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6353A -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66353A
CN103766353A CN201210421331.3A CN201210421331A CN103766353A CN 103766353 A CN103766353 A CN 103766353A CN 201210421331 A CN201210421331 A CN 201210421331A CN 103766353 A CN103766353 A CN 103766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amides
pyrrole bacterium
fluorine pyrrole
bacterium acid
acibenzo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213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66353B (zh
Inventor
张洪
曹明章
王新军
杨立平
孙承艳
李广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ovozon Crop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213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66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66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6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66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6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氟吡菌酰胺(A)和另一种化合物选自(B),(B)为活化酯、氨基寡糖素,(A)和(B)的质量比例为50∶1-1∶50。(A)与(B)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用于果树、花卉、棉花、小麦、蔬菜等作物的真菌病害防治。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氟吡菌酰胺,英文通用名Fluopyram,化学名称:N-{2-[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乙基-α,α,α-三氟-0-甲苯酰胺},是拜耳公司开发的新型吡啶基乙基苯甲酰胺类杀菌剂,通过阻碍呼吸链中琥珀酸脱氢酶的电子转移而抑制线粒体呼吸。氟吡菌酰胺可用于70种作物上的病害防治,尤其对核盘菌、灰霉病菌、丛梗孢属病菌和白粉病菌所引起的病害防效优异。
氟吡菌酰胺在国内已登记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并且已有文献对其杀菌谱做了比较系统的报道。氟吡菌酰胺是防治白粉病、菌核病等的高效药剂,但单独使用成本高并有产生抗性的风险。
活化酯英文名称:Acibenzolar,化学名称:苯并(1、2、3)噻二唑-7-羧硫代酸-S-甲酯。活化酯通过激活植物自身抗性从而抵御作物白粉病、霜霉病、菌核病等病害。目前尚无氟吡菌酰胺与活化酯复配的公开报道。
氨基寡糖素,英文名:oligosaccharins,为D-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低聚糖。氨基寡糖素可影响真菌孢子萌发,诱发菌丝形态发生变异、孢内生化发生改变,还能激发植物体内基因,产生具有抗病作用的几丁酶、葡聚糖酶、植保素及PR蛋白等,并具有细胞活化作用,有助于受害植株的恢复,促根壮苗,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氨基寡糖素对作物的防病作用与活化酯具有相似性。同样目前尚无氟吡菌酰胺与氨基寡糖素复配的报道。
虽然活化酯、氨基寡糖素都能一定程度上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从而抵御病害入侵,但单独使用效性均不好,防效不高,常常不能满足实际病害防治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含有氟吡菌酰胺的对真菌病害有出色防治效果的安全、高效杀菌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意外发现氟吡菌酰胺与活化酯或氨基寡糖素以一定比例复配,对白粉病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经过对组合物进行联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即以氟吡菌酰胺为一种有效成分(A)、以活化酯或氨基寡糖素为另一有效成分(B),(A)与(B)的质量比例为50∶1-1∶50,较好的比例为20∶1-1∶20。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剂型,包括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为3%-80%。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使用的辅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贮存和使用中稳定以及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
本发明所描述的组合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果树、花卉、棉花、小麦、蔬菜等作物的病害,尤其是真菌病害防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1)与单剂相比,该杀菌组合物对病害增效作用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因药效提高,田间用药量大幅减少,降低了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生产和使用成本下降;(3)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互不相同,降低了对病菌的单一选择压力,有利于避免病害抗性产生和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
将不同的农药有效成分组合进行复配,是目前解决农药单剂应用过程中一些问题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的农药有效成分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有助于延缓抗性的产生,是抗性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发明组合物以氟吡菌酰胺(A)与活化酯或氨基寡糖素(B)为有效成分,它们之间组合对白粉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作用的简单相加,具体用以下生物测定实例加以说明。
生物测定实例:氟吡菌酰胺与活化酯或氨基寡糖素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黄瓜白粉病病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
本试验采用盆栽法。播种感黄瓜白粉病品种,盆栽培养至2片-4片真叶期,编号备用。用加有少量表面活性物质的纯净水,吸取长满白粉病菌黄瓜叶片上的新鲜孢子,制成孢子浓度为1×105个/mL孢子悬浮液备用。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根据药剂活性,设置5-7个系列质量浓度。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至全部润湿,待药液自然风干备用。每处理3盆,4次重复,并设只含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药后24h,接种白粉病孢子。在温室中培养7d后,统计每株黄瓜苗叶片上的病斑面积,调查防治效果,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分级标准
