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8642A - 建筑物迁移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迁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8642A
CN101418642A CNA2008102382147A CN200810238214A CN101418642A CN 101418642 A CN101418642 A CN 101418642A CN A2008102382147 A CNA2008102382147 A CN A2008102382147A CN 200810238214 A CN200810238214 A CN 200810238214A CN 101418642 A CN101418642 A CN 101418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air bag
base
moving method
building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382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8102382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186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18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86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迁移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采取气囊承载建筑物迁移的新工艺,取代现有技术的液压顶升、滚柱(滚轮)或滑靴(滑板)加导轨的行走等方式,不需要导轨和浇筑基础梁,达到缩短建筑物迁移工程周期、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的目的。具体的技术方案:采用气囊作为建筑物顶升、行走的工具,就是在处理完基础的建筑物1的底座2下面放置数条气囊3,气囊3的轴线垂直于迁移方向Q;夯实建筑物牵引通道5,其地面的平面误差不大于150mm,承载力在30t/m2左右,并且允许有小于1∶30的坡度;给气囊3充气后,顶升起建筑物,底座上预埋牵引环4,利用机械设备的牵引,气囊滚动,将建筑物迁移到新位置的基础上。

Description

建筑物迁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迁移方法,属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物迁移的成功案例和与其相关的专利有很多,其方法无外乎是采用液压顶升、滚柱(滚轮)或滑靴(滑板)加导轨的行走等方式。滚柱(滚轮)或滑靴(滑板)对建筑物底座和导轨都属于刚性接触,载荷集中,这种方式对导轨、导轨的基础梁和建筑物底座的刚性和平面度要求很高,浇筑基础梁和铺设导轨再到完工拆除都十分困难;液压顶升点的基础承载强的要求高,顶升点多;施工过程中风险大,容易造成建筑物体损坏,所以迁移的建筑物体的高度、体积受到限制,只能水平迁移,而且迁移的距离不能太远,还不宜做转向迁移,施工周期长,成本高也制约了建筑物迁移的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采取气囊承载建筑物迁移的新工艺,取代现有技术的液压顶升、滚柱(滚轮)或滑靴(滑板)加导轨的行走等方式,不需要导轨和浇筑基础梁,达到缩短建筑物迁移工程周期、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的建筑物迁移方法,采用气囊作为建筑物顶升、行走的工具,就是在处理完基础的建筑物的底座下面放置数条气囊,给气囊0充气后,顶升起建筑物,利用机械设备的牵引,气囊滚动,将建筑物迁移到新位置的基础上。
下面就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对建筑物基础的进行处理,切断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基础,打造一个与建筑物连为一体的底座,该底座起到加固建筑物结构和承载建筑物重量的作用;
清理、夯实建筑物迁移通道的地面,该地面的承载能力在30t/m2左右,平面度误差不大于150mm即可,并且允许有小于1:30的坡度;
在建筑物底座下面摆放数条气囊,气囊的轴线垂直于前进方向,若建筑物需要调转方向,可通过调整气囊的摆放角度来实现;
在建筑物底座侧面预埋牵引环,用于连接牵引钢丝绳;
气囊充气后,顶升起建筑物,利用卷扬机等机械设备的牵引,气囊滚动,将建筑物迁移到新位置的基础上;气囊顶升高度为其直径的20~45%;
给气囊排气,建筑物坐落在基础上,取出气囊;
亦可不取出气囊,将气囊内注入液体材料,降低气囊高度至80mm以下,让气囊永久留在建筑物下面,承载着建筑物,作为防震垫,使建筑物具有抗震能力。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建筑物迁移方法的优点是现有技术所不可比拟的,例如:
1、气囊与建筑物的底座和地面柔性接触,承载面积大,载荷分散,建筑物和地面受力均匀,只要将建筑物迁移通道的地面夯实,做一些常规处理,例如根据该通道将来的用途敷设混凝土或柏油路面或预先筑成其他建筑物的基础等,通道地面只要能承受30t/m2左右的载荷即可;
2、气囊是柔性物体,能在凸凹不平的路面上滚动,建筑物迁移通道的地面平面度误差不大于150mm时,即可保证建筑物的平衡;
3、允许通道有一定的坡度,通过调整气囊的气压可使建筑物保持平衡,使建筑物能向不同的平面迁移;
4、还可以通过调整气囊的摆放角度使建筑物灵活转向;
5、不需要导轨和浇筑基础梁,减少了施工工序,节约建、拆费用,避免建筑垃圾的产生,使建筑物迁移更环保;
6、气囊承载建筑物迁移时的阻力小,用卷扬机牵引,行走速度可达0.5m/min以上;
7、能适用于更大、更高的建筑物迁移;
8、将气囊内注入液体材料,让气囊永久留在建筑物下面,作为防震垫,使建筑物具有抗震能力。
9、施工风险小、周期短、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建筑物牵引转向的示意图
图中:1是建筑物,2是建筑物的底座,3是气囊,4是牵引环,
      5是建筑物迁移通道.
      Q---建筑物迁移方向
      Qb---建筑物迁移调转方向
      a---建筑物转向时气囊的摆放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按顺序将建筑物1地下部分的基础切断;挖开建筑物1的地面,留出浇筑建筑物底座2的空间;夯实其地面,并放入未充气的气囊3,气囊3的轴线垂直于建筑物的迁移方向Q;在气囊3上覆盖刨花板类的浇筑混凝土用的底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上述工作要分多段次进行,将底座筑成一个整体;在底座2上预埋两只牵引环4,牵引环4的抗拉强度为建筑物1重量的3%左右;夯实建筑物牵引通道5,按照迁移通道5将来的用途浇筑混凝土或铺设柏油路面等,通道5地面的平面误差不大于150mm,承载力在30t/m2左右,并且允许有小于1:30的坡度;建造好建筑物新位置的基础;在建筑物1的迁移方向Q的前方设置地锚、滑轮组和卷扬机,钢丝绳与牵引环4连接,总牵引力为建筑物重量的3%左右,建筑物1行走速度控制在0.5m/min左右;在建筑物1前面摆放数条未充气的气囊3做接应,给建筑物底座2下面的气囊3充气,令每个气囊3的压力均衡,气囊3顶升高度为其直径的20~45%时,开动卷扬机牵引建筑物1迁移,气囊3在建筑物底座2下面滚动,当气囊3将要从底座2后面脱出时,给气囊排气,再将气囊搬到建筑物1前面,当建筑物行走到气囊上方再给气囊充气,这样周而复始地倒换气囊,可使建筑物迁移的距离很远;建筑物1到达新位置的基础上,给气囊3排气,建筑物1坐落在基础上。亦可摆放支垫物,令建筑物坐落在支垫物上。
上述实施例中,若采用取出气囊3的方案,可预先在浇筑混凝土底座2时预留出数个灌浆孔,在取出气囊3后通过此孔向底座2与基础的空隙灌浆,亦可在灌浆后取出气囊。
上述实施例中,若采用气囊3作为防震垫永久留在建筑物1底座2下面的方案,则新基础应建造成平台的形式,气囊3排气后,向气囊3内灌注液体材料,使气囊3的压力能满足承载建筑物1重量的要求,气囊3的高度不宜高于80mm。
上述实施例中,亦可在建筑物1的底座2浇筑完成后,再放入气囊3。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调整气囊3的摆放的角度a即可使建筑物1改变迁移方向Qb,建筑物改变方向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Claims (9)

