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8130B - 便携式终端装置和越区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终端装置和越区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8130B
CN101518130B CN2007800357248A CN200780035724A CN101518130B CN 101518130 B CN101518130 B CN 101518130B CN 2007800357248 A CN2007800357248 A CN 2007800357248A CN 200780035724 A CN200780035724 A CN 200780035724A CN 101518130 B CN101518130 B CN 1015181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handover
handover candidate
tabulation
signal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357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8130A (zh
Inventor
真壁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18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8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8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81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瞬间中断的发生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和越区切换方法。便携式终端(1)在当前使用中的频率中,测定当前通信中的基站发送的在软越区切换时使用的邻近基站列表N-List中的基站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在生成N-List之后,越区切换频带,进行信号强度测定,通过提取信号强度强的基站,来决定越区切换目标。

Description

便携式终端装置和越区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硬越区切换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和越区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为了有效利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频带,并且使频带与世界标准规格一致,开始研究频带的重组。例如,在使用当前日本国内的CDMA20001x(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1x)的通信中,使用日本规格的800MHz频带(以下称为旧800MHz频带),但是预定把该频带向世界标准规格的新800MHz频带重组。另外,旧800MHz频带和新800MHz频带在使用的频带的上升、下降的分配等中不同。因此,在近年,开发能进行在现行的频带(旧800MHz频带)、新的频带(新800MHz频带)和高频的频带(2GHz频带)的3个频带的通信的多频带对应便携式终端。 
在CDMA20001x中,1个基站具有一个以上由导频(pilot)编码分割的扇区(sector),对各扇区分别分配一个用于进行通信的信道。而且,便携式终端使用任意的信道,与基站进行通信。在以下,使用对一个基站将一个导频编码建立关联(即对一个基站,分别分配一个信道)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所述的能利用多个频带的多频带对应便携式终端和利用多个频带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在便携式终端移动时,有必要把通信的基站从当前通信中的基站向不同的频带的基站变更。 
变更进行通信的基站(通信信道)的功能称作越区切换(hand off)(或者移交(hand over))。在越区切换中存在软越区切换和硬越区切换2种。 
软越区切换是不变更频率地进行的越区切换,是CDMA固有的越区切换方法。与当前通信中的基站(越区切换源信道)和新想通信的基站(越区切换目标信道)的双方暂时进行同时通信之后,进行基站的变更处理。 具体而言,便携式终端接收当前通信中的基站发送的邻近的基站列表,测定与列表中的各基站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把测定结果发送给当前通信中的基站。基站根据收到的测定结果,决定越区切换目标的基站。这样由基站主导,进行不伴随着频率变更(通信系统的转移)的软越区切换。 
如上所述,在软越区切换中,便携式终端总与一个以上的基站进行通信,所以在频带越区切换时,通信不中断。可是,2个基站对便携式终端无法用相同的频率提供服务时等,软越区切换就是不可能的。因此,无法在把通信的基站从当前通信中的基站向不同的频带的基站变更时利用。在这样的时候进行硬越区切换。 
在硬越区切换中,把通信的基站从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越区切换时,在通信越区切换为第二基站之前,维持与第一基站的通信。因此,在频带的越区切换时产生通信的瞬间中断。 
在IMT-2000规格的一个CDMA20001x方式的硬越区切换中包含DAHHO(Data Assisted Hard Hand Off)和MAHHO(Mobile Assisted HardHand Off)2个方式。以下分别加以说明。 
DAHHO是便携式终端在越区切换之前不进行其他频率的搜索,对第一基站直接指定的第二基站执行越区切换的方式。 
即在DAHHO中,第一基站不参照便携式终端的信息,单方面地指定第二基站,所以没有便携式终端能捕获第一基站指定的第二基站的保证。因此,越区切换失败的可能性比较高。 
而在MAHHO中,便携式终端接收从当前通信中的第一基站指定的不同的频带的邻近的基站(信道)列表,按照来自第一基站的搜索命令,只在一瞬变更为指定的列表的频率,进行列表内的基站(信道)的搜索。便携式终端测定与列表中的全部基站(信道)的导频信号的能量强度之后,把频率再度变更为原来的频率,把测定的全部基站(信道)的能量强度对第一基站报告。第一基站根据报告的能量强度,从列表中的基站决定第二基站,把用于越区切换通信到第二基站的指示发送给便携式终端。便携式终端按照该指示,执行越区切换。 
在所述的MAHHO中,便携式终端在测定从第一基站接收到的基站列表中的全部基站的导频信号的能量强度时,暂时从与第一基站的通信中使 用的频率向与列表中的基站的通信中使用的频率变更,与第一基站的通信暂时中断,发生瞬间中断。据此,例如具有在声音通话中发生无声时间的问题。 
为了抑制瞬间中断,只要抑制频率变更的次数和时间即可。为了降低频率变更的次数和时间,只要减少进行导频信号的能量强度测定的基站(信道)的数量即可。 
可是,在以往的MAHHO中,如果减少测定的基站(信道)的数量,作为越区切换目标,就有可能无法发现有效的基站(信道),在越区切换中失败的可能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MAHHO中抑制瞬间中断的发生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和越区切换方法。 
