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4213B -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4213B
CN101444213B CN2008101907345A CN200810190734A CN101444213B CN 101444213 B CN101444213 B CN 101444213B CN 2008101907345 A CN2008101907345 A CN 2008101907345A CN 200810190734 A CN200810190734 A CN 200810190734A CN 101444213 B CN101444213 B CN 1014442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tenpyram
butene
fipronil
prescription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907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4213A (zh
Inventor
曹明章
陈小霞
文伯健
孔建
李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907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442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44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4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4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42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成份由烯啶虫胺和丁烯氟虫腈组成,烯啶虫胺和丁烯氟虫腈的质量份数比在20∶1-1∶20。该杀虫组合物可以加工成农药应用上可接受的任意一种剂型,优选的剂型是可湿性粉剂、水乳剂、乳油、微乳剂、水分散粒剂或片剂、悬浮剂。该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上的害虫,尤其适合于防治已经产生抗性的稻飞虱、蚜虫、叶蝉、粉虱等同翅目害虫。

Description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是以烯啶虫胺和丁烯氟虫腈为活性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世界各国对农药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的要求更加的严格。近年来开发的许多高效、低毒的品种正在逐渐取代残留时间长、污染严重的有机磷类农药。
同翅目昆虫均以植物汁液为食,其中许多种类可以传播植物病毒病,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如菜蚜、豆蚜、棉蚜、稻飞虱和粉虱等。同翅目害虫个体小、繁殖力强、发生代数多,很容易对防治药剂产生抗性,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尽快开发研制出对抗性害虫有优异效果,且在价格上能被广大种植者接受的好药剂,已经成为生产上的急需。
防治已经产生抗性的品种,一是推出一种新的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但是新成分的开发成本高,周期长,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二是将几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成分进行混配,合理的混配可以产生增效作用,使田间防效明显优于单剂的单独作用。
烯啶虫胺,英文通用名为nitenpyram,CA登记号为150824-47-8。主要作用于昆虫的神经,对昆虫的轴突触受体具有神经阻断作用。具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用量少,毒性低,对作物安全无药害,是综合防治中的理想品种。烯啶虫胺可广泛应用于水稻、果树、蔬菜和茶,防治稻飞虱、蚜虫、蓟马、白粉虱、烟粉虱、叶蝉等。其结构与吡虫啉同属于新烟碱类,抗药性风险较高,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丁烯氟虫腈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主要用于水稻、果树及蔬菜上害虫的防治,对二化螟、小菜蛾的效果特别好,作用速度较快。但丁烯氟虫腈的内吸性差,杀虫谱不宽,且成本较高,这大大地限制了这种杀虫剂的推广和使用。
目前,烯啶虫胺和丁烯氟虫腈的复配及应用,尚未出现,在国内外文献中也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点是用药量低,增效作用明显,速效性和持效性好,杀虫方式多种,杀虫谱广,对已经产生抗性的稻飞虱、蚜虫等同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尤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杀虫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品种进行复配,能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防治抗性害虫的有效办法之一。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是农药新产品开发的重要途径。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
本发明组合物以烯啶虫胺为第一活性成分(A),以丁烯氟虫腈为第二活性成分(B),A与B的质量份数比在20∶1-1∶20,较好的为5∶1-1∶5,其余为农药中允许添加的辅料。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可以根据所需防治的作物、所处环境条件、防治方法、防治成本等各类因素,与辅料配合制成农药应用中可接受的任意一种剂型;优选的剂型是可湿性粉剂、水乳剂、乳油、微乳剂、水分散粒剂或片剂、悬浮剂。
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辅料包括溶剂、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pH调节剂、防冻剂、赋形剂、填料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的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
本发明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采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是农制剂加工工艺中常用的方法。
