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0026A - 液晶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0026A
CN101510026A CNA2008101894260A CN200810189426A CN101510026A CN 101510026 A CN101510026 A CN 101510026A CN A2008101894260 A CNA2008101894260 A CN A2008101894260A CN 200810189426 A CN200810189426 A CN 200810189426A CN 101510026 A CN101510026 A CN 101510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art
optical sheet
conjugate foramen
block
strutting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894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0026B (zh
Inventor
李宰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10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0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0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00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液晶显示设备(LCD),其具有光学片支撑装置,可防止光学片支撑装置由于外力从下盖分离。该LCD设备包括:LC面板;光源,用于提供光至LC面板;光学片,用于转换来自光源的光并提供所转换的光至LC面板;光学片支撑装置,包括棒状主体部分,从主体部分向上突出并支撑光学片的支撑部分,从主体部分向下突出、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并在端部具有第一挡块的第一固定部分,以及从主体部分向下突出的第二挡块;以及下盖,用于在其中容纳光源和光学片支撑装置,具有用以接合第一固定部分的一部分和第二挡块的第一接合孔,并具有用以接合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挡块的第二接合孔。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设备
本发明要求2008年02月1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08-0013654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在此整个引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LCD)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光学片支撑装置的液晶显示设备,可防止由于外力使该光学片支撑装置从下盖分离。
背景技术
通常,由于诸如重量轻、厚度薄以及能耗低的优点,液晶显示(LCD)设备被广泛使用。因此,LCD设备被广泛用于在便携式计算机,移动式电话和办公室自动化装置的屏幕上显示图像。
LCD设备通过根据施加到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多个控制开关器件的图像信号,控制光透射率,由此在屏幕上显示想要的图像。
LCD设备包括互相面对的上基板(滤色镜基板)和下基板(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基板);包括由上下基板夹置的LC层的LC面板;以及通过提供扫描信号和图像信息至LC面板来驱动LC面板的驱动部分。
因为LCD设备不是自发光,它被配置光源以提供光至LC面板。因此,LCD设备配备有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包括用于向LC面板提供光的光源,用于将从光源出射的光转换为被均匀平坦化的白光的光导板,光学片等等。
背光组件的光源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发光二极管(LED)等等。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传统的LCD设备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传统的LCD设备包括LC面板1;多个灯2,用于提供光至LC面板1;光学片3,用于转换从灯2出射的光并提供该转换的光至LC面板1;反射片6,用于将从灯2出射的光朝向LC面板1反射;以及下盖5,将多个灯2容纳于其中。光学片103由多个片,诸如漫射片,棱镜片和保护片组成。
随着LCD设备变大,用于提供光至LC面板的灯2和用于转换从灯2出射的光的光学片3也变大。这里,具有增大的尺寸的光学片3可能由于其重量向下变形,由此降低LC面板1上显示的图像的画面质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具有光学片支撑装置的LCD设备。
参见图2,将对具有用于防止光学片13向下变形的光学片支撑装置14的传统LCD设备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光学片支撑装置14包括棒状主体部分14a;从主体部分14a向上突出的支撑部分14b,其具有圆锥形状并与光学片13的最下表面接触;从主体部分14a向下突出的第一固定部分14c,其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并在端部具有挡块14c1;以及从主体部分14a向下突出的第二挡块固定部分14e,其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光学片支撑装置14被固定在下盖15中。
用于固定光学片支撑装置14的多个接合孔15a,15b和15c形成在下盖15上。更具体地说,第一接合孔15a接合光学片支撑装置14的第一固定部分14c的一部分,第二接合孔15b接合第一固定部分14c的挡块14c1,以及第三接合孔15c接合第二固定部分14e。在反射片16被设置在下盖15中的情况下,与下盖15的第一至第三接合孔15a至15c对应的第四至第六接合孔16a至16c形成在反射片16上。
首先,第一固定部分14c被完全接合至下盖15的第一接合孔15a以及反射片16的第四接合孔16a,第二固定部分14e被完全接合至下盖15的第三接合孔15c和反射片16的第六接合孔16c。然后,使光学片支撑装置14沿图2中的箭头指示的方向滑动。结果,第一固定部分14c的挡块14c1被接合至下盖15的第二接合孔15b和反射片16的第五接合孔16b,由此完成将光学片支撑装置14接合至下盖15和反射片16。
在传统的LCD设备中,如图3所示,由于下列原因,当施加外力(F)时,光学片支撑装置14可能从下盖15分离。因为光学片支撑装置14仅仅沿图3的右向在第一固定部分14c的挡块14c1固定,通过施加到图3的右向的外力(F),第一固定部分14c的挡块14c1可能会容易地从下盖15的第二接合孔15b分离。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光学片支撑装置的LCD设备,可防止由于外力使该光学片支撑装置从下盖分离。
