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6316A - 用于向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平台提供信道避让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向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平台提供信道避让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6316A
CN101496316A CNA2007800285254A CN200780028525A CN101496316A CN 101496316 A CN101496316 A CN 101496316A CN A2007800285254 A CNA2007800285254 A CN A2007800285254A CN 200780028525 A CN200780028525 A CN 200780028525A CN 101496316 A CN101496316 A CN 101496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telecom
telecom equipment
channel
frequency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85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C·陈
K·D·费尔明
J·马
M·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96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63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中描述了用于向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平台提供信道避让系统的方法和装置的实施例。也描述和要求保护其它实施例。

Description

用于向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平台提供信道避让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具体涉及用于向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平台提供信道避让系统(channel avoidance system)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
随着在办公室、家庭、学校等地方无线通信变得越来越流行,不同的无线技术和应用可协同工作以满足在任何时候和/或任何地方计算和通信的需求。例如,各个无线通信网络可共存以提供具有更强计算和/或通信能力、更大移动性、和/或最终具有无缝漫游的无线环境。
具体地说,在诸如办公室工作区或家里房间之类的相对较小空间内,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可提供快速的、短距离的连接。在办公大楼、家庭、学校等内部,无线局域网(WLAN)可比WPAN提供更广的范围。通过例如在更广的地理区域上将建筑物彼此连接,无线城域网(WMAN)可比WLAN覆盖更长的距离。无线广域网(WWAN)可提供最广的范围,因为这样的网络被广泛地使用在蜂窝式基础结构中。虽然上述无线通信网络的每一个可支持不同的用途,但这些网络的共存可提供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具有连通性的更稳健的系统。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方法和装置的实施例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性示图。
图2是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平台的框图表示。
图3示出与图2的示例平台相关联的示例频谱。
图4是图2的示例无线通信设备的框图表示。
图5描绘一种方式,其中图2的示例平台可被配置成提供信道避让系统。
图6描绘另一种方式,其中图2的示例平台可被配置成提供信道避让系统。
图7描绘又一种方式,其中图2的示例平台可被配置成提供信道避让系统。
图8是可用来实现图2的示例平台的示例处理器系统的框图表示。
详细描述
总的来说,本文中描述了用于向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平台提供信道避让系统的方法和装置。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不限于此方面。
参考图1,示例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网络,一般示为110、120、以及130。具体地说,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110、无线局域网(WLAN)120、以及无线城域网(WMAN)130。虽然图1绘出三个无线通信网络,但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另外的或更少的无线通信网络。例如,无线通信网络100可包括另外的WPAN、WLAN、和/或WMAN。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不限于此方面。
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站,一般示为140、142、144、146、以及148。例如,用户站140、142、144、146以及148可包括诸如桌面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平板计算机、蜂窝式电话、寻呼机、音频和/或视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或DVD播放器)、游戏设备、摄像机、数码相机、导航设备(例如GPS设备)、无线外围设备(例如,打印机、扫描仪、头戴式耳机、键盘、鼠标等等)、医疗设备(例如,心率监控仪、血压监控仪等等)之类的无线电子设备,和/或其它合适的固定的、便携的、或移动的电子设备。虽然图1绘出五个用户站,但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用户站。
用户站140、142、144、146、和148可使用诸如扩频调制(例如,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和/或跳频码分多址(FH-CDMA))、时分复用(TDM)调制、频分复用(FDM)调制、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例如,正交频分多址(OFDMA))、多载波调制(MDM)之类的多种调制技术和/或通过无线链路通信的其它适合的调制技术。在一个示例中,膝上型计算机140可根据所需功率极低的诸如蓝牙超宽带(UWB)、和/或射频识别(RFID)之类的合适无线通信协议工作以实现WPAN 110。具体地,膝上型计算机140可通过无线链路与诸如摄像机142和/或打印机144之类的与WPAN 110相关联的设备通信。
在另一个示例中,膝上型计算机140可使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调制和/或跳频扩频(FHSS)调制来实现WLAN 120(例如,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开发的802.11标准系列和/或这些标准的变体和改进)。例如,膝上型计算机140可通过无线链路与诸如打印机144、手持计算机146和/或智能手机148之类的与WLAN 120相关联的设备通信。膝上型计算机140还可通过无线链路与接入点(AP)150通信。AP 150有效耦合到如下进一步详述的路由器152。或者,AP 150和路由器152可集成到单个设备中(例如,无线路由器)。
膝上型计算机140可使用OFDM调制通过将射频信号分割成多个小的子信号然后再以不同频率同时发送这些子信号来发送大量数字信号。具体地,膝上型计算机140可使用OFDM调制来实现WMAN 130。例如,膝上型计算机140可根据由IEEE开发的提供给固定的、便携的、和/或移动宽带无线访问(BWA)网络的802.16标准系列(例如,IEEE标准802.16-2004(2004年9月18日公布)、IEEE标准802.16e(2006年2月28日公布)、IEEE标准802.16f(2005年12月1日公布)等等)通过无线链路与一般示为160、162和164的基站通信。
虽然以上相对于由IEEE开发的标准描述了以上示例的一些内容,但本文中公开的方法和装置可容易地应用于由其它专用业务组和/或标准开发组织(例如,多频带OFDM联盟(MBOA)、WiMedia联盟、无线高保真(Wi-Fi)联盟、微波访问全球互通(WiMAX)论坛、红外数据协会(IrDA)、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等等)开发的许多规范和/或标准。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不限于此方面。
