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0522B -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0522B
CN107800522B CN201610801133.8A CN201610801133A CN107800522B CN 107800522 B CN107800522 B CN 107800522B CN 201610801133 A CN201610801133 A CN 201610801133A CN 107800522 B CN107800522 B CN 1078005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carrier
signaling
timing
wireless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11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0522A (zh
Inventor
张晓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011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05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0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0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0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0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UE从第一时刻开始在第一载波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可配置的;或者所述第一时刻是和{第二载波的定时,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中至少前者是相关的。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是不同的载波,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都支持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随机接入信道。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能够在发送载波的转换的过程中同时兼顾源载波与目的载波的定时信息,有效地减少资源浪费与碰撞,同时使得基站能够准确获取每个用户设备在不同的载波间转换时的转换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持多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案,特别是涉及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频谱分配的限制,很难找到连续的宽带频谱用于无线传输,特别是在2GHz或2GHz一下的频带(Band)这种情况尤为普遍。为了满足宽带传输的要求,多载波传输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LTE(Long TermEvolution)系统中的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技术的引入。
虽然多载波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扩大无线传输的带宽,但是由于受到终端成本和复杂度等多方面的限制,对于一个用户设备上下行能够同时支持的用来进行上下行传输的载波的数量是有限的,尤其对于用来上行传输的载波的数量限制更加严格。比如在现在LTE系统中,普遍存在用户设备(UE)支持的下行载波的数量多于上行载波的数量的现象。但是在一些场景下,需要用户设备将支持发送的载波(特别是射频器件)的频率在多个可以用来上行传输的载波之间进行调整,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在一些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载波中,由于用户设备的限制,对于一个用户设备只能传输下行子帧而不能传输上行子帧,但是这个时候这些TDD载波还需要通过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来测量信道,从而利用信道互易(Reciprocity)性来支持下行多天线的传输,这个时候就需要将发送上行的SRS的载波转换(Retune)到该TDD载波,从而支持在该TDD载波上的SRS传输。
当用户设备将其发送的载波从一个载波转换到另一个载波的时候,为了能够保证在目标载波上的上行同步,一般需要在目标载波上发起随机接入,例如LTE系统中的非竞争性随机接入。
发明内容
在目标载波发起随机接入的过程中,由于用户设备的限制,特别是射频器件的限制,该用户设备无法在源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如果在目标载波上开始发起随机接入的定时不当,会导致源载波上的资源浪费大大增加。同时不同的用户设备的载波间转换所需要的时间也不近相同,在不同载波间的转换时间也可能不同,这个时候基站需要获取在特定的载波间的不同用户设备的转换时间,用以配置后续发起的随机接入与其它传输(比如SRS)。但是按照现有的随机接入定时的设计,前导序列(Preamble)的发送紧随相同载波的下行接收,即假设TA(Timing Advance,时间提前量)为0,这个限制有可能导致源载波上连续多个子帧不能用于该用户设备的上行传输,同时也无法使得基站准确获取该用户设备的载波转换的时间。
针对多载波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时间限制导致资源浪费与基站无法准确获取定时时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基站中,反之亦然。进一步的,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多载波的UE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从第一时刻开始在第一载波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可配置的;或者所述第一时刻是和{第二载波的定时,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中至少前者是相关的。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是不同的载波,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都支持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随机接入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相关联,或者通过网络配置可以有效地降低对在所述第二载波上的上行传输的中断和对有可能的下行传输的碰撞。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载波是一个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的上行载波。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载波是一个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载波。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载波是一个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的上行载波。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载波是一个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载波。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行传输是指{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共享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SRS(Sounding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中至少之一的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分属不同的频带(Ban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属于相同的频带(Band)。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分属不同的TAG(Timing AdvanceGroup,时间提前量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属于相同的TAG(Timing AdvanceGroup,时间提前量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载波上发送的上行子帧的定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载波上发送的上行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的定时,所述OFDM符号包括基本符号和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载波上发送的上行无线帧的定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载波上发送的上行子帧的定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载波上发送的上行OFDM符号的定时,所述OFDM符号包括基本符号和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载波上发送的上行无线帧的定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载波上发送的特殊子帧的定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载波上的所述特殊子帧中的保护时间(GP,Guard Period)的定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前导序列(Preamble)生成的信号。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0.从第二时刻开始将发送载波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
其中,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完成时刻为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发送载波是指支持所述上行传输的载波。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发送载波是所述UE支持的多个上行载波中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发送载波是所述UE支持的唯一发送载波。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三时刻是相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三时刻是不同的。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接收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从所述第二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从所述第一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从所述第二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从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从所述第一载波,所述第二载波,所述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之外的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包括载波指示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一载波的下行子帧的定时的时间偏移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的下行子帧的定时的时间偏移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载波的上行子帧的定时的时间偏移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载波的特殊子帧中的GP的定时的时间偏移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高层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前导序列索引(Preamble Index),PRACH时频资源索引(PRACH Mask Index)}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是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Order。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显式地指示所述第一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包含所述第一时刻的缺省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信令隐式地指示所述第一时刻。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2.接收第二信令。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数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格式,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密度,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版本索引}中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从所述第二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从所述第一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从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从所述第二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从所述第一载波,所述第二载波,所述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所述所述第二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之外的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包括载波指示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是高层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对应的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元素)是“prach-ConfigurationIndex”。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显式地指示所述第一参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包含所述第一参数的缺省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信令隐式地指示所述第一参数。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3.发送第三信令。
