设备。 
图26A-26C是描述4K2K信号、HD(高清晰度)信号和SD(标准清晰度)信号的像素位置的示图。当按照高图像质量的顺序描述这些信号时,所述顺序是4K2K信号、HD信号和SD信号。图26A是表示4K2K信号的像素位置的示图。图26B用实线表示HD信号的像素位置,另外用虚线表示4K2K信号的像素位置。图26C用实线表示SD信号的像素位置,还用虚线表示4K2K信号的像素位置。 
如图26A-26C中所示,在相同格式(隔行/逐行)的情况下,HD信号的大小变成4K2K信号的数据量的1/4,SD信号的大小变成4K2K信号的数据量的1/16。 
就第二实施例来说,即使随着时间的变化,输入信号的速度例如从HD信号的速度增大到4K2K信号的速度,也能够提供可缩放性,以便连续采用处理该速度、从而能够处理HD信号的LSI,以及只处理该速度、从而能够处理SD信号的LSI。 
图27是图解说明按照第二实施例的调制设备的配置例子的示图。就图27中所示的调制设备450和图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100来说,相同的组件附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将被酌情省略。图27中所示的调制设备450的配置和图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100的配置基本相同。不过,存在其中保存在LUT保存单元452的表格不同于保存在LUT 保存单元113的表格131,参考所述表格从而执行处理的压缩编码单元451不同于压缩编码单元112的不同配置。 
下面关于输入信号是图像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将以处理SD信号和HD信号的情况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在处理SD信号和HD信号的情况下,LUT保存单元452保存的表格变成如图28中所示的表格470。 
如图28中所示,表格470和图10中所示的表格131基本相同,表格131是其中矢量量化代码与矢量数据关联的表格。不过,就图28中所示的表格470来说,两个矢量数据与一个矢量量化代码关联。具体地说,HD信号的矢量数据和SD信号的矢量数据与一个矢量量化代码关联。 
就图28中所示的表格470来说,以SD信号和HD信号作为例子进行说明,从而说明其中两个矢量数据与一个矢量量化数据关联的例子,不过例如在还处理4K2K信号的情况下,三个矢量数据,即SD信号的矢量数据,HD信号的矢量数据,和4K2K信号的矢量数据与一个矢量量化代码关联。 
调制设备450参考表格470,以执行如下所述的处理,从而在增加新信号(新格式)的情况下,增加与该信号有关的矢量数据(新近与现有的矢量量化数据关联),从而能够处理所述新信号。因此,不必重新配置新的衬底来处理新信号。 
图27中所示的调制设备450的操作和图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100操作基本相同,所述操作是根据图7中所示的流程图进行的,因此,详细说明将被省略。不过,在步骤S12中,执行压缩编码处理,并且该压缩编码处理是根据图9中所示的流程图执行的,但是该压缩编码处理是在压缩编码单元451进行的,并且该处理所参考的表格是图28中所示的表格470。 
参考的表格是表格470,以致当执行图9中所示的流程图时,如果当前处理的数据是HD信号,那么参考HD信号的矢量数据,如果当前处理的数据是SD信号,那么参考SD信号的矢量数据。 
调制设备450按照上述配置和操作调制输入的图像数据,另外还进行把矢量量化代码信息包括在副载波图中的调制。这种情况下,传送一个矢量量化代码,但是如果接收端是只能够处理SD信号的设备,那么上述矢量量化代码起SD信号的矢量量化代码的作用,如果接收端是还能够处理HD信号的设备,那么上述矢量量化代码起HD信号的矢量量化代码的作用。 
下面,说明解调由图27中所示的调制设备450调制的信号的解调设备。图29是图解说明按照第二实施例的解调设备的配置例子的示图。图29中所示的解调设备510具有图19中所示的解调设备300的配置,不过从中除去了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13。 
另外,就解调设备510的配置来说,保存在LUT保存单元512的表格不同于保存在LUT保存单元312的表格131,参考所述表格执行处理的搜索器单元511不同于搜索器单元311。如果解调设备510是不能处理HD信号,但是能够处理SD信号的设备,那么保存在LUT保存单元512的表格是如图30中所示的表格470′。即,保存其中作为矢量数据,只描述SD信号的矢量数据的表格470′。另一方面,如果解调设备510是能够处理HD信号的设备,那么保存如图28中所示的表格470,或者尽管图中未示出,保存其中只描述HD信号的矢量数据的表格470″。 
下面参考图31中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图29中所示的解调设备510的操作。步骤S101-S108是按照和图21中所示流程图的步骤S61-S68相同的方式执行的。具体地说,图29中所示的解调设备510的操作和图19中所示的解调设备300的操作基本相同,所述操作是根据图21中所示的流程图进行的,不过区别在于不执行在步骤S69中执行的隐藏错误处理。 
具体地说,就解调设备510来说,在直到步骤S106的处理中,解调图像数据是从P/S转换单元310输出的。随后,在步骤S107,搜索器单元511检测副载波图,在步骤S108,参考保存在LUT保存单元512的表格,并读取和输出压缩数据(矢量数据)。 
即使在副载波图中包括相同的矢量量化代码,根据解调设备510是否是能够处理HD信号的设备,压缩数据也不同。 
如果调制设备510是能够处理HD信号的设备,那么如图28中所示的表格470,或者尽管不描述SD信号的矢量数据,但是其中描述HD信号的矢量数据的表格470″被保存。于是,副载波图被检测,并且与所述副载波图对应的矢量量化代码被确定,从而,作为与所述矢量量化代码对应的压缩数据读出的数据成为HD信号的矢量数据。 
另外,如果调制设备510是能够处理SD信号的设备,那么保存如图30中所示的表格470′。于是,副载波图被检测,并且与所述副载波图对应的矢量量化代码被确定,此外,作为与所述矢量量化代码对应的压缩数据读出的数据成为SD信号的矢量数据。 
从而,即使收到相同的矢量量化代码,与接收该代码的设备的能力对应的表格470被保存,从而,能够获得与该设备的能力对应的解调结果。从而,就第二实施例来说,压缩数据被嵌入副载波中,于是,能够实现具有不同工作频率的系统的共存。 
下面,说明表格470的创建。图32是图解说明创建表格470的表格创建设备530的配置例子的示图。图32中所示的表格创建设备530被配置成包括低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531、矢量量化单元532、低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533、HD矢量量化代码更新单元534、SD矢量量化代码更新单元535、HD矢量量化代码保存单元536和SD矢量量化代码保存单元537。 
下面参考图33中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图32中所示的表格创建设备530的操作。在步骤S111,HD矢量量化代码保存单元536和SD矢量量化代码保存单元537被初始化。在步骤S112,高分辨率信号被输入低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531,生成其频带被降低的数据。例如,4K2K图像信号作为高分辨率输入图像信号被输入,从低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531输出HD图像。就低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531来说,从 充当自输入信号供给的4K2K数据的4个像素中减少3个像素,另外,剩余的一个像素由LPF(低通滤波器)滤波,从而以一个像素为增量转换成HD像素。 
