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3025A - 在不都支持安全媒体的两个端点间建立通信会话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不都支持安全媒体的两个端点间建立通信会话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3025A
CN101433025A CN200780015208.9A CN200780015208A CN101433025A CN 101433025 A CN101433025 A CN 101433025A CN 200780015208 A CN200780015208 A CN 200780015208A CN 101433025 A CN101433025 A CN 1014330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oints
secure media
communication session
registratio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52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卫·W·密尔斯
卡伦·F·詹宁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sco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Cisco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sco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Cisco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33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30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6Implementing security features at a particular protocol layer
    • H04L63/166Implementing security features at a particular protocol layer at the transport lay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H04M7/0078Security; Fraud detection; Fraud preven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并不都支持安全媒体的两个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方法,包括从第一端点(141)接收注册。该注册表明第一端点支持安全媒体和非安全媒体。该方法还包括从第二端点(143)接收注册。该注册表明第二端点支持非安全媒体。该方法还包括接收使用安全媒体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请求。该方法还包括使用非安全媒体,经由通信平台(150)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

Description

在不都支持安全媒体的两个端点间建立通信会话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通信,尤其涉及在并不都支持安全媒体的两个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通信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而言,迅速有效地与个体交互(通过任何适当的通信媒体)的能力是部件制造者、系统设计者、以及网络运营者的显著障碍。由于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不同通信技术(例如即时消息、蜂窝通信、简单语音会话等等)过多,使得这个障碍更加难以克服。
随着新的通信技术不断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为了优化这种新兴技术,需要发展新的协议。当一个端点向不支持安全媒体的另一个端点请求使用安全媒体的通信会话时,会出现一个可能遇到的问题。因为两个端点对用于通话的媒体类型没有达成一致,所以这经常导致通信会话连接失败。此外有可能是这样的情况:通话不会失败,直到非安全端点的用户拿起听筒或者回话以后。因此,非安全端点的用户在应答响铃电话时可能只听到报错音(例如响应BYE消息而产生的音调)。
发明内容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能够理解,需要一种方法在并不都支持安全媒体的两个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两个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方法包括从第一端点接收注册。该注册表明第一端点支持安全媒体和非安全媒体。该方法还包括从第二端点接收注册。该注册表明第二端点支持非安全媒体。该方法还包括接收使用安全媒体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请求。该方法还包括使用非安全媒体,经由通信平台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媒体可包括安全实时传输协议,非安全媒体可包括实时传输协议。此外在特定实施例中,注册可包括具有标签的头部,该标签表明第一端点支持接收对安全实时传输协议提议的实时传输协议应答。在一些实施例中,标签可包括专用退却元素。
在特定实施例中,使用安全媒体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请求暗示了也使用非安全媒体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第一端点发送包含标识信息的通信以及从第一端点接收包含标识信息的通信。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第一端点警告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的通信会话正使用非安全媒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在并不都支持安全媒体的两个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系统包括接口,该接口可操作为在通信平台处:1)从第一端点接收注册,第一端点支持安全媒体和非安全媒体;2)从第二端点接收注册,第二端点支持非安全媒体;以及3)接收使用安全媒体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请求。该系统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耦合到接口,并可操作为使用非安全媒体,经由通信平台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以提供很多技术优点。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请求使用安全媒体的通信会话的端点可表明它还可以接受非安全通信会话。因此,安全通信会话请求导致失败连接的机会大大减少。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以具备上述优点的其中一部分优点、全部优点、或者不具备上述优点。根据附图、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其它技术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
