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8420A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8420A
CN101458420A CNA2007101249986A CN200710124998A CN101458420A CN 101458420 A CN101458420 A CN 101458420A CN A2007101249986 A CNA2007101249986 A CN A2007101249986A CN 200710124998 A CN200710124998 A CN 200710124998A CN 101458420 A CN101458420 A CN 101458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wall
glue frame
shaped structure
module backlight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49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1249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84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8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84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光学元件和收容该多个光学元件的一胶框。该胶框内设置有可增强胶框刚度的补强体。该背光模组承受冲击力时的抗变形能力较高且不会额外增加其厚度。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低辐射、厚度薄和耗电低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桌上型电脑、膝上型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手机、电视和多种办公自动化与视听设备中。由于液晶面板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给液晶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以实现显示功能,如背光模组,其功能在于向液晶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
通常,背光模组主要包括光源、导光板、软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 Board,FPC)和其它光学元件,其中各元件于组装时需要一背光模组胶框将其固定。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该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一液晶面板10和一邻近该液晶面板10设置的背光模组20。
该液晶面板10包括显示区域11和邻近该显示区域11的外围区域12,驱动IC(未标示)设置在该外围区域12。
该背光模组20包括一具有入光面(未标示)的导光板24、多个发光二极管26和收容该导光板24与该多个发光二极管26于其内的一胶框27。该多个发光二极管26邻近该导光板24的入光面设置。
然而,该液晶显示装置1在跌落瞬间或者其在运送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受到震动,其所受到的冲击力量会对该液晶显示装置1的内部构造造成损伤,如液晶面板10和设置在液晶面板10外围区域12的驱动IC(如图3所示)。因此为了提高液晶显示装置1在摔落瞬间承受冲击力时的抗变形能力,业界常常在设计时增加金属背板作为补强结构,然而此方法不利于背光模组20轻薄短小化的设计发展趋势,且金属背板的厚度一般为0.2mm左右,如此薄且平的金属背板其所起的作用有限,在液晶显示装置1摔落瞬间其承受冲击力时的抗变形能力略显不足,仍较容易造成液晶面板10的损坏;且设置在液晶面板10外围区域12的驱动IC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驱动IC的面积,大多数制造厂商通过减小驱动IC的面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然而也因此牺牲了驱动IC的结构强度,造成驱动IC承受冲击力时的抗变形能力变差,以致于液晶显示装置1在跌落瞬间或者其在运送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受到震动,容易造成驱动IC的损坏(如图3所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背光模组承受冲击力时的抗变形能力不足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刚度较高且不会增加其厚度的背光模组。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多个光学元件和收容该多个光学元件的一胶框。该胶框内设置有可增强该胶框刚度的补强体。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液晶面板和邻近该液晶面板设置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光学元件和收容该多个光学元件的一胶框。该胶框内设置有可增强该胶框刚度的补强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该胶框内设置有可增强胶框刚度的补强体,因此可以作为该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的补强结构,提高液晶显示装置和其背光模组在摔落瞬间承受冲击力时的抗变形能力,降低在跌落瞬间或者在运送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受到震动导致液晶显示装置内部构造的损坏的可能性,且该补强体设置在胶框内,不会增加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有利于其薄形化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在发生碰撞后发生变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金属棒插入胶框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V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部分胶框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部分胶框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部分胶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五实施方式的胶框的俯视图。
图11和图12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六实施方式的胶框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七实施方式的胶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该液晶显示装置3包括一液晶面板200和一邻近该液晶面板200设置的背光模组300。
该液晶面板200包括显示区域210和邻近该显示区域210的外围区域212,驱动IC(未标示)设置在该外围区域212。
该背光模组300包括一软性电路板350,一光学膜片组310、一导光板340、多个发光二极管360、一反射片380、收容该软性电路板350、该光学膜片组310、该多个发光二极管360、该导光板340和该反射片380于其内的一胶框370和两金属棒390。
该软性电路板350包括一光源设置区(未标示)和一导电带352,该发光二极管360设置在该软性电路板350的光源设置区。
该导光板340包括一出光面341、一与该出光面341相对的底面342、一与该出光面341和底面342相交的入光面(未标示)、与该入光面相连的两相对侧面345和设置在该两相对侧面345的多个凸块346。该发光二极管360邻近该入光面设置,该反射片380邻近该底面342设置。该光学膜片组310设置在该出光面341和液晶面板200之间,其包括一上扩散片311、一增光片312和一下扩散片313。
