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6138B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6138B
CN101516138B CN200910007600XA CN200910007600A CN101516138B CN 101516138 B CN101516138 B CN 101516138B CN 200910007600X A CN200910007600X A CN 200910007600XA CN 200910007600 A CN200910007600 A CN 200910007600A CN 101516138 B CN101516138 B CN 1015161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rate
wireless terminal
base station
minimiz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76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6138A (zh
Inventor
高木由纪子
花木明人
林贵裕
川本润一郎
后藤喜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16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6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6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61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增加能与基站通信的无线终端数量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基站(100)具有:判定部(125),在从新的无线终端(10)重新接收到通信开始请求时,判定初始传送速度与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是否超过最大接收传送速度;选择部(126),在初始传送速度与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超过最大接收传送速度时,选择减少对象无线终端;调度部(120a),将传送速度减少数据(AG或RG)发送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通过传送速度减少数据的发送,使初始传送速度与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在最大接收传送速度以下。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第一无线终端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把上行方向用户数据发送到基站,并由基站把用于控制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传送速度控制数据发送到第一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背景技术
以往,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有基站(Base Station)以及无线控制装置(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是众所周知的。基站,具有单个或多个单元,各单元与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无线控制装置对多个基站进行管理,对无线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而这样的技术(以下称为第一技术)也被称为R99(Release 99)等。
近年来,为了提高吞吐量(throughput)或缩短延迟时间,提出了由基站对从无线终端向基站(网络侧)的上行方向用户数据进行无线资源分配等的技术。而这样的技术(以下称为第二技术)也被称为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或EUL(Enhanced Uplink)等。
各单元,能分为作为服务(serving)单元而起作用的情况和作为非服务单元而起作用的情况。由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例如SG(Serving Grant))而确定的TBS(Transport Block Size),由从服务单元以及非服务单元发送来的传送速度控制数据来控制。传送速度控制数据包括:用于直接指定传送速度的绝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AG:AbsoluteGrant)、和用于相对指定传送速度的相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RG:Relative Grant)(例如非专利文献1)。
这里,上行方向用户数据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Enhanced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从无线终端发送到基站。绝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AG)通过绝对传送速度控制信道(E-AGCH:E-DCH Absolute Grant Channel)从基站发送到无线终端。相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RG)通过相对传送速度控制信道(E-RGCH:E-DCH RelativeGrant Channel)从基站发送到无线终端。
服务单元,将绝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AG)以及相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RG)发送到无线终端。另一方面,非服务单元不发送绝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AG),而只发送相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RG)到无线终端。
非专利文献1:3GPP TS25.321 Ver.75.0
然而,基站对无线终端能分配的无线资源具有上限(最大无线资源)。这里,最大无线资源是由基站能分配给无线终端的传送速度的合计(最大接收传送速度)。
在所述的第二技术中,基站能在每一个TTI(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中发送绝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AG)或者相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RG)。即,向无线终端分配的传送速度在每一个TTI中是可变的。
所以,当在某个TTI中已经分配给无线终端的传送速度的合计接近最大接收传送速度时,基站在某个TTI即使从新的无线终端接受了新的通信开始请求,也不能向新的无线终端分配传送速度。
例如,考虑一种在某个TTI中向一个无线终端分配的传送速度很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持一个无线终端发送的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但是在某个TTI会拒绝新接受的通信开始要求。
这样,如果不考虑新的通信开始要求,在每一个TTI对无线终端分配传送速度的话,则能与基站通信的无线终端数就能减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的课题而作,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能与基站通信的无线终端数量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在第一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无线终端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将上行方向用户数据发送到基站,并且所述基站将用于控制所述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传送速度控制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述基站具有:判定部(判定部125),当从第二无线终端新接收到通信开始请求时,判定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最初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的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基站已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的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是否超过了能由所述基站分配的最大接收传送速度;选择部(选择部126),当所述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超过了所述最大接收传送速度时,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选择作为使所述传送速度减少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减少对象无线终端;和基站侧发送部(通信部110、调度部120a),将作为指示所述传送速度减少的所述传送速度控制数据的传送速度减少数据发送到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通过发送所述传送速度减少数据,使所述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在所述最大接收传送速度以下。
