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5108A -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代码本、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代码本、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5108A
CN101485108A CNA2007800257305A CN200780025730A CN101485108A CN 101485108 A CN101485108 A CN 101485108A CN A2007800257305 A CNA2007800257305 A CN A2007800257305A CN 200780025730 A CN200780025730 A CN 200780025730A CN 101485108 A CN101485108 A CN 101485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book
weight
computer
precoding
computer pro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57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休格尔
O·蒂尔科南
滕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yj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riority to CN2013102919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016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85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51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343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35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42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777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2025/03802Signalling on the reverse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公式(I);以及向发射机通知所述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以便在传输中使用。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代码本、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代码本、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使用多天线来改进链路可靠性和/或增加传输速率。基于在发射机处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可用性,多天线的技术可以分类为以下两组:开环模式以及闭环模式。
在闭环模式传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预编码来改进多天线系统的性能。
在实践中,反馈带宽约束、反馈延迟和信道估计误差可以导致在发射机处的信道状态信息不完善,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基于反馈信息。对于这种情况,发射机以及接收机可以具有共同的预编码代码本,即预编码矢量(码字)的有限集合。接收机通常确定选择使用代码本的哪个或者哪些矢量,并且经由反馈信道将其索引反馈至发射机。另一种可能性是,发射机决定选择代码本的哪个或者哪些矢量来用于其数据传输,并且将其索引信号发送至接收机,以便允许在接收机端处进行数据检测。
提供若干个现有技术的代码本。在以下文献中示出了其中的某些,所述文献包括:D.J.Love和R.W.Heath的“Grassmannianbeamforming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wireless systems”,IEEE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vol.49,No.10,pp.2735-2747,2003年10月;B.M.Hochwald,T.L.Marzetta,T.J.Richardson,W.Sweldens以及R.Urbanke的“Systematic Design of Unitary Space-TimeConstell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vol.46,No.6,pp.1962-1973,2000年9月,以及Intel等的“Compact Codebooks forTransmit Beamforming in Closed-Loop MIMO”,IEEEC802.16e-05/050r6,将所述文献通过参考引用于此。
然而,问题在于它们通常不能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提供良好的性能,例如,其中某些在仅在弱相关的信道中是良好的,而其他的仅在强相关的信道中是良好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以及向发射机通知所述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以便在传输中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在传输或者接收的信号预编码中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权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向接收机通知所述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以便在接收中使用;以及在传输的信号预编码中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权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代码本中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将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至少一个权重用于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配置以: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向发射机通知所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以便在传输中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配置以: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代码本中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将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至少一个权重用于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配置以: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权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配置以: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向接收机通知所述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以便在接收中使用;以及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权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选择装置,用于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通知装置,用于向发射机通知所述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以便在传输中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代码本中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将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至少一个权重用于接收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的