该胶框37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371、第二侧壁372、第三侧壁373、第四侧壁374和一支撑板375。该支撑板375自身为一中空的矩形板,其从该四侧壁371、372、373、374的内表面水平向内延伸。该第二侧壁372具有一缺口378,该支撑板375对应该第二侧壁372一侧具有一凹陷部379和多个朝向该胶框370内的多个突伸臂377,且该支撑板375对应该多个凸块346处还设置有多个收容凹槽376。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图5是图4所示金属棒390插入胶框370后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V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该第二侧壁372和第四侧壁374的底部均设置有一凹槽(未标示),该凹槽分别贯穿该第二、第四侧壁372、374,该凹槽的贯穿方向与该第二、第四侧壁372、374的延伸方向平行,且该凹槽的截面为一梯形,开口较小处朝向背离该液晶面板200一侧。该两金属棒390形状与该凹槽匹配,为梯形条状结构,其可分别插入该第二侧壁372或第四侧壁374的贯穿凹槽内,由于该凹槽开口较小一侧朝下,可防止该金属棒390由胶框370中掉落。
该液晶显示装置3可以依照下述顺序进行组装。首先,将该导光板340设置于该胶框370内,并通过该收容凹槽376与凸块346的配合将导光板340卡入该胶框370内并予以固定;再将该软性电路板350设置在该凹陷部379内,通过一双面胶贴合固定于该凹陷部379,此时,该软性电路板350的导电带352由该胶框370的第二侧壁372的缺口378伸出,该多个发光二极管360分别位于两突伸壁377所形成的收容空间内,该多个发光二极管360邻近且正对该导光板340的入光面;接着将该下扩散片313、增光片312和上扩散片311从下至上依次放置于该出光面341;再将该反射片380邻近该底面342设置;分别将两金属棒390由第一侧壁371或第三侧壁373一侧插入该第二侧壁372和第四侧壁374的凹槽内;最后将液晶面板200放置于该光学膜片组上并收容于该胶框370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该液晶显示装置3和背光模组300的胶框370插入有金属棒390,以金属棒390作为补强结构,其极大程度上加强了该液晶显示装置3和背光模组300在摔落瞬间承受冲击力时的抗变形能力,从而降低在跌落瞬间或者在运送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受到震动而使得液晶显示装置3的液晶面板200和驱动IC的损坏的可能性;且由于该金属棒390是插入于该胶框370中,其无须额外占用空间,有利于液晶显示装置3和背光模组300薄型化的发展。
请参阅图7,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部分胶框的放大示意图。该实施方式的胶框47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胶框370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金属棒490的形状为圆形,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底部的凹槽与金属棒形状匹配,且该凹槽在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下表面的开口处的宽度小于金属棒490的直径,以防止该金属棒490从该凹槽内掉落。
请参阅图8,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胶框的部分胶框的放大示意图。该实施方式的胶框57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胶框370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金属棒590的形状为半圆形,其凹槽形状与该金属棒590形状匹配,其包括一底面(未标示)和一圆弧形表面(未标示),该底面为平面,且该凹槽的底面距离该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的下表面有一定距离。
请参阅图9,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胶框的部分胶框的放大示意图。该实施方式的胶框67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胶框370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金属棒690包括两平行平面(未标示)和夹于该两平行平面间的两弯曲表面(未标示),该两弯曲表面为波浪状弯折表面。
请参阅图10,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五实施方式的胶框的俯视图。该实施方式的胶框77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胶框370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金属棒790围成一矩形结构,分别位于该胶框770的四侧壁内,金属棒790与胶框770是一体成型结构,即该金属棒790是置于模具内,将融熔状态的塑胶材料注入模具内,使金属棒390与胶框770一体固化成型,形成一体结构。
请参阅图11和图12,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六实施方式的胶框的俯视图。该实施方式的胶框870与第五实施方式的胶框770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该金属棒890为两长条形棒体,分别位于胶框870的第二、第四侧壁内(如图11所示),或者分别位于胶框870的第一、第三侧壁内(如图12所示)。
请参阅图1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七实施方式的胶框的俯视图。该实施方式的胶框970与第五实施方式的胶框770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该金属棒990为L形结构,分别位于胶框970的相邻侧壁的相交处。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例如:作为补强结构的补强体也可以为其它材料,仅需使得其刚度大于该胶框刚度即可,刚度即指物体受载时抵抗变形的能力;该金属棒的长度可与插入的胶框侧壁长度相等,也可以为所插入胶框侧壁长度的1/4、1/3或者1/2等;金属棒数量为三,插入胶框的凹槽后,形成三角形结构;金属棒数量为二,插入胶框后形成X形结构。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多个光学元件和一收容该多个光学元件的胶框,其特征在于:该胶框内设置有可增强胶框刚度的补强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胶框包括一侧壁,至少一补强体设置在该侧壁内,该补强体的刚度大于该胶框的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补强体为棒状结构,该棒状结构与该胶框是一体结构或者该棒状结构与该胶框是分离的独立个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棒状结构是梯形、圆形或者半圆形棒状结构,或者是包括两个平行平面和夹于所述平行平面间的两弯折表面的棒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胶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至少一侧壁内设置有该补强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两相对侧壁内分别设置一棒状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棒状结构围成一矩形,位于该胶框的四侧壁内,或者该棒状结构为一L形结构,位于该胶框的相邻侧壁的相交处。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胶框的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底部分别设置一凹槽,该凹槽分别贯穿该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该贯穿方向分别与该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延伸方向平行,该凹槽形状与棒状结构匹配,该棒状结构设置在该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胶框的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内分别设置一凹槽,该凹槽分别贯穿该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该贯穿方向分别与该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延伸方向平行,该凹槽包括一底面,该底面距离该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的下表面有一定距离,该凹槽形状与棒状结构匹配,该棒状结构设置在该凹槽内。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液晶面板和邻近该液晶面板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是权利要求1至9项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背光模组。
