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8566A - 应用的自动传播 - Google Patents

应用的自动传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8566A
CN101438566A CNA2006800545558A CN200680054555A CN101438566A CN 101438566 A CN101438566 A CN 101438566A CN A2006800545558 A CNA2006800545558 A CN A2006800545558A CN 200680054555 A CN200680054555 A CN 200680054555A CN 101438566 A CN101438566 A CN 101438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erver
sms
application
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545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8566B (zh
Inventor
H·本格特森
T·桑伯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Original Assignee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1/469,73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070265022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filed Critical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ublication of CN101438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8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8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85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4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s or networks with limited capabi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port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第一通信设备(第一设备)(100)中与第二通信设备(第二设备)(110)共享应用(400)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短消息服务(SMS)发送到第二设备。第一SMS包括到一个位置的链接,其中如果第二设备尚未包含该应用,那么可以从所述位置将所述应用下载到第二设备。第一SMS包括一个可供第二设备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发起IP连接的标识。该方法还包括由第二设备进行连接,以便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IP连接的步骤。该方法还包括在IP连接中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以便共享应用的步骤。

Description

应用的自动传播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第一通信设备以及一种第一通信设备中的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的是在IP连接中与第二通信设备共享应用。
相关技术描述
在将新特征和新应用引入通信设备、例如引入移动电话的方面,电信产业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这种引入始终需要执行标准化、实施方式和互通性(IOP)测试,并且这些测试全都需要在运营商网络中进行。现今,唯一一种引入需要新应用的新特征的方法是:首先对新特征进行标准化,然后将新应用包含在所有的新移动电话中。这样做会将已经投放市场的移动电话排除在新特征和应用的引入过程之外。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机制,其中该机制将会使第一通信设备更加容易和快速地与第二通信设备共享应用。
根据本发明,该目标是通过一种用于在第一通信设备(第一设备)中与第二通信设备(第二设备)共享应用的方法来实现的。第一设备包括该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短消息服务(SMS)发送到第二设备。第一SMS包括到一个位置的链接,其中如果第二设备尚未包含该应用,那么可以从所述位置将所述应用下载到第二设备。第一SMS包括一个可供第二设备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发起IP连接的标识。该方法还包括由第二设备进行连接,以便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IP连接的步骤。如果第二设备尚未包含应用,那么第二设备可以借助在第一SMS中接收的链接来下载应用。第二设备借助在第一SMS中接收的标识来与第一设备相连。该方法还包括在IP连接中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以便共享应用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该目标是通过包含应用的第一通信设备(第一设备)来实现的。第一设备还包括被适配成向第二通信设备(第二设备)发送第一短消息服务(SMS)的发送单元。第一SMS包括到一个位置的链接,其中如果第二设备尚未包含该应用,那么可以从所述位置将所述应用下载到第二设备。第一SMS还包括一个可供第二设备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发起IP连接的标识。此外,第一设备还包括一个IP连接点,它被适配成与第二设备进行连接,以便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IP连接。如果第二设备尚未包含应用,那么第二设备被适配成借助在第一SMS中接收的链接来下载应用,并且所述第二设备被适配成借助在第一SMS中接收的标识来连接第一设备。该IP连接点还被适配成在IP连接中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以便共享应用。
由于第一设备在SMS中向第二设备发送了到一个可以从中将应用下载至第二设备的位置的链接,以及可供第二设备用于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发起IP连接的标识,因此,第二设备可以下载应用,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启动IP连接,并且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在该IP连接上开始通信,从而共享应用。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在不以保持大量服务器停放区域为代价的情况下将应用自动传播至大量用户。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不需要标准化或用户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不依赖于运营商。
附图简述
图1是描述根据本发明与第二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一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的信号传递方案及流程图。
图3是描述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组合的信号传递方案及流程图。
图4是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发明详述
图1显示了一个被适配成与第二通信设备110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设备100,并且从现在开始,将所述第一通信设备100称为第一设备100,以及将所述第二通信设备110称为第二设备110。第一设备100和第二设备110都包含在一个通信系统中,例如使用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宽带码分多址(WCDMA)、普通老式电话服务系统(POTS)或因特网等技术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举例来说,第一设备100和第二设备110可以是便携设备、移动电话、个人数字计算机、POTS设备、计算机或是其他任何通信设备。第一设备100和第二设备110还包括可供其使用SMS承载或类似承载并且经由短消息服务(SMS)或类似服务来进行通信的相应电话号码或是其他类型的地址,其中所述承载既可以是电路交换的,也可以是分组交换的。在本文中,SMS还包括多媒体消息传递服务(MMS)。举例来说,第一设备100和第二设备110可以包括用户身份模块(SIM)卡或类似功能,例如通用移动电信系统SIM(USIM)或是包含了针对该设备的电话号码或其他类型地址的IP多媒体子系统SIM(ISIM)。本方法使用了通信系统的以下特征:即具有SIM卡、类似装置或电话号码的设备开机时即可经由SMS(或类似)承载直接取得联系。
