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4426A - 胶囊医疗系统和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胶囊医疗系统和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4426A
CN101444426A CNA2008101793128A CN200810179312A CN101444426A CN 101444426 A CN101444426 A CN 101444426A CN A2008101793128 A CNA2008101793128 A CN A2008101793128A CN 200810179312 A CN200810179312 A CN 200810179312A CN 101444426 A CN101444426 A CN 1014444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ectronic pads
subject
electrod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793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4426B (zh
Inventor
千叶淳
内山昭夫
泷泽宽伸
佐藤良次
木村敦志
药袋哲夫
森健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44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4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4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44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26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A61B5/0028Body tissue as transmission medium, i.e. transmission systems where the medium is the human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1Capsule endoscopes for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6Devices, other than using radiation, for detecting or locating foreign bodies ; determining position of probes within or on the body of the patient
    • A61B5/061Determining position of a probe within the body employing means separate from the probe, e.g. sensing internal probe position employing impedance electrod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 A61B5/062Determining position of a probe within the body employing means separate from the probe, e.g. sensing internal probe position employing impedance electrod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using magnetic fie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7Endoradiosondes
    • A61B5/073Intestinal transmit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11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 A61B1/0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using wireless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囊医疗系统和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胶囊医疗系统具备被导入到被检体内部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具有多个接收电极的至少一个电极垫、接收电极切换部、控制接收电极切换部的动作的控制部、以及位置检测部。胶囊型医疗装置具有获取被检体的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获取部和从发送电极通过生物体输出上述生物体信息的发送部。至少一个电极垫由多个接收电极检测上述生物体信息。接收电极切换部切换上述多个接收电极中的一对接收电极。位置检测部根据由上述电极垫检测出的上述生物体信息和上述多个接收电极的位置坐标数据,检测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在上述被检体内的位置。

Description

胶囊医疗系统和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被导入到患者等被检体内部的胶囊型医疗装置进行人体通信来获取被检体的体内信息的胶囊医疗系统和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内窥镜的领域中出现了一种吞服型的胶囊型内窥镜(胶囊型医疗装置的一例)。在该胶囊型内窥镜中设置有摄像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为了进行观察(检查)而从患者等被检体(以下,有时称为人体)的口中吞服胶囊型内窥镜之后,直到自然排出到体外为止的期间,该胶囊型内窥镜在胃、小肠等脏器的内部随着其蠕动运动而进行移动,并依次拍摄被检体的体内信息、例如脏器内部的图像(以下,有时称为体内图像)。
但是,该胶囊型内窥镜由于利用无线通信功能进行与人体外部的通信,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功耗较大,从而动作时间变短,并且一次电池所占的体积变大,从而阻碍胶囊型内窥镜的小型化、高功能化。因此,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将人体作为通信介质来进行人体内的胶囊型内窥镜与人体外的接收装置之间的通信(即,人体通信)的人体通信系统(参照日本特表2006-513001号公报)。
在上述人体通信系统中,由于形成在胶囊型内窥镜的表面上的发送电极间的电势差而产生电流,当该电流通过人体流动时,在安装到人体表面上的两个接收电极间感应出电压,人体外的接收装置根据该感应出的电压来接收来自胶囊型内窥镜的图像信号。进行上述人体通信的胶囊型内窥镜由于不需要数百MHz的高频信号而能够用10MHz左右的低频信号发送图像数据,因此能够大幅降低功耗。
另外,在将位置检测技术与人体通信系统组合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能够通过人体通信从胶囊型内窥镜获取被检体的体内图像、并且能够检测拍摄该体内图像时的胶囊型内窥镜在人体内的位置的胶囊医疗系统,其中,上述位置检测技术根据通过上述人体通信而在接收电极间感应出的电压值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在人体内的位置。
然而,在进行人体通信来发送图像信号时,胶囊型内窥镜放出的电场或位移电流随着在作为通信介质的人体内通过而衰减。因此,在以往的胶囊医疗系统中存在如下问题:有时仅在安装到人体表面上的两个接收电极中的一个接收电极感应出电压,难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在人体内的位置。
另外,由上述人体表面上的接收电极检测出的来自胶囊型内窥镜的图像数据以高频的模拟信号的状态通过通信线缆被传输到人体外的接收装置,因此容易受到周围噪声的影响,其结果,存在来自胶囊型内窥镜的图像数据的接收灵敏度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具备:胶囊型医疗装置,其具有获取被检体的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获取部、和从发送电极通过生物体输出上述生物体信息的发送部;至少一个电极垫,该至少一个电极垫具有检测上述生物体信息的多个接收电极;接收电极切换部,其切换上述多个接收电极中的一对接收电极;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接收电极切换部的动作;以及位置检测部,其根据由上述电极垫检测出的上述生物体信息和上述多个接收电极的位置坐标数据,检测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在上述被检体内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极选择步骤,对检测被检体内部的生物体信息的多个电极垫的各个电极垫中的每一个电极垫选择一对接收电极;以及位置方向算出步骤,根据通过上述电极选择步骤选择的上述一对接收电极间的电压值、和上述多个电极垫中的包括上述一对接收电极的电极垫的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算出胶囊型医疗装置在上述被检体内部的位置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
对照以下的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来阅读,能够进一步理解关于如上所述的内容、以及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优点、及技术上且工业上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胶囊型内窥镜的一个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3是例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极垫的外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极垫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5是例示使位置检测部检测胶囊型内窥镜在人体内的位置和方向的控制部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检测胶囊型内窥镜在被检体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的位置检测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三个电极来作为人体通信用的接收电极的电极垫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极垫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11是例示电压值的数字数据的获取定时的示意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
图15是表示具有人体通信功能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6是例示使生物体信息检测部可把持地从床的被检体支承面突出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具备旋转式的开关部的电极垫的一个结构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较佳方式的胶囊医疗系统和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此外,下面,例示拍摄作为被检体信息的一例的体内图像并且通过人体通信发送体内图像的胶囊型内窥镜作为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中使用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一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1具备:胶囊型内窥镜2,其获取患者等被检体K的被检体信息;以及接收装置3,其接收被导入到被检体K的体内的胶囊型内窥镜2通过人体通信发送的被检体信息。接收装置3具备:多个电极垫4a~4d,该多个电极垫4a~4d对胶囊型内窥镜2通过人体通信发送的被检体信息进行检测;通信部5,其通过电极垫4a~4d与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图像处理部6,其根据由通信部5接收到的数据来获取作为被检体信息的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以及位置检测部7,其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另外,接收装置3具备:输入部8,其输入各种信息;显示部9,其显示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等各种信息;存储部10,其存储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等各种信息;以及控制部11,其控制上述接收装置3的各个结构部分。
胶囊型内窥镜2是为了获取被检体K的被检体信息而被导入到被检体K的脏器内部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一例,具有拍摄作为被检体信息的一例的体内图像的摄像功能、和将人体(即,被检体K)作为通信介质而与人体外的接收装置3进行通信的人体通信功能。具体地说,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导入到被检体K的体内的情况下,通过蠕动运动等而在被检体K的脏器内部进行移动并且拍摄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进行将该拍摄的体内图像发送到被检体K外部的接收装置3的人体通信。由接收装置3通过多个电极垫4a~4d中的任一个接收通过上述胶囊型内窥镜2的人体通信发送的体内图像。上述胶囊型内窥镜2在每次拍摄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时,与接收装置3之间重复进行人体通信,将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依次发送到接收装置3。
电极垫4a~4d各自具有对胶囊型内窥镜2通过人体通信发送的被检体信息进行检测的电极群,将上述电极群以与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接触的方式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另外,电极垫4a~4d具有将由上述电极群检测出的被检体信息变换为数字数据的A/D变换处理功能,将得到的数字数据通过线缆发送到通信部5。此外,稍后记述上述电极垫4a~4d的内部结构。
在此,电极垫4a~4d使用适于被检体K的体格的定位薄板12而被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具体地说,定位薄板12具有根据电极垫4a~4d的外形(例如如图1所示是圆形)而形成的开口部12a~12d,被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上述定位薄板12根据开口部12a~12d规定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内的已知正交坐标系XYZ中的位置坐标的局部。此外,该正交坐标系XYZ例如是相对于被检体K或者支承被检体K的床等的支承部(未图示)而固定的三轴正交坐标系。电极垫4a~4d被固定配置在根据上述定位薄板12的开口部12a~12d规定的各个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电极垫4a~4d的规定位置分别与例如在定位薄板12的开口部12a~12d各自的附近所附加的标记(未图示)一致,从而使电极垫4a~4d的各个方向相对于被检体K固定。以上的结果,电极垫4a~4d集中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内的已知位置坐标的多个局部而分别固定配置人体通信用的电极群。此外,上述定位薄板12也可以在将电极垫4a~4d这样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之后从被检体K卸下。
