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26B - 等离子割炬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割炬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26B
CN1014126B CN 89105657 CN89105657A CN1014126B CN 1014126 B CN1014126 B CN 1014126B CN 89105657 CN89105657 CN 89105657 CN 89105657 A CN89105657 A CN 89105657A CN 1014126 B CN1014126 B CN 10141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electrode
pipe
cathode tube
cutting to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891056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44A (zh
Inventor
欧阳群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 No6 Ministry Of Nuclear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Inst No6 Ministry Of Nuclear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 No6 Ministry Of Nuclear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Inst No6 Ministry Of Nuclear Industry
Priority to CN 8910565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26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割炬,特别是数控等离子割炬,由电极、喷嘴及其电路系统、气路系统及水路系统组成,主要技术特征及其效果是:(1)使压力水流冷却电极与喷嘴后,分别通过下喷嘴、压盖与外套形成内、外两层管状水流,包围弧柱,喷到割件上,既有效地进行了消烟、除尘、遮光,又充分地冷却了割件。(2)使电极为双锥度的锥体,既保证了起弧可靠,又消除了“双弧”现象。(3)使管接头以轴向布置在割炬上端部,并用绝缘盖盖住,既美观,又安全。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割炬,特别是数控等离子割炬,由电极、喷嘴及其电路、气路及水路系统组成。属于电弧切割领域。
等离子切割,一般都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作业环境问题,因为产生大量烟尘、强光和有害气体,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带来社会公害。据测定,等离子切割时产生的烟雾状微粒非常小,其粒径平均值为0.7微米的占50%,如图1所示,产生的烟尘量随切割材料、切割厚度等而变化,大约为3-10毫克/分钟,在同等条件下,空气等离子切割产生的烟尘量较大,如图2所示。
其次是切割面质量问题,尤其是切割面垂直度与热影响区问题。因为切割面倾斜,使适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割件冷却不充分,形成热影响区,产生热变形。
为了消除切割烟尘,充分冷却割件,目前国内外一般采取三种措施。
一是配置集尘系统或集尘装置。这就是在切割系统中增加一个集尘系统或集尘装置。该系统又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的如图3所示,集尘系统由排烟槽、风机和集尘器组成。移动式的如图4所示,集尘装置由小型电气集尘机与袋式过滤器组成。如日本天野公司 产FC-45等离子专用集尘机,其性能如下:
电源    φ3    200V    50/60HZ    2.2KW
风量 20m3/min
袋滤器面积 11.7m2
尺寸(宽×长×高)mm    1022×1080×1828
重量    250kg
价格    约20余万元/台
国内外对焊割领域的消烟除尘,主要是采取通风措施。近年来,在焊接领域使用了一些消烟除尘装置,如焊接烟尘净化机、焊接烟尘除毒器、焊接烟尘吸收器,跟踪式电焊消烟器等。
上述种种措施,虽然消烟除尘效果较好,但是系统复杂、使用不便,也不经济。
二是采用水下切割方法。这种方法效果好,但能量损失大,而且使用、管理不便。
三是配置喷水装置。这就是在割炬外面接一根泄水管。CN    85200541U介绍了一种割炬,带有紧跟割炬前进并冷却割件的阴极冷却水泄水装置,如图5(a)所示割炬剖视图如图5(b)所示。
