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2757A - 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02757A CN101502757A CNA2009100103454A CN200910010345A CN101502757A CN 101502757 A CN101502757 A CN 101502757A CN A2009100103454 A CNA2009100103454 A CN A2009100103454A CN 200910010345 A CN200910010345 A CN 200910010345A CN 101502757 A CN101502757 A CN 1015027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wave
- gas
- plasma
- pfcs
- quartz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3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perfluorocarbons [PFC], hydrofluorocarbons [HFC] or sulfur hexafluoride [SF6]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系统及方法,是利用微波发生器(功率200-800W)输出频率为2.45GHz的微波,将微波通过矩型波导管传输,调节微波位相使其与共振腔良好匹配。共振腔内部中心设置石英管反应器(内径为15mm,长度400mm),石英管内壁涂有氧化物催化剂涂层。需要处理的气体通过流量控制器(或阀门)控制流量(1-20L/min),以旋转气流模式注入石英管反应器中,被微波激发形成大气压下微波等离子体射流。处理后的气体通过Ca(OH)2溶液吸收有害副产物气体(NOx,HF等)后排放。本发明具有污染气体脱除效率高,节省能源,无二次污染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系统。同时,本发明还涉及废气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日俱增。在众多温室气体中,全氟碳化物(简称PFCs)因其具有低毒、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尤其是半导体制造业。然而,PFCs在大气中具有较长的存在年限和强烈的红外吸收能力,生产过程中未能完全利用的高浓度PFCs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将引起强烈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气候异常,影响人类生产和活动。因此,1987年的《蒙特利尔公约》制定了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控制措施。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PFCs被列为需要严格控制的温室气体,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中国已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成为第37个签约国。控制PFCs的排放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强烈的关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半导体工业的快速发展,PFCs排放量逐年增加。国内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在PFCs削减技术研究方面尚未起步,这将制约我国半导体工业以及与PFCs排放相关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削减PFCs排放的相关工作符合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战略。
目前对于削减PFCs排放主要有四个途径:1)选择可以替代PFCS的新的化学物质;2)生产工艺优化;3)对PFCS循环再利用;4)对排放的PFCs气体进行末端治理。虽然前三个措施更加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但是因为产生PFCs工业的工艺现状和经济成本等条件制约,末端治理脱除PFCs气体成为目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于PFCS气体的末端治理去除,国外目前有很多工艺,包括燃烧方法,热催化氧化方法,等离子体分解方法等。燃烧工艺是向燃烧炉内加入天然气或氢气作为燃料,可以去除90%以上的C2F6,NF3和SF6,但是对于CF4的去除却很少,其主要是因为CF4性质更稳定,不易被去除。燃料的加入使处理成本增加,另外对于副产物,例如HF的收集处理也存在困难,而且燃烧会产生NOX和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物,这些物质会形成二次污染。热催化氧化工艺将热分解和催化分解有效的结合,可以有效的分解PFCs,产生的NOX比较少,但是对反应设备要求很高,且存在催化剂失效,定期需要更换催化剂,运行成本高等诸多问题。等离子体方法处理PFCs需要的设备体积小,运行费用相对较低,产生的NOX少。其中,微波等离子体与介质阻挡放电、直流电弧、射频等离子体相比,具有能量利用率高,无电极污染,电子密度高,等离子体分布均匀等优点,是进行化学合成与分解,材料表面改性,有害气体降解脱除的理想工艺,但该方法仍然存在耗能较大的缺点。
近年来催化剂与等离子体联合应用去除有害气体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外许多学者通过在等离子体反应室中添加固体催化剂,通过等离子体激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产生等离子体与催化对污染物质的联合去除作用。目前研究的较多的是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或表面波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联合作用,而微波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处理有害气体,尤其是对全氟碳化物的处理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系统及方法,其目的在于在较低能耗的情况下,有效去除全氟化碳气体,尤其是稳定性很强的CF4。
