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8723A - 电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8723A
CN101428723A CNA2008101748090A CN200810174809A CN101428723A CN 101428723 A CN101428723 A CN 101428723A CN A2008101748090 A CNA2008101748090 A CN A2008101748090A CN 200810174809 A CN200810174809 A CN 200810174809A CN 101428723 A CN101428723 A CN 101428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side
side panel
air
inner pane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748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8723B (zh
Inventor
首藤克治
三好宽
安藤广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28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8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8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87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能够彻底解决因面板弯曲而给乘客带来不安全感和不舒适感等的问题,并且还能够解决因送入和排出气压调节用的空气而给乘客带来不舒适感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梯设备被构成为,在内侧面板的下部设置使在构成电梯轿厢室的外侧面板和内侧面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与电梯轿厢室连通的空气通道,并且通过气压控制单元将空气供给到形成在内侧面板和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内或者从该空间内排出空气。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外侧面板的弯曲也几乎不会对内侧面板产生影响,所以能够解决因面板弯曲而给乘客带来不安全感和不舒适感等的问题。并且空气不会直接吹到电梯轿厢内的乘客身上,此外不会给乘客带来不愉快的感觉。

Description

电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在设置在建筑物中的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的电梯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适合于在设置在超高层建筑物中的升降通道内进行高速升降的电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层建筑物大多采用了电梯轿厢以高速升降的电梯设备,在该种电梯设备中,由于上部楼层的气压比下部楼层的气压低,所以气压会随着楼层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在有些高速升降的电梯设备中,通过提高电梯轿厢内的气密性以及在升降运行时向电梯轿厢内送入空气或从电梯轿厢向外排出空气,以此来缓解耳朵堵塞感和耳朵不舒适感。可是,在上述电梯设备中,在楼层位置快速变化的电梯轿厢内和升降通道之间会产生气压差,由于该气压差,构成电梯轿厢的面板(侧板)朝电梯轿厢室的内侧或外侧弯曲,而该面板弯曲,会给乘客带来不安全感和不舒适感等,并且该气压差还会使乘客产生耳朵堵塞感。
为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梯设备,在该电梯设备中,将轿厢面板设计成由外侧面板和内侧面板构成的双重结构,并且根据电梯轿厢的升降来调节双重结构之间的空间部分和电梯轿厢内的气压。
专利文献1 日本国专利特开2002-96983号公报
根据由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电梯设备,其通过将面板(侧板)设计成双重结构,使得只有位于外侧的外侧面板会因气压差而产生弯曲,而位于内侧的内侧面板则不会产生弯曲,因此能够消除乘客的不安全感和不舒适感等。并且,由于其根据楼层高度使电梯轿厢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所以能够消除耳朵堵塞感。
但是,在上述电梯设备中,为了调节电梯轿厢内的气压,采用了直接向电梯轿厢内送入空气或从电梯轿厢排出空气的方法,因此调节气压用的空气会直接吹在电梯轿厢内的乘客身上。此外,还存在因送入和排出空气而导致电梯轿厢内产生噪声,从而给乘客带来不舒适感这一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能够彻底解决因面板弯曲而给乘客带来不安全感和不舒适感等的问题,并且还能够解决因送入和排出气压调节用的空气而给乘客带来不舒适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梯设备被构成为,在所述内侧面板的下部设置使在构成电梯轿厢室的外侧面板和内侧面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与所述电梯轿厢室内连通的空气通道,并且利用气压控制单元向形成在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内供应空气或从该空间排出空气。
发明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即使在电梯轿厢内和升降通道之间产生气压差,也只有面向升降通道的外侧面板会产生弯曲,而位于其内侧的内侧面板不会产生弯曲,所以能够解决因外侧面板弯曲而给乘客带来不安全感和不舒适感等的问题。而且,由于调节气压用的空气是向外侧面板和内侧面板之间的空间内供应或从该空间排出的,所以调节气压用的空气不会直接吹到电梯轿厢内的乘客身上,并且,由于供给或排出空气时产生的声音在外侧面板和内侧面板之间的空间内得到衰减,因此不会给乘客带来不愉快的感觉。
根据上述本发明,能够得到一种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能够彻底解决因外侧面板弯曲而给乘客带来不安全感和不舒适感等的问题,并且还能够解决因调节气压用的空气的送入和排出而给乘客带来不舒适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的纵向剖面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与图1相当,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第2实施方式。