根据相关特征,当初始传送速度与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超过了最大接收传送速度时,基站向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选择的减少对象无线终端发送传送速度减少数据。
因此,对应从第二无线终端新接收的的通信开始请求,能对第二终端分配初始传送速度。其结果,能增加能够与基站通信的无线终端数。
所述的第一特征中,确定对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最低应分配所述传送速度的最小传送速度。所述选择部,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将所述传送速度超过所述最小传送速度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选择为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所述的第一特征中,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具有向所述基站发送表示缓冲量的信息的终端侧发送部(通信部11),该缓冲量的信息是存储在本基站上设置了的发送缓冲器中的所述上行方向用户数据量。所述选择部,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将所述缓冲量少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优先地选择为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所述的第一特征中,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具有向所述基站发送满足信息的终端侧发送部(通信部11),该满足信息表示本基站所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是否充分。所述选择部,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将表示所述传送速度是充分的所述满足信息的比率高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优先地选择为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所述的第一特征中,所述传送速度,由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与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的比来确定。所述无线终端,具有向所述基站发送表示发送功率比的信息的终端侧发送部(通信部11),该发送功率比的信息是本终端能发送的最大发送功率与所述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的比。所述选择部,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将所述发送功率比小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优先地选择为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所述的第一特征中,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具有预先确定了的优先级。所述选择部,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将所述优先级低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优先地选择为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所述的第一特征中,所述传送速度,由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与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的比来确定。所述选择部,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将作为所述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而分配的传送速度大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优先地选择为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第二特征的无线通信方法中,第一无线终端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将上行方向用户数据发送到基站,并且所述基站将用于控制所述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传送速度控制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步骤A,所述基站,当从第二无线终端新接收到通信开始要求时,判定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最初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的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基站已经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的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是否超过了能由所述基站分配的最大接收传送速度;步骤B,所述基站,当所述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超过了所述最大接收传送速度时,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选择作为使所述传送速度减少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减少对象无线终端;和步骤C,所述基站,将作为指示所述传送速度减少的所述传送速度控制数据的传送速度减少数据发送到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通过发送所述传送速度减少数据,使所述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在所述最大接收传送速度以下。
第三特征中,基站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从第一无线终端接收上行方向用户数据、并将用于控制所述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传送速度控制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基站具备:判定部(判定部125),当从第二无线终端新接收到通信开始请求时,判定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最初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的初始传送速度与本基站已经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的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是否超过了能由本基站分配的最大接收传送速度;选择部(选择部126),当所述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超过了所述最大接收传送速度时,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选择作为使所述传送速度减少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减少对象无线终端;和基站侧发送部(通信部110、调度部120a),将作为指示所述传送速度减少的所述传送速度控制数据的传送速度减少数据发送到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通过发送所述传送速度减少数据,使所述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在所述最大接收传送速度以下。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能够增加与基站通信的无线终端数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无线终端10的方框示意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的方框示意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单元A功能部120的方框示意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传送速度控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单元)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0-无线终端,11-通信部,12-SG管理部,13-发送缓冲器,14-控制信息生成部,100-基站,110-通信部,120-单元A功能部,120a-调度(scheduling)部,121-AG控制部,122-RG控制部,123-再发送控制部,124-发送槽(slot)分配部,125-判定部,126-选择部,130-单元B功能部,140-单元C功能部,150-单元D功能部,200-无线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附图的描述中,在同一或者类似的部分中,采用同一或类似的标记。