现今,举例来说,具有SIM(也可以是ISIM或USIM)卡的计算机可以使用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连接到因特网,并且可以使用GSM来发送和接收SMS消息。这种计算机还可以通过陆线电缆连接到因特网,其中该陆线电缆可以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或宽带接入。利用SIM(也可以是USIM、ISIM或类似设备)卡,它具有了一个使其可被访问的标识。在SMS范例中,这个标识可以是其移动站国际ISDN号码(MSISDN)号码(ISDN代表的是综合服务数字网络),或者它也可以是会话启动协议统一资源标识符(SIP URI),如在ISIM(ISIM是在IMS范例中使用的SIM卡应用)的情况下。对设备而言,举例来说,它可以经由GSM网络来发送和接收SMS消息,作为选择,它也可以在因特网上经由与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直接连接的陆线电缆来发送和接收SMS消息。
如上所述,用于与第二设备相连的服务可以是SMS或类似服务。SMS服务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在这里不需要对其进一步澄清。随着时间的流逝,SMS服务有可能会被某种其他服务所取代。对SMS服务来说,其唯一特性在于:只要在设备中安装了SIM(也可以是USIM或ISIM)卡,所述SMS就始终是可以使用的。相似的服务应该具有相似的特性,但是举例来说,通过使用SIM URI标识来取代MS ISDN,可以更有效地实施这类服务。本发明同样包含了用于替换SMS的备选服务。
本方法还可以使用在某些通信系统、例如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使用的SMS特征,其中该特征直接对一个指定端口进行寻址,而不会出现在设备的正常SMS收件箱中,并且由此将会自动启动某些应用。所述第二设备110还支持下载应用,例如Java或UIQ设备。JAVA是一种由Sun Microsystems开发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并且Java语言已经在万维网(WWW)上得到了广泛使用。UIQ3是一种软件平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Symbian OSv9预先集成和测试,由此提供电话通讯和联网之类的核心技术和服务。
第一设备100包括一个应用。其中举例来说,该应用可以是一个能够从服务器下载的那种类型的应用。该应用可以在Java或UIQ之类的任何开放环境中编写,以便可以安装该应用。此外,举例来说,该应用还允许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进行实时通信,例如语音、图片、视频或其他任何通信。
第一设备100的用户希望使用IP连接来与第二设备110的用户共享应用,例如使用网际协议(IP)电话应用来与第二设备的用户进行交谈,使用图片查看器应用来向第二设备的用户显示图片,运行即时消息传递会话等等。为了执行这项工作,第二设备110需要包括相同的应用。如果第二设备110尚未包含该应用,那么第一设备100希望为第二设备110提供该应用。
第一设备100可以包括一个公共IP地址。在当前的电信系统中以及因特网上,IP地址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没有足够的地址来为每一个用户提供公共IP地址,并且大多数用户都具有私有IP地址。在下一版IP、即IPv6版本中,IP地址的数量将会近乎无穷,由此将会允许每个人都具有公共IP地址。
如果第一设备100不包括公共IP地址,那么其结果将会是第二设备110无法直接与第一设备100的用户取得联系。取而代之的是,第二设备110将会使用服务器120的IP地址来与该服务器取得联系。服务器120则完成与第一设备100的IP连接。在以后将会描述如何执行这种处理。由此,在这里提供了一个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00具有公共IP地址并且没有使用服务器,如图2所示,以及另一个实施例,其中第一设备100没有公共IP地址,并且该实施例还涉及服务器120,在下文中将会参考图3来进一步描述该实施例。服务器120可以是只与这些没有公共IP号码的设备相连的通用服务器,但是也可以包含特定于应用的功能。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知道服务器120的IP地址。当第二设备110包含该应用时,服务器120的IP地址将会为第二设备110的应用所知。从现在开始,第一设备100的公共IP地址被称为第一设备100的IP地址。第一设备100的IP地址代表的是用于标识第一设备100的标识,该标识由第二设备110使用,以便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发起IP连接。
服务器120的IP地址由第一设备100使用,以便建立与服务器120的IP连接。第一设备100向服务器120发送一个请求,以便请求注册和识别该连接,换言之,希望与第二设备110取得联系的第一设备100必须在服务器120中注册所希望的连接的某个标识。该标识由第一设备100在SMS中发送到第二设备110。当第二设备110与服务器120进行联系时,它会向服务器120告知该标识。然后,服务器120将会知道第二设备110应该连接到哪个现有连接。其中举例来说,该标识可以是一个128位的散列码,或者也可以是该连接的其他任何唯一标识符。
图2是描述一种用于为第二设备110提供应用并且与第二设备110共享应用的方法的组合的信号传递方案和流程图。在本方法的该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00具有一个公共IP地址。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第一设备110向第二设备110发送一个第一SMS。第一SMS可以由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发送到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举例来说,这个方法步骤201可以通过在第一设备100中启用应用以及在第一设备100的电话薄中选择第二设备110来执行。
第一SMS包括一个可供第二设备110用于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发起IP连接的标识。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设备具有IP地址时,标识是第一设备100的公共IP地址。
第一SMS还可以包括到某个位置的链接,在本实施例,该位置是第一设备100的IP地址,其中如果第二设备110尚未包含该应用,那么可以从该位置将这个应用下载到第二设备110。此外,该链接还可以是另一个位置,例如包含应用的服务器。
如果第二设备110尚未包含应用,那么第一SMS还可以包括一个显示在第二设备110中的邀请文本。该邀请文本是一个可以被人读取的文本,如果该第二设备的用户希望下载应用,它会邀请第二设备用户激活该链接,例如“the user of the first device wants to sendyou a picture.Please clickon the link below to make thatpossible http://xxx.vw.zzz(第一设备的用户想要给您发送图片,请点击以下链接以进行接收http://xxx.vw.zzz)”。举例来说,这种处理可以通过第一设备110将第一SMS定址到第二设备110上的特定端口来完成,其中所述特定端口与该应用相关联。如果第二设备110包含该应用,那么它已经注册将任何定址到该特定端口的SMS与所述应用相关联。如果第一SMS没有发现这样的端口,那么它表明第二设备110不包括该应用,并且在第二设备110的常规SMS收件箱中应该显示该邀请文本,以供用户读取。
如果第二设备110已经包含该应用,那么第一SMS还可以包括一个用于在第二设备110中启动应用的触发器。如果在第二设备110中已经安装了应用,那么该应用会在如上所述的特定端口上预订SMS,并且该SMS将被指引到所述应用,而所述应用则会自动启动,并且在第二设备110中将不会显示第一SMS以及包含在第一SMS中的邀请文本。
202.如果第二设备110包括该应用,那么该应用将被启动。这个处理可以由如上所述的第一SMS中包含的触发器来自动执行。然后,第二设备110将会使用标识而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发起一个IP连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该标识是用第一设备100的IP地址来表示的。这个处理可以由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来执行。此外,该处理还可以由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所联系的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来执行。
203.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将会启动一个IP连接。第一设备100可以使用共享应用而开始与第二设备110进行通信。