其中,所述第三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为{小于100微秒,100微秒,200微秒,300微秒,500微秒,900微秒}中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是所述第三时间。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令从所述第二载波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令从所述第一载波,所述第二载波之外的载波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载波的指示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载波的指示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二载波所属的频带(Band)的指示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载波所属的频带(Band)的指示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令是高层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令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信令还被用于确定所述UE的能力(capability)。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间。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刻通过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获得可以减少网络配置的信令开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三时刻是同一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刻晚于所述第三时刻。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刻到所述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可配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预定义或者通过网络配置可以降低在所述第一载波上与下行传输的碰撞,同时使得网络可以准确获知所述用户设备将发送载波从所述第二载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转换时间。
作为一个实施例,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预定义的是指: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没有通过网络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0,即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是同一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P毫秒,所述P大于0.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和所述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相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和{所述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所述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中至少之一是相关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和所述第一参数相关的。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4.接收第四信令。
其中,所述第四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从所述第一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从所述第二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从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从所述第二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从所述第一载波,所述第二载波,所述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所述所述第二载波对应的下行载波之外的载波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包括载波指示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是高层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是物理层信令。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四信令包括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前导序列索引(Preamble Index),PRACH时频资源索引(PRACH Mask Index)}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是PDCCH Order。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显式地指示所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包含所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的缺省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信令隐式地指示所述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多载波的基站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从第一时刻开始在第一载波上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可配置的;或者所述第一时刻是和{第二载波的定时,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中至少前者是相关的。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是不同的载波,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都支持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随机接入信道。。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0.从第二时刻开始将接收载波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
其中,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完成时刻为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载波是指支持所述上行传输的载波。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载波是所述UE的多个支持所述上行传输的载波中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载波是所述UE支持所述上行传输的唯一载波。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发送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2.发送第二信令。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数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格式,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密度,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版本索引}中至少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3.接收第三信令。
其中,所述第三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间。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刻到所述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可配置的。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4.发送第四信令。
其中,所述第四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多载波的用户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从第一时刻开始在第一载波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可配置的;或者所述第一时刻是和{第二载波的定时,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中至少前者是相关的。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是不同的载波,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都支持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随机接入信道。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从第二时刻开始将发送载波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其中,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完成时刻为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信令,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数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格式,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密度,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版本索引}中至少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三信令,其中,所述第三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间。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刻到所述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可配置的。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第四信令,其中,所述第四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多载波的基站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第一时刻开始在第一载波上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可配置的;或者所述第一时刻是和{第二载波的定时,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中至少前者是相关的。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是不同的载波,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都支持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随机接入信道。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被用于从第二时刻开始将接收载波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其中,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完成时刻为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被用于发送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被用于发送第二信令,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数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格式,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密度,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版本索引}中至少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被用于接收第三信令,其中,所述第三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间。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刻到所述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可配置的。
具体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基站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被用于发送第四信令,其中,所述第四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相比现有公开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在发送载波的转换的过程中同时兼顾源载波与目的载波的定时信息,有效地减少资源浪费与碰撞;
-使得基站能够准确获取每个用户设备在不同的载波间转换时的转换时间,从而为后续的配置提供基础,可以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与碰撞。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信号传输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关系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第三时刻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参考时间间隔与第一时间间隔关系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UE)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实施例1示例了无线信号传输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附图1中,基站N1是UE U2的服务小区的维持基站,方框F1和F2中标识的步骤分别是可选的。
