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9520A - 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9520A
CN101419520A CNA2008101499736A CN200810149973A CN101419520A CN 101419520 A CN101419520 A CN 101419520A CN A2008101499736 A CNA2008101499736 A CN A2008101499736A CN 200810149973 A CN200810149973 A CN 200810149973A CN 101419520 A CN101419520 A CN 101419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circuit
circuit layer
touch sensor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499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9520B (zh
Inventor
爱德华·辉
迈克尔·珀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ackBer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 Mo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 Motion Ltd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 Mo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19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9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9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95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摸屏显示器,包括显示设备和位于显示设备之上的触敏覆层。该触敏覆层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之上的用于确定对触摸屏显示器的触摸位置的第一和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以及用于将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与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电隔离开的薄膜沉积隔板层。

Description

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输入和输出设备。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子设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且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例如电话、电子消息收发和其它个人信息管理器(PIM)应用功能。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设备,包括诸如简单的蜂窝电话、智能电话、无线PDA以及具有无线802.11或蓝牙功能的膝上计算机之类的移动站。这些设备在从诸如Mobitex和DataTAC之类的仅支持数据的网络到诸如GSM/GPRS、CDMA、EDGE、UMTS和CDMA2000网络之类的复杂的语音和数据网络的多种网络上运行。
诸如PDA或智能电话之类的设备通常供手持使用并易于携带。通常期望可携带的更小的设备。由于手持设备较小,从而可用于用户输入和输出设备的空间有限,因此触摸屏输入/输出设备尤其有用。此外,可以根据正在执行的功能和操作修改触摸屏输入/输出设备上的屏幕内容。
触摸屏输入/输出设备由诸如液晶显示器之类的显示器与触敏覆层构成。由于从液晶显示器透射过构成触摸敏感覆盖的层的光较少,这些输入/输出设备的能见度较差。
因此期望改进输入/输出设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触摸屏显示器可以包括显示设备和位于显示设备之上的触敏覆层。该触敏覆层可以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之上的用于确定对触摸屏显示器的触摸位置的第一和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以及用于将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与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电隔离开的薄膜沉积隔板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底座和耦合至底座的触摸屏显示器。该触摸屏显示器可以包括显示设备和位于显示设备之上的触敏覆层。该触敏覆层可以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之上的用于确定对触摸屏显示器的触摸位置的第一和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以及将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与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电隔离开的薄膜沉积隔板层。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位于底座与触摸屏显示器之间的可操作组件,包括存储器以及与触摸屏显示器和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触摸屏显示器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在包括基板的触敏覆层堆叠(stack)上形成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在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上沉积薄膜隔板层,以及在薄膜隔板层上形成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
附图说明
现在将结合附图,仅作为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某些内部组件的框图;
图2A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简化的顶视图;
图2B是图2A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简化的截面侧视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触摸屏显示器的截面侧视图;
图4是示出了用于制造图3的触摸屏显示器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触摸屏显示器的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理解,在适当的情况下,为了说明的简要和清楚起见,可以在附图之间重复附图标记,以指示相应或相似的元件。另外,为了提供对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完整理解,提出了大量的特定细节。然而,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仍可以实现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在其它实例中,不对公知的方法、过程和组件进行详细描述,以免混淆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同样,该描述不被认为是限定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
