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2668B - 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2668B
CN101492668B CN2009100258205A CN200910025820A CN101492668B CN 101492668 B CN101492668 B CN 101492668B CN 2009100258205 A CN2009100258205 A CN 2009100258205A CN 200910025820 A CN200910025820 A CN 200910025820A CN 101492668 B CN101492668 B CN 1014926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lk
straws
carbonized
microorganism
carbo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258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2668A (zh
Inventor
代静玉
胡林潮
张慧
龙萍
张激峰
朱效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ATER-TEC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ATER-TEC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ATER-TECH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ATER-TEC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258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926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92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2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2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26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选择农村秸秆气化后的废弃碳化秸秆及秸秆气化发电厂产生的碳化秸秆,在室温下风干,然后过2mm筛,剔除杂物;筛选合适的微生物,最后通过干发酵法将微生物固定到碳化秸秆上制得生物改性碳化秸秆。所述的干发酵法,首先将碳化秸秆进行高温灭菌,再接进筛选出的微生物,使其在28.4℃下进行干发酵;将微生物固定在碳化秸秆上;最后温度回到室温。根据本发明制得的生物改性碳化秸秆,不仅碳化秸秆可以吸附,微生物也可降解污染源,通过物理吸附和生物降解的共同作用处理生活污水,使用时间较长,出水水质好,成本低;吸附后的碳化秸秆可以还田作为肥料等,在此得到利用。

Description

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具体讲是涉及一种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也是造成河水、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其已经成为广大农村地区水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迫在眉睫。
目前,现行的水处理技术或工艺多与微生物的作用相关,而寻找合适于微生物生长的填料对于最终的处理效果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水处理技术及工艺中(生物滤池、生物滤塔等)生物活性炭的利用较多,“生物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以及活性炭层内的微生物有机分解作用,延长活性炭吸附能力的方式。也就是说,它不仅有着活性炭的吸附力,也有着以粒状活性炭为载体,在其上生长微生物的作用。生物活性炭的特点: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机械耐磨强度及较好的吸附性能。表面粗糙,孔隙发达,适合微生物的寄生和生长以及生物膜的形成;生物活性碳强度较高,易于保持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易于脱落;总孔容积大,易于吸附有机物、色素物质,有效去除有机物、降低COD,还可以去除臭味、异味。
但是,目前的生物活性炭的活性炭都为成品或商业产品,如竹炭、木炭等,使用成本较高,推广有难度。随着秸秆及农业生物质废弃物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的推广,产生了大量的碳化秸秆,碳化秸秆具有较多的孔洞结构,从而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其与活性炭有相似的性质。但是这些碳化秸秆最总难以得到有效的处置,一般都是废弃或者填埋,没有利用,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大量的废弃碳化秸秆得到有效的处置,同时利用其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最终达到“以废治废”效果的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材料的制备方法——生物改性碳化秸杆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碳化秸秆的处理:选择农村秸秆气化后的废弃碳化秸秆及秸秆气化发电厂产生的碳化秸秆,将其在室温下进行风干,然后过2mm筛,剔除杂物;
(2)、微生物的筛选:筛选微生物,所述的微生物的种类包括:油脂降解菌、淀粉降解菌、蛋白质降解菌、纤维素降解菌、几丁质降解菌、聚磷菌及氨氮降解菌;
(3)、将微生物固定到碳化秸秆中:通过干发酵法将微生物固定到碳化秸秆上制得生物改性碳化秸秆。
前述的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发酵法,首先将一定量的碳化秸秆在121℃下进行高温灭菌,再接进筛选出的微生物,使其在28.4℃下进行干发酵;发酵时碳化秸秆湿度为40-60%,保证pH值停留在6-7.5的范围内,发酵48~72小时,将微生物固定在碳化秸秆上;最后温度回到室温。
前述的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化秸秆上的含菌量不低于109CFU/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发明制得的生物改性碳化秸秆进行生活污水处理时的特点有:(1)、微生物可很好的生长于碳化秸秆上;(2)、碳化秸秆自身吸附污染水体中N、P元素及有机物,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源;(3)、其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和生物降解的共同作用处理生活污水,使用时间较长,出水水质好,成本低;(4)、吸附后的生物改性碳化秸秆可以还田作为肥料,还可以作为土壤中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剂。本发明制备的生物改性碳化秸秆应用前景广泛、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首先对碳化秸秆进行处理,选择农村秸秆气化后的废弃碳化秸秆及秸秆气化发电厂产生的碳化秸秆,这样较为节省成本,使废弃资源在此得到利用。将选择的碳化秸秆在室温下进行风干,然后用2mm筛筛过,将杂物剔除掉。然后筛选微生物,为了对各种污染源进行有效的处理,本发明筛选的微生物种类包括:油脂降解菌、淀粉降解菌、蛋白质降解菌、纤维素降解菌、几丁质降解菌、聚磷菌及氨氮降解菌等。最后通过干发酵法将筛选的微生物固定到碳化秸秆中制得生物改性碳化秸秆。
本发明中的干发酵法,首先将一定量的碳化秸秆在121℃下进行高温灭菌,然后再接进筛选出的微生物,使其在28.4℃下进行干发酵。发酵时保持碳化秸秆湿度为40~60%,保证pH值停留在6~7.5的范围内,发酵48~72小时,最后使温度回到室温,保证含菌量不低于109CFU/g,将微生物固定在碳化秸秆上。
