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1220B - 对便携式通信装置中的音频信号的调整方法和便携式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便携式通信装置中的音频信号的调整方法和便携式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1220B
CN101461220B CN200680054897XA CN200680054897A CN101461220B CN 101461220 B CN101461220 B CN 101461220B CN 200680054897X A CN200680054897X A CN 200680054897XA CN 200680054897 A CN200680054897 A CN 200680054897A CN 101461220 B CN101461220 B CN 101461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ne
sound
earcon
environment
surrou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548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1220A (zh
Inventor
克莱斯·霍夫马姆
佩尔·海瑟卢斯
马格努斯·汉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Original Assignee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filed Critical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ublication of CN101461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1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1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12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9/0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9/02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 H04M19/04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the ringing-current being generated at the substations
    • H04M19/042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the ringing-current being generated at the substations with variable loudness of the ringing tone, e.g. variable envelope or amplitude of ring signal
    • H04M19/044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the ringing-current being generated at the substations with variable loudness of the ringing tone, e.g. variable envelope or amplitude of ring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ambient noi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由便携式通信装置(10)产生的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调整的方法,该便携式装置(10)设置有用于将声音呈现给该装置(10)的用户的发声装置(14)以及用于对在包围该装置(10)的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状态进行检测的至少一个传感器(20、22、24)。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在包围该装置(10)的环境中的该常规状态的测量值;作为对可听事件的响应,从该传感器(20、22、24)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该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该装置(10)的环境中的当前状态;根据该当前状态与该常规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对该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调整;利用该发声装置(14)来呈现可听信号。本发明也提供一种适于执行该方法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Description

对便携式通信装置中的音频信号的调整方法和便携式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通信装置以及对由这种装置产生的可听(audible)信号的调整。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对便携式通信装置中的这种可听信号进行调整的方法、被设置成对这种可听信号进行调整的便携式通信装置以及用于执行这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是,便携式通信装置能够接收请求语音通信的呼叫和不同类型的消息,例如SMS(短消息业务)和MMS(多媒体短信业务)等。通常,利用从扬声器或蜂鸣器等发出的可听信号,来将接收到外部呼叫或消息等的事件通知给该装置的用户。同样公知的是,可通过类似方式(即,利用从扬声器或蜂鸣器等发出的可听信号)来将在便携式装置内部发生的事件通知给用户。这种内部事件例如可以是来自日历功能的会议通知和来自闹铃功能的闹铃通知等。 
然而在许多场合中,从扬声器或蜂鸣器等发出的可听信号被在包围该便携式装置的环境中的各种状态所淹没、衰减或者干扰。在大多数便携式装置中,如果该装置的用户增大可听信号的音量,则可以解决这种问题。这对于将事件通知给用户的可听信号以及对于在语音通信中重现人声的可听信号来说的确是这样。然而,在安静环境中、尤其是在他人附近,高音量的可听通知信号通常令人感觉烦扰、不便或别扭。这对于在语音通信中重现人声的可听信号来说也是这样,因为如果可听信号音量太高,则谈话可能会被偷听。此外,如果可听信号太响,则用户在安静环境中可能感觉不舒服。 
这使得便携式装置的用户的选择不多。一种选择是为可听信号选取在大多数情况下合适的中等音量,虽然这种中等音量在安静环境中太大 而在嘈杂环境太小。另一种选择是当包围该装置的状态改变时,使得用户可以改变可听信号的音量。然而,这要求不实用地按压按钮等。 