WLAN 120和WMAN 130可通过以太网连接、数字用户线路(DSL)、电话线、同轴电缆、和/或其它无线连接有效耦合到常见的公共或专用网络170,诸如因特网、电话网络(例如,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局域网(LAN)、有线电视网络、和/或另一无线网络。在一个示例中,WLAN 120可通过AP 150和/或路由器152有效耦合到常见的公共或专用网络170。在另一个示例中,WMAN 130可通过基站160、162、和/或164有效耦合到常见的公共或专用网络170。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其它适合的无线通信网络。例如,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无线广域网(WWAN)(未示出)。膝上型计算机140可根据其它无线通信协议工作以支持WWAN。具体地说,这些无线通信协议可基于模拟、数字、和/或双模通信系统技术,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技术、宽带码分多址(WCDMA)技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增强型数据GSM环境(EDGE)技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技术、基于这些技术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变体和改进、和/或其它适合的无线通信标准。虽然图1绘出WPAN、WLAN、和WMAN,但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WPAN、WLAN、WMAN、和/或WWAN的其它组合。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不限于此方面。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诸如网络接口设备和外围设备(例如,网络接口卡(NIC))、接入点(AP)、重新分配点、终端、网关、网桥、集线器、等等之类的其它WPAN、WLAN、WMAN、和/或WWAN设备(未示出)来实现蜂窝式电话系统、卫星系统、个人通信系统(PCS)、双向无线电系统、单向寻呼机系统、双向寻呼机系统、个人计算机(PC)系统、个人数据助理(PDA)系统、个人计算配件(PCA)系统、和/或任何其它适合的通信系统。虽然以上说明了特定示例,但此公开的覆盖范围不限于此。
在图2的示例中,平台200可包括多个无线通信设备210,一般示为212、214、以及216。平台200还可包括活动监视器230、信道识别器240、控制器250、以及存储器260。多个无线通信设备210、活动监视器230、信道识别器240、控制器250、以及存储器260可通过总线290相互有效耦合。虽然图2绘出平台200的各组件通过总线290相互耦合,但这些组件可通过其它适合的直接或间接连接(例如,点对点连接或点对多点连接)相互有效耦合。平台200可被集成到诸如用户站(例如,图1的膝上型计算机140)之类的单个平台中。
多个无线通信设备210的每一个可与诸如WPAN、WLAN、WMAN、或WWAN之类的无线通信网络相关联。如上所述,各种类型的无线通信网络可基于特定的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在一个示例中,平台200可包括基于UWB技术的无线通信设备(UWB设备)212、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通信设备(Wi-Fi设备)214、以及基于WiMAX技术的无线通信设备(WiMAX设备)216。
虽然图2绘出三个无线通信设备,但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可包括其它无线通信设备。虽然图2在平台200内绘出UWB设备、Wi-Fi设备、以及WiMAX设备,但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可包括可根据其它合适类型的无线通信网络工作的其它无线通信设备和/或包括无线通信设备的其它组合。在一个示例中,平台200可包括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通信设备作为另外的无线通信设备或替代的无线通信设备。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不限于此方面。
上述各种技术因为各种原因而可用于和/或适用于不同的环境。简言之,UWB技术可低功率地在诸如办公室工作区、家里的房间等等之类的极短距离(例如,少于30英尺)内提供高吞吐量(例如,高达480兆比特每秒(Mbps))。具体地说,UWB技术可通过允许例如高质量视频在家里各处分发来传递多媒体业务。除家庭娱乐环境外,UWB技术可适用于无线通用串行总线(USB)。UWB技术可工作于从3.1吉赫兹(GHz)开始到10.7GHz的频率范围中。UWB技术可在多个频带组(例如,频带组#1,频带组#2,频带组#3,等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内工作。各个频带组可被分割成528兆赫兹(MHz)的多个子带。在一个示例中,如下文中具体描述和在图3中绘出地,频带组#1可包括频带#1、频带#2、以及频带#3。具体地,频带#1可在3.168GHz开始而在3.696GHz结束,其中心频率为3.432GHz。频带#2可在3.696GHz开始而在4.224GHz结束,其中心频率为3.960GHz。频带#3可在4.224GHz开始而在4.752GHz结束,其中心频率为4.488GHz。来自UWB设备212的信号可占据多个子带之一,并基于预定跳频顺序(例如时频交织(TFI)码)在频带#1、频带#2、以及频带#3之间跳跃。
IEEE开发了802.15标准系列以规定WPAN(例如2003年公布的IEEE标准802.15.3a、此标准的变体和/或改进)。MBOA和WiMedia联盟促进了基于UWB技术的WPAN的使用。具体地说,MBOA和WiMedia联盟确保了WPAN设备的兼容性和可互操作性。
Wi-Fi技术可在包括家庭、办公室、咖啡厅、旅馆、机场等等不同位置中的无线接入点(例如热点)的范围内提供高速无线连接性。具体地说,当无线设备在无线接入点范围内(例如,室内150英尺内或户外300英尺内)时,Wi-Fi技术可允许无线设备连接局域网而无需将该无线设备物理地插入网络中。在一个示例中,Wi-Fi技术可向无线设备提供高速因特网接入和/或IP语音(VoIP)业务连接。Wi-Fi技术可工作于从2.4GHz开始和在2.4835GHz结束的频率范围和/或从4.9GHz起到5.9GHz的频率范围。在一个示例中,IEEE标准802.11a指定了从5.15GHz起到5.25GHz的第一频带,从5.25GHz起到5.35GHz止的第二频带,从5.47GHz起到5.725GHz的第三频带,以及从5.725GHz起到5.825GHz的第四频带。在另一示例中,IEEE标准802.11j(2004年公布)指定从4.9GHz到5.0GHz的频带。
IEEE开发了802.11标准系列来规定WLAN(例如,1999年公布的IEEE标准802.11a,1999年公布的IEEE标准802.11b,2003年公布的IEEE标准802.11g,这些标准的变体和/或改进)。Wi-Fi联盟促进了基于802.11标准的WLAN的使用。具体地说,Wi-Fi联盟确保了WLAN设备的兼容性和可互操作性。为简便起见,在本公开通篇中可互换地使用术语“802.11”以及“Wi-Fi”来表示整套IEEE 802.11空中接口标准。
WiMAX技术可在比诸如Wi-Fi技术之类的其它无线技术更大的地理区域中提供“最后里程”(last-mile)宽带连接。具体地说,WiMAX技术可向有线传输可能成本太高、不方便、和/或不可用的各种地理位置提供宽带或高速数据连接。在一个示例中,WiMAX技术可提供更大的范围和带宽以使面向企业的T1型服务和/或面向家庭的有线/数字用户线路(DSL)等效接入实现。WiMAX技术可工作于从2到11GHz的频带中(例如,从2.3到2.4GHz的频带,从2.5到2.7GHz的频带,从3.3到3.8GHz的频带,或从4.9到5.8GHz的频带)。
IEEE开发了802.16标准系列来规定固定的、便携的、和/或移动的宽带无线接入网络(例如,2004年公布的IEEE标准802.16-2004、2006年公布的IEEE标准802.16e、2005年公布的IEEE标准802.16f、这些标准的变体、和/或改进)。WiMAX论坛促进了基于IEEE 802.16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网络的使用。具体地说,WiMAX论坛确保了宽带无线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可互操作性。为简便起见,在本公开通篇中可互换地使用术语“802.16”以及“WiMAX”来表示整套IEEE 802.16空中接口标准。
虽然多个无线通信设备210可基于不同的无线技术工作,但多个无线通信设备210中的两个或多个可能在会引起彼此干扰和/或易受来自彼此干扰影响的同一频率范围内、相邻频率范围内、交迭频率范围内、和/或相当接近的频率范围内工作。具体地说,多个无线通信设备210的两个或多个可能在会彼此交迭的信道上工作。在图3的示例中,UWB设备212可在频带#1(例如3.168到3.696GHz)和/或频带#2(例如3.696到4.224GHz)中的一个信道上工作,该信道会与由WiMAX设备216使用的从3.3到3.8GHz的频率范围310中的信道交迭。或者,多个无线通信设备210中的两个或多个会在彼此相当接近的信道上工作。在一个示例中,UWB设备212可在频带#3(例如,4.224到4.752GHz)中的一个信道上工作,该信道可接近由Wi-Fi设备214使用的从4.9GHz到5.25GHz的频率范围320内的一个信道。
因此,同时或并发地使用基于UWB技术、Wi-Fi技术、和/或WiMAX技术的无线通信设备可能会引起相当大的干扰。具体地说,干扰可由频率的逼近、高功率发射、较差的天线隔离、和/或因高数据率调制(64正交调幅(QAM))对高信噪比的需求引起。在一个示例中,利用Wi-Fi技术发射会影响利用WiMAX技术接收,反之亦然。为减轻共存的UWB技术、Wi-Fi技术以及WiMAX技术之间可能的干扰,无线通信设备210可被配置成如下具体所述地工作。
简言之,Wi-Fi和WiMAX设备214和216中的每一个可分别产生宽带信号,这些信号又会产生边带能量进入UWB设备212的通带。Wi-Fi和WiMAX设备214和216中的每一个可分别在比UWB设备212高许多的功率电平下发射。因此,来自Wi-Fi设备214和216的信号的边带发射分别会支配UWB设备212的射频前端处的固有噪声电平(noise floor)或接收到的信号。侧带发射具有随频率滚降(roll-off)的特性,从而当频率进一步远离干扰信号时,侧带发射的能量会减小。如上所述,例如,UWB设备212会工作与频带组#1的子带中。由于频率滚降,最靠近干扰信号的子带受侧带噪声的影响最严重。
