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3148A -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3148A
CN101523148A CNA200780037044XA CN200780037044A CN101523148A CN 101523148 A CN101523148 A CN 101523148A CN A200780037044X A CNA200780037044X A CN A200780037044XA CN 200780037044 A CN200780037044 A CN 200780037044A CN 101523148 A CN101523148 A CN 101523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ising portions
flow
heat exchanger
transf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370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铉永
藤野宏和
镰田俊光
笠井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23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31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中同时实现基于立起部的传热促进效果和排水性。本发明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具有传热翅片(2)和多个传热管(3)。传热翅片配置于气流中。多个传热管插入传热翅片中,并配置在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在传热翅片上,在传热管的铅直方向的两侧,通过冲切立起加工形成有从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笔直地排列的多个立起部(21a~21f)。将多个立起部连接起来的直线(L1、L2)相对于气流的流动方向倾斜,使得将传热管附近的气流向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传热管后侧引导。在传热翅片上,在传热管周围且至少在通过传热管的中心轴的水平面的下部形成有凹部(24)。

Description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尤其涉及具有配置在气流中的传热翅片、以及插入传热翅片中并配置在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多个传热管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空调装置等中,广泛使用具有配置在空气流中的传热翅片、以及插入传热翅片中并配置在与空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多个传热管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即,交叉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在这种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中,作为以减少在传热翅片中的传热管的空气流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部分形成的死水区域和更新传热翅片中的边界层为目的的传热促进方法,有时采用下述方法:在传热翅片表面的传热管两侧的位置,通过冲切立起加工来形成朝向空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扩开的立起部(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110889号公报
在将采用了上述那种立起部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用作以空调装置等为代表的将空气作为热源的制冷剂等热介质的蒸发器的情况下,存在由于空气与热介质的热交换而产生的结露水等水滴(以下称为排放水)滞留在立起部而导致通风阻力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中同时实现基于立起部的传热促进效果和排水性。
第一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具有传热翅片和多个传热管。传热翅片配置于气流中。多个传热管插入传热翅片中,并配置在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在传热翅片上,在传热管的铅直方向的两侧,通过冲切立起加工形成有从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笔直地排列的多个立起部。将多个立起部连接起来的虚拟直线,相对于气流的流动方向倾斜,使得将传热管附近的气流向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传热管后侧引导。在传热翅片上,在传热管周围且至少在通过传热管的中心轴的水平面的下部形成有凹部。
在该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中,立起部从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被分割为多个。并且,多个立起部配置在气流的流动方向前侧,使得将传热管附近的气流向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传热管后侧引导。并且,在传热翅片中的传热管下部侧的一部分未设置立起部。进而,在传热翅片中的传热管周围且至少在下部侧形成凹部。
因此,能够获得通过立起部来更新边界层的效果。并且,能够获得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传热翅片后侧的部分形成的死水区域减少的效果。并且能够使排放水不易滞留于传热管与立起部之间。再有,能够使在传热翅片表面产生的排放水容易从立起部之间的间隙排出。并且,排放水暂时滞留于凹部中,并且在滞留了预定量以上的排放水之后流下并排出。由此,能够获得基于立起部的传热促进效果,而不会受到在传热翅片表面产生的排放水的影响。
在第一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基础上,第二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在传热翅片上,在传热管的整个周围形成有凹部。