但是,附图是模式性的,必须要注意各尺寸的比例等与现实的装置是不同的。所以,具体的尺寸等能参照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而且,在附图相互之间,也一定会包含相互尺寸关系以及比例不同的部分。
实施方式1
(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无线终端10、基站100(基站100a以及基站100b)、以及无线控制装置200。而在图1中表示的是无线终端10与基站100a进行通信的情况。
无线终端10将上行方向的用户数据发送到基站100a。具体地,无线终端10,在无线控制装置200对无线资源进行分配等的结构中,通过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将上行方向用户数据发送到基站100a。另外,无线控制装置200对无线资源进行分配等的结构也被称为R99(Release 99)。
无线终端10,在无线控制装置200对无线资源进行分配等的结构中,通过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Channel)将上行方向控制数据发送到基站100a。
另外,DPCCH的发送功率,与一般的闭环(closed loop)功率控制相同,由从基站100接收的TPC命令进行控制。TPC命令是通过上行方向信号的接收质量与目标质量的比较由基站100生成的命令。
另一方面,无线终端10,在基站100对无线资源进行分配等的结构中,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Enhanced DedicatedPhysical Data Channel)将上行方向用户数据发送到基站100a。另外,基站100对无线资源进行分配等的结构也被称为HSUPA(High SpeedUplink Packet Access)、EUL(Enhanced Uplink)等。
这里,以1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即过程(HARQ process)为单位模块化(blocking)上行方向用户数据。各模块,采用无线终端10分配的过程(以下称为活动过程)进行发送。
而且,规定数量的过程(过程#1~过程#n)构成一个周期(HARQRTT),并以周期为单位反复进行。另外,包含在一个周期内的过程数依TTI长度来确定。例如,当TTI的长度为2ms时,包含在一个周期内的过程数是“8”。当TTI的长度为10ms时,包含在一个周期内的过程数是“4”。
这里,无线终端10,对于通过E-DPDCH发送的上行方向用户数据,有将发送功率与传送速度对应关系的表。发送功率比,是E-DPDCH的发送功率与DPCCH的发送功率的比(E-DPDCH/DPCCH)。传送速度由TBS(Transport Block Size)来表示。
以下,将无线终端10分配的发送功率比称为SG(Serving Grant),而由于发送功率比与传送速度是一一对应的,因此SG(Serving Grant)不仅是表示无线终端10分配的发送功率比的术语,也能考虑作为表示无线终端10分配的传送速度的术语。
另外,如后所述,无线终端10根据从基站100a接收的传送速度控制数据(AG或RG)来更新SG(参照3GPP TS25.321 Ver.7.5.0 11.8 1.3“Serving Grant Update”)。接着,无线终端10参照发送功率比与传送速度对应关系的表,来决定对应SG的传送速度(即TBS)(参照3GPPTS25.321 Ver.7.5.0 11.8 1.4“E-TFC Selection”)。
无线终端10,在基站100对无线资源进行分配等的结构中,通过E-DPCCH(Enhanc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等将上行方向控制数据发送到基站100a。上行方向控制数据是基站100a在无线资源分配中参照的上行方向控制数据(UL Scheduling Information)等。
上行方向控制数据是“HLID(Highest priority Logical Channel ID)”、“TEBS(Total E-DCH Buffer Status)”、“HLBS(Highest priority LogicalChannel Buffer Status)”、“UPH(User Power Headroom)”、“Happy Bit”等(参照3GPP TS25.321Ver.7.5.0 9.2 5.3“UL Scheduling Information”。
“HLID”是在传送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理论信道中,标识优先级最高的理论信道的标识符。
“TEBS”是表示设置于无线终端10的发送缓冲器中所积蓄的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数量(缓冲量)的信息。
“HLBS”是设置于无线终端10的发送缓冲器中所积蓄的上行方向用户数据之中,由HLID所标识的理论信道所对应的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数量(缓冲量)。
“UPH”是对DPCCH的发送功率的最大发送功率(Maximum UETransmittion Power)的比率的发送功率。最大发送功率是无线终端10能发送的最大的发送功率。例如,UPH由“最大发送功率”/“DPCCH的发送功率”来表示。
“Happy Bit”是表示无线终端10所分配的SG是否充分的信息。作为“Happy Bit”的种类,能举出表示本终端所分配的SG为充分的“Happy”和表示本终端所分配的SG不充分的“Unhappy”。另外,“HappyBit”由1位表现。
另外,无线终端10,在与包含所述各种信息(“HLID”、“TEBS”、“HLBS”、以及“UPH”)的调度信息不同的时刻中,也应注意到能将“Happy Bit”发送到基站100。
基站100a,如图2所示,具有多个单元(单元A~单元D),各单元与在本单元圈内的无线终端10进行通信。各单元,具有在作为服务单元发挥作用的情况和作为非服务单元发挥作用的情况。
另外,“单元”,应该注意到基本上是作为表示与无线终端10进行通信的功能的术语而使用。而且,也应注意到“单元”是作为表示无线终端10所在的圈内区域的术语而使用的情况。
例如,在图2中,考虑无线终端10根据设置于单元A中的EUL调度的指示进行通信的情况(即,根据通过E-AGCH从单元A接收的AG而进行通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单元A对于无线终端10是服务单元,而单元B~单元D,对于无线终端10是非服务单元。另一方面,无线终端10对于单元A是服务终端,对于单元B~单元D是非服务终端。
基站100通过DPDCH或E-DPDCH等的数据信道,从无线终端10接收上行方向的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基站100把用于控制通过E-DPDCH发送来的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传送速度控制数据发送到无线终端10。另外,传送速度控制数据包括:用于直接指定传送速度的绝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AG:Absolute Grant)、和用于相对指定传送速度的相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RG:Relative Grant)。
绝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AG)是直接指定无线终端10所分配的发送功率比(E-DPCH/DPCCH)的数据(Index)(参照3GPP T325.212Ver.7.50 4.10.1A.1“Information field mapping of the Absolute GrantValue”)。
这样,绝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AG)是并不依据现在的传送速度,而直接指示传送速度值的命令。
相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RG)是相对地指定无线终端10所分配的发送功率比(E-DPDCH/DPCCH)的数据(“Up”、“Down”、“Hold”)(参照3GPP TS25.321 Ver.7.5.0 9.2.5.2.1“Relative Grants”)。