为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根据本发明的用途,ru在此具体化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LCD),包括:LC面板;光源,用于向所述LC面板提供光;光学片,用于转换来自光源的光并提供所转换的光至所述LC面板;光学片支撑装置,包括棒状主体部分,从该主体部分向上突出并支撑该光学片的支撑部分,从该主体部分向下突出并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且在端部具有第一挡块的第一固定部分,以及从该主体部分向下突出的第二挡块;以及下盖,用于在其中容纳该光源和该光学片支撑装置,并具有用以接合该第一固定部分的一部分和该第二挡块的第一接合孔,以及用以接合该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挡块的第二接合孔。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前述以及其它目的、特点、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附图并入本申请中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传统技术的液晶显示(LCD)设备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传统技术的液晶显示(LCD)设备的另一示例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由于外力,光学片支撑装置从LCD设备分离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LCD设备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在LCD设备中设置光学片支撑装置的区域的放大的剖视图;以及
图6A至6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将光学片支撑装置接合至下盖和反射片的过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示例。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LCD)设备更详细地说明。
如图4和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LCD设备包括:LC面板101;光源102,用于提供光至LC面板101;光学片103,用于转换来自光源102的光并提供所转换的光至LC面板101;光学片支撑装置104,包括棒状主体部分104a,从主体部分104a向上突出并支撑光学片103的支撑部分104b,从主体部分104a向下突出、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并在端部具有第一挡块104c1的第一固定部分104c,以及从主体部分104a向下突出的第二挡块104d;以及下盖105,具有接合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一部分和第二挡块104d的第一接合孔105a,并具有接合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挡块104c1的第二接合孔105b,用于在其中容纳光源102和光学片支撑装置104。
从主体部分104a向下突出并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的第二固定部分104e可以进一步形成在光学片支撑装置104上。对应第二固定部分104e的第五接合孔105c形成在下盖105上。
可以在下盖105中进一步设置用于将从光源102出射的光朝LC面板101反射的反射片106。与下盖105的第一接合孔105a相对应的第三接合孔106a,与第二接合孔105b相对应的第四接合孔106b,以及与第五接合孔105c相对应的第六接合孔106c形成在反射片106上。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的LCD设备的各个组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4和5,LC面板101由上基板即滤色镜基板101a以及下基板即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基板101b组成。虽然未示出,LC层插入在两基板之间。
多个光源102设置在LC面板101下方,由此提供光至LC面板101。
在本发明中,采用外部电极荧光灯作为光源102。然而,光源102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包括多种光源,诸如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发光二极管(LED)。
在光源102上方,设置光学片103,用于通过转换从光源102出射的光并提供所转换的光至LC面板101来增强光效率。光学片103包括多个片,诸如漫射片,棱镜片和保护片。
在光学片103下方,设置光学片支撑装置104,其具有支撑部分104b,用于防止随着LCD设备变大的近期趋势而变大的光学片103由于重量向下变形。
参见图4和5,光学片支撑装置104包括棒状主体部分104a,其具有与下盖105或反射片106接触的一个表面;支撑部分104b,从主体部分104a向上突出并接触光学片103的最下表面,即漫射片的背面;第一固定部分104c,从主体部分104a向下突出,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并在端部具有第一挡块104c1;以及从主体部分104a向下突出的第二挡块104d。
参见图5,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一固定部分104c包括从主体部分104a向下突出的第一区域104c2;从第一区域104c2弯曲形成的第二区域104c3,其形成为平行于主体部分104a;以及从第二区域104c3的端部向上突出的第一挡块104c1。
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二固定部分104e包括从主体部分104a向下突出的第一区域104e1;以及从第一区域104e1弯曲形成的第二区域104e2,其形成为平行于主体部分104a。
参见图5,相对于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区域104c2和第二区域104c3将第二挡块104d设置为面对第一挡块104c1(或处于第一挡块104c1的相对侧),并且相对于第一固定部分104c将第二挡块104d设置为面对第二固定部分104e(或处于第二固定部分104e的相对侧)。
在光学片支撑装置104中,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区域104c2,和第二挡块104d被接合至下盖105的第一接合孔105a。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挡块104c1被接合至下盖105的第二接合孔105b。并且,第二固定部分104e的第一区域104e1被接合至第五接合孔105c。根据这些结构,光学片支撑装置104沿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固定到下盖105。
更具体地说,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二固定部分104e的第一区域104e1被接合至第五接合孔105c,由此固定光学片支撑装置104至图5的左侧。并且,第一挡块104c1和第二挡块104d被分别接合至第一接合孔105a和第二接合孔105b,由此固定光学片支撑装置104至图5的右侧。将相对于下文的下盖105对这些结构进一步更详细地说明。
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二区域104c3,以及第二固定部分104e的第二区域104e2被设置在下盖105的下方,即下盖105的外部。
因此,由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二区域104c3,和主体部分104a形成的空间,以及由第二固定部分104e的第二区域104e2,和主体部分104a形成的空间被接合至下盖105。因此,光学片支撑装置104沿图5中的上下方向固定到下盖105。
在图4和5中,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支撑部分104b被形成为圆锥形状,其上部区域具有平滑弯曲的表面,以便防止损坏光学片103。然而,支撑部分104b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形成为三棱锥形状,以防止光学片103向下变形。