在本发明中,在传热翅片中的传热管整个周围形成有凹部。因此,排放水暂时滞留于凹部中,并且在滞留了预定量以上的排放水之后流下并排出。因此能够将排放水排出,而不会使其滞留在立起部与传热管之间。由此,能够获得传热促进效果。
在第一或第二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基础上,第三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传热翅片为具有折痕的波纹状,该折痕形成在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
在本发明中,传热翅片呈具有在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形成的折痕的波纹状。
因此,能够促进传热翅片与气流之间的热交换。并且,能够使排放水容易顺着折痕流下。因此,能够获得基于立起部的传热促进效果,而不会受到在传热翅片表面产生的排放水的影响。
在第一或第二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基础上,第四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凹部具有下端部和上端部。并且,凹部呈下端部和上端部都突出来的形状。此处,下端部以凹部下部的第一点为尖端。并且,上端部以凹部上部的第二点为尖端。
在本发明中,凹部的形状为以凹部下部的第一点为尖端的下端部和以凹部上部的第二点为尖端的上端部都突出来的形状。因此,能够容易地使产生的排放水从凹部排出。因此,能够使热交换器中产生的排放水顺畅地流下。
在第一或第二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基础上,第五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凹部具有以其下部的第一点为尖端的下端部。并且,凹部呈下端部突出来的形状。
在本发明中,凹部的形状成为以凹部下部的第一点为尖端的下端部突出来的形状。因此,能够容易地使产生的排放水从凹部排出。因此,能够使热交换器中产生的排放水顺畅地流下。
在第三方面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基础上,第六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折痕至少呈凹痕状。凹部具有以其下部的第一点为尖端的下端部。并且,凹部呈下端部突出来的形状,且形成为下端部与凹痕状的折痕一致。
在本发明中,凹部形成为向下部突出的下端部与呈凹痕状的折痕重合。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产生的排放水从凹部排出。因此,能够使热交换器中产生的排放水顺畅地流下。
在第六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基础上,第七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立起部形成在除了传热管正下方之外的区域中。
因此,能够容易地使产生的排放水从凹部排出。因此,能够使热交换器中产生的排放水顺畅地流下。
在第六或第七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基础上,第八方面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多个立起部包括多个第一立起部和多个第二立起部。多个第一立起部形成于传热管下侧。多个第二立起部形成于传热管上侧。将多个第一立起部连接起来的虚拟第一直线,相对于通过传热管的中心轴且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平行的第三直线倾斜,使得第一直线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下游侧比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离第三直线远。将多个第二立起部连接起来的虚拟第二直线相对于第三直线倾斜,使得第二直线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下游侧比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离第三直线近。
在本发明中,形成于传热管下侧的第一立起部相对于通过传热管的中心轴且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平行的第三直线倾斜,使得第一立起部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下游侧比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离第三直线远。即,将形成于排放水容易滞留的传热管下侧的第一立起部以使排放水流落的方向与气流的流动方向一致的方式倾斜地配置。
因此,在产生排放水的情况下,排放水容易排出而不会滞留于传热管与立起部之间。因此,能够提高传热翅片的排水性能,并且能够促进传热效果。
根据第一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能够获得通过立起部更新边界层的效果。并且,能够获得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传热翅片后侧的部分形成的死水区域减少的效果。并且,能够使排放水不易滞留在传热管与立起部之间。再有,能够将在传热翅片表面产生的排放水容易地从立起部之间的间隙排出。并且,排放水暂时滞留于凹部中,并且在滞留了预定量以上的排放水之后流下并排出。由此,能够获得基于立起部的传热促进效果,而不会受到在传热翅片表面产生的排放水的影响。
根据第二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排放水暂时滞留于凹部中,并且在滞留了预定量以上的排放水之后流下并排出。因此,能够将排放水排出,而不会使其滞留于立起部与传热管之间。由此,能够获得传热促进效果。
根据第三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能够促进传热翅片与气流之间的热交换。并且,能够容易地使排放水顺着折痕流下。因此,能够获得基于立起部的传热促进效果,而不会受到在传热翅片表面产生的排放水的影响。
根据第四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能够容易地将产生的排放水从凹部排出。因此,能够使在热交换器中产生的排放水顺畅地流下。
根据第五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能够容易地将产生的排放水从凹部排出。因此,能够使在热交换器中产生的排放水顺畅地流下。