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应用装置,用于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权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选择装置,用于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通知装置,用于向接收机通知所述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以便在接收中使用;以及应用装置,用于在传输的信号预编码中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权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代码本,所述代码本为: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有计算机指令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用于执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处理,所述处理包括: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计算机可读的并且编码有计算机指令程序的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所述指令用于执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处理,所述处理包括: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有计算机指令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用于执行数据传输的计算机处理,所述处理包括:从代码本中搜索用于传输信号预编码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代码本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执行用于传输的信号预编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计算机可读的并且编码有计算机指令程序的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所述指令用于执行数据传输的计算机处理,所述处理包括:从代码本中搜索用于传输信号预编码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代码本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执行用于传输的信号预编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有计算机指令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用于执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处理,所述处理包括: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代码本中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将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至少一个权重用于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计算机可读的并且编码有计算机指令程序的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所述指令用于执行数据传输的计算机处理,所述处理包括: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代码本中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将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至少一个权重用于接收。
本发明提供了多个优势。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代码本,尤其是相对于在变化的信道条件下的现有技术的代码本来说,所述代码本提供了更好的性能。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本发明参考实施方式以及附图,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个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2是流程图;
图3是另一流程图
图4是又一流程图;
图5示出了一个收发机的示例;以及
图6是又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来解释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此类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无线接入网络(UTRAN)。这是一种包括宽带码分多址(WCDMA)技术的无线接入网络,并且还提供实时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服务。然而,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作为示例给出的系统,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该方案应用于配备有必要属性的其他通信系统。通信系统例如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适用于的数据传输系统(通信系统)的简化图示。这是蜂窝无线系统的部分,其包括基站(或者节点B)100,所述基站(或者节点B)100具有到用户设备106和108的双向无线链路102以及104。用户设备可以是固定的、车载式或者便携式的。用户设备配备有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可以包括多个天线。基站例如包括收发机。从基站的收发机向天线单元提供连接,所述天线单元与用户设备建立了双向无线链路。天线单元可以包括多个天线。基站进一步连接至控制器110、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其将设备的连接传输至网络的其他部分。无线网络控制器以集中式的方式控制连接到它的多个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进一步连接至核心网络112(CN)。根据系统,在CN侧上的相应部分可以是移动服务交换中心(MSC)、媒体网关(MGW)或者服务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支持节点(SGSN)等。
应该注意,在未来的无线网络中,RNC的功能性可以在基站(可能是基站的子集)间分布。
通信系统还能够与其他网络进行通信,所述其他网络诸如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或者因特网。
预编码或者波束成形通常用于改进多天线系统的性能。预编码通常在发射机中使用以便补偿由信道响应和/或在接收机中使用的噪声白滤波器所引入的失真。
为了预编码,通常通过使用互惠原则,在频分双工(FDD)模式中或者在时分双工(TDD)模式中,通过使用来自接收机的反馈信号来将信道状态信息(CSI)供给至发射机。备选的是,在FDD模式中,接收机可以确定天线加权,并且将此信息经由反馈信道进行反馈。
波束成形是一种由发射机或者接收机的阵列所使用的信号处理技术,其通过在所选择区域中创建波束和零陷(NULL),来控制辐射图案。波束成形还可以认为是空间滤波。
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具有公共预编码代码本,即预编码矢量(码字)的有限集合。接收机通常确定选择使用代码本的哪个或者哪些矢量,并且经由反馈信道将其索引反馈至发射机。在接收到码字索引之后,发射机使用相应的一个或者多个矢量用于数据传输。另一可能性是,发射机基于可用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来选择预编码权重,并且向接收机信号发送所选择的和应用的预编码权重。从代码本选择预编码权重其自身通常遵循所选择的标准,例如,将后处理信干/噪比(SINR)最大化或者将所接收的总信号功率最大化。
在下文中,作为示例,描述了信号流预编码。假定在平坦衰落瑞利信道上,使用具有2个发射天线和1个接收天线的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信号模型给出如下:
y=hws+z,                           (1)
其中:
y表示所接收信号,
h表示[h1 h2]形式的信道矩阵,其中两个元素表示从发射天线1以及发射天线2到接收天线的信道系数,
w表示针对两个发射天线的预编码权重,并且是被归一化以获取‖w‖2=1的 w 1 w 2 形式,
w1表示针对发射天线1的复加权因子,
w2表示针对发射天线2的复加权因子,
s表示发射的数据符号,以及
z表示在接收机处的噪声。
通常,发射机以及接收机两者维护公共代码本,包括L=2m个预编码矢量Ω={w1,...,wL},其中:
L表示在代码本内的预编码矢量的数量或者代码本大小,
m表示反馈位的数量(?)