为了实现所述的目的,第一发明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在具有多个基站的通信网中,与所述多个基站之间能维持无线通信,具有:能在多个频带通信,并且从该多个频带选择一个频带,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以及变更在所述通信部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执行无线通信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具有:从当前通信中的基站取得包含邻近基站的信息的邻近基站列表时,由所述通信部测定使用中的频带的各邻近基站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根据该信号强度的强度顺序,生成记录同一频带的越区切换候补的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使用该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不伴随使用频带的变更而进行越区切换的软越区切换处理单元;以及如果从当前通信中的基站接收到使用中的频带的越区切换信息和包含多个不同频带越区切换候补的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就优先从所述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中包含的越区切换候补中的所述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中包含的基站,把所述通信部越区切换为基于所述越区切换信息的频带,测定信号强度,使用再度越区切换之前的频带,把该信号强度测定结果报告给当前通信中的基站,如果由所述通信部接收到该报告的响应,就根据该响应内容进行越区切换的硬越区切换处理单元。 
第二发明的越区切换方法用于维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该无 线通信系统具有多个基站和与所述多个基站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中,所述便携式终端装置具有:从当前通信中的基站接收包含邻近基站的信息的邻近基站列表的邻近基站列表接收步骤;测定当前使用中的频带的各邻近基站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的第一信号强度测定步骤;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测定步骤中的信号强度的强度顺序,生成记录了与当前使用中的频带同一频带的越区切换候补的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的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生成步骤;使用所述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不伴随使用频带的变更而进行越区切换的软越区切换处理步骤;从当前通信中的基站接收使用的频带的越区切换信息和包含多个不同频带越区切换候补的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的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接收步骤;优先从所述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中包含的越区切换候补中的所述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中包含的基站,把所述通信部越区切换为基于所述越区切换信息的频带,测定信号强度的第二信号强度测定步骤;使用再度变更的源频带,将所述越区切换候补搜索步骤中的信号强度测定结果报告给当前通信中的基站的报告步骤;接收对所述报告步骤的响应的响应接收步骤;根据所述响应接收步骤的所述响应的内容进行越区切换的硬越区切换步骤,所述多个基站具有:对当前通信中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发送包含邻近基站的信息的邻近基站列表的邻近基站列表发送步骤;对所述当前通信中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发送所述越区切换信息和所述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的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发送步骤;如果从所述当前通信中的便携式终端装置接收所述报告,就对该报告的内容中包含的越区切换候补,判定是否允许该便携式终端装置的越区切换的越区切换允许判定步骤;对所述当前通信中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发送所述越区切换允许判定步骤中的判定结果作为对所述报告的响应的响应发送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2是表示向本实施方式的基站的连接失败概率和阈值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结构和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例子的框 图。 
图4是表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和基站的位置关系的信号强度的概念图。 
图5是表示以往的无线通信系统中MAHHO的使用时的便携式终端和基站的动作例的序列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时的动作例的序列图。 
图7是表示E-List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越区切换候补基站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在图7和图8的列表中存在的基站的图。 
图中:100-无线通信系统,1-便携式终端,11-通信部,12-控制部,121-软越区切换处理部,122-硬越区切换处理部,13-存储器,14-声音处理部,15-扬声器,16-麦克风,17-显示部,18-操作部,2-基站,21-通信部,22-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具有便携式终端1和多个基站2。 
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只具有一个便携式终端1,但是这是一个例子,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几台便携式终端1都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能使用从以往就在CDMA20001x中使用的频带即旧800MHz频带、与以往有一些频带不同的新800MHz频带、更高的频带(例如2GHz)三个频带的无线通信系统100。 
图1是表示便携式终端1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如图1所示,便携式终端1具有通信部11、控制部12、存储器(存储部)13、声音处理部14、扬声器15、麦克风16、显示部17以及操作部18。 
通信部11通过由基站2中的任意一个分配的信道与该基站2之间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该通信部11能收发多个频带的无线信号,具体而言,能进行现行的频带(旧800MHz频带)、新的频带(新800MHz频带)、以 及高频的频带(2GHz频带)中的任意一个频带的通信。 
另外,在各自不同的频带中,作为用于在基站和终端之间识别频带的识别编号,给予由3GPP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规定的频带种类。例如在从一个基站2对便携式终端1通知的信息中的邻近基站列表(以下,称作N-list:Neighbor-list)中,为了把在便携式终端的周边存在的基站的频带通知便携式终端1等,使用频带种类。另外,分别把现行的频带(旧800MHz频带)分类为Band class3,把新的频带(新800MHz频带)分类为Band class0,把高频的频带(2GHz频带)分类为Band class6。对这些频带预先设定优先级,Band class6的优先级最高,接着是Bandclass0,Band class63的优先级最低。另外,这里说明的Band class和优先级只不过是一个例子,由通信事业者的基本设施配备状况所左右。 
通信部11根据频带种类,识别在与基站2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 
控制部12控制便携式终端1全体的动作。具体而言,把从通信部11输出的信号中包含的声音信号(声音数据)输出给声音处理部14,并且把从声音处理部14输出的声音信号输出给通信部11。 