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主要包括以下装置:在待处理气体输入口处设置有一流量控制器,流量控制器通过管路与石英管反应器连接,反应器中采用微波激发并维持微波等离子体,石英管反应器的内壁上预先涂抹并固化一层催化剂薄膜;所述的等离子体由微波发生器通过波导管提供能量,波导管和石英管反应器采用中心点直接耦合方式,由于是流动中的气体被电离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为等离子体炬形,待处理气体以向下旋流模式注入到反应管后经等离子体处理的同时与催化剂薄膜同步反应,处理后的气体通入湿式吸收装置吸收NOX、HF等有害副产物,最后排放。本发明的特点是催化剂涂层固化在反应管内壁,可以有效的利用高强度的紫外辐射、活性自由基和高温气流,达到协同处理效果。
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待处理气体经流量控制器通入石英管反应器中,微波功率为200-800W,气体流速为1-20L/min,四氟化碳浓度在1-10000mL/m3的范围内,在反应管中采用微波激发并维持微波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与石英管反应器内壁上的催化剂涂层联合对混合气体进行连续处理;
b)经步骤a)处理后的气体采用湿式吸收法吸收处理后排放,湿式吸收液采用饱和Ca(OH)2溶液,温度为常温30度以下。
上述催化剂薄膜固化于石英管反应器的内壁,催化剂薄膜厚度0.1-1.5mm为上选。
催化剂涂层面积为覆盖石英管反应器内壁的一部分或者所有区域。
所述的催化剂涂层固化方法包括,室温干燥,热气流吹扫,红外加热烘干,微波加热固化,等离子体处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催化剂涂层优选含TiO2、ZrO2、SiO2、Al2O3、CaO、ZnO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上述流量控制器可以用阀门替代。
本发明使用微波等离子体与催化剂涂层协同处理含全氟碳化物的气体。由于大气压下微波等离子体在去除PFCs过程中,产生大量高强度紫外射线、自由基活性粒子、高温,对催化剂有活化作用。对反应器出口附近的尾气温度检测发现温度在600-900K左右,这些紫外线和高温热量蕴含着大量能量。如此高强度的紫外辐射、活性粒子和高温气流,激发催化剂,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使总体效果大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微波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使PFCs在大气压下被有效去除;在相同功率下可以提高脱除效率,有效的降低了能耗。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微波等离子体和催化剂的协同效应,即本发明所采用的协同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单独的微波等离子体作用+催化剂催化分解作用。污染气体脱除效率高,节省能源,无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1、气体输入口;2、流量控制器;3、石英管反应器;4、催化剂薄膜;5、等离子体;6、湿式吸收装置;7、波导管;8、微波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比较例1
考察单独微波等离子体对PFCs(以CF4为例)的去除效果。微波功率分别为200、400和800W时,CF4的脱除效率分别为56%、69%和77%。
比较例2
考察等离子体添加氧气对PFCs(以CF4为例)的去除效果。微波功率分别为200、400和800W时,CF4的脱出效率分别为68%、83%和93%。
实施例1
考察等离子体对待处理的含PFCs废气的脱除效果。将待处理PFCs气体经流量控制器(或阀门)1和气体混合室2后通入反应管3中,反应管3内径约15mm,长度400mm;内部涂有纳米TiO2薄膜,厚度为0.8mm,面积为覆盖反应管管内壁所有区域,面积约为26.5cm2,微波功率为200W-800W,气体流速为2L/min,四氟化碳浓度为2000mL/m3,氧气浓度为1000mL/min,在反应管中采用微波点火,产生微波等离子体,对混合气体进行连续处理;经检测,微波功率分别为200、400和800W时,反应进行了1小时时CF4的脱除效率分别为71.94%、87.34%、98.1%。当添加催化剂后,去除率在各个功率下都有提高,且在小功率小即可达到很高的脱除效率,如催化剂与微波等离子协同作用,在400W的微波功率下,四氟化碳的脱除效率要高于单独的等离子体方法和等离子体中微波功率为800W时的脱除率;且催化剂与等离子体协同作用时,在微波功率为800W时,四氟化碳的脱除效率均高于98%。因此微波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作用的方法可以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
实施例2
将待处理PFCs气体经流量控制器(或阀门)1和气体混合室2后通入反应管3中,反应管3内径约15mm,长度400mm;内部涂有纳米TiO2薄膜,厚度为0.8mm,面积为覆盖反应管管内壁所有区域,面积约为26.5cm2,微波功率为800W,四氟化碳浓度为2000mL/m3,在反应管中采用微波点火,产生微波等离子体,对混合气体进行连续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采用湿式吸收法吸收处理后排放,湿式吸收液采用饱和Ca(OH)2溶液,温度为常温30度以下,经检测,在不同气体流速下,反应进行了1小时和10小时时的总脱除效率如表一所示。
表一
气体流速 | 0.5L/min | 2L/min | 10L/min | 20L/min |
脱除效率(1h) | >99% | >98% | 96% | 96% |
脱除效率(10h) | >99% | >98% | 96% | 95% |
实施例3
将待处理PFCs气体经流量控制器(或阀门)1和气体混合室2后通入反应管3中,反应管3内径约15mm,长度400mm;内部涂有纳米TiO2薄膜,厚度为0.8mm,面积为覆盖反应管管内壁所有区域。面积约为26.5cm2,微波功率为800W,四氟化碳浓度为500-1000mL/m3,总气体流速为2L/min,在反应管中采用微波点火,产生微波等离子体,对混合气体进行连续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采用湿式吸收法吸收处理后排放,湿式吸收液采用饱和Ca(OH)2溶液,温度为常温30度以下,经检测,在不同四氟化碳浓度下,反应进行了1小时和10小时时的总脱除效率如表二所示:
表二
四氟化碳浓度(mL/m3) | 500 | 1000 | 2000 | 4000 | 10000 |
脱除效率(1h) | >99% | >99% | >98% | 96% | 81% |
脱除效率(10h) | >99% | >99% | >98% | 96% | 81% |
实施例4
将待处理PFCs气体经流量控制器(或阀门)1和气体混合室2后通入反应管3中,反应管3内径约15mm,长度400mm;内部涂有纳米TiO2薄膜,厚度为0.1、0.8和1.5mm,面积为覆盖反应管管内壁所有区域,面积约为26.5cm2,微波功率为800W,四氟化碳浓度为2000mL/m3,总气体流速为2L/min,在反应管中采用微波点火,产生微波等离子体,对混合气体进行连续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采用湿式吸收法吸收处理后排放,湿式吸收液采用饱和Ca(OH)2溶液,温度为常温30度以下,经检测,TiO2薄膜厚度分为0.1、0.8和1.5mm时,四氟化碳的脱除效率分别为85.6%、98.1%、99.2%。
