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1941A - 数据传送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及光盘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送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及光盘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1941A
CN101471941A CNA2008101614236A CN200810161423A CN101471941A CN 101471941 A CN101471941 A CN 101471941A CN A2008101614236 A CNA2008101614236 A CN A2008101614236A CN 200810161423 A CN200810161423 A CN 200810161423A CN 101471941 A CN101471941 A CN 101471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ntent
data block
information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14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山洋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71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19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1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not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62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 G11B2020/10629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the buffer having a specific structur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62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 G11B2020/10675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aspects of buffer contro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62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 G11B2020/10675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aspects of buffer control
    • G11B2020/10694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aspects of buffer control output interface, i.e. the way data leave the buffer, e.g. by adjusting the clock rat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62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 G11B2020/1075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the usage of the buffer being restricted to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0759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the usage of the buffer being restricted to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content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送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及光盘记录装置。本发明提供了经由网络传送大容量的内容数据时适用的数据传送方法、和与该数据传送方法相对应能够管理内容在光盘上的记录状况的光盘记录方法和装置。实现上述目的的数据传送方法是将内容数据分割为固定长度或可变长度的数据块,对其分别进行编码处理,在传送数据块时,至少对于全部数据块,传送数据块所属内容的识别信息与用于管理内容的排列信息的第一标题信息,在传送各数据块时,传送用于至少管理该数据块的内容的排列信息的第二标题信息。

Description

数据传送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及光盘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数据传送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及光盘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化通用光盘)等中记录的电影等内容数据的流通,并不限于记录于读出专用的光盘使之流通,也可以是在读出专用的光盘上,原封不动地以可记录的格式化形式存储于服务器,经由网络而传送,将下载数据记录于光盘的流通方法。内容数据的传送,必须防止在传送目的地光盘以外的数据的二次利用,同时必须有传送系统。这样的防止传送数据的二次利用的系统,例如有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268353号公报