考虑到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对在当前包围该便携式装置的环境中的各个状态适用的可听信号特性将是有利的。具体地说,提供一种获得可听信号的合适特性的简单方法将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以下问题:为便携式装置的用户提供一种具有方便地适应于在当前包围该装置的环境中的各个状态的特性的可听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过提供一种对由便携式通信装置产生的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调整的方法来实现这个目的,该便携式装置设置有用于将声音呈现给所述装置的用户的发声装置以及用于对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状态进行检测的至少一个传感器。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常规状态的测量值;作为对可听事件的响应,从所述传感器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所述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当前状态;根据所述当前状态与所述常规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对所述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调整;以及利用所述发声装置来呈现所述可听信号。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包括第一方面的这些特征,并且附加的是,所述传感器是麦克风、键区、光线检测器或者加速计(accelerometer)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包括第二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获得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常规声音状态的测量值;作为对可听事件的响应,从所述麦克风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所述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当前声音状态;根据所述当前状态与所述常规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对所述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包括第三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如果所述当前声音的音量高于所述常规声音的音量,则增大所述可听信号的音量;而如果所述当前声音状态的音量低于所述常规声音状态的音量,则减小所 述可听信号的音量。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包括第三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如果所述当前声音的较高频谱中的能量小于所述当前声音的较低频谱中的能量,则增大所述可听信号的较高频谱中的能量。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包括第二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获得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常规光线状态的测量值;作为对可听事件的响应,从所述光线检测器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所述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当前光线状态;根据所述当前状态与所述常规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对所述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包括第六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如果所述当前光线的强度高于所述常规光线的强度,则减小或者关闭所述可听信号的音量。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包括第二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获得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常规声音及光线状态的测量值;作为对可听事件的响应,从所述麦克风及光线检测器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所述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当前声音及光线状态;根据所述当前状态与所述常规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对所述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包括第八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如果所述当前声音的音量高于所述常规声音的音量,并且所述当前光线的强度高于所述常规光线的强度,则减小或者关闭所述可听信号的音量。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包括以上各方面中任意一个方面的这些特征,并且附加的是,所述便携式装置是电话。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该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声音处理单元,该声音处理单元连接到用于将声音呈现给所述装置的用户的发声装置,并且连接到用于对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状态进行检测的至少一个传感器。 
所述便携式通信装置的声音处理单元适于执行以下步骤:获得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所述常规状态的测量值;作为对可听事件的响应,从所述传感器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所述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所述装置 的环境中的当前状态;根据所述当前状态与所述常规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对所述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调整;以及利用所述发声装置来呈现所述可听信号。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包括第十一方面的这些特征,并且附加的是,所述传感器是麦克风、键区、光线检测器或者加速计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包括第十二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所述声音处理单元适于执行以下步骤:获得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所述常规声音状态的测量值;作为对可听事件的响应,从所述麦克风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所述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当前声音状态;根据所述当前状态与所述常规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对所述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包括第十三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所述声音处理单元适于执行以下步骤:如果所述当前声音的音量高于所述常规声音的音量,则增大所述可听信号的音量;而如果所述当前声音状态的音量低于所述常规声音状态的音量,则减小所述可听信号的音量。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包括第十三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所述声音处理单元适于执行以下步骤:如果所述当前声音的较高频谱中的能量小于所述当前声音的较低频谱中的能量,则增大所述可听信号的所述较高频谱中的能量。 
