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1899B - 一种血管内涂层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管内涂层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11899B CN101411899B CN2007100471230A CN200710047123A CN101411899B CN 101411899 B CN101411899 B CN 101411899B CN 2007100471230 A CN2007100471230 A CN 2007100471230A CN 200710047123 A CN200710047123 A CN 200710047123A CN 101411899 B CN101411899 B CN 1014118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ating
- layer
- stent
- blood vessel
- chitos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入治疗医用产品,具体涉及一种新的血管内涂层支架。它包括:支架体和涂层,所述涂层包括在支架体表面上涂覆形成的聚合物底层和在聚合物底层表面上涂覆形成的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其中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交替排列。本发明的支架涂层是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制备而成的,具有与血液更好的相容性,可以降低支架术后心脏血管晚期再狭窄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入治疗医用产品,具体涉及一种新的血管内涂层支架,尤其是利用丝素肽和几丁糖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方法对金属表面进行改性,使其与血液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可以降低支架术后心脏血管晚期再狭窄率。
背景技术
1987年,Sigwart等首次将血管内金属支架用于冠状动脉,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治疗血管堵塞性疾病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冠状动脉支架是一种由金属不锈钢材料制成的血管内支撑器,它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几何稳定性,可在闭合状态下经导管送至病变部位,然后用气囊扩张等方法将其展开,起到支撑血管的作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由于有效地避免了球囊扩张后血管壁急性闭锁、弹性回缩以及非正常的血管重塑,使初始管腔扩大更为明显,再狭窄(ISR)率明显降低。但由于支架无法避免组织增生,再加之金属本身的血栓源性,使得支架植入后仍有10%-30%再狭窄发生。再狭窄一旦发生,治疗过程比自然的冠状动脉狭窄更加复杂。
有三种原因可以导致支架后再狭窄:1、在支架植入的最初时期,支架表面与血液直接接触,该新出现的异体表面导致急性血栓,从而使血管再次发生阻塞。2、植入支架会发生血管损伤,同样也会产生炎症反应,这是在复原过程的最初七天内影响血管复原的重要因素(除上述血栓外,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也能形成血栓)。这里同时存在的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与生长因子的释放相关,释放的生长因子激发平滑
肌细胞显著增生,由于细胞的生长不可控,因此这使得已修复血管很快又再度发生阻塞。3、几周后,支架开始长入血管组织。这意味着支架被血管内皮细胞完全包围,它已不能和血液接触。这一愈合过程非常特别(新生内膜增生),增生部分不仅可覆盖支架表面,而且还能阻塞整个支架的内部空间。因此,ISR已经成为制约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支架表面进行适当的改性处理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包括:1、对支架材料、结构的重新设计;2、放射治疗;3、对支架表面进行改性,可涂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无机涂层、聚合物涂层或涂覆药物涂层;4、使用内皮细胞覆盖支架等。其中药物涂层支架是目前预防再狭窄方法中最受关注的有效方法之一。
药物涂层支架又称药物洗脱支架,是将药物直接或者通过适当的载体涂布于支架表面,使支架成为一个局部药物释放系统。
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洗脱支架主要是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和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这两种支架均通过物理包覆法制备。物理包覆法就是将药物载体聚合物和被载药物通过溶解于有机溶剂达到共混,然后将裸露的金属支架经过此共混溶液的浸洗,将这种载药生物涂层涂覆在金属支架上,再经过简单的热处理将溶剂去除,就得到药物洗脱支架。在应用上述药物洗脱支架进行治疗的时候,往往需要药物能够持续、高浓度的释放,为此要对药物的释放进行控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在载药生物涂层外面包覆一层聚合物涂层,通过一定方式控制药物分子的释放,使其维持一定的释放时间和在靶位维持一定的浓度,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尽管植入药物涂层支架后支架的早期再狭窄率下降,但是在2006年ESC大会的报道中发现:药物涂层支架的晚
期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率比裸支架高。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涂层支架上的药物在体内不断释放,而包埋和控制药物释放的聚合物不可降解,促使血管炎症持续发生,从而使得药物涂层支架晚期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率增高。由此看出,聚合物涂层能否降解以及其生物不相容性在药物涂层支架晚期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可降解并且生物相容性高的聚合物制成的涂层应该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降低上述情况的发生。
丝素肽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肽蛋白,含量约占蚕丝的70-80%,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约占总组成的80%以上。丝素肽与其他天然高分子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研究表明丝素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无污染、无刺激、可生物降解,而且丝素肽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理化性质,如良好的柔韧性和抗拉伸强度、透气透湿性等。此外,丝素肽还有良好的促进上皮细胞生长作用。
几丁糖是由蟹壳提纯的高分子化合物几丁质(chitin),经脱N-乙酰基再深加工后制成的一种聚氨基葡萄糖,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生物学活性的高分子多糖类物质,具有广谱抑菌、促进上皮细胞增长、抑制平滑肌增生、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几丁糖具有选择性促进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生长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的生物特性,有利于支架植入后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并且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而防止血管再狭窄。