0级:无病;
1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3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0%;
5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1%-20%;
7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1%-50%;
9级:孢子堆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
Figure BSA00000796744400041
Figure BSA00000796744400042
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毒力测定结果参见表1至表2
表1氟吡菌酰胺与活化酯的系列配比对黄瓜白粉病的盆栽试验测定结果
处理 EC50(μg/mL) ATI TTI 共毒系数CTC
氟吡菌酰胺 16.86 100.0 / /
活化酯 45.35 37.2 / /
氟吡菌酰胺50∶活化酯1 13.02 129.5 98.8 131.1
氟吡菌酰胺20∶活化酯1 10.95 154.0 97.0 158.7
氟吡菌酰胺10∶活化酯1 10.22 165.0 94.3 175.0
氟吡菌酰胺5∶活化酯1 9.85 171.2 89.5 191.2
氟吡菌酰胺1∶活化酯1 10.91 154.5 68.6 225.3
氟吡菌酰胺1∶活化酯5 16.04 105.1 51.5 204.2
氟吡菌酰胺1∶活化酯10 21.61 78.0 42.9 181.9
氟吡菌酰胺1∶活化酯20 25.75 65.5 40.2 163.0
氟吡菌酰胺1∶活化酯50 31.81 53.0 38.4 138.0
试验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与活化酯复配防治黄瓜白粉病,配比在50∶1-1∶50之间时,共毒系数都在131.1以上,具有增效作用;配比在20∶1-1∶20之间时,共毒系数均高于158.7,增效作用更明显。
表2氟吡菌酰胺与氨基寡糖素的系列配比对黄瓜白粉病的盆栽试验测定结果
处理 EC50(μg/mL) ATI TTI 共毒系数CTC
氟吡菌酰胺 16.86 100.0 / /
氨基寡糖素 36.41 46.3 / /
氟吡菌酰胺50∶氨基寡糖素1 13.72 122.9 98.9 124.2
氟吡菌酰胺20∶氨基寡糖素1 10.65 158.3 97.4 162.5
氟吡菌酰胺10∶氨基寡糖素1 9.42 179.0 95.1 188.2
氟吡菌酰胺5∶氨基寡糖素1 8.45 199.5 91.1 219.1
氟吡菌酰胺1∶氨基寡糖素1 8.41 200.5 73.2 274.0
氟吡菌酰胺1∶氨基寡糖素5 10.93 154.3 60.6 254.6
氟吡菌酰胺1∶氨基寡糖素10 16.61 101.5 51.2 198.3
氟吡菌酰胺1∶氨基寡糖素20 20.75 81.3 48.9 166.3
氟吡菌酰胺1∶氨基寡糖素50 27.81 60.6 47.4 128.0
试验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与氨基寡糖素复配防治黄瓜白粉病,配比在50∶1-1∶50之间时,共毒系数都在124.2以上,具有增效作用;配比在20∶1-1∶20之间时,共毒系数均高于162.5,增效作用更明显。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以下用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配方中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本申请文件中活性成分指氟吡菌酰胺与活化酯或氨基寡糖素,以下不再赘述。
一、乳油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及其它辅助剂按配方的比例依次加入混合釜中,搅拌均匀,制得乳油。
实施例1:3%氟吡菌酰胺·活化酯乳油
氟吡菌酰胺1%,活化酯2%,N-甲基吡咯烷酮10%,农乳1601#5%,农乳500#5%,二甲苯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草莓白粉病。将3%氟吡菌酰胺·活化酯乳油按250倍(氟吡菌酰胺有效浓度为40μg/ml,活化酯有效浓度为8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1%、86.2%。10%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按2000倍(氟吡菌酰胺有效浓度为50μg/ml)和25%活化酯水分散粒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125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78.1%、76.4%和57.2%、50.1%。氟吡菌酰胺与活化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二、微乳剂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溶剂、助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微乳剂。
实施例2:10%氟吡菌酰胺·氨基寡糖素微乳剂
氟吡菌酰胺6%,氨基寡糖素4%,N-甲基吡咯烷酮10%,农乳1601#5%,农乳500#5%,二甲苯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菊花白粉病。将10%氟吡菌酰胺·氨基寡糖素微乳剂按2000倍(氟吡菌酰胺有效浓度为30μg/ml,氨基寡糖素有效浓度为2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1%、85.1%。4%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按1000倍(氟吡菌酰胺有效浓度为40μg/ml)和5%氨基寡糖素水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5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72.1%、70.4%和55.3%、52.5%。氟吡菌酰胺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菊花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3:3%氟吡菌酰胺·活化酯微乳剂
氟吡菌酰胺0.5%,活化酯2.5%,N-甲基吡咯烷10%,异丙醇10%,农乳500#5%,农乳1601#5%,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葡萄白粉病。将3%氟吡菌酰胺·活化酯微乳剂按300倍(氟吡菌酰胺有效浓度为16.7μg/ml,活化酯有效浓度为83.3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7%、74.1%。8%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40μg/ml)和24%活化酯可湿性粉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12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68.9%、65.7%和57.4%、51.6%。氟吡菌酰胺与活化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三、水乳剂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油相加入水中,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混合,制得水乳剂。
