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8325A -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8325A
CN101448325A CNA200710178186XA CN200710178186A CN101448325A CN 101448325 A CN101448325 A CN 101448325A CN A200710178186X A CNA200710178186X A CN A200710178186XA CN 200710178186 A CN200710178186 A CN 200710178186A CN 101448325 A CN101448325 A CN 101448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base station
preamble
information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781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8325B (zh
Inventor
鲍炜
高卓
寇会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781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48325B/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01937 priority patent/WO2009079913A1/zh
Priority to US12/745,118 priority patent/US9319215B2/en
Priority to KR1020107014233A priority patent/KR101183676B1/ko
Priority to EP08864325.9A priority patent/EP2217029B1/en
Publication of CN101448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8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8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8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16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correction of synchronization err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其中,当基站检测到随机接入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时,基站根据自身检测到的所述Preamble生成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发送给所述随机接入节点;检测到所述Preamble的透明中继发送该Preamble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给基站。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实现随机接入的基站,使用该方法及基站,能够缩短随机接入过程的持续时间,提高业务的服务质量,使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用户终端对系统全覆盖和高容量的需求,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将可能大量使用中继随机接入节点(RS,Relay Station)。以下给出RS的相关定义:
中继节点:具备在节点之间转发终端数据或控制信令功能的随机接入节点。其中,所述节点之间包括:基站(BS,Base Station)与RS之间、RS与RS之间以及RS与终端(UT)之间。
透明中继:透明中继不发送下行同步信道,系统配置和资源分配广播消息。
非透明中继:非透明中继发送自己的下行同步信道,系统配置和资源分配广播消息。
接入链路:开始于或终结于UT的无线链路。
中继链路:BS和RS之间的无线链路或RS和RS之间的无线链路。
与BS相比,RS具有布置灵活、成本低的优点,可以节约建网成本。RS的引入可以提高系统容量,增大小区的覆盖范围,提高传输速率。
图1为RS不同应用场景及作用示意图。在实际使用中,透明RS的覆盖范围完全落在BS的覆盖范围之内,而非透明RS的覆盖范围可以有部分或全部位于BS的覆盖范围之外。如图1所示,用于提供热点覆盖的RS2属于透明RS,而用于扩大BS覆盖范围的中继RS1以及用于解决阴影效应的中继RS3属于非透明RS。
以上所述为RS的相关定义,下面将对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进行随机接入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上行数据传输需满足一种特有的传输条件,即上行同步,其目的是使来自不同距离、不同终端的上行信号同步到达基站或中继。上行同步能为系统带来很多好处,例如,降低相邻时隙间信号的干扰,改善系统性能,简化基站/中继接收机的设计等。因此,处于非同步状态的终端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前,需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建立与网络的上行同步,之后,在上行同步的方式下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中所采用的随机接入方案的基本机制是:在多个可供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Random Access Preamble)中,终端从多个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中随机选择一个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并将该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上发送,其中,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在下文中简称为Preamble;基站接收到该Preamble后,计算出该Preamble的实际到达时间与预期到达时间的偏差,将所述偏差作为定时调整量(TA,Timing Alignment)放在随机接入响应信息(Random AccessResponse)中发送给终端;终端接收到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后,按照TA调整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即可建立与网络的上行同步。在完成TA调整后,终端需将自身的标识码(ID)发送给网络,网络根据终端发来的ID判断其是否与其他终端发生碰撞,并生成竞争解决消息发送给终端,以彻底消除碰撞。在LTE系统中,系统中不包含透明中继的场景和系统中包含透明中继的场景所进行的随机接入过程不同,下面将对包含透明中继时的终端随机接入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图2为基站辖有透明中继时终端随机接入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终端在所有可用的Preamble中随机选择一个,并在RACH上发送。
步骤202:基站和透明中继都对RACH进行检测,若监测到Preamble,则记录所收到的Preamble的接收功率并计算该Preamble对应的TA。在进行RACH检测的同时,基站启动定时器T,在定时器设定时间内基站等待所辖透明中继上报所检测到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
步骤203:透明中继向所属基站上报所检测到的Preamble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随机接入检测信息中包含:
所收到的Preamble的标识信息,如Preamble的编号、发送时间等;
所收到的Preamble的接收功率;
所收到的Preamble对应的TA。
步骤204:在步骤202中所设定的定时器超时后,基站根据自身的测量以及接收到的所辖透明中继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中所含信息,选择基站或某一个透明中继作为发起随机接入的终端的服务节点。
其中,基站如何选择服务节点在现有技术中已非常公知,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205:基站发送对该Preamble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包含:
所响应信息的Preamble的标识信息,如Preamble的编号、发送时间等;
所响应信息的Preamble对应的TA;其中,若在步骤204中基站所选择的服务节点为基站,则此处的TA为基站所测出的该Preamble的TA;若在步骤204中基站所选择的服务节点为透明中继,则此处的TA为被选中的透明中继所上报的该Preamble的TA;
为后继的上行数据传输所分配的信道资源的时-频位置信息;
基站为用户分配的临时ID(C-RNTI)。
步骤206:终端在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后,根据其中的Preamble的标识信息,确定该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目标终端是否是自己,也即,判断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的Preamble的标识信息与步骤201中自身所选择的Preamble的标识信息是否相同,如相同,根据其中的TA信息,调整上行信号的发送定时提前量;如不相同,则不进行任何操作,继续接收随机接入响应信息,此时,存在两种情况:终端确定自身所发送的Preamble未被响应,重新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或放弃随机接入;或者在所述继续接收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得到自身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后,继续执行后续操作。