优选地,为了弹性和柔韧性,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由模制材料诸如树脂形成。因此,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一部分可以被弯曲,由此便于接合光学片支撑装置104至下盖。
当采用外部电极荧光灯或冷阴极荧光灯作为LCD设备的光源102时,可以在光学片支撑装置104上进一步设置灯座(未示出),用于防止随着LCD设备变大的近期趋势而变大的荧光灯由于其重量而变形,以及防止荧光灯移动。
虽然未示出,灯座形成为从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主体部分104a向上突出,并形成为覆盖荧光灯的外表面的一部分。
参见图4和5,如上所述,下盖105包括:第一接合孔105a,以接合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区域104c2和第二挡块104d;第二接合孔105b,以接合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挡块104c1;以及第五接合孔105c,以接合第二固定部分104e的第一区域104e1。
参见图5,第一接合孔105a的宽度(W1)等于或大于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宽度(W3)。这里,第一接合孔105a的宽度(W1)等于或大于将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区域104c2的宽度、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区域104c2和第二挡块104d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挡块104d的宽度相加的总和。其原因是为了当制造LCD设备时,在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一固定部分104c被完全接合到下盖105的第一接合孔105a之后,通过滑动光学片支撑装置104,将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二区域104c3设置在下盖105下方,以将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挡块104c1接合至第二接合孔105b,以及将第二挡块104e接合至第一接合孔105a。
优选地,第二接合孔104e具有与第一挡块104c1相同的宽度,从而接合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挡块104c1。
优选地,第五接合孔105c的宽度(W2)等于或大于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二固定部分104e的宽度(W4)。其原因是是为了在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二固定部分104e被完全接合到下盖105的第五接合孔105c之后,通过滑动光学片支撑装置104,将第二固定部分104e的第二区域104e2设置在下盖105下方。
因为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一固定部分104c,第二固定部分104e,和第二挡块104d被分别接合至下盖105的第一接合孔105a,第二接合孔105b和第五接合孔105c,光学片支撑装置104沿多个方向固定到下盖105上。
更具体地,当接合至下盖105时,光学片支撑装置104沿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固定到下盖105上。特别是,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区域104c2用来沿图5的左向固定光学片支撑装置104,以及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挡块104c1用来沿图5的右向固定光学片支撑装置104。而且,第二固定部分104e的第一区域104e1用来沿图5的左向固定光学片支撑装置104,以及第二挡块104d用来沿图5的右向固定光学片支撑装置104。
光学片支撑装置104通过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区域104c2和第二固定部分104e的第一区域104e1沿图5的左向固定到下盖105上,并且通过第一挡块104c1和第二挡块104d沿图5的右向固定。因此,当外力被施加到光学片支撑装置104时,可防止第一挡块104c1从下盖105的第二接合孔105b分离。
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区域104c2,第一挡块104c1,第二挡块104d,和第二固定部分104e的第一区域104e1用来沿图5的前后方向固定光学片支撑装置104至下盖105。
在根据本发明的LCD设备中,在下盖105的内部设置反射装置,用于通过将从光源102出射并且相对于LC面板101反向传播的光朝LC面板101反射以增强光效率。反射装置可以通过将下盖105的内表面形成为具有反射特性实现,或者通过在下盖105内部放置具有反射特性的附加片实现。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反射片106作为反射装置。
参见图4和5,与下盖105的第一接合孔105a相对应的第三接合孔106a,对应第二接合孔105b的第四接合孔106b,以及对应第五接合孔105c的第六接合孔106c形成在反射片106上。优选地,第三接合孔106a,第四接合孔106b和第六接合孔106c被形成为分别与第一接合孔105a,第二接合孔105b,和第五接合孔105c尺寸相同。
第三接合孔106a用来接合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区域104c2和第二挡块104d。第四接合孔106b用来接合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挡块104c1。并且,第六接合孔106c用来接合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二固定部分104e的第一区域104e1。
当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二挡块104d的厚度等于或小于下盖105的厚度时,第二挡块104d可以仅接合至下盖105的第二接合孔105b,而不接合至反射片106的第四接合孔106b。然而,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二挡块104d的厚度被设置为大于下盖105的厚度。
下面将参照图6A至6C对接合光学片支撑装置至下盖105和反射片106的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6A所示,光学片支撑装置104被设置在其中容纳有反射片106的下盖105内部,从而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一固定部分104c可以对应下盖105的第一接合孔105a的上侧,以及反射片106的第三接合孔106a,从而第二固定部分106e可以对应下盖105的第五接合孔105c的上侧,以及反射片106的第六接合孔106c。
然后,光学片支撑装置104沿图6A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移动,由此将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一固定部分104c设置在下盖105的第一接合孔105a以及反射片106的第三接合孔106a中,以及将第二固定部分106e设置在下盖105的第五接合孔105c和反射片106的第六接合孔106c中。
然后,在沿由图6A的箭头指示的方向对光学片支撑装置104加压的同时,使光学片支撑装置104沿图6B的箭头指示的方向滑动。