从低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531输出的HD图像被输入矢量量化单元532和低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533。低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533执行和低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531相同的处理。具体地说,对于输入的HD图像,从4个像素中减去3个像素,另外,剩余的一个像素由LPF(低通滤波器)滤波,从而以一个像素为增量转换成SD像素。 
从而,在步骤S112,低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531生成分辨率比输入低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531的图像低的图像,低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533生成分辨率比低分辨率图像生成单元531生成的图像低的图像。 
在步骤S113,矢量量化单元532把输入的图像数据,这种情况下,HD图像数据分成多个块。随后,在步骤S114,矢量量化单元532参考保存在矢量量化代码保存单元536的矢量量化代码,从而获得最接近于输入的HD图像的矢量,并把所述矢量量化代码输出给HD矢量量化代码更新单元534和SD矢量量化代码更新单元535。从而,关于HD图像数据获得的矢量量化代码被HD图像和SD图像共享,从而形成HD和SD与矢量量化代码之间的联系。 
在步骤S115,HD矢量量化代码更新单元534和SD矢量量化代码更新单元535分别通过把输入的HD图像和SD图像数据新增加到学习因子中,进行再学习,从而更新矢量量化代码。HD矢量量化代码更新单元534更新的数据被供给HD矢量量化代码保存单元536,SD矢量量化代码更新单元535更新的数据被供给SD矢量量化代码保存单元537。从而,完成更新。 
在步骤S116,矢量量化单元532确定是否所有的块数据都已被处理。在步骤116中确定还未处理所有块数据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114,重复步骤S114和之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116中确定处理了所有块数据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7。 
在步骤S117,确定是否完成了所有的学习序列,在确定还没有完成所有学习序列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112,重复步骤S112和之后的处理。按照这种循环,关于任意学习源进行重复处理。 
另一方面,在确定完成了所有学习序列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8。在步骤S118,确定是否已通过(clear)结束条件,在确定还未通过结束条件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112,重复步骤S112和之后的处理。作为所述结束条件,关于次数,或者输入数据和创建的矢量数据的平方差和等等进行确定。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8确定已通过结束条件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9。在步骤S119,确定是否完成了表格的创建。这样创建的表格470被供给调制设备450的LUT保存单元452保存,或者被供给解调设备510的LUT保存单元512保存。 
顺便提及,在能够从其传送低分辨率图像(所述低分辨率图像是HD图像)的频带被改变成能够从其传送高分辨率图像(所述高分辨率图像是4K2K图像)的频带的情况下,如图34中所示,能够设想三种扩展: 
1.频率方向上的扩展 
2.时间方向上的扩展 
3.振幅方向上的扩展 
下面以频率方向上的扩展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就能够处理HD图像的系统来说,在估计高频不能被处理(不是处理对象)的情况下,矢量量化代码必须被嵌入占用带宽的较低频率中。具体地说,如图35中所示,在传送4K2K图像时采用的频带中,矢量量化代码被嵌入与在传送HD图像时采用的频带A的宽度对应的部分中。此外,换句话说,做出上述副载波图仅仅由包括在频带A中的副载波产生,并且矢量量化代码被嵌入其中的安排。 
另外,在传送4K2K图像时采用频带A和频率比频带A更高的频带B,不过通常被传送的数据是包括在频带B中的。从而,即使当传送4K2K图像时,即使就能够处理直到HD图像的分辨率的设备来 说,也能够提取包括在频带A中的矢量量化代码。 
从而,在高分辨率图像的图像数据(例如,4K2K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调制频带中,仅仅关于包括在低分辨率图像的图像数据(例如,HD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调制频带中的副载波,设置副载波图,附加信息被包括在所述副载波图中,从而能够处理高分辨率图像的设备,和能够处理低分辨率图像的设备都能够接收和处理相同的图像数据。另外,能够处理低分辨率图像的设备仅仅不得不处理作为待处理频带的频带A,而不必被改变成能够处理直到频带B的配置。 
具体地说,在能够处理4K2K图像的设备,和能够处理HD图像的设备被混合的情况下,即使4K2K图像被传送,能够处理4K2K图像的设备当然能够处理传送的4K2K图像,不过能够处理HD图像的设备也能够处理传送的4K2K图像。从而,能够建立可缩放的系统。 
另外,除了在频率方向上扩展的方法之外,如图34中所示,存在在时间方向上扩展的方法,和在振幅方向上扩展的方法,不过本发明可按照相同的方法应用于这些方法。例如,就在时间方向上扩展来说,必须在任意频率轴上以一定的采样间隔嵌入矢量量化代码。另外,例如,就在振幅方向上扩展来说,按照和在频率方向上扩展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在占用带宽中,矢量量化代码必须被嵌入能够处理传送的HD图像的部分中。 
第三实施例 
下面说明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是以很小的退化实现数据传输的实施例。就包括传送压缩数据的调制设备和解调设备的系统来说,第三实施例使接收端的解调设备能够有效地再现数据。于是,发射端的调制设备以普通数据的形式传送缩小的图像,并通过把恢复用数据嵌入副载波中,传送用于有效恢复的数据。如后所述,嵌入副载波中并传送的“用于有效恢复的数据”意味从输出自类别分类单元602的4个像素输入数据中获得的1位ADRC的类别值。 
接收端接收从发射端传送的缩小图像的图像数据,和嵌入副载波中的数据,并采用所述两种数据来再现调制前的数据。通过进行这种 处理,能够再现与现有技术相比,几乎没有退化的数据。 
首先,说明进行这种处理的调制设备。图36是图解说明按照第三实施例的调制设备600的配置例子的示图。就图3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600和图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100来说,相同的组件附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其描述将被酌情省略。与图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100相比,图3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600增加了缩小图像创建单元601。另外,代替压缩编码单元112,采用了类别分类单元602,并且保存在LUT保存单元603的表格不同于保存在LUT保存单元113的表格131。 