通信部5通过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的电极垫4a~4d而与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具体地说,通信部5通过线缆(未图示)与上述电极垫4a~4d连接,通过线缆接收由上述电极垫4a~4d输出的数字数据,将该接收到的数字数据发送到图像处理部6和控制部11。在这种情况下,通信部5从电极垫4a~4d依次接收由上述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将得到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依次发送到控制部11。另外,通信部5对上述数字数据之中电压值最高的数字数据进行解调处理等,对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的数字数据进行解调。通信部5将上述体内图像的数字数据发送到图像处理部6。
另外,通信部5从控制部11获取控制信号,将该获取的控制信号依次发送到电极垫4a~4d。此外,来自上述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是使电极垫4a~4d中的任一个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通过人体通信发送的发送信号的控制信号,以规定的顺序依次被发送到电极垫4a~4d。
图像处理部6根据由上述电极垫4a~4d中的任一个进行数字变换后的数字数据来获取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被检体信息的一例)。具体地说,图像处理部6从通信部5获取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的数字数据,并对该获取的数字数据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生成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详细地说,是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的体内图像)。图像处理部6将该生成的体内图像发送到控制部11。
位置检测部7根据上述通信部5从电极垫4a~4d接收到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和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位置检测部7根据由控制部11的垫选择部11a(后述)从电极垫4a~4d中选择的电极垫的电极群所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和该电极群内的各个电极的位置坐标数据,算出该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即,上述正交坐标系XYZ中的位置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此外,由输入部8预先输入上述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
输入部8使用键盘和鼠标等输入设备实现,根据医生或护士等用户的输入操作,将各种信息输入到控制部11。作为上述输入部8输入到控制部11的各种信息,例如列举出对控制部11进行指示的指示信息、配置在相对于被检体K固定的位置和方向上的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以及被检体K的患者信息和检查信息等。
此外,被检体K的患者信息是确定被检体K的特定信息,例如是被检体K的患者名、患者ID、出生年月日、性别、年龄等。另外,被检体K的检查信息是确定对被检体K实施的胶囊型内窥镜检查(用于将胶囊型内窥镜2导入到脏器内部来观察脏器内部的检查)的特定信息,例如是检查ID、检查日期等。
显示部9使用CRT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等各种显示器实现,显示由控制部11指示显示的各种信息。具体地说,显示部9显示胶囊型内窥镜2所拍摄的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组、被检体K的患者信息、被检体K的检查信息、表示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内部的位置和方向的信息等。
存储部10使用RAM、EEPROM、快闪存储器、或者硬盘等可重写地保存数据的各种存储介质实现,存储由控制部11指示存储的各种数据,将控制部11从所存储的各种数据中指示读出的数据发送到控制部11。具体地说,存储部10存储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组、被检体K的患者信息和检查信息、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以及位置检测部7检测出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的信息。
此外,存储部10也可以使用驱动器等实现,该驱动器可安装和拆卸地插入安装软盘(FD)、光盘(CD)、或者DVD(DigitalVersatile Disk:数字通用光盘)等便携式记录介质,对被插入安装的便携式记录介质进行各种数据的读取处理或写入处理。
控制部11控制接收装置3的各个结构部分(电极垫4a~4d、通信部5、图像处理部6、位置检测部7、输入部8、显示部9、以及存储部10),并控制上述各个结构部分之间的信号的输入输出。具体地说,控制部11根据由输入部8输入的指示信息,进行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与通信部5之间的人体通信,使显示部9显示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以及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信息等所希望的信息,并使存储部10存储输入部8的输入信息、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组、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信息等各种信息。另外,控制部11通过通信部5将控制信号依次发送到电极垫4a~4d,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电极垫4a~4d。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1使电极垫4a~4d中的任一个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通过人体通信发送的图像信号。即,控制部11使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内的一对电极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通过人体通信在被检体K的体内产生的电场或者位移电流的电压值。
另外,控制部11具有垫选择部11a,该垫选择部11a从多个电极垫4a~4d中选择适于进行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的检测处理的电极垫。垫选择部11a通过上述通信部5从电极垫4a~4d依次获取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垫选择部11a根据所获取的来自电极垫4a~4d的各个数字数据的电压值,从电极垫4a~4d中选择适于进行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的检测处理的电极垫、即位于离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最近的位置的电极垫。控制部11将由上述垫选择部11a选择的电极垫的电极群所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和包含在该选择的电极垫的电极群中的各个电极的位置坐标数据发送到位置检测部7。控制部11控制位置检测部7使其根据该发送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和各个电极的位置坐标数据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内部的位置和方向。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摄像功能和人体通信功能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结构。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一个结构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胶囊型内窥镜2具备形成为易于导入到被检体K的体内的胶囊型壳体20、以及人体通信用的发送电极21a、21b。另外,胶囊型内窥镜2在胶囊型壳体20的内部具备:LED等照明部22,其照明被检体K的脏器内部;聚光透镜23,其会聚来自由照明部22照明的脏器内部的反射光;以及摄像元件24,其接收由聚光透镜23会聚的反射光来拍摄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并且,胶囊型内窥镜2在胶囊型壳体20的内部具备:信号处理部25,其对从摄像元件24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来生成被检体K的图像信号;发送部26,其对该被检体K的图像信号进行调制(例如相位调制),将该调制后的图像信号从发送电极21a、21b发送到人体内;控制部27,其控制上述胶囊型内窥镜2的各个结构部分;以及电池等电源部28,其提供电力。
胶囊型壳体20由透明的圆顶形状壳体20b封闭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圆顶形状的不透明的筒状壳体20a的开口端而实现。上述胶囊型壳体20不透液体地容纳胶囊型内窥镜2的内部结构部分(照明部22、聚光透镜23、摄像元件24、信号处理部25、发送部26、控制部27、以及电源部28)。
另外,在上述胶囊型壳体20的两端部、即圆顶形状壳体20b的外表面与筒状壳体20a的圆顶形状部分的外表面上分别形成人体通信用的发送电极21a、21b。详细地说,在该圆顶形状壳体20b的外表面上形成的发送电极21a是利用ITO等实现的透明电极。另外,各个发送电极21a、21b是耐腐蚀性强、对人体无害的金属,例如发送电极21b利用SUS316L、金等实现。上述发送电极21a、21b通过体液等与人体内部电连接。
在此,在上述胶囊型内窥镜2通过人体通信发送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的情况下,发送部26将极性翻转的图像信号输出到上述发送电极21a、21b。由此,在上述发送电极21a、21b之间产生电势差而在被检体K的体内产生电场或者位移电流。该电场或者位移电流通过人体传递到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由此在上述身体表面上的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中的至少一对电极间感应出电压。其结果,由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出发送部26通过发送电极21a、21b输出的图像信号,并由接收装置3通过上述电极垫4a~4d接收该图像信号。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电极垫4a~4d的结构。图3是例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极垫的外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极垫的内部结构的框图。此外,在图3中示出电极垫4a的表面(电极群露出的一侧)和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的状态下的电极垫4a的侧面。下面,代表上述多个电极垫4a~4d来说明电极垫4a的结构,剩余的电极垫4b~4d具有与电极垫4a相同的结构。
如图3、4所示,电极垫4a具有作为上述的人体通信用的电极群的多个电极A~D,通过线缆32与通信部5电连接。另外,电极垫4a在圆盘形状的壳体31的内部具备:开关电路33a、33b,该开关电路33a、33b从多个电极A~D中选择一对电极;直流去除电路34a、34b,该直流去除电路34a、34b除去由上述一对电极检测出的信号的直流成分;差动放大器35,其将由直流去除电路34a、34b除去直流成分后的信号进行放大;信号处理电路36,其对由差动放大器35放大后的信号(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变换;I/F电路37,其通过线缆32与上述通信部5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控制部38,其控制上述电极垫4a的各个结构部分;电源电路39,其将通过线缆32得到的电力提供给电极垫4a的各个结构部分。
电极A~D是用于与人体内的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的接收电极,通过如上述那样将电极垫4a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被配置在相对于被检体K固定的位置和方向上。在这种情况下,电极A~D集中地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的局部,规定上述电极A~D的位置和方向作为上述正交坐标系XYZ中的已知的位置坐标和向量方向。另外,电极A~D以从电极垫4a的壳体31露出的状态固定配置在壳体31上,在将电极垫4a粘贴到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时与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接触(参照图3)。上述电极A~D中的一对电极对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发送的图像信号进行检测。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电极A~D中的一对电极对由该胶囊型内窥镜2作为图像信号产生的电场或者位移电流感应出的电势差(电压)进行检测。上述电极A~D中的一对电极检测出的图像信号、即电压值的模拟数据通过开关电路33a、33b分别被输入到直流去除电路34a、34b。
此外,上述电极垫4a的多个电极A~D如果处于在将电极垫4a粘贴到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时能够与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接触的状态,则也可以固定配置在壳体31的外表面的所希望的位置上,但是希望配置在相对于该壳体31的外表面的中心呈点对称的各个位置(例如同一圆周上的位置)上,更希望配置成在由开关电路33a、33b依次切换的一对电极依次检测的电压的各个方向中包含相互垂直的方向。
开关电路33a、33b使用场效应晶体管等的开关元件实现,根据控制部38的控制,从上述的四个电极A~D中选择性地依次切换对通过人体通信的来自胶囊型内窥镜2的发送信号进行检测的一对电极。在这种情况下,开关电路33a和开关电路33b相互不会选择相同的电极。例如,在开关电路33a从电极A~D中选择了电极A的情况下,开关电路33b选择剩下的电极B~D中的任一个。上述开关电路33a、33b从四个电极A~D中依次电气性地选择检测由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发送的图像信号的一对电极,开关电路33a将来自所选择的一对电极中的一个电极的模拟数据发送到直流去除电路34a,开关电路33b将来自另一个电极的模拟数据发送到直流去除电路34b。