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包括第十二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所述声音处理单元适于执行以下步骤:获得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常规光线状态的测量值;作为对可听事件的响应,从所述光线检测器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所述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当前光线状态;根据所述当前状态与所述常规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对所述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包括第十六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所述声音处理单元适于执行以下步骤:如果所述当前光线的强度高于所述常规光线的强度,则减小或关闭所述可听信号的音量。 
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包括第十一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所述声音 处理单元适于执行以下步骤:获得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常规声音及光线状态的测量值;作为对可听事件的响应,从所述麦克风及所述光线检测器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所述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当前声音及光线状态;以及根据所述当前状态与所述常规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对所述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包括第十三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所述声音处理单元适于执行以下步骤:如果所述当前声音的音量高于所述常规声音音量,并且所述当前光线的强度高于所述常规光线的强度,则减小或者关闭所述可听信号的音量。 
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包括第十二到第十八方面的这些特征,其中,所述便携式装置是电话。 
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程序产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具有计算机程序代码装置,当将所述程序加载到包括声音处理单元的便携式通信装置中时,其中,该声音处理单元连接到用于将声音呈现给所述装置的用户的发声装置并且连接到用于对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状态进行检测的至少一个传感器,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装置使得所述便携式通信装置执行以下步骤:获得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常规状态的测量值;作为对可听事件的响应,从所述传感器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所述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当前状态;根据所述当前状态与所述常规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对所述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调整;利用所述发声装置来呈现所述可听信号。 
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单元,该计算机程序单元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装置,当将所述程序单元加载到包括声音处理单元的便携式通信装置中时,其中,该声音处理单元连接到用于将声音呈现给所述装置的用户的发声装置并且连接到用于对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状态进行检测的至少一个传感器,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装置使得所述便携式通信装置执行以下步骤:获得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常规状态的测量值;作为对可听事件的响应,从所述传感器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所述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所述装置的环境中的当前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状态与所述常规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对所述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调整;以及利用所述发声装置来呈现所述可听信号。 
应当强调的是,不必一定按照在本说明书中或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列出的次序,来执行在上文中至少部分地提及的由本发明执行的这些步骤。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允许方便地将可听信号调整为适合于在当前包围便携式通信装置的环境中的这些状态。这使得能够在包围便携式通信装置的环境中出现各种情形下提高可听信号的可听性(audibility)。此外,这使得能够对可听信号进行调整,以通过在本发明的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和第十九方面中特别明显的特征来减小其对环境的干扰影响。 
应当强调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comprises/comprising)”用于表明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组件或它们的组的存在或增加。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以下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蜂窝电话形式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图2示出了连接到蜂窝网络的图1中的电话;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电话的相关部分的示意性框图; 