这样,相对传送速度控制数据(RG)是相对地控制现在的传送速度的命令。具体包括:指示增加现在的传送速度的增加命令“Up”、指示维持现在的传送速度的维持命令“Hold”、指示减少现在的传送速度的减少命令“Down”。另外,增加命令是指示增加规定增加幅度的命令,减少命令是指示减少规定减少幅度的命令。规定增加幅度能与规定减少幅度相同,也能小于规定减少幅度。
基站100a,通过绝对传送速度控制信道(E-AGCH:E-DCH AbsoluteGrant Channel)将AG发送到无线终端10。基站100a,通过相对传送速度控制信道(E-RGCH:E-DCH Relative Grant Channel)将RG发送到无线终端10。
例如,服务单元(这里是单元A),通过E-AGCH将AG发送到无线终端,通过E-RGCH将RG发送到无线终端10。另一方面,非服务单元(这里是单元B)则不通过E-AGCH向无线终端10发送AG,而通过E-RGCH将RG发送到无线终端10。
另外,在图1以及图2中,为了简化说明,应该注意到不过是用R99省略了所采用的信道(DPDCH或DPCCH等)。而且,应注意到实际上在各单元存在多个无线终端10。
另外,应注意到将无线终端10作为服务单元使用的单元,并不限定一个单元,也能是多个单元。
另外,应注意到在EUL中无线终端10所分配的传送速度,是由传送速度控制数据(Ag或RG)在每个TTI中进行控制的。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到,在R99中,无线终端10所分配的传送速度,只能在比一个TTI更长的周期中进行控制。
(无线终端的构成)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的无线终端的构成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终端10的方框图。
如图3所示,无线终端10具有:通信部11、SG管理部12、发送缓冲器13、控制信息生成部14。
通信部11进行与基站100的通信。具体地,通信部11通过E-DPDCH将上行方向用户数据发送到基站100。通信部11通过E-DPCCH将上行方向控制数据(例如所述的上行方向控制数据)发送到基站100。另一方面,通信部11从基站100接收用于控制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传送速度控制数据(所述的AG或RG)。
SG管理部12管理上行方向用户数据所分配的SG。SG管理部12具有将发送功率比(SG)与传送速度(TBS)进行对应的表。
如上所述,由SG管理部12管理的SG,由从基站100接收的AG或SG来控制。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在不超过与SG对应的TBS的范围内选择。
发送缓冲器13是积蓄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缓冲器。所述的通信部11发送积蓄在发送缓冲器13中的上行方向用户数据。
控制信息生成部14生成基站100a分配无线资源中使用的上行方向控制数据。
上行方向控制数据如上所述是“HLID”、“TEBS”、“HLBS”、“UPH”、“Happy Bit”等。控制信息生成部14,当然是在取得“HLID”、“TEBS”、“HLBS”、“UPH”、“Happy Bit”等以后,再生成上行方向控制数据。另外,应注意控制信息生成部14也能与包含“HLID”、“TEBS”、“HLBS”、以及“UPH”的调度信息不同,另外生成“HappyBit”。
(基站的构成)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构成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的方框图。
如图4所示,基站100具有:通信部110、单元A功能部120、单元B功能部130、单元C功能部140、单元D功能部150。
通信部110与在单元A~单元D圈内的无线终端10进行通信。具体地,通信部110通过DPDCH或E-DPDCH等的数据信道从无线终端10接收上行方向用户数据。通信部110,通过DPCCH或E-DPCCH等的控制信道从无线终端10接收上行方向控制数据。另一方面,通信部110通过E-AGCH或E-RGCH等的控制信道,将传送速度控制数据(AG或RG)发送到无线终端10。
这里,通信部110应注意从新的无线终端10(第二无线终端)接收通信开始要求。新的无线终端10,也能是在无线控制装置200进行无线资源分配等的结构(R99)中,要重新开始通信的无线终端。新的无线终端10,也能是在基站100进行无线资源分配等的结构(EUL)中,要重新开始通信的无线终端。
另外,新的无线终端10(第二无线终端)也能是已经与基站100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作为这种情况,能考虑为与基站100已经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10要开始进行新的通信的情况。
另外,通信部110也与管理基站100的上位基站(无线控制装置或交换机等)进行通信。
单元A功能部120,对于在单元A圈内的无线终端10发挥服务单元的功能。另一方面,单元A功能部120,对于在单元B~单元D圈内的无线终端10发挥非服务单元的功能。
单元B功能部130,对于在单元B圈内的无线终端10发挥服务单元的功能。另一方面,单元B功能部130,对于在单元A、单元C以及单元D圈内的无线终端10发挥非服务单元的功能。
单元C功能部140,对于在单元C圈内的无线终端10发挥服务单元的功能。另一方面,单元C功能部140,对于在单元A、单元B以及单月D圈内的无线终端10发挥非服务单元的功能。
单元D功能部150,对于在单元D圈内的无线终端10发挥服务单元的功能。另一方面,单元D功能部150,对于在单元A~单元C圈内的无线终端10发挥非服务单元的功能。
(单元的构成)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的单元的构成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单元(单元A功能部120)的方框图。这里,举例说明了单元A功能部120作为服务单元发挥功能的情况。
如图5所示,单元A功能部120具有:调度部120a,对将单元A作为服务单元使用的无线终端10的无线资源进行分配等;判定部125;选择部126。
调度部120a具有:AG控制部121、RG控制部122、再发送控制部123、发送槽分配部124。调度部120a,在MAC-e层(Media AccessControl Enhanced)进行工作。
AG控制部121通过E-AGCH把AG发送到将单元A作为服务单元使用的无线终端10(服务终端)。另外,AG是并不依据现在传送速度,而直接指示传送速度值的命令。
RG控制部122通过E-RGCH把RG发送到将单元A作为服务单元使用的无线终端10(服务终端)。另外,RG是增加命令“Up”、维持命令“Hold”、减少命令“Down”。如上所述,增加命令“Up”是指示增加规定增加幅度的命令,减少命令“Down”是指示减少规定减少幅度的命令。
另外,AG控制部121以及RG控制部122,参照从无线终端10接收的上行方向控制数据等,控制对无线终端10分配的SG。
再发送控制部123对每个模块(过程)判定在上行方向用户数据中是否产生了错误。接着,再发送控制部123向无线终端10请求有错误的模块(以下称为错误模块)的再发送。再发送控制技术是将从无线终端10最初发送的模块(以下称为发送模块)与从无线终端10再发送的模块(以下称为再发送模块)合成的HARQ(Hybrid Automation RepeatRequest)技术。
发送槽分配部124把通过E-DPDCH发送的上行方向用户数据(模块)的发送所使用的发送槽(即,一个周期包含的过程)分配给无线终端10。而无线终端10把由发送槽分配部124分配的过程(活动过程)发送的模块或再发送的模块发送到基站100。
判定部125,当从新的无线终端10(第二无线终端)接收了通信开始请求时,判定初始传送速度与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是否超过最大接收传送速度。
初始传送速度应是新的无线终端10(第二无线终端)最初分配的传送速度。已分配传送速度是基站100(在这里为单元A)已经分配过的传送速度。另外,已分配传送速度包括:在R99中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10所分配的传送速度,和在EUL中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10所分配的传送速度。
最大能接收的传送速度是由基站100(在这里为单元A)能对无线终端10进行分配的传送速度的合计。最大能接收的传送速度也能认为是无线终端10能分配的无线资源的上限(最大无线资源)。
选择部126当初始传送速度与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超过最大接收传送速度时,从在EUL中与基站100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10(第一无线终端)中,选择使传送速度减少的无线终端10(减少对象无线终端)。这里,第一无线终端是把单元A作为服务单元使用的服务终端。
这里,选择部126在EUL中与基站100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10(第一无线终端)中,选择传送速度超过最小传送速度的无线终端10。即,选择部126把传送速度是最小传送速度的无线终端10从减少对象无线终端的候补中排除。另外,最小传送速度应是无线终端10中最低分配的传送速度。
这里,调度部120a向由选择部126选择的无线终端10(减少对象无线终端)发送指示减少SG的传送速度控制数据(传送速度减少数据)。
