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3835A - 一种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及扰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及扰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3835A
CN101463835A CNA2008102415507A CN200810241550A CN101463835A CN 101463835 A CN101463835 A CN 101463835A CN A2008102415507 A CNA2008102415507 A CN A2008102415507A CN 200810241550 A CN200810241550 A CN 200810241550A CN 101463835 A CN101463835 A CN 101463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urbing
flabellum
flow
flow devic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415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3835B (zh
Inventor
王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8102415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638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63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3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3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38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及扰流装置,该扰流装置包括出风罩和底壳,在所述出风罩上设有进风道,所述出风罩设置在所述底壳上,在所述出风罩与所述底壳构成的空腔内设有电机和扇叶,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底壳内,所述扇叶位于出风罩内,所述电机通过电机轴带动所述扇叶旋转,使气流从进风道的进风口流入出风罩,并从出风罩的出风口排出,在所述进风道内还设有扰流增压扇叶,该扰流增压扇叶随着所述电机同步旋转,将气流从进风口向出风罩方向吸入。本发明在现有扰流装置的进风道内增设了扰流增压扇叶,利用扰流增压扇叶增强气流从进风口流入排风罩内,从而提高了该扰流装置的排风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及扰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及用于使空气扰流的扰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家用扰流装置,如图7和图8所示,它包括出风罩100和底壳200,在所述出风罩100上设有进风道300,所述出风罩100设置在所述底壳200上,在所述出风罩100与所述底壳200构成的空腔内设有电机400和扇叶500,所述电机400位于所述底壳200内,所述扇叶500位于出风罩100内,所述电机400通过电机轴410带动所述扇叶500旋转,使气流从进风道300的进风口310流入出风罩100,并从出风罩100的出风口110排出。这种扰流装置往往使用的电机功率较小,进风道较长,并且一般会在这种扰流装置的进风口处装上过滤罩(未画出),使的该扰流装置的进风效果受到影响,故其排风也不理想,影响该扰流装置在其它小产品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进风效果好的扰流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是:提供一种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在扰流装置的进风道内增设有由扰流装置的同一个电机驱动的扰流增压扇叶,该扰流增加扇叶驱动气流从进气口向电机方向流动。
作为对发明的方法的改进,上述扰流增加扇叶可以是与所述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分离的,所述扰流增加扇叶由所述电机同轴驱动,或者也可以是所述扰流增加扇叶与所述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连为一体,其直接由所述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带动旋转。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扰流装置,包括出风罩和底壳,在所述出风罩上设有进风道,所述出风罩设置在所述底壳上,在所述出风罩与所述底壳构成的空腔内设有电机和扇叶,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底壳内,所述扇叶位于出风罩内,所述电机通过电机轴带动所述扇叶旋转,使气流从进风道的进风口流入出风罩,并从出风罩的出风口排出,在所述进风道内还设有扰流增压扇叶,该扰流增压扇叶随着所述电机同步旋转,将气流从进风口向出风罩方向吸入。
所述扰流增压扇叶设置在所述电机轴上,并与所述扇叶是分离的。
所述扰流增压扇叶连接在所述扇叶上。
所述扰流增压扇叶是通过粘胶连接或焊接在所述扇叶上的。
所述扰流增压扇叶是直接由扇叶局部向进风道内延伸而形成的。
在所述进风道的进风口上还设有空气过滤罩。
本发明在现有扰流装置的进风道内增设了扰流增压扇叶,利用扰流增压扇叶增强气流从进风口流入排风罩内,从提高了该扰流装置的排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组装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组装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组装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产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组装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它就是在扰流装置的进风道内增设了至少一个由扰流装置的同一个电机驱动的扰流增压扇叶,该扰流增加扇叶驱动气流从进气口向电机方向流动。这种扰流增加扇叶可以是与所述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分离的,如图1中所示,所述扰流增加扇叶由所述电机同轴驱动,或者也可以是所述扰流增加扇叶与所述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连为一体,其直接由所述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带动旋转,这种方式可以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所述扰流增加扇叶的结构与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的结构不同,如图1所示的扰流增加扇叶为涡式扰流增加扇叶,而通过胶粘或者焊接在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上,让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直接带动其旋转,也可以是与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的结构相同,只不过其尺寸要适合于进风道的内径,如图5所示,图5中的进风道内小于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的直径,所以,它是在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的局部向进风道内延伸而成的扰流增加扇叶,即所谓的一体式扰流增加扇叶。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的一种扰流装置,包括出风罩1和底壳1,在所述出风罩1上设有进风道3,所述出风罩1设置在所述底壳2上,在所述出风罩1与所述底壳2构成的空腔内设有电机4和扇叶5,所述电机4位于所述底壳2内,所述扇叶5位于出风罩1内,所述电机4通过电机轴41带动所述扇叶5旋转,使气流从进风道3的进风口31流入出风罩1,并从出风罩1的出风口11排出,在所述进风道3内还设有与所述扇叶5分离的扰流增压扇叶6,该扰流增压扇叶6是涡式扇叶(这种说法是否准确请核准),设置在所述电机轴41上,与所述电机4同步旋转,增加气流从进风口31向出风罩1方向吸入的力度。在上述扰流装置中,除电机4和电机轴41外的其它部分均可用塑料制作。
图1和图2中所示的扰流增压扇叶6与所述扇叶5是分体的,通过电机轴31联动,实际上,图1和图2中的扰流增压扇叶6与所述扇叶5还可以设计成通过胶粘或焊接(如果是塑料件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将两者连为一体,直接由所述扇叶5带动扰流增压扇叶6旋转的结构。
请参见图3和图4,图3和图4与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其大体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扰流增压扇叶6是轴流扇叶(这种说法是否准确请核准),显然,这种扰流增压扇叶6也可以粘接或焊接在所述扇叶5上。
请参见图5和图6,图5和图6与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其大体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扰流增压扇叶6直接由扇叶5局部向进风道3内延伸而形成的,实际上是连体式扇叶一种形式。
上述三种实施例中,均可以在所述进风道3的进风口31上设有空气过滤罩(未画出),用于过滤进入扰流装置内的原始空气。