直流去除电路34a、34b去除由开关电路33a、33b从多个电极A~D中选择的一对电极所检测出的信号(来自胶囊型内窥镜2的图像信号)的直流成分。具体地说,直流去除电路34a与由开关电路33a从电极A~D中选择的电极电连接,通过开关电路33a获取由该被选择的电极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模拟数据。直流去除电路34a从该获取的模拟数据中去除直流成分,之后,将该模拟数据发送到差动放大器35。另一方面,直流去除电路34b与由开关电路33b从电极A~D中选择的电极电连接,通过开关电路33b获取由该被选择的电极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模拟数据。直流去除电路34b从该获取的模拟数据中去除直流成分,之后,将该模拟数据发送到差动放大器35。差动放大器35将由上述直流去除电路34a、34b除去直流成分后的模拟数据放大,将该放大后的模拟数据发送到信号处理电路36。
信号处理电路36具有作为A/D变换处理部的功能,即,将由上述开关电路33a、33b从电极A~D中选择的一对电极所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模拟数据、即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发送的被检体信息(体内图像)变换为数字数据。具体地说,信号处理电路36获取由差动放大器35放大后的模拟数据,对该获取的模拟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以及A/D变换处理,生成作为被检体K的一个信息例的体内图像的数字数据。由上述信号处理电路36进行数字变换后的数字数据是对由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发送的图像信号进行数字变换得到的数据,是对由上述电极A~D中的一对电极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模拟数据进行数字变换得到的数据。信号处理电路36将这样生成的数字数据发送到控制部38。
I/F电路37是用于通过将上述通信部5与电极垫4a连接的线缆32与通信部5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通信接口。上述I/F电路37通过线缆32接收由通信部5发送的信号,将该接收到的信号发送到控制部38。此外,作为由上述通信部5发送到I/F电路37的信号,例如列举出上述接收装置3的控制部11为了控制电极垫4a~4d而输出的控制信号等。另外,上述I/F电路37通过线缆32将由控制部38指示发送的数字数据发送到通信部5。此外,上述I/F电路37发送到通信部5的数字数据是由上述信号处理电路36进行数字变换后的数字数据、即被检体K的体内图像的数字数据(具体地说是由电极A~D中的一对电极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
控制部38控制上述电极垫4a的各个结构部分。具体地说,控制部38控制从电极A~D中选择一对电极的开关电路33a、33b的各个开关动作、和通过线缆32进行的I/F电路37的数字数据发送动作,并且控制电极垫4a的各个结构部分之间的信号的输入输出。上述控制部38在通过I/F电路37接收到来自上述接收装置3的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开关电路33a、33b使得从电极A~D中选择一对电极并且以规定的间隔依次切换一对电极。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38控制开关电路33a、33b的开关动作使得开关电路33a和开关电路33b不会同时选择相同的电极。另一方面,控制部38根据通过I/F电路37接收到的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控制I/F电路37使得将由上述信号处理电路36进行数字变换后的数字数据通过线缆32发送到通信部5。
此外,上述控制部38在没有接收到来自接收装置3的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控制开关电路33a、33b成为断开状态(电极A~D都没有被选择的状态),不使电极A~D中的一对电极检测来自胶囊型内窥镜2的图像信号。即,上述控制部38也可以仅在根据来自接收装置3的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接受信号检测的指示的情况下,控制开关电路33a、33b使得电极A~D中的一对电极检测来自胶囊型内窥镜2的图像信号。
接着,说明在被检体K外部的接收装置3中使位置检测部7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的控制部11的处理过程。图5是例示使位置检测部7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人体内的位置和方向的控制部11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接收装置3的控制部11使位置检测部7根据包含在被固定配置于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的电极垫4a~4d的任一个中的电极群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和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
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控制部11控制电极垫4a~4d使得对每个电极垫选择对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通过人体通信感应出的电压值进行检测的一对电极(步骤S101)。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1通过上述通信部5将控制信号依次发送到电极垫4a~4d,并使电极垫4a~4d分别切换电极A~D中的一对电极。
接着,控制部11获取上述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中的一对电极间的电压值(步骤S102)。具体地说,控制部11通过通信部5从电极垫4a~4d依次获取在步骤S101中对每个电极垫选择的一对电极检测出的电压值的各个数字数据。
之后,控制部11判断是否对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的所有的电极垫4a~4d都完成了电压值的获取(步骤S103)。在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中剩有要检测通过胶囊型内窥镜2的人体通信感应出的电压值的一对电极的情况下,控制部11判断为电压值的获取没有结束(步骤S103:“否”)。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1返回到上述的步骤S101,重复进行该步骤S101以后的处理过程。
另一方面,在获取到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所需的所有的一对电极间的所有电压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1判断为电压值的获取结束(步骤S103:“是”)。之后,控制部11从所有的电极垫4a~4d中选择对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的检测所需的电压值进行检测的电极垫(步骤S104)。在该步骤S104中,垫选择部11a根据从电极垫4a~4d获取的电压值的所有数字数据,选择与最高的电压值对应的电极垫、即位于离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最近的位置的电极垫。
接着,控制部11使位置检测部7算出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步骤S105)。在该步骤S105中,控制部11将垫选择部11a从电极垫4a~4d中选择的电极垫的电极群按每一对电极检测出的各个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和该电极垫的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发送到位置检测部7,并且使位置检测部7根据这些各个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和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来算出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
位置检测部7根据上述控制部11的控制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将该检测出的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发送到控制部11。控制部11获取位置检测部7所检测出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将该获取的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存储到存储部10。之后,控制部11返回到上述的步骤S101,重复进行该步骤S101以后的处理过程。
在此,具体说明在上述的步骤S104中由垫选择部11a进行的电极垫的选择处理。控制部11控制通信部5从电极垫4a~4d获取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所检测出的所有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垫选择部11a根据从上述电极垫4a~4d获取的所有电压值的数字数据,从电极垫4a~4d中选择对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所需的电压值进行检测的电极垫、即位于离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最近的位置的电极垫。
具体地说,控制部11通过通信部5从各个电极垫4a~4d获取电压值V11、V12、V21、V22、V31、V32的各个数字数据。在此,电压值V11是由一对电极A、C检测出的电压值,电压值V12是由一对电极B、D检测出的电压值,电压值V21是由一对电极A、D检测出的电压值,电压值V22是由一对电极A、B检测出的电压值,电压值V31是由一对电极C、D检测出的电压值,电压值V32是由一对电极C、B检测出的电压值(参照图3)。另外,由一对电极A、C检测出的检测电压的方向与由一对电极B、D检测出的检测电压的电压方向相互垂直,由一对电极A、D检测出的检测电压的方向与由一对电极A、B检测出的检测电压的电压方向相互垂直,由一对电极C、D检测出的检测电压的方向与由一对电极C、B检测出的检测电压的电压方向相互垂直。此外,上述的一对电极A、C、一对电极B、D、一对电极A、D、一对电极A、B、一对电极C、D、以及一对电极C、B都是对电极垫4a~4d的每个电极群选择的一对电极。
垫选择部11a根据从电极垫4a获取的电压值V11、V12、V21、V22、V31、V32的各个数字数据,算出电极垫4a的电压值V1A、V2A、V3A。在这种情况下,垫选择部11a根据下式(1)、(2)、(3)算出电压值V1A、V2A、V3A
电压值V1A=(电压值V11 2+电压值V12 2)1/2…(1)
电压值V2A=(电压值V21 2+电压值V22 2)1/2…(2)
电压值V3A=(电压值V31 2+电压值V32 2)1/2…(3)
与此相同地,垫选择部11a根据从电极垫4b获取的电压值V11、V12、V21、V22、V31、V32的各个数字数据,算出电极垫4b的电压值V1B、V2B、V3B,根据从电极垫4c获取的电压值V11、V12、V21、V22、V31、V32的各个数字数据,算出电极垫4c的电压值V1C、V2C、V3C,根据从电极垫4d获取的电压值V11、V12、V21、V22、V31、V32的各个数字数据,算出电极垫4d的电压值V1D、V2D、V3D。在这种情况下,垫选择部11a根据与上式(1)相同的算出式分别算出电压值V1B、V1C、V1D,根据与上式(2)相同的算出式分别算出电压值V2B、V2C、V2D,根据与上式(3)相同的算出式分别算出电压值V3B、V3C、V3D
垫选择部11a对这样算出的电极垫4a的电压值V1A、V2A、V3A、电极垫4b的电压值V1B、V2B、V3B、电极垫4c的电压值V1C、V2C、V3C、以及电极垫4d的电压值V1D、V2D、V3D进行比较处理,根据该比较处理的结果选择电极垫。具体地说,垫选择部11a通过上述比较处理从电压值V1A、V2A、V3A、电压值V1B、V2B、V3B、电压值V1C、V2C、V3C、以及电压值V1D、V2D、V3D中找出最高的电压值,从电极垫4a~4d中选择与该找出的最高的电压值对应的电极垫。上述垫选择部11a从电极垫4a~4d中选择的电极垫是对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所需的电压值进行检测的电极垫,具体地说,是位于离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最近的位置的电极垫。
接着,例示上述垫选择部11a从电极垫4a~4d中选择电极垫4a的情况,具体说明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的位置检测部7的动作。图6是用于说明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的位置检测部7的动作的示意图。
位置检测部7从控制部11获取上述垫选择部11a所选择的电极垫4a的检测电压值(电压值V11、V12、V21、V22、V31、V32)的各个数字数据和电极垫4a的电极A、B、C、D的各个位置坐标数据。此外,上述电极A、B、C、D的各个位置坐标数据是由输入部8预先输入、并被存储到存储部10中的已知的数据。位置检测部7根据作为上述数字数据获取的电压值V11、V12、V21、V22、V31、V32、电极垫4a的电极A、B、C、D的各个位置坐标数据(XA,YA,ZA)、(XB,YB,ZB)、(XC,YC,ZC)、(XD,YD,ZD),算出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
另外,位置检测部7根据上式(1)、(2)、(3)算出电极垫4a的电压值V1A、V2A、V3A,从该算出的电压值V1A、V2A、V3A中找出最高的电压值。在此,在该最高的电压值是电压值V1A的情况下,该电压值V1A的向量方向如图6所示那样与胶囊型内窥镜2通过人体通信在人体内产生的电流的方向大致一致。位置检测部7根据上述电压值V1A的向量方向来检测被检体K内部的电流方向,根据该检测出的电流方向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方向(参照图6示出的粗线箭头)。
上述位置检测部7在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方向的情况下,并不限于使用上述垫选择部11a所选择的电极垫的检测电压值的数字数据,也可以使用剩下的电极垫的检测电压值的数字数据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的方向。即,位置检测部7也可以根据所有电极垫4a~4d的检测电压值的数字数据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的方向。
具体地说,位置检测部7从控制部11获取所有电极垫4a~4d的检测电压值(电压值V11、V12、V21、V22、V31、V32)的各个数字数据,根据上式(1)、(2)、(3)依次算出电极垫4a的电压值V1A、V2A、V3A、电极垫4b的电压值V1B、V2B、V3B、电极垫4c的电压值V1C、V2C、V3C、以及电极垫4d的电压值V1D、V2D、V3D。位置检测部7分别算出上述电压值V1A、V2A、V3A中的最高电压值(例如电压值V1A)的向量方向、上述电压值V1B、V2B、V3B中的最高电压值(例如电压值V1B)的向量方向、上述电压值V1C、V2C、V3C中的最高电压值(例如电压值V1C)的向量方向、以及上述电压值V1D、V2D、V3D中的最高电压值(例如电压值V1D)的向量方向。
在此,上述每个电极垫中最高的电压值的向量方向如图6所示那样与胶囊型内窥镜2通过人体通信在人体内产生的电流的方向大致一致。位置检测部7根据上述最高的电压值V1A的向量方向来检测在电极垫4a的位置上的电流方向,根据上述最高的电压值V1B的向量方向来检测在电极垫4b的位置上的电流方向,根据上述最高的电压值V1C的向量方向来检测在电极垫4c的位置上的电流方向,根据上述最高的电压值V1D的向量方向来检测在电极垫4d的位置上的电流方向。并且,位置检测部7根据这样检测出的各个电流方向与电极垫4a~4d的相对位置关系,更高精确度地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方向。