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上的害虫,尤其适合于防治同翅目害虫,更尤其适合于防治已经产生抗性的稻飞虱、蚜虫、叶蝉、粉虱等同翅目害虫,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本发明结合试验和实施例,可以看出组合物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产生了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组合物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杀虫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施药用工和成本,也减小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农药残留,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本发明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互不相同,组合物的应用能延缓或克服害虫抗药性,延长单剂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组合物很好地综合了两种有效成分杀虫作用的优点,弥补了各自缺点,即杀虫谱更全面,内吸效果好,速效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申请人在对飞虱抗药性研究中,发现烯啶虫胺对抗吡虫啉的飞虱活性高,通过进一步将烯啶虫胺与其它已知农药成分复配,令人意外地发现了烯啶虫胺与丁烯氟虫腈复配对飞虱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本发明组合物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将含这些有效成分的原药与适当的辅剂制成农业上可用的任意剂型;本发明组合物可以用来防治多种植物上的害虫,尤其是同翅目害虫,更尤其是水稻飞虱、叶蝉和粉虱。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所有制剂的配比中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生物测定部分和药效试验的处理剂量均为有效含量。
实施例1:10%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乳油
烯啶虫胺              5%
丁烯氟虫腈            5%
N-甲基吡咯烷酮        5%
农乳500#              3%
农乳700#              3%
OP-10                 2%
乙酸乙酯             补至100%
将上述成分按配方的比例加入混合釜中,搅拌均匀,配制成10%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乳油。
该配方防治对吡虫啉有抗性的稻飞虱(褐飞虱与白背飞虱混合种群,其中褐飞虱比例约为80%)试验,对照药剂为10%烯啶虫胺水剂(江苏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和5%丁烯氟虫腈乳油(辽宁省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试验采用喷雾处理。
该配方的用药量为22.5克/公顷,对照药剂的用药量均为30克/公顷,药后72小时防治效果分别为94.6%、86.3%和89.0%。
可以看出,该配方的防治效果优于单剂品种,差异显著。表明该组合物有优异的增效作用,同时能减少农药的施药量。
实施例2:10.5%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悬浮剂
烯啶虫胺                      10%
丁烯氟虫腈                    0.5%
乙酸乙酯                      4%
聚萘甲醛磺酸钠盐              3%
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    2%
有机硅消泡剂                  0.4%
黄原胶                        0.2%
水                            补至100%
将上述成分按比例加入混合釜中,经充分搅拌研磨,配制成10.5%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悬浮剂。
该配方防治水稻黑尾叶蝉试验,对照药剂为10%烯啶虫胺水剂(江苏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和5%丁烯氟虫腈乳油(辽宁省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试验采用喷雾处理。
该配方的用药量为22.5克/公顷,对照药剂的用药量均为30克/公顷,药后72小时防效分别为93.3%、84.3%和80.3%。
可以看出,该配方的防治效果优于单剂品种,差异显著。表明该组合物有优异的增效作用,同时能减少农药的施药量。
实施例3:5.5%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水乳剂
烯啶虫胺                      0.5%
丁烯氟虫腈                    5%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3%
农乳500#                      1%
乙酸乙酯                      3%
水                            补至100%
将上述成分按比例加入混合釜中,经充分搅拌剪切,配制成5.5%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水乳剂。
该配方防治番茄烟粉虱试验,对照药剂为10%烯啶虫胺水剂(江苏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和5%丁烯氟虫腈乳油(辽宁省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试验采用喷雾处理。
该配方的用药量为20克/公顷,对照药剂的用药量均为30克/公顷,药后72小时防效分别为94.5%、84.6%和79.8%。
可以看出,该配方的防治效果优于单剂品种,差异显著。表明该组合物有优异的增效作用,同时能减少农药的施药量。
实施例4:25%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可湿性粉剂
烯啶虫胺                    20%
丁烯氟虫腈                  5%
木质素磺酸钠                3%
PO-EO嵌段聚醚               2%
羧甲基淀粉钠                3%
硫酸铵                      5%
可溶性淀粉                  1%
硅藻土                      补至100%
上述成分按比例,经粗粉碎后,混合均匀,气流粉碎成25%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可湿性粉剂。
该配方防治对吡虫啉有抗性的水稻飞虱(褐飞虱与白背飞虱混合种群,其中褐飞虱比例约为80%)试验,对照药剂为10%烯啶虫胺水剂(江苏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和5%丁烯氟虫腈乳油(辽宁省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试验采用喷雾处理。
该配方的用药量为22.5克/公顷,对照药剂的用药量均为30克/公顷,药后72小时防效分别为94.5%、83.6%和84.7%。
可以看出,该配方的防治效果优于单剂品种,差异显著。表明该组合物有优异的增效作用,同时能减少农药的施药量。
实施例5:60%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水分散性粒剂
烯啶虫胺                  10%
丁烯氟虫腈                50%
木质素磺酸钠              3%
PO-EO嵌段聚醚             2%
羧甲基淀粉钠              3%
硫酸铵                    5%
可溶性淀粉                1%
硅藻土                    补至100%
上述成分按比例经粗粉碎后,混合均匀,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加入一定的水,充分混合后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配制成60%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水分散性粒剂。