图4示出了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5示出了其上设置有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该方法的程序代码的CD-Rom。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通信装置10。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该装置为具有显示器12及包括多个按键的键区22的蜂窝电话10。键区22用于输入信息(诸如选择功能)并用于对提示进行响应,而显示 器12用于向该电话的用户显示功能及提示。该电话还包括用于通过网络与其他用户进行通信的天线。然而,该天线内置在电话中,因此在图1中没有示出。该电话还包括用于将声音呈现给用户的扬声器14。 
此外,电话10包括传感器。具体地说,电话10包括用于感测在包围蜂窝电话10的环境中的声音(包括来自电话10的用户的声音)的麦克风20。此外,蜂窝电话10包括用于感测入射光的相机24,例如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以便能够记录图片和/或电影片段。实际上,甚至可以将键区22上的按键看作对来自用户的触摸或者触模模式进行感测的传感器。 
蜂窝电话仅是可以实现本发明的便携式装置的一个示例。本发明例如也可以用于PDA(个人数字助理)、掌上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或智能电话中。 
图2示出了通过基站32连接到蜂窝网络30的蜂窝电话10。网络30通常是GSM或者GPRS网络,或是任何其它2G、2.5G或2.75G网络。当然,该网络也可以是3G网络,诸如WCDMA网络。然而,该网络并不一定是蜂窝网络,而可以是某些类型的网络,诸如互联网、企业内网、LAN或无线LAN。 
图3示出了蜂窝电话10内部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如以上所解释的,优选的是,电话10包括显示器12、扬声器14、麦克风20、键区22和相机24。 
在继续进行说明之前应当强调的是,扬声器14可以是传统的扬声器,或者是压电或静电扬声器,或者可以是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任何其它合适的机电换能器(transducer)。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为单个单元的扬声器14可以表示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扬声器或机电换能器的扬声器系统。例如,在正在进行的电话会谈中,可以利用传统扬声器或者压电扬声器来将人声呈现给电话10的用户,而在来话情况下或在需要通知用户其它一些事件的情况下,可利用蜂鸣器等来将通知呈现给用户。 
电话10还包括连接到无线电电路36的天线34,以便能与图2中的 网络30进行无线电通信。无线电电路36还连接到第一事件处理单元16。 
第一事件处理单元16优选地是用于处理各种事件(诸如通过网络30与外部单元之间进行的入向及出向通信)的通信单元。具体地说,第一事件处理单元16处理通常借助可听信号来通知和/或传送给电话10的用户的事件,诸如来话、消息(例如,SMS或MMS)等。例如,在来话的情况下,可听信号可以是铃声、短音乐片段、语音消息等。此外,在与外部单元建立了通信的情况下,可听信号可以仅是来自主叫方的重现语音。优选的是,利用扬声器14等来将可听信号呈现给电话用户。然而,蜂鸣器和其它机电换能器可以用作扬声器14的补充或替换,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系统可以由示意性地示出在图3中的单个扬声器14表示。 
此外,电话10包括第二事件处理单元18。第二事件处理单元18优选地是用于处理电话10的内部功能所产生的事件的控制单元。电话10的内部功能所产生的事件例如可以是来自日历功能的会议通知、来自闹铃功能的闹铃通知、或者来自内部功能并需要利用可听信号(诸如铃声、短音乐片段或语音消息等)来通知和/或传送给用户的任何其它通知。 
电话10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并监视电话10运行的控制单元19。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是,可以利用硬件和/或软件来实现控制单元19,并且控制单元19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硬件单元和/或软件模块,例如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单元,这些处理器单元设置有或者可以访问适于电话10所需功能的软件和硬件。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优选的是,控制单元19连接到显示器12、第一事件处理单元16、第二事件处理单元18、麦克风20、键区22、相机24和无线电单元36。这使得控制单元19能够控制这些单元并与这些单元进行通信,以便例如与这些单元交换信息和指令。 
电话10特别设置有用于对通过扬声器14呈现给电话10的用户的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控制的声音处理单元26。可以通过硬件和/或软件来实现声音处理单元26,并且声音处理单元26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硬件单元和/或软件模块,例如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单元,这些处理器单元设置有或者可以访问适于所需功能的软件和硬件。事实上,一些实施方式可 以将声音处理单元26的全部或至少一部分结合到控制单元19内。然而,如图3所示,有利的是,将声音处理单元26看作独立单元,该独立单元连接到控制单元19,以接收与要借助连接到电话10的扬声器14而呈现给电话10的用户的可听信号相对应的信号。进一步优选的是,声音处理单元26连接到麦克风20、键区22和相机24,以接收与在包围电话10的环境中的各个状态有关的信息。据此,可以将麦克风20、键区22和相机24看作用于感测在包围电话10的环境中的各个状态的传感器。可以提供附加传感器,诸如用于感测作用于电话10上的运动的加速计。应当理解的是,不一定将来自传感器20、22、24或其它传感器的信号直接提供给声音处理单元26。相反,在声音处理单元26实际使用这些信号之前,例如可以对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等。 
在继续进行说明之前应当强调的是,除了图3所示的部件和单元之外,电话10中还可以具有其它部件和单元。图3所示的部件和单元还可以连接到所示的部件和单元之外的部件和单元。 
现在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功能上,参照此前描述的图1到图3以及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的图4来描述该功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话10适于使用第一事件处理器16以及无线电电路36和天线34,来发送并接收电话呼叫、消息及类似的信息。具体地说,在接收呼叫、消息或者类似的外部信息的事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扬声器14发出的可听信号来将该事件通知和/或传送给该用户。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是,例如可以利用连接到无线电电路(例如,无线电电路36)的控制单元(例如,控制单元19)、事件处理器(例如,第一事件处理器16)以及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机电换能器(例如,扬声器14),并且可能在与用于存储不同的声音信号的存储器单元或类似存储部协作的情况下,来实现这一点。 