静电自组装方法是由Decher等提出的,这是一项由带相反电荷的聚电介质在液/固界面通过静电作用交替沉积形成多聚膜的技术,这种自组装技术只需将离子化的基片交替浸入带有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取出冲洗干净,循环以上过程可以得到多层膜
体系,其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成膜物质丰富,成膜不受基底大小和形状的限制,制备的薄膜有良好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并且薄膜的组成和厚度可控。
虽然丝素肽和几丁糖作为纯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已有很久的历史。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未有将丝素肽和几丁糖作为涂层材料用于支架改性方面的任何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的新的血管内涂层支架。
本发明的血管内涂层支架,包括支架体和涂层,所述涂层包括:
在支架体表面上涂覆形成的聚合物底层;和
在聚合物底层表面上涂覆形成的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其中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交替排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抗凝、抗血小板功能,并且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以及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修复。体外降解一个月,仍然保持交替排列结构,说明其在模拟生理环境中能够保持其稳定性。
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上的涂层,利用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形成,其与血液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可以降低支架术后心脏血管晚期再狭窄率。
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涂层分布均匀,无开裂、剥落现象;涂层在37℃血液中保持原形态结构;在支架扩张后保持原形态结构;而且本发明的涂层同时为活性成分,因而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或治疗局部的病变、损伤。
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涂层中的丝素肽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高
分子纤维蛋白,含量约占蚕丝的70-80%,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约占总组成的80%以上。丝素肽与其他天然高分子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研究表明丝素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无污染、无刺激、可生物降解,而且丝素肽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理化性质,如良好的柔韧性和抗拉伸强度、透气透湿性等。此外,丝素肽还有良好的促进上皮细胞生长作用。
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涂层中的几丁糖是由蟹壳提纯的高分子化合物几丁质(chitin),经脱N-乙酰基再深加工后制成的一种聚氨基葡萄糖,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生物学活性的高分子多糖类物质,具有广谱抑菌、促进上皮细胞增长、抑制平滑肌增生、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几丁糖具有选择性促进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生长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的生物特性,可以在支架植入术后发挥其促进血管内皮修复以及防止平滑肌细胞过渡增生引起血管狭窄的作用。
丝素肽作为涂层的最外层,显示出很好的抗凝血活性,而且丝素肽涂层带负电荷,与溶液中的各种蛋白成分相互排斥,可以减少血栓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以放大断面图的方式显示的具有涂层的支架体。
图2为一种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收缩状态。
图3为图2所示的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扩张状态。
图4为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亲水性实验结果。
图6为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抗凝血作用实验结果。
图7为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抗血小板作用实验结果。
图8为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体外降解过程实验结果。
附图标记说明:
1、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
2、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
3、支架体
4、聚合物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是用以限制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以放大断面图的方式显示的具有涂层的支架体。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血管内涂层支架,包括支架体和涂层。
所述涂层包括:在支架体表面上涂覆形成的聚合物底层;和
在聚合物底层表面上涂覆形成的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其中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交替排列。
图2为一种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收缩状态。当然,根据临床的实际需要,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图3为图2所示的血管内涂层支架的扩张状态。可以看出:
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支架体是由一个或者多个细丝相连而构成的管状件。每个细丝具有可扩张的Z型锯齿或正弦波结构。各细丝通过轴向连接件,将相邻部件的波峰和波谷连接。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支架从收缩状态扩张到扩张状态,而支架的长度不变或有少许改变。同时,相邻管状件的峰谷之间相对较少的连接使得支架可以弯曲。此特性对于支架被导入血管部位特别重要。
上述支架体可以是球扩张支架或自扩张支架。
上述支架体可以是金属材质或生物可降解材质。
优选的,上述支架体为金属材质。
上述的金属材质可以是316L不锈钢,NiTi合金或其它金属、合金的支架体。
优选的,上述的金属材质为316L不锈钢。
上述的聚合物底层用以提高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与支架体的结合力,以稳定支架体上的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
