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2401B - 喷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2401B
CN101462401B CN2008101861322A CN200810186132A CN101462401B CN 101462401 B CN101462401 B CN 101462401B CN 2008101861322 A CN2008101861322 A CN 2008101861322A CN 200810186132 A CN200810186132 A CN 200810186132A CN 101462401 B CN101462401 B CN 101462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amount
nozzle
injection
fresh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61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2401A (zh
Inventor
林寿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62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2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2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2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41J2/1742Open waste ink collectors, e.g. ink receiving from a print head above the collector during borderless printin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喷墨装置,包括:喷嘴,配置成在第一定时于冲洗位置进行油墨的第一冲洗喷射,并且配置成进行油墨的点形成喷射以在目标介质上形成图像;第一计算器,配置成计算所设想的在以点形成喷射方式喷射墨点的第二定时所要供应到喷嘴的第一新墨量;比较器,配置成比较第一量与所要供应到喷嘴以进行第二喷射的新油墨的第二量;以及,第二计算器,配置成基于差和油墨性质改变来计算为了使第一量变为不少于第二量通过第一冲洗喷射所要喷射的第三墨量。

Description

喷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喷嘴或类似物中喷射墨滴的喷墨装置,尤其涉及确定在冲洗喷射中于预定冲洗喷射位置所要喷射的墨量的技术。
背景技术
通常,在喷墨打印机中,从喷嘴中喷射墨滴以在成像介质上形成图像。
在这种喷墨打印机中,当从喷嘴中喷射油墨时,在喷嘴末端部中的弯月面和油墨面接触外部空气,因此溶剂等从该面渗出,油墨粘度增加,油墨成分被氧化,使油墨性质改变。因此,例如存在不能将油墨喷射为正常的墨滴且形成在成像介质上的图像质量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定期地将给定量的油墨喷射在设置于成像区域之外的冲洗喷射区域中(冲洗喷射),从而将变稠的油墨喷射出并且将新油墨供应到喷嘴中。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冲洗喷射中的墨量按所设想的最差的条件设定。即,将墨量设定为在前一道次没有油墨喷射的情况下可以正常地将最容易变稠的最小量的墨滴喷射到随后道次中的成像区域的最远端。
因此,冲洗喷射消耗的墨量大,例如,在具有大量喷嘴的打印机中(例如,工业打印机),在冲洗喷射中消耗了相当大量的油墨,出现运行成本增加的问题。
作为减少不必要油墨消耗的技术,计算记录头的油墨喷射数(喷射计数)并且基于喷射数(喷射计数)确定油墨排放量的技术是已知的。(例如,参考JP-A-07-47696)
尽管上述减少油墨消耗的技术是已知的,但是对于减少油墨消耗而言这是不够的,并且需要能进一步减少该墨量的技术。
发明内容
依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喷墨装置,包括:喷嘴,配置成在第一定时、于冲洗位置进行油墨的第一冲洗喷射,并且配置成在进行第一冲洗喷射之后,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同时进行至少一次油墨的点形成喷射以在目标介质上形成图像;第一计算器,配置成:基于在第一定时与第二定时之间发生的油墨性质改变以及在第一定时与第二定时之间所要喷射的油墨的量,计算所设想的在以点形成喷射的方式喷射墨点的第二定时所要供应到喷嘴的新油墨的第一量;第一存储器,存储所要供应到喷嘴以在第二定时执行点形成喷射的新油墨的第二量;比较器,配置成比较第一量与第二量以计算第一量与第二量之间的差;第二计算器,配置成:基于差和油墨性质改变,计算为了使第一量变为不少于第二量通过第一冲洗喷射所要喷射的油墨的第三量;和第二控制器,配置成使喷嘴在第一定时喷射油墨的第三量。
在上述喷墨装置中,第二定时是以点形成喷射方式喷射墨点的每个定时。
在上述喷墨装置中,喷嘴可配置成在进行点形成喷射之后于第三定时进行油墨的第二冲洗喷射;第一计算器可配置成计算所设想的在第三定时所要供应到喷嘴的新油墨的第四量;比较器可配置成比较第四量和第二量;并且第二计算器可配置成计算使第四量变为不少于第二量的第三量。
在上述喷墨装置中,喷嘴可配置成喷射不同量的油墨;且第二量包括不同值,每个值与不同量之一相关联。