附图说明
为了对本发明及其特点和优点提供更完整的理解,结合附图向以下描述提供参考,附图中类似的参考标记表示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简化框图,该通信系统可包括并不都支持安全媒体的端点;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1的通信平台的操作的简化框图;以及
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在并不都支持安全媒体的两个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通信系统10的简化框图,通信系统10用于在会话启动协议(SIP)环境下通信、接收和/或传输数据。通信系统10包括端点12a-12d、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14、因特网16、数据网络18、宽带接入链路20、以及多个附加链路22(例如可包括数字用户线(DSL)链路、T1链路、光纤链路、和/或无线链路)。通信系统10还包括一组中继网关(trunk gateway)24和26、第三方应用服务器30、以及五类交换机32。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图1的组成部分可以彼此交互,从而在两个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当第二端点不支持安全媒体时,第一端点向第二端点请求使用安全媒体的通信会话。为了避免通话失败,可以使用非安全媒体,例如经由通信平台50建立通信会话。下面提供与这些操作有关的细节。在描述这些细节前提供与图1的基础结构有关的一些预备信息。
端点12a表示住宅地点,包括计算机40和电话机42。电话机42可以是因特网协议(IP)电话机或者标准电话机,其可操作为与计算机40交互,从而通过电话机42使能SIP的一种或多种能力。因此,电话机42可以是两种电话机的其中一种。端点12b表示小型企业实体,包括局域网(LAN)、路由器、遗留平台(legacy platform)41、多台计算机40、以及多部电话机42。端点12c表示中型企业实体,包括LAN、路由器、专用交换分机(PBX)或者关键系统(未示出)、通信平台50、多台计算机40、以及多部电话机42。端点12d是大型企业实体,包括LAN、路由器、交换机、线路网关、通信平台50、多台计算机40、以及多部电话机42。
端点12a-d是SIP兼容元件,包括可操作为接收和传输数据(直接或间接)的硬件和/或软件。注意,术语“端点”包括可得益于通信系统10的操作的各种可能装置和基础结构。端点12a-d可包括个人数字助理(PDA)、蜂窝电话机、标准电话机(可耦合到个人计算机)、IP电话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机、或者可操作为接收数据或信息的任何其它适当装置或元件(或者这些元件的任何适当组合)。每个端点还可以包括适当的网络装备和基础结构(例如交换机、路由器、LAN、网关等等),以利于SIP会话。图1仅示出可以在通信系统10中使用的一组示例装置。本发明有很多可用于帮助通信系统10操作的替代性实例。
还要注意,为了实现需要的操作,端点12a-d可延展,易于改变、修改、重排列、或者重构造。如上所述,为了实现本发明所公开的教导,端点12a-d中可以有软件和/或硬件。但是由于它们的灵活性,这些元件可替代性地配备有(或包括)任何适当的组成部分、装置、专用集成电路(ASIC)、处理器、微处理器、算法、只读存储器(ROM)元件、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元件、可擦写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ROM(EEPROM)、现场可编程栅极阵列(FPGA)、或者可操作为帮助其操作的任何其它适当的元件或对象。在通信系统10的情况下,通过端点12a-d的结构提供相当的灵活性,并且因此应对其作同样解释。
为了教导和公开的目的,对本发明操作在SIP环境下的方式提供一些概述是有用的。下面的基本信息可视作适当解释本发明的基础。提供这些信息的确只是为了说明,并且因此不应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宽泛范围和可能的应用。
有很多要求产生会话和管理会话的应用,其中会话被认为是参与者联合之间的数据交换。此外,通信会话应包括通过任何适当技术(例如语音装置或即时消息),发送或接收使用任何音频、视频和/或数据手段传输的任何类型的媒体。术语“通话”与术语“通信会话”可互换使用;不希望其中一个或另一个术语的使用暗示任何不同的限制,使用它们只是为了方便起见。由于参与者的实际操作,实现这些应用变复杂:用户可以在端点之间移动,他们可以通过多个名字来寻址,并且他们可以通过多种媒体来通信:同时在多种情况下。发展了多种协议(例如SIP、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以及H.323)来传送不同形式的实时多媒体会话数据(例如语音、视频、或文本消息)。
通过使得端点(一般称为“用户代理”)能够发现另一个端点并且对它们愿意共享的会话的特征达成一致,通信系统10的SIP特点与这些协议相合作地起作用。为了定位预期会话参与者,以及为了其它功能,SIP使得能够创建网络主机(一般称为“代理服务器”)的基本结构,用户代理可以向网络主机发送注册、会话邀请、以及其它请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通信平台(例如通信平台50)代替代理服务器。通信平台可以执行与代理服务器相同的所有功能以及一些附加功能。SIP是用于产生、修改和终止会话的灵活的通用工具。SIP独立于底层传输协议而工作,也不依赖于正在建立的会话的类型。
SIP是应用层控制协议,能够建立、修改和终止像因特网电话呼叫这样的多媒体通信会话(会议)。SIP还能够邀请参与者到已经存在的会话,例如多播会议。可以将媒体加入已经存在的会话,也可以从中去除。SIP明显支持名字映射和重定向服务,名字映射和重定向服务支持个人移动性。终端用户可以保持单一的外部可见标识符,不管它们的网络位置在哪里。作为建立通信会话的一部分,SIP提供端点之间的消息交换,使得在端点实际连接、通信会话建立之前,所有端点(以及所有中间组成部分)对于要怎样进行通信会话达成一致。如果端点对于同一组参数不能达成一致,则通话会失败。中间组成部分(例如通信平台50)能够帮助端点协商要怎样进行通信会话。
SIP支持建立和终止多媒体通信的以下5个方面:1)用户位置:确定要用于通信的终端系统;2)用户有效性:确定被呼叫方参与通信的意愿;3)用户能力:确定要使用的媒体和媒体参数;4)会话建立:在被呼叫方和呼叫方位置的会话参数的“响铃”建立;以及5)会话管理:包括传输和终止会话、修改会话参数、以及调用服务。
标准SIP平台不提供服务。但是,SIP提供可用于实现不同服务的基本要数。例如,SIP可定位用户,并向他的当前位置传递不透明对象。如果使用这个基本要素来传递写在SDP中的会话描述,举例来说,端点能够对会话参数达成一致。如果使用同一个基本要素来传递呼叫者的照片以及会话描述,则能够容易实现“呼叫者ID”服务。
因为SIP消息和它们建立的会话能够通过完全不同的网络,所以SIP不能也不会提供任何一种网络资源保留能力。SIP还可以接受服务质量(QoS)参数(例如参见RFC 3311)。
所提供服务的性质使得安全性特别重要。因此,SIP提供一套安全服务,其中包括服务拒绝防止、身份验证(用户到用户以及代理到用户)、完整性保护、以及加密和隐私服务。通过SIP,端点可通过使用安全媒体在端点之间传输通信,来建立具有附加的安全层的通信会话。例如,SIP可以允许端点使用安全实时传输协议(SRTP)通信。
图2是示出图1的通信平台的操作的简化框图。图2中,通信平台150以简化的通信结构示出。通信平台150经由通信网络160耦合到IP电话机141和143。通信网络160可包括若干个独立但是相互连接的通信网络,例如上述通信网络的其中一个或多个。通过通信网络160和通信平台150,IP电话机141和143可以相互进行通信会话。通信会话应包括通过任何适当技术(例如语音装置、音频装置、视频装置或即时消息),发送或接收使用任何音频、视频和/或数据手段传输的任何类型的媒体。