类似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话10可以产生内部事件,例如,来自日历功能的会议通知、来自闹铃功能的闹铃等,借助从扬声器14发出的可听信号将这些内部事件通知和/或传送给该用户。同样,如在 本领域内公知的,例如可以利用连接到事件处理器(例如,第二事件处理器18)的控制单元(例如,控制单元19)以及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机电换能器(例如,扬声器14),并且可能在与用于存储不同的声音信号的存储器单元或类似存储部协作的情况下,来实现这一点。 
在由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声音处理单元26所执行的方法的第一步骤S1中,获得在包围电话(10)的环境中的(多个)常规状态的测量值。例如,该常规状态可以通过由声音处理单元24在过去时段内从特定传感器所采样的大量测量值的均值或中间值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常规表示来表达,这种采样例如是在过去最后一分钟、最后五分钟、最后十五分钟、最后半小时或最后24小时或过去任何其它适当时段内的均匀采样(例如,每1、2、3、5、10或15分钟采样一次)。然而,另选的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根据对通常使用电话10的不同环境的经验知识,来获得包围电话10的(多个)常规状态的测量值。在该学习阶段,可以假设用户已经按照他/她的要求对要由扬声器14呈现的可听信号进行了配置,即用户已经根据他/她的意见将可听信号的特性配置为符合常规状态。然后,可以根据现在讨论的示例性方法来将该可听信号调整为符合在包围电话10的环境中的当前状态。自然,可以通过替换方式(例如,通过根据大多数用户的意见而符合常规状态的可听信号的经验知识),来将可听信号配置为符合常规状态。 
在该方法的第二步骤S2中,已经发生了外部或内部的可听事件。该事件例如可以是来话或消息(例如,短消息业务(SMS)或多媒体消息业务(MMS))。该事件也可以是来自电话10内部的日历功能或闹铃功能的通知,或来自电话10内部的任何其它功能的通知。这里,假定该可听事件是将通过扬声器14发出的可听信号来通知和/或传送给用户的事件。自然,并非所有事件都是可听事件,至少不是每次发生事件时都是可听事件。例如,用户可以关掉扬声器14而使用振动器功能。发生外部或内部的可听事件会使得控制单元19向声音处理单元26传送消息,该消息指示声音处理单元26应当向扬声器14提供要由扬声器14发出的可听信号。来自控制单元19的消息可以包括基本信号,该基本信号随后可以由 声音处理单元26修改。另选的是,该消息可以包括声音处理单元26要使用的基本信号的一些其它指示,例如,要由声音处理单元26从存储器中获取的音乐片段的识别符。识别该信号并将其提供给声音处理单元26使用的具体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声音处理单元26能够对要作为可听信号由扬声器14传送的该信号进行处理。 
在该方法的第三步骤S3中,声音处理单元26从上述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该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电话10环境中的(多个)当前状态。因此,声音处理单元26从麦克风20、键区22和/或相机24或者电话10所包括的任何其它适当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获得测量值。稍后将进一步讨论从传感器获得测量值。 
在该方法的第四步骤S4中,从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获得的(多个)测量值构成了对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调整的基础。这种调整取决于由该传感器检测到的包围电话10的(多个)当前环境状态与包围电话10的(多个)常规环境状态之间的关系。这种调整的特性将在稍后进一步讨论。 
在由根据本发明二个实施方式的声音处理单元26所执行的该方法的第五步骤S5中,利用扬声器14来呈现经过调整的可听信号,得到电话10的用户可听到的声音。 
现在讨论本发明的一些替换实施方式,具体地说,将对这些实施方式所执行的由传感器获取测量值以及调整可听信号的特性进行讨论。 
在第一个示例中,麦克风20用作传感器,这使得声音处理单元26能够测量当前包围电话10的声音的音量、频谱和其它特性。可以将所获得的测量值与通常情况下包围电话10的声音的声音量级和频谱等进行比较。如以上根据本方法的第一步骤S1描述的那样,例如可以通过在过去时段内所采样的多个测量值或者通过经验知识,来获得通常包围电话10的声音的测量值。例如可以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或者仅通过使用多个带通滤波器,来提取出麦克风20感测到的声音的频谱。优选地,通过声音处理单元26实现以上处理。 
应当补充的是,电话10中的麦克风20通常适于对来自人声的声音 进行检测,因此通常根据这种要求来选择其频率敏感度。因此,可以将麦克风20的频率敏感度限制为例如仅覆盖300-3400Hz的范围,或者限制为覆盖了人声频率范围的任何其它适当的更宽或更窄的范围。 
现在,如果测量到的当前包围电话10的声音的音量高于通常情况下包围电话10的声音的音量,则可以通过声音处理单元26来增大要由扬声器14传送的可听信号,而如果当前包围电话的声音的音量低于通常情况下包围电话10的声音的音量,则可以通过声音处理单元26来减小可听信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铃声和类似的通知信号适合于环境,从而在嘈杂环境中声音较响并具穿透性,同时在安静环境中声音适当分散但仍具通知能力。 
在可听信号是正在进行的电话会谈中呈现给电话10的用户的人声等的情况下,则可根据与上述通知信号相同的方式来增大和减小可听信号的音量。因此,如果测量到的当前包围电话10的声音的音量高于通常情况下包围电话10的声音的音量,则可以通过声音处理单元26来增大要由扬声器14传送的可听信号,而如果当前包围电话的声音的音量低于通常情况下包围电话10的声音的音量,则可以通过声音处理单元26来减小可听信号。优选的是,应当连续地或至少在通话期间重复地来对当前包围电话10的声音进行测量。此外,优选的是,测量值应当被调整为消除了进入麦克风20的用户语音。例如可以通过仅在通话期间电话10的用户没有讲话的时刻对来自麦克风20的测量值进行采样,来实现这一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正在进行的电话会谈中呈现给电话10的用户的人声等适合于环境,从而在嘈杂环境中声音较响并具穿透性,同时在安静环境中声音适当分散但仍具通知能力。 
第二个示例是第一个示例的变型,与作为正在进行的电话会谈中的人声的可听信号相比,第二个示例主要涉及用于将事件通知给用户的可听信号。这里,优选的是,如果当前包围电话10的声音的较高频谱中的能量小于当前包围电话10的声音的较低频谱中的能量,则通过声音处理单元26来增大可听信号的较高频谱中的能量。如果电话10放在口袋或手包等之内,则这点特别有利。通常,衣服或手包材料或类似材料会衰 减较高的频率。这一点将使得麦克风20从环境主要检测到较低频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声音处理单元26来增大可听信号的较高频谱中的能量,以增强较高频率穿透衰减材料的能力。这为电话10的用户提供经过改善的可听信号,其中已经抵消或至少减小了来自衣服及钱包等材料的衰减影响。 