虽然天线隔离会减少干扰,但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会进一步减轻来自Wi-Fi设备214和/或WiMAX设备216对UWB设备212的干扰。如下文具体所述地,活动监视器230可确定与Wi-Fi设备214和/或WiMAX设备216相关联的信道信息。具体地说,活动监视器230可监视Wi-Fi设备214和/或WiMAX设备216的活动。具体地说,活动监视器230可周期性地监控存储器260的第一寄存器261和第二寄存器262以获得活动信息。第一寄存器261可包括与Wi-Fi设备214相关联的活动信息。第二寄存器262可包括与WiMAX设备216相关联的活动信息。在另一示例中,UWB设备212可自动地从Wi-Fi设备214和/或WiMAX设备216接收活动信息。另外或替换地,UWB设备212可从Wi-Fi设备214和/或WiMAX设备216请求活动信息。
信道识别器240可为通过无线链路通信的UWB设备212识别与频带组的多个子带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信道。具体地说,信道识别器240可识别多个子带之一中的至少一个信道,该信道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和/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频率范围不交迭或不充分接近。
虽然图2中所示的各组件在平台200内被描述为分立的框,但由部分这些框执行的功能可被集成到单个半导体电路内,或利用两个或多个分立集成电路来实现。在一个示例中,虽然活动监视器230、信道识别器240、以及控制器250被描述为分立的框,但活动监视器230、信道识别器240、和/或控制器250可被集成到单个组件(例如处理器)中。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不限于此方面。
例如,参考图4,无线通信设备400可包括网络接口设备(NID)410、设备驱动器420、以及网络设备接口规范(NDIS)应用程序接口(API)430。NID 410可包括接收器(RX)412和发射器(TX)414。NID 410可有效耦合到天线416。天线41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定向或全向天线,诸如偶极天线、单极天线、接线天线、环形天线、微带天线、以及适合发射RF信号的其它类型天线。虽然图4描绘了单个天线,但无线通信设备400可包括另外的天线。例如,无线通信设备400可包括用于实现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多个天线。
一般而言,由活动监视器230和/或信道识别器240执行的功能可由NDIS API 430和/或设备驱动器420来实现。在一个示例中,无线通信设备400可以是UWB设备212(图2)。因此,NDIS API 430可确定与Wi-Fi设备214和WiMAX设备216相关联的信道信息。设备驱动器420可识别多个子带(例如图3的频带#1、#2、以及#3)之一中的至少一个信道,该信道与Wi-Fi设备214和/或WiMAX设备216所使用的频率范围不交迭或不充分接近。根据以上示例,设备驱动器420可识别频带#1、频带#2、或频带#3中的至少一个信道。
虽然图4中所示的各组件在无线通信设备400内被描述为分立的框,但由部分这些框执行的功能可被集成到单个半导体电路内,或可利用两个或多个分立集成电路来实现。例如,虽然接收器412和发射器414在NID 410内被描述为分立的框,但接收器412可被集成到发射器414中(例如收发器)。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不限于此方面。
图5描述一种方式,其中图2的平台200可配置成提供信道避让系统。图5的示例过程500可利用存储在诸如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之类的机器可读介质或其它大容量存储设备(例如软盘、CD、以及DVD)的任意组合上的许多不同编程码的任一个实现为机器可读指令。例如,机器可读指令可被具体化在诸如可编程门阵列、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磁介质、光介质之类的机器可读介质、和/或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介质中。
另外,虽然在图5中说明了特定顺序的活动,但这些活动可按照其它时间顺序执行(例如同时或并发地)。再者,结合图2的平台200提供和描述示例过程500仅仅是作为用来提供信道避让系统的一种方法的示例。
在图5的示例中,过程500可从UWB设备212(例如通过图2的活动监视器230)监控Wi-Fi设备214和WiMAX设备216的活动开始(框510)。在一个示例中,UWB设备212可周期性地监控存储器240(未示出)的第一寄存器和第二寄存器。第一寄存器可包括与Wi-Fi设备214相关联的活动信息。第二寄存器可包括与WiMAX设备216相关联的活动信息。在另一示例中,UWB设备212可自动地从Wi-Fi设备214和/或WiMAX设备216接收活动信息。另外或替换地,UWB设备212可从Wi-Fi设备214和/或WiMAX设备216请求活动信息。
UWB设备212可确定WiMAX设备216是否正在使用(框520)。如果WiMAX设备216正在使用,那么UWB设备212可识别由WiMAX设备216使用的信道(框525)。UWB设备212还可确定Wi-Fi设备214是否正在使用(框530)。再参考框520,如果WiMAX设备216没有正在使用,那么控制会直接继续至框530。
如果Wi-Fi设备214正在使用,那么UWB设备212可识别Wi-Fi设备214所使用的信道(框535)。基于WiMAX设备216和/或Wi-Fi设备214所使用的信道,UWB设备212可确定用来通过无线链路通信的信道(框540)。返回框530,如果Wi-Fi设备214没有正在使用,那么控制会直接继续至框540。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不限于此方面。
参考图6,例如,过程600可从UWB设备212确定WiMAX设备216是否正在使用开始(框610)。如果UWB设备212确定WiMAX设备216没有正在使用,控制会继续到如下具体所述的过程700。否则如果UWB设备212在框610确定WiMAX设备216正在使用,那么UWB设备212可确定WiMAX设备216是否在3.3GHz到3.8GHz的频率范围(例如图3的频率范围310)中工作(框620)。如图3所述,3.3GHz到3.8GHz的频率范围会与UWB频带组#1的频带#1和#2交迭。
如果WiMAX设备216没有在3.3GHz到3.8GHz的频率范围中工作,那么控制可继续到如下文具体所述的过程700。否则如果WiMAX设备216在3.3GHz到3.8GHz的频率范围中工作,那么UWB设备212可确定UWB设备212的功率电平是否小于第一阈值(框630)。具体地说,第一阈值是预定的功率电平,该预定功率电平使得UWB设备212可忽视由WiMAX设备216引起的干扰。
如果UWB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例如,UWB设备212可忽略由WiMAX设备216引起的干扰),那么控制可继续到如下文具体所述的过程700。否则,如果UWB设备212的功率电平小于第一阈值(例如,WiMAX设备216会引起对UWB设备212的干扰),那么UWB设备212可确定Wi-Fi设备214是否正在使用(框640)。
如果Wi-Fi设备214没有正在使用,那么UWB设备212可计算与WiMAX设备216和频带#1相关联的信道的中心频率之间的距离,以及与WiMAX设备216和频带#2相关联的信道的中心频率之间的距离(框645)。除了使用频带#3,UWB设备212还可基于距离计算使用频带#1或频带#2来通过无线链路通信(框650)。在一个示例中,UWB设备212会使用与距离与WiMAX设备216相关联的信道的中心频率最远的中心频率相关联的UWB频带。例如,再参考图3,频带#3不会与WiMAX设备216的频率范围310交迭,而频带#1和#2会与WiMAX设备216的频率范围310交迭。因此,UWB设备212会使用(1)频带#1和#3,或(2)频带#2和#3中的信道来通信。因此,UWB设备212可避让或减少对和/或来自WiMAX设备216的干扰。
返回图6的框640,如果Wi-Fi设备214正在使用,那么UWB设备212可确定Wi-Fi设备214是否在4.9GHz到5.25GHz的频率范围工作(例如,图3的频率范围320)(框660)。如果Wi-Fi设备214没有在4.9GHz到5.25GHz的频率范围中工作,那么UWB设备212会继续至如上所述的框545和550。否则如果Wi-Fi设备214在4.9GHz到5.25GHz的频率范围中工作,那么UWB设备212可确定UWB设备212的功率电平是否小于第二阈值(框670)。具体地说,第二阈值是预定的功率电平,该预定功率电平使得UWB设备212可忽视由Wi-Fi设备214引起的干扰。
如果UWB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例如,UWB设备212可忽略来自Wi-Fi设备214的干扰),那么控制可继续到如下文具体所述的过程645和650。否则如果UWB设备212的功率电平小于第二阈值(例如,Wi-Fi设备214会引起对UWB设备212的干扰),那么UWB设备212可确定Wi-Fi设备214是否会改变至另一频带(框680)。
如果Wi-Fi设备214会改变至另一频带,控制会继续至如上所述的框645和650。否则如果Wi-Fi设备214不能改变至另一频带,那么UWB设备212可计算与WiMAX设备216以及频带#1、#2、和#3的每一个相关联的信道中心频率之间的距离。UWB设备212还可计算与Wi-Fi设备214和频带#1、#2、以及#3每一个相关联的信道的中心频率之间的距离。基于上述距离计算,UWB设备212可使用频带#1、#2、以及#3之一通过无线链路通信(框650)。在一个示例中,UWB设备212可使用与频带#1、#2、以及#3之一相关联的信道,该信道距离Wi-Fi设备214所使用的信道和WiMAX设备216所使用的信道的中心频率最远。在UWB设备212所使用的信道中心频率与Wi-Fi设备214和WiMAX设备216所使用的信道中心频率之间的距离更大的情况下,UWB设备212可避让频率交迭和/或减少相邻谱泄漏。因此,UWB设备212可避让或减少来自和/或对Wi-Fi设备214和/或WiMAX设备216的干扰。