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触摸屏显示器以及一种包括触摸屏显示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示例包括诸如寻呼机、蜂窝电话、蜂窝智能电话、无线管理程序(wireless organizer)、个人数字助理、具有无线能力的笔记本计算机之类的移动、或手持无线通信设备。
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先进数据通信能力的双向通信设备,这种先进数据通信能力包括通过收发机站的网络与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或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的能力。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可以能够进行语音通信。依靠便携式电子设备所提供的功能性,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称作数据消息收发设备、双向寻呼机、具有数据消息收发能力的蜂窝电话、无线因特网应用、或数据通信设备(具有或不具有通话能力)。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可以是不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便携式设备,例如手持电子游戏设备、数字相册、数码相机等。
首先参照图1,在图1中示出了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便携式电子设备20包括多个组件,例如控制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整体操作的处理器22。通过通信子系统24执行包括数据和语音通信在内的通信功能。根据任意适合的解压缩技术(例如,YK解压缩以及其它已知的技术)和加密技术(例如使用诸如数据加密标准(DES)、三重DES、或先进加密标准(AES)的加密技术),由解码器26对便携式电子设备20所接收的数据所进行解压缩和解密。通信子系统24从无线网络100接收消息并向该无线网络100发送消息。在这个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标准配置通信子系统24。GSM/GPRS无线网络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并且预计这些标准将最终被增强型数据GSM环境(EDGE)和通用移动电信业务(UMTS)所取代。新标准尚处于制定阶段,但是相信这些新标准将与这里所描述的网络行为类似,并且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将理解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旨在使用未来开发的任何其它适合的标准。根据特别为GSM/GPRS通信所定义的协议,将通信子系统24与无线网络24相连接的无线链路表示一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射频(RF)信道。利用较新的网络协议,这些信道能够同时支持电路交换语音通信和分组交换数据通信。
尽管在一个实施例中与便携式电子设备20相关联的无线网络100是GSM/GPRS无线网络,但是在不同实现中,其它无线网络还可以与便携式电子设备20相关联。例如,可以采用的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包括以数据为中心的无线网络、以语音为中心的无线网络、以及能够通过同一物理基站同时支持语音和数据通信的双模式网络。组合的双模式网络包括但不限于:码分多址(CDMA)或CDMA1000网络、GSM/GPRS网络(如上所述)、以及类似EDGE和UMTS的未来第三代(3G)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的一些其它示例包括WiFi 802.11、MobitexTM和DataTACTM网络通信系统。其它以语音为中心的数据网络的示例包括类似GSM和时分多址(TDMA)系统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网络。处理器22还与附加的子系统相互作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8、闪存30、具有构成触摸屏显示器33的触敏覆层34的显示器32、辅助的输入/输出(I/O)子系统36、数据端口38、扬声器40、麦克风42、短距离通信44、以及其它设备子系统46。处理器22经由电子控制器35与触敏覆层34相互作用。
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一些子系统执行通信相关的功能,而其它子系统可以提供“驻留”或设备上功能。作为示例,显示器32和触敏覆层34均可用于通信相关的功能(例如输入用于在网络100上传送的文本消息)以及诸如计算器或任务列表之类的设备驻留功能。
在网络登记和激活过程完成之后,便携式电子设备20可以通过无线网络100发送和接收通信信号。网络接入与便携电子设备20的订户或用户相关联。根据本实施例,为了识别订户,便携式电子设备20使用被插入到用于与网络进行通信的SIM/RUIM接口50的SIM/RUIM卡48(即,订户识别模块或可移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或RUIM48是一种传统的“智能卡”,可用于识别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订户,并且使便携式电子设备20个人化。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设备20没有SIM卡/RUIM48就不能完全操作用于与无线网络100进行通信。通过将SIM卡/RUIM48插入SIM/RUIM接口50,订户可以访问所有预订的服务。服务可以包括:web浏览和诸如电子邮件、语音邮件之类的消息收发;短消息服务(SMS);以及多媒体消息收发服务(MMS)。更加先进的服务可以包括:销售点、现场服务和销售自动化。SIM卡/RUIM48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信息的存储器。一旦SIM卡/RUIM48被插入SIM/RUIM接口50中,SIM卡/RUIM48耦合至处理器22。为了识别订户,SIM卡/RUIM 48可以包括一些诸如国际移动订户识别码(IMSI)之类的用户参数。使用SIM卡/RUIM 48的优点是订户不必被任何单个的物理便携式电子设备所绑定。SIM卡/RUIM 48还可以存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附加的订户信息,包括记事本(或日历)信息和最近通话信息。备选地,还可以将用户的身份信息编进闪存30中。
便携式电子设备20是电池供电的设备,并且包括用于容纳一个或更多个可再充电的电池54的电池接口52。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电池54可以是具有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智能电池。电池接口52耦合至辅助电池54向便携式电子设备20提供电源V+的调节器(未示出)。尽管当前技术使用电池,但是诸如微型燃烧电池之类的未来技术可以向便携式电子设备20提供电源。
便携式电子设备20还包括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的操作系统56和软件组件58至68。典型地,将处理器22所执行的操作系统56和软件组件58至68存储在诸如闪存30之类的永久性存储器中,该闪存30可以由只读存储器(ROM)或类似的存储元件(未示出)代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将操作系统56和软件组件58至68(例如特定设备应用或其部分)的一部分临时加载到诸如RAM28之类的易失性存储器中。还可以包括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其它软件组件。