1、建筑物迁移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气囊作为建筑物顶升、行走的工具,就是在处理完基础的建筑物的底座下面放置数条气囊,给气囊充气后,顶升起建筑物,利用机械设备的牵引,气囊滚动,将建筑物迁移到新位置的基础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迁移方法,其特征是:切断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基础,打造一个与建筑物连为一体的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迁移方法,其特征是:清理、夯实建筑物迁移通道的地面,该地面的承载能力在30t/m2左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迁移方法,其特征是:建筑物迁移通道的地面平面度误差不大于150mm,并且允许有小于1:30的坡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迁移方法,其特征是:在建筑物底座下面摆放数条气囊,气囊的轴线垂直于前进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迁移方法,其特征是:建筑物需要调转方向,可通过调整气囊的摆放角度来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迁移方法,其特征是:气囊顶升高度为其直径的20~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迁移方法,其特征是:将气囊内注入液体材料,承载着建筑物,作为防震垫,让气囊永久留在建筑物下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物迁移方法,其特征是:作为防震垫的气囊高度降低至80mm以下。
CNA2008102382147A 2008-12-10 2008-12-10 建筑物迁移方法 Pending CN1014186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2382147A CN101418642A (zh) 2008-12-10 2008-12-10 建筑物迁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2382147A CN101418642A (zh) 2008-12-10 2008-12-10 建筑物迁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8642A true CN101418642A (zh) 2009-04-29

Family

ID=40629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2382147A Pending CN101418642A (zh) 2008-12-10 2008-12-10 建筑物迁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1864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6843A (zh) * 2012-08-15 2012-11-14 上海同力建设机器人有限公司 滑移设备及其滑移方法
CN106320737A (zh) * 2016-08-30 2017-01-11 浙江鎏增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古建筑物整体顶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6843A (zh) * 2012-08-15 2012-11-14 上海同力建设机器人有限公司 滑移设备及其滑移方法
CN106320737A (zh) * 2016-08-30 2017-01-11 浙江鎏增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古建筑物整体顶升方法
CN106320737B (zh) * 2016-08-30 2019-02-12 浙江鎏增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古建筑物整体顶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5573B (zh) 隧道掘进机的吊装施工方法及吊装平移组合设备
CN100587165C (zh) 装配式支架原位现浇制梁施工方法
CN101230785B (zh) 大断面、多断面隧道衬砌施工方法
CN104631333B (zh) 拱桥小横梁、小纵梁及桥面板现浇施工移动吊架及方法
CN101260650B (zh) 50m/1430t双幅整体箱梁架设工艺
CN102140779B (zh) 一种移动式现浇支架及箱梁现浇支架移动施工方法
CN106978784A (zh) 一种大跨径公路悬索桥拆除施工方法
CN104481552B (zh) 特大溶洞洞顶落石防护施工方法
CN105201011A (zh) 一种复合锚定板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1775811A (zh) 大型钢吊箱、围堰气囊下水方法
CN104314006B (zh) 面向大吨位顶推工程的高性能滑移装置
CN110904969A (zh) 一种高陡边坡板廊结构混凝土浇筑滑模系统
CN102926388B (zh) 一种用于深基坑开挖的运土装置的运土方法
CN106759471A (zh) 一种废旧轮胎构成的拱形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611713U (zh) 一种承台式桩板墙结构
CN109505309A (zh) 一种管廊节段的移位系统及应用移位系统的管廊安装方法
CN101418642A (zh) 建筑物迁移方法
CN106480826B (zh) 单线箱梁墩顶现浇横移施工工法
CN102071641A (zh) 水泥梁驮运桥机布支腿式运架一体架桥机及其架桥工法
CN107447771A (zh) 一种陆上承台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8324864U (zh) 预留盾构下穿通道明挖隧道体系
CN202809475U (zh) 全液压全自动控制隧道仰拱栈桥
CN202148145U (zh) 地轨式龙门吊
CN204224990U (zh) 面向大吨位顶推工程的高性能滑移装置
CN204551267U (zh) 拱桥小横梁、小纵梁及桥面板现浇施工移动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