在特定实施例中,通信平台150可包括,除了其他部件之外,存储器152、处理器154以及管理器156。接口158将通信平台150与通信网络160相耦合,并且接口158可操作为从通信网络160接收通信以及向通信网络160传输通信。处理器154可以是微处理器、控制器、或者任何其它适当的计算装置、资源、或者硬件、软件和/或编码逻辑的组合。处理器154可进行本发明关于特定实施例描述的安全/非安全通信协议互操作性功能。存储器模块156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任何一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磁介质、光介质、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移动媒体、或者任何其它适当的本地或远程存储器部件。存储器模块56可以存储任何适当的信息以实现各个实施例的部件,例如数据库、图表或者将端点与它们支持的媒体类型(安全或非安全)相关联的数据的一些其它构造。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提供以下方案。该方案中假定IP电话机141既支持非安全媒体也支持安全媒体,具体而言,IP电话机141既支持RTP也支持SRTP。此外假定IP电话机143不支持安全媒体(例如SRTP),但是至少支持非安全媒体(例如RTP)。最后,假定IP电话机141和143都连接通信平台150,使得通信平台150可以信任两个端点。因为装置之间的通信交换,所以通信平台150可以信任IP电话机141和143,每个装置都向另一个装置鉴别自己。应当注意,本实例仅仅用于示例性目的,示出特定实施例的一些特点和工作方式,而不是要示出所有实施例的所有特点。
在特定实施例中,为了IP电话机141或者143建立通信会话,首先必须向注册器注册。图2中,通信平台150可以是注册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册器可以是代理服务器。当IP电话机注册时,它可以通知注册器它对安全媒体和非安全媒体都支持,并且该IP电话机产生的、用于安全媒体通信会话的任何提议(offer)也可以暗示对非安全通信会话的提议,可以通过应答来选择其中的任意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IP电话机可以不通知通信平台150它的退却(fallback)能力,直到它试图建立通话。用于非安全通信会话的暗示性第二提议可以当作退却提议,也就是说,只有在安全提议被拒绝时或者其它失败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它。例如,IP电话机141可以向通信平台150发送REGISTER消息,REGISTER消息包括具有标签的头部,标签指定当提议安全媒体时,IP电话机141暗示地支持非安全媒体。如上面所暗示,IP电话机141可以发送与头部信息类似的信息作为通话建立期间发出的消息的一部分。这样,如果通信平台不能使用安全媒体建立通信会话,则它可以退却到使用非安全媒体。这个消息通过接口158被通信平台150接收并存储在存储器152中。显然,仅当端点请求使用安全媒体的通信会话时才需要退却能力。如果端点接收到对安全媒体或者非安全媒体的请求,则端点分别响应它支持安全媒体或非安全媒体。
一旦通信平台150接收并存储REGISTER消息,通信平台150就可以向IP电话机141发出响应,确认它接收并理解REGISTER消息。在特定实施例中,该注册和确认交换可使用来自IP电话机141的、头部带有X-cisco-srtp-fallback的REGISTER消息和来自通信平台150的、头部带有X-cisco-srtp-fallback的200 OK消息。在这个实例中,交换使得通信平台150和IP电话机141知道两个装置都支持退却到非安全媒体。因此,部分地取决于另一个端点(例如IP电话机143)支持哪一种媒体,IP电话机141可以使用实时传输协议(RTP)或者安全RTP(SRTP)连接。
因为能够退却到非安全媒体,管理器156可以提高与另一个端点建立通信会话的可能性。例如,如果IP电话机141请求安全通信会话,则管理器156知道,如果另一个端点不支持安全媒体,则它能够退却到使用非安全媒体,而不是使通话失败。如果IP电话机141或者通信平台150不支持退却到非安全媒体(例如RTP)的能力,则当IP电话机141试图使用安全媒体与IP电话机143建立通信会话时,通话会失败。但是,因为有退却到非安全媒体的选择,所以通信平台150能够使用非安全媒体连接两个端点。
记得已经假定IP电话机143不支持安全媒体,因此当它注册时,将发出标准SIP REGISTER消息,没有头部指定它支持安全媒体或退却到非安全媒体的能力。因此,没有与IP电话机143相关联的退却能力,所以IP电话机143只能使用非安全媒体。
当IP电话机141请求与IP电话机143通信会话(例如发出INVITE)时,它可以指定要使用安全媒体(例如INVITE消息的媒体线路可指定SRTP)。该请求可以发送给通信平台150,在通信平台150经由接口158被接收。然后通信平台150向IP电话机143发出它自己的类似请求,这个请求比IP电话机141发出的请求所包含的信息少。例如,IP电话机141的请求可包括关于自己能力以及它要用于通信会话的媒体的信息,而发送给IP电话机143的请求不包括那些信息。具体而言,通信平台150可发出没有SDP的INVITE消息,这可以被称为延迟提议邀请,即没有提议的邀请或者延迟的媒体邀请。这样做的一部分原因是,当IP电话机143收到请求时,会以自身的能力来响应。这允许通信平台150知道两个端点的能力是什么;并允许通信平台150使用该信息建立通信会话。
接收到通信平台150的请求后,IP电话机143可用指定它仅仅支持非安全媒体的消息来响应。例如,IP电话机143可以发出在媒体线路中带有RTP的200 OK消息。这个消息通过IF158被通信平台150接收并存储在存储器152中。
一旦通信平台150从IP电话机141获得注册(例如REGISTER消息)和通信请求(例如INVITE消息),以及从IP电话机143获得响应(例如200 OK消息),管理器156就可以确定连接两个端点的最佳方式。具体而言,因为安全媒体的提议与非安全应答不匹配,所以通信平台150最初不能连接两个IP电话机。但是,管理器156可以访问存储器152并发现IP电话机141已经注册了头部表明它可以退却到非安全媒体(或者IP电话机141在通话建立期间已经表明了退却到非安全媒体的能力)。因此,代替因为IP电话机143’的响应与IP电话机141’的请求不匹配而使通话失败,管理器156可退却到使用非安全媒体建立通信会话。如果通信平台150或者IP电话机141不支持退却到非安全媒体的能力,则通话可能失败。
虽然上述方案处理的情况中支持退却的端点发起通话,但是经由稍微不同的过程,可出现类似的结果,其中另一个端点试图呼叫支持退却的端点。在这个方案中,IP电话机141和IP电话机143都可以经历与上述过程相似的注册过程。然后IP电话机143可以向IP电话机141请求非安全通信会话。例如,IP电话机143可以发出在媒体线路中带有RTP的200 OK消息。如上所述,通信平台150不会将这个信息传递给IP电话机141。而是,它会发送延迟的媒体邀请,其中在发送给IP电话机141的INVITE消息中没有SDP。因此,情况可能是IP电话机141利用发送给通信平台150的200 OK消息中的SRTP提议来进行响应。因为IP电话机141之前已经通知通信平台150它支持从SRTP退却到RTP,所以通信平台有来自IP电话机141的两个替代性提议,安全提议和非安全提议。因此,使用经由其中一个端点的退却能力接收的替代性非安全媒体提议,通信平台150能够连接两个端点,即使它们提议不同的媒体。
使用非安全媒体在IP电话机141和143之间建立通信会话时,通信平台150可经由IF 158向IP电话机141发送响应,响应包含来自IP电话机143的媒体信息。具体而言,通信平台150可产生在媒体线路中有RTP的200 OK消息并将其发送给IP电话机141,类似于从IP电话机143接收的消息。此外,部分地因为当通信平台150向IP电话机143产生INVITE消息时未指定IP电话机141支持的媒体类型,所以IP电话机143仍然不知道IP电话机141是否支持非安全媒体。具体而言,IP电话机143不知道IP电话机141是否使用RTP(IP电话机也不知道IP电话机141已经请求使用安全媒体)。因此,通信平台150向IP电话机143发送确认消息,让IP电话机143知道通信会话将使用非安全媒体。例如,消息可以是带有SDP的ACK,在媒体线路中包含RTP/AVP。类似地,IP电话机141向通信平台150发送自己的确认消息,确认它接受使用非安全媒体。然后,一旦通信平台150从IP电话机141接收到表示它同意使用非安全媒体的确认消息,则处理器154(以及通信平台150内外的其它组成部分)可以用在使用非安全媒体的IP电话机141和143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过程中。例如,通信平台150可以向端点发送应答,之后端点可以开始相互发送通信。