Claims (9)

1、一种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扰流装置的进风道内增设有由扰流装置的同一个电机驱动的扰流增压扇叶,该扰流增加扇叶驱动气流从进气口向电机方向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增加扇叶是与所述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分离的,所述扰流增加扇叶由所述电机同轴驱动,或者所述扰流增加扇叶与所述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连为一体,其直接由所述扰流装置的本身的扇叶带动旋转。
3、一种扰流装置,包括出风罩和底壳,在所述出风罩上设有进风道,所述出风罩设置在所述底壳上,在所述出风罩与所述底壳构成的空腔内设有电机和扇叶,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底壳内,所述扇叶位于出风罩内,所述电机通过电机轴带动所述扇叶旋转,使气流从进风道的进风口流入出风罩,并从出风罩的出风口排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道内还设有扰流增压扇叶,该扰流增压扇叶随着所述电机同步旋转,将气流从进风口向出风罩方向吸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增压扇叶设置在所述电机轴上,并与所述扇叶是分离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增压扇叶连接在所述扇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增压扇叶是通过粘胶连接或焊接在所述扇叶上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增压扇叶是直接由扇叶局部向进风道内延伸而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增压扇叶是涡式扇叶或轴流扇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道的进风口上还设有空气过滤罩。
CN2008102415507A 2008-12-23 2008-12-23 一种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及扰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38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15507A CN101463835B (zh) 2008-12-23 2008-12-23 一种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及扰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15507A CN101463835B (zh) 2008-12-23 2008-12-23 一种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及扰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3835A true CN101463835A (zh) 2009-06-24
CN101463835B CN101463835B (zh) 2011-06-08

Family

ID=40804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4155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3835B (zh) 2008-12-23 2008-12-23 一种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及扰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6383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5031A (zh) * 2018-08-17 2018-11-27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增压装置、风机及油烟机
CN108930659A (zh) * 2017-05-22 2018-12-0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风扇
CN113552287A (zh) * 2021-06-15 2021-10-26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宝丰县供电公司 一种六氟化硫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8895031B (zh) * 2018-08-17 2024-06-04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增压装置、风机及油烟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0659A (zh) * 2017-05-22 2018-12-0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风扇
CN108895031A (zh) * 2018-08-17 2018-11-27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增压装置、风机及油烟机
CN108895031B (zh) * 2018-08-17 2024-06-04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增压装置、风机及油烟机
CN113552287A (zh) * 2021-06-15 2021-10-26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宝丰县供电公司 一种六氟化硫检测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3835B (zh) 201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46190U (zh) 离心风机蜗壳、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JP2009525434A5 (zh)
CN102518603A (zh) 油烟机风机及安装有该风机的油烟机
IN2012DN01413A (zh)
CN102011755A (zh) 无扇叶风扇装置
WO2011009525A3 (de) Lüfter mit einem elektronisch kommutierten antriebsmotor
CN101463835B (zh) 一种提高扰流装置进风效率的方法及扰流装置
CN2890441Y (zh) 耐高温风机
CN203892263U (zh) 一种具有增压降噪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涡轮结构
CN201373537Y (zh) 一种扰流装置
KR20050121455A (ko) 팬 조립체 및 이를 갖춘 공기청정기와 공기조화기
CN103711712B (zh) 送风机
CN201818527U (zh) 一种串联式小流量高压头离心鼓风机
CN201874900U (zh) 无扇叶风扇装置
CN208669689U (zh) 增压装置、风机及油烟机
CN208623477U (zh) 有刷直流电机的通风结构
CN2690633Y (zh) 风扇装置及装设有该风扇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772338A (zh) 一种电机式磁性空气分离机
CN207161361U (zh) 一种直流无刷风机
CN108895031B (zh) 增压装置、风机及油烟机
CN203770180U (zh) 一种风机组件及采用该风机组件的智能吸尘器
CN102927044A (zh) 异形风机风叶
CN209115346U (zh) 分流式贯流风机
CN2723738Y (zh) 无蜗壳多出风口的离心风机
CN203014595U (zh) 一种快速降温的电机及榨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