204.如果第二设备110不包含该应用,则可以在第二设备110中显示上述邀请文本。如果第二设备110的用户选择激活文本中的链接,那么在第二设备110中将会激活该链接,并且将会与第一设备100进行联系,以便使用该链接来进行下载。优选地,该链接是一个到第二设备的应用的链接。
205.然后,应用将被下载到第二设备110。在第二设备110中,该应用将被启动。
206.然后,第二设备110通过使用标识而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启动一个IP连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该标识是用第一设备100的IP地址表示的。这种处理可以由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来执行。
207.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将会启动一个IP连接,并且第一设备100可以使用所共享的应用而开始与第二设备110进行通信。
208.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在步骤201中,第一SMS并不包含到可以下载应用的位置的链接以及在第二设备110不包含该应用的情况下在第二设备110中显示的邀请文本。取而代之的是,如果第二设备110不包含该应用,那么第一设备100会向第二设备110发送一个包含所述链接及邀请文本的单独的邀请SMS。在图2中,该邀请SMS是用虚线208标引的。该邀请SMS可以是一个包含了可以被人读取的文本和链接,并且出现在第二设备110的常规收件箱中的常规SMS。
用于确定第二设备110是否包含应用的处理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来执行。当第一设备100在步骤201向第二设备110发送第一SMS时,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期待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与之进行联系。如果没有在预定时段、例如在45秒以内进行联系,则表明第二设备110不包含该应用,或者表明第二设备110关机。
为了区分这两种情况,在这里可以使用SMS的递送报告特征。该递送报告是一个可供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向第一设备100告知已经将SMS递送到第二设备110的特征。如果因为第二设备110没有开机而没有将SMS递送到第二设备110,那么不会从SMSC向第一设备100发送递送报告。该递送报告本身是一个SMS,但是它在第一设备100上并未显示成是SMS。从第一设备100发送到第二设备110的SMS(在本实例中是步骤201中的SMS)包含了消息参考号码。这个消息参考号码同样附着于从SMSC发送至第一设备100的递送报告上。由此,第一设备100可以将所发送的SMS与针对所发送的同一SMS的递送报告相关联。
除了使用SMS的递送报告特征,一种用于确定第二设备110是否开机的备选方法是询问第二设备100的运营商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其中该HLR记录了第二设备110开机与否的状态。第一设备100可以经由服务器120来向拥有第二设备110的SIM卡的运营商发送一个请求,并且要求该运营商在其HLR中发现第二设备110是否开机。
由此,在这两种备选方案中的第一方案中,如果第一设备100接收到与步骤201发送的SMS相关联的递送报告,但是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并未在预定时段以内与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进行联系(第二设备110开机,但是第二设备110不包含该应用),则从第一设备100向第二设备110发送邀请SMS。
在这两种备选方案的第二方案中,如果接到请求的运营商表明第二设备110开机,但是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并未在预定时段以内与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进行联系(第二设备110开机,但是第二设备110不包含该应用),则从第一设备100向第二设备110发送邀请SMS。
图3是显示第一设备100不具有公共IP地址的方案的组合的信号传递方案和流程图。在本范例中,第一设备100必须经由服务器120来与第二设备110取得联系。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知道服务器120的公共IP地址。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1.第一设备100借助已知的IP地址来连接到服务器120,以便在第一设备100与服务器120之间发起IP连接。举例来说,该步骤可以通过在第一设备100中启动应用以及在第一设备100的电话薄中选择第二设备110来执行,然后,该应用将会发起针对服务器120的连接。所述连接的发起可以由该应用来执行。
第一设备100获取一个用于识别第一设备100与服务器120之间连接的标识,并且在服务器120中注册该连接及其标识。在备选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00创建了用于识别第一设备100与服务器120之间连接的标识,并且向服务器120发送所述标识以及要求在服务器120中注册该连接及其标识的请求。
在这里还可以向服务器120告知第二设备110的电话号码。其原因稍后将被说明。
302.第一设备100接收来自服务器120的响应,如果请求了用于识别第一设备100与服务器120之间连接的标识,那么该响应将会包含该标识。
该响应还可以包括一个由服务器形成的邀请文本,并且这个邀请文本将会在接下来的步骤中由第一设备100发送到第二设备110。优选地,服务器120可以将这个文本与第二设备110的国家代码相适配,例如+45等于丹麦,这一点可以借助在先前步骤301中接收的电话号码来发现。在这种情况下,该响应还包括邀请文本。如果第二设备110没有以如上所述的相同方式包含该应用,那么该文本仅仅在第二设备110中显示。
303.第一设备100向第二设备110发送第一SMS。第一SMS可以由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发送到第二设备中的应用。
第一SMS包括一个可供第二设备110用于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发起IP连接的标识。在本实施例中,该标识是用在步骤312中从服务器120获取的用于识别第一设备100与服务器120之间的现有连接的标识来表示的。
如果第二设备110不包括应用,那么第一SMS还包括到一个位置的链接,从该位置可以将应用下载到第二设备110。在本实例中,这个链接是到可以从中下载该应用的服务器120的。
如果第二设备110已经以如上在步骤201中述及的相同方式包含了应用,那么第一SMS还可以包括一个用于在第二设备110中启动应用的触发器。
如果第二设备110尚未以如上在方法步骤201中述及的相同方式包含该应用,那么第一SMS还可以包括要在第二设备110中显示的邀请文本。优选地,如果来自服务器的响应不包含邀请文本,那么该应用可以在第一设备100中创建该文本。
304.如果第二设备110包括应用,那么该应用将会由触发器启动。如上所述,第二设备中的应用知道服务器120的IP地址。该第二设备110首先将会使用服务器120的已知IP地址来建立连接,由此与第一设备100相连。这种处理可以由与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相连的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来执行。
第二设备为服务器120提供用于识别第一设备100与服务器120之间的现有连接的标识,该标识被包含在第一SMS中。服务器120则会借助该标识来识别现有连接。
305.当服务器识别了与该标识相关联的连接时,它会通过将第二设备110与服务器120之间的连接同第一设备100与服务器120之间的连接相连而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建立IP连接。
306.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启动一个IP连接。第一设备110可以使用所共享的应用而开始与第二设备110进行通信。
307.如果第二设备110不包含该应用,则在第二设备110中显示如上所述的邀请文本。如果第二设备110的用户选择激活文本中的链接,那么可由该用户激活所述链接,并且第二设备110通过使用该链接来与可以下载该应用的位置取得联系,其中举例来说,所述位置可以是服务器120。
308.然后,该应用将被下载到第二设备110。并且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将被启动。
309.下载到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知道服务器120的IP地址。该第二设备110首先使用这个已知的IP地址来与服务器120建立连接,以便与第一设备100相连。这个处理可以由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通过连接到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来执行。
第二设备110为服务器120提供用于识别第一设备100与服务器120之间的现有连接的标识,该标识被包含在第一SMS中。服务器120则会借助这个标识来识别现有连接。