上述喷墨装置可包括第二存储器,其存储第一系数,第一系数表明在喷嘴从喷射用于点形成喷射的第一墨滴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喷射用于点形成喷射的第二墨滴的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时段中产生的油墨性质改变率。并且,在上述喷墨装置中,第一计算器可配置成:通过将第一位置的第一量与第一系数相乘再与第一墨滴的量相加,计算第二位置的第一量。
在上述喷墨装置中,第二计算器可配置成:将差除以表明第一定时与第二定时之间产生的油墨性质改变率的第二系数,以计算第三量。
上述喷墨装置可包括第三存储器,其存储倍数M,倍数M表明从冲洗位置移动到喷嘴能够喷射用于点形成喷射的墨点的第三位置的第二时段是从喷射用于所述点形成喷射的第一墨滴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喷射用于所述点形成喷射的第二墨滴的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时段的多少倍。并且,在上述喷墨装置中,第二计算器可配置成:通过将第一系数增加到M次幂来计算第三系数,第三系数表明在第二时段中产生的油墨性质改变率;并且通过将第三性质改变率与第四系数相乘计算第二系数,其中第四系数表明在喷嘴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第三时段中产生的油墨性质改变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计算喷墨装置在冲洗喷射中所要喷射的油墨的量的方法,所述喷墨装置包括:喷嘴,其配置成在第一位置进行作为冲洗喷射的油墨的第一喷射,并且配置成在进行第一喷射之后,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同时进行至少一次油墨的第二喷射以在目标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在第一喷射与第二喷射之间的油墨性质改变以及在第一喷射与第二喷射之间所要喷射的油墨的量,计算所设想的当进行第二喷射时所要供应到喷嘴的新油墨的第一量;比较第一量与所要供应到喷嘴以执行第二喷射的新油墨的第二量,以计算第一量与第二量之间的差;和基于差和油墨性质改变,计算为了使第一量变为不少于第二量通过第一喷射所要喷射的油墨的第三量。
附图说明
可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打印机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2是描述依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印头移动和冲洗位置的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功能模块图;
图4是示出依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光栅缓存器和冲洗滴数保持寄存器的图;
图5是描述依据本发明该实施例新鲜度系数和时间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和
图6是依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墨量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的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制,本发明依据权利要求的范围,所有在实施例中描述的元件及其组合都并非本发明解决手段必不可少的。
首先,将对作为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喷墨装置的示例的喷墨打印机进行讨论。
图1是依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打印机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打印机1设置有压板24,用于形成图像的纸张(成像介质的示例)在压板24上传输并放置在压板24上。
能够沿平行方向(水平方向,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滑架21与压板24相距预定间隔地设置在压板24上方。印头22和墨盒(未示出)安装在滑架21中。印头22形成有用于喷射油墨的喷嘴23,并且设置在印头22上的压电元件10膨胀和收缩,从而可以喷射存储在印头22中的油墨。当油墨从印头22的喷嘴23中喷射出来时,响应于喷出油墨量的量的油墨从墨盒供应到印头22。即,油墨喷射量和供应到印头22的新油墨的量相同。
用于接收冲洗喷射时的墨滴的左冲洗喷射区域25L和右冲洗喷射区域25R设置在压板24的两侧。
下面,将讨论依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打印机中成像时的印头移动操作和冲洗操作。
图2是描述依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印头移动和冲洗的视图。首先,当打印机1的成像过程开始时,移动滑架1使得喷嘴23定位在右冲洗喷射区域25R上方,且在该位置(冲洗喷射位置)进行冲洗喷射。接下来,移动滑架21使得其沿向左方向加速然后在成像区域(IFA:在该实施例中,在成像介质M上方)到达给定速度。然后,移动滑架21使得其在超出成像区域后减速且定位于左冲洗喷射区域25L上方。期间,在成像区域中,从安装在滑架21中的印头22的喷嘴23中喷射响应于所要形成的图像部分的墨滴。
在此之后,沿副扫描方向(沿图的前向)输送成像介质M,用以形成下一道次的成像介质M的区域来到喷嘴23移动范围的正下方。