根据第六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能够容易地将产生的排放水从凹部排出。因此,能够使在热交换器中产生的排放水顺畅地流下。
根据第七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能够容易地将产生的排放水从凹部排出。因此,能够使在热交换器中产生的排放水顺畅地流下。
根据第八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在产生了排放水的情况下,排放水能够容易地排出而不会滞留于传热管与立起部之间。因此,能够提高传热翅片的排水性能,并且能够促进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变形例(1)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5是变形例(2)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6是变形例(2)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7是变形例(3)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8是变形例(4)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8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变形例(5)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11是变形例(5)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12是变形例(6)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13是变形例(7)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1i: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2、4~12:传热翅片;
3:传热管;
24、44、54、64、74、84、94、104、114、124:凹部;
21a~21c:第一立起部;
21d~21f:第二立起部;
41a~41c:第一立起部;
41d~41f:第二立起部;
51a、51b:第一立起部;
51d~51f:第二立起部;
61a、61c:第一立起部;
61d~61f:第二立起部;
71a~71c:第一立起部;
71d~71f:第二立起部;
81a~81c:第一立起部;
81d~81f:第二立起部;
85a~85c:折痕;
94a、104a、114a、124a:下端部;
94b、124b:上端部;
95a~95c:折痕;
105a~105c:折痕;
115a~115c:折痕;
125a~125c:折痕;
91a~91c:第一立起部;
91d~91f:第二立起部;
101a~101c:第一立起部;
101d~101f:第二立起部;
111a:第一立起部;
111b~111d:第二立起部;
121a、121b:第一立起部;
121c~121e:第二立起部;
L1:第一直线;
L2:第二直线;
L3:第三直线;
L4:第四直线;
P1:第一点;
P2:第二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3中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的主要部分。此处,图1是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的剖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1)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基本结构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是交叉翅片管(cross fin-and-tube)型热交换器,主要具有多个板状的传热翅片2和多个传热管3。传热翅片2以使其平面方向大致沿着空气等气流的流动方向的状态,在板厚方向上并排配置。在传热翅片2上,在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贯通孔2a。贯通孔2a的周围部分成为向传热翅片2的板厚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环状的套环(collar)部23。套环部23抵接于在板厚方向上相邻的传热翅片2的与形成有套环部23的面相反的面上,从而在各传热翅片2的板厚方向之间确保了预定间隔H。传热管3是内部有制冷剂等热介质流动的管部件,并且插入在板厚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多个传热翅片2中,并配置在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具体而言,传热管3贯通在传热翅片2上形成的贯通孔2a,并且通过组装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时的扩管作业使传热管3与套环部23的内表面紧密接触。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在多个传热管3的排列方向设置成大致为上下方向的状态下进行使用。因此,气流以朝向大致水平方向地横穿的方式流过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当使用“上侧”、“上方”或“下侧”、“下方”这样的用语时,表示的是传热管3的排列方向。
(2)传热翅片的具体形状
接下来,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中使用的传热翅片2的具体形状进行说明。
在传热翅片2上,在各传热管3的铅直方向的两侧(即各传热管3的下侧和上侧),通过冲切立起加工在传热翅片表面2b上形成有从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笔直地排列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下侧三个、上侧三个)立起部21a~21f。此处,将下侧的立起部设为第一立起部21a~21c,将上侧的立起部设为第二立起部21d~21f。将该第一立起部21a~21c连接起来的虚拟第一直线L1或者将第二立起部21d~21f连接起来的虚拟第二直线L2相对于气流的流动方向倾斜,使得将传热管3附近的气流向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传热管3的后侧引导。此处,第一直线L1和第二直线L2相对于气流的流动方向的迎角(angles ofattack)α1、α2设定在10°~30°的范围内。