此外,控制部12执行决定使用所述3个频带中的哪个进行与基站2的通信的处理。 
此外,控制部12按照来自基站2的越区切换请求等,使通信部11执行越区切换。所谓越区切换就是进行把通信对象从当前通信中的基站(第一基站)向另外的基站变更即信道转移的处理。控制部12具有软越区切换处理部121和硬越区切换处理部122。 
软越区切换处理部121执行以下软越区切换处理:根据从基站2通过通信部11取得的邻近基站列表,测定与列表中的各基站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把测定结果发送给当前通信中的基站。 
硬越区切换处理部122进行使用所述的MAHHO的硬越区切换。另外,后面详细描述越区切换时的便携式终端1的动作。 
此外,控制部12测定来自基站2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分割为导频信号的各信道的信号强度,由通信部11能接收的电波中应该使用的信道信号的强度)。在信号强度的测定方法中,例如有测定导频信号的能量强度的方法,但是在本发明中,未限定信号强度的测定方法。 
此外,控制部12进行显示部17的显示控制,并且按照操作部18的操作内容,进行各种控制。 
控制部12还控制通信部11,对基站2进行后面描述的位置登记和连接试验(APersistence Test)。 
以下,使用在3GPP2中规定的术语,简单说明无线终端装置,特别是CDMA终端中的位置登记和连接试验。 
一个通信系统(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频带)具有多个信道,各信道分配给多个基站2中的任意一个。基站2分别形成基于分配的信道的扇区,并且也形成在其他频带中的部分,进行覆盖。即基站2中的几个不只是对应单一的频带,而是与多种频带对应。 
便携式终端1通过使用一个信道进行位置登记(发送本终端的终端ID等参数,向网络通知本终端的所在位置的行为),此后,能进行与基站2的通信。具体而言,控制部12在便携式终端1起动时等,进行便携式终端的周边的频带的信道搜索。即控制部12控制通信部11,按顺序搜索周边的频率。关于搜索手法,存在各种手法,但是例如控制部12从属于优先级高的系统的信道(CDMA2000 1x的时候为Primary和Secondary Channel)开始按顺序搜索。在各系统中,如果存在具有充分的信号强度的信道,便携式终端1就进行工作以使其在该信道取得时间的同步。相反,如果没有,就进行下一优先级的系统的信道搜索。这里,时间的同步是使用PN(Pseudo Noise)编码的同步。在CDMA2000 1x时,时间的同步是指能接收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的状态(能取得通知信息的状态)。在CDMAEV-DO时,时间的同步是指能接收控制信道(Control Channel)的状态,把该状态称作等待状态。 
在与该通信系统的Traffic未连接的状态下,进行位置登记时,首先进行向处于等待状态的基站2确认是否能发送的连接试验。 
在与基站2未连接的便携式终端1对基站2发送无线信号之前,实施连接试验。连接试验是为了确认是否可以对基站2进行无线信号的发送。即为了防止基站2一时大量接收来自多个便携式终端的无线信号,陷于拥塞状态,进行连接试验。通过进行连接试验,便携式终端1能取得成为表示基站2的资源的空闲的指标的阈值。 
具体而言,在与Traffic未连接的终端对基站2进行位置登记等的发送时,便携式终端1用Access Channel进行发送。此外,特别是使用Access Channel进行发送时,便携式终端1从低的值渐渐以规定间隔提高发送功率,进行发送。把它称作Access Attempt。作为Access Attempt的参数,使用进行APersistence Test的结果。 
另外,一定在向通信部11具有的发送机施加电力之前实施APersistence Test。因此,在CDMA20001x的Message的时候,在Registration、Origination、Page Response的Message的发送中,在EV-DO的时候,在UATI Request、Route Update、Connection Request的发送中,实施APersistence Test。 
在APersistence Test中,把按照从基站2提供的参数和便携式终端的种类(通常为用于维护、用于紧急等),控制部12计算的值称作阈值。阈值是成为表示基站2的资源的空闲的指标的值,取“0”~“63”的值。在阈值小时,表示基站2的资源的空闲多,相反,阈值大时,表示基站的资源的空闲少。即阈值小时,更多便携式终端能与基站2连接,但是阈值大时,例如在基站2产生拥塞状态,则难以连接。 
图2是表示向基站2的连接失败概率和阈值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另外,在图2中,横轴表示阈值,纵轴表示向基站2的连接失败概率。 
如图2所示,在阈值小时,失败概率小,但是伴随着阈值增大,失败概率以二次函数上升。根据图3,可知在阈值是最小值的“0”时,向基站2的连接以几乎100%的概率成功,在阈值是最大值的“63”时,向基站2的连接以几乎100%的概率失败。 
按现行的频带(旧800MHz频带)、新的频带(新800MHz频带)、高频的频带(2GHz频带)的各频带,计算出阈值,存储到存储器13中。因此,例如能得到高频的频带(2GHz频带)的阈值高,现行的频带(旧800MHz频带)的阈值低的状况。 
存储器13存储在所述的动作、计算、信息的展开、存储等处理时控制部12使用的各种数据。 
声音处理部14对从控制部12输出的声音信号,进行伸长处理、D/A(数字/模拟)转换处理等,输出给扬声器15。此外,对从麦克风16输出 的声音信号,进行A/D(模拟/数字)转换处理、压缩处理等,输出给控制部12。 
扬声器15把从声音处理部14输出的声音信号转换为声音。麦克风16把输入的声音转换为声音信号。 
显示部17具有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根据从控制部12输出的信号,进行显示。 
操作部18具有通话健、通话结束键、数字键、自定义功能键等各种操作键,把与基于用户对操作内容对应的信号输出给控制部12。 
下面,说明基站2。 
图3是表示基站2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如图3所示,基站2具有通信部21和控制部22。 
通信部21对便携式终端1分配信道,与便携式终端1之间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通信部21能进行多个频带的无线信号的收发。具体而言,与便携式终端1具有的通信部11同样,能进行使用现行的频带(旧800MHz频带)、新的频带(新800MHz频带)、高频的频带(2GHz频带)的无线信号的收发。 
控制部22进行决定由通信部21使用所述多个频带中的哪个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的处理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2如上所述,与多个频带的通信对应,即使通信的频带改变,也使用基于同一PN编码的导频信号。 
图4表示把各基站2与所述的3种频带对应,在3个频带使用同一PN编码时,便携式终端1和基站2的位置关系对应的信号强度的概念图。在图4中,基站2和便携式终端1之间的波状的线的粗细表示信号的强度。信号强度是能由通信部21接收的信道信号的强度。 
如图4所示,来自基站2的通信的信号强度的变动与进行通信的频带的不同相比,在便携式终端1和基站2的位置关系上受到更大的影响。即在便携式终端1接近基站2时,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在距离远时,信号强度减弱。即如上所述,即使通信的频带变化,基站2也使用相同的导频信号时,便携式终端1取得从基站2输出的一个频率的导频信号强度时,便携式终端1能在某种程度预测从基站2输出的另外的频率的导频信 号强度。据此,能大致类推便携式终端1和基站2的距离关系。 
下面,一边与以往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例比较,一边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越区切换时的动作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基于MAHHO的越区切换。如上所述,MAHHO是在便携式终端1与某一个基站2正在进行通信时,变更为不是当前使用的频率的其他频率,搜索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强的其他基站2,把通信变更到信号强度最强的基站2的越区切换方式。 