接下来,当喷嘴23处于左冲洗喷射区域25L上方的位置(冲洗喷射位置)时进行冲洗喷射。接下来,移动滑架21使得其沿向右方向加速然后在成像区域M到达给定速度。然后,移动滑架21使得其在超过成像区域M之后减速并且定位在右冲洗喷射区域25R上方。期间,重复与上述类似的过程直到所有道次的成像完成以形成图像。
下面,将讨论依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功能结构。
图3是依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功能模块图。
在打印机1中,CPU(中央处理器)2、程序ROM(只读存储器)3、RAM(随机存取存储器)4、接口5、DMAC(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器)6通过总线7连接,其中RAM 4为新鲜度阈值存储装置、新鲜度系数存储装置和倍数存储装置的示例。CPU2、ROM 3、RAM 4等对应于计算机。
滑架驱动电路11和供纸驱动电路12连接到接口5。用于使滑架21移动的滑架电机13连接到滑架驱动电路11。用于操作供纸机构(未示出)的供纸电机14连接到供纸驱动电路12。
印头接口8连接到DMAC 6。压电驱动电路9连接到印头接口8。压电驱动电路9连接到压电元件10,其中压电元件10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于印头22的喷嘴23设置。在实施例中,打印机1具有多个喷嘴,每个喷嘴用于喷射一种颜色的油墨(例如黄、品红、青、黑)。
程序ROM 3存储了引导程序等的多种程序。在该实施例中,程序ROM 3存储了用于执行后述的墨量确定处理的程序。
RAM 4用作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区域或用作存储CPU 2的处理所使用的数据的工作区域。在此实施例中,RAM 4存储与可从每个喷嘴喷射的液滴尺寸相对应的新鲜度阈值。新鲜度是所设想的在一时间点预先供应到喷嘴的新油墨的墨量,而新鲜度阈值是表明为了喷射一滴墨滴而预先供应到喷嘴23的新油墨的墨量的新鲜度的阈值。墨滴尺寸越小,粘度效应越大。因此,墨滴尺寸越小,新鲜度阈值越大。
RAM 4存储喷射间隔FL(EIFL)。如图2所示,喷射间隔FL是表明从冲洗喷射位置到成像区域开始端的时间的信息以及表明从成像区域末尾端到下一冲洗喷射位置的时间的信息。在此实施例中,喷射间隔FL是喷嘴23从成像区域的一个点位置移动到下一点位置所花费的时间的倍数。
RAM 4还存储表明在直到喷嘴23从一个点位置移动到下一点位置的时间中油墨性质改变百分比的新鲜度系数(基准新鲜度系数:RFDC)。
RAM 4还存储表明用于每个喷嘴的经过喷嘴的油墨喷射位置与所要喷射的墨滴尺寸(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光栅缓存器(raster buffer)4a。RAM 4还存储用于保持表明每个喷嘴的在每个道次开始时所要冲洗的墨量的信息(例如,墨滴数)的冲洗滴数保持寄存器4b。
图4是示出依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光栅缓存器和冲洗滴数保持寄存器的图。图4A示出与其中一个喷嘴(喷嘴#1)相对应的光栅缓存器4a,图4B示出与其中一个喷嘴(喷嘴#1)相对应的冲洗滴数保持寄存器4b。
光栅缓存器4a存储表明有无油墨喷射和在点位置喷射油墨的情况下的墨量的油墨喷射数据(喷出墨滴类型数据:EDTD)。EDTD形成矩阵,该矩阵包括对应于道次的行和对应于点位置的列。除此之外,如图4A所示,行设置在副扫描方向,列设置在主扫描方向。例如,喷出墨滴类型数据“00”表明在该点位置没有油墨喷射;“01”表明小尺寸墨滴的喷射,“10”表明中等尺寸墨滴的喷射,“11”表明大尺寸墨滴的喷射。冲洗滴数保持寄存器4b保持墨滴数量(FL喷射计数:FLEC)作为在每个喷嘴23中每个道次开始时所要喷射的墨量的信息。在此实施例中,在冲洗喷射时,喷射预定尺寸的墨滴(例如:中等尺寸)。
再参照图3,接口5在CPU 2与滑架驱动电路11和供纸驱动电路12之间传递数据。滑架驱动电路11按照CPU 2的命令驱动滑架电机13以使滑架21沿主扫描方向(水平方向)移动。供纸驱动电路12按照CPU 2的命令驱动供纸电机14以操作供纸机构沿垂直于主扫描方向的副扫描方向(垂直方向)传输成像介质(例如:纸张)。
DMAC 6按照CPU 2的命令获取RAM 4的光栅缓存器4a和冲洗滴数保持寄存器4b中的数据并且将数据传递到印头接口8。
印头接口8将从DMAC 6传递的数据传递到压电驱动电路9,然后基于所传递的数据使压电元件10膨胀和收缩,从而从印头22的喷嘴23喷射预定墨量的墨滴。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可以喷射大、中、小三种尺寸的墨量不同的墨滴。
CPU 2控制部件3到6的操作。还通过接口5向滑架驱动电路11和供纸驱动电路12传递用于操作滑架21和供纸机构的命令。CPU 2还将存储在程序ROM 3中的程序读取到RAM 4中并且执行这些程序,从而实现新鲜度计算装置、比较装置和喷射量计算确定装置以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
具体地,CPU 2基于在冲洗喷射时间与喷射一滴用以形成光栅中的图像部分的墨滴的时间之间所喷射的墨量和在该时间间隔中的油墨性质改变来计算表明所设想的在喷射一滴墨滴时所要预先供应到喷嘴的新油墨的墨量的新鲜度。
在此实施例中,由于油墨性质改变,使用供应到喷嘴的墨量的变化百分比(新鲜度系数)来计算新鲜度。
图5是描述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新鲜度系数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时刻“0”表明油墨已经从喷嘴23喷出的时间点,换言之,新油墨已经供应到喷嘴23的时间点。