310.当服务器120识别了与该标识相关联的连接时,它会将第二设备110与服务器120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一设备100与服务器120之间的连接相连,以便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一个IP连接。
311.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启动一个IP连接。第一设备100可以使用所共享的应用而开始与第二设备110进行通信。
312.在备选实施例中,在步骤303的SMS中并未包含到可以下载应用的位置的链接,以及在第二设备110尚未包含应用的情况下在第二设备110中显示的邀请文本。取而代之的是,如果第二设备110不包含应用,那么与步骤208中描述的方式相同,第一设备100会向第二设备110发送一个包含该链接以及邀请文本的单独邀请SMS。在图3中,这个邀请SMS是用虚线312标引的。
因此,在第一替换方案中,如果在第一设备100接收到与步骤303中发送的SMS相关联的递送报告,但是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并未在预定时段以内与第一设备100的应用进行联系(第二设备110开机,但是第二设备110不包含该应用),则从第一设备100向第二设备110发送邀请SMS。关于该处理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见相似的步骤208。
在第二替换方案中,如果接到请求的运营商表明第二设备110已经开机,但是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并未在预定时段以内与第一设备100的应用取得联系(第二设备110开机,但是第二设备并不包含该应用),则从第一设备100向第二设备110发送邀请SMS。
图4所示的第一设备110包括应用400。该第一设备100还包括被适配成向第二设备110发送第一SMS的发送单元410。该发送单元410还可以被适配成向第二设备中的指定端口发送第一SMS,该端口与应用相关联,并且如果SMS没有发现这个端口,则表明第二设备110不包括应用,并且在第二设备110中应该显示邀请文本。
如果第二设备110尚未包含应用400,那么第一SMS包括到一个从中可以将应用400下载至第二设备110的位置的链接。该链接可以是到第一设备100、服务器120或是可以下载应用的其他任何位置的链接。所述SMS还包括可供第二设备110用于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发起IP连接的标识。第一SMS还可以包括一个邀请文本,其中该邀请文本被适配成在第二设备110的用户希望下载应用400时邀请其激活该链接。在一个实施例中,邀请文本被适配成只在第二设备110尚未包含应用400的情况下才会在第二设备110上显示。第一SMS还可以包括一个触发器,其中该触发器被适配成在第二设备110已经包含应用的情况下在第二设备110中启动应用400。
如果第二设备110不包含应用400,那么发送单元410还被适配成向第二设备110发送一个单独的邀请SMS,其中所述邀请SMS被适配成包含了链接和邀请文本。在这种情况下,该链接和邀请文本并未适配成包含在第一SMS中。发送单元410还可以进行适配,由此,只有在接收到与第一SMS相关联的递送报告,但是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并未在发送了第一SMS之后的预定时段以内与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进行联系的情况下,该发送单元才会发送邀请SMS。作为替换,发送单元410可以进行适配,由此,只有收到请求的第二设备110的运营商告知第二设备110开机,但是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在发送了第一SMS之后的预定时段以内并未与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400进行联系的情况下,该发送单元才会发送邀请SMS。
第一设备100还包括一个IP连接点420,它被适配成与第二设备110相连,以便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建立IP连接,其中如果第二设备110尚未包含该应用,那么第二设备110被适配成借助在第一SMS中接收的链接来下载应用。第二设备110还被适配成借助在第一SMS中接收的标识来与第一设备100进行连接。其中举例来说,该标识可以用第一设备的IP地址来表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120被用于建立IP连接。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知道服务器120的IP地址。在这种情况下,包含在第一SMS中的标识是用一个用于识别第一设备100与服务器120之间连接的标识来表示的。在本实施例中,IP连接点420还被适配成借助已知的IP地址而在服务器120与第一设备100之间建立IP连接。该IP连接点420可以被适配成用于向服务器120发送一个请求,要求用于识别服务器120与第一设备100之间的连接的标识,或者第一设备100也可以创建该标识,并且在服务器120中将会注册这个与服务器120和第一设备100之间的连接相关联的标识。
IP连接点420还可以被适配成使用到服务器120的IP连接来接收源自服务器120的响应。该响应包括被请求的标识,并且该标识将会包含在第一SMS中。服务器120可以形成邀请文本,然后,该邀请文本可以被适配成包含在来自服务器120的响应中。
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的IP连接被适配成由第二设备110通过在第二设备110与服务器120之间建立连接来完成。第二设备110为服务器120提供了标识,其中该标识被适配成包含在第一SMS中。该标识被适配成供服务器120识别服务器120与第一设备110之间的IP连接,并且该连接是注册在服务器120中的。服务器120被适配成将所识别的介于第一设备100中的IP连接点420与服务器120之间的IP连接与介于服务器12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的IP连接相连。
该IP连接点还被适配成在IP连接中与第二设备110进行通信,以便共享应用400。
本申请的共享机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施,其中举例来说,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图4所述的第一设备100中的处理器430。上述程序代码还可以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来提供,例如以携带了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数据载体的形式来提供,所述代码在加载于第一设备时执行本方法。这种载体可以采用CD ROM盘的形式。但是,其他数据载体也是可以使用的,例如记忆棒。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作为服务器上的纯程序代码来提供,并且被远程下载到第一设备100。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各种替换、修改和等价物都是可以使用的。因此,上述实施例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了附加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34)

1.一种用于在第一通信设备(第一设备)(100)中与第二通信设备(第二设备)(110)共享应用(400)的方法,其中第一设备(100)包括应用(400),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短消息服务(SMS)发送到第二设备(110),其中所述第一SMS包括到一个位置的链接以及供第二设备(110)用于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发起IP连接的标识,其中如果第二设备(110)尚未包含该应用(400),则可以从该位置将所述应用(400)下载至第二设备(110);
与第二设备(110)进行连接,以便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建立IP连接,其中如果第二设备(110)尚未包含应用(400),则第二设备(110)借助在第一SMS中接收的链接来下载该应用(400),并且第二设备(110)借助在第一SMS中接收的标识来与第一设备(100)相连,以及