这样,第一立起部21a~21c和第二立起部21d~21f相对于气流的流动方向倾斜,使得将传热管3附近的气流向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传热管3的后侧引导。因此,主要能够可靠地获得如下效果:通过立起部21a~21f中的配置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传热翅片2前侧的第一立起部21a和第二立起部21d来更新边界层。并且能够获得如下效果:通过配置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传热翅片2后侧的第一立起部21c和第二立起部21f来减少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传热管3后侧的部分形成的死水区域。
并且,各立起部21a~21f形成为朝向气流的流动方向下游侧其高度逐渐增加。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立起部21a~21f为大致梯形或者大致三角形(参照图3,图3是示出第二立起部21d~21f的图,第一立起部21a~21c也具有同样形状),并且各立起部21a~21f的最大高度h形成为比套环部23的高度H低。
这样,形成于各传热管3两侧的立起部21a~21f分别被分割为从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下各三个)第一立起部21a~21c和第二立起部21d~21f。因此,能够容易地从第一立起部21a~21c之间和第二立起部21d~21f之间的间隙排出在传热翅片2上产生的排放水。由此,能够获得基于立起部21a~21f的传热促进效果,而不会受到在传热翅片2上产生的排放水的影响。
并且,将立起部21a~21f冲切立起时在传热翅片2上形成的狭缝孔22a~22f配置在各立起部21a~21f的上侧。再有,在传热翅片2上,在套环部23周围设有与套环部23呈同心圆形状的凹部24。如图2所示,该凹部24是通过使传热翅片2在其截面与套环部23外接的位置朝与套环部23相反的方向凹陷而形成的。
这样,各立起部21a~21f通过从上部朝向下部对传热翅片2进行冲切立起加工而形成。因此,特别在排放水容易滞留的传热管3与第一立起部21a~21c之间形成有第一狭缝孔22a~22c,从而排放水不易滞留于传热管3与第一立起部21a~21c之间。因此,排放水容易从传热翅片2排出。并且,在传热翅片2中的传热管3整个周围形成有凹部24。因此,排放水暂时滞留于该凹部24中,并且在滞留了预定量以上的排放水之后流下并排出。因此,能够将排放水排出,而不会使其滞留在第一立起部21a~21c与传热管3之间。
另外,通过使第一立起部21a~21c和第二立起部21d~21f从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笔直地排列在第一直线L1和第二直线L2上,从而立起部21a~21f中的配置在传热翅片2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第一立起部21c与配置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第一立起部21a具有相同的倾斜,并且,第二立起部21f与配置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第二立起部21d具有相同的倾斜,因此,不仅减少了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传热管3后侧的部分形成的死水区域,而且能够防止在第一立起部21c和第二立起部21f的背后形成新的死水区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中,能够获得基于立起部21a~21f的传热促进效果,而不会受到在传热翅片2上产生的排放水的影响,并且能够防止在第一立起部21c和第二立起部21f的背后形成新的死水区域,因此,能够同时实现基于立起部21a~21f的传热促进效果和排水性。
并且,在该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中,通过使各立起部21a~21f的形状形成为朝向气流的流动方向下游侧其高度逐渐增加的形状,从而能够在各立起部21a~21f的背后产生纵向旋涡,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各立起部21a~21f的传热促进效果。
<特征>
(1)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热翅片2中的传热管3下侧的第一立起部21a~21c都是通过从上部朝向下部进行冲切立起加工而形成。排放水有时会被保持在第一立起部与传热管3之间。因此,通过从上部朝向下部进行冲切立起加工而形成所有的第一立起部,从而能够尽量防止排放水被保持的情况。
因此,在传热管3与第一立起部21a~21c之间形成有第一狭缝孔22a~22c,从而排放水不易滞留在传热管3与第一立起部21a~21c之间。因此,能够有效地将排放水排出,并且能够获得基于立起部21a~21f的传热促进效果。
(2)
在本发明中,在传热翅片2中的传热管3整个周围形成凹部24。因此,排放水暂时滞留在该凹部24中,并且在所滞留的排放水达到了预定量以上后流下并排出。因此,能够将排放水排出,而不会使其滞留在第一立起部21a~21c与传热管3之间。由此,能够获得传热促进效果。
<变形例>
(1)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位于传热管3下侧的第一立起部21a~21c,这三个第一立起部21a~21c都是通过将传热翅片2从上侧进行冲切立起而形成的,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只有位于最接近传热管3的位置上的第一立起部41c从上侧进行冲切立起加工而形成,而其他的第一立起部41a、41b都通过从下侧进行冲切立起加工而形成(参照图4)。另外,在该情况下,不仅是第一立起部41c,第一立起部41b也可以通过从上侧进行冲切立起加工而形成。并且,图4中的编号标记是将本实施方式中的2号段替换为4号段、将20号段替换为40号段后的标记。
排放水最容易被保持在传热管3与位于最接近传热管3的区域(第一区域R)的第一立起部41c之间。因此,通过从上部朝向下部进行冲切立起加工而形成第一区域R的第一立起部41c,从而能够尽量防止排放水被保持。
这样,在如图4所示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a中,至少在最接近传热管3的位置形成的第一立起部41c是通过从上侧冲切立起加工而形成的,因此排放水的水滴不易被保持在传热管3与第一立起部41c之间。因此,能够有效地将排放水排出,从而能够获得传热促进效果。
(2)