在一些点,通信平台150或者IP电话机141可以认识到,当使用非安全媒体建立通信会话时,IP电话机141最初已经请求安全媒体。响应这种差异性,IP电话机141可以显示警告或警报,使它的用户不会错误地相信通信会话是安全的通信会话。例如,警告可包括IP电话机141上的灯,任何时候IP电话机141涉及非安全通话,灯就会亮起来。
应当注意,为了实现需要的操作或附加的操作,图2系统的构造可延展,易于改变、修改、重排列、或者重构造。图2中的任一部分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组合,或者用可操作为实现上述任一操作的其它功能元件代替。例如,IP电话机141和143可以用PC运行的IP电话软件代替。
图3示出的流程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在不是都支持安全媒体的两个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方法。具体而言,图3的流程图描述了使用SIP在支持SRTP和RTP的第一用户与不支持SRTP的第二用户之间建立通信会话。虽然该流程图描述了使用SIP、非安全媒体、RTP来建立通信会话,但是应当注意,本发明并不限于SIP协议或者非安全媒体的RTP形式。虽然该示例性实施例使用RTP和SRTP,但是应当注意,其它实施例可使用其它安全和非安全协议。
该方法在步骤300开始,通信平台从第一端点接收REGISTER消息。在第一端点的注册中发送的REGISTER消息包括头部,头部通知通信平台如果第一端点请求使用SRTP的安全通信会话,则可以退却到使用非安全RTP。一个这样的头部可包括专用退却元素,例如“X-cisco-srtp-fallback”。根据注册过程中使用的协议的定义,专用退却元素可以是个人或企业所拥有的元素,也可以是未视作标准的元素。作为注册过程的一部分,第一端点发出REGISTER消息以后,通信平台可以发出200 OK消息,部分地告诉第一端点它支持第一端点的RTP退却能力。通过在200OK消息的头部中包括类似的“X-cisco-srtp-fallback”行,可以做到这一点。第一端点现在可以向通信平台注册。此外,现在第一端点和通信平台都同意:如果通信平台不能使用SRTP建立通信会话,则它可以继续并使用RTP,而不是不能建立通话。
在步骤310,通信平台从第二端点接收REGISTER消息,作为第二端点注册的一部分。与第一端点注册不同,第二端点不支持SRTP退却到RTP,因此它的REGISTER消息在头部中不包括“X-cisco-srtp-fallback”。接收第二端点的REGISTER消息之后,通信平台向第二端点发出200 OK消息。这个消息也不包括“X-cisco-srtp-fallback”头部,因为第二端点在它的REGISTER请求中未表明SRTP退却支持。
虽然所述实施例中支持SRTP的端点(第一端点)首先注册,但是这不是必要的。实际上SRTP端点可以在RTP端点之后注册,或者,它们可以同时注册。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点在注册期间可以不通知通信平台它的退却能力。但是它可以在通话建立期间发出的消息的头部中包括该信息。
一旦第一端点注册,他就可以请求与第二端点建立通信会话。这可以涉及第一端点拨叫第二端点的电话号码或分机,或者以其他方式识别他要与谁通信。当试图与识别的端点建立通信会话时,第一端点可以向通信平台发出INVITE消息。在步骤320,通信平台接收第一端点的媒体提议。该媒体提议可以在与第二端点通信的INVITE消息中。INVITE消息可以包括,除了其他指示之外,它希望使用SRTP作为媒体的指示;INVITE消息的媒体线路可以指定SRTP媒体类型,例如实时协议、安全音频视频简档(RTP/SAVP)。通信平台使用来自第一端点的INVITE消息产生延迟媒体INVITE消息,延迟媒体INVITE消息被发送到第二端点。延迟媒体INVITE消息不指定要在通信会话中使用的媒体类型。
第二端点可以用指定它提议RTP媒体的200 OK消息来响应延迟媒体INVITE消息。在步骤330,包含媒体提议的这个响应被通信平台接收。因此,现在通信平台有了一个提议用于使用第一端点的安全媒体(SRTP)的通信会话和一个提议用于使用第二端点的非安全媒体(RTP)的通信会话。通常,这会导致通话失败,因为提议的媒体与应答的媒体不匹配。但是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中,因为第一端点注册时在头部中包括“X-cisco-srtp-fallback”,所以通信平台可以将第一端点的SRTP提议当作两个替代性提议;一个提议是使用SRTP,而替代性提议是使用RTP。因此,根据第一端点发出的单个INVITE消息,通信平台有两个媒体选择。然后通信平台能够匹配第一端点的两个提议媒体选择(RTP和SRTP)与第二端点的单个媒体选择(RTP)之间的共同性。这里RTP是匹配媒体,因此通信平台可确定使用RTP建立通信会话。
通信平台确定共同的媒体(这里是RTP)之后,向两个端点都发出媒体应答。每个媒体应答向各自的端点表明在通信会话期间它们要使用RTP。
在步骤340,可以向第一端点警告:即使它请求使用安全媒体的通信会话,建立起来的通信会话还是使用非安全媒体。这可以由通信平台发出的特别消息来实现,或者可以由端点从通信平台接收到应答时实现,应答的媒体线路中有RTP,表示第二端点只支持非安全媒体。在步骤350之前或者在步骤350的同时发出警告,步骤350是在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
重要的是注意到图3的阶段和步骤仅仅示出通过本发明的系统和或方法执行的一些可能方案,或者本发明的系统和或方法中的一些可能方案。如果适当的话,这些阶段和/或步骤中的一些阶段和/或步骤可以取消或去除,或者,这些阶段和/或步骤可以相当大地修改、改善或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此外,这些操作中的很多操作被描述为与一个或多个附加操作同时或并行地执行。但是,可以改变这些操作的时间。例如,情况可能是第一端点以非安全媒体提议请求通信会话,而第二端点以安全媒体提议响应。尽管媒体提议不同,但还是可以完成通话,因为第二端点预先通知了通信平台:如果它提议安全媒体,则它有能力退却到非安全媒体。
提供以上实例流程目的是教导和讨论。柔性结构提供了实际的灵活性,因为可以提供任何适当的排列、次序、构造、以及时间机制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宽泛范围。因此,通信系统10中可包括通信能力、数据处理部件和元件、适当的基础结构、以及任何其它适当的软件、硬件、或者数据存储对象,以完成元件的任务和操作以及与在两个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相关联的活动,两个端点中第一端点提供安全会话,而第二端点只支持非安全会话。
虽然参照特定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可以进行各种其它变化、替换和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图1和图2中示出的网络结构目的只是示例和教导。通过本发明可以想象和构思适当的改变和替换:这种改变和替换显然落入通信系统10的宽泛范围。例如,容易用虚拟专用网络(VPN)、城域网(MAN)、宽域网(WAN)、无线LAN(WLAN)、或者有助于端点12a-d数据传播的任何其它元件来代替对LAN的使用。利用类似推理,可以用桥接器、网关、或者有助于网络通信的任何其它适当装置来代替图1示出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此外,虽然以上讨论关注的是SIP,但是任何其它适当的会话协议都能得益于这里提供的教导。本发明并不限于SIP平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确定多种其它变化、替换、变型、改变和修改,因此希望本发明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变化、替换、变型、改变和修改。