Ω表示包含L个预编码矢量的预编码代码本,
w1表示代码本Ω的第一预编码矢量,以及
wL表示代码本Ω的第L个预编码矢量。
作为示例,让我们现在通过下式来将最大化总的接收的信号功率作为来自代码本Ω的预编码矢量wi的选择标准:
max i { | | h · w i | | 2 } - - - ( 2 )
其中分别有i∈{1...L}或者wi∈Ω={w1,....wL},
h表示[h1 h2]形式的信道矩阵,其中两个元素表示从发射天线1和发射天线2到接收天线的信道系数,
wi表示针对两个发射天线的预编码权重,并且是 w 1 w 2 的形式,以及
‖‖表示范数。
接收机通常经由反馈信道反馈m位,其表示最佳权重i的索引。发射机基于索引i来执行预编码。备选的是,发射机可能选择权重,并且将m位信号发送至接收机。索引信息用于将经由无线信道传递的信息最小化。当然,还可以传递代码本或者权重,但是通常这样做是资源的浪费。
存在多种现有技术的代码本。然而,问题在于,它们通常不能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提供良好的性能,例如,其中某些在弱相关信道中性能良好,而其他在强相关信道中性能良好。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3位代码本,其矩阵形式使出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所述矩阵形式推荐用于2个发射天线。
在上文给出的矩阵形式的代码本中,每个列包含针对单个流的可能的预编码权重。在多流发射的情况下,在上述代码本矩阵中由一个矢量来表示的一个预编码权重用于对一个发射流进行预编码。
在线性预编码的情况下,在发射天线的幅度以及相位之间的关系定义了如何空间地激活信道。
利用发射权重wi和A·ej.φ·wi来进行波束成形,
其中:
wi是代码本的第i个预编码矢量;
A是实值的乘法幅度因子;以及
φ是相位因子,
结果是相同的发射束。由相位因子φ影响的发射权重的绝对相位仅影响所接收信号的相位。受A影响的绝对幅度直接定义所接收的信号强度,并且可以理解为发射功率控制的部分。作为结果,上述呈现的代码本将每个码矢量归一化至具有功率一:
| | w i | | 2 = 1 ∀ i ∈ [ 1 , . . . , L ] , 并且相位参考被设置为第一发射天线,这意味着,针对第i个预编码矢量w1,i的天线1的加权因子是实值(相位 { w 1 , i } = 0 ∀ i ∈ [ 1 , . . . , L ] ) .
代码本将经由基础传输天线选择的幅度自适应与6状态相位自适应组合。一方面,幅度自适应是重要的,尤其是针对不相关或者弱相关信道来说。另一方面,相位自适应在改进强相关信道的预编码性能中尤其有用。代码本包括两个天线选择权重(w1、w2)以及具有不同发射相位(w3、...w8)的六个相等的功率权重。对于六个相等的功率权重,以π/3的倍数给出了发射相位中的差异:
Figure A200780025730D00193
其中:
w1,i表示用于第i个权重矢量TX天线1的复加权因子,
w2.i表示用于第i个权重矢量TX天线2的复加权因子,以及
Figure A200780025730D00194
表示相位参考。
所提供的代码本的性能独立于相位参考
Figure A200780025730D00195
的选择。重要属性仅仅在于,在相位自适应矢量w3、...w8之间的相位差异是由π/3的倍数所定义。
代码本还包括4个正交权重对({w1,w2},{w3,w6},{w4,w7}以及{w5,w8}),这在当执行多流预编码或者多用户预编码时尤其有用。在多流预编码或者发射或者已预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特定选择标准(例如,将后处理信噪比最大化)来从代码本选择第一流的权重;接收机通常传递权重的索引。对于第二发射流,选择正交于第一权重的权重。在多流发射或者多用户发射的情况下,还可以基于考虑了两个流(例如,将两个流的总流通量最大化)的选择标准来选择正交权重对。
因此,针对单流发射(包括天线选择)、诸如矢量调制或者每天线速率控制(PARC)的多流发射、以及诸如空分多址(SDMA)的多用户/终端发射,代码本提供适当的预编码权重。
在接收机中执行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方式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代码本中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至少一个权重。所述代码本之一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图2中的块202)当然,如果在接收机和/或发射机中仅提供一个代码本(即,上述代码本)则实际上不需要选择代码本。
例如,在系统规范中可以设置性能标准,或者可以由用户终端来定义性能标准。
存在用作标准的多个选项:将后处理信干/噪比(SINR)最大化、或者将所接收的总信号功率最大化等。使用的标准还可以随着情况而有所变化。当然,还可以将多个标准进行组合。
在块204中,向发射机通知所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用于在发射中使用。当然,如果在接收机和/或发射机中仅提供一个代码本(即,上述代码本),则不需要向发射机传递代码本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唯一需要传递的信息是权重信息,例如,指向所选择权重的索引。
实施方式开始于块200并且结束于块206。实施方式还可以重复。
在发射机中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该代码本中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一个代码本是: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图3中的块302)在系统规范中可以设置性能标准,或者可以由用户终端来定义性能标准。
存在用作性能标准的多个选项:将后处理信干/噪比(SINR)最大化、或者将所接收的总信号功率最大化等。使用的标准还可以随着情况而有所变化。当然,还可以将多个标准进行组合。
当然,如果在接收机和/或发射机中仅提供一个代码本(即,上述代码本),则在发射机中不需要代码本信息。在那种情况下,唯一需要接收的信息是权重信息,例如指向所选择权重的索引。
在块304中,在用于发射的信号预编码中应用至少一个代码本。应用包括基于索引来对权重进行搜索。如同另外被称作的那样,还可以认为预编码是天线束加权或者信号流加权。
实施方式开始于块300并且结束于块306。实施方式是可重复的。
在发射机中执行的数据发射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发射机具有可用的信道状态信息(例如,通过反馈的频分双工(FDD)系统以及来自所接收信号的时分双工(TDD)系统),发射机其自身针对其预编码权重进行确定。
在块402中(图4),从至少一个代码本选择代码本以及在该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当然,如果在接收机中仅提供一个代码本(即,上述代码本)则实际上不需要选择代码本。
例如,可以在系统规范中设置性能标准,或者可以由用户终端定义所述性能标准。
存在用作性能标准的多个选项:将后处理信干/噪比(SINR)最大化、或者将所接收的总信号功率最大化等。使用的标准还可以随着情况而有所变化。当然,还可以将多个标准进行组合。
在块404中,向接收机通知所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用于在接收中使用,典型的是,在数据检测中使用。当然,如果在接收机和/或发射机中仅提供一个代码本(即,上述代码本),则不需要向接收机传递代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唯一需要传递的信息是权重信息,例如,指向所选择权重的索引。
在块406中,在发射的信号预编码中应用至少一个权重。预编码还可以称作天线束加权或者信号流加权。
实施方式开始于块400并且结束于块408。实施方式是可重复的。
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接收方法的实施方式中(在块602中),接收机接收关于代码本中的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在发射的信号预编码中使用所述代码本,其中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当然,如果仅提供一个代码本(即,上述代码本),则不需要代码本信息。在那种情况下,唯一需要接收的信息是权重信息,例如指向所选择权重的索引。
在块604中,在发射中的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至少一个权重用于接收,典型的是用于数据检测。
实施方式开始于块600并结束于块606。实施方式是可重复的。