此外,上述电极垫4a~4d具备四个电极A~D作为人体通信用的接收电极,但是为了实现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发送的图像信号的接收和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的体内的位置检测,各个电极垫4a~4d只要具备可形成至少一对电极的多个电极即可。
另外,为了进一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方向,各个电极垫4a~4d只要具备至少三个接收电极即可。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三个电极作为人体通信用的接收电极的电极垫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如图7所示,电极垫4a为了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而至少具备三个电极A~C。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三个电极A~C被固定配置成检测电压的各个方向互不平行,更希望被固定配置成上述检测电压的各个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垂直。
另外,在上述电极垫4a中,开关电路33a、33b从三个电极A~C中依次选择一对电极,信号处理电路36生成由上述三个电极A~C中的一对电极检测出的电压值V11、V22、V32的各个数字数据。此外,剩下的电极垫4b~4d具有与上述电极垫4a相同的结构。
根据控制部38的控制,通过线缆32将上述电压值V11、V22、V32的各个数字数据从I/F电路37发送到接收装置3的通信部5。控制部11控制该通信部5来获取电极垫4a~4d的电压值V11、V22、V32的各个数字数据。位置检测部7从控制部11获取由垫选择部11a从电极垫4a~4d中选择的电极垫的各个数字数据和电极A~C的各个位置坐标数据。位置检测部7根据从上述控制部11获取的电压值V11、V22、V32的各个数字数据和电极A~C的各个位置坐标数据,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
另外,位置检测部7根据从上述控制部11获取的电压值V11、V22、V32的各个数字数据,算出在电极垫的位置上的电场或者位移电流的电流方向,根据该算出的电流方向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位置检测部7算出作为电压值V11的平方、电压值V22的平方、以及电压值V32的平方的相加值的平方根而算出的电压值的向量方向,能够根据该算出的电压值的向量方向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的方向。此外,上述位置检测部7为了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的方向而使用的电压值V11、V22、V32既可以是由上述垫选择部11a从电极垫4a~4d中选择的电极垫的检测电压值,也可以是所有电极垫4a~4d的检测电压值。
以上,如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在相对于被检体的身体表面固定的每个电极垫上固定配置接收由人体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通过人体通信发送的被检体信息的接收电极群,集中在被检体的身体表面内的已知位置坐标的局部而固定配置接收电极群,另外,将对由上述接收电极群检测出的信号进行数字变换的A/D变换处理部内置于电极垫中,根据由上述A/D变换处理部进行数字变换后的被检体信息的数字数据和接收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检测胶囊型内窥镜在人体内的位置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因此,通过人体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进行人体通信来发送被检体信息时在人体内放出的电场或者位移电流,能够使电极垫的接收电极群内的一对电极可靠地感应出电压,并且能够将接收电极群通过该人体通信检测出的被检体信息的数字数据通过线缆发送到外部的接收装置。其结果,能够实现一种如下的胶囊医疗系统和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该胶囊医疗系统和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能够防止在进行人体通信时仅在人体表面上的接收电极群中的一个接收电极感应出电压的情形,并且能够减少通过线缆发送数据时的周围噪声的影响,并能够减少通过人体通信发送的被检体信息等数据的噪声。
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或者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能够高精确度地检测胶囊型医疗装置在人体内的位置和方向,并且能够提高该胶囊型医疗装置通过人体通信发送的图像数据等被检体信息的接收灵敏度。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将具备人体通信用的接收电极群的多个电极垫4a~4d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内的各个局部,但是在本实施方式2中,在薄板状的电极垫内的各个局部固定配置人体通信用的接收电极群,将在上述各个局部具备接收电极群的薄板状的电极垫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41具备接收装置43以代替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1的接收装置3。接收装置43具备薄板状的电极垫42以代替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收装置3的电极垫4a~4d,具备控制部49以代替控制部11。其它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对同一结构部分附加同一附图标记。
电极垫42是粘贴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的薄板状的电极垫,具有接收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发送的信号的多个接收电极群,具体地说,如图8所示,电极垫42具备:多个电极群44a~44d,该多个电极群44a~44d是人体通信用的接收电极群;接收电路45,其接收由电极群44a~44d检测出的被检体信息;以及挠性基板46,其安装上述电极群44a~44d及接收电路45。
电极群44a~44d是人体通信用的接收电极群,分别被固定配置在挠性基板46内的多个局部上,并且通过形成在挠性基板46上的电路而与接收电路45连接。在将挠性基板46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的情况下,电极群44a~44d被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内的已知位置坐标的多个局部上。上述电极群44a~44d检测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发送的被检体信息,并将该检测出的被检体信息发送到接收电路45。
接收电路45具有从上述电极群44a~44d中对每个电极群依次选择一对电极的切换功能、以及对由上述一对电极检测出的被检体信息进行数字变换的A/D变换处理功能。具体地说,接收电路45被安装在挠性基板46的规定位置上,通过该挠性基板46的电路而与电极群44a~44d连接。另外,接收电路45通过线缆与接收装置43的通信部5连接。上述接收电路45接收由电极群44a~44d检测出的被检体信息,将该接收到的被检体信息数字化并发送到通信部5。
挠性基板46是形成为了实现上述电极群44a~44d的功能和接收电路45的功能而所需的电路的薄板状的挠性电路基板,在规定的位置上安装电极群44a~44d和接收电路45。挠性基板46利用电路连接上述电极群44a~44d和接收电路45,并且规定包含在电极群44a~44d中的各个电极的相对位置关系。上述挠性基板46在被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的情况下,将电极群44a~44d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内的已知位置坐标的多个局部上。其结果,包含在上述挠性基板46内的电极群44a~44d中的各个电极的位置和方向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地,作为正交坐标系XYZ中的已知的位置坐标和向量方向,相对于被检体K是固定的。
另一方面,接收装置43的控制部49通过通信部5将控制信号依次发送到电极垫42,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电极垫42。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49使电极群44a~44d中的任一个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通过人体通信发送的图像信号。即,控制部49使包含在电极群44a~44d的各个中的一对电极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而在被检体K的体内产生的电场或者位移电流的电压值。
另外,控制部49具备电极群选择部49a以代替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收装置3的垫选择部11a。电极群选择部49a从电极垫42内的多个电极群44a~44d中选择适于进行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的处理的电极群。
具体地说,电极群选择部49a通过上述通信部5从电极垫42依次获取电压值的数字数据,根据所获取的各个数字数据的电压值,从电极群44a~44d中选择适于进行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的处理的电极群、即位于离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最近的位置的电极群。控制部49将由上述电极群选择部49a选择的电极群所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和包含在该选择的电极群中的各个电极的位置坐标数据发送到位置检测部7。控制部49控制位置检测部7使其根据该发送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和各个电极的位置坐标数据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内部的位置和方向。此外,上述控制部49所具有的其它的功能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收装置3的控制部11相同。
接着,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电极垫42的结构。图9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极垫的内部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极垫42如上所述具备多个电极群44a~44d、接收电路45、以及挠性基板46,通过线缆32与接收装置43的通信部5连接。详细地说,如图9所示,电极群44a包括四个电极A1~D1,电极群44b包括四个电极A2~D2,电极群44c包括四个电极A3~D3,电极群44d包括四个电极A4~D4。另一方面,接收电路45具备开关电路47a、47b以代替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极垫的开关电路33a、33b,具备控制部48以代替控制部38。其它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对同一结构部分附加同一附图标记。
电极A1~D1、A2~D2、A3~D3、A4~D4都是用于与人体内的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的接收电极,以露出在挠性基板46的同一侧面的状态被固定配置。由挠性基板46规定上述电极A1~D1、A2~D2、A3~D3、A4~D4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方向,在如上述的图8所示的那样,在将电极垫42(具体地说是挠性基板46)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的情况下,将上述电极A1~D1、A2~D2、A3~D3、A4~D4配置在相对于被检体K固定的位置和方向上。在这种情况下,电极A1~D1、A2~D2、A3~D3、A4~D4与实施方式1的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A~D同样地,分别集中地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的各个局部上。
另外,电极A1~D1、A2~D2、A3~D3、A4~D4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电极A~D同样地,由每个电极群的一对电极检测来自胶囊型内窥镜2的图像信号。上述电极A1~D1、A2~D2、A3~D3、A4~D4按每个电极群由一对电极检测出的图像信号、即通过人体通信感应出的电压值的模拟数据通过开关电路47a、47b分别被输入到直流去除电路34a、34b。
此外,电极A1~D1、A2~D2、A3~D3、A4~D4如果以露出在挠性基板46的同一侧面的状态按每个电极群集中在挠性基板46内的局部上,则也可以被固定配置在挠性基板46内的所希望的位置上,但是希望配置成在由开关电路47a、47b按每个电极群依次切换的一对电极依次检测的电压的各个方向中包含相互垂直的方向。
开关电路47a、47b使用场效应晶体管等的开关元件实现,根据控制部48的控制,从上述电极群44a~44d的各个电极中对每个电极群依次选择对通过人体通信来自胶囊型内窥镜2的发送信号进行检测的一对电极。在这种情况下,开关电路47a和开关电路47b相互不会选择相同的电极,另外,也不会选择互不相同的电极群内的电极。例如,在开关电路47a从电极群44a内的电极A1~D1中选择电极A1的情况下,开关电路47b选择包含在相同电极群44a中的剩下的电极B1~D1中的任一个。上述开关电路47a、47b针对各个电极群44a~44d从电极A1~D1、A2~D2、A3~D3、A4~D4中依次电气性地选择对由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发送的图像信号进行检测的一对电极,开关电路47a将来自所选择的一对电极中的一个电极的模拟数据发送到直流去除电路34a,开关电路47b将来自另一个电极的模拟数据发送到直流去除电路34b。
控制部48控制上述电极垫42的各个结构部分。具体地说,控制部48控制从电极群44a~44d中对每个电极群选择一对电极的开关电路47a、47b的各个开关动作,并且控制电极垫42的各个结构部分间的信号的输入输出。上述控制部48在通过I/F电路37接收到来自上述接收装置43的控制部49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开关电路47a、47b使得从电极群44a~44d中对每个电极群选择一对电极,并且以规定的间隔依次切换一对电极。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48控制开关电路47a、47b的开关动作使得开关电路47a和开关电路47b不同时选择相同的电极并且不选择不同电极群的电极。此外,上述控制部48所具有的其它功能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极垫的控制部38相同。