在IP连接中与第二设备(100)进行通信,以便共享应用(40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SMS还包括邀请文本,该邀请文本被适配成在第二设备的用户希望下载应用(400)时邀请第二设备(100)的用户激活该链接。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该邀请文本被适配成只有在第二设备(110)尚未包含应用(400)的情况下才在第二设备(110)中被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第一SMS被发送到与应用(400)相关联的特定端口,并且如果SMS没有发现该端口,则表明第二设备(110)不包含应用(400),以及应该在第二设备(110)中显示邀请文本。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第一SMS还包括如果第二设备(110)已经包含应用(400)则在第二设备(110)中启动该应用(400)的触发器。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所述链接和邀请文本并未包含在第一SMS中,并且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第二设备(110)不包含应用(400),则向第二设备(110)发送一个单独的邀请SMS,其中所述邀请SMS包括链接和邀请文本。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如果接收到与第一SMS相关联的递送报告,但是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400)并未在预定时段以内与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400)进行联系,则发送邀请SMS。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如果接到请求的第二设备(110)的运营商通告的是第二设备(110)开机,但是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400)没有在预定时段以内与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400)进行联系,则发送邀请SMS。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所述供第二设备(110)用于发起IP连接的标识是用第一设备(100)的IP地址表示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服务器(120)被用于建立IP连接,其中应用(400)知道服务器(120)的IP地址,并且其中包含在第一SMS中的标识是用一个用于识别第一设备(100)与服务器(120)之间的IP连接的标识来表示的,在发送第一SMS的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用服务器(120)的已知IP地址而在服务器(120)与第一设备(100)之间建立()IP连接
获取()用于识别服务器(120)与第一设备(100)之间连接的标识,其中该标识在服务器(120)被注册成与服务器(120)与第一设备(100)之间的连接相关联。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该标识是通过由第一设备(100)创建来获取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11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该标识是通过请求而从服务器(120)获取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与第二设备(110)进行连接,以便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建立IP连接的步骤是如下执行的:
在第二设备(110)与服务器(120)的IP地址之间建立连接,其中第二设备(110)为服务器(120)提供标识,该标识由服务器(120)用来识别服务器(120)与第一设备(100)之间的连接,并且该标识被注册在服务器(120)中
将所识别的介于第一设备(100)与服务器(120)之间的IP连接与介于服务器(12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的IP连接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到可以下载应用(400)的位置的链接是一个到第一设备(100)或服务器(120)的链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所要下载的应用(400)还包括服务器(120)的IP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服务器(120)形成包含在来自服务器(120)的响应中的邀请文本,并且该邀请文本包含在第一SMS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服务器(120)被告知第二设备(110)的电话号码,并且其中服务器(120)将文本与该电话号码的国家代码相适应。
18.一种用于在第一通信设备(第一设备)(100)中与第二通信设备共享应用(400)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该产品包含了计算机程序代码,在将所述代码加载到第一设备时,该代码将会促使放置在第一设备(100)中的计算机内部的处理装置(430)控制根据权利要求1-17中的任一权利要求的步骤的执行过程。
19.一种包含了应用(400)的第一通信设备(第一设备)(100),其中该第一设备(100)还包括:
发送单元(410),它被适配成向第二通信设备(第二设备)(110)发送第一短消息服务(SMS),其中所述第一SMS包括到一个位置的链接以及供第二设备(110)用于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发起IP连接的标识,其中如果第二设备(110)尚未包含该应用(400),则可以从该位置将所述应用(400)下载至第二设备(110);
IP连接点(420),它被适配成与第二设备(110)进行连接,以便在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建立IP连接,其中如果第二设备(110)尚未包含应用(400),则第二设备(110)借助在第一SMS中接收的链接来下载该应用(400),并且第二设备(110)借助在第一SMS中接收的标识来与第一设备(100)相连,以及
该IP连接点(420)还被适配成在IP连接中与第二设备(100)进行通信,以便共享应用。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第一设备(100),其中第一SMS还包括邀请文本,该邀请文本被适配成在第二设备的用户希望下载应用(400)时邀请第二设备(100)的用户激活该链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20中任一权利要求的第一设备(100),其中该邀请文本被适配成只有在第二设备(110)尚未包含应用(400)的情况下才在第二设备(110)中被显示。
22.根据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权利要求的第一设备(100),其中发送单元(410)还被适配成将第一SMS发送到与应用(400)相关联的特定端口,并且如果SMS没有发现该端口,则表明第二设备(110)不包含应用(400),以及应该在第二设备(110)中显示邀请文本。
23.根据权利要求19-22中任一权利要求的第一设备(100),其中第一SMS还包括如果第二设备(110)已经包含应用(400)则在第二设备(110)中启动该应用(400)的触发器。
24.根据权利要求19-23中任一权利要求的第一设备(100),其中所述链接和邀请文本并未包含在第一SMS中,
该发送单元(410)还被适配成:如果第二设备(110)不包含应用(400),则向第二设备(110)发送一个单独的邀请SMS,其中所述邀请SMS包括链接和邀请文本。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第一设备(100),其中发送单元(410)还被适配成:如果接收到与第一SMS相关联的递送报告,但是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400)并未在发送第一SMS之后的预定时段以内与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进行联系,则发送邀请SMS。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第一设备(100),其中发送单元(410)被适配成:只有在接到请求的第二设备(110)的运营商通告的是第二设备(110)开机,但是第二设备(110)中的应用(400)在发送第一SMS之后的预定时段以内没有与第一设备(100)中的应用(400)进行联系的情况下,才发送邀请SMS。
27.根据权利要求19-26中任一权利要求的第一设备(100),其中所述供第二设备(110)用于发起IP连接的标识是用第一设备(100)的IP地址表示的。
28.根据权利要求19-27中任一权利要求的第一设备(100),其中服务器(120)被用于建立IP连接,其中应用(400)知道服务器(120)的IP地址,并且其中包含在第一SMS中的标识是用一个用于识别第一设备(100)与服务器(120)之间的IP连接的标识来表示的,以及其中IP连接点(420)还被适配成通过使用服务器(120)的已知IP地址而在服务器(120)与第一设备(100)之间建立IP连接,该标识被适配成在服务器(120)中被注册成关联于服务器(120)与第一设备(100)之间的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第一设备(100),其中该标识是由第一设备(100)创建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8的第一设备(100),其中该标识是通过请求而从服务器(120)获取的。
31.根据权利要求28的第一设备(100),其中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的IP连接被适配成由第二设备通过在第二设备(110)与服务器(120)的IP地址之间建立连接来执行,并且其中第二设备(110)为服务器(120)提供标识,该IP地址和标识被包含在第一SMS中,服务器(120)则使用该标识来识别服务器(120)与第一设备(100)之间的IP连接,并且该标识是注册在服务器(120)中的,以及服务器将介于第一设备(100)与服务器(120)之间的所识别的IP连接与介于服务器(120)与第二设备(110)之间的IP连接相连。