该割炬在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消烟除尘作用很小。用这种割炬切割不锈钢板,只要连续切割10分钟左右,室内便被黄色烟雾笼罩。实践中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是因为 上喷嘴端面切向槽(6)很窄很浅,进入槽中的水压很低,水量很小,而进入喷道(9)中的等离子气流温度很高,压力也很高,加之喷道(9)直径也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切向槽(6)中的水只能是对上喷嘴端部进行冷却,根本不可能以液态旋切进入喷道(9)包围弧柱。另外,由下喷嘴小孔(8)出来的水,其作用主要是冷却工件,其次是压缩电弧,消除少量切割烟尘,由此可知,该割炬实质上只有一层水幕罩起到一点消烟除尘作用。
(2)不能切割曲线。当切割圆形、椭圆形及直线与曲线组合形割件时,无法调整泄水管,不能进行切割作业。
(3)使用不方便。当进行直线切割时,为了冷却切口,每改变一次切割方向,必须靠人工调整一次泄水管,并且泄水管的调整还受到管道限制。
(4)使用不安全。管接头多,共有四个,其中三个沿径向不同角度布置,所以调整泄水管时,容易造成短路。尤其是将割炬安装在数控等离子切割机上使用时,因管路紊乱,更容易与其Z轴夹持机构相碰而形成短路。
为了提高切割面垂直度,国内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提高电极与喷嘴的同心度,提高割炬安装的垂直度,以及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使其相互匹配。这些措施有较好效果,但有时也不可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等离子割炬,在既不配置集尘系统或集尘装置,也不配置泄水装置,既不增加零件,也不增加成 本的前提下,使割炬本身具有消烟、除尘、遮光及充分冷却割件的作用,而且既能方便地切割直线,也能方便地切割曲线。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还有:通过零件结构及联接关系设计,提高切割面垂直度,防止切割面倾斜,提高割炬的通用性及安全性,使其既能装在小车上,也能装在切割机上,并且不论什么场合,都能防止短路事故,保证人身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达到的。
改进冷却系统设计。使压力水流冷却电极与喷嘴经流路降压后,分别通过下喷嘴、压盖与外套形成内、外两层管状水流,罩住电弧,并流到割件上。
改进电极结构设计,使电极为带有双锥度的锥体,上锥角为10°<β<18°,下锥角为36°<α<44°。
改进管接头设计。首先是取消泄水装置接头,其次是冷却水管和工作气管接头,都以轴向布置在割炬上端部,再加上绝缘盖盖住。
采用上述结构的割炬,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结构简单、功能齐全
由于割炬在切割过程中,冷却喷嘴和电极的压力水流,由割炬头排出后都形成管状水流,层层包围弧柱,喷到割件上,不仅充分冷却了电极、喷嘴和割件,防止割件产生热变形,而且还达到了消烟除尘、遮光的目的,既有利于人体健康,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又由于这种效果是通 过割炬零部件结构及其联接关系设计实现的,因此,节省了大型的集尘系统和复杂的集尘装置,节约了大量资金。
(2)操作简单,用途广泛
因为由割炬头喷出的管状水流始终包围弧柱,所以,不论切割方向怎样变化,都不需要调整泄水装置之类的辅助操作。因此,既可方便地进行直线切割,又可方便地进行曲线切割。
(3)电弧集中,垂直度好
由于设计了双锥电极和起弧区,改进了喷嘴冷却水流路设计,所以,起弧率达100%,而且消除了“双弧”现象,电弧弧柱集中,提高了切口垂直度,尤其是切割圆形类割件,效果更为明显。当切割10毫米厚钢板时,切口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毫米。
(4)管道集中,安全性高
由于少了一个管接头(泄水管),并且改善了配置,使三个管接头都以轴向布置在割炬上端部,便于用绝缘盖盖住,不仅外形美观,而且使用安全,尤其是适合于用在数控切割机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附图。
图1为等离子切割烟尘粒度分布图。
图2为等离子切割烟尘量比较图。
图3为固定式消烟除尘系统图。
图4为跟踪式专用集尘机示意图。
图5(a)为CN    85200541U割炬主视图。
图5(b)为CN    85200541U割炬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割炬主视图。
图7为图6中A-A剖面图。
图8为图6中B-B剖面图。
图9为图6中B-B剖面图。
图10为图6中电极主视图。
