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4066B -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4066B
CN101414066B CN2008101764661A CN200810176466A CN101414066B CN 101414066 B CN101414066 B CN 101414066B CN 2008101764661 A CN2008101764661 A CN 2008101764661A CN 200810176466 A CN200810176466 A CN 200810176466A CN 101414066 B CN101414066 B CN 1014140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ignal pad
liquid crystal
adhesive linkage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64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4066A (zh
Inventor
钟德镇
廖家德
简廷宪
张少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764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14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14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4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4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4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具有该液晶显示模组的液晶显示器,其中,上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粘接层和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外围驱动电路,所述粘接层完全贴附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信号垫上的接点上,且所述粘接层在所述接点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接点的长度;所述外围驱动电路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液晶显示面板实现电性连接。由于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粘接层在接点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接点的长度,保证了粘接层对接点的完全覆盖,从而可有效防止金属腐蚀对液晶显示面板的品质的影响。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具有该液晶显示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低电压操作、无辐射线散射、重量轻以及体积小等传统阴极射线管所制造的显示器无法达到的优点,成为近年来显示器研究的主要课题。
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流程可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制程、液晶盒(Cell)制程以及构装制程。其中构装制程包括将液晶显示面板与驱动电路进行电性连接。目前的驱动电路构装方式包括卷带式自动接合(TAB,Tape Automated Bonding)技术、外引脚接合(OLB,OuterLead Bonding)技术、玻璃上芯片(COG,Chip on Glass)技术、膜上芯片(COF,Chip on Film)技术等。
在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形成有用于连接驱动电路的数个接点,接点通过接触孔与信号垫(PAD)电性连接,接点通常为氧化铟锡(ITO),信号垫一般由金属(例如,铝)制成。然而,在上述的驱动电路的构装技术中,经常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上述接点暴露在外,因此,接点和信号垫不可避免会受到例如空气、水气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又因为信号垫通过接触孔与接点连接,因此,外界环境因素将会透过接触孔影响信号垫,信号垫将会在与接点的接触处发生电化学腐蚀(即金属腐蚀),从而将影响到液晶面板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具有该液晶显示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其能够有效防止金属腐蚀对液晶显示面板的品质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粘接层和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液晶显示面板实现电性连接,在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上设有接点、连接信号线的信号垫以及隔离接点和信号垫的绝缘层,接点通过接触孔与信号垫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粘接层贴附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接点上,且所述所述粘接层在所述接点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接点的长度,从而在接点延伸方向的上、下边缘分别大于接点在其延伸方向的上、下边缘,以实现粘接层对接点的完全覆盖。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液晶显示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综上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具有该液晶显示模组的液晶显示器。在上述的液晶显示模组中,由于粘接层在所述接点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接点的长度,因此使得粘接层与接点的上、下边缘之间均具有一个设定的间隔,保证了粘接层对接点的完全覆盖,从而可有效防止金属腐蚀对液晶显示面板的品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其中揭示了粘接层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贴附位置。
图2为沿着图1的A-A线的部分截面图,其中揭示了数据垫与数据接点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以及粘接层覆盖数据接点的情况。
图3为沿着图1的B-B线的部分截面图,其中揭示了栅极垫与栅极接点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以及粘接层覆盖栅极接点的情况。
图4为图1中的粘接层与数据接点贴附的部分平面放大示意图。
图5为由于切割而导致的金属腐蚀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防止金属腐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1和与液晶显示面板电性连接的外围驱动电路(未图示),外围驱动电路例如可以为膜上芯片(COF)。
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彩色滤光片基板12和密封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和彩色滤光膜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图中未示出)。彩色滤光片基板12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的重叠区域为显示区域120,而未被彩色滤光片基板12覆盖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的外围区域为非显示区域100。在非显示区域100中,形成有数个接点,其中接点包括多个数据接点106a和多个栅极接点106b。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这些接点106a、106b的材质为氧化铟锡(ITO)等导电材料,是在制作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的像素电极(未示出)的过程中一并形成的。