首先,说明无线通信系统的大致的MAHHO时的动作例。 
图5是表示无线通信系统的大致的MAHHO的使用时的便携式终端和基站的动作例的序列图。 
另外,在图5中说明的动作例中,便携式终端和基站是处于预先通话中(通信中)的状态。 
步骤ST1: 
基站对便携式终端发送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是使便携式终端搜索与当前使用中的频率(第一频带)不同的频带(频带种类)的越区切换候补基站的信息。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包含便携式终端应该越区切换的新的频率(第二频带)的指定信息、在便携式终端的邻近存在的其他(与新的频带对应)基站的列表。另外,搜索是指测定基站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 
步骤ST2: 
便携式终端对基站发送越区切换候补搜索响应信息。越区切换候补搜索响应信息是意味着明白在步骤ST1从基站发送的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 
步骤ST3: 
便携式终端按照在步骤ST1中发送的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中表示的新的频率的指定信息,把进行通信的频带越区切换为指定的频带(第二频带)。 
步骤ST4: 
便携式终端在步骤ST3中越区切换的频带中,测定在步骤ST1中发送的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中表示的在便携式终端的邻近存在的其 他基站的列表中存在的全部基站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 
步骤ST5: 
便携式终端如果在步骤ST4中测定的全部基站中存在满足预先设定的越区切换条件的基站,就进入步骤ST6,如果没有,就回到步骤ST4。预先设定的越区切换条件例如是信号强度为规定值以上等的条件。 
步骤ST6: 
便携式终端从越区切换的频率再度越区切换为当初在步骤ST1中与通信的基站的通信时使用的频率。 
步骤ST7: 
便携式终端对基站发送越区切换候补频率搜索报告信息。越区切换候补频率搜索报告信息是包含在步骤ST4中进行的信号强度测定的结果的报告信息的信息。 
步骤ST8: 
基站根据在步骤ST7中便携式终端发送的越区切换候补频率搜索报告信息,选出适合于越区切换的基站,把越区切换目标的基站设定为该基站。 
步骤ST9: 
基站对便携式终端发送越区切换请求信息。越区切换请求信息是包含在步骤ST8中基站设定的越区切换目标的基站信息的信息。 
步骤ST10: 
便携式终端对在步骤ST9中从基站发送的越区切换请求信息中表示的越区切换目标的基站,变更频带,执行越区切换。 
步骤ST11: 
便携式终端对在越区切换之前通信的基站发送越区切换完毕信息。越区切换完毕信息是通知向指定的基站的越区切换完毕的信息。 
下面,在图6中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便携式终端1和基站2)越区切换时的动作例。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1和基站2的越区切换时的动作例的序列图。 
另外,在图6中说明的动作例中,便携式终端1和基站2是处于预先 通话中(通信中)的状态。 
步骤ST21: 
基站2,对便携式终端1发送邻近基站列表(N-list)。N-list在软越区切换时也使用的邻近基站以及其PN编码的信息的列表。 
步骤ST22: 
便携式终端1按照在步骤ST21中从基站2收到的N-list,测定列表中的全部基站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 
步骤ST23: 
便携式终端1根据在步骤ST22中测定的邻近基站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生成按强度强的顺序排列基站的列表(能量强度列表:E-List,与本发明的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对应)。E-List是表示便携式终端1的第一越区切换候补的列表。 
另外,步骤ST22和步骤ST23的处理不是只为在本发明中说明的硬越区切换而进行的处理。例如在通信中等,在软越区切换处理部121执行的软越区切换时也进行,在软越区切换时,根据测定的信号强度,进行软越区切换的处理等。 
图7表示E-List的一个例子。 
图7所示的基站识别代码是用于识别邻近基站扇区的代码。图7所示的测定结果表示测定的信号强度。 
步骤ST24: 
基站2对便携式终端1发送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是与图5关联说明的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同样,使便携式终端1搜索与当前使用中的频率(第一频带)不同的频带的越区切换候补基站2的信息。 
步骤ST25: 
便携式终端1对基站2发送越区切换候补搜索响应信息。越区切换候补搜索响应信息是意味着明白在步骤ST24从基站发送的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 
步骤ST26: 
便携式终端1提取在步骤ST24中发送的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 中表示的在邻近存在的越区切换候补基站列表(也包含本发明的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即进行PN分割的扇区信息)和在步骤ST23中生成的E-List的双方中存在的基站(或者扇区)。 
图8表示作为越区切换候补基站列表的一个例子,记载多个扇区的列表。如图8所示,基站2把越区切换目标的候补基站(扇区)通知便携式终端1,便携式终端1参照该越区切换候补基站列表和图7所示的E-List,提取在双方中存在的基站。图9是表示提取在图7和图8的双方中存在的基站的结果的图。 
另外,提高越区切换基站候补列表和E-List的双方中存在的基站的优先级,在图9所示的列表中,降低只在越区切换候补基站列表中存在的基站的优先级后进行登记。 
可是,在步骤ST23中生成的E-List中表示的基站和在步骤ST26中提取的越区切换候补基站列表中表示的基站中,频带不同。E-List是表示在越区切换之前使用的Band Class的其他基站(进行PN分割的扇区)的列表,越区切换候补基站列表是表示不使用的Band Class的基站(扇区)的列表。在步骤ST26中,忽略Band Class,根据基站识别代码,提取在越区切换候补基站列表中表示的基站(扇区)中在E-List中也存在的基站(部分)。并且,对在E-List中表示的基站,按信号强度优良的顺序(强度大的顺序)确定顺序。对剩下的E-List中没有的基站(扇区),相对于越区切换候补基站列表中的优先顺序确定顺序。 
步骤ST27: 
便携式终端1按照在步骤ST24中从基站2发送的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中表示的应该越区切换的频率的指定信息,把进行通信的频带越区切换为指定的频带。 
步骤ST28: 
在步骤ST26中提取的基站中,从E-List的上位,即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强的基站(扇区)开始按顺序进行在步骤ST27中越区切换的频带的信号强度的测定。即便携式终端1如图9所示,把在步骤ST26中提取的基站在E-List中按照上位的顺序排序,按照该顺序,进行越区切换频带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测定。 
这里,便携式终端1对于在E-List中表示的,在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中表示的,便携式终端1邻近存在的其他基站2的列表中不存在的基站,在处于列表中的基站的信号强度测定全部结束后,进行测定。另外,在不存在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中表示的邻近存在的其他基站的列表和在步骤ST23中生成的E-List的双方中存在的基站时,以E-List的顺序,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信息中表示的在便携式终端邻近存在的其他基站的列表中表示的基站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测定。 