由于油墨从喷嘴23中喷射(由于油墨供应到喷嘴23),随着时间流逝,油墨溶剂蒸发进而墨量减少,因此油墨的新鲜度系数减少,如图5所示。
再次参照图3,CPU 2在所计算出的新鲜度与新鲜度阈值之间进行比较。如果新鲜度与新鲜度阈值之间的比较结果被预先确定(例如,如果确定新鲜度小于新鲜度阈值或如果确定新鲜度等于或小于新鲜度阈值),则CPU 2基于新鲜度阈值与新鲜度之间的差和冲洗喷射时间与喷射所述一滴墨滴的时间之间的油墨性质改变来确定为了使喷射所述一滴墨滴时的新鲜度变为新鲜度阈值或超过新鲜度阈值在冲洗喷射时所要喷射的墨量。
下面,将参照附图讨论依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打印机1的墨量确定处理。
图6是依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墨量确定过程的流程图。这是确定一个喷嘴的墨量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打印机1中,对所有喷嘴执行类似的处理。
CPU 2通过执行存储在程序ROM 3中的程序进行墨量确定处理。
首先,CPU 2将“0”存储在RAM 4中的喷嘴新鲜度(NFD)参数中,将“0”存储在垂直位置(VP)参数中,将“0”存储在与冲洗滴数保持寄存器4b的每一路径相对应的区域中(步骤S1)。用于存储与冲洗滴数保持寄存器4b的处理目标的道次(垂直位置)相对应的FL喷射量的区域被示出为FL喷射计数[垂直位置]。
下面,CPU 2从RAM 4中获取基准新鲜度系数,将基准新鲜度系数增加到喷射间隔FL次幂,将结果存储在新鲜度系数FL(FDCFL)参数中,将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与新鲜度系数FL参数的值相乘,将结果存储在喷嘴新鲜度参数中,并且将“0”存储在水平位置(HP)参数中(步骤S2)。新鲜度系数FL参数是表明与通过冲洗喷射所供应的油墨相关的对应时间(位置)的新鲜度系数;在该时间点,是在喷嘴处于成像区域的开始点位置的时间点时的新鲜度系数。根据处理步骤,利用基准新鲜度系数和喷射间隔FL,可以容易、快速地计算出在喷嘴处于成像区域开始点位置的时间点时的新鲜度系数。
接下来,CPU 2将处理目标在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处的喷出墨滴类型数据从光栅缓存器4a存储进墨滴类型(DT)参数中(步骤S3)。光栅缓存器4a中的处理目标在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的喷出墨滴类型数据被示出为喷出墨滴型数据[垂直位置][水平位置]。
接下来,CPU 2从RAM 4中获取与存储在墨滴类型参数中的墨滴类型相对应的新鲜度阈值(FDTV),并且在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与新鲜度阈值之间进行比较以确定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是否大于新鲜度阈值(步骤S4)。
作为比较结果,如果确定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大于新鲜度阈值,则意味着在该位置含有足以喷射油墨的新鲜度,因而处理进行到步骤S6。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等于或小于新鲜度阈值,则CPU 2从对应墨滴类型的新鲜度阈值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中减去与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相对应的墨滴类型的新鲜度阈值,并且将该结果除以新鲜度系数FL参数的值与冲洗喷射时的一滴墨滴的墨量(存储在RAM4中的FL墨滴量)的相乘结果。与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相对应的墨滴类型的新鲜度阈值和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之间的差表明在该位置新鲜度不足。新鲜度系数FL参数的值与FL墨滴量(FLDA)的相乘结果表明能够在进行一滴墨滴的冲洗喷射时于该位置增加的新鲜度。因此,前者除以后者的结果是在冲洗喷射时所要附加喷射的墨滴的所需最小数。
接下来,CPU 2将墨滴数存储在附加FL喷射计数(AFLEC)参数中。CPU 2将附加FL喷射计数参数的值与冲洗滴数保持寄存器4b中的FL喷射计数[垂直位置]的值相加并且将结果存储在FL喷射计数[垂直位置]中。因此,将在冲洗喷射时所要喷射的墨滴总数存储在FL喷射计数[垂直位置]中。CPU 2将附加FL喷射计数参数的值与新鲜度系数FL参数的值以及FL墨滴量相乘,将结果与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相加,并且将相加的结果存储在喷嘴新鲜度参数中(步骤S5)。由此,将反映冲洗喷射中所添加的墨滴的新鲜度存储在喷嘴新鲜度参数中。
接下来,CPU 2将基准新鲜度系数与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相乘,将表明在该位置所要喷射的墨量的喷出墨滴量[墨滴类型]与该乘积结果相加,并且将相加的结果存储在喷嘴新鲜度参数中。由此,将下一位置的新鲜度存储在喷嘴新鲜度参数中。CPU 2将新鲜度系数FL参数的值与基准新鲜度系数相加,并且将结果存储在新鲜度系数FL参数中。由此,将在下一处理目标位置的从冲洗喷射时间起的新鲜度系数(新鲜度系数FL)存储在新鲜度系数FL参数中。接下来,CPU 2将水平位置参数的值加一,并且将结果存储在水平位置参数中,从而将下一水平位置设定为处理目标(步骤S6)。