例如,AG控制部121将指定比无线终端10所分配的SG(现状的SG)更低的SG的AG作为传送速度减少数据而发送到无线终端10。此时,AG能指定比现状SG更小的特定值(SG)的数据,也能是指定比现状SG只小规定值的值(SG)的数据。
另外,RG控制部122也能将指示减少SG的RG(减少命令“Down”)作为传送速度减少数据发送到无线终端10。
这样,调度部120a通过将传送速度减少数据发送到由选择部126选择的无线终端10(减少对象无线终端),把初始传送速度与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控制在最大接收传送速度以下。
具体地,调度部120a为了使已分配传送速度处于从最大接收传送速度中减初始传送速度的传送速度以下,要算出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减少量,即基于传送速度减少数据的发送的SG的减少量。
另外,传送速度减少数据,也能向多个无线终端10发送。即,选择部126也能选择多个无线终端10作为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传送速度控制的一个例子)
以下,对实施方式1的传送速度控制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传送速度控制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6所示,TTI#1中,UE#1~UE#4正在与基站100进行通信。UE#1是在R99中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10,UE#2~UE4是在EUL中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10。
这里,在TTI#1中,考虑从UE#5接受通信开始请求的情况。UE#5是在R99中要开始通信的无线终端10。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对UE#5分配了初始传送速度,UE#1~UE#5所分配的传送速度的合计(初始传送速度与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就会超过最大接收传送速度。
所以,基站100就会通过向UE#1~UE#4的任意一个发送传送速度减少数据(AG或SG),使已分配传送速度减少。
在这里,基站100在选择UE#4作为减少对象无线终端之后,将传送速度减少数据发送到UE#4。
另外,由于UE#1正在进行R99的通信,不能在每个TTI中控制UE#1的传送速度。所以,UE#1被从减少对象无线终端的候补中排除。而且,由于UE#3的传送速度是最小传送速度,因此UE#3被从减少对象无线终端的候补中排除。
其结果,在TTI#2中,即使对UE#5分配了初始传送速度,UE#1~UE#5所分配的传送速度的合计(初始传送速度与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也在最大接收传送速度以下。
其次,在TTI#2中,考虑从UE#6接受通信开始请求的情况。UE#6是在EUL中要开始通信的无线终端10。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对UE#6分配了初始传送速度,UE#1~UE#6所分配的传送速度的合计(初始传送速度与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就会超过最大接收传送速度。
所以,基站100就会通过向UE#1~UE#5的任意一个发送传送速度减少数据(AG或SG),使已分配传送速度减少。
在这里,基站100在选择UE#2以及UE#4作为减少对象无线终端之后,将传送速度减少数据发送到UE#2以及UE#4。
另外,由于UE#1以及UE#5正在进行R99的通信,不能在每个TTI中控制UE#1以及UE#5的传送速度。所以,UE#1以及UE#5被从减少对象无线终端的候补中排除。而且,由于UE#3的传送速度是最小传送速度,因此UE#3被从减少对象无线终端的候补中排除。
其结果,在TTI#3中,即使对UE#6分配了初始传送速度,UE#1~UE#6所分配的传送速度的合计(初始传送速度与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也在最大接收传送速度以下。
(基站(单元)的工作)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的基站(单元)的工作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单元)的工作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在步骤S10中,基站100从新的无线终端10(第二无线终端)接收通信开始请求。
在步骤S20,基站100判定初始传送速度与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是否超过最大接收传送速度。
如上所述,初始传送速度应该是最初分配给新的无线终端10(第二无线终端)的传送速度。已分配传送速度是基站100已经分配的传送速度。
在步骤S30中,基站100从在EUL中与基站100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10(第一无线终端)中,选择减少传送速度的无线终端10(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如上所述,基站100从减少对象无线终端的候补中排除传送速度是最小传送速度的无线终端10。
在步骤S40中,基站100向在步骤30中选择了的无线终端10(减少对象无线终端)发送指示减少SG的传送速度控制数据(传送速度减少数据)。
如上所述,基站100通过发送传送速度减少数据,使初始传送速度与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在最大接收传送速度以下。
在步骤S50中,基站100对新的无线终端10(第二无线终端)分配初始传送速度。
(作用以及效果)
在实施方式1中,当初始传送速度与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超过最大接收传送速度时,基站100向在EUL中与基站100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10中被选择的减少对象无线终端发送传送速度减少数据。
所以,对应从新的无线终端10新接收的通信开始请求,能向新的无线终端10分配初始传送速度。其结果,能增大能够与基站100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10的数量。
实施方式2
以下,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以下,主要说明实施方式2与所述的实施方式1不同的地方。在实施方式2中,选择减少对象无线终端的方法与实施方式1不同。
具体地,选择部126依据以下的选择基准的任意一种,从在EUL中与基站100通信的无线终端10中选择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1)选择部126参照包含在上行方向控制数据中的“TEBS”,优先选择缓冲量小的无线终端10。即,缓冲量小的无线终端10比缓冲量大的无线终端10更容易被选择为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2)选择部126参照包含在上行方向控制数据中的“Happy Bit”,优先选择满足率(Happy Bit Rate)高的无线终端10。即,满足率高的无线终端10比满足率低的无线终端10更容易被选择为减少对象无线终端。满足率(Happy Bit Rate)能是在规定期间的“Happy/Unhappy”,也能是在规定期间的“Happy”/(“Happy”+“Unhappy”)。
(3)选择部126参照包含在上行方向控制数据中的“UPH”,优先选择发送功率比小的无线终端10。即,发送功率比小的无线终端10比发送功率比大的无线终端10更容易被选择为减少对象无线终端。“UPH”,是对DPCCH的发送功率的最大发送功率(Maximum UETransmittion Power)比率的发送功率比。
(4)选择部126优先选择优先级(Priority Class)低的无线终端10。各无线终端10具有预先设定的优先级(Priority Class)。即,优先级(Priority Class)低的无线终端10比优先级(Priority Class)高的无线终端10更容易被选择为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5)选择部126作为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优先选择现在被分配的传送速度(SG)大的无线终端10。即,现在被分配的传送速度(SG)大的无线终端10比现在被分配的传送速度(SG)小的无线终端10更容易被选择为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作用以及效果)
在实施方式2中,对于减少对象无线终端的选择,考虑的是:(1)缓冲量,(2)满足率(Happy Bit Rate),(3)UPH,(4)优先级(PriorityClass),(5)现在被分配的传送速度(SG)。
所以,既能抑制由于发送传送速度减少数据而使SG减少的恶劣影响,又能增加能够与基站100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10的数量。
具体地,由于缓冲量小的无线终端10向基站100应发送的上行方向用户数据少,因此由SG的减少所产生的恶劣影响也小。
由于满足率(Happy Bit Rate)高的无线终端10能顺利地发送上行方向用户数据,因此由SG的减少而产生的恶劣影响小。
由于发送功率比(UPH)小的无线终端10,DPCCH的发送功率大,且位于单元端,因此能抑制由SG的减少对其它单元的干扰。