实施例1:微生物的筛选。油脂降解菌分离自南京钢铁集团炼焦厂附近的土壤;淀粉降解菌主要为本实验室中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蛋白质降解菌分离自南京某菜市场猪肉摊位下水道污泥;纤维素降解菌分离自南京紫金山竹林枯枝落叶层中半分解的竹叶样品;几丁质降解菌分离自含有大量粉碎龙虾壳的菜园土壤;聚磷菌及氨氮降解菌分离自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将以上微生物混合后处理南京农业大学附近小河道中的生活污水,可有效的降低COD、氨氮及磷的含量。
实施例2:干发酵法制取的生物改性碳化秸秆中微生物的生长状况。将一定量的碳化秸秆在121℃下进行高温灭菌,再接进筛选出的纯种聚磷菌,使其在28.4℃下进行干发酵,聚磷菌在碳化秸秆中的生长情况如表1。
表1、聚磷菌在碳化秸秆中的生长情况
  时间(h)   6   12   24   36   48   60   72
  菌个数/克碳化秸秆   104   106   108   108   1010   1011   107
其中,开始接进聚磷菌的个数是102,当60h时聚磷菌的个数达到1011,整个发酵过程中聚磷菌在碳化秸秆上的长势较好,证明聚磷菌在碳化秸秆中能够生存繁殖,并且碳化秸秆中有丰富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碳源以及营养物质。本发明所涉及的其它微生物在与聚磷菌相似的温度的条件下都能够很好的生长。
实施例3:碳化秸秆对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
使用未经生物改性的碳化秸秆处理生活污水(含NH3-N 60mg/L、P60mg/L),主要采用静态吸附方法(固液比为1∶100)。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如表2。
表2、不同时间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时间(min)   10   30   60   90   120   180   360   540   780   1440
  磷的平均去除率(%)   88.3   92.3   90.5   90.5   91.8   91.7   90.6   89.6   93.5   91.8
  氨氮的平均去除率(%)   75.1   71.4   72.8   63.6   69.6   65.2   67.7   68.1   69.0   68.1
碳化秸秆对磷的去除在180min时达到平衡,平衡时去除率为91%。碳化秸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氨氮的去除率在前200min呈现不规则的波动趋势,平衡时去除率约为68%,从中可以得出碳化秸秆对水中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性能。为下一步添加微生物打下良好基础。
表3、投加量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投加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磷的平均去除率(%)   59.5   63.6   62.7   66.1   65.3   69.5   66.7   70.2   68.9   71.3
  氨氮的平均去除率(%)   65.6   69.6   68.2   75.9   74.0   74.0   70.0   72.6   71.7   80.4
如表3所示,碳化秸秆对氨氮和磷的去除率随着碳化秸秆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碳化秸秆对氨氮的去除率从65.6%增加到80.4%,对磷的去除率从59.5%增加到71.3%。
实施例4:生物改性碳化秸秆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将通过干发酵法处理后的生物改性碳化秸秆对南京农业大学附近河道中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将一定量实施例2中发酵好的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置于大容器内,加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含NH3-N 60mg/L、P60mg/L、COD为300),在20-25℃温度下静态吸附处理。对污水中的氮、磷和COD的去除效果如下表:
表4、生物改性碳化秸秆与未改性碳化秸秆对磷的去除效果比较
  时间(h)   2   4   8   12   24   36   48   60   72   96   120
  接菌   74.6   76.8   78.3   77.3   76.8   77.0   78.1   78.4   79.5   79.6   78.9
  没接菌   74.1   77.7   75.8   76.0   72.1   68.8   69.2   69.9   76.1   74.5   69.7
未接种筛选微生物碳化秸秆经120h对磷的去除率约为70%,而接进筛选微生物的生物改性碳化秸秆对磷的去除率为79%,提高约10%。并且可以看出生物改性碳化秸秆对磷的去除效果比较稳定。
表5、生物改性碳化秸秆与未改性碳化秸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比较
  时间(h)   2   4   8   12   24   36   48   60   72   96   120
  接菌   75.9   74.1   73.7   76.0   78.7   79.4   84.6   87.4   92.7   93.6   92.7
  没接菌   70.0   67.9   68.2   75.7   68.4   78.2   79.9   81.8   83.7   84.3   84.7
未接种筛选微生物碳化秸秆经120h对氨氮的去除率约为85%,而接进筛选微生物的生物改性碳化秸秆对氨氮的去除率为93%,提高8%,提高效果十分的显著。
表6、生物改性碳化秸秆与未改性碳化秸秆对COD的去除效果比较
  时间(h)   2   4   8   12   24   36   48   60   72   96   120
  接菌   13.6   14.1   16.8   24.5   31.8   81.5   89.1   82.9   82.7   82.1   82.0
  没接菌   10.1   13.7   15.6   22.0   22.4   61.2   85.6   76.9   59.4   45.3   47.3
未接种筛选微生物碳化秸秆经120h对COD的去除率约为47%,整个去除过程的后半程,未接种筛选微生物碳化秸秆的去除性能明显下降;而接进筛选微生物的生物改性碳化秸秆对氨氮的去除率为82%,提高35%,提高效果十分显著,在处理的后半程其一直维持较高的COD去除率,充分表现出微生物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碳化秸秆的处理:选择农村秸秆气化后的废弃碳化秸秆及秸秆气化发电厂产生的碳化秸秆,将其在室温下进行风干,然后过2mm筛,剔除杂物;
(2)、微生物的筛选:筛选微生物,所述的微生物的种类包括:油脂降解菌、淀粉降解菌、蛋白质降解菌、纤维素降解菌、几丁质降解菌、聚磷菌及氨氮降解菌;
(3)、将微生物固定到碳化秸秆中:通过干发酵法将微生物固定到碳化秸秆上制得生物改性碳化秸秆;
所述的干发酵法,首先将一定量的碳化秸秆在121℃下进行高温灭菌,再接进筛选出的微生物,使其在28.4℃下进行干发酵;发酵时碳化秸秆湿度为40-60%,保证pH值停留在6-7.5的范围内,发酵48~72小时,将微生物固定在碳化秸秆上;最后温度回到室温;
碳化秸秆上的含菌量不低于109CFU/g。
CN2009100258205A 2009-03-10 2009-03-10 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26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258205A CN101492668B (zh) 2009-03-10 2009-03-10 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258205A CN101492668B (zh) 2009-03-10 2009-03-10 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2668A CN101492668A (zh) 2009-07-29