应该注意,针对单个流,还存在使用仅单个权重以外权重的其他选项。例如,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者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链路WiMax或者3.9G/3GPP LTE)的情况下,可以针对不同载波使用不同的发射权重。如果针对不同载波使用不同权重,则可以选择一个权重作为频率的函数w(f),可以将权重的索引作为频率的函数i(f)而进行报告/反馈,并且该权重可以在发射和/或接收中作为频率的函数而应用。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在块202(在发射机处实现选择)或者块402中的对代码本和一个或者多个权重索引的选择。此外,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搜索权重。另外,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在收发机中对用于发射的天线加权以及信号预编码。另一实现选项是ASIC(专用集成电路)组件。这些不同实现的组合也是可行的。
在接收机中,通过使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对代码本的选择。在发射机中,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搜索权重。另外,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实现针对发射的信号预编码。另一选项是ASIC(专用集成电路)组件。这些不同实现的组合也是可行的。
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由计算机或者处理器可读的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上。计算机程序介质例如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红外或者半导体系统、设备或者传输介质。计算机程序介质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以下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程序存储介质、记录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随机访问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计算机可读软件分发包、计算机可读信号、计算机可读电信信号、计算机可读的印刷品以及计算机可读的压缩软件包。
图5示出了包括接收机和发射机的收发机的简化示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接收机和/或发射机可以具有不同于图5中所绘出的结构,并且接收机和发射机可以部分地或者整体地放置在单独的设备或者模块中。
接收部分以及发射部分两者包括用于接收机的多个天线500A、500B,以及用于发射机的多个天线500C、500D。还可以对发射和接收使用相同的天线元件。收发机还提供波束成形装置。
例如,可以以线性方式或者平面方式设置天线元件。在线性方式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元件以便形成ULA(均匀线性阵列),其中在相等距离处以直线方式设置元件。在平面方式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形成CA(圆形阵列),其中元件位于相同平面上,沿水平方向形成圆形圆周。在此情况下,覆盖了圆形的特定扇区,例如120度扇区或者甚至例如360度的整个圆形。原则上,上述单平面天线结构还可以实现为二维或者甚至三维结构。二维结构例如通过将ULA结构彼此相邻放置而实现,由此所述元件形成矩阵。天线阵列的天线元件还可以包括多个天线单元。例如,在矩阵形式天线的情况下,天线元件可以称作矩阵形式天线的矩阵列。
接收机前端502A、502B包括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可以过滤期望频带以外的频率。继而,将信号转换成为中间频率或者直接转换成为基带频率,在模拟/数字转换器504A、504B中将所述信号以此形式进行采用和量化。在A/D转换之后,将信号供给至基带处理块506A、506B,在所述基带处理块506A、506B中实现解扩、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等。在加权装置508中,可以由天线元件的基本单元乘以从多个天线所接收的信号。此后,在组合装置510中组合信号。在支持多流/MIMO接收机的情况下,块508以及块510可以通过加权和组合进一步处理的K个流特定信号,来从M个天线特定信号中生成。在单个天线接收机(M=K=1)的情况下,在接收机中不存在加权装置以及组合装置。
解调器512从所接收信号中提取载波效应。DSP块516执行诸如解码和编码的数字信号处理。DSP块516还可以确定天线元件的权重因子。控制单元514由不同单元来执行内部控制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者其中的部分涉及接收机,所述接收机用于诸如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的接收机,可以通过控制单元514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者其中的部分。可以通过收发机的发射机部分来实现信息传输。
在传输中,调制器530将数字信号调制成为射频载波。在加权装置528中,由对应于天线元件的基础单元乘以所述信号。这允许通过数字定相中的基础单元来将天线束引导朝向复矢量。在多流/MIMO传输(在附图中由另一虚线加权块来绘出)的情况下,针对K个流中的每个来独立地实现加权。在组合装置526A和526B中,将不同传输流组合为用于每个天线的单个信号。
在基带处理块524A和块524B中处理将要发射的信号。在基带处理块524A和524B中,例如在CDMA系统的情况下,通过与扩频码相乘来对所述信号扩频;或者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者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情况下,可以执行IFFT,等等。还可以仅提供一个基带块。
数字/模拟转换器522A、522B将信号从数字形式转换成为模拟形式。每个信号分量被发射至与所讨论的天线元件相对应的发射机前端520A、520B。发射机前端包括用于限制带宽的滤波器。发射机还控制传输的输出功率。
合成器518针对不同单元提供必要的载波频率。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者其中的部分涉及发射机,所述发射机诸如用于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该代码本中选择符合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和/或针对每个传输流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应用至少一个权重,可以由控制装置(单元)514和加权装置528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者其中的部分。可以由收发机的接收机部分来执行接收如下信息,所述信息是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代码本中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应该注意,通常无线信道一端中的接收机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从所述代码本中选择至少一个权重,并且向发射机通知在传输中使用的所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权重,同时,在另一端的发射机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所述代码本中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并且将所述至少一个权重应用于对传输天线信号预编码进行加权。
还可以是,位于无线信道中一端的发射机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从所述代码本中选择至少一个权重,向接收机通知所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权重以便在接收中使用,并且在传送信号预编码中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权重。在另一端的接收机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所述代码本中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并且在由发射机所发射的数据接收中使用此信息。