当步骤204中选择的服务节点为基站时,执行步骤207。当选择的服务节点为透明中继时,执行步骤209。
步骤207:终端发送上行信令,其所用的上行资源为基站在步骤203中为其分配的资源。终端发送的上行信令中至少应包括:
终端的标识信息,如客户识别码(IMSI)、或移动用户暂时识别码(TMSI)、或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码(CRNTI)等。
步骤208:基站根据终端在步骤207中发送的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终端是否发生碰撞,并通过竞争解决消息将碰撞检测结果通知终端。
其中,在现有技术中,竞争解决消息的具体内容尚未确定。
之后,随机接入过程结束,终端开始正式的上行数据传输业务。
步骤209:终端向被选定作为其服务节点的透明中继发送上行信令,其所用的上行资源为基站在步骤205中为其分配的资源。
其中,终端发送的上行信令中至少应包括:终端的标识信息,如IMSI、或TMSI、或CRNTI。
步骤210:作为服务节点的透明中继将在步骤209中所收到的上行信令转发到基站。
步骤211:基站根据终端在步骤209中发送的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终端是否发生碰撞,并通过竞争解决消息将碰撞检测结果发送到所述透明中继。
其中,在现有技术中,竞争解决消息的具体内容尚未确定。
步骤212:所述透明中继将在步骤211中所收到的竞争解决消息转发到终端。
之后,随机接入过程结束,终端开始正式的上行数据传输业务。
在现有的透明中继参与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基站在进行RACH上Preamble检测的同时,启动定时器T,并在定时器超时前,等待其所辖的透明中继上报随机接入检测信息;在定时器T超时之后,基站根据自身的检测和接收到的所辖透明中继的上报,为终端选择服务节点。定时器T的长度以及服务节点选择的决策过程所耗时间导致终端随机接入过程持续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所述方法和基站缩短了当基站辖有透明中继时,随机接入过程的持续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基站检测到随机接入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时,基站根据自身检测到的所述Preamble生成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发送给随机接入节点;检测到所述Preamble的透明中继发送该Preamble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给基站。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节点为终端、或中继。
基站检测到所述Preamble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随机接入节点选择一个可用的Preamble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发送;基站和透明中继均对RACH进行检测,基站在开始检测所述RACH的同时启动定时装置。
基站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给随机接入节点之后,或透明中继将所述检测信息发送给基站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A、当超过定时装置所设定时间时,基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检测信息以及自身检测到的Preamble的信息,确定为该Preamble所对应随机接入节点服务的服务节点。
基站向随机接入节点发送所述响应信息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随机接入节点接收到所述响应信息后,根据所述响应信息中的Preamble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响应信息的目标随机接入节点为自身时,根据其中的定时调整量TA信息调整上行信令的发送定时提前量。
随机接入节点对发送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随机接入节点向基站发送上行信令。
基站确定服务节点之后、或者随机接入节点发送上行信令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B、基站根据所述上行信令中的随机接入节点标识信息确定随机接入节点是否发生碰撞,并发送相应的竞争解决消息。
当步骤A中被选定的服务节点为透明中继时,步骤B中的所述竞争解决消息中至少包括:被选定的作为服务节点的透明中继上报的TA。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基站未检测到随机接入节点发送的Preamble时,检测到所述Preamble的透明中继发送该Preamble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给基站,之后执行步骤A。
步骤A之后进一步:
C、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随机接入检测信息以及确定的服务节点信息生成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发送给相应的随机接入节点。
步骤C之后进一步包括:
D、所述随机接入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响应信息调整上行信令的发送定时提前量,之后,向基站发送上行信令。
步骤D之后进一步包括:
E、基站根据所述上行信令中的随机接入节点标识信息确定随机接入节点是否发生碰撞,并发送相应的竞争解决消息。
当步骤A中基站所选择的服务节点为基站自身时,所述竞争解决消息由基站直接发送给随机接入节点;
当步骤A中基站所选择的服务节点为透明中继时,所述竞争解决消息由基站直接发送给随机接入节点,或由基站经由作为服务节点的透明中继发送给随机接入节点。
所述发送相应的竞争解决消息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F、随机接入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竞争解决消息后,根据其中的TA信息,调整上行信号的发送定时提前量,之后,随机接入节点开始正式的上行数据传输业务。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实现随机接入的基站,该基站包括: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检测模块、Preamble处理模块、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以及数据发送模块,其中,
Preamble检测模块,用于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检测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节点发送的Preamble,当检测到Preamble时,将所述Preamble发送给Preamble处理模块;
Preamble处理模块,用于记录所述Preamble的接收功率,并计算该Preamble对应的定时调整量TA,并将上述信息发送给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
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用于接收到Preamble处理模块发来的所述信息后,生成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并将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发送给数据发送模块;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向外发送。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节点为终端、或中继。
Preamble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开始在RACH上检测Preamble时,发送控制信号给定时模块;
相应的,该基站进一步包括:
定时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启动定时装置;还用于设定时间结束时,发送时间结束信号给服务节点选择模块;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所辖透明中继发来的所述Preamble对应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并将所述随机接入检测信息发送给服务节点选择模块;还用于接收随机接入节点发来的上行信令,并将所述信令发送给竞争解决模块;
服务节点选择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时间结束信号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随机接入检测信息以及自身检测到的Preamble的信息,选择为发送该Preamble的随机接入节点服务的服务节点,将所选择的服务节点信息发送给竞争解决模块;
竞争解决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令,确定随机接入节点是否发生碰撞,当接收到所述服务节点信息时,结合所述信息生成竞争解决消息发送给数据发送模块;
数据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将所述竞争解决消息向外发送。
Preamble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未检测到随机接入节点发送的Preamble时,发送信号给服务节点选择模块;