接着,说明在被检体K外部的接收装置43中使位置检测部7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的控制部49的处理过程。该接收装置43的控制部49根据需要重复进行与上述的步骤S101~S105(参照图5)大致相同的处理过程,使位置检测部7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49在步骤S101中通过通信部5将控制信号依次发送到电极垫42,使电极垫42对每个电极群依次选择电极A1~D1、A2~D2、A3~D3、A4~D4中的一对电极。另外,控制部49在步骤S104中从所有的电极群44a~44d中选择检测出进行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的检测所需的电压值的电极群。在这种情况下,电极群选择部49a根据从电极垫42获取的电压值的所有数字数据,进行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收装置3的垫选择部11a选择电极垫的情况相同的运算处理,选择与最高的电压值对应的电极群、即位于离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最近的位置的电极群。
上述控制部49在步骤S105中将由电极群选择部49a从电极群44a~44d中选择的电极群按每一对电极检测出的各个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和该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发送到位置检测部7,并且使位置检测部7根据这些各个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和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算出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
此外,上述的电极群44a~44d包括四个电极A1~D1、A2~D2、A3~D3、A4~D4作为人体通信用的接收电极,但是为了实现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发送的图像信号的接收和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的体内的位置检测,电极群44a~44d的各个只要包括能够形成至少一对电极的多个电极即可。
另外,为了进一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方向,各个电极群44a~44d如上述图7所示的那样只要具备至少三个接收电极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将包含在上述各个电极群44a~44d中的三个接收电极固定配置成检测电压的各个方向互不平行,更希望固定配置成上述检测电压的各个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垂直。
以上,如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将接收由人体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通过人体通信发送的被检体信息的多个接收电极群固定配置在相对于被检体的身体表面固定的、形成电极垫的外形(薄板形状)的挠性电路基板内的所希望的局部上,通过将该挠性电路基板固定配置在被检体的身体表面上,将多个接收电极群分别固定配置在被检体的身体表面内的已知位置坐标的多个局部上,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构成其它部分。因此,能够享受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能够容易地将人体通信用的多个接收电极群固定配置在被检体的身体表面内的已知位置坐标的多个局部上,能够容易地对被检体固定多个接收电极群内的各个电极的位置和方向。
另外,由于在单一的电极垫的挠性电路基板上安装多个接收电极群、和这些多个接收电极群所共用的接收电路,因此能够减少具有从这些多个接收电极群中对每个电极群依次选择一对电极的切换功能、和对由上述一对电极检测出的被检体信息进行数字变换的A/D变换处理功能的接收电路的部件件数,其结果,能够使具备人体通信用的接收电极群的电极垫的结构简单。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获取被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的电极垫4a~4d所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内部的位置和方向,但是在本实施方式3中,还检测被检体K的心跳等生物体活动信息,在该检测出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较小的定时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51具备接收装置53以代替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1的接收装置3。该接收装置53具备控制部55以代替实施方式1的接收装置3的控制部11,还具备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该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检测将胶囊型内窥镜2导入到体内的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其它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对同一结构部分附加同一附图标记。
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被安装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例如被检体K的胳膊等)上,在与该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检测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上述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将检测出的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发送到接收装置53的控制部55。此外,作为上述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检测的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例如列举出被检体K的心跳、血压、血流、呼吸、体温、生物体阻抗等。
控制部55控制上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另外,控制部55具有定时控制部55b,该定时控制部55b对使位置检测部7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内部的位置和方向的定时进行控制。上述控制部55所具有的其它功能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收装置3的控制部11相同。
定时控制部55b根据由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检测出的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控制使位置检测部7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内部的位置和方向的定时。具体地说,定时控制部55b依次获取由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检测出的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在每次获取时,算出该获取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量。定时控制部55b对该算出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量和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处理,根据其比较处理结果,掌握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量为阈值以下的期间(即,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较小的期间)。上述定时控制部55b通过通信部5依次获取在该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较小的期间由电极垫4a~4d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控制位置检测部7使其使用在该期间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这样,定时控制部55b在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较小的定时使位置检测部7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内部的位置和方向。
此外,被发送到由上述定时控制部55b控制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的检测定时的位置检测部7的数字数据是在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量为阈值以下的期间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是由上述垫选择部11a从电极垫4a~4d中选择的电极垫所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
接着,说明在被检体K外部的接收装置53中使位置检测部7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的控制部55的处理过程。该接收装置53的控制部55根据需要重复进行与上述的步骤S101~S105(参照图5)大致相同的处理过程,使位置检测部7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定时控制部55b在步骤S102中,首先对由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检测出的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量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处理,并判断该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量是否为阈值以下、即是否为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较小的期间。之后,在处于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较小的期间的情况下定时控制部55b从电极垫4a~4d获取电压值的数字数据。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5中,定时控制部55b控制位置检测部7使其根据在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量为阈值以下的期间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即由垫选择部11a选择的电极垫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以及该电极垫的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
接着,例示作为由上述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检测的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一例的心跳,说明电极垫4a~4d所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的获取定时。图11是例示电压值的数字数据的获取定时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检测心跳信息作为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将该检测出的心跳信息发送到控制部55。在这种情况下,定时控制部55b算出从上述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获取的心跳信息的变动量,进行该算出的心跳信息的变动量与规定的阈值之间的比较处理,掌握该心跳信息的变动量为阈值以下的期间、即心跳信息的变动较小的期间。上述定时控制部55b掌握例如连续的期间T1~T5中的心跳信息的变动较小的期间T2、T4,依次获取电极垫4a~4d在该期间T2、T4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
在此,在电极垫4a~4d检测出由被检体K内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进行人体通信发送的图像信号时在一对电极垫中感应出的电压随着上述心跳信息所例示的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而发生变动,由此,在电极垫4a~4d的检测电压值中产生误差。其结果,有时在由上述位置检测部7检测出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的检测结果中产生误差。
对此,定时控制部55b通过通信部5依次获取电极垫4a~4d在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较小的期间(例如图11所示的期间T2、T4)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控制位置检测部7使其使用上述数字数据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其结果,定时控制部55b能够抑制由于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而产生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的变动,并且能够减少使位置检测部7检测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的检测结果的误差。
此外,上述定时控制部55b在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量超过阈值的期间、即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较大的期间(例如图11所示的期间T1、T3、T5),既可以删除从电极垫4a~4d输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也可以对在该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较大的期间获取的数字数据附加标志等而与其它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在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较小的期间获取的数字数据)进行区分。