如上所述,WiMAX设备216可提供比Wi-Fi设备214或UWB设备212相对更大的覆盖范围。因此,经相对同一水平的干扰,WiMAX设备216会比Wi-Fi 214或UWB设备212损失更大覆盖范围。因此,平台200会给予WiMAX设备216比Wi-Fi设备214和UWB设备212更大的优先级。此外,UWB设备212可使用比Wi-Fi设备214更宽的频带(例如图3的频带320具有350MHz的带宽而UWB频带组#1具有1.584GHz的频带)。因此,平台200可给予Wi-Fi设备214比UWB设备212更大的优先级。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不限于此方面。
在图7的示例中,无干扰WiMAX过程700可从UWB设备212确定Wi-Fi设备214是否正在使用开始(框710)。如果Wi-Fi设备214没有正在使用,则UWB设备212可继续通过无线链路通信而无需任何改变(框715)。具体地说,Wi-Fi设备214可在不充分接近频带#1、#2、和/或#3的频带中工作。因此,UWB设备212和Wi-Fi设备214不会引起彼此干扰。
否则如果UWB设备212在框710确定Wi-Fi 214正在使用,那么UWB设备212可确定Wi-Fi设备214是否在4.9GHz到5.25GHz的频率范围中工作(框720)。如果Wi-Fi设备214没有在4.9GHz到5.25GHz的频率范围中工作,那么UWB设备212会继续至如上所述的框715。因此,UWB设备212可继续通过无线链路通信而无需任何改变。否则如果Wi-Fi设备214在4.9GHz到5.25GHz的频率范围中工作,那么UWB设备212可确定UWB设备212的功率电平是否小于第二阈值(框730)。如上所述,第二阈值是预定的功率电平,则该预定功率电平使得UWB设备212可忽视由Wi-Fi设备214引起的干扰。
如果UWB设备212的功率电平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例如,UWB设备212可忽略来自Wi-Fi设备214的干扰),那么控制可继续到如上所述的框715。因此,UWB设备212可继续通过无线链路通信而无需任何改变。否则如果UWB设备212的功率电平小于第二阈值(例如,Wi-Fi设备214会引起对UWB设备212的干扰),那么UWB设备212可确定Wi-Fi设备214是否会改变至另一频带(框740)。
如果Wi-Fi设备214会改变至另一频带,则控制会继续至如上所述的框715。因此,UWB设备212可继续通过无线链路通信而无需任何改变。否则如果Wi-Fi设备214不能改变至另一频带,那么UWB设备212会使用频带#1和/或#2(框750)。例如,如图3中所示,UWB设备212可避让频带#3,因为频带#3可能充分接近Wi-Fi设备214所使用的频率范围320。因此,UWB设备212可避免或减轻对和/或来自Wi-Fi设备214的干扰。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不限于此方面。
图8是适于实现本文中所公开的方法和装置的示例处理器系统2000的框图。处理器系统2000可以是桌面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据助理(PDA)、服务器、因特网设备(Internet appliance)、和/或其它类型的计算设备。
图8中所示的处理器系统2000可包括芯片组2010,其包括存储器控制器2012和输入/输出(I/O)控制器2014。芯片组2010可提供存储器和I/O管理功能以及可被处理器2020访问或使用的多个通用和/或专用寄存器、计时器等。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WPAN组件、WLAN组件、WMAN组件、WWAN组件、和/或其它适合的处理组件来实现处理器2020。例如,可使用Intel
Figure A20078002852500211
CoreTM技术、Intel
Figure A20078002852500212
Pentium技术、Intel
Figure A20078002852500214
Itanium
Figure A20078002852500215
技术、Intel
Figure A20078002852500216
CentrinoTM技术、和/或IntelXeonTM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实现处理器2020。或者,可使用其它处理技术来实现处理器2020。处理器2020可包括利用一级统一缓存(L1)、二级统一缓存(L2)、三级统一缓存(L3)、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结构存储数据来实现的缓存2022。
存储器控制器2012可执行使处理器能通过总线2040存取和与包括易失性存储器2032和非易失性存储器2034的主存储器2030通信的功能。可由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RAMBUS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和/或任意其它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设备来实现易失性存储器2032。可由闪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或任意其它期望类型的存储设备来实现非易失性存储器2034。
处理器系统2000还可包括与总线2040耦合的接口电路2050。可利用诸如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第三代输入/输出(3GIO)接口之类的任意类型的接口标准、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类型的接口来实现接口电路2050。
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2060可连接到接口电路2050。输入设备2060允许人们将数据和命令输入到处理器2020中。例如,可由键盘、鼠标、触摸式显示屏、轨迹板、轨迹球、iso定点设备(isopoint)、和/或语音识别系统来实现输入设备2060。
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2070还可连接到接口电路2050。例如,可由显示设备(例如,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ED)、液晶显示器(LCD)、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打印机和或扬声器)来实现输出设备2070。接口电路2050可包括图形驱动卡等等。
处理器系统2000还可包括用来存储软件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2080。这些大容量存储设备2080的示例包括软盘和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和驱动器、以及数字化视频光盘(DVD)和驱动器。
接口电路2050还可包括用来便于通过网络与外部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的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诸如调制解调器或网络接口卡。处理器系统2000和网络之间的通信链路可以是诸如以太网连接、数字用户线路(DSL)、电话线、蜂窝电话系统、同轴电缆等等之类的任意类型的网络连接。
可由I/O控制器2014控制到输入设备2060、输出设备2070、大容量存储设备2080、和/或网络的访问。具体地,I/O控制器可执行使处理器2020能通过总线2040和接口电路2050与输入设备2060、输出设备2070、大容量存储器2080、和/或网络通信的功能。
虽然图8所示部件在处理器系统2000内被描述为分立的框,但由部分这些框所实现的功能可被集成在单个半导体电路内或可由两个或更多分立集成电路实现。例如,虽然存储器控制器2012和I/O控制器2014在芯片组2010内被描述为分立的框,存储器控制器2012和I/O控制器2014可被集成在单个半导体电路内。
虽然本文中描述了某些示例方法、设备和物品,但本公开的覆盖范围不限于此。相反,本公开覆盖所有清楚地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或在等价原则范围内的方法、设备和物品。例如,虽然上述公开了其中包括在硬件上执行的软件或固件的示例系统,但应当注意这样的系统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具体地,可构想所公开的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组件的任一个或全部都能独占地以硬件、软件、固件、或以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的一些组合具体化。

Claims (30)

1.一种方法,包括:
确定与共存且位于平台内的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信道信息,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相关联,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相关联;以及
为基于所述信道信息通过无线链路通信的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第三无线通信设备识别与频带组的多个子带之一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信道,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三无线通信网络相关联,