在经由网络传送内容数据的情况下,由于传送途中各传送路径的传送带域的不同、传送路径中通信量的增加、以及对服务器的访问的集中,通常就难以保证一定的速度。另一方面,例如在DVD具有与2小时左右的电影内容(SD映像品质约4.7Gbyte左右)相对应的存储容量,但是在假定传送速度实效值为10Mbps(1.25MB/s)的情况下,需要1小时左右的传送速度。长时间占有传送带域的一部分的情况是不希望出现的。
另一方面,在网络传送的情况下,对于传送的数据,进行用于防止传送途中的数据被二次利用的加密;及为了减轻传送路径的通信量的压缩处理(也包含多个数据的档案化的目的)。这些处理有必要在按某一单位进行加密、压缩处理完结、加密解除、扩展处理时,对其数据单位量的全部数据通过传送而接收。例如在以4.7GB的DVD内容单位进行加密、压缩处理的情况下,在传送中发生障碍(考虑出现下述情况:来自服务器的传送数据停止,暂停,传送网的硬件障碍,按照传送协议基于其它消耗(オ—バ—ヘッド)少的信息流传送引起的数据缺失等)情况下,必须从最差数据的前头开始再传送。所以必须有适合于不能期待长时间高速且稳定的传送的传送路径的、面向大容量数据(内容数据)的传送方法。
在将更大容量的数据进行加密、成为压缩处理单位的情况下,存在需要用于临时存储传送数据,对此进行加密解除、扩展处理的大容量缓存存储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被解除密码的内容,存储有意义的容量数据,在对光盘的记录以外,存在被二次利用的危险性。
在对于光盘的传送数据记录中,如果不能收集同样内容的全部数据,也就不能执行记录。所以,在数据传送途中,不能将至此为止接收的数据记录于光盘,也不能进行再现(内容的视听),是用户感到不便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数据传送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及光盘记录装置。
解决上述问题的数据传送方法为,将内容数据分割为固定长度或可变长度的数据块,对其分别进行编码处理,在传送数据块时,传送数据块所属内容的识别信息与用于管理内容的排列信息的第一标题信息,在传送各数据块时,传送用于管理该数据块的内容的排列信息的第二标题信息。
而且,解决上述问题的光盘记录装置为,包括:接口单元,其对存储有内容的传送源进行数据传送请求及接收;标题信息的检测单元,上述标题信息包含作为传送单位的数据块的内容内的排列信息;暂时存储传送的数据块,并向光盘传送的缓存单元;以及对缓存单元的写入与读出进行控制的缓存控制单元,其中,上述缓存控制单元以接收的数据块为单位确保缓存区域,对数据块的写入与读出进行控制,并释放对光盘的传送结束后的缓存区域。
根据本发明,对于内容信息,分割为适合于通过网络传送的数据形式,同时附加管理所分割的数据的次序的标题信息,进行传送,由此能够对接收方的数据排列进行管理,能够在维持对于内容的数据排列的同时,对光盘进行数据传送、以及记录。
进而,在通过将大容量的内容作为分割数据而传送,在传送中发生障碍等时使记录中断的情况下,能够将至此为止的传送数据记录于光盘。进而,通过仅确保对于传送的分割数据的缓存器,掌握对传送数据的写入光盘的传送结束而进行开放,能够节约对于加密、压缩等编码的解码处理所需要的缓存器的容量。进而,通过使接收方的缓存器中存在的数据作为内容数据而成为没有意义的小容量数据,能够抑制内容数据的二次利用。
进而,通过对构成内容的全部分割数据管理其向光盘的记录状况,将管理表记录于光盘,在内容传送途中中断记录,光盘排出后再次装载的情况下,能够对于未记录的内容数据进行传送要求,对光盘进行记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光盘记录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对于内容数据的传送方法的说明图。
图3是对于传送数据的数据缓存器结构与处理的说明图。
图4是说明对于数据缓存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通过多条信道进行传送时的缓存器控制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光盘的区域构成、记录方法、下载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7是说明分割数据的光盘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光盘
2—光头
3—调制解调电路
4—缓存存储器
5—主I/F电路
6—光盘驱动器
7—外部I/F电路
8—数据缓存器组
9—驱动器I/F电路
10—标题解析电路
11—缓存器控制电路
12—扩展电路
13—DST生成电路
14—控制器
15—主控制装置
16—内容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关于本发明的数据传送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及光盘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装置方框图。在图中,1是记录经由传送网(网络)而传送的内容数据的光盘,2是对光盘1进行记录标记的读取与写入的光头,3是通过对传送数据的调制处理而变换为适合于对光盘1的记录的信号、并在再现时变换为调制前的原来数据的调制解调电路,4是用于对于传送数据进行适合于对光盘1的记录的交错处理(インタ—リンブ)及错误订正符号等的附加、对解调数据进行交错处理及错误订正处理的缓存存储器,5是控制I/F总线中数据的发送与接收的主I/F电路,由2~5的构成要素构成光盘驱动器6。