Claims (22)

1.一种在两个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端点的表明所述第一端点支持安全媒体和非安全媒体的注册;
接收来自第二端点的表明所述第二端点支持非安全媒体的注册;
接收使用安全媒体在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请求;以及
使用非安全媒体,经由通信平台在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安全媒体包括安全实时传输协议;并且
所述非安全媒体包括实时传输协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注册包括具有标签的头部,所述标签表明所述第一端点支持接收对安全实时传输协议提议的实时传输协议应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签包括专用退却元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安全媒体在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请求暗示了也使用非安全媒体在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能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端点警告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所述通信会话正使用非安全媒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端点发送包含标识信息的通信;以及
从所述第一端点接收包含标识信息的通信。
8.一种在两个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系统,包括:
接口,可操作为:
接收来自第一端点的表明所述第一端点支持安全媒体和非安全媒体的注册;
接收来自第二端点的表明所述第二端点支持非安全媒体的注册;
接收使用安全媒体在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请求;以及
处理器,耦合到所述接口,并可操作为使用非安全媒体,经由通信平台在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安全媒体包括安全实时传输协议;并且
所述非安全媒体包括实时传输协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注册包括具有标签的头部,所述标签表明所述第一端点支持接收对安全实时传输协议提议的实时传输协议应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标签包括专用退却元素。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使用安全媒体在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请求暗示了也使用非安全媒体在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能力。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还包括可进行如下操作的处理器:向所述第一端点警告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所述通信会话正使用非安全媒体。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接口还可操作为:
向所述第一端点发送包含标识信息的通信;以及
从所述第一端点接收包含标识信息的通信。
15.一种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实施的逻辑,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代码,使得在被执行时可操作为:
接收来自第一端点的表明所述第一端点支持安全媒体和非安全媒体的注册;
接收来自第二端点的表明所述第二端点支持非安全媒体的注册;
接收使用安全媒体在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请求;以及
使用非安全媒体,经由通信平台在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介质,其中:
所述安全媒体包括安全实时传输协议;并且
所述非安全媒体包括实时传输协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介质,其中,所述注册包括具有标签的头部,所述标签表明所述第一端点支持接收对安全实时传输协议提议的实时传输协议应答。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签包括专用退却元素。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介质,其中,使用安全媒体在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请求暗示了也使用非安全媒体在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能力。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介质,其中,所述代码还包括可进行如下操作代码:向所述第一端点警告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的所述通信会话正使用非安全媒体。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介质,其中,所述代码还可操作为:
向所述第一端点发送包含标识信息的通信;以及
从所述第一端点接收包含标识信息的通信。
22.一种在并不都支持安全媒体的两个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系统,包括:
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端点的表明所述第一端点支持安全媒体和非安全媒体的注册的装置;
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端点的表明所述第二端点支持非安全媒体的注册的装置;
用于接收使用安全媒体在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请求的装置;以及
用于使用非安全媒体,经由通信平台在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二端点之间建立通信会话的装置。
CN200780015208.9A 2006-07-21 2007-06-15 在不都支持安全媒体的两个端点间建立通信会话的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14330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459,193 US8139566B2 (en) 2006-07-21 2006-07-21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between two endpoints that do not both support secure media
US11/459,193 2006-07-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3025A true CN101433025A (zh) 2009-05-13

