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6359A - 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6359A
CN102036359A CN2009100933915A CN200910093391A CN102036359A CN 102036359 A CN102036359 A CN 102036359A CN 2009100933915 A CN2009100933915 A CN 2009100933915A CN 200910093391 A CN200910093391 A CN 200910093391A CN 102036359 A CN102036359 A CN 102036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ing advance
uplink information
network equipment
parameter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33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6359B (zh
Inventor
张文健
潘学明
沈祖康
王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933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363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36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6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6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6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能够使终端定时提前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使该上行传输信息到达网络设备时能够落在网络设备接收子帧的时间窗内,从而,保证终端的上行信息传输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对网络设备的其他接收子帧形成干扰。

Description

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RN(Relay Node,中继节点)的引入使得基于中继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链路分为三种类型:
eNB-macro UE直射链路(direct link)
eNB-RN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
RN-relay UE接入链路(access link)
考虑到无线通信的信号干扰限制,因此三条链路需要使用正交的无线资源。
由于中继节点的收发信机是半时分双工工作模式,backhaul链路和access链路在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是占用不同的时隙的,但是direct链路和backhaul链路是可以同时共存的,只要其时频资源正交即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的PRACH(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接收端可以进行频域检测;序列使用循环移位的Zadoff-Chu序列;在进行Preamble(前导序列)传输时,由于还没有建立上行同步,因此需要在Preamble之后预留GT(GuardTime,保护时间)用来避免对其它用户的干扰。不过GT在这个图中并没有标出。
预留的GT需要支持传输距离为小区半径的两倍,这是因为在发送Preamble时还不知道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距离,GT的大小必须保证小区边缘的用户获得下行帧定时(小区搜索)之后,能够有足够多的时间提前发送。如图2A和2B所示。
LTE在PRACH中定义了5种Preamble结构,每种结构在时域上的长度有所差别,不过其在频域上都是占用6个PRB(即72个子载波),其它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Preamble参数
  Preamble格式   时间长度   TCP   TSEQ   序列长度   GT
  0   1ms   3152×Ts   24576×Ts   839   ≈97.4us
  1   2ms   21012×Ts   24576×Ts   839   ≈516us
  2   2ms   6224×Ts   2×24576×Ts   839   ≈197.4us
  3   3ms   21012×Ts   2×24576×Ts   839   ≈716us
  4(只能用于FS2)   ≈157.3us   448×Ts   4096×Ts   139   ≈9.375us
由表1可以发现,Preamble格式4只能在帧结构2(TDD帧结构)中的UpPTS(上行导频时隙)域中传输。
为了确定多个PRACH在时频域上的位置,需要对多个PRACH的具体位置进行指示,并对每种指示进行编号,以便基站和终端的通信。
对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系统,每一个子帧中只能传输一个PRACH,原因如下:
(1)由于FDD的上行子帧数目确定,而且数目足够多,所以,每个子帧分配一个PRACH成为了可能。
(2)这样分配的主要目的是,当一个eNB控制多个小区时,如果每个小区中的PRACH时频位置相同的话,那么这将导致这个eNB在这个子帧中计算量很大。而如果在每个子帧中仅仅存在一个PRACH,并通过该PRACH分别对多个小区进行配置,就可以避免出现一个eNB在一个子帧检测多个PRACH的情况。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步就是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传输,前导序列传输的主要目的是通知基站随机接入准备发生,并且允许基站去估计eNB和UE之间的传播时延,时延估计将用于去调整上行定时。
随机接入的所占用的时频资源就是PRACH,网络向所有终端广播在哪些时频资源上允许随机接入前导传输(也就是用系统信息块SIB-2通知PRACH资源),基于此,终端选择一个前导在PRACH上传输。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backhaul链路传播时延和其他一些优化方案的影响,RN的上行子帧定时和下行子帧定时存在定时差ΔUD。R-UE的上行随机接入前导序列(该前导序列包括图1中的循环前缀CP和序列sequence)发送定时和R-UE的下行定时对齐,考虑到RN和R-UE的传播时延delay2,则上行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到达时间延迟于RN的上行接收子帧ΔUD+2*delay2,如果GT小于该延迟,则对RN后面的接收子帧形成干扰,且同时影响R-UE的上行随机接入。
在现有技术中,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就是配置长PRACH结构,比如2ms或3ms结构,该信道结构的GT较长,可能能够解决该问题,但是长PRACH结构的资源开销较大,增加了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能够使终端提前向中继节点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避免对中继节点中的其他接收子帧形成干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自身上行定时和下行定时之间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该定时提前量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给其服务的所有终端,用于使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优选的,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包括一个参数TA1,具体为:
当所述系统为频分双工FDD系统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时提前量进行量化生成一个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1;或,
当所述系统为时分双工TDD系统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时提前量与为网络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侧设备从接收到发送的切换时间之和进行量化生成一个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1。
优选的,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包括两个参数TA2和TA3,具体为:
当所述系统为FDD系统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时提前量进行量化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2,另一个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3值为0;或,
当所述系统为TDD系统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时提前量进行量化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2,并将为网络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侧设备从接收到发送的切换时间进行量化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3。
优选的,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时提前量和/或所述设备切换时间进行量化,具体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时提前量和/或所述设备切换时间所对应的数值除以时间单元T,得到量化后的数值结果;
其中,所述时间单元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m×Ts,其中,m=1、2、3......,Ts为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单元。