比起减少优先级(Priority Class)高的无线终端10所分配的SG,当然更希望减少优先级(Priority Class)低的无线终端10所分配的SG。
通过减少现在分配的传送速度(SG)大的无线终端10所分配的SG,既能维持与基站100(单元)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10的数量,又能减少已分配传送速度。
实施方式3
以下,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实施方式3与所述的实施方式2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实施方式3中,在选择减少对象无线终端时,全面考虑以下几点:(1)采用“TEBS”的选择基准(A)、(2)采用“现行分配的传送速度(SG)”的选择基准(B)、(3)采用“优先级(Priority Class)”的选择基准(C)、(4)采用“满足率(HappyBit Rate)”的选择基准(D)、(5)采用“UPH”的选择基准(E)。
具体地,选择部126分别根据选择基准(A)~选择基准(E),来选择无线终端10组(减少对象无线终端的候补)。接着,选择部126考虑选择基准(A)~选择基准(E)的加权,从减少对象无线终端的候补中选择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选择基准的加权具有以下关系:“选择基准(A)的加权>选择基准(B)的加权>选择基准(C)的加权>选择基准(D)的加权>选择基准(E)的加权”。即,将根据选择基准(A)选择的无线终端10作为减少对象无线终端而被选择的可能性高,将根据选择基准(E)选择的无线终端10作为减少对象无线终端而被选择的可能性低。
但是,也考虑到分别根据选择基准(A)~选择基准(E)选择的无线终端10重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将该多个选择基准的无线终端10作为减少对象无线终端而被选择的可能性高。
其它实施方式
通过所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这个内容的一部分的论述以及附图,不应该理解为是对这个发明的限定。很明显,从这个内容中,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实施各种各样的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运用技术。
所述的实施方式3中,在对减少对象无线终端进行选择时,全面考虑了选择基准(A)~选择基准(E),但是也并不限定于此。具体地,在选择减少对象无线终端时,也能考虑选择基准(A)~选择基准(E)的任意两个以上的选择基准。

Claims (9)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是第一无线终端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将上行方向用户数据发送到基站、并且所述基站将用于控制所述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传送速度控制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具有:
判定部,当从第二无线终端新接收到通信开始请求时,判定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最初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的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基站已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的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是否超过了能由所述基站分配的最大接收传送速度;
选择部,当所述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超过了所述最大接收传送速度时,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选择作为使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减少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减少对象无线终端;和
基站侧发送部,将作为指示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减少的所述传送速度控制数据的传送速度减少数据发送到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通过发送所述传送速度减少数据,使所述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在所述最大接收传送速度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确定对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最低应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的最小传送速度,
所述选择部,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将所述传送速度超过所述最小传送速度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选择为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具有向所述基站发送表示缓冲量的信息的终端侧发送部,该缓冲量的信息是存储在本基站上设置了的发送缓冲器中的所述上行方向用户数据量,
所述选择部,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将所述缓冲量少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优先地选择为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具有向所述基站发送满足信息的终端侧发送部,该满足信息表示本基站所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是否充分,
所述选择部,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将表示所述传送速度是充分的所述满足信息的比率高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优先地选择为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速度,由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与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的比来确定,
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具有向所述基站发送表示发送功率比的信息的终端侧发送部,该发送功率比的信息是本终端能发送的最大发送功率与所述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的比,
所述选择部,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将所述发送功率比小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优先地选择为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具有预先确定了的优先级,
所述选择部,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将所述优先级低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优先地选择为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速度由所述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与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的比来确定,
所述选择部,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将作为所述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而分配的传送速度大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优先地选择为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8.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第一无线终端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将上行方向用户数据发送到基站,并且所述基站将用于控制所述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传送速度控制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步骤A,所述基站,当从第二无线终端新接收到通信开始请求时,判定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最初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的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基站已经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的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是否超过了能由所述基站分配的最大接收传送速度;