图3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600被这样配置,以致输入的图像数据被输入缩小图像创建单元601和类别分类单元602,来自缩小图像创建单元601的数据经S/P转换单元604被供给IFFT单元605,另外,来自类别分类单元602的数据被供给LUT保存单元603,来自LUT保存单元603的数据被供给IFFT单元605。IFFT 605和之后的配置与图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100的配置相同。 
下面参考图37中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图3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600的操作。首先,图像数据被输入缩小图像创建单元601和类别分类单元602。现在,首先说明类别分类单元602的处理。在步骤S141,类别分类单元602执行类别分类处理。如图8中所示,作为输入类别分类单元602的图像数据的例子,可给出分成多个块的图像。 
如图38中所示,类别分类单元602从输入数据中提取所关心像素的四个抽头(tap)631-634,并输出与这些像素的像素值图对应的值,作为所关心像素的类型。在分配多个位,比如8位等来表示每个输入像素的像素值的情况下,四个像素的像素值图数目达到(28)4种,这是一个极大的数字。这样大的数字使得难以提高处理的速度。 
于是,作为进行类别分类之前的预处理,对处理块进行减少构成该处理块的像素的位数的处理,例如ADRC(自适应动态范围编码)处理等。就ADRC处理来说,首先,从构成该处理块的四个输入像素中检测像素值的最大值(下面酌情称为最大像素)和最小值(下面酌情称为最小像素)。 
随后,计算最大像素的像素值MAX和最小像素的像素值MIN之间的差值DR=(MAX-MIN),并以此DR作为处理块的局部动态范围,根据该动态范围DR,再次把构成处理块的各个像素值量化成比初始分配的位数少的K位。具体地说,从构成处理块的各个像素值减去最小像素的像素值MIN,并把相应的减法值除以DR/2K。其结果是,用K位表示构成处理块的各个像素值。 
因此,例如,在K被设为1的情况下,四个输入像素的像素值图的数目变成(21)4种。从而,与不进行ADRC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大减少像素值图的数目。注意把像素值转换成K位的ADRC处理将在下面被酌情描述成K-位ADRC处理。 
现在,说明将返回图37中所示的流程图。当在步骤S141中进行类别分类时,类别值被确定。在步骤S142,根据通过如上所述的1-位ADRC处理获得的类别值,参考保存在LUT保存单元603的表格(未示出),并进行副载波图的选择。这种情况下,其中类别值与副载波图关联的表格被保存在LUT保存单元603中。LUT保存单元603把与确定的类别值对应的副载波图通知IFFT单元605。 
注意,本受让人提交的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中请No.2000-217106公开一种与这种类别分类和类别值的计算相关的处理,通过采用1-位ADRC的类型,能够准确地再现图像。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0-217106公开通过把最佳类别代码作为附加信息嵌入传送的位数据的低位中,传送所述最佳类别代码。本实施例与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0-217106的不同在于最佳类别代码不是作为从输入像素数据的四个像素获得的1-位ADRC的类别值被嵌入位数据的低位中,而是被嵌入副载波图中。 
另外,就本实施例来说,将说明采用从输入像素数据的四个像素获得的1-位ADRC的类别值的例子,另外,可通过采用每个块的最佳运动矢量,边信息,最佳类别值(在上面提及的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0-217106中公开的类别值)等来实现本发明。即,第三实施例中采用的信息是当再现图像时、使得能够获得高图像质量的图像的 信息,并且所述信息是能够被包括在副载波图中传送或接收的。 
现在,说明将返回图37中所示的流程图。在步骤S143,缩小图像创建单元601生成缩小图像。该处理是在类别分类单元602执行与类别分类相关的处理时并行执行的。 
缩小图像创建单元601对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诸如下述方法之类的方法 
1.简单细化(simple thinning),或者 
2.m×n像素平均(m和n是像素的任意数目) 
图39图解说明当借助简单细化创建缩小图像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图40图解说明当借助m×n像素平均创建缩小图像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如图39中所示的流程图,在步骤S171,基于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被转换成由一个m×n块构成的图像。即,输入的图像被分成由m×n像素构成的多个块。在步骤S172,在构成的块内提取置于任意位置的像素。即,像素被减少。例如,由9×9像素构成的块被转换成由3×3像素构成的块。 
在步骤S173,确定是否完成了对所有块的处理。在步骤S173中确定还没有完成对所有块的处理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172,重复步骤S172及之后的处理,从而各个块被顺序转换成像素数目较少的块。另一方面,在步骤S173确定已完成对所有块的处理的情况下,这意味已生成了缩小图像,因此,结束图39中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 
如图40中所示的流程图中所示,在步骤S181执行和步骤S171相同的处理,从而,基于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被转换成由一个m×n块构成的图像。 
在步骤S182,计算m×n像素的平均值。即,计算一个块内的像素的平均值。所述平均值被视为所述块的代表值。例如,在计算3×3块的平均值,并且所述平均值被视为所述块的像素值的情况下,这意味9个像素被转换成一个像素。 
在步骤S183中执行和上述步骤S173相同的处理,从而,确定是否完成了对所有块的处理。在步骤S183中确定还没有完成对所有块的 处理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182,重复步骤S182及之后的处理,在已完成对所有块的处理的情况下,这意味已生成了缩小图像,因此,结束图40中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 
图41是图解说明输入缩小图像创建单元601的图像的像素,和生成的缩小图像的像素之间的相位关系的示图。在图41中,用实心圆表示的像素51代表输入图像的像素,用空心圆表示的像素652代表生成的缩小图像的像素。图39中所示的例子图解说明由四个像素生成一个像素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生成1/4缩小图像。 
现在,说明将返回图37中所示的流程图。在步骤S144,执行串/并转换处理。步骤S144的处理及之后的处理,即,在S/P转换单元604执行的处理及之后的处理是按照和图7中所示的步骤S11,S14-S18中的处理相同的方式执行的,从而其说明被省略。 
不过,在步骤S145,在IFFT单元605执行IFFT处理,不过用于该处理的副载波图是根据来自LUT保存单元603的指令确定的副载波图,是确定的以包括类别值的副载波图。 
下面,说明解调在图3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600调制的信号的解调设备。图42是图解说明按照第三实施例的解调设备的配置例子的示图。图42中所示的解调设备具有通过用预测处理单元703代替图19中所示的解调设备300的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13而获得的配置。 
另外,就解调设备700的配置来说,保存在LUT保存单元702的表格不同于保存在LUT保存单元312的表格131,参考所述表格进行处理的搜索器单元701不同于搜索器单元311。 