Family

ID=38957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5208.9A Pending CN101433025A (zh) 2006-07-21 2007-06-15 在不都支持安全媒体的两个端点间建立通信会话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39566B2 (zh)
EP (1) EP2044730B1 (zh)
CN (1) CN101433025A (zh)
WO (1) WO2008011239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5639A (zh) * 2013-08-09 2013-12-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tp回退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475640A (zh) * 2013-08-09 2013-12-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rtp回退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39065B2 (en) 2006-07-26 2013-09-17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real time control protocol information for improved media quality control
US20080037518A1 (en) * 2006-07-26 2008-02-14 Parameswaran Kumarasam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call signaling and media tracing
US7787373B2 (en) * 2006-07-26 2010-08-31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cure blast calls
US8551302B2 (en) * 2007-02-21 2013-10-08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Hydrogen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fuel cell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ontrolling amount of hydrogen generation
US9497233B2 (en) 2011-02-18 2016-11-15 Bae Systems Plc Application of a non-secure warning tone to a packetised voice signal
EP2676428B1 (en) 2011-02-18 2018-10-10 BAE Systems PLC Voice traffic gateway
EP2490428A1 (en) * 2011-02-18 2012-08-22 BAE Systems PLC Application of a non-secure warning tone to a packetised voice signal
US20130007291A1 (en) * 2011-06-28 2013-01-03 Ver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DIA INTERWORKING IN IPv4 AND IPv6 SYSTEMS
EP2815570A4 (en) * 2012-02-13 2015-11-11 Tata Comm VIDEO SESSION MANAGER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ND MANAGING VIDEO CALLING AND TELEPRESENCE COMMUNICATION SESSIONS THROUGH MULTIPLE DOMAI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3874A (en) * 1975-01-22 1976-06-15 Stromberg-Carlson Corporation Busy-test arrangement for electronic private automatic branch exchange
US4809321A (en) * 1986-09-22 1989-02-28 Dytel Corporation Busy/no-answer call completion equipment
US6754181B1 (en) * 1996-11-18 2004-06-22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irectory service supporting a hybrid commun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US6731625B1 (en) * 1997-02-10 2004-05-04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a call back architecture in a hybrid network with support for internet telephony
JP4067613B2 (ja) * 1997-03-17 2008-03-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Cti制御システム
US6044158A (en) * 1997-08-01 2000-03-2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secure data over a telephone line using a cellular encryption apparatus
JPH11275235A (ja) * 1998-03-20 1999-10-08 Fujitsu Ltd キャンプオンサービス制御の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US6510162B1 (en) * 1998-05-27 2003-01-21 3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hannel usage in a data over cable system
US6501750B1 (en) * 1998-06-05 2002-12-31 Siemens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vice-to-device enablement of camp-on capability
NO308019B1 (no) * 1998-11-27 2000-07-0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remgangsmÕte for Õ utvide bruken av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US6275574B1 (en) * 1998-12-22 2001-08-14 Cisco Technology, Inc. Dial plan mapper
US6625141B1 (en) * 1999-06-18 2003-09-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value-added services (VAS) in an integrate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US6788646B1 (en) * 1999-10-14 2004-09-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nk capacity sharing for throughput-blocking optimality