CN101492668B true CN101492668B (zh) 2011-01-26

Family

ID=40923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2582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2668B (zh) 2009-03-10 2009-03-10 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926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5130A (zh) * 2013-06-25 2013-12-1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铝改性秸秆生物质炭在去除水体中大肠杆菌中的应用
CN103642788B (zh) * 2013-12-11 2016-03-30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纤维素酶固定化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4370420A (zh) * 2014-11-13 2015-02-25 河海大学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装置
CN104630282A (zh) * 2015-01-26 2015-05-20 常州大学 一种兼吸附与发酵的生物质的耦合处理技术
CN105132494B (zh) * 2015-09-11 2018-10-09 厦门市中萪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发酵过程中使用改性小麦秸秆制备透明质酸的方法
CN105200799A (zh) * 2015-09-17 2015-12-30 浙江全美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真丝绸微生物改性的工艺
CN106047849B (zh) * 2016-05-23 2019-06-2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固定的微生物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水体毒性的检测方法
CN106111061B (zh) * 2016-07-29 2018-05-29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广泛pH下高效去除污水中三氯生的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6133B (zh) * 2016-12-01 2019-03-26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以制乙醇秸秆废渣固定化聚磷菌处理黑臭水体的方法
CN107129982B (zh) * 2017-04-06 2021-02-02 南华大学 一种聚磷菌印迹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459148A (zh) * 2017-09-08 2017-12-12 郭迎庆 一种生化复合除磷剂的制备方法
CN110668578B (zh) * 2019-09-10 2022-04-0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好氧预膜改性材料的应用
CN112246228A (zh) * 2020-10-31 2021-01-22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改性石墨烯材料制备方法
CN114656972A (zh) * 2022-03-29 2022-06-24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秸秆生物炭基土壤磷素活性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03968A (zh) * 2023-10-27 2023-12-29 愚公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活性炭肥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2668A (zh) 2009-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2668B (zh) 生物改性碳化秸秆的制备方法
CN103205382B (zh) 一种用于净化河道污水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6173B (zh) 一种同时修复重金属和草甘膦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4094A (zh) 复合微生物海藻肥的制备方法
CN107088399A (zh) 一种菌糠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707864B (zh) 强化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光合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70334B (zh) 一种用于清理受石油污染土壤的复配修复剂
CN103773752A (zh) 一种石油降解菌的固定化方法与应用
CN111995476B (zh) 利用餐厨垃圾沼渣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CN115353986B (zh) 用于处理养猪废水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wb株及其应用
CN104261570A (zh) 一种畜禽养殖厌氧污水净化剂
CN107056409B (zh) 防治根腐病功能性生物炭基营养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13042515A (zh) 一种重金属-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4894033A (zh) 一种降解cod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015A (zh) 一种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治理有机磷农药废水的方法
CN106903151A (zh) 利用秸秆实现堆肥化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5255761A (zh) 一种用于有机废弃物处理的脱臭菌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09797120B (zh) 一种去除土壤中硝酸盐的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353987B (zh) 用于处理养猪废水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sc株及其应用
JP6156821B2 (ja) 無機肥料の製造方法
KR102356774B1 (ko) 바이오차 및 미생물을 활용한 유기질 비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149944A (zh) 末端高效吸附恶臭气体的微生物组合、强化定殖及应用
CN102659296A (zh) 利用白腐菌控制湖泊植物淤积的方法
CN113800498A (zh) 一种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91375A (zh) 快速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生物炭固定化反硝化菌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