图43是图解说明预测处理单元703的内部配置例子的示图。预测处理单元703被配置成包括预测抽头生成单元731,类抽头生成单元732,类别分类单元733,系数存储单元734和预测计算单元735 
来自P/S转换单元310的传输数据被供给预测处理单元703的预测抽头生成单元731和类抽头生成单元732。来自预测抽头生成单元731的预测抽头被供给预测计算单元735,来自类抽头生成单元732的类抽头被供给类别分类单元733。来自搜索器单元701的类别信息 也被供给类别分类单元733。 
来自类别分类单元733的类别信息被供给系数存储单元734。来自系数存储单元734的预测系数被供给预测计算单元735。预测计算单元735根据供给的预测抽头和预测系数,生成输出图像,并将其输出给下游的处理单元 
下面参考图44中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图42中所示的解调设备700的操作。步骤S171-S177是按照和图21中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61-S67相同的方式执行的。即,图42中所示的解调设备的操作和图19中所示解调设备300的基于图21中所示流程图执行的操作基本相同,不过区别在于读出类别信息,而不是在步骤S68执行的压缩数据的读出,以及执行预测处理,而不是在步骤S69执行的隐藏错误处理。 
即,就解调设备700来说,在步骤S176中的处理,输出从P/S转换单元310解调的图像数据。随后,在步骤S177,搜索器单元701检测副载波图,在步骤S178,参考保存在LUT保存单元172的表格,并读出类别信息。随后,在步骤S179,预测处理单元703执行预测处理。下面说明在步骤S179中执行的预测处理。 
预测抽头生成单元731根据从P/S转换单元310供给的传输数据(这种情况下,图像数据),生成预测抽头。图45图解说明预测抽头的例子。在图45中,空心圆表示输入预测抽头生成单元731的图像的像素751,双圆表示预测抽头752。输入预测抽头生成单元731的图像是在调制设备600的缩小图像创建单元601创建的缩小图像。因此,像素751是构成缩小图像的像素。假定以关心的像素753作为中心,预测抽头752是包括关心的像素753在内的3×3共9个像素。 
预测抽头752被用于在预测计算单元735获得输出像素的预测值,预测抽头752提取自输入数据,并被供给预测计算单元735。 
类抽头生成单元732根据从P/S转换单元310供给的传输数据(这种情况下,图像数据),生成类抽头。图46图解说明类抽头的例子。在图46中,空心圆表示输入类抽头生成单元732的图像的像素751,双圆表示类抽头761。假定以关心的像素762作为中心,类抽头761 是包括关心的像素762在内的垂直水平布置的5个像素。 
类抽头761在下游的类别分类单元733被使用。来自类抽头生成单元732的类抽头761,和来自搜索器单元701的类别信息,这种情况下,4个像素的类别值(1-位ADRC)被供给类别分类单元733。类别分类单元733通过对类抽头761应用1-位ADRC处理,生成类别代码,并将其供给系数存储单元734。 
系数存储单元734按照关联的方式保存类别代码和预测系数。系数存储单元734读出与供给的类别代码关联的预测系数,并将其提供给预测计算单元735。预测计算单元735通过采用来自预测抽头生成单元731的预测抽头752,和来自系数存储单元734的预测系数执行乘积和运算,生成输出图像,并将其输出给未示出的下游处理单元。该输出图像成为由调制设备600的缩小图像创建单元601缩小的图像的原始图像,即,基于输入缩小图像创建单元601的图像数据的图像。 
从而,就解调设备700来说,能够通过再现来自调制设备600一方的缩小图像的图像数据再现四个像素的类别值,能够根据再现的图像数据和类别值再现原始图像。所述原始图像是其像素数目大于缩小图像的图像,即,高精度的图像。因此,即使在按照第三实施例的调制设备600和解调设备700之间交换的数据是数量较小的数据(至少是数量比待再现图像的数据少的数据),也能够再现高精度的图像。 
第四实施例 
下面说明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是其中发射端在每条数据上增加用于处理所述数据的命令(操作数),以便传送所述命令(操作数),从而使接收端能够有效工作的实施例。在同时处理具有不同性质的两个或更多内容,比如经常用作电视广播节目效果的称为画中画的效果,图48中所示的字幕处理效果等等的情况下,采用第四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第四实施例是特别有效的实施例。 
图47是图解说明画中画的屏幕例子的示图。另一图像802被显示在电视节目屏幕(下面,称为当前屏幕801)上。从而,在一些情况下,一种情形被称为画中画,其中例如在转播体育节目的时候,体育节目 本身的屏幕被视为当前屏幕801,同时小于当前屏幕801的屏幕,例如评论员的图像被显示在一部分的当前屏幕801上。 
图48是图解说明其上显示字幕的屏幕例子的示图。另一信息,主要是带文本的信息被显示在当前屏幕801上。就图48中所示的例子来说,在转播体育节目时,体育节目本身的屏幕被视为当前屏幕801,体育节目本身的中间步骤(诸如得分之类的信息)作为字幕811被显示在当前屏幕801上,运动员的信息作为字幕812被显示在当前屏幕801上。 
从而,关于诸如当前屏幕801,显示在当前屏幕801上的图像或字幕等等之类的屏幕的操作数,具体地说,例如关于字幕被显示在当前屏幕801上的哪个位置,关于显示什么尺寸的字幕等等的操作数被包括在副载波中。 
图49是图解说明按照第四实施例的调制设备850的配置例子的示图。就图49中所示的调制设备850和图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100来说,相同的组件附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将被省略。与图6中所示的调制设备100相比,图49中所示的调制设备850具有从中除去压缩编码单元112和S/P转换单元101的配置,其中数据被直接输入LUT保存单元851和IFFT单元852。 
注意,就图49中所示的配置例子来说,做出其中S/P转换单元101被除去,数据被直接输入IFFT单元852的安排,不过,当然可做出其中设置S/P转换单元101,按照和上面提及的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串行输入的数据被转换成并行数据,随后进行处理的安排。 
做出其中向LUT保存单元851和IFFT单元852输入不同数据的安排。待输入IFFT单元852的数据的操作数被输入LUT保存单元851,所述数据被输入IFFT单元852。例如,就图47中所示的屏幕例子来说,输入IFFT单元852的数据是当前屏幕801的数据(称为数据1),和屏幕802的数据(称为数据2),此时,输入LUT保存单元851的数据是数据1的操作数和数据2的操作数。 
另外,就如图48中所示的屏幕例子来说,输入IFFT单元852 的数据是当前屏幕801的数据(称为数据1),字幕811的数据(称为数据2),和字幕813的数据(称为数字3),此时,输入LUT保存单元851的数据是数据1的操作数,数据2的操作数,和数据3的操作数。 
从而,取决于重叠于显示屏上的屏幕的数目,待输入LUT保存单元851和IFFT单元852的数据的数目不同。另外,待输入IFFT单元852的所有数据不必都具有操作数,因此,存在待输入LUT保存单元851的操作数的数目小于待输入IFFT单元852的数据的数目的情况。另外,多个操作数可被附到待输入IFFT单元852的一条数据上,从而存在待输入LUT保存单元851的操作数的数目大于待输入IFFT单元852的数据的数目的情况。 
另外,待输入IFFT单元852的数据可以是具有不同属性的数据,比如音频或视频数据,操作数可被附到具有不同属性的每条数据上。 
下面,参考图50中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图49中所示的调制设备850的操作。在步骤S201,每条数据的操作数被输入LUT保存单元851。在操作数被输入LUT保存单元851的时候,对应于该操作数的数据还被输入IFFT单元852。LUT保存单元851为每个输入的操作数规定副载波图。 