通常,在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制造期间,将控制基本设备操作的软件应用子集58(包括数据和语音通信应用)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20上。其它软件应用包括消息应用60,其可以是使得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用户能够发送和接收电子消息的任意适当的软件程序。如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存在消息应用60的各种备选。典型地,将用户发送或接收的消息存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闪存30或便携式电子设备20中的一些其它适合的存储元件中。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发送和接收的消息中的一些远离设备20地存储,例如存储在与便携式电子设备20进行通信的关联主机系统的数据存储器中。
软件应用还可以包括:设备状态模块62、个人信息管理器(PIM)64、以及其它适合的模块(未示出)。设备状态模块62提供永久性,即,设备状态模块62确保重要的设备数据被存储在诸如闪存30之类的永久性存储器中,以便在便携式电子设备20被关闭或断电时不会丢失数据。
PIM 64包括用于组织和管理用户感兴趣的数据项(例如,电子邮件、联系人、日历事件、语音邮件、约会、以及任务项,但不局限于此)的功能。PIM应用具有经由无线网络100发送和接收数据项的能力。可以经由无线网络100将PIM数据项与存储在主机系统中的和/或与主机系统相关联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订户的数据项无缝地结合、同步和更新。这项功能在便携式电子设备20上创建关于这些项目的镜像主机。这在主机系统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订户的办公计算机系统时尤其有利。
便携式电子设备20还包括连接模块66和信息技术(IT)策略模块68。连接模块66实现便携式电子设备20与无线基础设施以及诸如便携式电子设备20被授权与之进行接口的企业系统之类的任何主机系统进行通信所需要的通信协议。
连接模块68包括能够与便携式电子设备20相结合以使得便携式电子设备20能够使用与企业系统相关联的任意数目的服务器的一组API。连接模块66使得便携式电子设备20能够建立与主机系统的端到端安全的、经认证的通信管道。由连接模块66提供接入的应用子集可以用于将IT策略命令从主机系统传送至便携式电子设备20。这可以采用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予以实现。然后,这些指令会被传送至IT策略模块68,以对设备20的配置进行修改。备选地,在一些情况下,IT策略更新还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来进行。
也可以在便携式电子设备20上安装其它类型的软件应用。这些软件应用可以是在制造便携式电子设备20之后所添加的第三方应用。第三方应用的示例包括游戏、计算器、实用程序等。
可以通过无线网络100、辅助I/O子系统36、数据端口38、短距离通信子系统44、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设备子系统46中的至少一个将附加应用加载到便携式电子设备20上。这种应用安装的灵活性增加了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功能性,并且可以提供增强的设备上功能、通信相关的功能、或者二者。例如,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20,安全通信应用可以实现电子商务功能和其它此类财务往来。
数据端口38使订户能够通过外部设备或软件应用设置自己的偏好,并且通过提供到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信息或软件下载而不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来扩展便携使电子设备20的能力。例如,备选的下载路径可用于通过提供安全设备通信的、直接且因此可靠并可信的连接来将加密密钥加载到便携式电子设备20上。
数据端口38可以是能够在便携式电子设备20与其它计算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任何适当的端口。数据端口38可以是串行或并行的端口。在一些实例中,数据端口38可以是USB端口,该USB端口包括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线以及可以提供充电电流以对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电池54进行充电的馈电线。
短距离通信子系统44在不使用无线网络100的情况下提供便携式电子设备20与不同系统或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短距离通信子系统可以包括红外设备以及用于短距离通信的相关电路和组件。短距离通信标准的示例包括由红外数据协会(IrDA)开发的标准、蓝牙、以及由IEEE开发的802.11标准族。
在使用中,诸如文本消息、电子邮件消息、或网页下载之类的接收信号由通信子系统24处理,并且被输入至处理器22。然后,处理器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以向显示器32输出,或备选地向辅助I/O子系统36输出。例如,订户还可以使用形成触摸屏显示器33的显示器32上的触敏覆层34、也可能使用辅助的I/O子系统36来构成诸如电子邮件消息之类的数据项。辅助子系统36可以包括诸如鼠标、跟踪球、红外指纹检测器、或具有动态按钮按压功能的滚轮的设备。还可以提供键盘,例如字母数字键盘和/或电话类型的键盘。所构成的项目可以经由通信子系统24通过无线网络100发送。
对于语音通信,除了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出至扬声器40、以及通过麦克风42产生用于传输的信号之外,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整体操作基本相似。诸如语音消息记录子系统之类的备选的语音或音频I/O子系统还可以在便携式电子设备20上实现。尽管语音或音频信号输出主要通过扬声器40完成,但是显示器还能够用以提供附加信息,例如呼叫方的身份、语音呼叫的持续时间、或其它语音呼叫相关的信息。
现在参考图2A和图2B,图2A和图2B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触摸屏显示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视图。便携式电子设备20包括外壳70,外壳70包括底座72和通过侧壁与底座72隔开的框架74。框架74框住触摸屏显示器装。底座72包括为了插入和移除例如上述的电池54和SIM卡48而可释放地附上的板(未示出)。将理解,例如底座72、侧壁76和框架74可以通过注模形成。使框架74的大小和形状适合框住在其中暴露出触摸屏显示器33以用于通过用户对触摸屏显示器33的触敏覆层34的触摸而进行输入以及在显示设备32上显示输入的窗口。在显示设备32下面提供触摸屏显示器支架75。将包括电子控制器35、处理器22的组件以及包括参照图1的上述其它操作组件容纳在外壳70中,以提供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功能。
现在参照图3,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触摸屏显示器33的典型截面侧视图(未缩放)。触摸屏显示器33是包括显示器设备32(在本实施例中是LCD显示器32)、以及触敏覆层34在内的电容式触摸屏显示器33。触敏覆层34包括多个堆叠的层。在本实施例中,该层包括通过适当的粘合剂固定至LCD显示器32的基板80、沉积在基板80上的地屏蔽层84、第一薄膜沉积隔板层86、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第二薄膜沉积隔板层90、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92、以及通过适当的粘合剂固定至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92的覆盖透镜96。
继续参考图3,同时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基板80是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板。将理解,也可以使用诸如玻璃之类的其它适合的材料或其它适合的绝缘板。