下面根据附图6-10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该割炬由下喷嘴(1)、上喷嘴(4)、电极(5)及其冷却水路系统、电路系统及气路系统组成。
电极(5)的冷却水路系统结构为:电极(5)利用螺纹连接在阴极管(13)的下端,阴极管(13)上部带有两个O型密封圈(9)与出水孔(13-α),阴极管(13)、管接头(15、18)利用螺纹连接在绝缘调节件(14)上,阴极管(13)中心装有水针管(8)、绝缘套(16)及管接头(17)而形成一个部件,再将此部件装入绝缘套(11)中,在绝缘套(11)上依次连接有调节套(12)、带软导线的阳极环(7)、上喷嘴(4)及套管(6),套管(6)下端利用螺纹连接在压盖(2)上,压盖(2)内腔套有O型密封圈(3)的下喷嘴(1),压盖(2)外圆柱面带有多个出水槽(2-α),套管(6)上端利用螺纹连接在绝缘套(11)上。
冷却喷嘴(1、4)的压力水流,由管接头(15)依次进入套管(6)内腔、上喷嘴(4)与下喷嘴(1)之间的环形空腔,以及上喷嘴(4)螺旋槽、下喷嘴 (1)的环形槽,通过下喷嘴(1)上的出水孔(1-α),形成第一层管状水流,包围弧柱,喷到割件上。
冷却电极(5)的压力水流,由管接头(17)下降至装在阴极管(13)中的水针管(8)下端,以冷却利用螺纹连接在阴极管(13)下端的电极(5),然后沿水针管(8)与阴极管(13)之间的空腔上升,横穿阴极管(13)的出水孔(13-α),进入阴极管(13)与绝缘套(11)之间的环形槽(13-b)(图7),又横穿绝缘套(11)的出水孔(11-α),进入绝缘套(11)与外套(10)之间的空腔,沿着利用螺纹连接在绝缘套(11)下端的套管(6)与外套(10)之间的空腔,通过利用螺纹连接在套管(6)下端的压盖(2)外圆柱面上的多个出水槽(2-α)(图8),形成第二层管状水流,包围弧柱,流到割件上。
形成管状水流的出水槽(2-α),除图8所示结构外,还可以将出水槽(2-α)改成一个管状空腔(图9)。
外套(10)的内腔是冷却水向外喷出的通道,外表面是与切割机或小车夹持装置的连接面,为保证安全,采用了绝缘材料。
电路系统为阳极(喷嘴)管接头(15),通过螺纹拧在绝缘调节件(14)上,该接头带圆柱面的一端插入绝缘套(11)的内孔,以保证在调节电极(5)与上喷嘴(4)的间隙时,冷却水不致外泄。套管(6)上端通过螺纹与绝缘套(11)联接,同时将焊有软导线的阳极环(7)紧压在套管(6)上。而套管(6)的下端通过螺纹与压盖(2)联接,当拧压盖(2)时,压盖(2)则带动装有O型圈(3)的下喷嘴(1),使上喷嘴(4)紧压在具有定心配合的绝缘套(11)的下端。此时,阳 极电流通过压紧在管接头(15)上的软导线经阳极环(7)、套管(6)、压盖(2)、下喷嘴(1)传到上喷嘴(4)上。
阴极管接头(17)带有绝缘套(6),与阴极管(13)上端部连接,而电极(5)通过螺纹与阴极管(13)下端连接。这样,阴极电流经管接头(17),阴极管(13)传到电极(5)上。
电极(5)的结构为具有双锥度的锥体,如图10所示。其上锥角β=14°,下锥角α=42°。
由于调节套(12)下端设计有台阶并套在绝缘套(11)上端台阶上,当旋转调节套(12)时,带动绝缘调节件(14)上下移动,而完成电极(5)与上喷嘴(4)间隙的调整。
工作气体流路为:因为管接头(18)的螺纹拧在绝缘调节件(14)上,管接头下端的圆柱面插入绝缘套(11)的另一小孔内,以保证调节上喷嘴(4)与电极(5)的间隙时,工作气体不致外泄。所以,工作气体由管接头(18)进入绝缘套(11)内的孔道(11-6),经阴极管(13)外缘空腔和阴极管(13)下端部的矩形螺纹,至电极(5)与上喷嘴(4)之间的空腔,通过上喷嘴(4)小孔喷出。
上述管接头(15、17、18)均以轴向布置在割炬上端部,并用绝缘盖盖住,这样就使所有管接头与外界绝缘,防止了短路事故,既美观,又安全。

Claims (5)

1、一种等离子割炬,包括下喷嘴(1)、压盖(2)、上喷嘴(4)、电极(5)、管接头(15、17、18),其中冷却喷嘴(1、4)的压力水流,由管接头(15)进入套管(6)内腔,至上喷嘴(4)和下喷嘴(1)之间的环形空腔,又经上喷嘴(4)端部螺旋槽,下喷嘴(1)孔底的环形槽,由下喷嘴(1)上的出水孔(1-a)喷出,形成第一层管状水流,包围弧柱,喷到割件上,其特征是冷却电极(5)的压力水流,由管接头(17)进入,经装在阴极管(13)中的水针管(8)下端,至利用螺纹连接在阴极管(13)下端的电极(5),然后沿水针管(8)与阴极管(13)之间的空腔上升,横穿阴极管(13)的出水孔(13-a),进入阴极管(13)与绝缘套(11)之间的环形槽(13-b),又横穿绝缘套(11)的出水孔(11-a),进入绝缘套(11)与外套(10)之间的空腔,沿着利用螺纹连接在绝缘套(11)下端的套管(6)与外套(10)之间的空腔,通过利用螺纹连接在套管(6)下端的压盖(2)外圆柱面上的多个出水槽(2-a)、形成第二层管状水流包围弧柱,流到割件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炬,其特征是出水槽(2-α)可以制成管状空腔。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割炬,其特征是电极(5)为具有双锥度的锥体,其上锥角为10°<β<18°,下锥角为36°<α<44°。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割炬,其特征是管接头(15、17、18)以轴向布置在割炬上端部、并用绝缘盖盖住。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割炬,其特征是管接头(15、17、18)以轴向布置在割炬上端部,并用绝缘盖盖住。