其中所述多个子带的至少一个和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相关联的频率范围或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相关联的频率范围中的至少一个交迭或充分接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信道信息包括确定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相关联的信道或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相关联的信道中的至少一个是否在与所述多个子带的至少一个交迭或充分接近的频率范围中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基于第一中心频率和第二中心频率之间的距离识别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中心频率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信道相关联,而其中所述第二中心频率与所述多个子带的第一子带、第二子带、或第三子带相关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识别与第一中心频率相关联的信道,所述第一中心频率比第三中心频率离第二中心频率更远,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三中心频率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子带之一相关联,以及其中所述第二中心频率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信道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信道相关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确定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的接收功率是否小于功率阈值,所述功率阈值基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响应于检测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在第一频率范围外工作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在第二频率范围外工作,识别与所述频带组的多个子带的任一个相关联的信道,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与所述多个子带的至少一个交迭,以及其中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充分接近所述多个子带的至少一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至少一个的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至少一个相关联的活动信息来确定所述信道信息,所述活动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是否正在使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成基于微波访问全球互通(WiMAX)技术工作,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成基于无线高保真(Wi-Fi)技术工作,以及其中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成基于超宽带(UWB)技术工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包括无线局域网,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包括无线城域网,以及其中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网络包括无线个人局域网。
11.一种装置,包括:
活动监视器,用来确定与共存且位于平台内的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信道信息,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相关联,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相关联;以及
信道识别器,用来为基于所述信道信息通过无线链路通信的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第三无线通信设备识别与频带组的多个子带之一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信道,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三无线通信网络相关联,
其中所述多个子带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频率范围或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频率范围中的至少一个交迭或充分接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监视器被配置成确定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相关联的信道或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相关联的信道中的至少一个是否在与所述多个子带的至少一个交迭或充分接近的频率范围中工作。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识别器被配置成基于第一中心频率和第二中心频率之间的距离识别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中心频率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信道相关联,而其中所述第二中心频率与所述多个子带的第一子带、第二子带、或第三子带相关联。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识别器被配置成识别与第一中心频率相关联的信道,所述第一中心频率比第三中心频率离第二中心频率更远,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三中心频率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子带之一相关联,以及其中所述第二中心频率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信道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信道相关联。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识别器被配置成确定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的接收功率是否小于功率阈值,所述功率阈值基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识别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在第一频率范围外工作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在第二频率范围外工作,识别与所述频带组的多个子带的任一个相关联的信道,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与所述多个子带的至少一个交迭,以及其中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充分接近所述多个子带的至少一个。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监视器被配置成监控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至少一个的活动以确定所述信道信息。
18.一种包括内容的制品,所述内容在被访问时使机器:
确定与共存且位于平台内的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信道信息,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相关联,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相关联;以及
为基于所述信道信息通过无线链路通信的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第三无线通信设备识别与频带组的多个子带的子带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信道,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三无线通信网络相关联,