在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中,优选的,上述的聚合物底层是由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形成的。
更优选的,上述的聚合物底层是由聚乙烯亚胺形成的。
上述聚合物底层的厚度为10-20纳米。
上述涂层中和聚合物底层相接触的是丝素肽层。
上述涂层的最外层是丝素肽层。
上述涂层的最外层在置入血管后直接和血液相接触;最内层则是聚合物底层。
优选的,上述涂层包括的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共为3-31层。
更优选的,上述涂层包括的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共为9-25层。
最优选的,上述涂层包括的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共为21层。
上述涂层的厚度为0.005-0.5微米。
为了使得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上述涂层中可以含有预防和治疗ISR的药物。
上述预防和治疗ISR的药物可以是抗血栓药物(比如肝素、水蛭素等);还可以是抗组织增生药物,其中包括细胞增长抑制剂(如紫杉醇、丝裂霉素等),免疫抑制剂(如雷帕霉素、依维莫司、FK506等)。
图4为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制备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血管内涂层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支架体表面上涂覆形成聚合物底层;
(2)在上述聚合物底层表面上交替涂覆形成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
所述涂层包括聚合物底层、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在支架体表面上涂覆聚合物底层时,所使用的溶液为含聚乙烯亚胺的NaCl水溶液,其中聚乙烯亚胺的浓度为5-10mg/ml,浸泡时间为10-60分钟。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在聚合物底层的表面上涂覆丝素肽层时,所使用的溶液为含丝素肽的NaCl水溶液,pH5.0-7.0(利用pH调节剂0.1mol/LNaOH溶液或0.1mol/LHCl溶液),其中丝素肽的浓度为2-5mg/ml,浸泡时间为5-20分钟。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在丝素肽层的表面上涂覆几丁糖层时,所使用的溶液为含几丁糖的NaCl水溶液,乙酸调节pH3.0-4.0,其中几丁糖的浓度为2-5mg/ml,浸泡时间为5-20分钟。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使用的各NaCl水溶液中NaCl的浓度为0.14mol/L。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在每次浸泡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表面,并用真空干燥/氮气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参照图4,对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制备方法进行具体的说明:
对支架体进行预处理:采用乙醇和/或丙酮,通过超声等本领域常规方式对支架体进行清洗,并干燥。干燥采用真空干燥或者氮气干燥的方式。
在支架体表面上涂覆聚合物底层:将预处理过的支架体浸入聚乙
烯亚胺的水溶液(聚乙烯亚胺的浓度为5-10mg/ml,含0.14mol/L NaCl)中浸泡10-60分钟左右,会在支架体表面上形成聚合物底层。形成的聚合物底层带有正电荷。将涂覆有聚合物底层的支架体用少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并干燥。
在聚合物底层表面上涂覆丝素肽层:将上述涂覆有聚合物底层的支架体浸入丝素肽的水溶液(丝素肽的浓度为2-5mg/ml,含0.14mol/LNaCl,利用pH调节剂0.1mol/LNaOH溶液或0.1mol/LHCl溶液调节pH5.0-7.0)中浸泡5-20分钟,会在聚合物底层的表面上形成丝素肽层。丝素肽的等电点为4.23,在pH5.0-7.0的溶液中带负电荷。所以形成的丝素肽层带有负电荷。将涂覆有丝素肽层的支架体用少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并干燥。
在丝素肽层表面上涂覆几丁糖层:将上述涂覆有丝素肽层的支架体浸入几丁糖的水溶液(几丁糖的浓度为2-5mg/ml,含0.14mol/L NaCl,乙酸调节pH3.0-4.0)中浸泡5-20分钟,会在丝素肽层的表面上形成几丁糖层。几丁糖在pH3.0-4.0的溶液中带有正电荷。所以形成的几丁糖层带有正电荷。将涂覆有几丁糖层的支架体用少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并干燥。
按照上述涂覆丝素肽层的方法再次涂覆丝素肽层。
按照上述涂覆几丁糖层的方法再次涂覆几丁糖层。
上述的丝素肽溶液优选pH为6.0。
上述的几丁糖溶液优选pH为4.0。
丝素肽和几丁糖在不同pH的水溶液中会带有性质不同的电荷。丝素肽在pH5.0-7.0的水溶液中带负电荷,而几丁糖在pH3.0-4.0的水溶液中带正电荷。这样就可以在支架体的聚合物底层表面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形成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
上述的层层静电自组装方法操作简单,条件容易控制,涂层的厚度通过实验条件(如溶液浓度)的变化可以很好控制。丝素肽和几丁糖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生物活性也被广泛的认识,所以丝素肽和几丁糖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形成的涂层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所用的丝素肽和几丁糖均为医用型,均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本发明的丝素肽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态所提供。几丁糖由浙江省玉环县海洋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提供,脱乙酰度大于90%。支架体316L不锈钢由张家港先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聚乙烯亚胺由Fluka公司生产,d4 20=1.08,Mr:6×105-1×106,测定:50%水中。
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涂层中的聚乙烯亚胺(PEI)又称聚氮杂环丙烷,是经过酸催化氮丙啶单体聚合,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无色或淡黄色黏稠状液体,可以形成线型或分枝状的聚合物结构,有较高的阳性电荷。PEI的分子量的范围变化很大,本实验所用的聚乙烯亚胺为从Fluka公司购买。分子量6×105-1×106左右。聚乙烯亚胺在金属、玻璃及单晶硅等固体表面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实验已经发现其粘结性强、稳定性高,支链型(B.PEIjPEI)能与水任意比混溶,含有高密度的胺基,并能与羧酸、酰氯或酸酐等物质发生酰胺化反应。因此,可利用这一性质在PEI表面上制备稳定、有序的涂层,以获得能为微型机械等装置提供有机超薄涂层发挥其他物质的生物活性。
交替沉积的关键在于吸附下一层聚电解质时,会有稍过量的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分子吸附在前一层上,使其表面带上相反的电荷,从而保证了涂层的连续形成。可以用紫外光谱跟踪形成涂层过程,得到物质的特征紫外吸收值与涂层的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说明多层涂层的生长是一个连续、均匀的过程.
