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2188A - 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 - Google Patents

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2188A
CN101532188A CN200810019905A CN200810019905A CN101532188A CN 101532188 A CN101532188 A CN 101532188A CN 200810019905 A CN200810019905 A CN 200810019905A CN 200810019905 A CN200810019905 A CN 200810019905A CN 101532188 A CN101532188 A CN 101532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lactic
pla
polylactic acid
acid fiber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19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家欣
范志恒
佐藤正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19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21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2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2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ynthetic Leather, Interior Materials Or Flexible Sheet Material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它是在聚乳酸成分中,混合有五元杂环化合物成分、磷系列的无机盐以及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经熔融纺丝延伸制成。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乳酸抗水解纤维具有很好的抗水解性,经热水处理后能获得较高的强度保持率,可以提高聚乳酸纤维在高温、加压下染色的性能,并且耐磨性得到改善,提高聚乳酸纤维的织造性能。

Description

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乳酸纤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天然可生物降解纤维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新的绿色环保纤维,其中于九十年代末刚刚实现工业化开发的聚乳酸纤维(PLA纤维)最引人注目,它可以从谷物中取得,其制品废弃后在土壤中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且燃烧时不会散发毒气,不会造成污染。
但是,纯聚乳酸纤维的抗水解性能较差,在织物的染色过程中,经加压高温处理,其织物的强度会下降,影响了聚乳酸纤维的广泛应用。
由于PLA中含有大量的羧基,导致水解时羧基的增多,纤维的强度大幅度下降。所以采用封末端基的方法,将PLA纤维中羧基的含量大幅度下降,达到提高抗水解性能。根据日本专利特许第3122485号和特许第3393752号专利中记载的加入碳化二亚胺抗水解剂可以提高抗水解性,但是碳化二亚胺本身是有毒性的,特别分解后产生的异氰酸酯气体是致癌的,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大规模的生产是不可以的。本专利使用具有恶唑基团的抗氧剂替代碳化二亚胺,同时又能很好的达到封羧基的效果,纤维水解后强度不会大幅度下降。
同时聚乳酸属于天然可降解性纤维,耐磨性比较差,织造时较困难。日本东丽株式会社在中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03820140.2)中报道,该技术是在聚乳酸纤维中添加相对于纤维整体0.1-5%重量的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加入后可以提高聚乳酸的耐摩擦性,但是对聚乳酸的耐加水性不能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水解性能好、耐磨性能优越的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包括聚乳酸成分,其特征是:在聚乳酸成分中,混合有五元杂环化合物成分、磷系列的无机盐及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其中五元杂环化合物为聚乳酸重量成分的0.5~5%,磷系列的无机盐化合物为聚乳酸重量成分的50ppm-1500ppm,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占聚乳酸重量成分的0.1-5%;所述五元杂环化合物为同时含有C、N、O及—C=N双键的恶唑类化合物。
所述恶唑类化合物优选双恶唑啉化合物,其结构通式为:
其中D为脂肪族或苯环族。
上述的双恶唑啉化合物可以是2,2’-邻亚苯基双(2-恶唑啉)、2,2’-间亚苯基双(2-恶唑啉)、2,2’-对亚苯基双(2-恶唑啉)、2,2’-对亚苯基双(4-甲基-2-恶唑啉)、2,2’-间亚苯基双(4-甲基-2-恶唑啉)、2,2’-对亚苯基双(4,4’-二甲基-2-恶唑啉)、2,2’-间亚苯基双(4,4’-二甲基-2-恶唑啉)、2,2’-乙撑双(2-恶唑啉)、2,2’-亚辛基双(2-恶唑啉)、2,2’-乙撑双(4-甲基-2-恶唑啉)或2,2’-二亚苯基双(2-恶唑啉)或2,2’-双恶唑啉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含恶唑基的抗水解剂0.5-5%,可以使聚乳酸纤维的羧基得到大幅的降低,达到1-20eq/t。但是含恶唑基的抗水解剂是具有碱性,在湿热条件下,会使环境处理液的酸碱性变为碱性,促使聚乳酸的水解。针对这个问题,在聚乳酸中同时加入50-1500ppm磷酸盐类化合物,作为缓冲溶剂,抑制了处理液的碱性,使酸碱性达到平衡,在湿热条件下120度30分钟处理后聚乳酸的强度能够保持到50-90%。
磷系列无机盐的通式为MAHBPO4,其中A=1或2,B=1或2,M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可以是NaH2PO4,Na2HPO4,KH2PO4,K2HPO4,MgHPO4,BaHPO4中的一种或几种。
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可以是EBS(乙撑双硬酯酰胺,EBL(乙撑双月桂胺),EBO(乙撑双油酸酰胺)。
聚乳酸纤维具有表面摩擦系数高、耐磨性差的缺点,例如根据JIS L0849规定的摩擦牢度,服装面料一般要求为3级以上,但现在的聚乳酸纤维却只有1级的低水平,影响了聚乳酸纤维的广泛应用。