其中所述子带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使用的频率范围不交迭或不充分接近。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在被访问时使所述机器通过确定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相关联的信道或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相关联的信道中的至少一个是否在与所述多个子带的至少一个交迭或充分接近的频率范围中工作来确定所述信道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在被访问时使所述机器基于第一中心频率和第二中心频率之间的距离识别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中心频率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信道相关联,而其中所述第二中心频率与所述多个子带的第一子带、第二子带、或第三子带相关联。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在被访问时使所述机器通过识别与第一中心频率相关联的信道来识别所述至少一个信道,所述第一中心频率比第三中心频率离第二中心频率更远,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三中心频率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子带之一相关联,以及其中所述第二中心频率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信道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信道相关联。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在被访问时使所述机器确定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的接收功率是否小于功率阈值,所述功率阈值基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在被访问时使所述机器通过响应于检测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在第一频率范围外工作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在第二频率范围外工作识别与所述多个子带的任一个相关联的信道来识别至少一个信道,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与所述多个子带的至少一个交迭,以及其中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充分接近所述多个子带的至少一个。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在被访问时使所述机器监控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至少一个的活动以确定所述信道信息。
25.一种系统,包括:
全向天线;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有效耦合到所述天线以确定与共存且位于平台内的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信道信息,并为基于所述信道信息通过无线链路通信的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中的第三无线通信设备识别与频带组的多个子带的子带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无线通信网络相关联,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相关联,以及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三无线通信网络相关联。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确定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相关联的信道或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相关联的信道中的至少一个是否在与所述多个子带的至少一个交迭或充分接近的频率范围中工作。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基于第一中心频率和第二中心频率之间的距离识别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中心频率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信道相关联,而其中所述第二中心频率与所述多个子带的第一子带、第二子带、或第三子带相关联。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识别与第一中心频率相关联的信道,所述第一中心频率比第三中心频率离第二中心频率更远,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三中心频率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子带之一相关联,以及其中所述第二中心频率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信道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所使用的信道相关联。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确定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的接收功率是否小于功率阈值,所述功率阈值基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在第一频率范围外工作以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在第二频率范围外工作来识别与所述多个子带的任一个相关联的信道,其中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与所述多个子带的至少一个交迭,以及其中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充分接近所述多个子带的至少一个。
CNA2007800285254A 2006-08-04 2007-07-24 用于向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平台提供信道避让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14963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499,350 US20080062919A1 (en) 2006-08-04 2006-08-04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hannel avoidance system for a platform with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1/499,350 2006-08-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6316A true CN101496316A (zh) 2009-07-29

Family

ID=38997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285254A Pending CN101496316A (zh) 2006-08-04 2007-07-24 用于向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平台提供信道避让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62919A1 (zh)
EP (1) EP2055029A4 (zh)
JP (1) JP2009545272A (zh)
CN (1) CN101496316A (zh)
WO (1) WO200801680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4072A (zh) * 2012-12-18 2014-06-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干扰处理方法及无线路由器
CN110637447A (zh) * 2017-03-24 2019-12-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处置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通信的无线电网络节点、无线装置以及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52818B2 (en) * 2006-10-06 2010-12-14 Amimon Ltd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of dual-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2118759B1 (en) * 2006-12-22 2015-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wireless usb protocol and hub
JP4274240B2 (ja) * 2006-12-28 2009-06-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8249030B2 (en) * 2007-03-23 2012-08-21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ng TXOP requests for multi-radio platforms
WO2008142529A2 (en) * 2007-05-22 2008-11-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system interference based radio control