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传热管3下侧的第一立起部21a~21c通过从上侧对传热翅片2进行冲切立起加工而形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从下侧冲切立起,形成为与上侧的第二立起部51d~51f关于通过传热管3的中心的水平面A上下对象。但是,在该情况下,形成为第一立起部51a、51b仅与第二立起部51d~51f中的第二立起部51d、51e这两个上下对称,在与第二立起部51f对应的位置处不设置立起部。另外,也可以以仅保留离传热管3最远的第一立起部51a的方式仅设置一个第一立起部。并且,也可以如图6那样仅设置狭缝孔以取代设置立起部。另外,在该情况下,图5中的编号标记是将本实施方式中的2号段替换为5号段、将20号段替换为50号段后的标记。并且,图6中的编号标记是将本实施方式中的2号段替换为6号段、将20号段替换为60号段后的标记。
如果在离传热管3最近的区域(第一区域R)存在第一立起部,则在第一立起部与传热管3之间最容易保持排放水。在该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b、1c中,在传热翅片5、6中的第一区域R不设置第一立起部。
因此,能够使排放水不易滞留在传热管3与第一立起部之间。由此,能够获得基于立起部51a、51b、51d~51f以及立起部61a、61b、61d~61f的传热促进效果,而不会受到在传热翅片5、6上产生的排放水的影响。
(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传热管3的整个周围形成有凹部24,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在传热管3的下部侧(通过传热管3中心的水平面A的下侧)设置弓形的凹部74(参照图7)。另外,在该情况下,图7中的编号标记是将本实施方式中的2号段替换为7号段、将20号段替换为70号段后的标记。
(4)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平坦的翅片作为传热翅片2,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具有与铅直方向平行的折痕85a~85c的波纹(waffle)状的传热翅片8(参照图8)。图8是采用了波纹状的传热翅片8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e的剖视图,图9是沿图8的IX—IX线的剖视图(去除传热管3之后的部件)。此处,对于折痕85a~85c,如图9所示,折痕85a、85c成为凸痕,折痕85b成为凹痕。
传热翅片8的形状形成为:具有在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形成的折痕85a~85c的波纹状,因此能够在气流中产生涡流,能够促进传热翅片8与气流之间的热交换。并且,能够使在传热管3附近产生的排放水容易地顺着成为凹痕的折痕85b流下。因此,能够获得基于各立起部81a~81f的传热促进效果,而不会受到在传热翅片上产生的排放水的影响。另外,本变形例(4)中的编号标记是将本实施方式中的号码标记的2号段替换为8号段、将20号段替换为80号段后的标记。
(5)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传热翅片2上的凹部24是与套环部23为同心圆形状的形状,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将传热翅片2的凹部24的下端部94a和上端部94b作为尖端突出来的形状的凹部94(参照图10),也可以是具有仅使传热翅片2的凹部24的下端部104a突出来的形状的凹部104(参照图11)。另外,本变形例(5)中的传热翅片9和传热翅片10的截面为与变形例(4)中的传热翅片8的截面相同的形状。
在本变形例(5)中,与变形例(4)的传热翅片8相同,图10和图11中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f、1g的传热翅片9、10是具有与铅直方向平行的折痕95a~95c、105a~105c的波纹状的传热翅片9、10。在该情况下,例如图10所示,下端部94a和上端部94b突出来的凹部94形成为:波纹状的传热翅片9的折痕95a~95c中的成为凹痕的折痕95b与凹部94的突出来的下端部94a和上端部94b一致。此处,下端部94a以凹部94的下端的第一点P1为尖端。并且,上端部94b以凹部94的上端的第二点P2为尖端。
并且,例如图11所示,与图10的形成在传热翅片9上的凹部94相同,仅下端部104a突出来的凹部104形成为:波纹状的传热翅片10的折痕105a~105c中的成为凹痕的折痕105b与凹部104的突出来的下端部104a一致。此处,下端部104a以凹部104的下端的第一点P1为尖端。
这样,在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f、1g中,凹部以如下方式形成:使波纹状的传热翅片9、10的折痕95a~95c、105a~105c中的成为凹痕的折痕95b、105b与凹部94、104的突出来的下端部94a、104a重合(在图10的情况下,也与凹部94的上端部94b重合)。因此,在传热翅片9、10上产生的排放水能够容易地从凹部94、104排出。因此,能够使在所述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f、1g中产生的排放水顺畅地流下。
另外,本变形例(5)的图10中的编号标记是将本实施方式中的编号标记的2号段替换为9号段、将20号段替换为90号段后的标记。并且,本变形例(5)的图11中的编号标记是将本实施方式中的编号标记的2号段替换为10号段、将20号段替换为100号段后的标记。
(6)
在变形例(5)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g中,对于位于传热管3下侧的第一立起部101a~101c,这三个第一立起部101a~101c通过将传热翅片10冲切立起而形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具有在除了传热管3正下方之外的区域将第一立起部111a冲切立起的形状的传热翅片11(参照图12)。另外,本变形例(6)中的传热翅片11的截面与变形例(4)中的传热翅片8的截面为相同的形状。并且,本变形例(6)中的编号标记是将变形例(4)中的编号标记的8号段替换为11号段、将80号段替换为110号段后的标记。
(7)