图2和图3揭示的数据垫102a和栅极垫102b分别是在制作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的数据线和栅极线的过程中一并形成的,二者位于不同层。当然,图2和图3所揭示的内容仅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垫102a和栅极垫102b亦可以位于同一层,例如,数据垫102a和栅极垫102b亦可以是在制作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的数据线或者栅极线的过程中一并形成的。如图2和图3所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包括一玻璃衬底101,在玻璃衬底101上依次形成有多条栅极线(未示出)、栅极绝缘层103、多条数据线(未示出)、钝化层104和多个像素电极。在非显示区域100的玻璃衬底上还形成有数个信号垫(PAD),其中信号垫包括对应连接数据线的多个数据垫102a和对应连接栅极线的多个栅极垫102b。数据垫102a与数据接点106a之间隔有绝缘层(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为钝化层104),每个数据垫102a通过接触孔105与对应的数据接点106a电性连接。栅极垫102b与栅极接点106b之间隔有绝缘层(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为栅极绝缘层103和钝化层104),每个栅极垫102b通过接触孔105与对应的栅极接点106b电性连接。
在制作完液晶显示面板1之后,需要将液晶显示面板1与其外围驱动电路进行电性连接,该过程称之为外引脚接合(OLB,Outer Lead Bonding)过程。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OLB方法是通过粘接层20将液晶显示面板1与外围驱动电路进行电性连接。
参照图1至图3,将粘接层20分别贴附于液晶显示面板1的非显示区域100中的数据接点106a和栅极接点106b上,然后再将外围驱动电路置于上述粘接层之上,并使外围驱动电路上的集成电路(IC)芯片引脚分别与液晶显示面板1上的数据接点和栅极接点一一对位,然后再通过压合的方式使得外围驱动电路与液晶显示面板1之间实现电性连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粘接层例如可以为异方性导电膜(ACF,Anisotropic Conductor Film),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亦可谓其他类似的密封胶。
更进一步,为了防止在粘接层20的贴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贴附误差和制造误差等原因而导致的粘接层不能完全覆盖接点的情况,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通过设定上述粘接层20的宽度,使得该粘接层20在接点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接点的长度,从而使得该粘接层20在接点延伸方向的上、下边缘分别大于接点在其延伸方向的上、下边缘,以实现粘接层20对接点的完全覆盖。例如,图4为粘接层与数据接点贴附的部分平面放大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粘接层20能够将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垫上的数据接点完全覆盖,设数据接点106a的长度为i,将粘接层20在数据接点106a延伸方向的宽度设为L,其中L大于i。设粘接层20和数据接点106a的上边缘之差为D1,粘接层20和数据接点106a的下边缘之差为D2,则粘接层20在数据接点106a延伸方向的宽度与数据接点106a的长度之间的差值为(D1+D2),因此有:L=i+D1+D2,其中,D1和D2均大于0。所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i的值固定时,可通过预先设定D1和D2的值的方式来设定L的值。由于L大于i且D1和D2均大于0,因此上述粘接层20的上、下边缘都将分别超出数据接点106a的上、下边缘,从而可保证粘接层20能够完全覆盖数据接点106a,进而可防止因数据接点106a暴露在外而可能与数据垫102a在接触处发生的金属腐蚀。以上是结合图示对粘接层完全覆盖数据接点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的,同样的方式仍然适用于粘接层贴附栅极接点的情况,故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粘接层20和接点的上边缘之差D1和所述的粘接层20和接点的下边缘之差D2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所述的信号垫(PAD)为栅极垫或者/以及数据垫;所述的接点由耐腐蚀的材料制成,而所述耐腐蚀的材料可为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由ITO制成的电极称为ITO电极,由IZO制成的电极称为IZO电极。
较佳的,考虑到溢胶量(一般为100微米)、贴附误差(一般为±50微米)和加工误差(一般为±150微米)等因素,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将上述的粘接层20和接点的上边缘之差D1或者粘接层20和接点的下边缘之差D2的值设为小于等于300微米(μm),从而既可以保证粘接层能够完全覆盖信号垫,同时也不会因为粘接层涂覆太多而导致可能溢出膜上芯片(COF)或玻璃衬底边造成污染。此时,而粘接层的宽度L的取值范围可为1.1~1.2毫米(mm)。
在实际应用情况中,除了由于粘接层无法完全覆盖接点而发生的金属腐蚀外,还有可能发生由于切割而导致的金属腐蚀。图5为由于切割而导致的金属腐蚀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制造好的液晶显示器面板在出厂时还须经由一道检测工序,以检测该液晶显示面板中各像素(pixel)是否工作正常。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四周需要对检测电路进行布线,其中最常用的布线方式为杆状短路布线(shoring-bar layout),即利用相应的短路棒301将信号垫引线302连接到外围检测电路。当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完成检测后,外围的检测电路沿着如图所示的切割线303被切下,以进行后续的工艺制程。此时,信号垫引线302的切断面将会暴露于空气中,空气中的水气将进入该切断面,由于信号垫引线302一般由金属(例如,钼、铝)制成,容易与空气中的水气发生化学腐蚀,因此信号垫引线302的切断面上易发生金属腐蚀;并且,该腐蚀会进一步向信号垫304处扩散,甚至腐蚀到栅极线/数据线,以致影响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品质。
为了更好地防止上述金属腐蚀对液晶显示面板的品质的影响,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使得所述粘接层在接点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接点的长度的同时,还可进一步地通过对信号垫的改造来进一步防止金属腐蚀扩散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防止金属腐蚀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所述的信号垫采用了桥型设计结构,因此,所述的信号垫将由第一信号垫部401和第二信号垫部402构成,并且第一信号垫部401和第二信号垫部402通过由具有耐蚀的材料(例如,ITO或IZO)形成的接点403电性连接,其中,第一信号垫部401通过接触孔404电性连接接点403,第二信号垫部402通过接触孔405电性连接接点403。在进行上述电路测试时,外围检测信号可经过第一信号垫部401、通过接触孔404传输到接点403,再通过接触孔405输入到第二信号垫部402后对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进行测试,因此上述采用桥型设计结构的信号垫仍具有与采用原有结构的信号垫同样的性能。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信号垫部401和第二信号垫部402可由单层的钼、或者单层的铝、或者钼铝复合层的金属层制成。此外,第一信号垫部401和第二信号垫部402可以是由同一金属层形成,也可以是由不同金属层形成,当第一信号垫部401和第二信号垫部402由不同金属层形成时,第一信号垫部401和第二信号垫部402之间设有绝缘层(图6中未示出)。
由图6可知,当完成上述短路棒测试后,即使信号垫引线302的切断面因暴露于空气中而发生金属腐蚀,并向信号垫的第一信号垫部401扩张时,由于第一信号垫部401与第二信号垫部402在位置关系上是分开的,即第一信号垫部401与第二信号垫部402本身并不电性相通,它们之间是断开的,且作为中间桥梁来实现第一信号垫部401与第二信号垫部402的电性相通的接点403是由耐腐蚀的材料制成的,在空气中难以被腐蚀,所以即使腐蚀已经扩张到第一信号垫部401处,但再向第二信号垫部402腐蚀的路径将被接点403阻断,从而保护了第二信号垫部402及后面的信号线。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信号垫引线为栅极引线或者/以及数据引线;所述的信号垫(PAD)为栅极垫或者/以及数据垫。