根据本实施例的地屏蔽层84是氧化铟锡(ITO)层,通过例如在基板80上的溅射涂膜而将该ITO层施加至基板80,并且为了将第一和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92与LCD显示器32隔开,将该ITO层接地(步骤110)。将理解,地屏蔽层84可以是用于提供接地的地屏蔽或屏蔽电压馈送的诸如氧化锑锡(ATO)和掺铝氧化锌(ZAO)之类的任何适合的透明材料。
第一薄膜沉积隔板层86是用于将地屏蔽层84与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电隔离开的诸如二氧化硅或氮化硅之类的适合的非导电材料或其它适合的材料的隔板层。第一薄膜沉积隔板层86是通过例如物理气相在地屏蔽层84上沉积适合的厚度的透明薄层,以提供例如100nm与300nm之间的薄的电隔板层(步骤112)。
接着,在第一薄膜沉积隔板层86上形成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步骤114)。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是施加至第一薄膜沉积隔板层86的、并且通过掩模并随之刻蚀掉未掩模区域而形成图案的氧化铟锡(ITO)层。因此,将ITO层设计成例如重复菱形、三角形、条形的适合的图案,或延伸整个触摸屏显示器33的其它适合的图案。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经由以诸如铜或金之类的任何适合的导电材料形成的导电导线连接至图1示出的电子控制器35。将理解,由于可以使用诸如氧化锑锡(ATO)和掺铝氧化锌(ZAO)之类的其它适合的材料,因此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不局限于ITO。
第二薄膜沉积隔板层90由诸如二氧化硅或氮化硅之类的适合的非导电材料或其它适合的材料制成,用于将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与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92电隔离开。第二薄膜沉积隔板层90是通过例如物理气相沉积在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上的透明薄层,以提供薄的电隔板层(布骤116)。
然后,在第二薄膜沉积隔板层90上形成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92(步骤118)。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是施加至第二薄膜沉积隔板层90、并且通过掩模并随之刻蚀掉未掩模区域以形成延伸到整个触摸屏显示器33而形成图案的氧化铟锡(ITO)层。此外,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92的图案通常与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的图案垂直地延伸,并且经由以适合的导电材料形成的导电导线连接至电子控制器35。此外,将理解,由于可以使用诸如氧化锑锡(ATO)和掺铝氧化锌(ZAO)之类的其它适合的材料,因此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不局限于ITO。
触摸屏33上的触摸位置是使用两个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92确定的。利用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92中的一个所确定x位置以及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92中的另一个所确定的y位置,确定触摸屏33上的触摸x和y位置。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92中的每一个响应于用户的触摸而向控制器35提供信号,从而导致每一个电容感受器电路层88、92的电场变化。该信号表示相应的x和y触摸位置中的一个。
最后,透明薄层96用于在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92上提供防护覆盖。根据本实施例的防护覆盖是使用适当的光学粘合剂94固定至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92的表面的透明聚合物透镜(步骤120)。备选地,例如,通过喷涂而不是将预形成的透镜粘附在堆叠上,可以将透明薄层96涂在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92上。
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基板80经由诸如3MTM提供的光学清晰层合粘合剂之类的适当的光学清晰粘合剂82固定至LCD显示器32(步骤122)。
在使用中,在LCD显示器32上显示屏幕,包括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20的用户进行选择的选项或命令。由于电容耦合,每一个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92由电流驱动,以提供基于触摸屏33的用户触摸而变化的电场。电场的变化向控制器3发送信号通知已经发生了触摸,并且在控制器处确定了触摸的x和y坐标。处理器22使用触摸的坐标确定来自LCD显示器32上显示的屏幕的、用户所选择的选项或命令。因此,处理器22基于用户触摸所产生的数据而执行动作。
触摸屏显示器33不局限于确定静态触摸事件的单个位置。相反,还可以确定诸如手指沿着触摸屏显示器33滑动的运动。此外,可以确定在触摸屏显示器33上的多于一个位置处的触摸,并且还可以确定增大或减小手指触摸位置之间的距离的运动。触摸的每种类型的触摸事件和位置(坐标)可以导致在处理器22处启动不同的命令。因此,触摸屏显示器33为用户交互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
现在参照图5,图5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触摸屏显示器33的典型截面侧视图(未缩放)。此外,触摸屏显示器33是包括显示设备32(在本实施例中是LCD显示器32)和触敏覆层43在内的电容式触摸屏显示器33。触敏覆层34包括堆叠的多个层。层包括通过适合的粘合剂82固定至LCD显示器32的基板80、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薄膜沉积隔板层90、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92、以及通过适合的粘合剂94固定至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92的覆盖透镜96。除了没有图5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地屏蔽层和地屏蔽层上的薄膜沉积隔板层之外,本实施例与图3中所示出的类似。取而代之的是,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在基板80上形成。
在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由于控制器35将对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92的读取与LCD扫描同步,以便在刷新LCD显示器的时间段期间执行对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的读取,因此不需要地屏蔽层。应理解,典型的LCD显示器具有40Hz至100Hz的刷新频率。在绘出所有显示在LCD显示器上的线之后,在未绘出LCD显示器32的线的短暂时间段期间执行对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92的读取。因此在绘出线之后(这期间会产生干扰读取的噪声),执行对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88、92的读取。在未绘出线期间,可以随时执行读取。