在聚乳酸纤维中加入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可以提高。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占聚乳酸重量的0.1%~5%,可以聚乳酸纤维的耐摩擦性得到提高,在织物的评价中,染色后通过摩擦染色坚牢度的评价,织物的摩擦坚牢度达到4-5级。上述的织物的摩擦坚牢度评价方法,采用JIS L 0849(摩擦染色坚牢度试验方法)中A-I法。
本发明高抗水解性及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将恶唑基抗水解剂和磷酸盐化合物以及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通过挤出机制成母粒切片,聚乳酸切片和母粒切片共混后通过熔融高速纺丝设备制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抗水解的评价方法:首先测量处理前的原丝的强度(S1)高温高压下热水120度处理30分钟后测量原丝的强度(S2),强度保持率=S2/S1
耐磨性的评价方法采用JIS L 0849(摩擦染色坚牢度试验方法)中A-I法。
纺丝性评价方法是 ○:24小时无断丝,压力正常
                 △  24小时断丝5回-8回以上压力不稳定
                 ×  24小时断丝10回以上压力上升快
实施例1:
原料:A 聚乳酸切片:Mn=10万熔点是170度
      B 双恶唑啉化合物:2,2’-间亚苯基双(2-恶唑啉)
      C 磷酸盐化合物:磷酸二氢钠
D 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EBS(乙撑双硬酯酰胺)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纺丝温度在220-230度,吐出量25-30g/min,使用喷丝孔的孔数为24孔,纺丝2500-3000m/min制得预延伸丝,再通过延伸设备在1.2-1.5倍的延伸倍率下延伸后制得聚乳酸纤维。上述原料用量:双恶唑啉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0.6%,磷酸盐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00ppm,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
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强度为3.2-3.8cn/dtex。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达到50%以上,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
实施例2:
原料C磷酸盐化合物:磷酸二氢钾其他同实施例1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纺丝温度在220-230度,吐出量25-30g/min,使用喷丝孔的孔数为24孔,纺丝2500-3000m/min制得预延伸丝,再通过延伸设备在1.2-1.5倍的延伸倍率下延伸后制得聚乳酸纤维。
上述原料用量:双恶唑啉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0%,磷酸盐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00ppm,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
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强度为3.2-3.8cn/dtex。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达到55%以上,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
实施例3:
原料C磷酸盐化合物:磷酸氢二钠其他同实施例1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纺丝温度在220-230度,吐出量25-30g/min,使用喷丝孔的孔数为24孔,纺丝2500-3000m/min制得预延伸丝,再通过延伸设备在1.2-1.5倍的延伸倍率下延伸后制得聚乳酸纤维。
上述原料用量:双恶唑啉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2.0%,磷酸盐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00ppm,EBS(乙撑双硬酯酰胺)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
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强度为3.2-3.8cn/dtex。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达到60%以上,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
实施例4:
原料同实施例1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纺丝温度在220-230度,吐出量25-30g/min,使用喷丝孔的孔数为24孔,纺丝2500-3000m/min制得预延伸丝,再通过延伸设备在1.2-1.5倍的延伸倍率下延伸后制得聚乳酸纤维。
上述原料用量:双恶唑啉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3.0%,磷酸盐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00ppm,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
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强度为3.2-3.8cn/dtex。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达到70%以上,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
实施例5:原料同实施例1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纺丝温度在220-230度,吐出量25-30g/min,使用喷丝孔的孔数为24孔,纺丝2500-3000m/min制得预延伸丝,再通过延伸设备在1.2-1.5倍的延伸倍率下延伸后制得聚乳酸纤维。
上述原料用量:双恶唑啉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4.5%,磷酸盐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00ppm,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用量为聚乳酸重量的1%。
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强度为3.2-3.8cn/dtex。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达到80%以上,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
 