步骤ST29: 
便携式终端1在步骤ST28中,按照图9所示的顺序,进行捕获处理,如果捕获的基站中有满足预先设定的越区切换条件的基站就进入到步骤ST30,不然就回到步骤ST27。即,便携式终端1从上位的基站开始按顺序进行信号强度测定,对于一个基站,每当判定信号强度时,就判定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在不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时,转移到下一顺序的基站的信号强度测定。 
而便携式终端1在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时,进入步骤ST30。据此,能极力缩短为了越区切换而无法进行通信的时间(便携式终端1变更频率的时间)。另外,预先设定的越区切换条件例如是信号强度为规定值以上等的条件。 
步骤ST30: 
便携式终端1从在步骤ST27中变更的频率变更为当初在步骤ST21中与基站2的通信时使用的频率。 
步骤ST31: 
便携式终端1对在步骤ST21中通信的基站2发送越区切换候补频率搜索报告信息。越区切换候补频率搜索报告信息是包含在步骤ST28中进行的信号强度测定的结果的报告信息的信息。 
步骤ST32: 
基站2根据在步骤ST31中便携式终端1发送的越区切换候补频率搜索报告信息,把越区切换目标的基站设定为适合于越区切换的基站。 
具体而言,是从便携式终端1应该通知表示推测为在报告发送时刻的最优的(信号强度最大的)电波状况的信道的扇区(基站)的信息。因此, 在步骤ST32中,基站2按照从便携式终端1报告的时刻的通信量状况,判定是否允许对报告的候补的基站(扇区)的越区切换(特别是关于指定硬越区切换的频带的越区切换)。然后,基站2在判定能允许向该基站的越区切换时,把该基站(扇区)设定为越区切换目标。 
步骤ST33: 
基站2对便携式终端1发送越区切换请求信息。越区切换请求信息是包含在步骤ST32中基站2决定的越区切换目标的基站(信道)信息的信息。 
步骤ST34: 
便携式终端1根据在步骤ST33中从基站发送的越区切换请求信息中的越区切换目标的基站的信息,变更频带,执行越区切换。 
步骤ST35: 
便携式终端1对在步骤ST21中通信的基站2,用越区切换目标的通信系统发送越区切换完毕信息。越区切换完毕信息是通知向指定的基站(信道)的越区切换完毕的信息。 
以下,比较图5所示的MAHHO的动作例和图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动作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图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动作例中,在步骤ST22和步骤ST23中,预先生成便携式终端1当前使用中的频率的邻近基站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强的顺序排列的列表即E-List。即使频带不同,基站2也发送相同的导频信号时,如果利用即使频带不同,也认为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近似,那么在当前使用中的频率,对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强的基站,在频带变更之后,也能视为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强。即,便携式终端1把位于E-List的上位中的基站能视为在当前使用中的频率中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强的基站,在频带变更之后的信号强度测定时,从E-List的上位开始按顺序进行信号强度测定,在较早的阶段就能发现满足越区切换条件的基站。此外,在便携式终端1以高速移动时等,便携式终端1从E-List中记载的基站覆盖的区域离开时,在硬越区切换处理的开始时刻已经存在E-List中记载的基站和越区切换候补基站列表中指定的基站不一致。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这时,由于也将越区切换候补列表指定 的基站一定作为信号强度测定对象,所以能避免看不见越区切换候补的基站的情况。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便携式终端1接收基站2发送的在软越区切换时使用的邻近基站列表(N-List),测定在当前使用中的频率中的,在N-List中表示的基站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生成按照信号强度强的顺序排列的E-List。在这样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实际越区切换频带,进行信号强度测定之前,预先提取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能视为强的基站,在E-List中表示。因此,通过便携式终端1在越区切换频带后的信号强度的测定时,从位于E-List的上位的基站开始按顺序进行测定,就能在较早的阶段发现满足越区切换条件的基站。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便携式终端1在较早的阶段发现满足越区切换条件的基站的可能性高,所以用于越区切换的信号强度测定所花费的时间短,能消除或者能减轻越区切换引起的瞬间中断。 
比较图5和图6,可知,基站2在变更频带之前和之后发送同一导频信号时,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只对便携式终端1的动作从以往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便携式终端1的动作进行变更,就能实现,没必要变更基站侧的动作。由于在当前的日本铺设的基站多是在变更频带之前和之后发送同一导频信号的基站,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实现时,没必要从以往变更基站侧的动作。另外,基站在变更频带之前和之后不发送同一导频信号时,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1,无法期待效果,但是这时,用与图5的例子同样的方法能进行越区切换,完全没有实施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便携式终端1所引起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为了简化说明,说明1基站只有1个扇区的例子,但是对于一个基站例如给予3个PN编码,一个基站具有3个扇区时等,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即,也能认为从基站指定的越区切换候补基站是越区切换候补的信道,作为越区切换的候补,指定进行PN分割的扇区。此外,在E-List中也同样,为了顺利进行扇区间的软越区切换,随时进行使用中的Band Class的关于便携式终端1周边的PN的信号强度测定,这也能认为是各扇区的信号强度测定。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 
即,在本发明的实施时,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或与其等同的范围中,对于所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能进行各种变更、组合、子组合以及替代。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能与旧800MHz、新800MHz、2GHz频带等3种频带对应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能是与所述的3种以外的频带对应的无线通信系统,对应的频带的种类的数量也并不局限于3种。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能在与多个频带对应的便携式终端装置以及使用该便携式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 

Claims (4)