通过相同方式,如果当前包围电话10的声音的较低频谱中的能量小于当前包围电话10的声音的较高频谱中的能量,则可以通过声音处理单元26来增大可听信号的较低频谱中的能量。 
应当澄清的是,“较高频谱”这一表述分别是指麦克风20和扬声器14的对数频率标度(logarithmic frequency scale)的工作频率范围的上半部分或更高部分,而“较低频谱”这一表述分别是指麦克风20和扬声器14的对数频率标度的工作频率范围的下半部分或更低部分。如以上所述,优选的是,麦克风20的工作频率范围覆盖人声的频率范围,即通常大约为300-3400Hz的范围。类似地,优选的是,扬声器的工作频率范围覆盖人耳的频率范围,即通常小于20-20000Hz的范围。 
第三个示例是第二个示例的扩展,与作为正在进行的电话会谈中的人声的可听信号相比,第三个示例主要涉及用于将事件通知给用户的可听信号。这里,优选的是,声音处理单元26可以访问多个传感器,例如麦克风20和相机24。如以上所述,通过将麦克风20用作传感器,使得能够测量并提取当前包围电话10的声音状态的特性。通过将相机24用作传感器,使得声音处理单元26能够测量并提取当前包围电话10的光线状态的特性。 
如以上所述,然后可以将根据声音测量值所获得的当前声音状态与通常情况下包围电话10的声音状态进行比较。可通过类似方式将根据光线测量值所获得的当前光线状态与通常情况下包围电话10的光线状态进行比较。如以上根据本方法的第一步骤S1描述的那样,例如可以通过在过去时段内所采样的大量测量值或者通过经验知识,来获得通常情况下包围电话10的光线的测量值。然而,这里优选的是,重点在于,在基本上就在发生可听事件之后并在将可听信号呈现给电话10的用户之前的时 刻通常包围电话10的状态。例如,可以重点关注在将可听信号呈现给电话10的用户之前的几秒种内包围电话10的状态,以确定通常包围电话10的状态。因此,声音处理单元26至少应当在这个时段内及时地从这些传感器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以确定所述常规状态。 
还要补充的是,利用相机24的感光部件(例如,CCD芯片)来获得光线的测量值。该测量值可以是来自该感光部件的任何合适的信号表达,例如,来自该感光部件中的多个感光单元的处理值,该处理值可以包括所测量光线的强度和/或频率分量。还要补充的是,在由盖子保护相机24的情况下,这种盖子可以由对周围光线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制成。 
现在,如果来自上述传感器(即,麦克风20和相机24)的信号模式变化,则这指示拿起了电话10。在相机24或类似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周围光线的显著增大的情况下,可以发现这种变化的一个示例,这通常是从口袋或者袋子中拿出电话10的情况。类似地,如果从口袋或者袋子中拿出电话10,则由麦克风20检测到的声音量级也可能显著增大,尤其是较高频率的声音量级。如果满足这两个条件,至少是如果来自麦克风20和相机24的信号模式的变化足够清楚,则可以假设已经拿起了电话10。此外,如果电话10上装备有用于检测运动的加速计,则拿起动作将非常有可能使得加速计感测到作用于电话10上的运动增大。如果上述条件(即所检测光线的增大、检测到的声音的增大和检测到的运动的增大)中的至少两个且优选地三个条件得到满足,至少是如果信号模式的变化足够清楚,则可以假设已经拿起了电话10。 
例如可以利用对电话10的拿起动作进行的检测,来对用于将事件通知给用户的可听信号进行调整。当用户拿起电话10时,可以合理地假设用户已经观察到该通知。此后,继续呈现可听信号不再有意义。相反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优选的是,通过声音处理单元26来减小可听信号音量,或者关闭可听信号,以减小对包围电话10的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干扰的几率。通过将运动检测器和触敏表面添加到电话10,用户甚至可以针对可听信号的合适量级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如上所述,优选的是,声音处理单元26被设置为具有对应的存储器 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的形式,该存储器包含程序代码形式的适当软件。然而,也可以将该程序代码设置在数据载体上,诸如图5所示的CD ROM盘46上或者可插入存储棒中,在将该程序代码加载到计算机或具有适当处理能力的电话内时,该程序代码将执行本发明。也可以从蜂窝网络外部或内部的服务器远程下载该程序代码,或者可以通过该电话临时连接的计算机(例如PC)来下载该程序代码。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允许方便地将可听信号调整为适合于在当前包围便携式通信装置的环境中的这些状态。这使得能够在包围便携式通信装置的环境中出现各种情形下提高可听信号的可听性。此外,这使得能够对可听信号进行调整,以通过在本发明的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和第十九方面中特别明显的特征来减小其对环境的干扰影响。 
已经通过参考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这些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的完整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来限定。

Claims (5)

1.一种当提取由便携式电话(10)产生的可听信号时对特性进行调整的方法,该便携式电话(10)设置有用于将声音呈现给所述电话(10)的用户的发声装置(14)以及至少采用麦克风(20)及光线感测相机(24)的形式的多个传感器,所述多个传感器用于对在包围所述电话(10)的环境中的状态进行检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可听事件之前的最后时段期间,根据来自所述传感器(20、24)中的各个传感器的多个测量值获得在包围所述电话(10)的环境中的常规状态;
-作为对所述可听事件的响应,从所述传感器(20、24)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所述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所述电话(10)的环境中的当前状态;
-如果与所述相应的常规状态相比由所述麦克风(20)检测到的声音量级增大或由所述光线感测相机(24)检测到的周围光线增大,则减小所述可听信号的音量;以及
-利用所述发声装置(14)来呈现所述可听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附加传感器是运动检测器,而且,其中,
如果与所述相应的常规状态相比由所述麦克风(20)检测到的声音量级、由所述光线感测相机(24)检测到的周围光线、以及由所述运动检测器检测到的运动中的至少两个增大,则减小所述可听信号的音量。
3.一种当提取由便携式电话(10)产生的可听信号时对特性进行调整的便携式电话(10),
该便携式电话(10)包括声音处理单元(26),该声音处理单元连接到用于将声音呈现给所述电话(10)的用户的发声装置(14),并且连接到至少采用麦克风(20)及光线感测相机(24)的形式的多个传感器,所述多个传感器用于对在包围所述电话(10)的环境中的状态进行检测;其中,该声音处理单元(26)适于执行以下步骤:
-在可听事件之前的最后时段期间,根据来自所述传感器(20、24)中的各个传感器的多个测量值获得在包围所述电话(10)的环境中的常规状态;