恶唑基/含量 磷酸盐含量 EBS含量 抗水解性 耐磨性 纺丝性 色调(b值)
实施例1 0.6% 100ppm 1% 50% 4级以上 4以下
实施例2 1.0% 100ppm 1% 55% 4级以上 4以下
实施例3 2.0% 100ppm 1% 60% 4级以上 4以下
实施例4 3.0% 100ppm 1% 70% 4级以上 4以下
实施例5 4.5% 100ppm 1% 80% 4级以上 4以下
比较例1 0 0 0 0% 1级 4以下
比较例2 0.3% 100ppm 1% 25% 4级以上 4以下
比较例3 6% 100ppm 1% 85% 4级以上 × 4以上
恶唑啉的添加量在0.8-2.5%是最佳的添加范围
实施例6:
原料:A 聚乳酸切片:Mn=10万熔点是170度
      B 双恶唑啉化合物:2,2’-间亚苯基双(2-恶唑啉)和
      2,2’-对亚苯基双(2-恶唑啉)两者比例1/1
      C 磷酸盐化合物:磷酸二氢钠
      D 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EBO(乙撑
      双油酸酰胺)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纺丝温度在220-230度,吐出量25-30g/min,使用喷丝孔的孔数为24孔,纺丝2500-3000m/min制得预延伸丝,再通过延伸设备在1.2-1.5倍的延伸倍率下延伸后制得聚乳酸纤维。
上述原料用量:双恶唑啉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5%,磷酸盐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60ppm,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5%。
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强度为3.2-3.8cn/dtex。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达到50%以上,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
实施例7
原料D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EBO(乙撑双油酸酰胺)和EBS(乙撑双硬酯酰胺)两者比例1:1
其他原料同实施例6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纺丝温度在220-230度,吐出量25-30g/min,使用喷丝孔的孔数为24孔,纺丝2500-3000m/min制得预延伸丝,再通过延伸设备在1.2-1.5倍的延伸倍率下延伸后制得聚乳酸纤维。
上述原料用量:双恶唑啉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重量的1.5%,磷酸盐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重量的130ppm,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用量为聚乳酸重量的1.5%。
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强度为3.2-3.8cn/dtex。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达到60%以上,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
实施例8
原料同实施例6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纺丝温度在220-230度,吐出量25-30g/min,使用喷丝孔的孔数为24孔,纺丝2500-3000m/min制得预延伸丝,再通过延伸设备在1.2-1.5倍的延伸倍率下延伸后制得聚乳酸纤维。
上述原料用量:双恶唑啉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5%,磷酸盐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300ppm,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5%。
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强度为3.2-3.8cn/dtex。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达到60%以上,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
实施例9
原料同实施例6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纺丝温度在220-230度,吐出量25-30g/min,使用喷丝孔的孔数为24孔,纺丝2500-3000m/min制得预延伸丝,再通过延伸设备在1.2-1.5倍的延伸倍率下延伸后制得聚乳酸纤维。
上述原料用量:双恶唑啉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5%,磷酸盐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480ppm,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5%。
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强度为3.2-3.8cn/dtex。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达到65%以上,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
实施例10
原料同实施例6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纺丝温度在220-230度,吐出量25-30g/min,使用喷丝孔的孔数为24孔,纺丝2500-3000m/min制得预延伸丝,再通过延伸设备在1.2-1.5倍的延伸倍率下延伸后制得聚乳酸纤维。
上述原料用量:双恶唑啉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5%,磷酸盐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300ppm,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5%。
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强度为3.2-3.8cn/dtex。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达到60%以上,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
 