US7929964B2 (en) * 2007-06-08 2011-04-19 Alcatel-Lucent Usa Inc. Managing mobile station Wi-Fi communications
US8185102B2 (en) * 2007-08-27 2012-05-22 Intel Corporation Reducing co-interference on a multi-radio platform
US7937045B2 (en) * 2007-10-11 2011-05-0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Softmultiband radio for ultra wide band
KR101462955B1 (ko) * 2008-01-15 2014-1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Uwb 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198999A1 (en) * 2009-02-05 2010-08-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usb transfer of isochronous data using bulk data transfer type
US8345607B2 (en) * 2008-03-10 2013-01-0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oexistence and collocation of remote network and local network radios
GB0814483D0 (en) * 2008-08-07 2008-09-10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td Uwb coexistence scheme
US8190167B2 (en) 2008-09-29 2012-05-29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device channel selection using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US8898250B2 (en) * 2009-01-14 2014-11-25 One, Inc. Anonymous digital identification
US9294872B2 (en) 2009-01-14 2016-03-22 Michael Callahan Location-specific data acquisition
US9048932B2 (en) * 2009-02-06 2015-06-0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existence of an OFDMA transmitter with a synchronous frame-based transmitter
US8787468B2 (en) * 2009-06-19 2014-07-22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JP5307078B2 (ja) * 2010-06-23 2013-10-0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仮想化された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カードを有する無線端末装置
JP5649602B2 (ja) * 2012-03-16 2015-01-07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497797B2 (en) 2012-04-02 2016-11-15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094999B2 (en) 2012-04-02 2015-07-28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781701B2 (en) 2012-04-02 2017-10-03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516698B2 (en) 2012-04-02 2016-12-06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0034329B2 (en) 2012-04-02 2018-07-24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EP2768259B1 (en) * 2012-12-18 2017-12-20 Huawei Device Co., Ltd.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wireless router
US9026125B2 (en) * 2013-01-16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receiver desense caused by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n multi-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CN104010389A (zh) * 2013-02-22 2014-08-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减少WiMAX模组与WiFi模组共存干扰的系统及方法
US9094835B2 (en) * 2013-03-15 2015-07-28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JP6398539B2 (ja) * 2014-09-29 2018-10-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US10498371B1 (en) * 2017-05-25 2019-12-03 Nimesh D Parikh Multi-channel, multi-band configurable RF front-end arrange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3824654A4 (en) 2018-07-20 2022-04-27 Doodle Labs (SG) Pte Ltd SPECIALIZED WIRELESS NETWORK ARRANGEMENT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KR20210133792A (ko) 2020-04-29 2021-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주파수 대역을 공유하는 이종 통신 기술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20220128803A (ko) * 2021-03-15 2022-09-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주파수 대역을 공유하는 이종 통신 기술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에서 통신을 제어하는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3773A1 (en) * 2001-08-31 2003-03-06 Hyokang Chang Multilink wireless access scheme for multiband operation in wireless mobile networks
US7342973B2 (en) * 2001-09-26 2008-03-11 General Atomic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ng multi-band ultra-wideband signaling to interference sources
JP4335809B2 (ja) * 2002-02-20 2009-09-30 ジェネラル アトミックス 追加変調を備える時分割多重周波数方式を使用するデータ転送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7424268B2 (en) * 2002-04-22 2008-09-0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a shared frequency band
JP4245311B2 (ja) * 2002-06-27 2009-03-25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040203398A1 (en) * 2002-09-30 2004-10-14 Durrant Randolph L. Rapid channel characterization for bluetooth co-existence
GB2399714B (en) * 2003-03-18 2006-08-30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Mobile server for internetworking wpan,wlan,and wwan
US7395061B2 (en) * 2003-05-06 2008-07-01 Vtech Telecommunication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interference among multiple wireless systems