-作为对所述可听事件的响应,从所述传感器(20、24)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所述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所述电话(10)的环境中的当前状态;
-如果与所述相应的常规状态相比由所述麦克风(20)检测到的声音量级增大或由所述光线感测相机(24)检测到的周围光线增大,则减小所述可听信号的音量;以及
-利用所述发声装置(14)来呈现所述可听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话(10),其中,附加传感器是运动检测器,而且,其中,所述声音处理单元(26)适于执行以下步骤:
如果与所述相应的常规状态相比由所述麦克风(20)检测到的声音量级、由所述光线感测相机(24)检测到的周围光线、以及由所述运动检测器检测到的运动中的至少两个增大,则减小所述可听信号的音量。
5.一种当提取由便携式电话(10)产生的可听信号时对特性进行调整的方法,该便携式电话(10)包括声音处理单元(26),其中,该声音处理单元(26)连接到用于将声音呈现给所述电话(10)的用户的发声装置(14)并且连接到至少采用麦克风(20)及光线感测相机(24)的形式的多个传感器,所述多个传感器用于对在包围所述电话(10)的环境中的状态进行检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可听事件之前的最后时段期间,根据来自所述传感器(20、24)中的各个传感器的多个测量值获得在包围所述电话(10)的环境中的常规状态;
-作为对所述可听事件的响应,从所述传感器(20、24)获得至少一个测量值,所述测量值对应于在包围所述电话(10)的环境中的当前状态;
-如果与所述相应的常规状态相比由所述麦克风(20)检测到的声音量级增大或由所述光线感测相机(24)检测到的周围光线增大,则减小所述可听信号的音量;以及
-利用所述发声装置(14)来呈现所述可听信号。
CN200680054897XA 2006-06-09 2006-12-01 对便携式通信装置中的音频信号的调整方法和便携式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12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0433806P 2006-06-09 2006-06-09
US60/804,338 2006-06-09
PCT/EP2006/011565 WO2007140811A1 (en) 2006-06-09 2006-12-01 Adaptive audio signals i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1220A CN101461220A (zh) 2009-06-17
CN101461220B true CN101461220B (zh) 2012-10-03

Family

ID=37744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489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1220B (zh) 2006-06-09 2006-12-01 对便携式通信装置中的音频信号的调整方法和便携式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89631B2 (zh)
EP (1) EP2027706B1 (zh)
CN (1) CN101461220B (zh)
AT (1) ATE542361T1 (zh)
WO (1) WO200714081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0316A (zh) * 2014-11-10 2015-01-28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提醒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4658A (ja) * 2005-07-27 2007-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ガイダンス報知装置、ガイダンス報知用集積回路、ガイダンス報知方法、及びガイダンス報知用プログラム
US8920343B2 (en) 2006-03-23 2014-12-30 Michael Edward Sabatino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and processing of physiological auditory signals
US8195095B2 (en) * 2006-05-19 2012-06-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itigating audible acknowledgement volume in a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US7884714B2 (en) * 2007-01-05 2011-02-08 Voorhuis Plc,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tering settings on 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upon sensing stimuli
US8588430B2 (en) 2009-02-11 2013-11-19 Nxp B.V. Controlling an adaptation of a behavior of an audio device to a current acoustic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CN103477617B (zh) * 2010-10-29 2015-08-26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
GB2492060A (en) * 2011-06-15 2012-12-26 Blyk Services Oy Multimedia message delivery platform
US9058801B2 (en) 2012-09-09 2015-06-16 Apple Inc. Robust process for managing filter coefficients in adaptive noise canceling systems
CN104104775B (zh) * 2013-04-02 2018-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手机振铃音量和振动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91230B (zh) * 2013-09-04 2016-01-27 三星半导体(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能够自动调节音量和字体的移动终端及其自动调节方法
CN104363568A (zh) * 2014-11-13 2015-02-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铃声的播放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US9685050B2 (en) 2015-03-30 2017-06-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lert sound alteration