相应的,服务节点选择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Preamble检测模块发来的所述信号时,在选定服务节点后,将接收到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以及服务节点信息发送给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
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消息以及所述信息,生成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发送给数据发送模块。
本发明所提供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当基站检测到发起随机接入的终端或中继所发送的Preamble后,经过相关计算,就发送随机接入检测信息给相应的终端或中继,在发送所述信息的同时,基站等待所辖透明中继的随机接入检测上报,并在定时器超时后选择为发起随机接入的终端或中继服务的服务节点,不再等到服务节点选择之后才向终端或中继发送随机接入检测信息,缩短了随机接入过程的持续时间,从而提高了业务服务质量,使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RS不同应用场景及作用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基站辖有透明中继时终端随机接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随机接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现随机接入的基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当基站检测到随机接入节点所发送的Preamble后,经过相关计算,就发送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给随机接入节点,在发送所述信息的同时,等待所辖透明中继上报Preamble相应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并在设定时间结束后选择为随机接入节点服务的服务节点。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图3为本发明随机接入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中包括终端、透明中继以及基站,其中,透明中继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图3中只给出了作为服务节点的透明中继,其他透明中继未示出。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终端在所有可用的Preamble中随机选择一个,并在RACH上发送。
其中,终端发送所述Preamble的方法属于公知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302:基站和透明中继均对RACH进行检测,若检测到Preamble,则记录所检测到的Preamble的接收功率并计算该Preamble对应的TA。在进行RACH检测的同时,基站启动定时装置。所述定时装置用于设定基站需要等待下辖的透明中继上报所检测到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的时间。在定时装置设定时间内,基站需要等待下辖的透明中继上报所检测到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其中,所述定时装置可以由定时器实现。其中,定时装置所设定的具体时间与现有技术中设定的时间相同,均根据具体情况选定,由于设定时间的选定方法在现有技术中已非常公知,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步骤中,基站存在检测不到终端所发送的Preamble的可能,当基站检测到终端发送的Preamble时,执行步骤303;当基站没有检测到终端发送的Preamble时,按照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随机接入流程,等待下辖透明中继上报随机接入检测信息,并执行后续操作,即执行步骤203以及步骤203后续步骤,由于其后的处理步骤与图2所示过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如何检测RACH上的Preamble以及如何计算TA在现有技术中已非常公知,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303:基站根据自身检测到的Preamble的信息生成该Preamble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并将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向外发送,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中包含:
响应信息对应的Preamble的标识信息,如Preamble的编号、发送时间等;
响应信息对应的Preamble所对应的TA,其中所述TA为基站测得的TA;
为后继的上行数据传输所分配的信道资源的位置信息;
基站为终端分配的临时ID(C-RNTI)。
步骤304:终端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后,根据其中的Preamble的标识信息,确定该随机接入响应信息的目标终端是否是自身。若是,根据其中的TA信息,调整上行信令的发送定时提前量。
其中,终端如何确定所述信息的目标终端、以及如何根据TA调整发送定时提前量在现有技术中已非常公知,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305:在基站执行步骤303之前、或执行步骤303的同时、或在基站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之后,透明中继向所属基站上报所检测到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随机接入检测信息中包含:
检测到的Preamble的标识信息,如Preamble的编号、发送时间等;
检测到的Preamble的接收功率;
检测到的Preamble对应的TA。
其中,透明中继如何进行所述信息的上报在现有技术中已非常公知,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306:在步骤302中基站所设定时间结束后,基站根据自身的测量以及所辖透明中继在步骤305中上报的所述随机接入检测信息中包含的信息,选择自身或所辖的某一个透明中继作为发起随机接入的终端的服务节点。
其中,基站如何进行服务节点的选择在现有技术中已非常公知,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307:终端调整发送定时提前量之后,向基站发送上行信令,其所用的上行资源为基站在步骤303中为其分配的资源。终端所发送的上行信令中至少应包括:终端的标识信息,如IMSI或TMSI或CRNTI等。之后,如步骤306中基站所选择的服务节点为基站自身,则执行步骤308;如步骤306中基站所选择的服务节点为所辖某一透明中继,则执行步骤309。
其中,上述步骤中,步骤305和步骤305之间的执行顺序可以调换,步骤303、304、307需顺序执行,步骤303、305与步骤306需顺序执行,但是,步骤303、304、307的执行与步骤305、306的执行并没有执行顺序上的限定,在不违背上述要求顺序的基础上,可以灵活调整。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04与步骤305、306同时执行,而步骤307位于步骤306之后,在实际应用中,步骤307也可能在步骤306之前执行,或者与步骤306同时执行,其他可能的执行顺序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308:基站根据终端在步骤307中发送的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终端是否发生碰撞,并通过竞争解决消息将碰撞检测结果通知终端,之后,终端开始正式的上行数据传输业务,随机接入过程结束。
其中,基站如何确定终端是否发生碰撞、以及如何生成竞争解决消息在现有技术中已非常公知,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309:基站根据终端在步骤307中发送的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终端是否发生碰撞,并通过竞争解决消息将碰撞检测结果发送到所选择的作为终端服务节点的透明中继,竞争解决消息中至少应包括:被选为服务节点的透明中继所上报的TA信息。
步骤310:所述透明中继将在步骤309中所收到的竞争解决消息转发到终端。
其中,当被选定的服务节点为透明中继时,所述竞争解决消息的发送,不仅可以如步骤309和步骤310中所述的由基站经由被选定作为服务节点的透明中继发送给终端,也可以由基站直接发送给终端,而不经由作为服务节点的透明中继转发。
步骤311:终端在接收竞争解决消息后,根据竞争解决中的TA信息,调整上行信号的发送定时提前量,之后终端开始正式的上行数据传输业务,随机接入过程结束。
图3所述的终端随机接入过程,也可以扩展到中继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当中继进行随机接入时,其方法流程与图3所示终端进行随机接入的方法相同,其中,进行随机接入的中继可以为透明中继,也可以为非透明中继。中继和终端统称为随机接入节点。
图4为本发明实现随机接入的基站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基站包括:数据接收模块410、Preamble检测模块420、Preamble处理模块430、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440、服务节点选择模块450、竞争解决模块460、数据发送模块470、以及定时模块480,其中,
数据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到透明中继发来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后,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服务节点选择模块450;还用于将接收到的随机接入节点发来的上行信令发送给竞争解决模块460。