Claims (7)
1、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装置:在待处理气体输入口(1)处设置有一流量控制器(2),流量控制器(2)通过管路与石英管反应器(3)连接,反应器中采用微波激发并维持微波等离子体(5),石英管反应器(3)的内壁上预先涂抹并固化一层催化剂薄膜(4);所述的等离子体(5)由微波发生器(8)通过波导管(7)提供能量,波导管(7)和石英管反应器(3)采用中心点直接耦合方式,由于是流动中的气体被电离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为等离子体炬形,待处理气体以向下旋流模式注入到反应管后经等离子体(4)处理的同时与催化剂薄膜(4)同步反应,处理后的气体通入湿式吸收装置(6)吸收有害副产物,最后排放。
2、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待处理气体经流量控制器(2)通入石英管反应器(3)中,微波功率为200-800W,气体流速为1-20L/min,四氟化碳浓度在1-10000mL/m3的范围内,在反应管中采用微波激发并维持微波等离子体(5),等离子体(5)与石英管反应器内壁上的催化剂涂层(4)联合对混合气体进行连续处理;
b)经步骤a)处理后的气体采用湿式吸收法吸收处理后排放,湿式吸收液(6)采用饱和Ca(OH)2溶液,温度为常温30度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薄膜固化于石英管反应器的内壁,催化剂薄膜厚度为0.1-1.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方法,催化剂涂层面积为覆盖石英管反应器内壁的一部分或者所有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系统及方法,其中所述的催化剂涂层固化方法包括,室温干燥,热气流吹扫,红外加热烘干,微波加热固化,等离子体处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系统及方法,其中催化剂涂层包含TiO2、ZrO2、SiO2、Al2O3、CaO、ZnO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器(2)用阀门替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103454A CN101502757B (zh) | 2009-02-09 | 2009-02-09 | 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设备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103454A CN101502757B (zh) | 2009-02-09 | 2009-02-09 | 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设备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02757A true CN101502757A (zh) | 2009-08-12 |
CN101502757B CN101502757B (zh) | 2011-05-11 |
Family
ID=40975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1034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02757B (zh) | 2009-02-09 | 2009-02-09 | 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设备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02757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69560A (zh) * | 2013-05-03 | 2013-08-28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微波液相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
CN104258728A (zh) * | 2014-10-13 | 2015-01-07 | 河北科技大学 | 一种闪速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装置 |
CN104437075A (zh) * | 2014-10-13 | 2015-03-25 | 河北科技大学 | 利用微波加热催化热解处理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方法 |
CN105263602A (zh) * | 2013-04-16 | 2016-01-20 | 恩必安有限公司 | 具有使用微波加热的解吸单元的空气净化过滤器及使用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 |
WO2017185920A1 (zh) * | 2016-04-29 | 2017-11-02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催化反应器构型及制备和在无氧条件下催化甲烷直接合成乙烯的方法 |
CN116272287A (zh) * | 2023-04-10 | 2023-06-23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氟碳类尾气的无害化处理装置与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25295B1 (fr) * | 2001-05-31 | 2004-05-28 | Air Liquide | Application des plasmas denses crees a pression atmospherique au traitement d'effluents gazeux |
CN100427182C (zh) * | 2005-11-01 | 2008-10-22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微波辅助的等离子体催化空气净化方法及净化装置 |
-
2009
- 2009-02-09 CN CN2009100103454A patent/CN10150275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63602A (zh) * | 2013-04-16 | 2016-01-20 | 恩必安有限公司 | 具有使用微波加热的解吸单元的空气净化过滤器及使用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装置 |
