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5816A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虫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5816A
CN101755816A CN200910209737A CN200910209737A CN101755816A CN 101755816 A CN101755816 A CN 101755816A CN 200910209737 A CN200910209737 A CN 200910209737A CN 200910209737 A CN200910209737 A CN 200910209737A CN 101755816 A CN101755816 A CN 101755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phenthrin
ethyl ester
spiral shell
shell worm
worm 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9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忠义
朱卫锋
曹明章
桂艳男
孔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09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5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5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5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虫组合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的质量比为40∶1-1∶80。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降低有效成分用量和减少施药次数,有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本发明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农业和园艺作物上的多种害虫,尤其适合于飞虱、叶蝉、粉虱的防治。

Description

一种杀虫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具体为一种含有螺虫乙酯的农药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在农业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属季酮酸类杀虫剂。螺虫乙酯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向上向下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从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内叶及果树皮上的害虫。螺虫乙酯高效广谱,可有效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蓟马、木虱、粉蚧、粉虱和介壳虫等。但螺虫乙酯单独使用,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且防治成本较高。
联苯菊酯属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兼有驱避和拒食作用,广泛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棉花、果树、蔬菜、花生、大豆等作物上的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害虫。联苯菊酯由于使用历史较长,已经产生较严重的抗性,且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效一般。
同翅目飞虱、蚜虫、木虱、粉蚧等害虫,以及缨翅目害虫如蓟马等都具有繁殖周期短、繁殖量大、世代重叠明显等特点,易于产生抗药性。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进行复配,是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治理抗性害虫的有效手段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螺虫乙酯用量,降低用药成本,提高防效。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组合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本发明采用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进行复配,螺虫乙酯与联苯菊酯的质量比为40∶1-1∶80。
本发明组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加工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剂型,优选剂型为悬浮剂、油悬浮剂、微乳剂、乳油、微胶囊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
作为对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螺虫乙酯与联苯菊酯的质量比优选为10∶1-1∶20。
本发明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农业上的害虫,尤其适用于飞虱、叶蝉、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
本发明组合物同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组合物中的两种有效成分作用机理不同,增效作用明显,可用于抗性害虫的治理;2.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复配,具有增效作用,可以减少有效成分用量,延缓害螨抗药性产生;3.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杀虫剂用于害虫的治理,可以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96%螺虫乙酯原药(拜耳作物保护有限公司)、97%联苯菊酯原药(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例1:41%螺虫乙酯·联苯菊酯可湿性粉剂(螺虫乙酯∶联苯菊酯=40∶1)
螺虫乙酯41.67g,联苯菊酯1.03g,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2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3g,NNO(分散剂)5g,高岭土补足至100g。
将活性成分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制得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21%螺虫乙酯·联苯菊酯悬浮剂(螺虫乙酯∶联苯菊酯=20∶1)