在变形例(5)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f中,位于传热管3下侧的第一立起部91a~91c相对于通过传热管3的中心轴且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平行的直线(在图13中为第三直线L3)倾斜,使得气流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第一立起部91c比上游侧的第一立起部91a离所述直线近,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3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i的传热翅片12那样,使位于传热管3下侧的第一立起部121a、121b以如下方式倾斜:使气流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第一立起部121b比上游侧的第一立起部121a离第三直线远。在该情况下,第一立起121a、121b配置在第四直线L4上,该第四直线L4向与配置有第二立起121c~121e的第二直线L2相反的方向倾斜角度θ。另外,本变形例(7)中的传热翅片12的截面为与变形例(4)中的传热翅片8的截面相同的形状。并且,本变形例(7)中的编号标记是将变形例(4)中的号码标记的8号段替换为12号段、将80号段替换为120号段后的标记。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能够容易地将排放水排出并且能够有效地获得传热效果,能够用作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特别是具有配置在气流中的传热翅片和插入传热翅片中并配置在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多个传热管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等。

Claims (8)

1、一种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1i),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1i)具有:
传热翅片(2、4~12),其配置于气流中;以及
多个传热管(3),其插入所述传热翅片中,并配置在与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
在所述传热翅片上,在所述传热管的铅直方向的两侧,通过冲切立起加工形成有从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笔直地排列的多个立起部(21a~21f、41a~41f、51a、51b、51d~51f、61a、61b、61d~61f、71a~71f、81a~81f、91a~91f、101a~101f、111a~111d、112a~112e),
将所述多个立起部连接起来的虚拟直线(L1、L2、L4)相对于气流的流动方向倾斜,使得将所述传热管附近的气流向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的所述传热管后侧引导,
在所述传热翅片上,在所述传热管周围且至少在通过所述传热管的中心轴的水平面的下部形成有凹部(24、44、54、64、74、84、94、104、114、1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1c、1e~1i),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热翅片上,在所述传热管的整个周围形成有凹部(24、44、54、64、84、94、104、114、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e~1i),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翅片(8~12)为具有折痕(85a~85c、95a~95c、105a~105c、115a~115c、125a~125c)的波纹状,该折痕(85a~85c、95a~95c、105a~105c、115a~115c、125a~125c)形成在与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f、1i),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94、124)具有以该凹部下部的第一点(P1)为尖端的下端部(94a、124a)和以该凹部上部的第二点(P2)为尖端的上端部(94b、124b),并且所述凹部(94、124)形成为所述下端部和所述上端部突出来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g、1h),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104、114)具有以该凹部下部的第一点(P1)为尖端的下端部(104a、114a),并且形成为所述下端部突出来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g、1h),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痕(105a、115a)至少呈凹痕状,
所述凹部(104、114)具有以该凹部下部的第一点(P1)为尖端的下端部(104a、114a),并且呈所述下端部突出来的形状,从而所述凹部(104、114)形成为所述下端部与所述凹痕状的所述折痕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h),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立起部(111a~111d)形成于除了所述传热管正下方之外的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i),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立起部(121a~121e)包括:形成于所述传热管下侧的多个第一立起部;和形成于所述传热管上侧的多个第二立起部,
将所述多个第一立起部连接起来的虚拟第四直线(L4),相对于通过所述传热管的中心轴且与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平行的第三直线(L3)倾斜,使得所述第四直线(L4)的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下游侧比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离所述第三直线(L3)远,
将所述多个第二立起部连接起来的虚拟第二直线(L2),相对于所述第三直线(L3)倾斜,使得第二直线(L2)的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下游侧比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离所述第三直线(L3)近。