对于基站N1,在步骤S11中接收第三信令,在步骤S12中发送第二信令,在步骤S13中发送第一信令,在步骤S14中发送第四信令,在步骤S15中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对于UE U2,在步骤S21中发送第三信令,在步骤S22中接收第二信令,在步骤S23中接收第一信令,在步骤S24中接收第四信令,在步骤S25中将发送载波从第二载波转换到第一载波,在步骤S26中从第一时刻开始在第一载波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在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时刻是可配置的;或者所述第一时刻是和{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中至少前者是相关的。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是不同的载波,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都支持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随机接入信道。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起始时刻为第二时刻,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完成时刻为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三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所述第四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1,所述第一参数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格式,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密度,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版本索引}中至少之一。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2,所述第一信令是物理层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前导序列索引(Preamble Index),PRACH时频资源索引(PRACH Mask Index)}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3,所述第四信令是高层信令。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4,所述第四信令是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5,所述第二信令对应的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元素)是“prach-ConfigurationIndex”。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6,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7,所述第三信令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8,所述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载波上发送的上行子帧的定时。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9,所述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一载波上的所述特殊子帧中的保护时间(GP,Guard Period)的定时。
作为实施例1的子实施例,10,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载波上发送的上行子帧的定时。
实施例2
实施例2示例了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关系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在附图2中,斜线填充的矩形代表一个下行子帧;或者在特殊子帧中也代表DwPTS(Downlink Pilot TimeSlot,下行导频时隙)。十字线填充的矩形代表一个上行子帧;或者在特殊子帧中也代表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上行导频时隙)。无填充的矩形代表特殊子帧中的GP(Guard Period,保护间隔)。实施例2中,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是不同的载波,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都支持上行传输,所述第二载波是一个TDD(Time 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载波。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1,所述第二载波是一个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的上行载波。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2,所述第二载波是一个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载波。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3,所述上行传输是指{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共享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中至少之一的传输。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4,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分属不同的频带(Band)。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5,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属于相同的频带(Band)。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6,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分属不同的TAG(TimingAdvance Group,时间提前量组)。
作为实施例2的子实施例7,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属于相同的TAG(TimingAdvance Group,时间提前量组)。
实施例3
实施例3示例了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第三时刻关系示意图,如附图3所示。附图3中,横轴代表时间,十字线填充的矩形代表上行传输,斜线填充的区域代表第二载波到第一载波的转换过程,灰色填充的矩形代表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在实施例3中,从第一时刻开始在第一载波上发送随机接入信道,从第二时刻开始将发送载波从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完成时刻为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1,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三时刻是相同的。
作为实施例3的子实施例2,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三时刻是不同的。
实施例4
实施例4示例了第一参考时间间隔与第一时间间隔关系示意图,如附图4所示。附图4中,横轴代表时间,无填充的长条矩形代表第一参考时间间隔,斜线填充的区域代表第二载波到第一载波的转换过程,灰色填充的矩形代表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斜线填充的区域的结束时刻到灰色填充的矩形的开始时刻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
在实施例4中,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为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到所述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可配置的。
作为实施例4的子实施例1,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间,所述第一时刻是随机接入信道传输的开始时刻。
作为实施例4的子实施例2,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预定义的是指: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没有通过网络配置。
作为实施例4的子实施例3,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0,即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是同一时刻。
作为实施例4的子实施例4,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P毫秒,所述P大于0。
作为实施例4的子实施例5,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和所述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相关。
实施例5
实施例5示例了一个用户设备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5所示。在附图5中,用户设备处理装置100主要由第一处理模块101组成。第一处理模块101用于从第一时刻开始在第一载波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第一处理模块101还用于从第二时刻开始将发送载波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第一处理模块101还用于接收第一信令,接收第二信令,发送第三信令和接收第四信令。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三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所述第四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在实施例5中,第一处理模块101配置所述第一时刻;或者第一处理模块101基于{第二载波的定时,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中至少前者确定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是不同的载波,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都支持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随机接入信道。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到所述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
在实施例5的子实施例1中,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完成时刻为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在实施例5的子实施例2中,所述第一参数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格式,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密度,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版本索引}中至少之一。
在实施例5的子实施例3中,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间。
在实施例5的子实施例4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可配置的。
在实施例5的子实施例5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和所述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相关。
在实施例5的子实施例6中,所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和{所述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所述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中至少之一是相关的。
在实施例5的子实施例7中,所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和所述第一参数相关的。
实施例6
实施6示例了一个基站设备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6所示。附图6中,基站处理装置200主要由第二处理模块201组成。第二处理模块201用于从第一时刻开始在第一载波上接收第一无线信号。第二处理模块201还用于从第二时刻开始将接收载波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第二处理模块201还用于发送第一信令,发送第二信令,接收第三信令和发送第四信令。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三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所述第四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在实施例6中,第二处理模块201配置所述第一时刻;或者第二处理模块201基于{第二载波的定时,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中至少前者确定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是不同的载波,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都支持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随机接入信道。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到所述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
在实施例6的子实施例1中,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完成时刻为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在实施例6的子实施例2中,所述第一参数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格式,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密度,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版本索引}中至少之一。
在实施例6的子实施例3中,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间。
在实施例6的子实施例4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可配置的。
在实施例6的子实施例5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和所述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相关。
在实施例6的子实施例6中,所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和{所述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所述所述第一载波的定时}中至少之一是相关的。