图3与图1相当,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第3实施方式。
图4与图1相当,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第4实施方式。
图5与图1相当,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第5实施方式。
图6是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第6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的横向俯视剖面图。
符号说明
1  电梯轿厢
2  地板
3  外侧踢脚板
4  外侧面板
5  内侧踢脚板
6  电梯轿厢室
7  内侧面板
8  顶板
9  气压控制单元
12 空间
13 透气孔
14 控制装置
15 压力调整装置
16 空气供排管
18 隔音材料
24A、24B 侧面
25 背面
26A、26B 正面
30 密封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本发明的电梯设备中使用的电梯轿厢1具备:由未图示的轿厢框架支撑的地板2;固定在该地板2周围的外侧踢脚板3;竖立设置在该外侧踢脚板3上的外侧面板4;固定在所述地板2的外侧踢脚板3的内侧的内侧踢脚板5;隔着多个间隔物S竖立设置在该内侧踢脚板5的上方以形成电梯轿厢室6的内侧面板7;封闭所述外侧面板4上部的顶板8;对形成在由外侧面板4围住的周围的一部分上的出入口(未图示)进行开关的电梯轿厢门(未图示);以及调节所述电梯轿厢室6内部气压的气压控制单元9。
将形成电梯轿厢室6的内侧面板7的上下端部弯曲成“コ”字形状而形成弯曲端部,通过焊接等将螺帽10固定在该弯曲端部上,并且通过螺栓11将该弯曲端部固定在外侧面板4的上下端部上,在内侧面板7与外侧面板4之间形成空间12。此外,在内侧面板7的下端形成有透气孔13,由该透气孔13和通过所述间隔物S形成的位于内侧面板7和内侧踢脚板5之间的间隙形成连通电梯轿厢室6和空间12的空气通道。
所述气压控制单元9具有:控制装置14,该控制装置14检测电梯轿厢1所处的升降通道内的气压并设定电梯轿厢室6内的气压;由可逆转可变速风扇等构成的压力调整装置15,该压力调整装置15根据从该控制装置输出的14的气压设定指令向电梯轿厢室6内供应空气或从电梯轿厢室6排出空气;以及空气供排管16,通过该空气供排管16,利用压力调整装置15将空气供应给电梯轿厢室内和从电梯轿厢室排出,所述空气供排管16被连接成从所述空间12的上方供给或排出空气。
此外,所述空间12可以连续地形成在电梯轿厢室6的周围,也可以以隔壁面为单位形成多个所述空间12。不过,如果要形成多个空间12,则为了将气压控制单元9的设置数量控制在最小限度内,优选将从压力调整装置15接出的空气供排管16形成为支管并与各个空间12内连通,或者设置使各个空间12之间相互连通的孔或管等。
此外,在所述顶板3的面向电梯轿厢室6内的一侧设置了照明装置17,该照明装置17例如是有乘客时亮灯,没有乘客时熄灯或者将灯光调小的照明装置。
在采用了上述结构的电梯轿厢1中,例如在电梯轿厢1高速上升时,由于电梯轿厢1的楼层位置快速变化,所以在电梯轿厢室6内和升降通道之间会产生气压差,电梯轿厢室6内的压力P1和升降通道内的压力Po的关系为Po<P1。所以,如虚线所示,外侧面板4产生变形而朝外侧弯曲。由于该变形的变形量大约为数mm至10mm左右,所以,如果乘客的身体直接靠在发生变形的外侧面板4上时,会感觉到外侧面板4的变形而产生不安全感。可是,在外侧面板4的内侧有内侧面板7,空间12内的压力和电梯轿厢室6内的压力通过由透气孔13等构成的空气通道而变成了相同的压力P1,因此,内侧面板7不会因压差而产生变形,从而不会给乘客带来不安全感。此外,由于外侧面板4固定在由顶板8和外侧踢脚板3等支撑的上下端部,而上下端部几乎不会因压差而产生变形,因此,固定在外侧面板4上下端部的内侧面板7的上下端部也几乎不会因压差而产生变形。
另一方面,在电梯轿厢1进行下降运行时,电梯轿厢室6内的压力P1和升降通道内的压力Po之间的关系为Po>P1,外侧面板4会朝内侧变形,但如上所述,内侧面板7不会发生变形。
并且,在上升运行时,使用空气供排管16以及压力调整装置15,通过由透气孔13等构成的空气通道以及空间12,排出电梯轿厢室6内的空气,由此,能够尽可能地消除电梯轿厢室内与升降通道之间的气压差,从而能够防止乘客发生耳朵堵塞现象。此外,在下降运行时,如箭头所示,使用空气供排管16以及压力调整装置15,通过由空间12以及透气孔13等构成的空气通道向电梯轿厢室6内供应空气Q,能够尽可能地消除电梯轿厢室内与升降通道之间的气压差,从而能够防止乘客发生耳朵堵塞现象。
此外,在向电梯轿厢室6内供应空气Q时,不直接向电梯轿厢室6内供应空气,而是通过由空间12和透气孔13等构成的空气通道从内侧面板7的下方供给,因此所供应的空气不会直接吹到电梯轿厢室6内乘客的身上。并且,由于空气供给或排出时产生的噪声在空间12内得到了衰减,因此不会因噪声而给乘客带来不愉快的感觉。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螺帽10固定在内侧面板7的上下端部,因此,在进行内侧面板7的安装作业时,可以在外侧面板4和顶板8设置好以后再搬入内侧面板7,并且可以从外侧面板4的外侧将螺栓11拧入螺帽10中,所以能够方便地进行内侧面板7的安装作业。
图2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第2实施方式,与图1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形成电梯轿厢室6的内侧面板7在宽度方向上被分成多个部分,以及与内侧面板7的内侧相比,照明装置17A位于靠外侧的位置。由此,内侧面板7的高度尺寸变小,内侧面板7的上端部在外侧面板4上的安装位置也相应地降低了与照明装置17A的高度相当的尺寸。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能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等的作用和效果。
图3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第3实施方式,与图1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外侧面板4和内侧面板7之间的空间12内填充了隔音材料18。此外,如果在整个空间内都充填了隔音材料18,则无法向电梯轿厢室6内供给空气或从电梯轿厢室6排出空气,因此优选使用空气流动阻力较小的多孔质的透气性隔音材料。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外,还能够进一步降低空气供给或排出时所产生的送风声(供应和排出空气时的声音)。
图4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第4实施方式,与图1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内侧面板7的下端部的固定位置不同。