LUT保存单元851保存其中操作数与副载波图(或者指示副载波图的信息)关联的表格。当输入操作数时,LUT保存单元851参考保存的表格,把与输入的操作数对应的副载波图提供给IFFT单元852。 
图51是描述依据操作数选择的副载波图的示图。如图51中所示,对每个数据1~数据N规定副载波图,比如数据1的操作数的副载波图,数据2的操作数的副载波图,...,数据N的操作数的副载波图。 
包括在副载波图中的操作数的例子包括关于数据1的诸如XXX倍率的变焦比之类的操作数,关于数据2的噪声消除之类的操作数,...,关于数据N的以致γ的值被设为YYY的操作数。 
在步骤S202,IFFT单元852以基于来自LUT保存单元851的指令的副载波图,对输入数据1到数据N进行IFFT处理,从而执行调制处理。步骤S202中的处理和之后的处理是按照和图7中的步骤 S14中的处理及之后的处理相同的方式执行的,从而省略其说明。 
下面,说明解调设备,所述解调设备是位于接收端的接收数据和数据的操作数的设备。图52是图解说明按照第四实施例的解调设备900的配置例子的示图。图52中所示的解调设备900具有图19中所示的解调设备300的配置,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数据处理单元903,而不是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13,另外P/S转换单元310被除去,在解调设备900中,来自FFT单元309的数据被直接输入数据处理单元903中。 
另外,保存在LUT保存单元902的表格不同于保存在LUT保存单元312的表格131,参考该表格执行处理的搜索器单元901不同于搜索器单元311。 
下面参考图53中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图52中所示的解调设备900的操作。步骤S231-S236是按照和图21中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61-S65,及S67相同的方式执行的。即,图52中所示的解调设备900的操作和图19中所示的解调设备300的操作基本相同,其操作是根据图21中所示的流程图进行的,不过不同之处在于不执行在步骤S66中执行的并/串转换处理(因为从配置中除去了P/S转换单元310),代替在步骤S68中执行的压缩数据的读出,读出操作数,另外,代替在步骤S69中执行的隐藏错误处理,执行数据处理。 
具体地说,就解调设备900来说,在一直到步骤S235的处理中,从FFT单元309输出解调的图像数据。随后,在步骤S236中,搜索器单元901检测副载波图,在步骤S237中,参考保存在LUT保存单元902中的表格,并读出操作数。随后,在步骤S238中,数据处理单元903执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单元903接收搜索器单元901从LUT保存单元902读出的操作数的供给,另外接收在FFT单元309经过FFT处理的数据的供给,即,解调数据的供给。数据处理单元903采用该操作数和对应于所述操作数的数据,酌情对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在操作数是关于数据1,把变焦比设为XXX倍率的指令的情况下,数据处理单元 903对来自FFT单元309的数据1进行转换成放大XXX倍的图像的处理。 
从而,解调设备900一方能够从副载波图读出关于预定数据的操作数。因此,就调制设备850一方来说,用于实现缩减的操作数被简单地包括在副载波图中,而不预先创建缩小的图像来传送它,从而,解调设备900一方能够再现缩小的图像。从而,能够实现有效的数据处理。 
第五实施例 
下面说明第五实施例。第五实施例是集中第一到第四实施例的实施例。 
图54是图解说明按照第五实施例的调制设备1000的配置例子的示图。调制设备1000由嵌入信息获取单元1001,主信息获取单元1002,副载波图确定单元1003和OFDM调制单元1004构成。 
嵌入信息获取单元1001分别等同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压缩编码单元112,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压缩编码单元451,按照第三实施例的类别分类单元602,和按照第四实施例的LUT保存单元851。嵌入信息获取单元1001获得希望被嵌入副载波图中的信息(附加信息),比如矢量量化代码(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类别值(第三实施例),操作数(第四实施例)等等。 
副载波图确定单元1003分别等同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压缩编码单元112和LUT保存单元113,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压缩编码单元451和LUT保存单元452,按照第三实施例的类别分类单元602和LUT保存单元603,和按照第四实施例的LUT保存单元851。副载波图确定单元1003确定对应于矢量量化代码的副载波图(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对应于类别值的副载波图(第三实施例),或者对应于操作数的副载波图(第四实施例)。 
主信息获取单元1002分别等同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S/P转换单元101,按照第二实施例的S/P转换单元101,按照第三实施例的缩小图像创建单元601和S/P转换单元604,和按照第四实施例的IFFT单 元852。主信息获取单元1002是用于获得充当希望传送的调制对象的数据的单元。换句话说,嵌入信息是附加信息,充当被添加所述附加信息的对象的信息是主信息,主信息获取单元1002获得所述主信息。 
OFDM调制单元1004分别等同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S/P转换单元101~BFP 110,按照第二实施例的S/P转换单元101~BFP 110,按照第三实施例的S/P转换单元604,IFFT单元605,和P/S转换单元103~BPF 110,以及按照第四实施例的IFFT单元852,P/S转换单元102~BPF 110。OFDM调制单元1004根据在副载波图确定单元1003确定的副载波图,对在主信息获取单元1002获得的主信息进行OFDM调制。 
注意,就本实施例来说,作为例子说明了进行OFDM调制的情况,不过当采用借助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等采用副载波的调制方法时,也可应用本实施例。 
下面,说明按照第五实施例的解调设备。图55是图解说明按照第五实施例的解调设备1200的配置例子的示图。解调设备1200由嵌入信息检测单元1201,OFDM解调单元1202,嵌入信息输出单元1203和数据再现单元1204构成。 
嵌入信息检测单元1201分别等同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搜索器单元311和LUT保存单元321,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搜索器单元511和LUT保存单元512,按照第三实施例的搜索器单元701和LUT保存单元702,和按照第四实施例的搜索器单元901和LUT保存单元902。嵌入信息检测单元1201获得嵌入副载波图中的信息,比如矢量量化代码(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类别值(第三实施例),操作数(第四实施例)等等。 
嵌入信息输出单元1203分别等同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搜索器单元311和LUT保存单元321,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搜索器单元511,按照第三实施例的搜索器单元701,和按照第四实施例的搜索器单元901。嵌入信息输出单元1203输出嵌入信息检测单元1201检测的信息,比如矢量量化代码,类别值,操作数等等。 