Preamble检测模块420,用于在RACH上检测Preamble,当检测到Preamble时,将所述Preamble发送给Preamble处理模块430,当没有检测到Preamble时,发送信号给服务节点选择模块450,所述信号用于控制服务节点选择模块450将处理后的信息发送给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440;还用于当开始在RACH上检测Preamble时,发送控制信号给定时模块480,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定时模块480启动定时装置。
Preamble处理模块430,用于记录Preamble检测模块420发来的所述Preamble的接收功率,并计算该Preamble对应的TA,并将上述信息发送给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440以及服务节点选择模块450。
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440,用于接收到Preamble处理模块430发来的所述信息、或接收到服务节点选择模块450发来的所述信息后,生成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并将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发送给数据发送模块470。
服务节点选择模块450,用于接收到定时模块480发来的所述信号后,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接收模块410发来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以及Preamble处理模块430发来的所述信息,选择为随机接入节点提供服务的服务节点,当接收到Preamble检测模块420发来的信号时,将上述接收到的Preamble的信息以及所选择的服务节点信息发送给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440;当未接收到Preamble检测模块420发来的信号时,将服务节点信息发送给竞争解决模块460。
其中,当Preamble检测模块420未能检测到Preamble时,服务节点选择模块450将接收不到Preamble处理模块430发来的基站自身对于Preamble的检测结果,此时,服务节点选择模块450直接根据接收到的透明中继上报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选择服务节点。
竞争解决模块460,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上行信令,确定随机接入节点是否发生碰撞,生成竞争解决消息发送给数据发送模块470;当接收到服务节点选择模块450发来的服务节点信息时,结合所述服务节点信息生成竞争解决消息发送给数据发送模块470,此时,在竞争解决消息中将包含:被选择的作为服务节点的透明中继上报的TA等信息。
数据发送模块470,用于向外发送接收到的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信息;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竞争解决消息后,将所述消息发送给相应的作为服务节点的透明中继或随机接入节点。
定时模块480,用于接收到Preamble检测模块420发来的控制信号后,启动定时装置,当到达设定时间时,发送设定时间结束信号给服务节点选择模块450。
其中,随机接入节点可以为终端、或中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基站检测到随机接入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时,基站根据自身检测到的所述Preamble生成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发送给随机接入节点;检测到所述Preamble的透明中继发送该Preamble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给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节点为终端、或中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检测到所述Preamble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随机接入节点选择一个可用的Preamble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发送;基站和透明中继均对RACH进行检测,基站在开始检测所述RACH的同时启动定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将所述响应信息发送给随机接入节点之后,或透明中继将所述检测信息发送给基站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A、当超过定时装置所设定时间时,基站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检测信息以及自身检测到的Preamble的信息,确定为该Preamble所对应随机接入节点服务的服务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向随机接入节点发送所述响应信息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随机接入节点接收到所述响应信息后,根据所述响应信息中的Preamble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响应信息的目标随机接入节点为自身时,根据其中的定时调整量TA信息调整上行信令的发送定时提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随机接入节点对发送定时提前量进行调整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随机接入节点向基站发送上行信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确定服务节点之后、或者随机接入节点发送上行信令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B、基站根据所述上行信令中的随机接入节点标识信息确定随机接入节点是否发生碰撞,并发送相应的竞争解决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步骤A中被选定的服务节点为透明中继时,步骤B中的所述竞争解决消息中至少包括:被选定的作为服务节点的透明中继上报的TA。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基站未检测到随机接入节点发送的Preamble时,检测到所述Preamble的透明中继发送该Preamble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给基站,之后执行步骤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之后进一步:
C、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随机接入检测信息以及确定的服务节点信息生成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发送给相应的随机接入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之后进一步包括:
D、所述随机接入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响应信息调整上行信令的发送定时提前量,之后,向基站发送上行信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之后进一步包括:
E、基站根据所述上行信令中的随机接入节点标识信息确定随机接入节点是否发生碰撞,并发送相应的竞争解决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7或1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步骤A中基站所选择的服务节点为基站自身时,所述竞争解决消息由基站直接发送给随机接入节点;
当步骤A中基站所选择的服务节点为透明中继时,所述竞争解决消息由基站直接发送给随机接入节点,或由基站经由作为服务节点的透明中继发送给随机接入节点。
14、根据权利要求7或1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相应的竞争解决消息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F、随机接入节点在接收到所述竞争解决消息后,根据其中的TA信息,调整上行信号的发送定时提前量,之后,随机接入节点开始正式的上行数据传输业务。
15、一种实现随机接入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检测模块、Preamble处理模块、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以及数据发送模块,其中,
Preamble检测模块,用于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检测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节点发送的Preamble,当检测到Preamble时,将所述Preamble发送给Preamble处理模块;
Preamble处理模块,用于记录所述Preamble的接收功率,并计算该Preamble对应的定时调整量TA,并将上述信息发送给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