为了弹性和柔韧性,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由模制材料诸如树脂形成。因此,当对光学片支撑装置104加压使其滑动时,第二挡块104d和从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主体部分104a突出的第一固定部分104c由于压力弯曲。这里,一旦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挡块104c1被接合至下盖105的第二接合孔105b,以及反射片106的第四接合孔106b,第二挡块106d就被接合至下盖105的第一接合孔105a,和反射片106的第三接合孔106a。因此,完成接合光学片支撑装置105至下盖105和反射片106的过程。
当光学片支撑装置104的第二挡块104d的厚度等于或小于下盖105的厚度时,第二挡块104d可以仅仅被接合至下盖105的第二接合孔105b,而不接合至反射片106的第四接合孔106b。
然而,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独立于第一固定部分104c和第二固定部分104e,向光学片支撑装置104配置第二挡块104d。因此,光学片支撑装置104通过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挡块104c1以及第二挡块104d,沿图5和6C的右向双重固定到下盖105。结果,当外力被施加于光学片支撑装置104时,可防止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挡块104c1从下盖105的第二接合孔105b分离。这使光学片支撑装置104能够稳定地支撑光学片103,由此增强了LC面板101上的画面质量。
前述实施方式和优点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处的教导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装置。说明书电是示例性的,而不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多替换、修正和变化都是显而易见的。此处所述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方法和其他特性可以以多种方式组合,以获得另外的和/或可替换的示范性实施方式。
由于本发明的特征在不脱离其精神或实质的情况下可以以多种方式实施,因此应当理解,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被前述说明书的任何细节所限制,除非特别注明,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内作广义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的边界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和修改,或者这种边界和范围的等同结构也因此包含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8)

1.一种液晶显示设备LCD,包括:
LC面板;
光源,用于向所述LC面板提供光;
光学片,用于转换来自光源的光并提供所转换的光至所述LC面板;
光学片支撑装置,包括棒状主体部分,从该主体部分向上突出并支撑该光学片的支撑部分,从该主体部分向下突出并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且在端部具有第一挡块的第一固定部分,以及从该主体部分向下突出的第二挡块;以及
下盖,用于在其中容纳该光源和该光学片支撑装置,并具有用以接合该第一固定部分的一部分和该第二挡块的第一接合孔,以及用以接合该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挡块的第二接合孔。
2.根据权利要求1的LCD设备,其中该光学片支撑装置的第一固定部分包括:
从该主体部分向下突出的第一区域;
从该第一区域弯曲形成的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形成为平行于该主体部分;以及
从该第二区域的端部向上突出的第一挡块,
其中该下盖的第一接合孔接合该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区域和该第二挡块,以及
其中该第二接合孔用于接合该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的LCD设备,其中该第一接合孔的宽度等于或大于该光学片支撑装置的第一固定部分的宽度,并且
其中该第一接合孔的宽度等于将该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区域的宽度,该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区域与该第二挡块之间的间隙,和该第二挡块的宽度相加的总和。
4.根据权利要求2的LCD设备,其中相对于该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和第二区域,该第二挡块形成在该第一挡块的相对侧。
5.根据权利要求1的LCD设备,还包括在下盖中的反射片,用于朝该LC面板反射从该光源出射的光,
其中与该下盖的第一接合孔相对应的第三接合孔以及与该第二接合孔相对应的第四接合孔形成在该反射片上。
6.根据权利要求1的LCD设备,其中在该光学片支撑装置上进一步形成有从该主体部分向下突出并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的第二固定部分,以及
其中在该下盖上形成对应该第二固定部分的第五接合孔。
7.根据权利要求6的LCD设备,还包括在该下盖中的反射片,用于朝该LC面板反射从该光源出射的光,以及
其中在该反射片上形成对应该第五接合孔的第六接合孔。
8.根据权利要求6的LCD设备,其中相对于该第一固定部分,该第二挡块形成在该第二固定部分的相对侧。
CN2008101894260A 2008-02-14 2008-12-24 液晶显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00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13654 2008-02-14
KR10-2008-0013654 2008-02-14
KR1020080013654A KR101297250B1 (ko) 2008-02-14 2008-02-14 액정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0026A true CN101510026A (zh) 2009-08-19
CN101510026B CN101510026B (zh) 2011-03-16

Family

ID=40954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942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0026B (zh) 2008-02-14 2008-12-24 液晶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90755B2 (zh)
KR (1) KR101297250B1 (zh)
CN (1) CN10151002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8656A (zh) * 2015-10-08 2016-03-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2647A (zh) * 2008-01-22 2011-01-19 夏普株式会社 灯保持件、被安装部件、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US20110249196A1 (en) * 2008-12-25 2011-10-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140036196A1 (en) * 2012-07-31 2014-02-0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CD Display, Backlight module, and Back Plate Component Thereof
CN102829449B (zh) * 2012-08-17 2015-01-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板组件及液晶显示器