US7729711B2 (en) * 2003-05-09 2010-06-01 Intel Corporation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closely proximate wireless units
US7146133B2 (en) * 2003-06-19 2006-12-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interference avoidance on a device capable of carrying out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s
US7486616B2 (en) * 2003-12-16 2009-02-03 Intel Corporation Preemptive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EP1560345B1 (en) * 2004-01-28 2012-11-21 Harris Corporation Wireless ultra wideband network having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KR101005158B1 (ko) * 2004-03-30 2011-01-04 소니 주식회사 인터페이스 교섭을 위한 무선 장치, 방법,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US7796949B2 (en) * 2004-05-21 2010-09-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switching method,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switching progra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US7881267B2 (en) * 2004-06-04 2011-02-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FI20045450A0 (fi) * 2004-11-22 2004-11-22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laite radioyhteyden kontrolloimiseen
US7684464B2 (en) * 2004-12-21 2010-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hannel assess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372890B2 (en) * 2005-01-28 2008-05-1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and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for a wireless device
EP1739909A1 (en) * 2005-06-30 2007-01-03 STMicro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interferences between a wide band device and a narrow band device interfering with said wide band device
US7676197B2 (en) * 2005-06-30 2010-03-09 Intel Corporation Signal spectrum steer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7551907B2 (en) * 2005-09-02 2009-06-23 Sigma Designs, Inc. Digital automatic gain control with parallel/serial interface for multiple antenna ultra wideband OFDM system
KR101152932B1 (ko) * 2005-09-12 2012-06-08 재단법인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재단 무선 채널 예약을 통한 무선 로컬 통신망(wlan)과 무선개인영역 통신망(wpan)의 무선 채널 공존 시스템 및그 방법
KR100740170B1 (ko) * 2006-03-17 2007-07-18 한국과학기술원 이종무선통신 간의 상호간섭조절 장치 및 방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4072A (zh) * 2012-12-18 2014-06-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干扰处理方法及无线路由器
CN110637447A (zh) * 2017-03-24 2019-12-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处置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通信的无线电网络节点、无线装置以及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US11218281B2 (en) 2017-03-24 2022-01-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16809A1 (en) 2008-02-07
JP2009545272A (ja) 2009-12-17
EP2055029A1 (en) 2009-05-06
EP2055029A4 (en) 2012-02-29
US20080062919A1 (en) 200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6316A (zh) 用于向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平台提供信道避让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00870B (zh) 用于提供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平台共存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929687B (zh) 提供与宽带无线接入网相关联的合作中继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US9668299B2 (en) Multi-mode WLAN/PAN MAC
CN101496315B (zh) 用于提供与无线通信网络相关联的切换控制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07137B (zh) 超宽带独立中继器/选择器及系统
US655682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adaptation of communications systems to regional spectrum variations
CN101433001B (zh) 聚合信道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05592529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双基站
CN101491012B (zh) 用于为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平台提供空闲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US7720490B2 (en) Location update operations for idle mode terminals with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US20050025181A1 (en) Service advisor
KR20020015688A (ko) Ad-hoc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CN102630098A (zh) 在多个频带上进行通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998588A (zh) 用于扫描无线通信频带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1491013A (zh) 对具有多个无线接口的空闲模式终端的寻呼操作
US2007018335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shared server system for a platform of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EP1124337A2 (en) Switchless half-duplex transceiver front end
No FURTHER NOTICE OF PROPOSED RULEMAKING
KR20200000860A (ko) Ad-hoc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KR20080090911A (ko) 듀얼 모드 휴대 단말기의 무선 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