OFDM解调单元1202分别等同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BPF 302~P/S转换单元310,按照第二实施例的BPF 302~P/S转换单元310,按照第三实施例的BPF 302~P/S转换单元310,和按照第四实施例的BPF 302~FFT单元309。OFDM解调单元1202对接收的数据进行OFDM解调,从而再现调制之前的数据。 
数据再现单元1204分别等同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隐藏错误处理单元313,按照第二实施例的P/S转换单元310和搜索器单元511,按照第三实施例的预测处理单元703,和按照第四实施例的数据处理单元903。数据再现单元1204把来自嵌入信息输出单元1203的嵌入信息应用于在OFDM解调单元1202解调的数据(对应于主信息),从而再现该数据。 
不过,就第二实施例来说,嵌入信息和主信息被分别输出给下游的处理组件,以致来自OFDM解调单元1202的数据,来自嵌入信息输出单元1203的嵌入信息被分别输出给下游的处理组件,从而提供一种排除数据再现单元1204的配置。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借助不同的压缩方法压缩的数据作为和输入数据相关的数据,与副载波一起被传送,从而能够改善鲁棒性。另外,按照这种安排,不必提供诸如纠错位之类的附加位,从而能够进行调整数据通信。 
另外,按照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路配置,其中不必设置按照现有技术,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纠错的复杂电路和额外存储器,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衬底空间,相应地能够预期开发费用的降低。 
另外,按照本发明,就通过插入/取出新模块、LSI或衬底,升级机壳的功能的系统来说,能够有效地使用升级之前采用的功能。 
另外,按照本发明,这种优点简化了开发,以致需要做的只是开发新创建的模块、LSI、衬底、新功能等和迄今为止采用的模块、LSI、衬底、新功能之间的差异,从而能够降低开发成本和开发工时。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实现设计(contrivance),从而能够有效地恢复压缩图像的信号是作为和输入数据相关的数据, 与副载波一起传送的,从而能够在图像退化很小的情况下处理图像。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操作输入数据的控制信号作为与输入数据相关的数据,和副载波一起被同时传送,从而能够提高信号处理效率,不必用另一条线路传送该控制信号,因此能够减少布线,实现衬底空间的有效使用,降低衬底开发费用,等等。 
上面提及的一系列处理不仅可以由硬件执行,而且可以由软件执行。在用软件执行所述一系列处理的情况下,构成所述软件的程序从程序记录介质被安装到内置于专用硬件内的计算机,或者借助安装于其中的各种程序,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的通用个人计算机等中。 
图56是图解说明借助程序执行上面提及的一系列处理的个人计算机的硬件配置的例子的方框图。 
就计算机来说,CPU(中央处理器)2001,ROM(只读存储器)2002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2003由总线2004互连。此外,输入/输出接口2005与总线2004连接。输入/输出接口2005与由键盘、鼠标、麦克风等构成的输入单元2006,由显示器、扬声器等构成的输出单元2007,由硬盘、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的存储单元2008,由网络接口等构成的通信单元2009,和驱动可拆卸介质20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的驱动器2010连接。 
就这样配置的计算机来说,CPU 2001通过输入/输出接口2005和总线2004装载保存在存储单元2008中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从而实现上面提及的一系列处理。计算机(CPU 2001)执行的程序是通过被记录在可拆卸介质2011中,或者经由电缆或无线传输介质,比如局域网、因特网、数字卫星广播等提供的,所述可拆卸介质2011是由例如磁盘(包括软盘)、光盘(CD-ROM(光盘-只读存储器)、DVD(数字通用光盘)等)、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的包装介质。 
随后,借助装在驱动器2010上的可拆卸介质2011,程序可通过输入/输出接口2005被安装在存储单元2008中。另一方面,通过经电缆或无线传输介质在通信单元2009接收,程序可被安装在存储单元2008中。另外,程序可被预先安装在ROM 2002或存储单元2008中。 
注意,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可以是其中沿着在本说明书内描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进行处理的程序,或者可以是并行地或者在适当的计时,比如调用时执行处理的程序,等等。 
另外,就本说明书来说,术语“系统”代表由多个设备构成的整个设备。 
注意,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提及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本质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修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产生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在附加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被配置为借助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进行调制的调制设备,包括:
被配置为借助所述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调制主信息的调制装置,所述主信息是待传送的信息;和
被配置为根据与所述主信息相关的附加信息,确定当所述调制装置调制所述主信息时采用的副载波图的确定装置,
其中,所述确定装置根据通过压缩所述主信息而获得的矢量数据确定矢量量化代码,并把确定的矢量量化代码视为所述附加信息,以确定与所述附加信息对应的副载波图。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设备,还包括:
被配置为保存其中所述矢量量化代码与所述矢量数据关联的表格的保存装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设备,还包括:
被配置为保存其中每种格式的矢量数据分别与一个矢量量化代码关联的表格的保存装置。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设备,其中所述确定装置在高分辨率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调制频带中,确定包括在低分辨率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调制频带中的副载波图。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设备,所述主信息是图像数据,还包括:
被配置为缩小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的缩小装置;和
被配置为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类别分类处理,从而输出类别值的输出装置;