接着,对于驱动器控制装置15的结构进行说明,该驱动器控制装置15进行对于光盘驱动器6的记录再现控制、与对于内容服务器16存储的内容数据进行的数据传送控制。7是对传送网控制数据传送的外部I/F电路,8是临时存储接收的传送数据的数据缓存器,通过在半导体存储器及硬盘驱动器上确保区域而实现。数据缓存器进而在每个传送单位确保独立的各区域(数据缓存器1、2、3、…、N)。9是控制对于I/F总线的数据传送、对光盘间的传送进行控制的驱动器I/F电路,10是对在从内容服务器16传送内容数据时附加、管理数据传送顺序等的标题信息进行检测、对其内容进行解析的标题解析电路,11是对于数据缓存器8进行传送数据的写入与读出的控制的缓存器控制电路,12是对写入数据缓存器的数据进行加密解除及针对压缩处理的扩展处理的扩展电路,13是生成对于内容数据的光盘的记录状况进行管理的表(DST:Download Status Table,下载状态表)的DST生成电路,14是包含10~13的构成要素、不仅电路装置而且基于微机的程序控制也能够实现的控制器。
在图1的装置中,使用图2对从内容服务器16传送的内容数据的传送方法加以说明。在图2中,(a)是向光盘1下载的电影等的内容数据,也包含视频、音频信息、再现控制中使用的播放清单等应用数据,进而还包含对光盘的访问存取、再现所必要的UDF(通用盘格式)等文件格式信息。对于这一连串的内容数据,避免对传送网中传送带域的长时间占有,在通信量混杂时,能够容易按照传送结束的程度对数据进行分割。例如作为分割的单位,可以是数十MB(字节,byte)~数百MB(例如传送网的实际速度为10Mbps(每秒比特,1.25MB/s)的程度,在约1分左右的传送时间的情况下,为75MB左右)。分割单位可以是固定长度或可变长度,在图2的情况下是表示分割为固定长度,仅按照固定长度没有分割尽的最后数据的容量不同的情况。进而,在由传送网传送数据时,以防止中继服务器中内容数据的二次利用与控制传送时间为目的,按照分割数据单位,进行加密、压缩处理等的编码处理。内容数据中包含的视频、音频数据,有基于MPEG方式等而原样被压缩的情况,也有不进行作为分割数据的压缩处理的情况。
分割后的数据,可以通过传送网而传送,向光盘的记录维持内容数据的排列,光盘再现时的内容数据访问,在再现方面是所希望的。所以,在内容数据的前头,对于对内容的全部分割数据的信息表的内容顺序表(Content Sequence Table:CST),进而在分割数据的前头,生成包含对于内容数据的排列的识别信息的内容顺序标题(ContentSequence Header:CSH),并进行附加。进而,分别附加识别分割数据传送的结束的数据结束标记(DEM)、和识别最终内容的内容结束标记(CEM)。存在CST与CSH被编码的情况,与分割数据同样,防止向光盘的传送的目的以外的利用(图2(b))。
使用图2(c)、(d)对CST、CSH的一例加以说明。在图2(c)中,CST是由以下部分所构成:表示从内容前头至结束的分割数据的排列的顺序编号、对于分割数据的名称、数据容量的数据传输所必要的信息,对各分割数据或分割数据源的内容数据的复制限制、加密方式、传送源的服务器信息与分割数据处理所必要的信息,进而还有用于识别内容本身的识别信息,分割数据的总数信息等。
在图2(c)的一例中,顺序编号表示对应于从内容前头至结束的各分割数据的排列,用于从其信息与关于分割数据的名称、容量的信息接收分割数据,以及对光盘的传送的控制。进而,对于各分割数据,即对内容数据的复制限制信息、加密方式的项目,表示作为传送目的地的下载介质(光盘)限定,数据被实施加密、压缩处理的情况。进而,作为分割数据的连接信息,附加传送源的服务器名称及访问地址等信息。在图2(c)中,表示分割的数据各自的传送源不同的情况。作为连接信息,也可以考虑不限于一个的传送源、地址信息,存储2个以上的信息,对于分割数据请求传送时用于访问目的地的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关于由多个分割数据构成的内容数据的信息,给予内容识别信息。例如相当于关于电影名称的信息,内容服务器上管理的管理编码等。进而,也给予关于分割数据总数的信息。
接着,对于图2(d)的CSH,在其随后接着存储以传送的分割数据特有的顺序编号为开始的信息。作为存储的信息的项目与CST同样,用于对分割数据的处理。
使用图3对由以上说明的方法,对通过传送网进行传送的各分割数据进行接收与缓存,对向光盘传送数据的控制进行说明。图3(a)是表示对分割数据进行临时存储的数据缓存器8的说明图。数据缓存器是由以下的区域所构成,对外部I/F电路7接收的分割数据进行临时存储的下载区域,对于分割数据进行加密解除、存储扩展处理后的分割数据的扩展区域,以及记录数据区域。进而,也有根据分割数据的接收状态而确保多个数据缓存器的情况。数据缓存器可以是以硬盘驱动器为代表的高速、大容量记录装置及半导体存储器等。对数据缓存器8的各区域的确保、对该区域的数据写入与读出,是由缓存器控制电路11所控制。
特别是,对使用硬盘驱动器的情况下的数据缓存区域的确保为,在数据缓存区域内,或多个数据缓存器与数据缓存器之间连续的存储区域虽然没有必要,但是,由于接收数据的写入、扩展处理、对光盘的传送处理数据的读出等访问(读取)的增加,优选写入、读出时间最小的区域,例如采用CAV(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恒定角速度)方式的硬盘驱动器,确保在旋转速度高的外周侧。进而希望硬盘驱动器的磁头移动速度最小的连续或接近区域。
接着,对由缓存器控制电路11进行控制、外部I/F电路7接收的分割数据的处理加以说明。图3(b)表示来自内容服务器16的分割数据传送时间比对于该扩展后的数据的光盘记录时间短的传送状态的情况下的处理。缓存器控制电路11首先确保数据缓存器8内的数据缓存器1,与CSH的检测相呼应,将分割数据开始写入下载区域,表示分割数据的最终的DEM检测,或写入CST、CSH表示的数据容量部分,结束数据向下载区域的数据存储。缓存器控制电路11,例如将下载区域之后作为扩展区域,启动扩展电路12,读出存储于下载区域的数据,同时进行加密解除、扩展处理,写入扩展区域。向扩展区域的写入结束后,缓存器控制电路11通过驱动器I/F电路9而进行扩展数据向光盘的传送。
另一方面,与对于数据缓存器1的下载区域的写入结束相呼应,缓存器控制电路11重新确保数据缓存器2,接着通过外部I/F电路7向内容服务器16请求对下一个顺序编号的分割数据传送。如果对于数据缓存器2中下一个分割数据的扩展处理结束,则与向数据缓存器1的光盘的数据传送结束相呼应,开始数据缓存器2中存储的数据向光盘的传送。
