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4182A - 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 - Google Patents

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4182A
CN101434182A CNA2008100724667A CN200810072466A CN101434182A CN 101434182 A CN101434182 A CN 101434182A CN A2008100724667 A CNA2008100724667 A CN A2008100724667A CN 200810072466 A CN200810072466 A CN 200810072466A CN 101434182 A CN101434182 A CN 101434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cycle
framework
outer framework
ship
walking b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724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4182B (zh
Inventor
魏宏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8100724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341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34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4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4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41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包括自行车,所述自行车前后轮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可翻转的外框体,所述外框体的外侧连接有可收纳于所述外框体内的内框体,所述自行车后轮旁侧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所述自行车后轮相接触,后侧外框体的下侧部设有用以推动行走艇在水面前行的螺旋推进装置,所述传动轮经中间传动机构带动螺旋推进装置运转,所述自行车前后轮两侧的外框体可以连接组合成整艇。该行走艇将自行车与水上船艇相结合,不仅使用便利,便于携带,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运动休闲或水上作业的骑乘工具都是单一功能的。例如,自行车只能在陆地上行驶,而船或艇只能在水上使用,这些骑乘工具互不通用,不仅使用不便,无法满足娱乐或水上应急作业的需求,而且单独购置成本高,应用范围有限。
在现有技术中,以普通自行车为载体的同类水陆两用自行车,有的需要改造车身以适合安装浮体,有的需要加装复杂或笨重的连接杠以固定浮体,其共同缺陷为:结构粗糙,运行笨拙;组装困难,拆卸麻烦;浮体硕大,粗陋笨重。其特点为:无车则不能下水,有艇则不便陆行。实用化价值低,难以推广。其技术瓶颈为:浮体大则装卸携带不便,运行缓慢,不利陆行携带;浮体小则浮力不足,荷载量小,稳定性差,不利在水上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该行走艇将自行车与水上船艇相结合,不仅使用便利,便于携带,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包括自行车,所述自行车前后轮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可翻转的外框体,所述外框体的外侧连接有可收纳于所述外框体内的内框体,所述自行车后轮旁侧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所述自行车后轮相接触,后侧外框体的下侧部设有用以推动行走艇在水面前行的螺旋推进装置,所述传动轮经中间传动机构带动螺旋推进装置运转,所述自行车前后轮两侧的外框体可以连接组合成整艇。
本发明的显著特点是:
1、作为浮体的艇身采用内外艇可展开折叠技术。展开后艇面宽,荷载量大,稳定性高,安全实用;折叠后艇身体积小巧,轻便美观,可手提或放入汽车后备箱,保管携带方便。突破了现有水陆两用自行车的浮体大则装卸不便,运行缓慢,不利陆行携带;浮体小则浮力不足,荷载量小,稳定性差,不利在水上安全运行的技术瓶颈。
2、艇身作为浮体与自行车组合可辅助自行车实现水上行走,艇身姿态可调整技术,可确保乘员脚不触水,并能轻松控制平衡。可不用辅助工具就能简便快速地将艇身叠合在自行车的前后轮两侧,不影响整体的美观和自行车在陆上的正常骑行。可遇水展艇,上陆收艇,无须临时组装和拆卸。
3、艇身从自行车上拆卸下来之后,各个分艇不但可以独立作为浮体使用,而且可以将分艇组合拼装成整艇使用,解决了现有水陆两用自行车拆卸来下的浮体不能独立有效使用技术难题。
4、艇身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全展开或半展开。全展开时,吃水浅,可在较浅的水域行驶;半展开时,艇幅小,可在狭窄水道通行,方便实用。
5、采用流线型艇身设计,美观大方,在水中阻力小;采用双螺旋桨推进方式,动能转化率高,运行稳定,在水上行走快速;采用双侧制动减速技术,在水上可快速制动、轻松转向,机动灵活。
6、艇身可适用于安装在绝大部分的自行车和部分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之上,艇车连结辅助构件均为外接可装卸构造,安装在车体上的构件轻巧美观,可拆卸也可保留以随时备用,不影响车体的正常使用,无须对车身进行改造。
7、艇身可采用轻量强度高韧性好的塑料、玻璃钢、塑钢等材料,也可使用更轻量充气式皮艇艇身;艇车结合支架和主要骨架可采用高强度轻量的铝合金材质。安全耐用,造价便宜,实用性强,便于推广普及。