其中所述调制设备调制由所述缩小装置缩小的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
其中所述确定装置确定对应于所述类别值的副载波图。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设备,其中所述主信息是内容;
其中所述附加信息是关于所述内容的操作数;
其中所述确定装置对每个所述操作数确定所述副载波图。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设备,其中所述主信息是显示在一个屏幕上的多个图像的图像数据;
其中所述附加信息是所述多个图像中的每个图像的操作数;
其中所述确定装置对每个所述操作数确定所述副载波图。
8.一种用于被配置为借助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进行调制的调制设备的调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根据与主信息相关的附加信息,确定当调制所述主信息时采用的副载波图,所述主信息是待传送的信息;和
根据确定的副载波图,用所述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调制所述主信息,
其中,所述确定包括根据通过压缩所述主信息而获得的矢量数据确定矢量量化代码,并把确定的矢量量化代码视为所述附加信息,以确定与所述附加信息对应的副载波图。
9.一种被配置为借助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进行解调的解调设备,包括:
被配置为借助所述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解调主信息的解调装置,所述主信息是待传送的信息;和
被配置为检测当调制所述主信息时采用的副载波图,以检测与所述副载波图关联的附加信息的检测装置,
其中,所述副载波图与所述附加信息对应,并且是根据通过压缩所述主信息而获得的矢量数据确定矢量量化代码,并把确定的矢量量化代码视为所述附加信息而确定的。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解调设备,还包括:
被配置为保存其中矢量量化代码与矢量数据关联的表格的保存装置;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从所述副载波图检测矢量量化代码作为所述附加信息,还从所述表格读出与所述附加信息对应的矢量数据;
其中采用所述解调装置解调的所述主信息以及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矢量数据至少之一,并且再现调制前的数据。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解调设备,还包括:
被配置为保存其中矢量量化代码与矢量数据关联的表格的保存装置;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从所述副载波图检测矢量量化代码作为所述附加信息,还从所述表格读出与所述附加信息对应的矢量数据;
其中当所述解调装置不能解调所述主信息时,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矢量数据作为解调结果被输出。
12.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解调设备,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在高分辨率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调制频带中,以包括在低分辨率图像的图像数据的调制频带中的副载波作为检测对象,检测所述副载波图。
13.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解调设备,其中所述主信息是通过缩小预定图像获得的缩小图像的图像数据,所述附加信息是当对比所述缩小图像更高精度的图像进行类别分类处理时输出的类别值,还包括:
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解调设备解调的所述缩小图像的图像数据和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类别值,生成高精度图像的生成装置。
14.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解调设备,所述解调装置解调的所述主信息是内容,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附加信息是所述内容的操作数,还包括:
被配置为对所述解调装置解调的所述内容进行与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操作数对应的处理的处理装置。
15.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解调设备,所述解调装置解调的所述主信息是显示在一个屏幕上的多个图像的图像数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附加信息是所述多个图像中的每个图像的操作数,还包括:
对所述解调装置解调的所述多个图像中的每个图像进行与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操作数对应的处理的处理装置。
16.一种用于被配置为借助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进行解调的解调设备的解调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用所述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方法解调主信息,所述主信息是待传送的信息;
检测当调制所述主信息时采用的副载波图;和
检测与所述副载波图关联的附加信息,
其中,所述副载波图与所述附加信息对应,并且是根据通过压缩所述主信息而获得的矢量数据确定矢量量化代码,并把确定的矢量量化代码视为所述附加信息而确定的。
CN2009101290015A 2008-03-13 2009-03-13 调制设备和方法,解调设备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4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64221 2008-03-13
JP2008064221 2008-03-13
JP2008064221A JP4482834B2 (ja) 2008-03-13 2008-03-13 変調装置および方法、復調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4284A CN101534284A (zh) 2009-09-16
CN101534284B true CN101534284B (zh) 2013-04-24

Family

ID=4106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900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4284B (zh) 2008-03-13 2009-03-13 调制设备和方法,解调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90071B2 (zh)
JP (1) JP4482834B2 (zh)
CN (1) CN1015342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24326B2 (en) * 2013-03-13 2015-09-01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Look-up table based digital filter array using digital transmitter