也就是说,通过第1紧固机构19连接外侧踢脚板3和内侧踢脚板5,通过第2紧固机构20,隔着间隔物S,将内侧面板7的下端部固定在内侧踢脚板5上。因此,在组装外侧面板4和内侧面板7时,预先通过第2紧固机构20连接内侧面板7和内侧踢脚板5,然后,在上部,从外侧面板4的外侧插入螺栓11进行固定,在下部,从外侧面板4的外侧插入作为第一紧固机构的螺栓将内侧踢脚板5紧固在外侧踢脚板3上,以此组装外侧面板4和内侧面板7。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外,由于没有将内侧踢脚板5固定在地板2上,因此能够将内侧踢脚板5与内侧面板7形成一体后搬入电梯轿厢室6内进行组装。
图5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第5实施方式,与图1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外侧面板4和内侧面板7的下端部固定在同一块踢脚板21上。因此,在进行外侧面板4和内侧面板7的组装时,预先将外侧面板4的下端部固定在踢脚板21上,然后,从外侧面板4的外侧插入螺栓11以对内侧面板7的上端部进行固定,并且从外侧面板4的外侧插入由螺栓和螺帽构成的第三紧固机构以对内侧面板7的下端部进行固定,以此组装外侧面板4和内侧面板7。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外,由于支撑外侧面板4以及内侧面板7的下端部的踢脚板21相同,因此能够减少零部件的数量。
图6表示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第6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在电梯轿厢1的出入口23的左右侧的侧面24A、24B和背面25均由多个外侧面板4和内侧面板7形成了双重结构,而与出入口23相邻的左右的正面26A、26B是由单块内侧面板7A构成的单层结构。
即,竖立设置在电梯轿厢1的左右侧的正面26A、26B上的内侧面板7A的整体通过支撑目的地楼层登录操作盘27和紧急呼叫开关28等加强构件得到了加强,此外,正面26A、26B的内侧面板7的宽度尺寸L1和左右的侧面24A、24B以及背面25的宽度尺寸L2、L3相比,分别只有它们的大约1/3~1/4左右,并且,由于变形量是宽度尺寸的3次方,因此,正面26A、26B的变形量只有左右的侧面24A、24B以及背面25的1/9~1/16。
因此,将与出入口23相邻的左右侧的正面26A、26B设置成由单块内侧面板7构成的单层结构就足够了,而除此以外的部分则都采用双重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提高电梯轿厢1的轿厢室6内的气密性方面想了办法。即,在保持电梯轿厢室6内气密性的外侧面板4中,在与连接部分的螺栓紧固位置间隔较远的位置上产生有微小的间隙。由于这些间隙的存在,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自由地贯流,因此存在电梯轿厢室6内的气压调节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全长(全高)上从外侧将密封构件29粘接覆盖在各个外侧面板4之间的连接部分上,并且,在全长(全高)上从外侧将密封构件30粘接覆盖在外侧面板4和内侧面板7A的连接部分上,以此保持气密性。
在一般情况下,为了保持气密性,将密封构件夹入或者粘贴在外侧面板4以及外侧面板4和内侧面板7A的紧固面上,但是,采用这一方法时,在设计外侧面板4以及内侧面板7A的宽度尺寸时,需要考虑密封构件的厚度和压缩余量。但是,密封构件的厚度和压缩余量管理困难,而导致压缩余量因作业工人的不同而不同。
在这一点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避开了紧固面的位置上粘贴和覆盖密封构件29、30,因此,在确定外侧面板4和内侧面板7A的宽度尺寸时,不需要考虑密封构件的厚度和压缩余量,并且,压缩余量也不会因作业工人不同而产生偏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粘贴密封构件29、30来覆盖紧固面,但密封构件29、30的固定也可以采用螺钉固定等已知的固定结构,只要能够承受气压差,则在固定结构方便没有特别限制。
通过组合本实施方式和图1至图5的结构,除了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外,还能够得到结构简单,电梯轿厢室6的气密性得到了提高的电梯轿厢1。

Claims (10)

1.一种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设备具有在升降通道中升降的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由地板、从该地板的周围朝上方竖立设置的多块外侧面板、封闭该等外侧面板上部的顶板、设置在所述外侧面板的内侧并与所述外侧面板隔开间隔的内侧面板、使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与通过所述内侧面板围成的电梯轿厢的室内连通的空气通道以及为了调节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气压而供给或排出空气的气压控制单元构成,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气压控制单元向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内供应空气或从该空间排出空气。
2.一种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设备具有在升降通道中升降的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由地板、从该地板的周围朝上方竖立设置的多块外侧面板、封闭该等外侧面板上部的顶板、设置在所述外侧面板的内侧并与所述外侧面板隔开间隔的内侧面板、使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与通过所述内侧面板围成的电梯轿厢的室内连通的空气通道以及为了调节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气压而供给或排出空气的气压控制单元构成,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内侧面板的下部,并且利用所述气压控制单元向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内供应空气或从该空间排出空气。