优选的,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时提前量和/或所述设备切换时间进行量化之后,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将量化后的结果以二进制形式通知给其服务的终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网络设备服务的终端通过广播信道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优选的,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将接收到的定时提前参数的二进制数值转化为十进制数值,并将十进制数值与时间单元T相乘得到对应的时间数值;
其中,所述时间单元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m×Ts,其中,m=1、2、3......,Ts为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单元。
优选的,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包括一个参数TA1,具体为:
所述终端根据定时提前参数TA1对应的时间提前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优选的,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包括两个参数TA2和TA3,具体为:
所述终端根据定时提前参数TA2和TA3对应的时间之和提前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确定自身上行定时和下行定时之间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该定时提前量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生成模块所生成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给其服务的所有终端,用于使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优选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策略模块,用于设置所述生成模块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的策略。
优选的,所述生成模块,具体包括:
量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策略模块所设置的策略,将所述定时提前量和/或所述设备切换时间所对应的数值除以时间单元T,得到量化后的数值结果,其中,所述时间单元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m×Ts,其中,m=1、2、3......,Ts为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单元;
转化子模块,用于将所述量化子模块生成的量化后的结果进行二进制转化;
生成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转化子模块所生成的二进制转化后的结果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广播信道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优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定时提前参数的二进制数值转化为十进制数值,并将十进制数值与时间单元T相乘得到对应的时间数值,其中,所述时间单元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m×Ts,其中,m=1、2、3......,Ts为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单元;
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子模块所确定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终端定时提前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使该上行传输信息到达网络设备时能够落在网络设备接收子帧的时间窗内,从而,保证终端的上行信息传输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对网络设备的其他接收子帧形成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PRACH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2B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具体应用场景中的一种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存在RN或其它中间网络设备的通信系统中,因为在UE(由RN或其它中间网络设备服务的终端)的上行定时提前量引入了RN或其它中间网络设备的上行定时提前量,造成UE的上行定时提前量增加,并且由于UE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定时与下行定时对齐,如果配置的前导结构中的GT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时间,有效的前导序列会落在RN或其它中间网络设备的接收窗外,可能会对RN或其它中间网络设备的其他子帧的接收造成干扰,同时影响UE的上行随机接入。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使UE定时提前向RN或其他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方式进行解决。
基于上述的技术思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所述上行传输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任何符合本发明精神的上行传输信息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网络设备确定自身上行定时和下行定时之间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该定时提前量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具体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的生成策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以单独的数值充当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当系统为FDD系统时,网络设备将定时提前量进行量化生成一个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1;
当系统为TDD系统时,网络设备将定时提前量与为网络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侧设备从接收到发送的切换时间之和进行量化生成一个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1。
情况二、以提前时间参数和提前时间偏移参数组合充当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当系统为FDD系统时,网络设备将定时提前量进行量化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2,另一个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3值为0,通过参数TA2和参数TA3组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当系统为TDD系统时,网络设备将定时提前量进行量化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2,并将为网络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侧设备从接收到发送的切换时间进行量化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3,通过参数TA2和参数TA3组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其中,网络设备将定时提前量和/或设备切换时间进行量化的过程具体包括网络设备将定时提前量和/或设备切换时间所对应的数值除以时间单元T,得到量化后的数值结果;
其中,时间单元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m×Ts,其中,m=1、2、3......,Ts为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单元。
进一步的,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了在系统中进行发送,上述的量化过程之后,网络设备将量化后的结果以二进制形式通知给其服务的终端。
步骤S302、网络设备将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给其服务的所有终端,用于使各终端根据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网络设备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可以是中继节点(RN)、本地基站(Home eNodeB)以及其他一些中间网络设备,具体物理实体类型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一点在本发明后续的实施例中也是一样的。
以上是本发明技术方案在网络设备侧的应用流程,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应用流程,本发明通过后续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在终端侧的应用流程。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了一种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由网络设备服务的终端通过广播信道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终端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之后,还包括具体的量化过程,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终端将接收到的定时提前参数的数值与时间单元T相乘得到对应的时间数值;