US10506564B2 (en) * 2015-12-28 201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resource element location pattern to convey MCS of control channel
JP6701845B2 (ja) * 2016-03-16 2020-05-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8678A (ja) * 1999-11-19 2001-05-29 Yrp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Key Tech Res Lab Co Ltd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6846A (ja) 1995-05-18 1996-11-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復号化装置、画像符号化方法および画像復号化方法
BR0008530B1 (pt) * 1999-02-25 2014-02-04 Aparelho de difusão digital
DE10143980A1 (de) * 2001-09-07 2003-03-27 Bosch Rexroth Ag Magneto-Rheologischer Dämpfer
JP4051697B2 (ja) 2002-02-01 2008-02-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DE60206356T2 (de) * 2002-04-16 2006-05-11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Orthogonale Frequenzmultiplexierung (OFDM) mit Kanalprediktion
JP4294364B2 (ja) 2003-04-23 2009-07-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装置
JP4143643B2 (ja) 2003-06-30 2008-09-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リア無線伝送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US20080008256A1 (en) 2004-08-02 2008-01-10 Matsh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fdm Transmitting Apparatus, Ofdm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Their Methods
KR100959207B1 (ko) * 2005-03-02 2010-05-19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서브캐리어 전송 방법, 기지국 및 이동국
WO2007106119A2 (en) * 2006-03-10 2007-09-20 Beceem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8678A (ja) * 1999-11-19 2001-05-29 Yrp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Key Tech Res Lab Co Ltd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開平8-316846A 1996.11.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82834B2 (ja) 2010-06-16
CN101534284A (zh) 2009-09-16
US8290071B2 (en) 2012-10-16
JP2009224849A (ja) 2009-10-01
US20090232237A1 (en) 200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00704B1 (en) Receiving apparatus, receiv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system with channel estimation
CN102055713B (zh) 接收数据帧的数据接收设备和发送数据帧的数据发送设备
CN102098466B (zh)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接收程序和接收系统
TWI425824B (zh) 接收裝置、接收方法及程式及接收系統
CN102098260B (zh) 接收装置和方法及接收系统
CN101534284B (zh) 调制设备和方法,解调设备和方法
US7929621B2 (en) Terminal demodu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4826832A (zh) 信道估计方法、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04956635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时间正交幅度调制的装置和方法
CN113923082B (zh) 传输ppdu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Gangadharappa et al. An efficient hierarchical 16‐QAM dynamic constellation to obtain high PSNR reconstructed images under varying channel conditions
CN101808067A (zh) 利用差分数据作为导频的ofdm信号收发方法及其装置
KR20010113047A (ko) 데이터 처리장치 및 방법과 기록매체 및 프로그램
CN101141428B (zh)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导频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01094025B (zh) T-mmb系统接收端实现多种解调方式的方法
CN103023622A (zh)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1582867B (zh) 发射设备和方法以及接收设备和方法
CN105075131A (zh) 用于频率偏置估计的装置和方法
CN103368592A (zh) 用于具有已知码元填充的块传输的接收机结构
CN100356786C (zh)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中的信号传输方法
KR100964396B1 (ko) 채널 추정, 등화 방법 및 시스템
EP275775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ing a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scheme with clustered constellation points
JPH1198102A (ja) Ofdm受信装置
CN102457465B (zh) 信号接收设备和信号接收方法
CN104065606B (zh) 数字广播接收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