由上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由于粘接层在接点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接点的长度,因此使得粘接层与接点的上、下边缘之间均具有一个设定的间隔,保证了粘接层对接点的完全覆盖,从而可有效防止金属腐蚀对液晶面板的品质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粘接层和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通过所述粘接层与液晶显示面板实现电性连接,在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上设有接点、连接信号线的信号垫以及隔离接点和信号垫的绝缘层,接点通过接触孔与信号垫进行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层贴附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接点上,且所述粘接层在所述接点延伸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接点的长度,从而在接点延伸方向的上、下边缘分别大于接点在其延伸方向的上、下边缘,以实现粘接层对接点的完全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层和所述接点在接点延伸方向的上边缘距离之差或粘接层和所述接点在接点延伸方向的下边缘距离之差小于等于30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层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1.1~1.2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层为异方性导电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种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垫由第一信号垫部和第二信号垫部构成,并且第一信号垫部和第二信号垫部通过接点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垫为连接栅极线的栅极垫或者/以及连接数据线的数据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点由耐腐蚀的材料制成所述耐腐蚀的材料为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垫部和所述第二信号垫部由同一金属层形成,或者
所述第一信号垫部和所述第二信号垫部由不同金属层形成,在所述第一信号垫部和所述第二信号垫部之间设有绝缘层。
9.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
CN2008101764661A 2008-11-13 2008-11-13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Active CN101414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64661A CN101414066B (zh) 2008-11-13 2008-11-13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64661A CN101414066B (zh) 2008-11-13 2008-11-13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4066A CN101414066A (zh) 2009-04-22
CN101414066B true CN101414066B (zh) 2010-06-02

Family

ID=40594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64661A Active CN101414066B (zh) 2008-11-13 2008-11-13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140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6037B (zh) * 2012-07-12 2016-06-1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接触垫、平板图像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KR20180091994A (ko) * 2017-02-07 2018-08-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7589573A (zh) * 2017-08-25 2018-01-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0488541A (zh) * 2019-08-20 2019-11-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2071197B (zh) * 2020-09-09 2023-11-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17531B (zh) * 2020-09-14 2022-07-2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450657B (zh) * 2021-06-30 2023-02-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装置制备方法及曲面显示装置制备装置
US20230127776A1 (en) * 2021-08-31 2023-04-27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7941A (zh) * 2005-04-04 2006-10-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7941A (zh) * 2005-04-04 2006-10-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4066A (zh) 2009-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4066B (zh)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US788930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237027B (zh) 显示面板及其测试方法
US8305542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with improved test terminals
JP605101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10042473B4 (de) Flüssigkristall-Anzeigevorrichtung mit integrierter berührungsempfindlicher Tafel
US6587162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10455693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remaining portion of inspection line with cut edge
US7724019B2 (en) Active device array substrate
US2009024442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rray Substrate and Mother Glass Thereof
KR20000077275A (ko) 검사용 콘택 패드를 구비한 액정 표시장치
CN110416264A (zh) 显示装置的绑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US740325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nspecting method of bonding state betwe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rive IC
US7742141B2 (en) Flat-panel display devices including marking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7705353B2 (en) Bonding pad, active device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209765229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05158996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030137629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4752442A (zh) 一种阵列基板
KR101682363B1 (ko) 평판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308773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164669B2 (ja) 電気光学パネル、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した電子機器
KR20070001702A (ko) 박막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50068290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030024359A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동 집적회로 부착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