其中,时间单元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m×Ts,其中,m=1、2、3......,Ts为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单元。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接收到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为二进制表示,则本步骤中进行量化处理之前还包括将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进行十进制转化的处理流程。
步骤S402、终端根据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其中,当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包括一个参数TA1时,本步骤具体为终端根据定时提前参数TA1对应的时间提前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而当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包括两个参数TA2和TA3时,本步骤具体为终端根据定时提前参数TA2和TA3对应的时间之和提前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终端定时提前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使该上行传输信息到达网络设备时能够落在网络设备接收子帧的时间窗内,从而,保证终端的上行信息传输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对网络设备的其他接收子帧形成干扰。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为了方便说明,后续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以中继节点(RN)为例,为网络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侧设备以基站为例,且上行传输信息以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为例进行技术方案的具体说明,但是,相应的技术流程并不会因此而仅局限于包括基站、RN和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应用场景,其他基于本发明技术思路的技术方案也均是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会因网络实体和发送信息的类型差别而受到影响。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了具体应用场景下的一种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中继节点通过检测基站的下行同步信号和/或公共导频获得下行定时,通过基站的随机接入响应获得上行定时。
步骤S502、中继节点通过基站发送的RRC命令或广播信号分别获得下行定时和上行定时的定时延后值TA1和TA2。延后的下行定时为下行定时与TA1之和,延后的上行定时为上行定时与TA2之和。
其中,FDD模式时,延后的下行定时减去延后的上行定时得到中继节点的定时提前量ΔUD,该定时提前量ΔUD为正值;TDD模式时,定时提前量为(ΔUD+T1),其中T1为基站的上下行切换时间。
根据具体策略的差别,分别执行步骤S503或步骤S504。
步骤S503、中继节点通过广播信道向所有R-UE发送定时提前控制命令,该定时提前控制命令包含定时提前量参数TA。
其中,参数TA是定时提前量量化后的二进制表示,FDD模式时,TA所表示的十进制整数与时间单元T之积等于ΔUD;TDD模式时,TA所表示的十进制整数与时间单元T之积等于(ΔUD+T1)。
步骤S504、中继节点发送的定时提前控制命令包含定时提前量参数TA和TAoffset。
其中,参数TA是ΔUD量化后的二进制表示,TA所表示的十进制整数与时间单元T之积等于ΔUD;FDD模式时,TAoffset=0;TDD模式时,TAoffset所表示的十进制整数与时间单元T之积等于T1。
在步骤S503或步骤S504中,时间单元T=m*Ts,m=1,2,3...,且Ts为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单元,可以与当前LTE系统中的最小时间单元相同为Ts=1/(15000×2048)秒,也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定义。
上述数值和参数名称是为了便于说明技术方案而给出的具体示例,数值和名称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步骤S505、R-UE通过检测中继节点的下行同步信号或公共导频获得接入链路下行定时。
步骤S506、R-UE接收到定时控制命令后获得定时提前量ΔUD或(ΔUD+T1),接入链路下行定时减去定时提前量获得上行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发送定时,且差值为正值。
步骤S507、R-UE根据获得上行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发送定时向中继节点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进一步的,结合两种具体场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FDD模式时,以1ms的PRACH信道结构为例,将R-UE的上行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发送定时提前ΔUD,则前导序列接收(不包括GT)正好完全落在了RN的接收时间窗内,不会对后面子帧形成干扰,且R-UE的上行随机接入也不受到影响。
如图7所示,在TDD模式时,以1ms的PRACH信道结构为例,将R-UE的上行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发送定时提前ΔUD+T1,其中T1是基站的上下行切换时间,则前导序列接收(不包括GT)正好完全落在了RN的接收时间窗内,不会对后面子帧形成干扰,且R-UE的上行随机接入也不受到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终端定时提前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使该上行传输信息到达网络设备时能够落在网络设备接收子帧的时间窗内,从而,保证终端的上行信息传输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对网络设备的其他接收子帧形成干扰。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和终端,在后续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
生成模块81,用于确定自身上行定时和下行定时之间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该定时提前量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发送模块82,用于将生成模块81所生成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给其服务的所有终端,用于使各终端根据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中继节点还包括:
策略模块83,用于设置生成模块81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的策略。
在此情况下,生成模块81,具体包括:
量化子模块811,用于根据策略模块83所设置的策略,将定时提前量和/或设备切换时间所对应的数值除以时间单元T,得到量化后的数值结果,其中,时间单元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m×Ts,其中,m=1、2、3......,Ts为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单元;
转化子模块812,用于将量化子模块811生成的量化后的结果进行二进制转化;
生成子模块813,用于将转化子模块812所生成的二进制转化后的结果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网络设备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可以是中继节点(RN)、本地基站(Home eNodeB)以及其他一些中间网络设备,具体物理实体类型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这里所述的上行传输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任何符合本发明精神的上次传输信息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上述两点在本发明后续的实施例中也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91,用于通过广播信道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发送模块9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91所接收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发送模块92具体包括:
确定子模块921,用于将接收模块91所接收到的定时提前参数的二进制数值转化为十进制数值,并将十进制数值与时间单元T相乘得到对应的时间数值,其中,时间单元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m×Ts,其中,m=1、2、3......,Ts为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单元;
发送子模块922,用于根据确定子模块921所确定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使R-UE定时提前向RN发送上行接入随机前导序列,使该前导序列到达时能够落在RN接收子帧的时间窗内,则R-UE的上行随机接入不会收到任何影响。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限制范围。

Claims (14)

1.一种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自身上行定时和下行定时之间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该定时提前量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给其服务的所有终端,用于使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包括一个参数TA1,具体为:
当所述系统为频分双工FDD系统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时提前量进行量化生成一个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1;或,
当所述系统为时分双工TDD系统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时提前量与为网络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侧设备从接收到发送的切换时间之和进行量化生成一个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包括两个参数TA2和TA3,具体为:
当所述系统为FDD系统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时提前量进行量化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2,另一个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3的值为0;或,
当所述系统为TDD系统时,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时提前量进行量化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2,并将为网络设备提供服务的网络侧设备从接收到发送的切换时间进行量化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TA3。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时提前量和/或所述设备切换时间进行量化,具体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时提前量和/或所述设备切换时间所对应的数值除以时间单元T,得到量化后的数值结果;
其中,所述时间单元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m×Ts,其中,m=1、2、3......,Ts为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时提前量和/或所述设备切换时间进行量化之后,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将量化后的结果以二进制形式通知给其服务的终端。
6.一种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由网络设备服务的终端通过广播信道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将接收到的定时提前参数的二进制数值转化为十进制数值,并将十进制数值与时间单元T相乘得到对应的时间数值;
其中,所述时间单元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m×Ts,其中,m=1、2、3......,Ts为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单元。
8.如权利要求6和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包括一个参数TA1,具体为:
所述终端根据定时提前参数TA1对应的时间提前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9.如权利要求6和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包括两个参数TA2和TA3,具体为:
所述终端根据定时提前参数TA2和TA3对应的时间之和提前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1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确定自身上行定时和下行定时之间的定时提前量,并根据该定时提前量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生成模块所生成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通过广播信道发送给其服务的所有终端,用于使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策略模块,用于设置所述生成模块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的策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具体包括:
量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策略模块所设置的策略,将所述定时提前量和/或所述设备切换时间所对应的数值除以时间单元T,得到量化后的数值结果,其中,所述时间单元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m×Ts,其中,m=1、2、3......,Ts为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单元;
转化子模块,用于将所述量化子模块生成的量化后的结果进行二进制转化;
生成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转化子模块所生成的二进制转化后的结果生成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广播信道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定时提前参数的二进制数值转化为十进制数值,并将十进制数值与时间单元T相乘得到对应的时间数值,其中,所述时间单元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T=m×Ts,其中,m=1、2、3......,Ts为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单元;
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子模块所确定的上行传输信息的定时提前参数所对应的时间提前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信息。
CN200910093391.5A 2009-09-29 2009-09-29 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036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3391.5A CN102036359B (zh) 2009-09-29 2009-09-29 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3391.5A CN102036359B (zh) 2009-09-29 2009-09-29 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6359A true CN102036359A (zh) 2011-04-27
CN102036359B CN102036359B (zh) 2015-01-14

Family

ID=43888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3391.5A Active CN102036359B (zh) 2009-09-29 2009-09-29 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3635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8075A (zh) * 2011-08-29 2013-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量ta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4615573A (zh) * 2015-01-13 2015-05-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4734802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 d2d 通信中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7517098A (zh) * 2016-06-16 2017-12-2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56595A (zh) * 2017-12-05 2018-06-12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机器通信中基于定时提前命令的前导资源分配方法
CN109792700A (zh) * 2016-09-30 2019-05-2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设备的自主定时调整
CN111770583A (zh) * 2019-04-01 2020-10-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89325A (zh) * 2019-10-20 2021-04-2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TWI735804B (zh) * 2017-09-11 2021-08-11 大陸商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時間提前量指示方法、基地台、終端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6285A (zh) * 2002-06-06 2004-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同步的方法
CN1527622A (zh) * 2003-03-07 2004-09-08 �ʼҷ����ֵ��ӹɷ����޹�˾ 无线通信网络中点到点对等通信的上行链路同步保持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14841A (zh) * 2006-07-24 2008-0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时隙上下行方向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1198155A (zh) * 2006-12-06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目标演进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1310555A (zh) * 2005-09-27 2008-11-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具有定时偏移及相位调整的发射机的位置定位