8、艇身的主要构件为可拆装构造,装拆简便,便于维修、更换和保养。
9、本发明的外观可根据用途设计为如飞机、动物,花卉等各种造型,增加其实用性和趣味性。
10、本发明用途极为广泛:适用于水陆联合交通,应急抢险救生;适用于水上运动赛场、水陆越野运动场、生态旅游区、公园、游乐园等多种运动休闲娱乐场所;适用于水上养殖、水面保洁、水上巡逻等各种水上作业。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动装置的局部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动装置的局部构造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收合于自行车两侧的收合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脱离自行车独立组合成整艇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整艇的收合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框体和内框体连接的局部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案的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包括自行车1,所述自行车1前后轮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可翻转的外框体2、3、4和5,自行车后轮旁侧设有传动轮6,所述传动轮6与所述自行车后轮相接触,后侧外框体4和5的下侧部设有用以推动行走艇在水面前行的螺旋推进装置7,所述传动轮6经中间传动机构8带动螺旋推进装置7运转。
在本方案的较佳实施例中,自行车后轮两侧均设有一传动轮6,所述传动轮6设于自行车后轮的后侧部,所述传动轮6可为与自行车后轮轮胎摩擦传动的摩擦传动轮,也可为自行车后轮轮辐条拨动的带齿轮或是摩擦传动轮和带齿轮的组合;上述中间传动机构8可为皮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或传动杆机构,在后侧外框体4和5上也可安装电机等动力装置,以通过机动动力驱动螺旋推进装置7工作。在外框体组合成整艇时,中间传动机构8和螺旋推进装置7可继续发挥作用,可在传动轮6轴上加装手摇曲柄人力或采用电机等动力装置驱动螺旋推进装置7。
上述外框体2、3、4、5上部的前后侧分别设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可活动U形杆10两端配合连接,当连接件为空心管状可插入构件时,可活动U形杆10与连接件相插接,两者可相对左右滑移,当连接件与可活动U形杆10相铰接时,两者可相对旋转;所述连接件可位于外框体上部的前后侧的外侧部,也可连接于外框体上部的前后侧的内侧部,当所述连接件位于外框体上部的前后侧的内侧部时,所述连接件可为对口滑槽,以容纳可活动U形杆10的前后两侧,使可活动U形杆10可左右滑移,可活动U形杆10的两端可加装横条加以连接形成闭合状,可作为防脱落卡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空心连接管9,所述空心连接管9在确保有效工作和有效强度的前提下,管侧壁有镂空以减轻重量,所述两空心连接管9外端与可活动U形杆10的两端配合连接,可活动U形杆10两端设置有防止可活动U形杆10从空心连接管9外端脱离的弹性限位件29。
可活动U形杆10内侧设有内框体11,内框体11的外侧部铰接于所述可活动U形杆10上,铰接处设有限制内框体11下翻转角度的限位压簧31,保持一定的向上的压力以便于打开和扣合内框体11。
外框体2、3、4、5外侧部设有当内框体11展开时用以定位内框体11内侧的定位件30。内框体11的内侧设有扣合键32,用以在内框体11收合时扣住外框体内侧,在内框体11展开时扣住外框体的外侧。
需使用内框体11时,打开内框体11的内侧的扣合键32,内框体11在与可活动U形杆10铰接处的限位压簧31向上压力作用下向上弹出,向上翻起内框体11,拉出可活动U形杆10到最大有效幅度,而后下翻内框体11与外框体并排放置,把内框体11内侧扣合键32扣在外框体外侧的定位件30上,同时内框体11内侧的下部和对应的外框体外侧下部设有可相互配合的扣接件33,以连接紧密内框体11和外框体,使内框体11和外框体在展开状态时保持立体三角形连接,牢固安全。
使用完毕后,打开内框体11内侧扣合键32,内框体11在与可活动U形杆10铰接处的限位压簧31向上压力作用下,向上弹出,解除与外框体的连接,向上翻起内框体11,将可活动U形杆10插入空心连接管9中,然后下翻将内框体11收纳于外框体内,并用内框体11内侧扣合键32扣在外框体的内侧上。在本实施例中,内框体11上还设有可沿一侧翻开以作为坐垫的内框体上盖26。
分设于前后车轮两侧的两对外框体2和3、4和5内侧之间设有可相互配合工作的配合件12,以对接形成前后半艇,前后半艇的后部也设有可相互配合工作的配合件13,以对接形成独立的整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合件为可相互镶接在一起的一对凹凸形扣接件。行走艇脱离自行车独立使用时,将四个外框体从自行车上拆卸下来,然后通过设于四个外框体内侧面上的凹凸形扣接件对接成前后半艇,再旋转后半艇180度,使前后半艇的后侧部相对应并扣接成一个整艇。
为了在不对自行车进行改造的前提下方便外框体等各部件的安装,上述自行车前后轮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艇车结合支架14,所述外框体2、3、4、5均铰接于艇车结合支架14上,以利于向上翻转并收合于自行车1两侧。
在本方案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艇车结合支架14连接在自行车前后轮的轮轴和轮叉上,所述艇车结合支架14上设有位置不同的多个与自行车轴和轮叉对接的连接口,使所述艇车结合支架14适用于多种不同型号的自行车,定位外框体较佳姿态,以便于批量生产。
上述外框体内侧设有限位销15,所述艇车结合支架14上对应设有限位卡板16,以在外框体向下翻转展开时防止外框体回收。所述限位卡板16上连接有压簧34,以维持外张姿态,收回外框体时,内收所述限位卡板16解除防止外框体回收状态,即可将外框体上翻收合,收合在自行车前轮两侧和后轮两侧的外框体可用辅助扣件扣合以免翻落。