以后进行同样的处理,但重新确保数据缓存器的必要性的判断,在向下载区域的写入结束时,确认对于前面确保的另一数据缓存器的状态。在状态为释放状态,即该数据缓存区域向光盘的数据传送结束,可以重写别的数据的情况下,不进行新的确保,而是将释放状态的数据缓存区域作为对下一个分割数据的数据缓存器而利用。如果不存在释放状态的数据缓存区域,则重新确保数据缓存器。在图3(b)中,由于在向数据缓存器2写入分割数据终了时不存在释放状态的数据缓存区域,所以重新确保数据缓存器3。由于在数据缓存器3的分割数据写入终了时数据缓存器1为释放状态,所以对于数据缓存器1的区域,开始分割数据的传送处理。
图3(c)表示来自内容服务器16的分割数据的传送时间比对于其扩展后的数据的光盘记录时间长的传送状态的情况下的处理。对于数据缓存器的确保、处理,与图3(b)的说明同样。
还有,缓存器控制电路11,在将分割数据写入各数据缓存器时,保持标题解析电路10监测的顺序编号与对于数据缓存器中确保的各分割数据的缓存区域的对应,在光盘传送时,通过以该信息为基础控制数据缓存器的读出,调整分割数据对光盘的传送顺序。
根据顺序而控制对于缓存区域的读出。
而且,数据缓存器中的处理并不限于上述说明,例如在以加密、压缩处理的方式,使得向扩展电路12输入的分割数据与输出的光盘传送数据的排列一对一地对应的情况下,就不需要确保数据缓存器中的扩展区域,能够节约缓存器的容量。这对于将存储容量有限的半导体存储器等作为数据缓存器而使用的情况下是有效的。进而,对于数据缓存器读出扩展数据,不需要进行写入处理,能够减少通过扩展电路进行处理中所必要的缓存器访问次数,减少将数据传送至光盘的额外消耗时间。在图3(b)、(c)中,不需要扩展处理部分所花费的时间,仅需要传送数据对于下载区域的存储时间,以及为了向光盘进行数据的传送的读出时间。
图4的流程图是表示由缓存器控制电路11对于数据缓存器8的控制方法。在图4的S401中,检测来自内容服务器16的最初传送数据中包含的CST,由标题解析电路10进行内容的解析,解析内容识别信息、数据数、顺序等信息。接着,通过外部I/F电路7对内容服务器16提出来自前头的分割数据的传送请求(S402)。另一方面,缓存器控制电路11在数据缓存器8中,确保对于传送数据的其他下载区域(图3(a)),确认数据已经向光盘传送结束的数据缓存器的有无(S403)。在S403中没有传送终了的数据缓存器的情况下,确保新的数据缓存器,通过传送数据的写入与读出而进行数据向光盘的传送(S404)。在S403中有传送终了的数据缓存器的情况下,在使该缓存区域为释放状态之后,进行传送数据的写入,进行向光盘的传送(S405)。
进而,在S406中,在对于内容的全部分割数据的传送终了、或传送一部分后中断的情况下(例如能够考虑下述情况,传送网的通信量混杂、传送速度显著恶化的情况;用户在内容传送途中中止数据传输的情况;以及在对于内容的程序编辑上、可下载的内容随着时间被顺序释放,最终成为一个内容的情况等),全部的数据缓存器成为释放状态。成为释放状态的缓存区域,在别的数据传送时被重写的情况下,重写与内容无关的数据。进而,在以由S401接收与解析的CST为基础,由DST生成电路13生成下载状态表(DST),通过驱动器I/F电路9而记录于光盘驱动器(S408)。使用图6对DST进行详细说明,这里将其说明予以省略。在S406中,在分割数据继续传送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来自S402的处理。
通过以上说明的将内容作为分割数据而传送,对数据缓存器的写入与读出进行控制,能够维持对于内容的分割数据的排列,同时能够进行对光盘的数据传送控制。进而,以缓存区域中分割数据的写入与读出处理结束位置作为释放区域,作为下一个数据传送等数据缓存器,由此,在记录目的光盘以外的记录区域,仅作为最小限度的内容数据,能够难以进行光盘记录目的以外的二次利用。
(实施例2)
图5是表示使用图3说明的数据缓存器控制的另一例。图5表示对于图1中内容服务器16请求同时传送多个分割数据的情况,以及从CST中包含的连接信息对存储了同一内容数据的另一服务器等,进行分割数据的传送请求的情况下的数据缓存器控制。数据缓存器的结构与控制方法都可以适用图3(a)、图4,其说明予以省略。
在图5中,例如在传送网的传送信道中,使用信道A与信道B的多个信道,通过外部I/F电路7对内容服务器16请求连续的分割数据的传送请求。缓存器控制电路11按照分割数据的接收顺序,进行向缓存器的写入与读出,进行数据向光盘的传送。在图5中,例如表示的是信道A的传送速度因向服务器访问的集中及传送网的途中通信量混杂而延迟,对于信道B的传送速度有大的延迟的情况。将传送信道选择为A,确保数据缓存器1,继续传送数据的写入。另一方面,确保对于信道B的数据缓存器2,进行与信道A传送中的分割数据相连接的数据的写入处理。在对于数据缓存器2的写入终了后也继续伴随着向数据缓存器1的写入或向光盘的传送的读出的情况下,缓存器控制电路11重新顺序确保数据缓存器3、4,使用信道B进行下一个分割数据的传送。对于数据缓存器2以后数据向光盘的传送,等待数据对数据缓存器1的传送结束而进行。进而,在该例中,对数据缓存器1的处理结束后,作为释放状态,要求不利于传送速度慢的信道A,而使使用信道B进行分割数据的传送。
还有,在中途中止传送速度慢的信道A的传送,数据缓存器开放,使用信道B,从数据前头重新开始数据传输等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中止的时刻由信道B请求在数据缓存器中残留的数据以后的分割数据,进行传送。
在使用多个信道同时进行分割数据的传送的情况下,有数据缓存器的写入结束时间不同的情况。调整来自数据缓存器的读出顺序,根据分割数据对于内容的排列而进行对光盘的记录,与实施例1中的说明同样,缓存器控制电路11根据对于检测出的分割数据的顺序编号与写入了该分割数据的数据缓存器区域的对应,控制对数据缓存区域的读出,由此调整分割数据向光盘的传送顺序。
(实施例3)
接着,使用图6、图7,对来自数据缓存器的传送数据记录于光盘时进行的内容分割数据管理方法与记录方法加以说明。
在图6中,(a)表示光盘1的物理层的区域结构。图6中PCA(PowerCalibration Area:功率标准区域)是记录前进行的用于光头2的记录功率调整的区域,是由以下区域所构成:包含表示盘的种类等的识别信息的引入区域,对记录数据进行记录的用户数据区域,以及表示用户区域结束的引出区域。关于引入区域内的识别标记,例如DVD-R盘可以在盘制造时通过预制凹坑(プリピット)形成,例如将服务器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记录为可下载的专用盘的识别信息。在通过检测该识别信息而用于光盘装载时的盘识别等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于对于实施例1、2中说明的内容的数据向光盘传送的许可的判断中。对于除此之外的引入与引出区域,对光盘不进行更多的追记,即进行终结(close)处理的情况下所记录的区域。