CNA2007101249986A 2007-12-12 2007-12-12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4584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249986A CN101458420A (zh) 2007-12-12 2007-12-12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249986A CN101458420A (zh) 2007-12-12 2007-12-12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8420A true CN101458420A (zh) 2009-06-17

Family

ID=40769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249986A Pending CN101458420A (zh) 2007-12-12 2007-12-12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842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6633B (zh) * 2008-01-02 2010-04-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背光模块中的背板装置
WO2016106898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胶框、背光模组以及液晶面板
CN107065302A (zh) * 2017-05-04 2017-08-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框体、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708833A (zh) * 2019-01-22 2019-05-03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模组刚度测试装置及模组刚度测试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6633B (zh) * 2008-01-02 2010-04-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背光模块中的背板装置
WO2016106898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胶框、背光模组以及液晶面板
CN107065302A (zh) * 2017-05-04 2017-08-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框体、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708833A (zh) * 2019-01-22 2019-05-03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模组刚度测试装置及模组刚度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4681B (zh) 具反射片弯折设计的背光模块及面板显示装置
US7237941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urged light guide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same
CN101501557B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包括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KR100629841B1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lcd) 모듈
JP5037699B2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890237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1259587Y (zh) 多面显示器及其多面背光模块
CN100353231C (zh) 背光模块
CN102032514A (zh) 背光模块
CN110009999B (zh) 背盖和包括该背盖的显示装置
US816956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plastic frame having side opening and cooperative sliding guide
US798639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deformable fixing member and cooperative blocking member
JP2008147185A (ja) 光源ユニットと発光装置及びこれら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01140379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774642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hooks for fixing lamp reflector
US774642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a fixing member comprising a pressing protrusion and a window into which the pressing protrusion extends
CN101458420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1138407Y (zh) 直下型背光模块
US7575361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buffering protrusion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same
US8009242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tilizing same
US7445371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frame having side opening and cooperative sliding guid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same
US20110149222A1 (en) Display screen
US2010012819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761830A (zh) 一种背光模组
US9195085B2 (en) Back plate capable of resisting external forces,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