CN103269560A (zh) * | 2013-05-03 | 2013-08-28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微波液相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
CN103269560B (zh) * | 2013-05-03 | 2016-07-06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微波液相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
CN104258728A (zh) * | 2014-10-13 | 2015-01-07 | 河北科技大学 | 一种闪速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装置 |
CN104437075A (zh) * | 2014-10-13 | 2015-03-25 | 河北科技大学 | 利用微波加热催化热解处理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方法 |
CN104258728B (zh) * | 2014-10-13 | 2019-04-19 | 河北科技大学 | 一种闪速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装置 |
WO2017185920A1 (zh) * | 2016-04-29 | 2017-11-02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催化反应器构型及制备和在无氧条件下催化甲烷直接合成乙烯的方法 |
JP2019514673A (ja) * | 2016-04-29 | 2019-06-06 | 中国科学院大▲連▼化学物理研究所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触媒反応器構成及び調製、並びに無酸素条件下でメタンを触媒化することによりエチレンを直接合成する方法 |
US10661239B2 (en) | 2016-04-29 | 2020-05-26 |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Catalytic reactor configuration, preparation and method of direct synthesis of ethylene through oxygen-free catalysis of methane |
CN116272287A (zh) * | 2023-04-10 | 2023-06-23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氟碳类尾气的无害化处理装置与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02757B (zh) | 2011-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96992B (zh) | 去除全氟碳化物气体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502757A (zh) | 用于处理PFCs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系统及方法 | |
CN102553406B (zh) | 直流电晕放电协同催化氧化脱硝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8482261U (zh) | 一种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净化及同步分解臭氧装置 | |
CN106823798A (zh) | 一种超声波协同紫外光净化有机废气装置及处理方法 | |
KR101860633B1 (ko) | 플라즈마와 촉매를 적용한 하이브리드 건식 유해가스 처리 시스템 및 이의 운전방법 | |
CN103084048A (zh) | 准分子紫外辐射与等离子体耦合一体化降解废气的方法与装置 | |
CN110624372A (zh) | 一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处理VOCs的方法 | |
CN105749745A (zh) | 一种热电晕放电聚焦催化降解喷漆有机废气的装置与方法 | |
CN110420549A (zh) | 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处理废气装置及净化有机废气的应用 | |
CN203899429U (zh) | 一种催化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 | |
CN100368064C (zh) | 光催化氧化结合湿法吸收的湿法烟气脱硝工艺 | |
CN102230410A (zh) |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实现光催化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 |
CN107252627A (zh) | 一种VOCs处理工艺及设备 | |
CN105251325A (zh) | 一种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系统及方法 | |
CN205760428U (zh) |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 |
CN101785951A (zh) | 一种有机废气的净化方法 | |
CN102166474B (zh) |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两相催化装置及有害排放气体处理方法 | |
CN105126614B (zh) | 一种低温等离子气体除臭装置 | |
CN201427018Y (zh) | 用于处理全氟碳化物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净化系统 | |
CN101664626A (zh) | 一种用于工业有机废气处理的方法 | |
CN201454385U (zh) | 去除全氟碳化物气体的系统 | |
CN1293934C (zh) | 自由基簇射和碱液吸收脱除烟气中s、n氧化物、多环芳烃和二恶英方法 | |
CN105498482A (zh) |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 |
CN210752094U (zh) | 一种降解VOCs气体的低温等离子复合光催化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4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