第一与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之间的薄膜沉积层在两个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之间提供了与第二基板相比非常薄的隔板层。因此,减小了触敏覆层的总厚度,从而由于从LCD显示设备透射过触敏覆层的光线比例较高,而使光学质量得到提高。因此,例如对于背光式显示器,由于需要透射的光较少,因此电源要求也随之下降。
尽管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针对触摸屏显示器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特定实现,但是应理解,对于这些实施例的修改和变化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和范畴之内的。例如,在提供相同功能的同时,许多特征的大小和形状(包括触摸传感器电路层的图案在内)可以不同。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许多其它修改和变化。相信所有的这些修改和变化都在本发明的范畴和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触摸屏显示器,包括:
显示设备;以及
位于显示设备之上的触敏覆层,所述触敏覆层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之上的用于确定对触摸屏显示器的触摸位置的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和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以及薄膜沉积隔板层,所述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位于所述薄膜沉积隔板层的一个表面之上,以及所述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位于所述薄膜沉积隔板层的相对表面上,以便将所述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与所述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电隔离开,所述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覆盖在所述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触摸屏显示器,其中,所述触敏覆层包括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之间的屏蔽。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触摸屏显示器,其中,所述触敏覆层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上提供防护覆盖的覆盖层。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触摸屏显示器,其中,所述覆盖层被粘附在所述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触摸屏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和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锑锡ATO和掺铝氧化锌ZAO中的至少一种的层。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触摸屏显示器,其中,所述基板包括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触摸屏显示器,其中,所述基板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触摸屏显示器,包括地屏蔽层,所述地屏蔽层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第一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触摸传感器电路层电隔离开。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触摸屏显示器,包括位于所述地屏蔽层与所述第一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之间的另一薄膜沉积隔板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触摸屏显示器,其中,所述薄膜沉积隔板层是物理气相沉积隔板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触摸屏显示器,其中,所述薄膜沉积隔板层的厚度范围为100nm至300nm。
12、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底座;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触摸屏显示器,耦合至所述底座;以及
操作组件,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触摸屏显示器之间,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至所述触摸屏显示器和所述存储器。
13、一种用于制造触摸屏显示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包括基板的触敏覆层堆叠中形成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
在所述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上沉积薄膜隔板层;
在所述薄膜隔板层上形成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以使得所述第二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覆盖在所述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屏蔽,并在形成所述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之前,在屏蔽上沉积另一薄膜隔板层,以及
形成所述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包括在所述另一薄膜隔板层上形成所述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电路层上沉积薄膜隔板层包括物理气相沉积所述薄膜隔板层。
CN2008101499736A 2007-10-26 2008-10-24 触摸屏,制造触摸屏显示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95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119406.2 2007-10-26
EP07119406A EP2056186A1 (en) 2007-10-26 2007-10-26 Touch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9520A true CN101419520A (zh) 2009-04-29
CN101419520B CN101419520B (zh) 2011-09-28

Family

ID=38875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997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9520B (zh) 2007-10-26 2008-10-24 触摸屏,制造触摸屏显示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056186A1 (zh)
KR (1) KR20090042725A (zh)
CN (1) CN101419520B (zh)
CA (1) CA2641837A1 (zh)
SG (1) SG15214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9939A (zh) * 2009-12-28 2011-06-29 索尼公司 电容性输入装置以及具有输入功能的电光设备