螺虫乙酯20.83g,联苯菊酯1.03g,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4g,乙二醇(抗冻剂)4g,膨润土(增稠剂)3g,硅油(消泡剂)0.4g,去离子水补至100g。
将预先粉碎的原药和载体、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等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再经高速剪切混合,制得悬浮剂。
实施例3:11%螺虫乙酯·联苯菊酯乳油(螺虫乙酯∶联苯菊酯=10∶1)
螺虫乙酯10.42g,联苯菊酯1.03g,N-甲基吡咯烷酮(助溶剂)10g,环氧氯丙烷(稳定剂)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乳化剂)5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5g,二氯甲烷(溶剂)补足至100g。
将含活性成分的原药、乳化剂和助溶剂等,按配方比例依次加入混合釜,搅拌均匀,即得乳油。
实施例4:6%螺虫乙酯·联苯菊酯微乳剂(螺虫乙酯∶联苯菊酯=5∶1)
螺虫乙酯5.21g,联苯菊酯1.03g,N-甲基吡咯烷酮(助溶剂)10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7g,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乳化剂)5g,去离子水(溶剂)补足至100g
将原药、助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搅拌下缓慢加入水中,再经搅拌加热迅速转相,冷至室温后制得微乳剂。
实施例5:16%螺虫乙酯·联苯菊酯油悬浮剂(螺虫乙酯∶联苯菊酯=1∶1)
螺虫乙酯8.33g,联苯菊酯8.24g,木质素磺酸钠(润湿分散剂)10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5g,膨润土(增稠剂)5g,有机硅酮(消泡剂)5g,蓖麻油补至100g。
将有效成分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分散剂、乳化剂、稳定剂、消泡剂和溶剂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放入砂磨釜内研磨后,送入均质混合器内混匀即得成品。
实施例6:12%螺虫乙酯·联苯菊酯乳油(螺虫乙酯∶联苯菊酯=1∶5)
螺虫乙酯2.08g,联苯菊酯10.31g,N-甲基吡咯烷酮(助溶剂)10g,环氧氯丙烷(稳定剂)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乳化剂)5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5g,二氯甲烷(溶剂)补足至100g。
将含活性成分的原药、乳化剂和助溶剂等,按配方比例依次加入混合釜,搅拌均匀,即得乳油。
实施例7:22%螺虫乙酯·联苯菊酯悬浮剂(螺虫乙酯∶联苯菊酯=1∶10)
螺虫乙酯2.08g,联苯菊酯20.62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4g,乙二醇(抗冻剂)4g,膨润土(增稠剂)3g,有机硅酮(消泡剂)3g,去离子水补至100g。
将有效成分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砂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制得悬浮剂。
实施例8:21%螺虫乙酯·联苯菊酯微胶囊悬浮剂(螺虫乙酯∶联苯菊酯=1∶20)
螺虫乙酯1.04g,联苯菊酯20.62g,环己酮(溶剂)1g,多异氰酸酯(固化剂)0.4g,乙二醇(溶剂)0.4g,阿拉伯胶(增稠剂)1g,去离子水(溶剂)补足至100g
采用界面聚合法。将原药、多异氰酸酯和环己酮混合后直接分散于阿拉伯胶水溶液中,然后加入多元醇,缓慢反应制成胶囊,形成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9:41%螺虫乙酯·联苯菊酯可湿性粉剂(螺虫乙酯∶联苯菊酯=1∶40)
螺虫乙酯1.04g,联苯菊酯41.23g,木质素磺酸钠(润湿剂)3g,NNO(分散剂)5g,拉开粉(分散剂)0.5g,高岭土补足至100g。
将活性成分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制得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0:81%螺虫乙酯·联苯菊酯水分散粒剂(螺虫乙酯∶联苯菊酯=1∶80)
螺虫乙酯1.04g,联苯菊酯82.47g,NNO(分散剂)5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5g,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2g,硅酸铝镁(崩解剂)2g,硅藻土补足至100g。
将活性成分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助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制得水分散性粒剂产品。
生物活性试验例1: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复配对番茄白粉虱的联合毒力测定
供试对象:番茄白粉虱,供试白粉虱采自于海南省三亚市。
试验药剂:96%螺虫乙酯原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95%联苯菊酯原药(辽宁省沈阳东大迪克化工药业有限公司)、本发明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不同配比药剂。
试验方法:采用琼脂保湿浸叶法。用直径40mm的塑料培养皿加琼脂液制成琼脂保湿培养皿,并用昆虫针在培养皿盖上打孔以备通气;用打孔器将新鲜花椰菜叶片打取38mm的圆片,在供试药剂中浸15s,取出晾干,放入制备好的琼脂培养皿中;每皿接入30头黄瓜烟粉虱,每处理重复4次。48h记载成虫死亡数,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以此作为评价各药剂活性的依据。
联合作用方式采用孙云沛等1960年提出的通过毒力指数计算混剂联合毒力的方法即共毒系数(CTC)法。共毒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ATI×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ATI×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
表1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不同比例复配对番茄白粉虱联合毒力测定
  药剂处理   LC50(mg/L)   ATI   TTI   CTC
  螺虫乙酯   1.87   100.0
  联苯菊酯   0.79   236.7
  螺虫乙酯40∶联苯菊酯1   1.33   140.6   103.3   136.1
  螺虫乙酯20∶联苯菊酯1   1.12   167.0   106.5   156.8
  螺虫乙酯10∶联苯菊酯1   0.88   212.5   112.4   189.0
  螺虫乙酯5∶联苯菊酯1   0.73   256.2   122.8   208.6
  螺虫乙酯1∶联苯菊酯1   0.53   352.8   168.4   209.6
  螺虫乙酯1∶联苯菊酯5   0.41   456.1   213.9   213.2