32.根据权利要求19-31中任一权利要求的第一设备(100),其中到可以下载应用(400)的位置的链接是一个到第一设备(100)或服务器(120)的链接。
33,根据权利要求28-32中任一权利要求的第一设备(100),其中所要下载的应用(400)还包括服务器(120)的IP地址。
34.根据权利要求28-33中任一权利要求的第一设备(100),其中服务器(120)形成包含在来自服务器(120)的响应中的邀请文本,并且该邀请文本包含在第一SMS中。
35.根据权利要求19-34中任一权利要求的第一设备(100),其中第一设备(100)是移动电话。
CN2006800545558A 2006-05-11 2006-10-26 应用的自动传播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85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113816.0 2006-05-11
EP06113816 2006-05-11
US74750206P 2006-05-17 2006-05-17
US60/747,502 2006-05-17
US80642006P 2006-06-30 2006-06-30
US60/806,420 2006-06-30
US11/469,733 US20070265022A1 (en) 2006-05-11 2006-09-01 Automatic spread of applications
US11/469,733 2006-09-01
US11/532,253 US7844287B2 (en) 2006-05-11 2006-09-15 Automatic spread of applications
US11/532,253 2006-09-15
PCT/EP2006/010304 WO2007131540A1 (en) 2006-05-11 2006-10-26 Automatic spread of appl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8566A true CN101438566A (zh) 2009-05-20
CN101438566B CN101438566B (zh) 2012-12-19

Family

ID=37698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455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8566B (zh) 2006-05-11 2006-10-26 应用的自动传播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7844287B2 (zh)
JP (1) JP4773561B2 (zh)
CN (1) CN101438566B (zh)
BR (1) BRPI0621680A2 (zh)
MX (1) MX2008013563A (zh)
WO (1) WO200713154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5178A (zh) * 2011-03-17 2012-09-19 株式会社OPTiM 终端的远程操作系统以及远程操作方法
CN103106101A (zh) * 2011-11-10 2013-05-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关联方法、电子设备和关联系统
CN103703741A (zh) * 2012-11-22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分发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3677889B (zh) * 2012-09-14 2017-08-01 邻动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在移动电子设备上安装应用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09417A1 (en) * 2007-02-22 2008-08-28 Gabriel Jakobson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ask collaboration over instant messenger
GB2463396A (en) * 2007-04-25 2010-03-17 Firei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alling a software application on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KR101474561B1 (ko) * 2007-11-27 2014-12-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어플리케이션 실행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088390A1 (en) * 2008-10-03 2010-04-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Data sharing proxy for mobile devices
EP2333700A4 (en) 2008-10-10 2016-06-08 Sk Planet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SMARTCARD APPLET
US8254972B2 (en) 2009-02-13 2012-08-28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messages
JP2010230948A (ja) * 2009-03-27 2010-10-14 Hitachi East Japan Solutions Ltd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テキスト表示方法
US8346847B2 (en) * 2009-06-03 2013-01-01 Apple Inc. Installing applications based on a seed application from a separate device
CN101699877B (zh) * 2009-11-05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建立端对端互联网协议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US8364130B2 (en) * 2010-05-12 2013-01-29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Establishing sessions between devices in a network
US8838087B1 (en) 2010-09-06 2014-09-16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Provisioning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nterfaceless phone
US8583091B1 (en) 2010-09-06 2013-11-12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ynamic loading, unloading, and caching of alternate complete interfaces
US8407472B2 (en) * 2010-09-13 2013-03-2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obile content delivery optimization
GB2546026B (en) * 2010-10-01 2017-08-23 Asio Ltd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59933B1 (en) 2011-02-08 2013-10-1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 platform
US8244277B1 (en) 2011-02-16 2012-08-1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evice experience adaptation based on schedules and events
US9123062B1 (en) 2011-02-18 2015-09-0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Ad sponsored interface pack
US9043446B1 (en) 2011-03-10 2015-05-26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irroring device interface components for content sharing
CN102694822A (zh) * 2011-03-21 2012-09-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应用提供方法、应用下载方法、服务器设备和终端设备