CNA200780037044XA 2006-10-02 2007-09-28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Pending CN1015231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0713/2006 2006-10-02
JP2006270713 2006-10-02
JP076711/2007 2007-03-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3148A true CN101523148A (zh) 2009-09-02

Family

ID=41082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37044XA Pending CN101523148A (zh) 2006-10-02 2007-09-28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2314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1354A (zh) * 2011-03-25 2011-08-03 兰州交通大学 曲面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翅换热器
CN106052462A (zh) * 2016-06-24 2016-10-2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矿井空冷器用波纹翅片换热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CN107223198A (zh) * 2014-11-14 2017-09-29 斯蒂凡尼股份公司 用于热交换器的翅片组包的翅片以及热交换器
CN108844396A (zh) * 2018-05-16 2018-11-20 湖北工程学院 一种涡流发生器
CN112066776A (zh) * 2020-08-04 2020-12-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空调换热器的仿生开缝波纹翅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1354A (zh) * 2011-03-25 2011-08-03 兰州交通大学 曲面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翅换热器
CN102141354B (zh) * 2011-03-25 2013-04-24 兰州交通大学 曲面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翅换热器
CN107223198A (zh) * 2014-11-14 2017-09-29 斯蒂凡尼股份公司 用于热交换器的翅片组包的翅片以及热交换器
CN107223198B (zh) * 2014-11-14 2020-07-17 斯蒂凡尼股份公司 用于热交换器的翅片组包的翅片以及热交换器
CN106052462A (zh) * 2016-06-24 2016-10-2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矿井空冷器用波纹翅片换热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CN108844396A (zh) * 2018-05-16 2018-11-20 湖北工程学院 一种涡流发生器
CN112066776A (zh) * 2020-08-04 2020-12-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空调换热器的仿生开缝波纹翅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4855C (zh)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JP4169079B2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CN101523148A (zh)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JP5768795B2 (ja) 排気熱交換装置
CN101490495B (zh) 热交换器、空调装置以及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JP6357480B2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方式の熱交換器
JP3110196U (ja) 細径管型熱交換器
CN102589326A (zh) 具有波浪形插入件的换热器及其装配方法
US7219716B2 (en) Heat exchanger
EP1411315A1 (en) Exhaust gas heat exchanger
US20080047696A1 (en) Heat transfer surfaces with flanged apertures
JP2008267259A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排気集合部
JP5304024B2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JP5967588B2 (ja) 熱交換器
JP2006336890A (ja) インタークーラ
WO2014154398A1 (en) Tube heat exchanger with optimized thermo-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CN100473938C (zh) 一种板组
JPS5995359A (ja) 蒸発器
JP4940871B2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JP2007162509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通路構造、排気マニホルド、シリンダヘッド及び排気マニホルド用ガスケット
CN101523151A (zh) 具有带凸缘的孔口的传热面
JP2008241059A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CN101403576A (zh) 一种三分之一扇形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JP7452672B2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熱交換器
JP2008209025A (ja) 伝熱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