接下来,CPU 2确定处理目标的水平位置是否在成像区域内(步骤S7)。如果水平位置处于成像区域内,CPU 2再次执行从步骤S3开始的步骤;如果水平位置不在成像区域内,CPU 2进行到步骤S8。
在步骤S8,CPU 2将基准新鲜度系数增加到喷射间隔FL次幂,将结果与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相乘,并且将结果存储在喷嘴新鲜度参数中。由此,将下一冲洗喷射位置的喷嘴新鲜度存储在喷嘴新鲜度参数中。CPU 2将基准新鲜度系数增加到喷嘴间隔FL次幂,将结果与新鲜度系数FL参数的值相乘,并且将结果存储在新鲜度系数FL参数中。由此,将下一冲洗喷射位置的从前一冲洗喷射时间起的新鲜度系数(新鲜度系数FL)存储在新鲜度系数FL参数中。
接下来,CPU 2从RAM 4中获取与FL墨滴类型(在冲洗中预先确定的墨滴类型)相对应的新鲜度阈值并且在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与新鲜度阈值之间进行比较以确定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是否大于新鲜度阈值(步骤S9)。
作为比较的结果,如果确定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大于新鲜度阈值,则意味着在下一冲洗喷射位置含有足以用于喷射油墨的新鲜度,因此处理进行到步骤S11。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喷嘴新鲜度等于或小于新鲜度阈值,则CPU 2从FL墨滴类型的新鲜度阈值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中减去FL墨滴类型(FLDT)的新鲜度阈值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并且将结果除以新鲜度系数FL参数的值与冲洗喷射时的墨滴量(FL墨滴量)的相乘结果。FL墨滴类型的新鲜度阈值与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以及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与FL墨滴类型的新鲜度阀值之间的差表明在下一冲洗喷射位置新鲜度不足。新鲜度系数FL参数值与FL墨滴量的乘积结果表明当在前一冲洗喷射位置进行一滴墨滴的冲洗喷射时在下一冲洗喷射位置能够增加的新鲜度。因此,前者除以后者的结果是在前一冲洗喷射时间所要附加喷射的墨滴的所需最小数。
接下来,CPU2将计算结果存储在附加FL喷射计数参数中。CPU 2将附加FL喷射计数参数的值与冲洗滴数保持寄存器4b中的FL喷射计数[垂直位置]的值相加,并且将结果存储在FL喷射计数[垂直位置]中。CPU 2将附加FL喷射计数参数的值与新鲜度系数FL参数的值以及FL滴数相乘,将结果与喷嘴新鲜度参数的值相加,并且将相加的结果存储在喷嘴新鲜度参数中(步骤S10)。由此,将反映冲洗喷射中所添加的墨滴的新鲜度存储在喷嘴新鲜度参数中。
接下来,CPU 2对垂直位置参数的值加一,并且将结果存储在垂直位置参数中,从而将下一垂直位置(道次)设定为处理目标(步骤S11)。
接下来,CPU 2确定处理目标的垂直位置是否处于成像区域内(步骤S12)。如果垂直位置处于成像区域内,CPU 2再次关于该垂直位置执行从步骤S2开始的步骤;如果垂直位置不在成像区域内,则意味着已经在垂直方向对每个道次计算了用于冲洗喷射的墨量,因此处理终止。
相应地,在每个道次成像之前,将所要喷射的用作冲洗的墨滴数存储在冲洗滴数保持寄存器4b中。
依据该处理,在保证可以适当地喷射为了形成图象所要喷射的墨滴和冲洗喷射时的墨滴的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冲洗喷射量。
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中,为了成像,DMAC 6从RAM 4的冲洗滴数保持寄存器4b中读取所要喷射的用作冲洗的墨滴数的数据,并且通过印头接口8将数据传递到压电驱动电路9。压电驱动电路9基于所传递的所要喷射的用作冲洗的墨滴数的数据在每个道次中于成像时进行冲洗喷射。由于冲洗喷射中的墨滴数是依据上述墨量确定处理确定的墨滴数,可以有效减少废墨并且可以适当地喷射用于成像的墨滴。于是,可以在成像介质上形成高质量图像。
虽然已经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可以理解本发明不仅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用于其它实施例中。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用于利用压电元件喷射墨滴的喷墨打印机,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例如可以应用于通过加热油墨喷射墨滴的喷墨打印机。
在上述实施例中,沿主扫描方向的双方向运动时喷射用于成像的墨滴,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模式。例如,可以仅在沿单向移动时喷射用于成像的墨滴。
在该实施例的描述中,以喷嘴从冲洗喷射位置到成像区域开始端的移动时间和喷嘴从成像区域的末尾端到冲洗喷射位置的移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作为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上述时间可以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新鲜度系数和油墨新鲜度可以响应于时间计算。