US8972592B1 (en) 2011-05-27 2015-03-03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Extending an interface pack to a computer system
US8577334B1 (en) 2011-06-16 2013-11-0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Restricted testing access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9619810B1 (en) 2011-10-11 2017-04-1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Zone architecture for dynamic targeted content creation
KR101850817B1 (ko) 2011-11-17 2018-04-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서로 다른 단말에 어플리케이션을 자동으로 설치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3257889B (zh) * 2012-02-17 2018-05-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式架构系统的应用程序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JP5612002B2 (ja) * 2012-02-29 2014-10-22 ビッグローブ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配信装置、携帯端末、プッシュ配信方法およびプッシュ配信システム
US8843122B1 (en) 2012-06-29 2014-09-23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obile phone controls preprocessor
KR101923113B1 (ko) * 2012-07-12 2018-11-28 캠프모바일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메시징 서비스를 이용한 초대정보 처리방법, 이를 수행하는 서비스 서버,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컴퓨터로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US9413839B2 (en) 2012-07-31 2016-08-09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Traffic management of third party applications
CN103581266A (zh) * 2012-07-31 2014-02-12 诺基亚公司 应用分享信息收集
US9183412B2 (en) 2012-08-10 2015-11-1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and using multiple trusted security zones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288299B2 (en) * 2012-09-14 2016-03-15 Dewmobi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le sharing in a network
US20140082610A1 (en) * 2012-09-14 2014-03-20 DewMobile Inc. Mesh network and mesh network node application
US9442709B1 (en) 2012-10-24 2016-09-13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Transition experience during loading and updating an interface and applications pack
US9230139B2 (en) * 2013-03-14 2016-01-05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content sharing on computing devices
US9992021B1 (en) 2013-03-14 2018-06-05 GoTenn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vate and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ing devices
US9164810B2 (en) * 2013-04-16 2015-10-20 Dell Products L.P. Allocating an application computation between a first and a second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based on user's context, device battery state, and computational capabilities
CN109388762B (zh) 2013-06-03 2022-04-2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应用分享的方法和装置
US9513888B1 (en) 2014-01-30 2016-12-06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Virtual preloads
US9483253B1 (en) 2015-04-30 2016-11-0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ethods for customization of default applications o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5281A (en) * 1997-01-31 2000-09-26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Real-time SMS application messaging using an SMSC-linked server
US6273622B1 (en) * 1997-04-15 2001-08-14 Flash Networks, Ltd. 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maximizing the performance of IP communication links
US6014688A (en) * 1997-04-25 2000-01-11 Postx Corporation E-mail program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opening and presenting a container having digital content using embedded executable software
DE19801576C2 (de) 1998-01-19 2002-04-11 Deutsche Telekom Mobil Verfahren zur endgeräteunterstützten Menüführung in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en
KR100369939B1 (ko) * 2000-12-27 2003-01-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전화번호를 이용한 아이피브이6 인터넷 주소 자동생성방법 및 획득방법
US7440994B2 (en) * 2001-07-06 2008-10-2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er-to-peer services to shift network traffic to allow for an efficient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evices via prioritized list
JP2003186696A (ja) * 2001-12-13 2003-07-04 Nec Corp システムのリスク診断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装置
US7283830B2 (en) * 2002-01-29 2007-10-16 Motricity, Inc. Wireless device hub system and method
US7853784B2 (en) * 2002-05-02 2010-12-14 Tekelec Filtering and application triggering platform