步骤B,所述基站,当所述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超过了所述最大接收传送速度时,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选择作为使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减少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减少对象无线终端;和
步骤C,所述基站,将作为指示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减少的所述传送速度控制数据的传送速度减少数据发送到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通过发送所述传送速度减少数据,使所述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在所述最大接收传送速度以下。
9.一种基站,是通过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从第一无线终端接收上行方向用户数据、并将用于控制所述上行方向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传送速度控制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具备:判定部,当从第二无线终端新接收到通信开始请求时,判定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最初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的初始传送速度与本基站已经分配的所述传送速度的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是否超过了能由本基站分配的最大接收传送速度;
选择部,当所述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超过了所述最大接收传送速度时,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中,选择作为使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减少的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减少对象无线终端;和
基站侧发送部,将作为指示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减少的所述传送速度控制数据的传送速度减少数据发送到所述减少对象无线终端,
通过发送所述传送速度减少数据,使所述初始传送速度与所述已分配传送速度的合计在所述最大接收传送速度以下。
CN200910007600XA 2008-02-22 2009-02-23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61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42084A JP4989513B2 (ja) 2008-02-22 2008-02-22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JP2008042084 2008-02-22
JP2008-042084 2008-0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6138A CN101516138A (zh) 2009-08-26
CN101516138B true CN101516138B (zh) 2011-12-28

Family

ID=40723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760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6138B (zh) 2008-02-22 2009-02-23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40019B2 (zh)
EP (1) EP2094041B1 (zh)
JP (1) JP4989513B2 (zh)
CN (1) CN1015161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17837B2 (ja) 2007-12-07 2013-01-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US9584208B2 (en) * 2009-10-12 2017-02-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multi-carrier transmit diversity
WO2015139329A1 (en) * 2014-03-21 2015-09-24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 cost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US9949260B2 (en) * 2015-10-23 2018-04-1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command transmiss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9388A (zh) * 2005-02-28 2006-09-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CN101103643A (zh) * 2005-01-11 2008-01-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资源管理方法、无线基站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64017A (ja) 1996-11-25 1998-06-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多重化システム
US6240103B1 (en) * 1997-03-21 2001-05-29 Scientific-Atlant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preventing bandwidth overflow in a statistical multiplexer
JP2000224103A (ja) 1999-01-29 2000-08-11 Japan Telecom Co Ltd 無線デジタル通信サービスの提供方法
JP4553335B2 (ja) 2000-10-11 2010-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193966B2 (en) * 2001-06-25 2007-03-20 Telefonakit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iggered packet data rate chang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879840B2 (en) * 2001-11-30 2005-04-12 M2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QoS-based joint rate and power control algorithm in multi-rate wireless systems
JP4074781B2 (ja) 2002-05-23 2008-04-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KR100518446B1 (ko) * 2002-12-11 2005-09-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호 승인 제어 방법
US7660282B2 (en) 2003-02-18 2010-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wireless data network
US7746816B2 (en) * 2003-03-13 2010-06-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70427B2 (en) * 2003-08-12 2005-11-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icit TFC reduction and L1 error handling