同时,上述外框体外侧铰接有可收合的支撑杆17,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7为可伸缩式的,所述支撑杆17的另一端与设于艇车结合支架14上的框体调节装置18相连接。所述框体调节装置18与支撑杆17和限位卡板16配合工作,以调节定位外框体。在外框体独立组合成整艇时,铰接于后侧外框体4、5外侧的支撑杆17,可拉伸连接前半艇,使整艇结合更为牢固。
在本方案的较佳实施例中,框体调节装置18连接有可拆装的调节手柄28,调节手柄28延伸到自行车坐垫下方以便于操控,该框体调节装置18与限位卡板16和支撑杆17联动工作,通过调节后侧外框体4、5向下的倾斜度,来调节后侧外框体4、5外侧的吃水量,达到调整位于中间的自行车1离水面高度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框体调节装置18为圆形杠杆机构,所述圆形杠杆机构的结构及工作过程为:调节手柄28的根部铰接于圆型杠杆机构的靠左部,上有内收压簧和内侧突出的卡位销,与卡位销对应的在卡位销旋转的轴线上设有弧线并排的卡位孔,卡位销伸入卡位孔内形成固定状态,工作时,调节手柄28向外侧扳开使卡位销脱离卡位孔,向上拉动调节手柄28时,插在圆型杠杆机构的靠右部的调节支撑杆17被下压,与杠杆联动的限位卡板16向外下侧旋转,使后侧外框体4、5的外侧向下倾斜,增加了后侧外框体4、5的外侧的吃水量,从而抬高位于中间的自行车后部离水面的高度。
所述调节手柄28,可与脚踏板22对接,在外框体独立组合成艇时作为操控脚踏式制动装置21的手柄。
上述传动轮6经支架19铰接于外框体内侧,所述传动轮6可收合于外框体内,在本方案的较佳实施例中,相对应内框体上部设有凹槽,以便于在内框体收纳于外框体之内时容纳收合的传动轮6。
所述外框体与传动轮6之间设有双向压簧20,以在外框体展开时使传动轮6与自行车1后轮保持紧密接触且在外框体收合时使传动轮6紧密收合于外框体内。
在本方案的较佳实施例中,传动轮6的表面刻有纹路以增加摩擦力,自行车后轮两侧支架19之间设有可连接可拆卸的双向拉紧扣件35以辅助增加自行车后轮两侧摩擦传动轮6与自行车后轮的摩擦力,防止因摆动等造成的打滑。
上述后侧外框体4、5的前侧部设有脚踏式制动装置21,所述脚踏式制动装置21包括脚踏板22和与脚踏板联动的阻水板23,所述阻水板23设于后侧外框体4、5的前下部,脚踏板22与后侧外框体4、5间设有复位簧,以保持阻水板23紧贴后侧外框体4、5的前下部,脚踏板22向上翘起的常态,踩下脚踏板22时,阻水板23伸入水中,对行走艇进行制动。
收合时,脚踏板22和阻水板23可相对收合至一定角度内,以使脚踏板22和阻水板23同时与外框体的上侧面和前下侧面紧密接触。
脚踏板22和阻水板23在外框体独立组合整艇时,做为整艇的制动器和双侧阻力不平衡转向舵,且如图7所示,脚踏板22可插装调节手柄28以便手控操作。
为了便于行走艇展开后在陆上移动及下水,也为了保护外框体底部免受撞击,上述四个外框体的底部设有辅助移动小轮24,所述辅助移动小轮24可设于外框体的正下部,也可位于外框体的内侧下部。
上述前侧外框体2和3内侧设有可收合舵板27,可收合舵板27与自行车前轮联动,以通过把手的转向控制行走艇的前进方向。
外框体、内框体的骨架和可活动U形杆10可采用高强度轻量的铝合金材料;外框体和内框体可采用轻量强度高韧性好的塑料、玻璃钢、塑钢等材料制成,外框体和内框体的底部和侧部可设置用以防止撞击泄露的密封小隔仓;也可将框体换装成冲气式皮艇,以增强实用性,且进一步减小收合体积。
为了便于外框体等部件与自行车的安装、拆卸,自行车一侧的艇车结合支架上设有带弹簧的可伸缩插销25,相对应的自行车另一侧的外框体上与艇车结合支架铰接处设有带弹簧的可伸缩插销25,所述可伸缩插销25用以将艇身安装结合到自行车上,也可用以将两对外框体2和3、4和5结合形成前后半艇。使外框体和自行车之间连接和两对外框体2和3、4和5结合形成前后半艇时不需要使用其他连接部件即可实现,也可以轻松拆卸,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安全方便。
以上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包括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前后轮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可翻转的外框体,自行车后轮旁侧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所述自行车后轮相接触,后侧外框体的下侧部设有用以推动行走艇在水面前行的螺旋推进装置,所述传动轮经中间传动机构带动螺旋推进装置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体上部的前后侧分别设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外端与一可活动U形杆的两端配合连接,且可活动U形杆内侧设有内框体,内框体的外侧部铰接于所述可活动U形杆上,外框体外侧部设有用以定位内框体内侧的定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其特征在于:分设于前后车轮两侧的两对外框体内侧之间设有可相互配合工作的配合件,以对接形成前后半艇,前后半艇的后部也设有可相互配合工作的配合件,以对接形成独立的整艇。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前后轮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艇车结合支架,所述外框体铰接于艇车结合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体内侧设有限位销,所述艇车结合支架上对应设有限位卡板,以在外框体向下翻转展开时防止外框体回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体外侧铰接有可收合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设于艇车结合支架上的框体调节装置相连接,以辅助支撑、定位外框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经支架铰接于外框体内侧,所述传动轮可收合于外框体内,所述外框体与传动轮之间设有压簧,以在外框体展开时使传动轮与自行车后轮保持紧密接触且在外框体收合时使传动轮紧密收合于外框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外框体的前侧部设有脚踏式制动装置,所述脚踏式制动装置包括脚踏板和与脚踏板联动的阻水板,所述阻水板设于后侧外框体的前下部,以在脚踏板被踩下时伸入水中,对行走艇进行制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外框体内侧设有可收合舵板,所述可收合舵板与自行车把手联动,以通过自行车把手的转向控制行走艇的前进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或传动杆机构。