US6615236B2 (en) * 1999-11-08 2003-09-02 Worldcom, Inc. SIP-based feature control
US6678735B1 (en) * 2000-01-26 2004-01-1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ip client manager
US6614899B1 (en) * 2000-01-31 2003-09-0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dvanced IP telephony services in an intelligent endpoint
US6738390B1 (en) * 2000-04-03 2004-05-18 Siemens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SIP-H.323 gateway implementation to integrate SIP agents into the H.323 system
US7002989B2 (en) * 2000-04-10 2006-02-21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P./H. 323 interworking
US6661799B1 (en) * 2000-09-13 2003-12-09 Alcatel Usa Sourcing,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peer-to-peer application communication
US6785246B2 (en) * 2001-01-09 2004-08-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ulti-party conferencing method
US7174534B2 (en) * 2001-01-22 2007-02-06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Effici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running and analyzing multi-channel, multi-modal applications
US6546087B2 (en) * 2001-02-16 2003-04-08 Siemens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queue camp-on for skills-based routing
US7149892B2 (en) * 2001-07-06 2006-12-12 Juniper Networks, Inc. Secure sockets layer proxy architecture
US7269163B1 (en) * 2001-09-27 2007-09-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Remote control telephone dialing system and method
US6665723B2 (en) * 2001-11-29 2003-12-16 Nokia Corporation External trusted party call processing in SIP environments
US6684147B2 (en) * 2001-12-17 2004-01-27 Hydro-Aire, Inc. Sliding integral proportional (SIP) controller for aircraft skid control
EP1324544A1 (en) * 2001-12-26 2003-07-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load between media gateway controllers and proxies
US7509425B1 (en) * 2002-01-15 2009-03-24 Dynamicsoft, Inc. Establishing and modifying network signaling protocols
US6658095B1 (en) * 2002-03-19 2003-12-0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ustomized presence information delivery
US20030236892A1 (en) * 2002-05-31 2003-12-25 Stephane Coulombe System for adaptation of SIP messages based on recipient's terminal capabilities and preferences
US6788676B2 (en) 2002-10-30 2004-09-07 Nokia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device enabled for SIP signalling to provide multimedia services with QoS
US7412539B2 (en) * 2002-12-18 2008-08-12 Sonicwal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locator identifier rewrite
US7418101B2 (en) * 2003-01-07 2008-08-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curely transferring user data using first and second communication media
JP2006518948A (ja) * 2003-02-13 2006-08-17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マルチメディア・ストリーミングにおけるストリーミング品質適合と制御機構のシグナリング方法
US7356694B2 (en) * 2004-03-10 2008-04-08 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 Company, Inc. Security sessio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372856B2 (en) * 2004-05-27 2008-05-13 Avaya Technology Corp. Method for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packet authentication
JP3928631B2 (ja) * 2004-07-08 2007-06-1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4710267B2 (ja) * 2004-07-12 2011-06-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データ中継装置、セッションモニ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パケットモニタ中継装置
US7570765B1 (en) * 2004-11-02 2009-08-04 Sonicwall, Inc.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to perform secure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on-the-fly