实施例4:10.5%氟吡菌酰胺·活化酯水乳剂
氟吡菌酰胺10%,活化酯0.5%,N-甲基吡咯烷酮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600#5%,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茄子白粉病。将10.5%氟吡菌酰胺·活化酯水乳剂按2000倍(氟吡菌酰胺有效浓度为50μg/ml,活化酯有效浓度为2.5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6%、84.4%。12%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60μg/ml)和20%活化酯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20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77.3%、75.4%和58.3%、54.3%。氟吡菌酰胺与活化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茄子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四、悬浮剂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5:30%氟吡菌酰胺·氨基寡糖素悬浮剂
氟吡菌酰胺25%,氨基寡糖素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硅酸铝镁1%,白炭黑1%,乙二醇4%,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将30%氟吡菌酰胺·氨基寡糖素悬浮剂按4000倍(氟吡菌酰胺有效浓度为62.5μg/ml,氨基寡糖素有效浓度为12.5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8%、91.4%。16%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80μg/ml)和5%氨基寡糖素水剂按500倍(有效浓度为10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79.6%、76.5%和57.4%、52.6%。氟吡菌酰胺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6:10%氟吡菌酰胺·氨基寡糖素悬浮剂
氟吡菌酰胺5%,氨基寡糖素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硅酸铝镁1%,白炭黑1%,乙二醇4%,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豇豆白粉病。将8%氟吡菌酰胺·氨基寡糖素悬浮剂按1000倍(氟吡菌酰胺有效浓度为40μg/ml,氨基寡糖素有效浓度为4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8%、94.4%。10%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50μg/ml)和5%氨基寡糖素水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5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79.3%、75.9%和56.1%、53.7%。氟吡菌酰胺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豇豆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7:21%氟吡菌酰胺·活化酯悬浮剂
氟吡菌酰胺1%,活化酯2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黄原胶1%,膨润土1%,丙三醇4%,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芒果白粉病。将21%氟吡菌酰胺·活化酯悬浮剂按1000倍(氟吡菌酰胺有效浓度为10μg/ml,活化酯有效浓度为20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3%、76.4%。8%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40μg/ml)和25%活化酯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25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70.5%、63.2%和60.4%、54.3%。氟吡菌酰胺与活化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芒果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8:25.5%氟吡菌酰胺·活化酯悬浮剂
氟吡菌酰胺0.5%,活化酯2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黄原胶1%,膨润土1%,丙三醇4%,水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将25.5%氟吡菌酰胺·活化酯悬浮剂按2000倍(氟吡菌酰胺有效浓度为2.5μg/ml,活化酯有效浓度为125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6%、72.1%。8%氟吡菌酰胺可湿性粉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40μg/ml)和20%活化酯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20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65.5%、62.2%和56.4%、52.7%。氟吡菌酰胺与活化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五、可湿性粉剂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9:30.6%氟吡菌酰胺·活化酯可湿性粉剂
氟吡菌酰胺30%,活化酯0.6%,十二烷基硫酸钠2%,木质素磺酸钠5%,萘磺酸盐3%,高岭土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小麦白粉病。将30.6%氟吡菌酰胺·活化酯按5000倍(氟吡菌酰胺有效浓度为60μg/ml,活化酯有效浓度为1.2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1%、82.3%。16%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80μg/ml)和24%活化酯可湿性粉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12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78.4%、73.7%和55.8%、51.4%。氟吡菌酰胺与活化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六、水分散粒剂加工及应用实例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0:80%氟吡菌酰胺·活化酯水分散粒剂