3.一种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设备具有在升降通道中升降的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由地板、从该地板的周围朝上方竖立设置的多块外侧面板、封闭该等外侧面板上部的顶板、设置在所述外侧面板的内侧并与所述外侧面板隔开间隔的内侧面板、使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与通过所述内侧面板围成的电梯轿厢的室内连通的空气通道以及为了调节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气压而供给或排出空气的气压控制单元构成,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面板固定在所述外侧面板的上下端部,同时,所述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内侧面板的下部,并且利用所述气压控制单元向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内供应空气或从该空间排出空气。
4.一种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设备具有在升降通道中升降的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由地板、从该地板的周围朝上方竖立设置的多块外侧面板、封闭该等外侧面板上部的顶板、设置在所述外侧面板的内侧并与所述外侧面板隔开间隔的内侧面板、使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与通过所述内侧面板围成的电梯轿厢的室内连通的空气通道以及为了调节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气压而供给或排出空气的气压控制单元构成,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内设置透气性隔音材料,同时,所述内侧面板固定在所述外侧面板的上下端部,所述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内侧面板的下部,并且利用所述气压控制单元向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内供应空气或从该空间排出空气。
5.如权利要求1、2、3或者4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面板的下端部通过固定在所述地板上的踢脚板被固定在所述外侧面板的下端部。
6.一种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设备具有在升降通道中升降的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由地板、从该地板的周围朝上方竖立设置的多块外侧面板、封闭该等外侧面板上部的顶板、设置在所述外侧面板的内侧并与所述外侧面板隔开间隔的内侧面板、使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与通过所述内侧面板围成的电梯轿厢的室内连通的空气通道以及为了调节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气压而供给或排出空气的气压控制单元构成,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侧面板的下部和所述地板之间设置第1踢脚板,在所述内侧面板的下部和所述第1踢脚板之间形成所述空气通道,在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内设置透气性隔音材料,同时,所述内侧面板固定在所述外侧面板的上下端部,并且利用所述气压控制单元向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内供应空气或从该空间排出空气。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者6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外侧面板分别由连接装置连接,并且相邻的外侧面板的连接部分的间隙由密封构件密封。
8.如权利要求1、2、3、4、5或者6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面板通过第2踢脚板被固定在所述地板上。
9.一种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设备具有在升降通道中升降的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由地板、从该地板的周围朝上方竖立设置的多块外侧面板、封闭该等外侧面板上部的顶板、设置在所述外侧面板的内侧并与所述外侧面板隔开间隔的内侧面板、使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与通过所述内侧面板围成的电梯轿厢的室内连通的空气通道以及为了调节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气压而供给或排出空气的气压控制单元构成,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面板的下部和所述外侧面板的下部通过共用的踢脚板被固定在所述地板上,在所述内侧面板的下部和所述踢脚板之间形成所述空气通道,在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内设置透气性隔音材料,同时,所述内侧面板固定在所述外侧面板的上下端部,并且利用所述气压控制单元向所述内侧面板和所述外侧面板之间的空间内供应空气或从该空间排出空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外侧面板分别由连接装置连接,相邻的外侧面板的连接部分的间隙由密封构件密封。
CN2008101748090A 2007-11-07 2008-11-05 电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87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89628 2007-11-07
JP2007-289628 2007-11-07
JP2007289628A JP2009113933A (ja) 2007-11-07 2007-11-07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8723A true CN101428723A (zh) 2009-05-13
CN101428723B CN101428723B (zh) 2011-06-01

Family

ID=40644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480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8723B (zh) 2007-11-07 2008-11-05 电梯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13933A (zh)
CN (1) CN101428723B (zh)