在上述实施例中,打印机中的计算机执行墨量确定处理,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墨量确定处理可以在连接到打印机的计算机中执行程序时而执行。

Claims (7)

1.一种喷墨装置,包括:
喷嘴,所述喷嘴配置成在第一定时、于冲洗位置进行油墨的第一冲洗喷射,并且配置成在进行第一冲洗喷射之后,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同时进行至少一次油墨的点形成喷射以在目标介质上形成图像;
第一计算器,所述第一计算器配置成:基于在所述第一定时与在所述点形成喷射中喷射墨点的第二定时之间发生的油墨性质改变以及在所述第一定时与所述第二定时之间所要喷射的油墨的量,计算所设想的在所述第二定时所要供应到喷嘴的新油墨的第一量;
第一存储器,所述第一存储器存储所要供应到所述喷嘴以在所述第二定时执行所述点形成喷射的新油墨的第二量;
比较器,所述比较器配置成比较所述第一量与所述第二量以计算所述第一量与所述第二量之间的差;
第二计算器,所述第二计算器配置成:基于所述差和所述油墨性质改变,计算为了使所述第一量变为不少于所述第二量通过所述第一冲洗喷射所要喷射的油墨的第三量;和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配置成使所述喷嘴在所述第一定时喷射所述油墨的第三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装置,其中:
所述喷嘴配置成在进行所述点形成喷射之后于第三定时进行油墨的第二冲洗喷射;
所述第一计算器配置成计算所设想的在第三定时所要供应到所述喷嘴的新油墨的第四量;
所述比较器配置成比较所述第四量和所述第二量;并且
所述第二计算器配置成计算使所述第四量变为不少于所述第二量的第三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装置,其中:
所述喷嘴配置成喷射不同量的油墨;并且
所述第二量包括不同值,每个值与所述不同量之一相关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装置,其中:
所述喷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存储器,所述第二存储器存储第一系数,所述第一系数表明在所述喷嘴从喷射用于所述点形成喷射的第一墨滴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喷射用于所述点形成喷射的第二墨滴的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时段中产生的油墨性质改变率;并且
所述第一计算器配置成:通过将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量与所述第一系数相乘再与所述第一墨滴的量相加,计算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一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计算器配置成:将所述差除以表明所述第一定时与所述第二定时之间产生的油墨性质改变率的第二系数,以计算所述第三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装置,还包括:
第三存储器,所述第三存储器存储倍数M,所述倍数M表明从所述冲洗位置移动到所述喷嘴能够喷射用于所述点形成喷射的墨点的第三位置的第二时段是从喷射用于所述点形成喷射的第一墨滴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喷射用于所述点形成喷射的第二墨滴的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时段的多少倍,其中:
所述第二计算器配置成:
通过将第一系数增加到M次幂来计算第三系数,所述第三系数表明在第二时段中产生的油墨性质改变率;并且
通过将第三性质改变率与第四系数相乘来计算所述第二系数,其中所述第四系数表明在所述喷嘴从所述第三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三时段中产生的油墨性质改变率。
7.一种用于计算喷墨装置在冲洗喷射中所要喷射的油墨的量的方法,所述喷墨装置包括:喷嘴,所述喷嘴配置成在第一位置进行作为冲洗喷射的油墨的第一喷射,并且配置成在进行第一喷射之后,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同时进行至少一次油墨的第二喷射以在目标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在所述第一喷射与所述第二喷射之间的油墨性质改变以及在所述第一喷射与所述第二喷射之间所要喷射的油墨的量,计算所设想的当进行所述第二喷射时所要供应到所述喷嘴的新油墨的第一量;
比较所述第一量与所要供应到所述喷嘴以执行所述第二喷射的新油墨的第二量,以计算所述第一量与所述第二量之间的差;和
基于所述差和所述油墨性质改变,计算为了使所述第一量变为不少于所述第二量通过所述第一喷射所要喷射的油墨的第三量。
CN2008101861322A 2007-12-19 2008-12-19 喷墨装置 Active CN101462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27080A JP5211676B2 (ja) 2007-12-19 2007-12-19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JP2007-327080 2007-12-19