1.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在具有多个基站的通信网中,与所述多个基站之间能维持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
具有:通信部,能在多个频带通信,并且从该多个频带选择一个频带,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控制部,变更在所述通信部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执行无线通信,
所述控制部具有:软越区切换处理单元,从当前通信中的基站取得包含邻近基站的信息的邻近基站列表时,由所述通信部测定使用中的频带的各邻近基站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根据该信号强度的强度顺序,生成记录同一频带的越区切换候补的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使用该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不伴随使用频率的变更而进行越区切换;以及
硬越区切换处理单元,如果从当前通信中的基站接收到使用中的频带的越区切换信息和包含多个不同频带越区切换候补的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就优先从所述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中包含的越区切换候补中的所述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中包含的基站,将所述通信部越区切换为基于所述越区切换信息的频带,所述硬越区切换处理单元进行所述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中包含的越区切换候补的信号强度测定时,从所述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的信号强度好的越区切换候补开始按顺序测定信号强度,将该信号强度测定结果使用再度变更前的频带,报告给当前通信中的基站,如果由所述通信部接收到该报告的响应,就根据该响应内容进行越区切换,
其中,所述硬越区切换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中包含的越区切换候补中提取一个信号强度满足规定条件的越区切换候补的阶段,将该提取出的越区切换候补报告给所述当前通信中的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通信部接收的越区切换候补的基站的导频信号进行信号强度测定。
3.一种越区切换方法,用于维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多个基站和与所述多个基站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式终端装置具有:
邻近基站列表接收步骤,从当前通信中的基站接收包含邻近基站的信息的邻近基站列表;
第一信号强度测定步骤,测定当前使用中的频带的各邻近基站的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
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生成步骤,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测定步骤中的信号强度的强度顺序,生成记录了与当前使用中的频带同一频带的越区切换候补的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
软越区切换处理步骤,使用所述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不伴随使用频带的变更而进行越区切换;
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接收步骤,从当前通信中的基站接收使用的频带的越区切换信息和包含多个不同频带越区切换候补的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
第二信号强度测定步骤,优先从所述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中包含的越区切换候补中的所述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中包含的基站,将通信部越区切换为基于所述越区切换信息的频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测定步骤进行所述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中包含的越区切换候补的信号强度测定时,从所述第一越区切换候补列表的信号强度好的越区切换候补开始测定信号强度;
报告步骤,使用再度变更前的频带,将所述越区切换候补搜索步骤中的信号强度测定结果报告给当前通信中的基站;
响应接收步骤,接收对所述报告步骤的响应;
硬越区切换步骤,根据所述响应接收步骤的所述响应的内容进行越区切换,
其中,所述报告步骤在所述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中包含的越区切换候补中提取出一个信号强度满足规定条件的越区切换候补的阶段,将该提取出的越区切换候补报告给所述当前通信中的基站,
所述多个基站具有:
邻近基站列表发送步骤,对当前通信中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发送包含邻近基站的信息的邻近基站列表;
越区切换候补搜索请求发送步骤,对所述当前通信中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发送所述越区切换信息和所述第二越区切换候补列表;
越区切换允许判定步骤,如果从所述当前通信中的便携式终端装置接收所述报告,就对该报告的内容中包含的越区切换候补,判定是否允许该便携式终端装置的越区切换;
响应发送步骤,对所述当前通信中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发送所述越区切换允许判定步骤中的判定结果作为对所述报告的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越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测定步骤和第二信号强度测定步骤根据由所述通信部接收的越区切换候补的基站的导频信号,进行信号强度测定。
CN2007800357248A 2006-07-28 2007-06-28 便携式终端装置和越区切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81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7154/2006 2006-07-28
JP2006207154 2006-07-28
PCT/JP2007/063028 WO2008013026A1 (fr) 2006-07-28 2007-06-28 Dispositif de terminal mobile et procédé de transfert intercellulai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8130A CN101518130A (zh) 2009-08-26
CN101518130B true CN101518130B (zh) 2012-10-03

Family

ID=38981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572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8130B (zh) 2006-07-28 2007-06-28 便携式终端装置和越区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170561B2 (zh)
JP (2) JP4819896B2 (zh)
CN (1) CN101518130B (zh)