以上,如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在被检体的身体表面上进一步配置检测将胶囊型医疗装置导入到体内的该被检体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生物体信息检测部,使得在该生物体信息检测部检测出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较小的定时检测胶囊型内窥镜在被检体内部的位置和方向,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地构成其它部分。因此,能够享受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能够减少由于被检体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而在电极垫的检测电压值中产生的误差,其结果,能够提高胶囊型医疗装置在被检体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的检测精确度。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3中,将具备人体通信用的接收电极群的电极垫4a~4d与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例如粘贴在身体表面上),但是在本实施方式4中,在支承被检体K的支承面上固定配置电极垫4a~4d以及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使该支承面与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接触,从而使上述电极垫4a~4d及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与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固定接触。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61还具备支承被检体K的床64。在该床64的被检体支承面上固定配置接收装置53的电极垫4a~4d以及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通过使床64支承(载置)被检体K,使配置在上述被检体支承面上的电极垫4a~4d以及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与该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固定接触。其它的结构与实施方式3相同,对同一结构部分附加同一附图标记。
床64是支承将胶囊型内窥镜2导入到体内的被检体K的支承部的一例。在上述的床64的被检体支承面上固定配置上述的电极垫4a~4d以及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在这种情况下,将电极垫4a~4d以从床64的被检体支承面露出的状态分别固定配置在床64的被检体支承面内的已知位置坐标的各个局部上。即,床64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极垫42的挠性基板46大致同样地规定包含在被固定配置于该被检体支承面上的电极垫4a~4d中的各个电极的相对位置关系。上述床64通过在其被检体支承面上支承被检体K来使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与该被检体的身体表面内的已知位置坐标的多个局部固定接触。其结果,包含在上述电极垫4a~4d中的各个电极的位置和方向作为正交坐标系XYZ中的已知的位置坐标和向量方向,相对于该被检体K是固定的。
另外,床64通过在其被检体支承面上支承被检体K来使上述的电极垫4a~4d与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接触,同时使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与该被检体的身体表面内的规定的位置固定接触。其结果,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处于能够检测该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状态。
以上,如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在支承将胶囊型医疗装置导入到体内的被检体的支承部的被检体支承面上固定配置检测该被检体的生物体活动信息的生物体信息检测部、和检测由该胶囊型医疗装置进行人体通信发送的被检体信息的电极垫,使该支承部的被检体支承面支承(载置)被检体,从而使电极垫的接收电极群和生物体信息检测部与该被检体的身体表面固定接触,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同样地构成其它部分。因此,能够享受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即使不通过粘贴等将电极垫和生物体信息检测部固定配置在被检体的身体表面上,也能够使电极垫的接收电极群和生物体信息检测部与被检体的身体表面固定接触,能够减少将电极垫或者生物体信息检测部固定配置在被检体上时的不适感。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获取被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的电极垫4a~4d所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内部的位置和方向,但是在本实施方式5中,进一步检测随着被检体K的呼吸等生物体活动而发生位移的身体表面上的电极垫4a~4d的位移,根据该检测出的电极垫4a~4d的位移来校正电极垫4a~4d的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
图13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71具备接收装置73以代替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1的接收装置3。该接收装置73具备控制部75以代替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接收装置3的控制部11,还具备位移检测部74,该位移检测部74检测被固定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的电极垫4a~4d的位移。其它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对同一结构部分附加同一附图标记。
位移检测部74在上述的正交坐标系XYZ中按每个电极垫检测随着被检体K的呼吸等生物体活动而与身体表面一起发生位移的电极垫4a~4d的位移。具体地说,位移检测部74具有分别与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的电极垫4a~4d接触而与电极垫4a~4d的位移一起动作的可动臂,根据上述可动臂的动作,机械地检测电极垫4a~4d的各个位移。位移检测部74将这样检测出的电极垫4a~4d的各个位移检测结果作为位移信息而发送到控制部75。由上述位移检测部74检测出的位移信息包含随着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而发生位移的电极垫4a~4d的各个位移量以及各个位移方向。
此外,位移检测部74使可动臂与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的电极垫4a~4d接触来检测电极垫4a~4d的位移,但是并不限于此,位移检测部74也可以使可动臂接触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例如电极垫4a~4d的各个附近)来检测与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一起发生位移的身体表面的位移,根据该检测出的身体表面的位移来检测电极垫4a~4d的各个位移。另外,也可以如上述那样将位移检测部74配置成与支承被检体K的床64成一体。
控制部75控制位移检测部74以代替控制上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另外,控制部75具有校正处理部75b以代替上述的定时控制部55b,该校正处理部75b根据电极垫4a~4d的位移信息来校正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的位置坐标数据。上述控制部75所具有的其它功能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接收装置3的控制部11相同。
校正处理部75b根据由位移检测部74检测出的电极垫4a~4d的位移来校正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的位置坐标数据。具体地说,控制部75依次获取由位移检测部74检测出的电极垫4a~4d的各个位移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校正处理部75b从存储部10读出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根据从位移检测部74获取的电极垫4a~4d的各个位移信息,按每个电极对这些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进行校正处理。通过上述校正处理部75b的校正处理,将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校正为加上由于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而引起的电极垫4a~4d的位移得到的数据。控制部75控制位置检测部7使其使用由上述校正处理部75b进行校正处理后的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和上述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
接着,说明在被检体K外部的接收装置73中使位置检测部7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的控制部75的处理过程。该接收装置73的控制部75根据需要重复进行与上述的步骤S101~S105(参照图5)大致相同的处理过程,使位置检测部7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校正处理部75b在步骤S105中,根据从位移检测部74获取的电极垫4a~4d的位移信息,按每个电极校正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控制部75控制位置检测部7使其使用由上述的垫选择部11a选择的电极垫的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和由校正处理部75b校正后的位置坐标数据来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K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
以上,如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进一步配置对被固定配置在被检体的身体表面上的人体通信用的电极垫的位移信息进行检测的位移检测部,检测随着该被检体的生物体活动而发生位移的身体表面上的电极垫的位移信息,根据该检测出的电极垫的位移信息,对该电极垫的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进行校正处理,根据该校正处理后的位置坐标数据和电极垫的检测电压值的数字数据来检测胶囊型医疗装置在被检体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地构成其它部分。因此,能够享受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能够将固定配置在被检体的身体表面内的已知位置坐标的局部上的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校正处理为随着该被检体的生物体活动而与身体表面一起发生位移的电极群的实际位置坐标数据,其结果,能够提高胶囊型医疗装置在被检体的体内的位置和方向的检测精确度。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5中,由具有随着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而与电极垫4a~4d一起动作的可动臂的位移检测部74机械地检测出电极垫4a~4d的位移,但是在本实施方式6中,在电极垫4a~4d中设置磁铁等磁性体,通过磁传感器检测电极垫4a~4d的位移。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81具备接收装置83以代替上述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71的接收装置73。该接收装置83具备位移检测部84以代替上述的实施方式5的接收装置73的位移检测部7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6中,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是在电极垫4a~4d中分别设置永久磁铁等磁性体(作为物理量而产生磁力的物理量发生部的一例)。其它的结构与实施方式5相同,对同一结构部分附加同一附图标记。
位移检测部84在上述的正交坐标系XYZ中按每个电极垫对随着被检体K的呼吸等生物体活动而与身体表面一起发生位移的电极垫4a~4d的位移进行检测。具体地说,位移检测部84使用磁传感器等实现,对每个电极检测预先设置在各个电极垫4a~4d中的磁性体所产生的磁力(物理量的一例),根据该检测出的磁力来磁性检测电极垫4a~4d的各个位移。位移检测部84将这样检测出的电极垫4a~4d的各个位移检测结果作为位移信息发送到控制部75。此外,上述位移检测部84所检测出的位移信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5的情况同样地,包含随着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而发生位移的电极垫4a~4d的各个位移量以及各个位移方向。此外,也可以如上述那样将位移检测部84配置成与支承被检体K的床64成一体。
以上,如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在人体通信用的电极垫中进一步配置磁性体,位移检测部根据由该磁性体在电极垫的外部产生的作为物理量的磁力,对随着被检体的生物体活动而发生位移的身体表面上的电极垫的位移信息进行磁性检测,与上述的实施方式5同样地构成其它部分。因此,能够享受与上述的实施方式5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能够在对被检体的身体表面或者电极垫非接触的状态下检测电极垫的位移信息,其结果,能够减轻对随着被检体的生物体活动而发生的电极垫的位移进行检测时的被检体的负担。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中,具有人体通信功能的胶囊型内窥镜2在胶囊型壳体20两端的圆顶形状部分具备人体通信用的发送电极21a、21b,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上述一对发送电极中的一个配置在胶囊型壳体20的外表面上,在从该胶囊型壳体20延伸出的线缆的顶端配置剩下的发送电极。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图15所示,胶囊型内窥镜2也可以在胶囊型壳体20中的筒状壳体20a的外表面上的圆顶形状壳体20b的附近具备发送电极21a,在从该筒状壳体20a的圆顶形状部分延伸出的线缆的顶端具备发送电极21b。由此,还能够使发送电极21a、21b之间的距离变大,其结果,能够在人体内广范围地形成由上述发送电极21a、21b输出的电场或者位移电流。
在此,上述筒状壳体20a的外表面上的发送电极21a也可以与发送电极21b同样地是由对人体无害的金属实现的不透明的电极。另外,也可以将作为上述透明电极的发送电极21a配置在圆顶形状壳体20b的外表面上,并且在从筒状壳体20a的圆顶形状部分延伸出的线缆的顶端配置剩下的发送电极21b。由此,能够尽可能地使上述发送电极21a、21b之间的距离变大。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使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露出在床64的被检体支承面,但是还可以使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从床64的被检体支承面突出至规定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图16所示,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以从床64的被检体支承面突出至可把持的高度的状态被固定配置在床64上。通过使被检体K把持上述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能够容易地使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与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接触。