尽管在上文已经根据附图并参考示例描述了本发明,清楚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

Claims (30)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
向发射机通知所述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以便在传输中使用。
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
在传输或者接收的信号预编码中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权重。
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向接收机通知所述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以便在接收中使用;以及
在传输的信号预编码中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权重。
4.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代码本中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
将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至少一个权重用于接收。
5.一种设备,配置以:
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
向发射机通知所述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以便在传输中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接收机。
7.一种设备,配置以:
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代码本中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将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至少一个权重用于接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接收机。
9.一种设备,配置以:
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
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权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发射机。
11.一种设备,配置以:
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向接收机通知所述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以便在接收中使用;以及
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权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发射机。
13.一种设备,包括:
选择装置,用于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
通知装置,用于向发射机通知所述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以便在传输中使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接收机。
15.一种设备,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代码本中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
将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至少一个权重用于接收的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接收机。
17.一种设备,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
应用装置,用于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权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发射机。
19.一种设备,包括:
选择装置,用于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通知装置,用于向接收机通知所述选择的至少一个代码本和权重以便在接收中使用;以及
应用装置,用于在传输的信号预编码中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权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发射机。
21.一种代码本,所述代码本为: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22.一种编码有计算机指令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用于执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处理,所述处理包括:
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23.一种由计算机可读的并且编码有计算机指令程序的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所述指令用于执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处理,所述处理包括:
从至少一个代码本中选择代码本以及在所述代码本中选择符合预定的性能标准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所述分发介质包括至少一个如下媒体:计算机可读介质、程序存储介质、记录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计算机可读软件分发包、计算机可读信号、计算机可读电信信号、以及计算机可读压缩软件包。
25.一种编码有计算机指令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用于执行数据传输的计算机处理,所述处理包括:
从代码本中搜索用于传输的信号预编码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代码本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
执行用于传输的信号预编码。
26.一种由计算机可读的并且编码有计算机指令程序的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所述指令用于执行数据传输的计算机处理,所述处理包括:
从代码本中搜索用于传输的信号预编码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代码本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
执行用于传输的信号预编码。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所述分发介质包括至少一个如下媒体:计算机可读介质、程序存储介质、记录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计算机可读软件分发包、计算机可读信号、计算机可读电信信号、以及计算机可读压缩软件包。
28.一种编码有计算机指令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用于执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处理,所述处理包括:
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代码本中的至少一个权重,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
将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至少一个权重用于接收。
29.一种由计算机可读的并且编码有计算机指令程序的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所述指令用于执行数据传输的计算机处理,所述处理包括:
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代码本以及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代码本中的至少一个权重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代码本中之一形式如下:
1 0 0.5 0.5 0.5 0.5 0.5 0.5 0 1 0.5 e j 0 0.5 e j π 3 0.5 e j 2 π 3 0.5 e jπ 0.5 e j 4 π 3 0.5 e j 5 π 3 ;
以及
将在传输信号预编码中使用的所述至少一个权重用于接收。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所述分发介质包括至少一个如下媒体:计算机可读介质、程序存储介质、记录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计算机可读软件分发包、计算机可读信号、计算机可读电信信号、以及计算机可读压缩软件包。
CNA2007800257305A 2006-07-14 2007-07-12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代码本、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 Pending CN1014851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1969.4A CN103401658B (zh) 2006-07-14 2007-07-12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代码本、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486,856 US8396158B2 (en) 2006-07-14 2006-07-14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reception method, apparatus, codebook,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omputer program distribution medium
US11/486,856 2006-07-14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1969.4A Division CN103401658B (zh) 2006-07-14 2007-07-12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代码本、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5108A true CN101485108A (zh) 2009-07-15

Family

ID=389229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1969.4A Active CN103401658B (zh) 2006-07-14 2007-07-12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代码本、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
CNA2007800257305A Pending CN101485108A (zh) 2006-07-14 2007-07-12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代码本、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1969.4A Active CN103401658B (zh) 2006-07-14 2007-07-12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代码本、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96158B2 (zh)
EP (2) EP2041886A4 (zh)
CN (2) CN103401658B (zh)
DK (1) DK3139511T3 (zh)
ES (1) ES2718229T3 (zh)
WO (1) WO20080069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7650A (zh) * 2014-08-01 2016-02-1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波束成形器的向量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2763B2 (en) 2004-04-02 2013-09-24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ordinate transmission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systems via user clustering
US10200094B2 (en) 2004-04-02 2019-02-05 Rearden, Llc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handoff, power control and link adaptation in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output (DIDO)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394436B2 (en) 2004-04-02 2022-07-19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985811B2 (en) 2004-04-02 2021-04-20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451275B2 (en) 2004-04-02 2022-09-20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654815B1 (en) 2004-04-02 2014-02-18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277290B2 (en) 2004-04-02 2019-04-30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exploit areas of coherence in wireless systems
US9826537B2 (en) 2004-04-02 2017-11-21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inter-cluster handoff of clients which traverse multiple DIDO clusters
US10749582B2 (en) 2004-04-02 2020-08-18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ordinate transmission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systems via user clustering
US10425134B2 (en) 2004-04-02 2019-09-24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lanned evolution and obsolescence of multiuser spectrum
US9819403B2 (en) 2004-04-02 2017-11-14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handoff of a client between different distributed-input-distributed-output (DIDO) networks based on detected velocity of the client
US11309943B2 (en) 2004-04-02 2022-04-19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lanned evolution and obsolescence of multiuser spectrum