US7643443B2 (en) * 2003-10-03 2010-01-05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nomously and dynamically optimiz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50073985A1 (en) * 2003-10-04 2005-04-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TI in a W-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enhanced uplink dedicated transport channel
US7505448B2 (en) * 2003-11-27 2009-03-17 Utstarcom (China) Co. Ltd. Method of wireless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rate control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454173B2 (en) * 2004-04-23 2008-11-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oad control in shared medium many-to-o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583156B2 (en) * 2004-04-30 2013-11-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mount-of-data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ssion-control-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050250511A1 (en) * 2004-05-05 2005-11-10 Weimin Xiao Method for rate control signaling to facilitate UE uplink data transfer
US20050249148A1 (en) * 2004-05-07 2005-11-10 Nokia Corporation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for uplink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E-DCH)
US7447516B2 (en) * 2004-06-09 2008-1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enhanced uplink service
EP1768435A4 (en) * 2004-06-17 2013-01-09 Ntt Docomo Inc TRANSFER RATE CONTROL METHOD,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TRANSMISSION POWER REPORT CONTROL METHO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BASE STATION
EP1617606A1 (en) * 2004-07-16 2006-0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cheduling mode switching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JP2006115410A (ja) * 2004-10-18 2006-04-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伝送レート制御方法
US20060092876A1 (en) * 2004-11-04 2006-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for mobile station in soft handover reg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7119086A1 (en) * 2004-11-09 2007-10-25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rbitrary data rate ramp up after overload on wireless interface
KR100663278B1 (ko) * 2004-11-15 2007-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 및장치
SE0402963D0 (sv) * 2004-12-03 2004-12-0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in a mobile radio network
ATE437546T1 (de) * 2005-02-09 2009-08-15 Ntt Docomo Inc Uplink-funkressourcen-belegungsverfahren, funkbasisstation, und funknetzwerksteuerung
KR100762647B1 (ko) * 2005-03-31 2007-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지국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 자원 관리 방법
JP4965187B2 (ja) 2006-08-09 2012-07-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半導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3643A (zh) * 2005-01-11 2008-01-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资源管理方法、无线基站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CN1829388A (zh) * 2005-02-28 2006-09-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SG RAN.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7).《3GPP TS 25.321 v7.7.0》.2007, *
3GPP TSG RAN.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8).《3GPP TS 25.331 v8.1.0》.200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94041A2 (en) 2009-08-26
US20090225699A1 (en) 2009-09-10
EP2094041B1 (en) 2011-09-21
JP2009200969A (ja) 2009-09-03
JP4989513B2 (ja) 2012-08-01
US8340019B2 (en) 2012-12-25
CN101516138A (zh) 2009-08-26
EP2094041A3 (en) 201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0744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无线终端
CN101505501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和基站
CA2595950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maximum ue transmitter power information to base station for scheduling of uplink packet 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486375C (zh) 一种ue调度授权请求分配及提高hsupa调度性能的方法
CN101516138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CN101409913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CN101404790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CN101453787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EP2317817B1 (en) Base station, upper nod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409924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CN102282895A (zh) 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