  螺虫乙酯1∶联苯菊酯10   0.41   456.1   224.3   203.4
  螺虫乙酯1∶联苯菊酯20   0.44   425.0   230.2   184.6
  螺虫乙酯1∶联苯菊酯40   0.56   333.9   233.4   143.1
  螺虫乙酯1∶联苯菊酯80   0.60   311.7   235.0   132.6
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不同比例复配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复配对番茄白粉虱的防治具有增效作用,在40∶1-1∶80的配比范围内,CTC大于120,尤其是在10∶1-1∶20配比范围内,CTC大于180,增效作用显著。
生物活性试验例2: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复配对茶小绿叶蝉的联合毒力测定
供试对象:茶小绿叶蝉,供试茶小绿叶蝉采自于四川省名山县。
试验药剂:96%螺虫乙酯原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95%联苯菊酯原药(辽宁省沈阳东大迪克化工药业有限公司)、本发明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不同配比药剂。
试验方法:采自田间的茶小绿叶蝉成虫,温室内饲养二代后,挑选生长均匀一致的4龄若虫作为供试虫。采用叶片浸渍法,先对供试药剂进行预实验,在其基础上按倍比关系稀释成5个梯度浓度,浸新鲜茶叶10秒,待茶叶表面的药液晾干后将茶叶置于事先准备好的试管内。每处理重复3次,每次取20头三龄叶蝉若虫置于2.5cm×20cm试管,让叶蝉取食试管内的茶叶。设清水空白对照。接虫24小时后调查茶小绿叶蝉的死亡情况。利用DP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求毒力回归方程和LC50,联合作用方式判定采用孙云沛等1960年提出的通过毒力指数计算混剂联合毒力的方法即共毒系数(CTC)法。共毒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ATI×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ATI×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
表2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不同比例复配对茶小绿叶蝉联合毒力测定
  药剂处理   LC50(mg/L)   ATI   TTI   CTC
  螺虫乙酯   2.11   100.0
  联苯菊酯   1.57   134.4
  螺虫乙酯40∶联苯菊酯1   1.68   125.6   100.8   124.6
  螺虫乙酯20∶联苯菊酯1   1.35   156.3   101.6   153.8
  螺虫乙酯10∶联苯菊酯1   1.08   195.4   103.1   189.4
  螺虫乙酯5∶联苯菊酯1   0.92   229.3   105.7   216.9
  螺虫乙酯1∶联苯菊酯1   0.82   257.3   117.2   219.6
  螺虫乙酯1∶联苯菊酯5   0.76   277.6   128.7   215.8
  螺虫乙酯1∶联苯菊酯10   0.79   267.1   131.3   203.5
  螺虫乙酯1∶联苯菊酯20   0.85   248.2   132.8   187.0
  螺虫乙酯1∶联苯菊酯40   1.06   199.1   133.6   149.0
  螺虫乙酯1∶联苯菊酯80   1.31   161.1   134.0   120.2
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不同比例复配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复配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具有增效作用,在40∶1-1∶80的配比范围内,CTC大于120,尤其是在10∶1-1∶20配比范围内,CTC大于180,增效作用显著。
生物活性试验例3: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复配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试验
将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10%联苯菊酯水剂(广东省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1%螺虫乙酯·联苯菊酯可湿性粉剂(实施例1)、16%螺虫乙酯·联苯菊酯油悬浮剂(实施例5)、21%螺虫乙酯·联苯菊酯微胶囊悬浮剂(实施例8)按70g/hm2的有效成分用量稀释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茶小绿叶蝉。施药后5天,各药剂的防效分别为74.3%、68.5%、92.2%、94.4%和93.8%。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施药后15天,各药剂的防效依次为72.3%、62.5%、90.2%、91.4%和90.8%,仍具有显著差异。
生物活性试验例4: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复配对番茄白粉虱的田间防效
将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10%联苯菊酯水剂(广东省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1%螺虫乙酯·联苯菊酯乳油(实施例3)、12%螺虫乙酯·联苯菊酯乳油(实施例6)和81%螺虫乙酯·联苯菊酯水分散粒剂(实施例10)按70g/hm2的有效成分用量稀释进行叶面喷雾防治番茄白粉虱。施药后3天,各药剂对番茄白粉虱的防效分别为76.9%、69.7%、93.6%、96.2%和92.8%,防效具有明显的差异。施药后15天,防效依次为75.6%、63.4%、90.2%、92.5%和91.4%,仍据有显著差异。

Claims (7)

1.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有效成分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的质量比为40∶1-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有效成分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的质量比为10∶1-1∶2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农药制剂中通常使用的溶剂、助剂、载体等辅助成分以便制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提及剂型,其特征是悬浮剂、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乳油和微胶囊悬浮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多种农业害虫。
7.根据权利要求6,其特征是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粉虱、叶蝉、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