在实施例6的子实施例7中,所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和所述第一参数相关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硬盘或者光盘等。可选的,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于任何特定形式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本发明中的UE或者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上网卡,低功耗设备,车载通信设备等无线通信设备。本发明中的基站或者网络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家庭基站,中继基站等无线通信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被用于多载波的UE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从第二时刻开始将发送载波从第二载波转换到第一载波;从第一时刻开始在所述第一载波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可配置的;所述第一时刻是和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是相关的;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是不同的载波,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都支持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随机接入信道;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载波上发送的上行子帧、上行OFDM符号、或上行无线帧的定时;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属于相同的时间提前量组;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完成时刻为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接收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2.接收第二信令;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数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格式,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密度,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版本索引}中至少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3.发送第三信令;
其中,所述第三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刻到所述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可配置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4.接收第四信令;
其中,所述第四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8.一种被用于多载波的基站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从第二时刻开始将接收载波从第二载波转换到第一载波;从第一时刻开始在所述第一载波上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可配置的;所述第一时刻是和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是相关的;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是不同的载波,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都支持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随机接入信道;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载波上发送的上行子帧、上行OFDM符号、或上行无线帧的定时;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属于相同的时间提前量组;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完成时刻为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发送第一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2.发送第二信令;
其中,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数还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格式,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密度,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版本索引}中至少之一。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3.接收第三信令;
其中,所述第三信令被用于确定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参考时间间隔的结束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刻到所述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是可配置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4.发送第四信令;
其中,所述第四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
15.一种被用于多载波的用户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从第二时刻开始将发送载波从第二载波转换到第一载波;从第一时刻开始在所述第一载波上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可配置的;所述第一时刻是和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是相关的;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是不同的载波,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都支持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随机接入信道;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载波上发送的上行子帧、上行OFDM符号、或上行无线帧的定时;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属于相同的时间提前量组;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完成时刻为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17.一种被用于多载波的基站设备,其中,包括如下模块: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第二时刻开始将接收载波从第二载波转换到第一载波;从第一时刻开始在所述第一载波上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可配置的;所述第一时刻是和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是相关的;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是不同的载波,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都支持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传输信道是随机接入信道;所述第二载波的定时是指所述第二载波上发送的上行子帧、上行OFDM符号、或上行无线帧的定时;所述第二载波与所述第一载波属于相同的时间提前量组;从所述第二载波转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完成时刻为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三时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CN201610801133.8A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8005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1133.8A CN107800522B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1133.8A CN107800522B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0522A CN107800522A (zh) 2018-03-13
CN107800522B true CN107800522B (zh) 2020-11-06

Family

ID=61530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1133.8A Active CN107800522B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05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9622B (zh) * 2019-08-16 2022-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314984A (zh) * 2021-05-08 2022-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5897A (zh) * 2011-03-09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时序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747532A (zh) * 2010-08-11 2014-04-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多载波技术中进行载波转换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18313B1 (en) * 1998-09-30 2002-07-09 Ericsso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of a priv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bject to retuning
CN102056086A (zh) * 2009-11-06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播广播业务接收方法、终端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7532A (zh) * 2010-08-11 2014-04-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多载波技术中进行载波转换的方法
CN102685897A (zh) * 2011-03-09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时序配置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3GPP协议组;《3GPP TS 36.300 V13.3.0》;201603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0522A (zh) 201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8739B (zh) 一种信号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202223B1 (en) Sharing channels in a licensed-assisted access in long term evolution operation
KR102139789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반이중(half duplex) 전송을 지원하는 단말과 관련된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2375618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US10735159B2 (en)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US11012173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enabling reduced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1425845A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EP333727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unlicensed band
US2015011727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guard period o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EP3454611B1 (en) Ta acquisi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856256A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EP3445122B1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esource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729754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2036359A (zh) 上行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10191514B (zh) 一种上行laa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7800522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23782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170362B (zh) 一种下行信号接收方法、终端及源基站
CN11539904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14048770A1 (en) Component carrier (de)activ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7872306B (zh) 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004843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479250B (zh) 发送上行链路的方法和设备
KR20200103234A (ko) Scg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6826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laa를 위한 프레임 구조, 이를 이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