WO2013037238A1 (zh) * 2011-09-13 2013-03-21 Tsai Hsiung-Kuang 视觉接口系统
CN104103247A (zh) * 2013-04-01 2014-10-15 瑞萨Sp驱动器公司 驱动器ic及显示装置
CN104298942A (zh) * 2014-07-28 2015-01-21 福建鼎恩协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安全保护装置、电子设备及其触摸屏
CN108345402A (zh) * 2017-01-25 2018-07-3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传感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59032A2 (ko) * 2010-06-16 2011-12-22 (주)휴먼전자엔씨 터치센서
DE102018101168A1 (de) * 2018-01-19 2019-07-2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Benutzerschnittstelle für eine Ladesä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4643A (en) 1981-04-29 1983-07-19 Whirlpool Corporatio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ontrol
GB9406702D0 (en) * 1994-04-05 1994-05-25 Binstead Ronald P Multiple input proximity detector and touchpad system
US7154481B2 (en) 2002-06-25 2006-12-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sensor
JP4163054B2 (ja) * 2003-06-23 2008-10-0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9939A (zh) * 2009-12-28 2011-06-29 索尼公司 电容性输入装置以及具有输入功能的电光设备
CN102109939B (zh) * 2009-12-28 2015-08-26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西 电容性输入装置以及具有输入功能的电光设备
WO2013037238A1 (zh) * 2011-09-13 2013-03-21 Tsai Hsiung-Kuang 视觉接口系统
US9335849B2 (en) 2011-09-13 2016-05-10 Hsiung-Kuang Tsai Visual interface system
CN104103247A (zh) * 2013-04-01 2014-10-15 瑞萨Sp驱动器公司 驱动器ic及显示装置
CN104298942A (zh) * 2014-07-28 2015-01-21 福建鼎恩协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安全保护装置、电子设备及其触摸屏
CN104298942B (zh) * 2014-07-28 2017-10-03 福建鼎恩协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安全保护装置、电子设备及其触摸屏
CN108345402A (zh) * 2017-01-25 2018-07-3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传感显示装置
CN108345402B (zh) * 2017-01-25 2021-08-2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传感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42725A (ko) 2009-04-30
CA2641837A1 (en) 2009-04-26
EP2056186A1 (en) 2009-05-06
SG152145A1 (en) 2009-05-29
CN101419520B (zh) 201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95154B1 (ko) 전자 디바이스 및 개별 터치 감지형 영역들을 갖는 터치 스크린
US2009014697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touch screen having discrete touch-sensitive areas
US20090109181A1 (en) Touch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419520B (zh) 触摸屏,制造触摸屏显示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EP2175357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JP4764918B2 (ja) 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ディスプレイ
US861904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US20100085314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N101714059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控制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方法
US2009019336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N101546238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触摸屏显示器及确定同触摸屏显示器的触摸交互的方法
US20100053089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ouchscree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00088653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US944872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ouch-sensitive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selection
US2009018987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touch screen display
CN102177489A (zh) 用于辅助字符呈现和输入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方法
KR102023007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A2679142C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KR101075905B1 (ko) 터치 감지 입력면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사용자 선택 입력을 판정하는 방법
KR101051064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KR20110064289A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KR20110013653A (ko) 휴대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