图6(b)是表示作为分割数据向光盘的记录,进行了3次追记的情况。(b)中,在第一次的记录中记录了分割数据1、2,进而生成管理对于内容的分割数据的记录状况、管理进展的DST(Download StatusTable:下载状态表),在用户数据区域的部分确保区域,进行记录。通过DST的更新、记录,能够把握光盘的最新记录状况,例如能够在内容途中将光盘从驱动器装置临时排出,之后能够进行对后续内容的分割数据的传送请求与追记。在图6(b)中是在以后第二次、第三次的记录中对DST进行更新与追记。
DST的生成由DST生成电路13所进行,除了接收的CST/CSH的头中包含的信息,例如、进而追加表示内容的各分割数据的向光盘的记录状况的记录状态信息,对于已传送数据的光盘上的LBA(LogicalBlock Address:逻辑模块地址),进而还追记专门把握对于内容的全部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图6(c))。而且,不仅是追记,在光盘能够重写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在旧的DST上重写最新的DST。DST区域是在用户数据区域内,但也可以是确保图6(a)中的其他区域。
接着,使用图7对通过图1的装置中进行的、对来自数据缓存器的光盘传送数据进行的记录、追记处理加以说明。在图7中,通过使用图6说明的光盘的加载与引入区域再现,判定是否是识别标记的检测结果向驱动器控制部15的传送,内容数据能够向光盘传送的光盘(S701)。在判定了是能够进行内容数据传送的光盘的情况下,通过驱动器I/F电路9而访问DST区域,进行再现,DST生成电路13进行最新的表内容的分析(S702)。在S703中,在根据DST解析对于内容数据未记录的分割数据存在的情况下,以DST中包含的内容识别信息、顺序编号及连接信息为基础,请求对于内容服务器的数据传输(S705)。在对于内容数据未记录部分不存在的情况下,在同一盘中追记别的内容的情况,或不进行DST的检测,判定了光盘是未记录盘的情况下,是从新的内容前头向光盘传送的情况,根据由内容服务器16传送的CST,请求数据的传送,按照顺序向光盘传送。
在S704、S705之后,缓存器控制电路11对数据缓存器8进行数据缓存器的确保、传送数据的写入,在基于读出的缓存处理之后,进行向光盘的传送(S706),开始与光盘中已经记录的追记之前的传送数据的顺序编号相连续的分割数据的追记(S707)。数据缓存器中的处理,可以适用图3、图4中说明的处理。
进而,在S709中,由图2(b)中说明的CEM检测而判断将内容的最终分割数据传送包含在DST或CST与CSH中的顺序编号等(S709),在顺序最终的分割数据传送结束后,开始引出区域的追记的终结(ファイナライズ)处理,作为内容数据的光盘上的界限而生成边界(border)(セッション)(S710),进而更新DST,追记于光盘(S713),结束对于内容的记录。还有,S710在光盘中记录有别的内容的情况下,不进行终结处理,生成边界,维持能够向光盘追记的状态。而且,DST的更新将全部数据的记录状态的集约信息的记录状态作为“完成态”,进而将对应于各分割数据的状态也作为已经记录完成,向DST反映对于内容没有追记数据的情况。
接着,在S709中,对于内容向光盘的记录未结束的状态,记录中断的情况加以说明。首先,在S711中,控制器14临时保持记录中断后的LBA。作为可选择项,也有在该时刻对于光盘生成边界的情况,与对于内容来说对已经记录的部分的信息再现相对应。进而,在S712中,在由光盘驱动器6排出光盘的情况下,进行S713的处理,在盘再次加载时,能够对内容中未记录数据的追记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在S712中不进行盘的排出,在再开始分割数据的传送控制的情况下,由S703再开始处理。
还有,S702中DST的解析结果,在对于内容存在有未记录数据的情况下,有禁止向不同内容的光盘进行记录的情况。
禁止记录的判断为,在检测出使用由服务器传送的CST与光盘记录的DST中包含的内容识别信息而传送的内容,与光盘中已经记录的内容不一致,且从记录状态对于内容存在有未记录部分的情况下,禁止向光盘的追记。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是根据对于内容未记录部分的合计数据容量(从DST的容量信息所得到)与光盘中可记录的残留盘容量,计算出今后可能分配于传送的别的内容的光盘存储容量,与由CST所得的、别的内容所必要的数据容量相比较,而判断禁止记录的情况。进而,这种情况在能够在光盘上确保对于别的内容的存储容量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由DST把握对于光盘记录途中的内容未记录部分的合计数据容量,在确保对于该数据容量的光盘上的区域的基础上,追记对于别的内容的传送数据的情况。

Claims (10)

1.一种传送大容量的内容信息的数据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内容数据分割为固定长度或可变长度的数据块,对其分别进行编码处理,
在传送数据块时,传送数据块所属内容的识别信息与用于管理内容的排列信息的第一标题信息,
在传送各数据块时,传送用于管理该数据块的内容的排列的第二标题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数据块的传送中,传送表示其结束的第一结束识别信息,在包含内容终端的数据块的传送时,传送表示内容结束的第二结束识别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第一或第二标题信息中包含的信息,包含识别内容传送目的地的记录介质的信息、关于对数据块实施的编码方式的信息、以及识别数据块的传送源的连接信息。
4.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其接收通过传送网络传送的内容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光盘,该光盘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接口单元,其对存储有内容的传送源进行数据传送请求及接收;