US20040260701A1 (en) 2003-05-27 2004-12-23 Juha Lehikoin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eblog and sharing in a peer-to-peer environment
EP1644840A4 (en) 2003-07-01 2007-04-25 Apple Computer PEER-TO-PEER CONTENT SHARING
US20050033852A1 (en) * 2003-07-14 2005-02-10 Jouko Tenhun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resence boosted message service reports
AU2004303141B2 (en) * 2003-09-16 2009-03-12 Blackberry Limited A method for creating a peer-to-peer immediate messaging solution without using an instant messaging server
US7113981B2 (en) * 2003-12-29 2006-09-26 Mixxer, Inc. Cellular telephone download locker
US7961663B2 (en) * 2004-04-05 2011-06-14 Daniel J. LIN Peer-to-peer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method and device
US20050250507A1 (en) * 2004-05-06 2005-11-10 Leung Kin K Dynamic channel assignment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7409444B2 (en) * 2004-05-10 2008-08-05 Bdn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business cell phone usage
US20050288045A1 (en) * 2004-06-28 2005-12-29 Yang Jianhao M Apparatus,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for forming direct data connection between applications of a set of mobile stations
US20060035655A1 (en) * 2004-08-11 2006-02-16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ication distribution
US20070129014A1 (en) * 2005-11-18 2007-06-07 Bertorello, Inc. Information synchronization
US8437751B2 (en) * 2006-04-25 2013-05-07 Core Wireless Licensing S.A.R.L.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confirmed over-the-air terminal configuration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5178A (zh) * 2011-03-17 2012-09-19 株式会社OPTiM 终端的远程操作系统以及远程操作方法
CN103106101A (zh) * 2011-11-10 2013-05-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关联方法、电子设备和关联系统
CN103106101B (zh) * 2011-11-10 2017-06-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关联方法、电子设备和关联系统
CN103677889B (zh) * 2012-09-14 2017-08-01 邻动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在移动电子设备上安装应用的方法
CN103703741A (zh) * 2012-11-22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分发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US9769247B2 (en) 2012-11-22 2017-09-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lication distribu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server
CN103703741B (zh) * 2012-11-22 2018-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分发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621680A2 (pt) 2011-12-20
WO2007131540A1 (en) 2007-11-22
US20070265023A1 (en) 2007-11-15
US7844287B2 (en) 2010-11-30
JP4773561B2 (ja) 2011-09-14
US8041373B2 (en) 2011-10-18
JP2009541819A (ja) 2009-11-26
US20110034188A1 (en) 2011-02-10
CN101438566B (zh) 2012-12-19
MX2008013563A (es) 2008-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8566B (zh) 应用的自动传播
EP2119182B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spread of applications
EP2036289B1 (en) Peer to peer connection
US8274966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viding integrated access to telephony and internet
US20030026289A1 (en) Transcoding SMS-based streamed messages to SIP-based IP signals in wireless and wireline networks
EP1684490A1 (en) Method for activating a network-based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pparatus, device and network therefor
WO2007033546A1 (fr) Procede pour realiser une carte avec plusieurs services de numeros
CN103763446A (zh) 使用既有设备的ims网络接入
US20110202661A1 (en) Session-based telecommunications
EP1346593A1 (en) Over-the-air (ota) service provision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20070051234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터넷 프로토콜 기반의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657055A (zh) 一种面向web网页的局域网设备发现方法及装置
JP2009503957A (ja) 無線端末の加入者識別の記憶及び相互作用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12052706A1 (en) Concurrent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
US20070265022A1 (en) Automatic spread of applications
EP14075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769474A (zh) 一种通话切换方法及系统
EP1906617A1 (en) Method for a called device to instruct a caller device to establish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with a destination device
RU2395175C1 (ru)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е 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е прикладных программ
CN101677316B (zh) 业务组合处理方法、系统及业务组合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