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中,由使用了开关元件等的开关电路(上述的开关电路33a、33b或者开关电路47a、47b)电切换一对电极,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与电极群中的一对电极连接的一对棒状端子分别旋转,从电极垫的电极群中机械地切换一对电极。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图17所示,电极垫4a具有开关部103,该开关部103具备与四个电极A~D中的一对电极连接的一对棒状端子103a、103b以及驱动部103c。开关部103通过驱动部103c分别使棒状端子103a、103b旋转,从四个电极A~D中依次选择一对电极。上述驱动部103c被控制部38控制,使棒状端子103a、103b旋转以使棒状端子103a、103b不会同时与相同的电极连接。通过使用上述旋转式的开关部103能够容易地使配置在一个电极垫上的人体通信用的接收电极多电极化。以上的情形针对电极垫4b~4d或者电极垫42也是相同的。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4中,设为人体通信用的电极垫4a~4d与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非一体的状态,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上述电极垫4a~4d与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成一体。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固定配置在电极垫4a的电极群的附近,将电极垫4a配置在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上并且使生物体信息检测部54与被检体K的身体表面接触。
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由位移检测部74直接测量身体表面上的电极垫4a~4d的位移量,但是并不限于此,位移检测部74也可以是如下的物理量测量装置:对电极垫4a~4d(详细地说是人体通信用的接收电极群)随着被检体的生物体活动而发生位移时所产生的应力、倾斜量、或者压力等物理量进行测量,根据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按每个电极垫检测电极垫4a~4d的位移。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位移检测部84对由预先固定配置在各个电极垫4a~4d中的磁性体产生的磁力进行测量,根据该测量出的磁力按每个电极检测电极垫4a~4d的位移,但是并不限于此,位移检测部84也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等实现,对预先固定配置在各个电极垫4a~4d中的发热体在外部产生的作为物理量的温度进行测量,根据该测量出的温度按每个电极检测电极垫4a~4d的位移。或者,位移检测部84也可以使用无线或红外线等接收机实现,对预先固定配置在各个电极垫4a~4d中的发送装置在外部产生的作为物理量的电磁波或者红外线进行检测,根据该检测出的电磁波或者红外线按每个电极检测电极垫4a~4d的位移。
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位移检测部84对由预先固定配置在各个电极垫4a~4d中的磁性体产生的磁力进行测量,根据该测量出的磁力按每个电极检测电极垫4a~4d的位移,但是并不限于此,位移检测部84也可以是通过光学或者超声波按每个电极垫观测电极垫4a~4d的位移的观测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位移检测部84使用X线装置、CT、摄像装置、或者超声波装置等观测装置实现,拍摄被检体K和身体表面上的电极垫4a~4d的图像,根据该拍摄的图像来检测电极垫4a~4d的位移。在这种情况下,位移检测部84观测上述电极垫4a~4d的位移的同时还能够观测被检体K的形状(体型)。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4中,在由电极垫4a~4d的各个电极群检测被检体信息(通过人体通信产生的接收电压值)时,始终检测到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但是并不限于此,定时控制部55b也可以在规定的期间检测被检体K的生物体活动信息,之后,根据该检测出的生物体活动信息来估计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变小的期间,在该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较小的估计期间获取电极垫4a~4d的检测电压值的数字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定时控制部55b在估计为该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较小的定时使位置检测部7检测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和方向。
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例示床64作为支承被检体K的支承部的一例,但是并不限于此,支承被检体K的支承部既可以是使被检体K采取坐姿的椅子或者支承台,也可以是在站位的状态下支承被检体K的直立型的支承台。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中,例示具备拍摄被检体的体内图像的摄像功能和以人体为通信介质将体内图像发送到外部的人体通信功能的胶囊型内窥镜2作为胶囊型医疗装置的一例,但是并不限于此,本发明所涉及的胶囊医疗系统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如果具有获取被检体信息的信息获取功能和发送被检体信息的人体通信功能,则可以是测量生物体内的pH的胶囊型pH测量装置,也可以是具备在生物体内散布或者注射药剂的功能的胶囊型药剂给予装置,也可以是提取生物体内物质的胶囊型提取装置。

Claims (24)

1.一种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胶囊型医疗装置,其具有获取被检体的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获取部、和从发送电极通过生物体输出上述生物体信息的发送部;
至少一个电极垫,该至少一个电极垫具有检测上述生物体信息的多个接收电极;
接收电极切换部,其切换上述多个接收电极中的一对接收电极;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接收电极切换部的动作;以及
位置检测部,其根据由上述电极垫检测出的上述生物体信息和上述多个接收电极的位置坐标数据,检测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在上述被检体内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接收电极是三个以上的接收电极,
上述位置检测部根据上述三个以上的接收电极检测出的不同方向的检测值来检测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在上述被检体内的位置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收电极切换部被配置在上述电极垫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A/D变换处理部,该A/D变换处理部将由上述一对接收电极检测出的上述生物体信息变换为数字数据,
上述位置检测部根据上述数字数据和上述多个接收电极的位置坐标数据来检测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在上述被检体内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和上述A/D变换处理部被配置在上述电极垫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送电极是透明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在胶囊型壳体的外表面上和从该胶囊型壳体延伸出的线缆的顶端具备上述发送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极垫具备挠性电路基板,该挠性电路基板将上述多个接收电极固定配置在上述被检体的身体表面内的已知的位置坐标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
生物体信息检测部,其检测上述被检体的生物体活动信息;
以及
定时控制部,其根据上述生物体信息检测部依次检测出的上述生物体活动信息来算出上述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量,在该算出的上述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量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定时使上述位置检测部检测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
位移检测部,其检测随着上述被检体的生物体活动而发生位移的上述多个接收电极的位移量;以及
校正处理部,其根据上述位移检测部所检测出的位移量来校正上述多个接收电极的位置坐标数据,
其中,上述位置检测部根据上述校正处理部校正后的上述多个接收电极的位置坐标数据和由上述电极垫检测出的上述生物体信息,来检测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生物体信息检测部被配置成与支承上述被检体的支承部成一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移检测部被配置成与支承上述被检体的支承部成一体。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生物体信息检测部被配置成与上述电极垫成一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极垫是圆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接收电极被配置在同一圆周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囊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收电极切换部是旋转式开关。
17.一种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电极选择步骤,对检测被检体内部的生物体信息的多个电极垫的各个电极垫中的每一个电极垫选择一对接收电极;以及
位置方向算出步骤,根据通过上述电极选择步骤选择的上述一对接收电极间的电压值、和上述多个电极垫中的包括上述一对接收电极的电极垫的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算出胶囊型医疗装置在上述被检体内部的位置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极选择步骤中,选择包含在上述多个电极垫中的电极群之中电压值最大的上述一对接收电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极选择步骤中,根据包含在上述多个电极垫的各个电极垫中的各个一对接收电极间的电压值来检测上述最大电压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步骤:
电压值获取步骤,对上述多个电极垫的各个电极垫中的每一个电极垫获取上述一对接收电极间的电压值;以及
电极垫选择步骤,根据通过上述电压值获取步骤获取的各个电压值,从上述多个电极垫中选择算出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位置和方向所需的电极垫,
其中,在上述位置方向算出步骤中,根据包含在通过上述电极垫选择步骤选择的电极垫中的上述一对接收电极间的电压值和上述电极垫的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算出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在上述被检体内部的位置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压值获取步骤中,对上述多个电极垫的各个电极垫中的每一个电极垫将上述一对电极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模拟数据变换为数字数据来获取,
在上述位置方向算出步骤中,根据上述数字数据和上述位置坐标数据,算出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在上述被检体内部的位置和方向。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步骤:
生物体信息检测步骤,检测上述被检体的生物体活动信息;以及
变动量算出步骤,根据通过上述生物体信息检测步骤依次检测出的上述生物体活动信息来算出上述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量,
其中,在上述位置方向算出步骤中,在通过上述变动量算出步骤算出的上述生物体活动信息的变动量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定时算出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在上述被检体内部的位置和方向。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步骤:
位移检测步骤,对随着上述被检体的生物体活动而发生位移的上述多个电极垫的位移量进行检测;以及
校正步骤,根据通过上述位移检测步骤检测出的位移量来校正上述多个电极垫的电极群的位置坐标数据,
其中,在上述位置方向算出步骤中,根据通过上述校正步骤校正后的上述位置坐标数据和上述一对接收电极间的电压值,算出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在上述被检体内部的位置和方向。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极垫选择步骤中,根据上述多个电极垫的各个电极垫中的每一个电极垫所包含的至少三个接收电极中的上述一对接收电极间的电压值,从上述多个电极垫中选择位于离上述被检体内部的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最近的位置的电极垫。
CN2008101793128A 2007-11-28 2008-11-28 胶囊医疗系统和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44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07877 2007-11-28
JP2007307877A JP5265179B2 (ja) 2007-11-28 2007-11-28 カプセル医療システム
JP2007307877 2007-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4426A true CN101444426A (zh) 2009-06-03
CN101444426B CN101444426B (zh) 2013-11-06

Family

ID=40340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931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4426B (zh) 2007-11-28 2008-11-28 胶囊医疗系统和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77715B2 (zh)