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用于接收到Preamble处理模块发来的所述信息后,生成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并将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发送给数据发送模块;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向外发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实现随机接入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节点为终端、或中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实现随机接入的基站,其特征在于,Preamble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开始在RACH上检测Preamble时,发送控制信号给定时模块;
相应的,该基站进一步包括:
定时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启动定时装置;还用于设定时间结束时,发送时间结束信号给服务节点选择模块;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所辖透明中继发来的所述Preamble对应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并将所述随机接入检测信息发送给服务节点选择模块;还用于接收随机接入节点发来的上行信令,并将所述信令发送给竞争解决模块;
服务节点选择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时间结束信号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随机接入检测信息以及自身检测到的Preamble的信息,选择为发送该Preamble的随机接入节点服务的服务节点,将所选择的服务节点信息发送给竞争解决模块;
竞争解决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令,确定随机接入节点是否发生碰撞,当接收到所述服务节点信息时,结合所述信息生成竞争解决消息发送给数据发送模块;
数据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将所述竞争解决消息向外发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实现随机接入的基站,其特征在于,Preamble检测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未检测到随机接入节点发送的Preamble时,发送信号给服务节点选择模块;
相应的,服务节点选择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Preamble检测模块发来的所述信号时,在选定服务节点后,将接收到的随机接入检测信息以及服务节点信息发送给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
随机接入响应生成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消息以及所述信息,生成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发送给数据发送模块。
CN200710178186XA 2007-11-27 2007-11-27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Active CN101448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8186XA CN101448325B (zh) 2007-11-27 2007-11-27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PCT/CN2008/001937 WO2009079913A1 (fr) 2007-11-27 2008-11-21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ans une procédure d'accès aléatoire, système et appareil associés
US12/745,118 US9319215B2 (en) 2007-11-27 2008-11-21 Method of processing i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KR1020107014233A KR101183676B1 (ko) 2007-11-27 2008-11-21 임의 접속 과정중의 처리 방법과 시스템 및 장치
EP08864325.9A EP2217029B1 (en) 2007-11-27 2008-11-21 Method of processing i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8186XA CN101448325B (zh) 2007-11-27 2007-11-27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8325A true CN101448325A (zh) 2009-06-03
CN101448325B CN101448325B (zh) 2012-11-21

Family

ID=40743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78186XA Active CN101448325B (zh) 2007-11-27 2007-11-27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19215B2 (zh)
EP (1) EP2217029B1 (zh)
KR (1) KR101183676B1 (zh)
CN (1) CN101448325B (zh)
WO (1) WO2009079913A1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8344A1 (en) * 2009-06-19 2010-12-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station association procedures with type ii relays
WO2010145505A1 (zh) * 2009-06-20 2010-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的随机接入方法
WO2011020212A1 (zh) * 2009-08-17 2011-02-2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及相应的基站、中继节点和通信系统
CN102036359A (zh) * 2009-09-29 2011-04-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2083228A (zh) * 2010-02-11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WO2011123973A1 (zh) * 2010-04-06 2011-10-1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中继通信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和基站
CN102461315A (zh) * 2009-06-07 2012-05-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移动通信系统的方法
CN102474878A (zh) * 2009-08-17 2012-05-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基站、中继节点和系统
CN102696275A (zh) * 2010-02-15 2012-09-26 阿尔卡特朗讯 无线或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由中继节点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对应的中继节点和基站
WO2014127506A1 (zh) * 2013-02-19 2014-08-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传输定时的方法及装置
US8891431B2 (en) 2009-06-19 2014-11-18 Blackberry Limited Type II relay node initialization procedures
CN105828450A (zh) * 2016-03-11 2016-08-03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竞争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98879A (zh) * 2010-03-12 2016-08-24 黑莓有限公司 使用快速/零竞争解决的登记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8156595A (zh) * 2017-12-05 2018-06-12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机器通信中基于定时提前命令的前导资源分配方法
CN109076430A (zh) * 2016-05-11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发现中继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110536474A (zh) * 2019-09-30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
CN111491393A (zh) * 2019-01-25 2020-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以及装置
CN111726884A (zh) * 2019-03-20 2020-09-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指示方法及设备