JP2007327080 2007-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2401A CN101462401A (zh) 2009-06-24
CN101462401B true CN101462401B (zh) 2011-06-08

Family

ID=40803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61322A Active CN101462401B (zh) 2007-12-19 2008-12-19 喷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74743A1 (zh)
JP (1) JP5211676B2 (zh)
CN (1) CN1014624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43654A (ja) * 2010-01-15 2011-07-28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9419B2 (ja) * 1998-12-14 2001-09-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6488354B2 (en) * 1999-12-07 2002-12-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11676B2 (ja) 2013-06-12
JP2009148925A (ja) 2009-07-09
US20090174743A1 (en) 2009-07-09
CN101462401A (zh) 200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246294A1 (en) Method of cleaning print head
KR101317780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잉크젯 프린터 및 화상형성장치의 구동 제어방법
US20060214961A1 (en) Ink jet printer and preliminary-ejection control method
JPH0621087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制御方法
US9120306B2 (en) Method to execute a print interruption in printing operation of an ink printing system with at least one printing apparatus
CN101683783A (zh) 喷墨打印装置和喷射部的加湿方法
JP20082650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066131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3118133A5 (zh)
JP418573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7240983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preliminary discharge control method
CN101462401B (zh) 喷墨装置
JP2007290404A (ja) 印字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US8240807B2 (en) Calibration process for multi-die print cartridge
US6523932B2 (en) Periodic ejection of printing fluid to service orifices of an inkjet printer
US20070024649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droplet size of ink droplets released by an ink jet printer
US6547365B1 (en) Printhead end of life detection system
JP5271102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4735245B2 (ja) 制御装置、液滴吐出装置、液滴吐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40223032A1 (en) Correcting metho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computer system, and correction pattern
US8096631B2 (en) Ink-jet type image-form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type image-forming method
JPH03515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15705116U (zh) 用于拼接喷头的固定部件及打印设备
JPH08197744A (ja) 印字装置
JP2002292847A (ja) 記録ヘッド、それを用いる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