HK (1) HK112909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1033A (zh) * 2011-08-29 2012-01-11 希姆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全玻璃钢电梯轿厢
CN102862899A (zh) * 2012-09-29 2013-01-09 苏州新里程电控系统有限公司 操纵盘底盒
CN103738814A (zh) * 2014-01-24 2014-04-23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CN103979373A (zh) * 2014-05-09 2014-08-13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05366497A (zh) * 2014-08-11 2016-03-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轿厢以及电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21016A1 (en) * 2007-08-06 2009-02-12 Thyssenkrupp Elevator Capital Corporation Control for limiting elevator passenger tympanic pressure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6185556A (zh) * 2016-08-29 2016-12-07 天津利福特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电梯换气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3581A (ja) * 1998-09-29 2000-04-11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室
JP4707218B2 (ja) * 2000-09-20 2011-06-22 東芝It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
JP4732577B2 (ja) * 2000-11-24 2011-07-2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かごの救出口装置
JP4765351B2 (ja) * 2005-03-15 2011-09-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1033A (zh) * 2011-08-29 2012-01-11 希姆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全玻璃钢电梯轿厢
CN102862899A (zh) * 2012-09-29 2013-01-09 苏州新里程电控系统有限公司 操纵盘底盒
CN103738814A (zh) * 2014-01-24 2014-04-23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CN103738814B (zh) * 2014-01-24 2016-03-02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CN103979373A (zh) * 2014-05-09 2014-08-13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05366497A (zh) * 2014-08-11 2016-03-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轿厢以及电梯装置
CN105366497B (zh) * 2014-08-11 2018-04-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轿厢以及电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13933A (ja) 2009-05-28
CN101428723B (zh) 2011-06-01
HK1129093A1 (en) 2009-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8723B (zh) 电梯设备
CN102180394B (zh) 带钢结构一体化积木式电梯
DE59907487D1 (de) Doppeldecker- oder Multidecker-Aufzug
JP5181260B2 (ja) 航空機用トイレ設備
CN102070059A (zh) 一种液压限速电梯
CN103269968A (zh) 用于电梯设备通风的装置
JP2000355477A (ja) 空気式エレベータ
BR112018007300B1 (pt) Cabine para um elevador em um poço de elevador
ES2911757T3 (es) Sistema de ascensor con sistema de ventilación
CN101386305B (zh) 一种宿营车
ATE306455T1 (de) Aufzugsanlage mit einer in einem aufzugsschacht angeordneten antriebseinheit
CN104220357A (zh) 电梯装置
CN105307965B (zh) 电梯装置
CN208814441U (zh) 一种无机房曳引机及对重绳头的承重梁安装结构
CN2846378Y (zh) 轿壁连接结构
CN207369490U (zh) 一种预制式冷通道气流遏制系统
CN203976182U (zh) 一种一体化电梯轿顶结构
ES2178607A1 (es) Sistema de ascensor sin caja
CN101774502A (zh) 一种可节省空间的家用电梯
CN108773753A (zh) 一种具有空气过滤的自通风电梯轿厢结构
JP2002037563A (ja) 油圧エレベータ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CN206529192U (zh) 家用梯钢架结构井道
CN104058313A (zh) 一种电梯的井道防潮结构
CN104315687B (zh) 一种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713097B (zh) 一种通风降噪型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909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2909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