标题信息的检测单元,所述标题信息包含作为传送单位的数据块的内容内的排列信息;
暂时存储传送的数据块,并向光盘传送的缓存单元;以及
对缓存单元的写入与读出进行控制的缓存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缓存控制单元以接收的数据块为单位确保缓存区域,对数据块的写入与读出进行控制,并释放对光盘的传送结束后的缓存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暂时存储数据块的缓存单元至少包括:
相对于所传送的数据块的第一缓存区域;
对于数据块的编码解除所必需的第二缓存区域;以及
存储对光盘的传送数据的第三缓存区域,其中,
第二、第三缓存区域在缓存单元中是共同的存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接口单元依次请求来自内容数据前端的数据块传送,或者使用多条传送信道同时请求多个,
缓存控制单元对于缓存单元确保缓存区域,并控制所接收的数据块的写入,进而,
从通过标题检测单元所得到的排列信息维持内容中数据块的排列,并控制对缓存区域的读出、向光盘的传送。
7.一种光盘记录方法,是将内容数据分割为固定长度、可变长度,接收传送的数据块,记录至光盘的光盘记录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对于至少包含表示内容中数据块的排列的信息并与数据块一起传送的标题信息,进一步根据各数据块的光盘记录状况,追加管理记录、未记录的信息,从而生成记录表,记录至光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标题信息中,还包含识别各数据块的传送源的连接信息,生成包含该信息的记录表,记录至光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盘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题信息至少还包含识别各数据块的传送源的连接信息,
根据光盘上的记录表的再生,判定内容有无未记录数据块,当存在未记录块时,进行从对于该数据块的连接信息向传送源的传送请求,对所传送的数据块进行记录控制。
10.一种光盘记录方法,是将内容数据分割为固定长度、可变长度,接收传送的数据块,记录至光盘的光盘记录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至少包含表示内容中数据块的排列的信息、与进行内容的识别的识别信息,根据与数据块共同传送的标题信息生成记录表,记录至光盘,
通过光盘上记录表的再现,将用记录表管理的内容识别信息与相对于向光盘进行记录的数据块的内容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响应识别信息的一致,追加数据块,
响应识别信息的不一致,禁止追记,保护光盘上已记录完成的内容数据。
CNA2008101614236A 2007-09-25 2008-09-25 数据传送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及光盘记录装置 Pending CN1014719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46489A JP2009076172A (ja) 2007-09-25 2007-09-25 データ伝送方法、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2007246489 2007-09-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1941A true CN101471941A (zh) 2009-07-01

Family

ID=40471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614236A Pending CN101471941A (zh) 2007-09-25 2008-09-25 数据传送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及光盘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80300A1 (zh)
JP (1) JP2009076172A (zh)
CN (1) CN10147194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71202B2 (en) 2009-04-21 2012-05-01 Google Inc. Asynchronous distributed object uploading for replicated content addressable storage clusters
JP5788308B2 (ja) * 2011-12-22 2015-09-30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整列回路及び受信装置
JP2018055757A (ja) 2016-09-30 2018-04-0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磁気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磁気データ処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08928A4 (en) * 1996-04-11 2007-08-08 Hitachi Ltd DISK UNIT AND CALCULATOR
US5991817A (en) * 1996-09-06 1999-11-23 Cisco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network router
US6704866B1 (en) * 1997-07-11 2004-03-09 Cisco Technology, Inc. Compression and encryption protocol for controlling data flow in a network