CN 89105657 1989-01-17 1989-01-17 等离子割炬 Expired CN1014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9105657 CN1014126B (zh) 1989-01-17 1989-01-17 等离子割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9105657 CN1014126B (zh) 1989-01-17 1989-01-17 等离子割炬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44A CN1040944A (zh) 1990-04-04
CN1014126B true CN1014126B (zh) 1991-10-02

Family

ID=4856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9105657 Expired CN1014126B (zh) 1989-01-17 1989-01-17 等离子割炬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1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175548U1 (ru) * 2016-03-28 2017-12-08 Гипертерм, Инк.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лазменно-дуговой резки, расходные компоненты и способы работы
CN108406065B (zh) * 2018-05-15 2020-07-03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子设备用等离子切割枪操作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44A (zh) 1990-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0149C (zh) 制备铅蓄电池的方法以及制备铅蓄电池的夹具
KR200478396Y1 (ko) 노즐 보호캡, 노즐 보호캡 홀더 및 이를 구비한 아크 플라즈마 토오치
CA1086833A (en) Method of and device for plasma-mig welding
CN1007561B (zh) 高强度发射装置
CN107186322B (zh) 半裂式空心钨极同轴送丝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枪
CN1014126B (zh) 等离子割炬
US6498316B1 (en) Plasma torch and method for underwater cutting
CN107186902A (zh) 一种静电喷雾线锯切割机
CN2044201U (zh) 等离子割炬
GB2565083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lasma cutting of work pieces
CN207014581U (zh) 一种静电喷雾线锯切割机
CN214602542U (zh) 一种激光焊接环形气体保护罩
CN219293010U (zh) 一种激光焊接头
JPH0211277A (ja) 水槽中でのプラズマ溶断方法とその装置
CN1179123A (zh) 等离子焰炬
CN2168680Y (zh) 新型等离子焊炬
CN214046099U (zh) 一种发射等离子火焰的电浆喷头
CN108772619A (zh) 一种气流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枪
CN218926523U (zh) 一种钛合金焊接枪头
CN117673665B (zh) 一种电池激光焊接除尘吹气保护装置
CN212600926U (zh) 一种旋转调节式锥度零件加工用磨削装置
CN217163678U (zh) 一种焊接废气处理设备
CN220092471U (zh) 等离子切割排烟器
CN2115854U (zh) 空气等离子内循环水冷却金属切割枪
CN215846313U (zh) 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