CN200910209737A 2009-10-29 2009-10-29 一种杀虫组合物 Pending CN101755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9737A CN101755816A (zh) 2009-10-29 2009-10-29 一种杀虫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9737A CN101755816A (zh) 2009-10-29 2009-10-29 一种杀虫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5816A true CN101755816A (zh) 2010-06-30

Family

ID=42487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9737A Pending CN101755816A (zh) 2009-10-29 2009-10-29 一种杀虫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581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218A (zh) * 2010-06-23 2011-12-28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2326571A (zh) * 2011-07-18 2012-01-25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酰脲与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3053558A (zh) * 2013-01-16 2013-04-24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硫氟肟醚与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8041068A (zh) * 2018-01-25 2018-05-1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茶丽纹象甲的药剂
CN114617017A (zh) * 2022-03-11 2022-06-14 江苏洪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与苗木混合种植的新型茶叶种植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218A (zh) * 2010-06-23 2011-12-28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螺虫乙酯和联苯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2326571A (zh) * 2011-07-18 2012-01-25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酰脲与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2326571B (zh) * 2011-07-18 2014-06-18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酰脲与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3053558A (zh) * 2013-01-16 2013-04-24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硫氟肟醚与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08041068A (zh) * 2018-01-25 2018-05-1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防治茶丽纹象甲的药剂
CN114617017A (zh) * 2022-03-11 2022-06-14 江苏洪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与苗木混合种植的新型茶叶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7649B (zh) 一种含吡蚜酮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1637159A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农药组合物
CN101642117A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
CN103385251A (zh) 一种含吡丙醚的杀虫组合物
CN101637158A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
CN101755816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1406192A (zh) 一种复配杀螨剂及其应用
CN101485329B (zh) 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589720B (zh) 一种含有茚虫威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01637165A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
CN101617688A (zh) 一种含有噻虫啉的杀虫组合物
CN101642108A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
CN103609562B (zh) 含有螺螨酯和氟啶虫酰胺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1617676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3070186B (zh) 含噻虫嗪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246778A (zh) 一种增效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622998B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农药组合物
CN101444213B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755813A (zh) 一种含噻虫嗪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491251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755817B (zh) 一种用于地下害虫防治的杀虫组合物
CN101473828B (zh) 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669505B (zh) 一种七氟菊酯组合物
CN101874498A (zh) 一种杀虫杀螨组合物
CN101444215A (zh) 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