JP3618529B2 (ja) * 1997-11-04 2005-02-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
US6295575B1 (en) * 1998-06-29 2001-09-25 Emc Corporation Configuring vectors of logical storage units for data storage partitioning and sharing
US6862622B2 (en) * 1998-07-10 2005-03-01 Van Drebbel Mariner Llc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CP/IP) packet-centric wireless point to multi-point (PTMP) transmission system architecture
US6430159B1 (en) * 1998-12-23 2002-08-06 Cisco Systems Canada Co.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at MPEG-2 transport stream layer
US6351733B1 (en) * 2000-03-02 2002-02-26 Hearing Enhancement Compan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ommodating primary content audio and secondary content remaining audio capability in the digital audio production process
GB2364867B (en) * 2000-07-17 2003-12-10 Advanced Risc Mach Ltd A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lave interface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slave logic unit by a plurality of master logic units
JP4884591B2 (ja) * 2001-03-06 2012-02-29 株式会社ハル研究所 コード読取装置、娯楽システム及び記録媒体
EP1480460A4 (en) * 2002-02-28 2007-02-14 Sony Corp CAMERA SERVER AND IMAGE DISTRIBUTION METHOD
FR2842057B1 (fr) * 2002-07-05 2005-10-28 Canon Kk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 donnees dans un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JP3863497B2 (ja) * 2002-12-04 2006-1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学的情報記録装置及び光学的情報処理装置
CN1720725A (zh) * 2002-12-06 2006-01-1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流数据包的视频记录器控制
JP3856449B2 (ja) * 2003-04-24 2006-12-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並びにドライブ装置
EP1480107A3 (en) * 2003-05-16 2006-05-24 Berner Fachhochschule Hochschule für Technik und Architektur Biel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of a user with an authorizing device, and a security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US20050071045A1 (en) * 2003-09-26 2005-03-31 Clini Lilian Soraya Soneghet Self-service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disks with digital recordings
US7127569B2 (en) * 2004-03-05 2006-10-24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ncluding media drive resume recording feature
KR100619023B1 (ko) * 2004-05-25 2006-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기록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방법, 기록/재생 장치
KR100689443B1 (ko) * 2004-08-21 2007-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송 데이터를 저장하기 위한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송수신 방법
CN1977333B (zh) * 2005-04-22 2010-09-29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重放装置和重放方法