CN112054833A (zh) * 2019-06-06 2020-12-0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48594B2 (en) 2008-12-10 2014-09-3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y of relay nodes
US8311061B2 (en) * 2008-12-17 2012-11-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multiplexing
US8402334B2 (en) 2008-12-17 2013-03-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unctionality in a relay node
US8355388B2 (en) * 2008-12-17 2013-01-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itial access to relays
US8040904B2 (en) * 2008-12-17 2011-10-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nomous combining
US8265128B2 (en) 2008-12-19 2012-09-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with relay nodes
US8335466B2 (en) 2008-12-19 2012-12-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US8446856B2 (en) 2008-12-19 2013-05-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ay node selection
CN101883437B (zh) * 2009-05-05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以及基站
JP5720215B2 (ja) * 2010-12-06 2015-05-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12124603A (ja) * 2010-12-06 2012-06-28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KR101528091B1 (ko) * 2011-04-28 2015-06-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액세스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US8395985B2 (en) 2011-07-25 2013-03-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ime alignment in multicarrier OFDM network
US9559822B2 (en) 2011-09-30 2017-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mobile node for determining a point in time for transmissions
WO2013062357A2 (ko) * 2011-10-27 2013-05-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임의 접속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237537B2 (en) 2012-01-25 2016-01-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Random access process in a multicarrier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US8964780B2 (en) 2012-01-25 2015-02-2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ounding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995405B2 (en) 2012-01-25 2015-03-3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Pathloss reference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11943813B2 (en) 2012-04-01 2024-03-26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group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30259008A1 (en) 2012-04-01 2013-10-03 Esmael Hejazi Dinan Random Access Response Pro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30258862A1 (en) * 2012-04-01 2013-10-03 Esmael Hejazi Dinan Radio Access for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9215678B2 (en) 2012-04-01 2015-12-15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iming advance timer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a base station
WO2013153515A2 (en) * 2012-04-09 2013-10-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anaging uncertain measurement occasions
US11582704B2 (en) 2012-04-16 2023-02-1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in a wireless device
EP2839705B1 (en) 2012-04-16 2017-09-06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group configura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with timing advance groups
US11252679B2 (en) 2012-04-16 2022-02-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in a wireless device
US8964593B2 (en) 2012-04-16 2015-02-2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Wireless device transmission power
US11825419B2 (en) 2012-04-16 2023-11-2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timing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9210664B2 (en) 2012-04-17 2015-12-0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Preamble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US8971280B2 (en) 2012-04-20 2015-03-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device
US9179425B2 (en) 2012-04-17 2015-11-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US9107206B2 (en) 2012-06-18 2015-08-11 Ofinne Technologies, LLC Carrier grouping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US9179457B2 (en) 2012-06-20 2015-11-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arrier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210619B2 (en) 2012-06-20 2015-12-0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ignalling mechanisms for wireless device handover
US8971298B2 (en) 2012-06-18 2015-03-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Wireless device connection to an application server