该配方防治棉花盲蝽象试验,对照药剂为10%烯啶虫胺水剂(江苏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和5%丁烯氟虫腈乳油(辽宁省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试验采用喷雾处理。
该配方的用药量为22.5克/公顷,对照药剂的用药量均为30克/公顷,药后72小时防效分别为96.5%、86.6%和92.2%。
可以看出,该配方的防治效果优于单剂品种,差异显著。表明该组合物有优异的增效作用,同时能减少农药的施药量。
实施例6:12%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微乳剂
烯啶虫胺            10%
丁烯氟虫腈            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4%
N-甲基吡咯烷酮        3%
异丙醇                6%
丙酮                  4%
水                    补至100%
将上述成分按比例加入混合釜中,经充分搅拌剪切,配制成12%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微乳剂。
该配方防治甘蓝小菜蛾试验,对照药剂为10%烯啶虫胺水剂(江苏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和5%丁烯氟虫腈乳油(辽宁省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试验采用喷雾处理。
该配方的用药量为30克/公顷,对照药剂的用药量均为30克/公顷,药后72小时防效分别为91.5%、65.6%和88.8%。
可以看出,该配方的防治效果优于单剂品种,差异显著。表明该组合物有优异的增效作用,同时能减少农药的施药量。
实施例7:16.5%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乳油
烯啶虫胺            15%
丁烯氟虫腈          1.5%
N-甲基吡咯烷酮      5%
农乳500#            4%
农乳700#            3%
OP-10               2%
乙酸乙酯            补至100%
将上述成分按配方的比例加入混合釜中,搅拌均匀,配制成16.5%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乳油。
该配方防治萝卜上的黄条跳甲试验,对照药剂为10%烯啶虫胺水剂(江苏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和5%丁烯氟虫腈乳油(辽宁省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试验采用喷雾处理。
该配方的用药量为10克/公顷,对照药剂的用药量均为30克/公顷,药后72小时防治效果分别为95.7%、87.3%和82.8%。
可以看出,该配方的防治效果优于单剂品种,差异显著。表明该组合物有优异的增效作用,同时能减少农药的施药量。
实施例8:10.5%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悬浮剂
烯啶虫胺                      0.5%
丁烯氟虫腈                    10%
乙酸乙酯                      4%
聚萘甲醛磺酸钠盐              3%
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    2%
有机硅消泡剂                  0.4%
黄原胶                        0.2%
水                            补至100%
将上述成分按比例加入混合釜中,经充分搅拌研磨,配制成10.5%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悬浮剂。
该配方防治温室黄瓜蚜虫试验,对照药剂为10%烯啶虫胺水剂(江苏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和5%丁烯氟虫腈乳油(辽宁省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试验采用喷雾处理。
该配方的用药量为13克/公顷,对照药剂的用药量均为30克/公顷,药后72小时防效分别为94.3%、91.3%和70.5%。
可以看出,该配方的防治效果优于单剂品种,差异显著。表明该组合物有优异的增效作用,同时能减少农药的施药量。
生物测定实例:
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不通过大量试验无法确定。为了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蚜虫,发明人首先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意外地发现烯啶虫胺与丁烯氟虫腈混和使用,对害虫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再用孙云沛法对这一组合物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最佳比例。
试验采用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为测试对象,2007年6月从广西合浦早稻田采集褐飞虱成虫,室内产卵繁殖,该种群对吡虫啉有高水平抗性。试验方法采用稻茎浸渍法。连根拔出健壮的分蘖期至孕穗初期的稻株,洗净,剪成约10cm长的带根稻茎,3株一组,于阴凉处晾至表面无水痕。用蒸馏水将供试药剂按等比稀释成5-6个系列浓度,将稻茎分别在不同浓度的药液中浸30s,以蒸馏水为对照,取出后晾干,以浸湿的脱脂棉包住根部放入培养杯中。将人工饲养的褐飞虱3龄若虫吸入培养杯中,每杯20头,每浓度重复3次,共处理60头。接虫后把培养杯放入温度为27±1℃,光周期为16:8h(L:D),相对湿度为70-80%的培养箱中饲养。处理96h后检查死活虫数,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
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ATI = S M × 100
式中: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S---标准杀虫剂的L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M---混剂的LC50,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TTI=TIAxPA+TIBxPB
式中: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TIA----A药剂毒力指数;
PA-----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TIB----B药剂毒力指数;
PB-----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CTC = ATI TTI × 100
式中:
CTC----共毒系数;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复配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稻飞虱的测定结果见表1,烯啶虫胺与丁烯氟虫腈复配比为20∶1-1∶20时,对稻飞虱都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表1不同处理对稻飞虱的毒力测定结果
  处理药剂及配比   LC50(mg/L)   ATI   TTI   CTC
  烯啶虫胺(A)   9.48   100.00   /   /
  丁烯氟虫腈(B)   3.97   238.79   /   /