EP (1) EP2064987B1 (zh)
JP (1) JP5265179B2 (zh)
KR (1) KR101510477B1 (zh)
CN (1) CN10144442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3923A (zh) * 2010-03-15 2010-08-18 清华大学 利用电磁波相位差的人体内视镜胶囊定位方法及其系统
CN103249348A (zh) * 2010-07-12 2013-08-14 瑟拉赛恩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个体的体内监视的设备和方法
CN105595949A (zh) * 2016-04-06 2016-05-25 江苏华亘泰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消化道检测系统
CN106491133A (zh) * 2015-09-04 2017-03-15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 不一致的基于场的贴片位置坐标的校正
CN106797259A (zh) * 2014-10-21 2017-05-31 索尼公司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以及程序
CN107307853A (zh) * 2017-06-02 2017-11-03 唐山金万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监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0756A (ja) * 2008-03-14 2009-10-22 Fujitsu Component Ltd 医療装置用のカプセル
TW201012429A (en) * 2008-09-19 2010-04-01 Univ Nat Taiwan Endoscope examination system
JP5284846B2 (ja) * 2009-03-30 2013-09-1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生体内観察システム、該生体内観察システムの作動方法
JP2010240104A (ja) * 2009-04-03 2010-10-28 Olympus Corp 体内観察システム、該体内観察システムの駆動方法
JP5006474B2 (ja) * 2009-08-28 2012-08-22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受信システム
US8771201B2 (en) * 2010-06-02 2014-07-08 Vital Herd, Inc. Health monitoring bolus
US20140051924A1 (en) * 2012-08-16 2014-02-20 Capso Vision, Inc In Vivo Capsule Device with Electrodes
JP6177083B2 (ja) * 2013-10-02 2017-08-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受信装置、カプセル内視鏡システム、データ受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101413B (zh) * 2014-06-27 2017-01-2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基于人体通信的体重管理系统
US10323922B2 (en) 2014-08-29 2019-06-18 Cardioinsight Technologies, Inc. Localization and tracking of an object
WO2016049630A1 (en) 2014-09-26 2016-03-31 Cardioinsight Technologies, Inc. Localization of objects within a conductive volume
JP6650566B2 (ja) 2015-01-26 2020-02-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極装置
WO2016125214A1 (ja) 2015-02-06 2016-08-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生体信号取得装置および生体信号取得方法
US11006853B2 (en) * 2015-09-04 2021-05-18 Biosense Webster (Israel) Ltd. Field-based location coordinate correction
JPWO2017098951A1 (ja) * 2015-12-11 2018-09-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受信装置、および送受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11241166B1 (en) * 2016-02-03 2022-02-08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Communications between smart contact lens and ingestible smart pill
KR20180001043A (ko) * 2016-06-24 2018-01-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캡슐 내시경,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이미지 처리 시스템 및 그것에 포함되는 이미지 부호화 장치
BR112019003199A2 (pt) * 2016-08-18 2019-06-18 Novocure Ltd medição de temperatura em array para entrega do tt fields
CN108759812B (zh) * 2018-03-28 2021-04-20 大连理工大学 三维封闭非结构空间内胶囊机器人及待测目标的相对定位方法
US11607120B2 (en) 2018-04-09 2023-03-2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apsule endoscopic receiving device, capsule endoscope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capsule endoscopic receiving device
US11298009B2 (en) * 2018-05-03 2022-04-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lectrode selection device for selecting optimal electrodes to communicate with capsule endoscop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GB201913086D0 (en) * 2019-09-11 2019-10-23 Univ Oslo Hf On-body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medical impla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08352A (en) * 1994-01-17 2000-02-29 Given Imaging Ltd In vivo video camera system
DE19946948A1 (de) * 1999-09-30 2001-04-05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Bestimmung der Position eines medizinischen Instruments
IL163684A0 (en) * 2000-05-31 2005-12-18 Given Imaging Ltd Measurement of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issue
US7160258B2 (en) * 2001-06-26 2007-01-09 Entrack, Inc. Capsul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or diagnosing the intestinal tract
KR100522132B1 (ko) * 2003-01-25 2005-10-18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인체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수신방법 및 수신장치
KR100873683B1 (ko) * 2003-01-25 2008-12-12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인체통신방법, 인체통신시스템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캡슐형 내시경
JP2005143560A (ja) * 2003-11-11 2005-06-09 Olympus Corp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JP4150663B2 (ja) 2003-12-25 2008-09-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被検体内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JP4009617B2 (ja) * 2004-05-26 2007-11-2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位置関係検出装置および位置関係検出システム
EP1961365A1 (en) * 2005-12-16 2008-08-27 Olympu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etecting position in subject
JP5084200B2 (ja) * 2006-08-29 2012-11-28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誘導システム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3923A (zh) * 2010-03-15 2010-08-18 清华大学 利用电磁波相位差的人体内视镜胶囊定位方法及其系统
CN101803923B (zh) * 2010-03-15 2013-06-05 清华大学 利用电磁波相位差的人体内视镜胶囊定位方法及其系统
CN103249348A (zh) * 2010-07-12 2013-08-14 瑟拉赛恩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个体的体内监视的设备和方法
CN103249348B (zh) * 2010-07-12 2017-07-18 瑟拉赛恩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个体的体内监视的设备和方法
CN106797259A (zh) * 2014-10-21 2017-05-31 索尼公司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以及程序
CN106491133A (zh) * 2015-09-04 2017-03-15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 不一致的基于场的贴片位置坐标的校正
CN105595949A (zh) * 2016-04-06 2016-05-25 江苏华亘泰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消化道检测系统
CN107307853A (zh) * 2017-06-02 2017-11-03 唐山金万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监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65179B2 (ja) 2013-08-14
US20090137883A1 (en) 2009-05-28
JP2009131321A (ja) 2009-06-18
US8177715B2 (en) 2012-05-15
CN101444426B (zh) 2013-11-06
EP2064987B1 (en) 2013-05-15
EP2064987A1 (en) 2009-06-03
KR20090055513A (ko) 2009-06-02
KR101510477B1 (ko)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4426B (zh) 胶囊医疗系统和生物体信息获取方法
CN101511255B (zh) 胶囊引导系统
KR101101509B1 (ko) 피검체 내 위치 검출 시스템 및 피검체 내 위치 검출 방법
JP4863799B2 (ja) インプラント、体内のインプラントの位置を求める装置
JP4813190B2 (ja)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US8419621B2 (en) Capsule medic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desired region inside subject
JP4286127B2 (ja) 被検体内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JP4520198B2 (ja) 被検体内位置表示システム
JP4150663B2 (ja) 被検体内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WO2005065521A1 (ja) 被検体内移動状態検出システム
JP4422476B2 (ja) 被検体内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WO2005092188A1 (ja) 被検体内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US20110213205A1 (en) Capsule guidance system
KR20090064939A (ko) 인체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887788B (zh) 用于胶囊内窥镜的阻抗检测方法和胶囊内窥镜
CN110693445A (zh) 无线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
CN101330861A (zh) 被检体内位置检测系统
WO2005065523A1 (ja) 被検体内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JP4488294B2 (ja) 被検体内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CN211355356U (zh) 无线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
JP4523322B2 (ja) 位置検出装置、被検体内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JP4547181B2 (ja) 被検体内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CN115104999A (zh) 胶囊内窥镜系统及其胶囊内窥镜磁定位方法
JP2005278817A (ja) 被検体内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