恶唑基含量 磷酸盐含量 润滑剂含量 抗水解性 耐磨性 纺丝性 色调(b值)
实施例6 1.5% 60ppm 1.5% 50% 4级以上 4以下
实施例7 1.5% 130ppm 1.5% 60% 4级以上 4以下
实施例8 1.5% 300ppm 1.5% 60% 4级以上 4以下
实施例9 1.5% 480ppm 1.5% 65% 4级以上 4以下
实施例10 1.5% 1300ppm 1.5% 60% 4级以上 4以下
比较例1 0 0 0 0 1级 4以下
比较例4 1.5% 30ppm 1.5% 30% 4级以上 4以下
比较例5 1.5% 1800ppm 1.5% 35% 4级以上 × 4以下
磷酸盐的最合适添加量100-500ppm
实施例11
原料:A 聚乳酸切片:Mn=10万熔点是170度
      B 双恶唑啉化合物:2,2’-双恶唑啉
      C 磷酸盐化合物: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两者比例1/1
      D 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EBS(乙撑
      双硬酯酰胺)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纺丝温度在220-230度,吐出量25-30g/min,使用喷丝孔的孔数为24孔,纺丝2500-3000m/min制得预延伸丝,再通过延伸设备在1.2-1.5倍的延伸倍率下延伸后制得聚乳酸纤维。
上述原料用量:双恶唑啉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5%,磷酸盐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200ppm,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0.6%。
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强度为3.2-3.8cn/dtex。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达到60%以上,耐磨性达到3级以上。
实施例12
原料同实施例11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纺丝温度在220-230度,吐出量25-30g/min,使用喷丝孔的孔数为24孔,纺丝2500-3000m/min制得预延伸丝,再通过延伸设备在1.2-1.5倍的延伸倍率下延伸后制得聚乳酸纤维。
上述原料用量:双恶唑啉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5%,磷酸盐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200ppm,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8%。
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强度为3.2-3.8cn/dtex。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达到60%以上,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
实施例13
原料同实施例11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纺丝温度在220-230度,吐出量25-30g/min,使用喷丝孔的孔数为24孔,纺丝2500-3000m/min制得预延伸丝,再通过延伸设备在1.2-1.5倍的延伸倍率下延伸后制得聚乳酸纤维。
上述原料用量:双恶唑啉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1.5%,磷酸盐化合物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200ppm,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用量为聚乳酸纤维重量的2.5%。
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强度为3.2-3.8cn/dtex。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达到60%,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但是纺丝性能下降,容易出现断丝的现象。
 
恶唑基含量 磷酸盐含量 EBS含量 抗水解性 耐磨性 纺丝性 色调
实施例11 1.5% 200ppm 0.6% 60% 3级以上 4以下
实施例12 1.5% 200ppm 1.8% 60% 4级以上 4以下
实施例13 1.5% 200ppm 2.5% 60% 4级以上 4以下
比较例1 0 0 0 60% 1级 4以下
比较例6 1.5% 200ppm 0.3% 60% 2级 4以下
比较例7 1.5% 200ppm 6% 60% 4级以上 × 4以下
EBS最佳添加量是0.7-2.0%
比较例1
常规聚乳酸切片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制得的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是0%,耐磨性达到1级。
比较例2
原料:A 聚乳酸切片:Mn=10万熔点是170度
      B 双恶唑啉化合物:2,2’-对亚苯基双(4,4’-二甲基-2-恶唑啉)
C 磷酸盐化合物:磷酸氢镁和磷酸氢钡两者比例1/1
D 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EBS(乙撑
  双硬酯酰胺)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制得的聚乳酸纤维中含有0.3%双恶唑啉化合物以及100ppm的磷化合物和1%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是25%,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
比较例3
原料同比较例2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制得的聚乳酸纤维中含有6%双恶唑啉化合物以及100ppm的磷化合物和1%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是85%以上,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但是原丝的颜色很黄,色调值达到了5以上并且纺丝性能下降
比较例4
原料:A 聚乳酸切片:Mn=10万熔点是170度
      B 双恶唑啉化合物:2,2’-间亚苯基双(2-恶唑啉)和
      2,2’-对亚苯基双(2-恶唑啉)两者比例1/1
      C 磷酸盐化合物:磷酸二氢钠
     D 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EBO(乙
     撑双油酸酰胺)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制得聚乳酸纤维,聚乳酸纤维中含有1.5%双恶唑啉化合物以及30ppm的磷化合物和1.5%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是30%以下,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
比较例5
原料同比较例4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制得聚乳酸纤维,聚乳酸纤维中含有1.5%双恶唑啉化合物以及1800ppm的磷化合物和1.5%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是35%以下,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
比较例6
原料同实施例11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制得聚乳酸纤维,聚乳酸纤维中含有1.5%双恶唑啉化合物以及200ppm的磷化合物和0.3%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是60%,耐磨性达到2级。
比较例7
原料同实施例11
将原料A、B、C、D通过共混制得聚乳酸母粒,将所得聚乳酸母粒和聚乳酸切片混合后通过高速熔融纺丝设备,制得聚乳酸纤维,聚乳酸纤维中含有1.5%双恶唑啉化合物以及200ppm的磷化合物和6%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聚乳酸原丝通过热水处理后强度保持率是60%,耐磨性达到4级以上。但是纺丝时出现压力上升以及断头严重的现象。