US10886979B2 (en) * 2004-04-02 2021-01-05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 adaptation in DIDO multicarrier systems
US9312929B2 (en) 2004-04-02 2016-04-12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s to compensate for Doppler effects in multi-user (MU) multiple antenna systems (MAS)
US9685997B2 (en) 2007-08-20 2017-06-20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enhance spatial diversity in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output wireless systems
US7702029B2 (en) * 2006-10-02 2010-04-20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IMO precoding enabl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power allocation an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US7965783B2 (en) * 2007-01-08 2011-06-21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ata streams via a beamformed MIMO channel
US8279960B2 (en) * 2007-05-23 2012-10-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enabling the method
KR101470501B1 (ko) * 2008-08-20 2014-1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양자화된 채널 상태 정보에 기반하여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8743985B2 (en) * 2009-01-05 2014-06-0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 base codebook structure for beamforming
CN101815314A (zh) * 2009-02-20 201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现无线网络问题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0123282A2 (ko) 2009-04-22 2010-10-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릴레이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54236B (zh) 2010-04-05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和系统
US9313747B2 (en) * 2011-07-01 2016-04-12 Intel Corporation Structured codebook for uniform circular array (UCA)
US8824579B2 (en) * 2011-09-23 2014-09-0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debook performance for non-linear arrays
US10194346B2 (en) 2012-11-26 2019-01-29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US11190947B2 (en) 2014-04-16 2021-11-30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current spectrum usag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
US11189917B2 (en) 2014-04-16 2021-11-30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radioheads
US11050468B2 (en) 2014-04-16 2021-06-29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
US9923657B2 (en) 2013-03-12 2018-03-20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US10164698B2 (en) 2013-03-12 2018-12-25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US9973246B2 (en) 2013-03-12 2018-05-15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US10488535B2 (en) 2013-03-12 2019-11-26 Rearden,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still images and video using diffraction coded imaging techniques
US10547358B2 (en) 2013-03-15 2020-01-28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dio frequency calibration exploiting channel reciprocity in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290162B2 (en) 2014-04-16 2022-03-29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
US9590708B1 (en) * 2015-08-25 2017-03-0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qual energy codebooks for antenna arrays with mutual coupling
CN109302222B (zh) 2016-05-13 201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发送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US11201647B2 (en) * 2016-08-11 2021-12-1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qual energy codebooks for coupled antennas with transmission lines
KR102364258B1 (ko) 2017-03-23 2022-02-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9327251A (zh) * 2017-08-01 2019-02-1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基于pmi的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9156A1 (en) * 1999-05-19 2002-01-24 Ari Hottinen Transmit diversity method and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2514C (zh) * 2000-11-27 2005-05-18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编码和解码语音及其参数的方法、编码器、解码器
KR20030050338A (ko) * 2001-12-18 2003-06-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가중치 갱신 방법