JP2007080358A (ja) * 2005-09-13 2007-03-29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2007087487A (ja) * 2005-09-21 2007-04-05 Funai Electric Co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20070299787A1 (en) * 2006-06-22 2007-12-27 Shelor Iii William H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nalyzing stocks
US7836220B2 (en) * 2006-08-17 2010-11-16 Apple Inc. Network direct memory access
US7827323B2 (en) * 2006-12-08 2010-11-02 Marvell Israel (M.I.S.L.)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ipheral device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76172A (ja) 2009-04-09
US20090080300A1 (en) 200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50295B1 (e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in real time
US7039297B2 (en)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suitable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AV data on/from disc, recorder and reproducer for the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disc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6938199B2 (en) Recording medium for storing real time recording/reproduction infor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in real time, and file opera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4575780B2 (ja) 対話形記録媒体再生方法及び対話形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EP1600957A2 (en) Optical disc recording system
CN100405841C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1471941A (zh) 数据传送方法、光盘记录方法及光盘记录装置
JPH10312650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CN100520780C (zh) 记录控制设备,记录控制方法及整合有照相机的记录设备
US6108289A (en) Optical disc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overwriting information on a previously recorded packet of an optical disc
KR100601204B1 (ko) 실시간 파일을 레코딩하기 위한 방법
JP4078560B2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システム
JP3824939B2 (ja) 再記録可能な記録媒体へのオーディオデータ記録方法
CN109844860B (zh) 盘的记录方法、再现方法、记录装置和再现装置
TWI336884B (en) Writing data to an optical disc
RU2300148C2 (ru)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записи/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и в реальном масштабе времени,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писи и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в реальном масштабе времени и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файлов с их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RU2289860C2 (ru)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записи/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и в реальном масштабе времени
RU2303823C2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записи и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файлов реального времени
JP4123283B2 (ja) 記録媒体記録装置
JP2006012204A (ja) 記録管理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JP2006155888A (ja)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