Claims (6)

1、一种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包括聚乳酸成分,其特征是:在聚乳酸成分中,混合有五元杂环化合物成分、磷系列的无机盐及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其中五元杂环化合物为聚乳酸重量成分的0.5~5%,磷系列的无机盐化合物为聚乳酸重量成分的50ppm-1500ppm,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成分占聚乳酸重量成分的0.1-5%;所述五元杂环化合物为同时含有C、N、O及—C=N双键的恶唑类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其特征是:所述恶唑类化合物是双恶唑啉化合物,其结构通式为:
Figure A200810019905C00021
其中D为脂肪族或苯环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其特征是:所述的磷系列无机盐的通式为:MAHBPO4
其中A=1或2,B=1或2,M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其特征是:脂肪酸二酰胺和/或烷基取代型脂肪酸单酰胺是EBS(乙撑双硬酯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抗水解纤维,其特征是:纤维的末端基含量为1~20eq/ton。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抗水解纤维,其特征是:纤维经高温高压热水处理后,其强度保持率为50~95%。
CN200810019905A 2008-03-10 2008-03-10 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 Pending CN1015321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19905A CN101532188A (zh) 2008-03-10 2008-03-10 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19905A CN101532188A (zh) 2008-03-10 2008-03-10 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2188A true CN101532188A (zh) 2009-09-16

Family

ID=41103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19905A Pending CN101532188A (zh) 2008-03-10 2008-03-10 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21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62831B1 (ko) 폴리유산섬유, 얀패키지 및 섬유제품
DE602005016293D1 (de) Färbbares elasthan
CN101906714A (zh) 一种环保型丙纶长丝油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6757427B (zh) 一种仿羽绒纤维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339074A (zh) 吸放湿性合成纤维及使用该纤维的布帛
KR20110071016A (ko) 가용성 이성분 스판덱스
CN101805939A (zh) 一种含有羊毛的仿棉涤纶短纤及其制备方法
US10883198B2 (en) Bio-derived polyurethane fiber
CN205149099U (zh) 一种阻燃针织复合面料
CN103194819A (zh) 一种保健氨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3223A (zh) 羊绒和水溶性纤维混纺纱、制备方法及其针织产品
CN110983566A (zh) 一种生物基尼龙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CN102549206A (zh) 编织品
JP2013011048A (ja) 弾性布帛
CN110055613A (zh) 一种丹皮酚涤纶切片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60539B (zh) 聚氨酯纺丝原液及其制备皮芯复合结构聚氨酯纤维的方法
CN101608349B (zh) 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
TWI357940B (en) Polyurethane elastic fiber
EP2815011A1 (en) Cooling polyamide yarn
CN101608350B (zh) 高抗水解性聚乳酸纤维
CN101265634B (zh) 一种玉米组份覆盖式空气层双面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CN101532188A (zh) 高抗水解性、高耐摩擦性聚乳酸纤维
CN102767006A (zh) 一种尼龙6/氨纶包覆丝
CN102877155A (zh) 高仿棉多孔超细旦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设备
CN101532187A (zh) 高抗水解性聚乳酸纤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