WO (1) WO20080130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49316B2 (en) 2008-01-31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ging and access via different nodes
JP4901800B2 (ja) * 2008-04-14 2012-03-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端末および基地局制御局なら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フ制御方法
JP2009260677A (ja) * 2008-04-17 2009-1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移動局無線装置
US8787186B2 (en) * 2008-12-12 2014-07-22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ity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EP2410792B1 (en) 2009-03-16 2020-12-16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0126107A1 (ja) * 2009-04-28 2010-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8290460B2 (en) * 2009-06-26 2012-10-16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Methods for measuring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measurement device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965027B (zh) * 2009-07-23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同步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88718B (zh) * 2009-12-08 2013-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高速移动状态下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WO2011087516A1 (en) * 2010-01-15 2011-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y-based selection of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s in a td-s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44506B2 (en) * 2010-06-17 2014-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 discovery on white space frequencies
JP5676236B2 (ja) * 2010-12-22 2015-02-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2761907A (zh) * 2011-04-25 2012-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节点调整载频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JP5798850B2 (ja) * 2011-09-16 2015-10-2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8923851B2 (en) * 2012-09-07 2014-12-30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aming band preference
US8977254B2 (en) * 2012-12-07 2015-03-1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vice configuration, database,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network entity
US20140169185A1 (en) * 2012-12-13 2014-06-19 Ali Masoomzadeh-Fard Method for handover at user equipment and user equipment configured to handover
WO2015093821A1 (en) * 2013-12-16 2015-06-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ed cell acquisi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92775B2 (en) * 2015-01-30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nd preference in wireless networks
JP6769204B2 (ja) * 2016-09-21 2020-10-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WO2018103018A1 (en) * 2016-12-07 2018-06-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method for managing a high frequency connection a terminal and a base station
US11564063B2 (en) * 2020-11-11 2023-01-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dynamic communication handoff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6794A (zh) * 1997-12-01 1999-08-2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通信的切换系统
CN1523918A (zh) * 2002-11-19 2004-08-25 �ձ�������ʽ���� 蜂窝网络捕获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7575A (en) * 1992-03-23 1994-07-05 Motorola, Inc. Directional handover control in digital mobile radio systems employing MAHO
US6088590A (en) * 1993-11-01 2000-07-11 Omnipoi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controlled handoff and link maintenance i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JPH10191419A (ja) 1996-12-27 1998-07-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局装置
JP2990098B2 (ja) * 1997-05-21 1999-12-13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端末主導型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6078570A (en) * 1997-08-21 2000-06-20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Mobile assisted hard hand-off for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system