WO2014208384A1 (ja) * 2013-06-27 2014-12-31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像機
KR102102909B1 (ko) * 2013-10-31 2020-04-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2297912B1 (ko) * 2015-04-29 2021-09-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40053625A (ko) * 2021-12-02 2024-04-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9149B2 (en) 2000-08-09 2003-12-30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Fixing member for fixing an object to be attached to a plate and clamp with fixing member
KR100937704B1 (ko) * 2003-02-12 2010-0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US20060039163A1 (en) 2004-08-21 2006-02-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upporting member for a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20060102233A (ko) * 2005-03-23 2006-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용 지지부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JP4206415B2 (ja) 2004-11-30 2009-01-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1267527B1 (ko) * 2005-09-08 2013-05-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용 형광램프 가이드홀더 및 이를 이용한백라이트어셈블리와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TW200720762A (en) * 2005-10-20 2007-06-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1306003B1 (ko) * 2006-01-03 2013-09-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원지지부재와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8656A (zh) * 2015-10-08 2016-03-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US9967985B2 (en) 2015-10-08 2018-05-08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105388656B (zh) * 2015-10-08 2018-09-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0026B (zh) 2011-03-16
KR20090088234A (ko) 2009-08-19
US8390755B2 (en) 2013-03-05
KR101297250B1 (ko) 2013-08-19
US20090207335A1 (en) 200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0026B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01211048B (zh) 背光单元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器件
CN101788732B (zh) 显示设备
CN1591132B (zh) 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
KR102170995B1 (ko) 바텀커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US8979352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device
US2014028574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narrow bezel area
KR20100033196A (ko) 광학 부재용 지지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1770112A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01493213A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US20080030653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CN100437243C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8218107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6020922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102171603A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1979244B1 (ko) 탑샤시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CN101441350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0510901C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01625479B (zh) 液晶显示模块
US9116277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7843524B2 (en) Mold fr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US6960002B2 (en)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KR20090072294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50037299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9093002B2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LG display (Nanjing) Co., Ltd.

Assignor: LG Displa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199000020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raising quality of image 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090819

Record date: 201103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