DE102016203235A1 (de) 2016-02-29 2017-08-3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Telekommunikationsgerät,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Telekommunikationsgeräts und Computerprogram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3978A (en) * 1996-06-05 1997-12-10 Nec Corp A portable telephon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ringer volume
WO2003007474A2 (en) * 2001-07-13 2003-0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audible alert volume control
CN1728753A (zh) * 2005-07-29 2006-02-01 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调节铃声音量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29141A (en) * 1978-08-26 1980-03-12 Viva Co Gain control arrangements
JPH10304030A (ja) * 1997-04-28 1998-11-13 Saitama Nippon Denki Kk 携帯電話装置
US20030179887A1 (en) * 2002-03-19 2003-09-25 Thomas Cronin Automatic adjustments of audio alert characteristics of an alert device using ambient noise levels
CH698655B1 (fr) 2002-12-05 2009-09-30 Asulab Sa Adaptabilité de l'interface d'un objet portable en fonction de son environnement.
US20040127198A1 (en) * 2002-12-30 2004-07-01 Roskind James A. Automatically changing a mobile device configuration based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US7392066B2 (en) * 2004-06-17 2008-06-24 Ixi Mobile (R&D), Ltd. Volum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3978A (en) * 1996-06-05 1997-12-10 Nec Corp A portable telephon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ringer volume
WO2003007474A2 (en) * 2001-07-13 2003-0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audible alert volume control
CN1728753A (zh) * 2005-07-29 2006-02-01 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调节铃声音量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0316A (zh) * 2014-11-10 2015-01-28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提醒系统及方法
CN104320316B (zh) * 2014-11-10 2018-01-09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提醒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285234A1 (en) 2007-12-13
EP2027706B1 (en) 2012-01-18
US7589631B2 (en) 2009-09-15
CN101461220A (zh) 2009-06-17
ATE542361T1 (de) 2012-02-15
WO2007140811A1 (en) 2007-12-13
EP2027706A1 (en) 2009-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1220B (zh) 对便携式通信装置中的音频信号的调整方法和便携式通信装置
CN108521621B (zh)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40661A (zh)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7206952A1 (zh) 一种智能提醒方法、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US200500489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a call from a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05504470A5 (zh)
US20080233937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CN108540900B (zh) 音量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0610746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esenting communication attributes
CN108540660B (zh)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CN108668009A (zh) 输入操作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63551A (zh) 一种告警方法、柔性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61726A (zh) 一种语音唤醒系统及语音唤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JP3037200B2 (ja) 携帯電話装置及びその着信応答制御方法
TWI241117B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 calling in on a cellular phone
CN101600020A (zh) 通信终端装置、信息处理装置
CN105681589A (zh) 一种来电提示方法及终端
CN113746976B (zh) 音频模块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1772213A (zh) 实现来电铃声的自动调节方法
JP3879006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3667087B2 (ja) 携帯電話端末の制御方法
CN104754120B (zh) 一种终端
JP3033725B2 (ja) バイブレータ付き携帯電話機
JP2002033790A (ja) 電話装置
CN107743181A (zh) 一种智能处理来电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