JP2000312371A (ja) * 1999-04-27 2000-11-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基地局ならびに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KR100383619B1 (ko) * 2001-02-03 2003-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룰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하드 핸드오프 방법
JP2004120258A (ja) * 2002-09-25 2004-04-15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端末、報知情報受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3764146B2 (ja) * 2003-02-07 2006-04-0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機における基地局の選択方法、無線機及び制御回路
US8019348B2 (en) * 2004-01-16 2011-09-13 Airwalk Communications, Inc. Combined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handoff
JP4659385B2 (ja) * 2004-04-19 2011-03-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および移動局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6794A (zh) * 1997-12-01 1999-08-2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通信的切换系统
CN1523918A (zh) * 2002-11-19 2004-08-25 �ձ�������ʽ���� 蜂窝网络捕获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0-191419A 1998.07.2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70561B2 (en) 2012-05-01
US8472961B2 (en) 2013-06-25
WO2008013026A1 (fr) 2008-01-31
JPWO2008013026A1 (ja) 2009-12-17
JP5364134B2 (ja) 2013-12-11
US20120190401A1 (en) 2012-07-26
JP2012016049A (ja) 2012-01-19
US20090232098A1 (en) 2009-09-17
JP4819896B2 (ja) 2011-11-24
CN101518130A (zh) 2009-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8130B (zh) 便携式终端装置和越区切换方法
US731339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off in a CDMA network
EP0882378B1 (en) Coexisting gsm and cdm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7110766B1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a handoff candidate list
CN100563396C (zh) 一种切换方法、切换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1426250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协调短消息发送与硬切换搜索的方法和设备
US7848776B2 (en) Dual mode communication system, dual mod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ual mode communication user equipment
EP0881852A2 (en) Low traffic handoff method for CDMA cellular network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among base stations
EP1107630B1 (e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a learning-type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US6810252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a hand-off target frequency in a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266758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통신 회선 설정 방법
US6208860B1 (en) Hard hand-off timing determining method through software
CN1992949B (zh) 在多模式终端中获得切换网络的方法和多模式终端
CN106255157A (zh) 一种优化多模用户终端模式间重定向过程的方法
KR100891786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프 처리 방법 및 단말
JPH11355831A (ja) Cdmaセルラ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異通信方式セルラシステム基地局へのハンドオフ方法およびセルラシステム
CN101626605B (zh) 一种无线系统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US7039413B2 (en) Mobile station transfer control system, cell transfer control method, mobile station, cell transfer control method at mobile station, cell transfer control program, control apparatus, and allocating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CN110366861A (zh) 基站间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0387094C (zh) 码分多址系统中的一种越区切换方法
JP3231736B2 (ja) 疎結合無線基地局間通話チャネル切替システム
CN102056253A (zh) 具有多通道的通讯设备及通信方法
KR20040041378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네이버 리스트 관리 방법
KR100533917B1 (ko) 이동통신단말수단의 핸드 오버에 사용되는 액티브기지국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H02237231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基地局選択方式および移動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