氟吡菌酰胺40%,活化酯40%,烷基萘磺酸钠2%,木质素磺酸钠1%,十二烷基硫酸钠2%,高岭土补足至100%。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苦瓜白粉病。将80%氟吡菌酰胺·活化酯水分散粒剂8000倍(氟吡菌酰胺有效浓度为50μg/ml,活化酯有效浓度为50μg/ml)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9%、94.7%。16%氟吡菌酰胺水分散粒剂按2000倍(有效浓度为80μg/ml),20%活化酯悬浮剂按1000倍(有效浓度为200μg/ml),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效分别为80.2%、74.7%和57.6%、51.4%。氟吡菌酰胺与活化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苦瓜白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单剂。

Claims (6)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为氟吡菌酰胺(A)和另一种化合物选自(B),(B)为活化酯、氨基寡糖素,其质量比例为50∶1-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和(B)的质量比例为20∶1-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3%-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是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真菌病害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为花卉、小麦、果树、棉花、蔬菜。
CN201210421331.3A 2012-10-21 2012-10-21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Active CN103766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1331.3A CN103766353B (zh) 2012-10-21 2012-10-21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1331.3A CN103766353B (zh) 2012-10-21 2012-10-21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6353A true CN103766353A (zh) 2014-05-07
CN103766353B CN103766353B (zh) 2015-04-08

Family

ID=50559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21331.3A Active CN103766353B (zh) 2012-10-21 2012-10-21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66353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8872A (zh) * 2014-10-30 2015-04-08 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线虫组合物
CN104886067A (zh) * 2015-04-18 2015-09-09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壳寡糖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5104389A (zh) * 2015-06-29 2015-12-02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含活化酯与壳寡糖的组合物及应用
CN106614596A (zh) * 2016-09-27 2017-05-10 广州市真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719685A (zh) * 2017-01-03 2017-05-31 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苯醚酰胺和氨基寡糖素的杀菌组合物
CN106982847A (zh) * 2017-04-15 2017-07-28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农作物病害的农药组合物
CN113307692A (zh) * 2021-07-05 2021-08-27 河北安格诺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微胶囊缓释药肥及其应用
CN114651828A (zh) * 2022-03-31 2022-06-24 山东汤普乐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吡菌酰胺的杀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7544A (zh) * 2017-03-18 2017-06-20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杀菌组合物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6942A1 (en) * 2004-02-12 2008-01-31 Jean-Marie Gouot Fungicid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 Pyridylethylbenzamide Derivative and a Compound Capable of Inhibiting Mitosis and Cell Division
CN102273486A (zh) * 2011-06-28 2011-12-14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氨基寡糖素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450274A (zh) * 2010-10-16 2012-05-16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吡菌酰胺和甲基硫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WO2012076470A1 (en) * 2010-12-09 2012-06-14 Bayer Cropscience Ag Pesticidal mixtures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CN102595889A (zh) * 2009-06-02 2012-07-18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在控制核盘菌属真菌中的应用
CN102726399A (zh) * 2012-07-13 2012-10-17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杀菌组合物
CN103518741A (zh) * 2012-07-06 2014-01-22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吡菌酰胺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6942A1 (en) * 2004-02-12 2008-01-31 Jean-Marie Gouot Fungicid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 Pyridylethylbenzamide Derivative and a Compound Capable of Inhibiting Mitosis and Cell Division
CN102595889A (zh) * 2009-06-02 2012-07-18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在控制核盘菌属真菌中的应用