CN2008100724667A 2008-12-25 2008-12-25 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4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724667A CN101434182B (zh) 2008-12-25 2008-12-25 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724667A CN101434182B (zh) 2008-12-25 2008-12-25 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4182A true CN101434182A (zh) 2009-05-20
CN101434182B CN101434182B (zh) 2010-06-30

Family

ID=40708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7246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4182B (zh) 2008-12-25 2008-12-25 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3418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84380A1 (zh) * 2017-04-07 2018-10-11 江苏共井集团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脚踏车外组架
CN110203027A (zh) * 2019-02-18 2019-09-06 左红 一种多功能自行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84380A1 (zh) * 2017-04-07 2018-10-11 江苏共井集团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脚踏车外组架
CN110203027A (zh) * 2019-02-18 2019-09-06 左红 一种多功能自行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4182B (zh) 201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55679B2 (en) Convertible electric bike and board apparatus
US7690958B2 (en) Personal propulsion device with hands free control
US3572740A (en) Collapsible sail-propelled vehicle
CN101365624A (zh) 陆空水上飞机
US8277267B1 (en) Amphibious paddle track propulsion system
US9061557B1 (en) Amphibious bicycle float attachment and lift system
NO333119B1 (no) Amfibiekjoretoy
US20050247819A1 (en) Lightweight vehicle operable on land, water and in the air
WO2008063244A2 (en) Personal propulsion device with hands free control
US5845593A (en) Man and wind powered aquatic vehicle
US6398160B1 (en) Inflatable airfoils, and elevated and propulsion driven vehicles
US7980907B1 (en) Amphibious paddle track propulsion system
KR101005680B1 (ko) 수중익형 수륙양용자전거
CN105151244A (zh) 自行车水上套装
US7445225B2 (en) Sail-propelled vehicle
CN101434182B (zh) 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
CN203854439U (zh) 水陆两用摩托车
US9114695B2 (en) Personal propulsion device with hands free control
CN201317234Y (zh) 组合折叠自行车水上行走艇
US6688553B2 (en) Inflatable airfoils, and elevated and propulsion driven vehicles
US20040087224A1 (en) Waterpillar
CN201842192U (zh) 箱式折叠车
WO2010091485A2 (en) Portable boat
CN214984681U (zh) 一种山地越野水陆两栖摩托车
CN201756156U (zh) 箱式折叠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30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