US11882560B2 (en) 2012-06-18 2024-01-2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arrier grouping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US11622372B2 (en) 2012-06-18 2023-04-0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084228B2 (en) 2012-06-20 2015-07-1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Auto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113387B2 (en) 2012-06-20 2015-08-1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Handover signall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14003342A1 (ko) * 2012-06-26 2014-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device-to-device) 통신을 위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674425B2 (en) 2015-03-31 2020-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relay conn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R101660966B1 (ko) * 2015-04-30 2016-09-2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사설망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0477591B2 (en) 2015-09-10 2019-11-12 Intel IP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beam based cell-less operation in 5G RAT
CN110574408B (zh) * 2017-04-28 2024-01-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元件和装置
CN109842945B (zh) * 2017-11-28 2021-06-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prach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EP3793309A4 (en) 2018-05-09 2022-04-20 Ntt Docomo, Inc. USER DEVICE
US20200383149A1 (en) * 2019-06-03 2020-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band wireless relay operations
US20210185723A1 (en) * 2019-08-01 2021-06-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procedure configuration of a millimeter wave repea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9475A (zh) * 2003-05-12 2004-11-2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wcdma系统上行专用信道增强的快速随机接入方法
US7813695B2 (en) * 2005-05-06 2010-10-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obile assisted relay selec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7053949A1 (en) * 2005-11-12 2007-05-1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balanced relay-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054791B2 (en) * 2005-12-23 2011-11-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procedures for un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 and synchronization stand by communications in E-UTRA systems
WO2007078165A1 (en) * 2006-01-05 2007-07-12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599341B2 (en) * 2006-02-28 2009-10-06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routing within a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
CN101075844B (zh) * 2006-05-17 2010-07-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扩大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覆盖范围的方法
KR20120114362A (ko) * 2006-10-31 2012-10-16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랜덤 액세스 장치 및 방법
KR101382748B1 (ko) * 2008-01-25 2014-04-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KR100925333B1 (ko) * 2008-03-14 2009-1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액세스 과정에서 상향링크 동기화를 수행하는 방법

Cited B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30701B2 (en) 2009-06-07 2018-03-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 user terminal to random access a carrier aggreg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29184B2 (en) 2009-06-07 2017-04-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 user terminal to random access a carrier aggreg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61315A (zh) * 2009-06-07 2012-05-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移动通信系统的方法
CN102461315B (zh) * 2009-06-07 2014-10-15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移动通信系统的方法
US8861460B2 (en) 2009-06-07 2014-10-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 user terminal to random access a carrier aggreg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55549B2 (en) 2009-06-19 2014-10-07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station association procedures with type II relays
US9185717B2 (en) 2009-06-19 2015-11-10 Blackberry Limited Type II relay node initialization procedures
US8891431B2 (en) 2009-06-19 2014-11-18 Blackberry Limited Type II relay node initialization procedures
WO2010148344A1 (en) * 2009-06-19 2010-12-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station association procedures with type ii relays
WO2010145505A1 (zh) * 2009-06-20 2010-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的随机接入方法
CN101932117A (zh) * 2009-06-20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的随机接入方法
US9155107B2 (en) 2009-06-20 2015-10-06 Zte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method for relay nodes
CN102474878A (zh) * 2009-08-17 2012-05-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基站、中继节点和系统
CN102474878B (zh) * 2009-08-17 2014-06-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基站、中继节点和系统
WO2011020212A1 (zh) * 2009-08-17 2011-02-2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及相应的基站、中继节点和通信系统
CN102474761A (zh) * 2009-08-17 2012-05-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及相应的基站、中继节点和通信系统