  (A)20∶(B)1   3.35   282.99   214.99   131.62
  (A)15∶(B)1   3.17   299.05   207.06   144.42
  (A)10∶(B)1   2.85   332.63   199.14   167.04
  (A)5∶(B)1   2.57   368.87   191.21   192.92
  (A)3∶(B)1   2.14   442.99   183.28   241.71
  (A)1∶(B)1   2.63   360.46   215.0   167.66
  (A)1∶(B)3   3.05   310.82   207.07   150.11
  (A)1∶(B)5   3.14   301.91   199.14   151.61
  (A)1∶(B)10   3.24   292.59   191.21   153.03
  (A)1∶(B)15   3.47   273.20   183.27   149.07
  (A)1∶(B)20   3.62   261.88   183.27   142.89

Claims (5)

1.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活性成分由烯啶虫胺和丁烯氟虫腈组成,烯啶虫胺和丁烯氟虫腈的质量份数比在20∶1-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烯啶虫胺和丁烯氟虫腈的质量份数比为5∶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为5-8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烯啶虫胺和丁烯氟虫腈复配,加工剂型是可湿性粉剂、水乳剂、乳油、微乳剂、水分散粒剂或片剂、悬浮剂。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一种含烯啶虫胺和丁烯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上已经产生抗性的同翅目害虫稻飞虱、蚜虫、叶蝉、粉虱的用途。
CN2008101907345A 2008-12-27 2008-12-27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014442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907345A CN101444213B (zh) 2008-12-27 2008-12-27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907345A CN101444213B (zh) 2008-12-27 2008-12-27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4213A CN101444213A (zh) 2009-06-03
CN101444213B true CN101444213B (zh) 2011-09-28

Family

ID=40740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907345A Active CN101444213B (zh) 2008-12-27 2008-12-27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442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0549A (zh) * 2012-01-20 2012-07-11 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 丁烯氟虫腈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0179A (zh) * 2013-01-17 2013-05-0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复配杀虫剂
CN106852327A (zh) * 2015-12-09 2017-06-16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乙酰虫腈和烯啶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牛兆红等.农药使用中存在的经济、环境等问题与应对策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7,第19卷(第3期),103-106. *
马崇勇等.灰飞虱对几类杀虫剂的抗性和敏感性.《中国水稻科学》.2007,第21卷(第5期),555-55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4213A (zh) 2009-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6353A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00024A (zh)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488949A (zh) 一种含呋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1669514A (zh) 一种增效杀虫组合物
CN101444213B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405914B (zh) 一种含有丁氟螨酯和四螨嗪的增效杀螨组合物
CN101485329B (zh) 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484996B (zh) 苦参碱和季酮酸类农药的增效组合物
CN101589720B (zh) 一种含有茚虫威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1642108A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
CN101755816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1637165A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
CN102484994B (zh) 苦参碱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组合物
CN101700034B (zh) 一种杀虫剂组合物
CN101692817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755813A (zh) 一种含噻虫嗪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0450367C (zh) 一种复合杀虫剂
CN101444215A (zh) 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617682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1692825B (zh) 一种含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617676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1473828B (zh) 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283230B (zh) 一种以双苯氟脲和丁醚脲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增效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155938B (zh) 噻虫胺与丁醚脲复配杀虫组合物
CN101669479A (zh) 一种杀螨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