CN102450274A (zh) * 2010-10-16 2012-05-16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吡菌酰胺和甲基硫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WO2012076470A1 (en) * 2010-12-09 2012-06-14 Bayer Cropscience Ag Pesticidal mixtures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CN102273486A (zh) * 2011-06-28 2011-12-14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氨基寡糖素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518741A (zh) * 2012-07-06 2014-01-22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吡菌酰胺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CN102726399A (zh) * 2012-07-13 2012-10-17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杀菌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孔德英等: ""氨基寡糖素对番茄青枯病防治作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陈彦等: ""氟吡菌酰胺防治瓜类及草莓白粉病田间试验"", 《中国农学通报》 *
高小宁等: ""活化酯诱导黄瓜产生对霜霉病的抗病性"", 《农药》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8872A (zh) * 2014-10-30 2015-04-08 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线虫组合物
CN104886067A (zh) * 2015-04-18 2015-09-09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壳寡糖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5104389A (zh) * 2015-06-29 2015-12-02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含活化酯与壳寡糖的组合物及应用
CN105104389B (zh) * 2015-06-29 2018-03-27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含活化酯与壳寡糖的组合物及应用
CN106614596A (zh) * 2016-09-27 2017-05-10 广州市真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几丁聚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719685A (zh) * 2017-01-03 2017-05-31 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苯醚酰胺和氨基寡糖素的杀菌组合物
CN106982847A (zh) * 2017-04-15 2017-07-28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农作物病害的农药组合物
CN113307692A (zh) * 2021-07-05 2021-08-27 河北安格诺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微胶囊缓释药肥及其应用
CN114651828A (zh) * 2022-03-31 2022-06-24 山东汤普乐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吡菌酰胺的杀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6353B (zh)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6353B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15777B (zh) 一种含乙嘧酚和甲基硫菌灵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548677B (zh) 乙嘧酚与三唑类杀菌组合物
CN101999356B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胺和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518750B (zh) 一种高效复配生物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4322558A (zh)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983565A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47454A (zh) 一种含有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53139A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CN101617659A (zh) 一种复配杀菌组合物
CN101810181A (zh) 杀菌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704220B (zh) 一种含有吡噻菌胺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CN101617671B (zh) 一种复配杀菌组合物
CN105123700B (zh) 一种含有百里香酚与槟榔碱的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4712B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3478153B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与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53140B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CN101647442B (zh) 一种复配杀菌组合物
CN101617658B (zh) 一种复配杀菌组合物
CN102640757B (zh) 含有肟菌酯的复配农药杀菌组合物
CN101690487A (zh) 一种农用杀菌组合物
CN104430401A (zh) 一种防治水稻虫害的农药悬浮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94083B (zh) 一种复配杀菌剂
CN103210926A (zh) 一种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杀菌剂及制备方法
CN101849546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2 No. 113 Reservoir Road, Baoan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Xixia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Novozon Crop Scien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102 No. 113 Reservoir Road, Baoan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Xixia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