US6785520B2 (en) * 2002-03-01 2004-08-31 Cogni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tenna diversity using equal power joint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KR100640470B1 (ko) * 2002-06-29 2006-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킷 서비스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안테나 다이버시티방식을 사용하여 데이터를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8116262B2 (en) * 2004-06-22 2012-02-14 Rockstar Bidco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abling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050286663A1 (en) * 2004-06-23 2005-12-29 Intel Corporation Compact feedback for closed loop MIMO systems
US20060039489A1 (en) * 2004-08-17 2006-02-2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losed-loop transmit precoding
US7362822B2 (en) * 2004-09-08 2008-04-22 Intel Corporation Recursive reduction of channel state feedback
US7139328B2 (en) * 2004-11-04 2006-11-2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osed loop data transmission
US7778826B2 (en) * 2005-01-13 2010-08-17 Intel Corporation Beamforming codebook gener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KR101124932B1 (ko) * 2005-05-30 2012-03-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어레이 안테나를 이용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20060130806A (ko) * 2005-06-08 2006-1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코드북 기반 폐루프 방식의 다중 송수신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08050193A2 (en) * 2006-10-24 2008-05-02 Nokia Corporation Advanced codebook for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9156A1 (en) * 1999-05-19 2002-01-24 Ari Hottinen Transmit diversity method and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7650A (zh) * 2014-08-01 2016-02-1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波束成形器的向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37650B (zh) * 2014-08-01 2018-12-18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波束成形器的向量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06944A1 (en) 2008-01-17
DK3139511T3 (da) 2019-05-06
CN103401658B (zh) 2017-09-15
US20080013644A1 (en) 2008-01-17
US8396158B2 (en) 2013-03-12
EP2041886A4 (en) 2013-07-31
ES2718229T3 (es) 2019-06-28
EP2041886A1 (en) 2009-04-01
EP3139511B1 (en) 2019-02-20
CN103401658A (zh) 2013-11-20
EP3139511A1 (en)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1658B (zh)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设备、代码本、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分发介质
US10491277B2 (en) Feedback based on codebook subset
JP599300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底帯域プロセッシング及び無線周波数ビームステアリングの組み合わせ装置及び方法
US859416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eamforming in a multiple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codebook
KR101362608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빔포밍을 위해 적응 코드북을 이용하는 기법
CN101095327B (zh) 用于执行基于mimo的多载波系统中的信道训练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8275063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recoded signal in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66052B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预编码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CN102123779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04160B (zh) 在通信系统中选择波束组和波束子集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JP5179647B2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オーバーヘッド減少のための信号伝送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伝送方法
CN103532661A (zh) 用于比特自适应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03465A (zh) 对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用于码本增强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13235A (zh) 用于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和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70362A (zh)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
CN101695008B (zh) 多用户多天线两阶段有限反馈方法
CN102696180A (zh) 空间信道状态反馈方法和装置
KR101420177B1 (ko)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시스템들에서 상관 매트릭스를 피드백 및 구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1515906B (zh) 一种用于数据流与波束之间映射的预编码方法
CN106899339A (zh) Mimo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