CN102036359B (zh) * 2009-09-29 2015-0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2036359A (zh) * 2009-09-29 2011-04-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2083228B (zh) * 2010-02-11 2015-05-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中继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US10257864B2 (en) 2010-02-11 2019-04-09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relay system
WO2011098016A1 (zh) * 2010-02-11 2011-08-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中继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CN102083228A (zh) * 2010-02-11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CN102696275A (zh) * 2010-02-15 2012-09-26 阿尔卡特朗讯 无线或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由中继节点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对应的中继节点和基站
CN105898879B (zh) * 2010-03-12 2020-06-16 黑莓有限公司 使用快速/零竞争解决的登记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5898879A (zh) * 2010-03-12 2016-08-24 黑莓有限公司 使用快速/零竞争解决的登记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1123973A1 (zh) * 2010-04-06 2011-10-1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中继通信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和基站
WO2014127506A1 (zh) * 2013-02-19 2014-08-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传输定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28450B (zh) * 2016-03-11 2019-09-1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竞争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28450A (zh) * 2016-03-11 2016-08-03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竞争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76430A (zh) * 2016-05-11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发现中继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109076430B (zh) * 2016-05-11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发现中继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108156595A (zh) * 2017-12-05 2018-06-12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机器通信中基于定时提前命令的前导资源分配方法
CN108156595B (zh) * 2017-12-05 2020-07-0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机器通信中基于定时提前命令的前导资源分配方法
CN111491393A (zh) * 2019-01-25 2020-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以及装置
CN111491393B (zh) * 2019-01-25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CN111726884A (zh) * 2019-03-20 2020-09-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指示方法及设备
CN112054833A (zh) * 2019-06-06 2020-12-0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54833B (zh) * 2019-06-06 2021-11-2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36474A (zh) * 2019-09-30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
WO2021063323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79913A1 (fr) 2009-07-02
KR101183676B1 (ko) 2012-09-17
US20100302998A1 (en) 2010-12-02
EP2217029A4 (en) 2013-12-11
KR20100094539A (ko) 2010-08-26
EP2217029B1 (en) 2019-02-27
EP2217029A1 (en) 2010-08-11
US9319215B2 (en) 2016-04-19
CN101448325B (zh)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8325B (zh)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CN103024924B (zh) 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262696B (zh) 一种实现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终端设备
CN102792758B (zh) 使用快速/零竞争解决的登记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86559B (zh) 一种中继站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1500320B (zh) 基站设备
EP2587881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04854947A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基站、用户设备和方法
CN111031529A (zh) 寻呼发送以及接收的增强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01478792B (zh) 一种专用随机接入资源预留方法和基站
CN102291822A (zh) 一种mtc设备随机接入回退时间通知方法和系统
CN101325802A (zh) 终端定位方法与终端定位系统
CN102158980B (zh) 一种基于回程链路的随机接入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389121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系统及其组成模块
CN101193416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基站和用户终端
CN102264052A (zh) 网络侧触发终端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3003407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521902A (zh) 下行信道测量信息上报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设备
CN112544118A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2149163A (zh) 一种上报载波聚合中随机接入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US11013037B2 (en) Method and devices of perform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UE, and a radio access network of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474878B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基站、中继节点和系统
CN102131283B (zh) 定时调节方法、移动站、基站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01212791A (zh)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1988407B (zh) 基站及其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开环功率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02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8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