US7843857B2 (en) * 2004-12-11 2010-11-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for providing context-aware service and method thereof
US7204018B2 (en) * 2004-12-16 2007-04-1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Technique for reducing via capacitance
US20070177578A1 (en) * 2005-01-11 2007-08-02 Anspach Steven S Standard telephone equipment (STE) based deployable secure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60239247A1 (en) * 2005-04-26 2006-10-26 Peter Postmus Method and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server with end-point capabilities check
JP4480634B2 (ja) * 2005-06-24 2010-06-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セッション確立方法
US7730309B2 (en) * 2005-07-27 2010-06-01 Zimmermann Philip R Method and system for key management in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US20070025341A1 (en) * 2005-07-28 2007-02-0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evice, system and/or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a device in a packet network
US20070078986A1 (en) * 2005-09-13 2007-04-05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session set-up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over a network
US8391165B2 (en) * 2005-12-30 2013-03-05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caller preferences matched to callee capabilities for IMS communications
US8457109B2 (en) * 2006-01-31 2013-06-04 United States Cellular Corporation Access based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ervice authoriza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5639A (zh) * 2013-08-09 2013-12-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tp回退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475640A (zh) * 2013-08-09 2013-12-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rtp回退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19381A1 (en) 2008-01-24
EP2044730B1 (en) 2016-10-05
US8139566B2 (en) 2012-03-20
EP2044730A4 (en) 2013-07-17
EP2044730A2 (en) 2009-04-08
WO2008011239A2 (en) 2008-01-24
WO2008011239A3 (en) 200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3025A (zh) 在不都支持安全媒体的两个端点间建立通信会话的系统和方法
CN100505749C (zh) 路由器及sip服务器
CN101515949B (zh) 便于用户设备间会话转移的方法和系统
CN1937624A (zh) 验证会话启动协议信号传送的加密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74502B (zh) 用于针对本地网络中的设备实现多媒体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US9071690B2 (en) Call transfer processing in SIP mode
AU200320082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ulsively receiving multi-calls over internet protocol phones in internet protocol telephony system
US908860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feature
JP6462783B2 (ja) Ip−pbxシステム、ip−pbx設定自動化方法およびip−pbx設定自動化プログラム
CN101622815B (zh) 用于呼叫分叉情况的动态密钥交换
CN102077551B (zh) 自动配置的互联网协议电话
CN101574002B (zh) 采用sip的测试电话
WO2009130931A1 (ja) Imsシステム、as装置およびmgw装置、ims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輻輳規制通知方法
TWI607647B (zh) 在通訊網路中之通訊方法
JP5233714B2 (ja) 通信メディア変換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21158B2 (ja) 方路選択装置および方路選択方法
CN101409861B (zh) 特征和寻址子系统及用户登记方法、呼叫方法和漫游方法
CN101803332A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建立呼叫的方法
US72157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operation of a networked system
KR100889154B1 (ko) VoIP 발신 서비스를 위한 ID 획득 방법, VoIP 서비스 시스템, VoIP 서비스 방법
CN101568112B (zh) 增强融合网络中的共享公共用户身份的方法和网络单元
KR101015538B1 (ko) VoIP 억세스 게이트웨이 및 그 로컬 가입자간 호 처리방법
CN101233740A (zh) 用于未在enum中注册的用户的信息发送服务
CN102413099A (zh) 获取被叫信息失败时处理VoIP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JP2009260675A (ja) 電話アダプタ、電話端末および呼接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