CN101448325A (zh) * 2007-11-27 2009-06-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6285A (zh) * 2002-06-06 2004-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同步的方法
CN1527622A (zh) * 2003-03-07 2004-09-08 �ʼҷ����ֵ��ӹɷ����޹�˾ 无线通信网络中点到点对等通信的上行链路同步保持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10555A (zh) * 2005-09-27 2008-11-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具有定时偏移及相位调整的发射机的位置定位
CN101114841A (zh) * 2006-07-24 2008-0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时隙上下行方向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1198155A (zh) * 2006-12-06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目标演进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1448325A (zh) * 2007-11-27 2009-06-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8075B (zh) * 2011-08-29 2016-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量ta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2958075A (zh) * 2011-08-29 2013-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量ta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4734802B (zh) * 2013-12-19 2019-04-1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中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4734802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 d2d 通信中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4615573A (zh) * 2015-01-13 2015-05-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517098B (zh) * 2016-06-16 2019-10-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17098A (zh) * 2016-06-16 2017-12-2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92700A (zh) * 2016-09-30 2019-05-2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设备的自主定时调整
CN109792700B (zh) * 2016-09-30 2022-03-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设备的自主定时调整的方法、无线设备及网络节点
US11497015B2 (en) 2016-09-30 2022-11-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nomous timing adjustment for a wireless device
TWI735804B (zh) * 2017-09-11 2021-08-11 大陸商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時間提前量指示方法、基地台、終端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US11388689B2 (en) 2017-09-11 2022-07-12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Timing advance ind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UE and device
CN108156595A (zh) * 2017-12-05 2018-06-12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机器通信中基于定时提前命令的前导资源分配方法
CN108156595B (zh) * 2017-12-05 2020-07-0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机器通信中基于定时提前命令的前导资源分配方法
CN111770583A (zh) * 2019-04-01 2020-10-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89325A (zh) * 2019-10-20 2021-04-2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2689325B (zh) * 2019-10-20 2022-06-2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6359B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6359B (zh) 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EP2982196B1 (en) Aligning timing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s
RU2584148C1 (ru)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терминал
KR102219564B1 (ko) 업링크 정보 전송 방법, 디바이스, 기지국, 및 사용자 장비
EP316396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unlicensed band
US20170311340A1 (en)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694132B1 (en) Data reception and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US10735159B2 (en)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US10230511B2 (en)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33727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unlicensed band
US2015011727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guard period o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CN108633009B (zh)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909495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bandwidth request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relay station
EP3445122B1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esource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447290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229532A1 (en)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20210055065A (ko) 시간 영역 리소스 구성 방법 및 액세스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KR2011011969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중계기 및 단말에 대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01140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간 통신을 위한 부분 센싱 방법 및 장치
KR20160018353A (ko)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780840A1 (en) Wireless resource scheduling
JP7357089B2 (ja) アップリンク情報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基地局、ならびにユーザ機器
CN107800522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KR20160110328A (ko) 상향링크 자원을 이용한 릴레이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KR101391727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 구성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506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06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