对于带异种电荷的高分子聚电解质组装成涂层的机理,Lowack等
人通过对涂层体系中各种作用力的研究,提出了控制聚电解质复合涂层自组装的分子机理,认为:1)在形成涂层时,在带相反电荷的链段之间形成了离子键,聚电解质的化学组成对涂层的影响很小;2)表面电荷过度补偿;3)静电排斥作用,限制了聚电解质的吸附量,保证了连续吸附层具有相同的厚度;4)等温吸附线中强的滞后现象,使多层涂层在刷洗过程中具有适宜的稳定性。
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可以用于冠状动脉、脑动脉、颈动脉、肺动脉、肾动脉或其它血管的阻塞以及神经系统的病变。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亲水性实验
实验仪器:涂层表面接触角由OCA20型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德国Dataphysics仪器公司制造)测定。测量精度:±0.1°。
实验材料:以316L不锈钢为支架体,利用本发明上述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涂层支架12块。第一块的涂层由聚乙烯亚胺层和1层丝素肽层组成;第二块的涂层由里向外为聚乙烯亚胺层、1层丝素肽层和1层几丁糖层组成;第三层的涂层从里向外为聚乙烯亚胺层、(丝素肽层+几丁糖层)1+丝素肽层组成;第四层的涂层由里向外为聚乙烯亚胺层、(丝素肽层+几丁糖层)2组成。依次类推,共测量了12个涂层表面的接触角。
实验方法:测试用水量为3μL,滴水后待水滴稳定后测试表面接触角,每个样品上随机取4个点测量,最后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根据亲水性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中的涂层为丝素肽和几丁糖形成的交替层(见图5。注:奇数层代表丝素肽,偶数层代表几丁糖)。
实施例2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抗凝血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按照本发明上述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的316L不锈钢血管内涂层支架6块(聚乙烯亚胺层1层,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共21层)和仅进行表面清洗未涂层的316L不锈钢支架6块。
实验方法:将0.1ml抗凝人血滴于支架表面,用微量加样器加入0.01ml CaCl2溶液(0.2mol/l),用微型注射器针头轻轻搅匀,并立即记录时间,在10、20、30、40、50、60min,分别用50ml蒸馏水冲洗,洗液收集在烧杯中,用756MC紫外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测试其吸光度OD-时间曲线,与未涂层的316L不锈钢支架进行对比研究。
实验结果:本发明的316L不锈钢血管内涂层支架的抗凝血效果明显优于未涂层的316L不锈钢(见图6)。
实施例3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按照本发明上述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的316L不锈钢涂层支架一块(聚乙烯亚胺层1层,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共21层)以及清洗干净未涂层的316L不锈钢支架一块。
实验仪器:实验所用扫描电镜JSM-6360LVSEM为计算机控制使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具有高低真空二次电子图像、背散射电子图像、成份像、形貌像、立体像图像模式和图像处理功能。Smile View图片处理软件。
实验方法:将上述本发明不锈钢涂层支架置于洁净滤纸上,用微量进样器滴加器滴加20μl新制富血小板血浆(将新鲜抗凝人血离心10分钟)与涂层支架的表面接触并保持30min,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小心清洗涂层表面除去自由的血小板,将不锈钢涂层支架浸入1%戊二醛固定液中固定30min,然后用双蒸水清洗涂层表面数次,再依次用30%、40%、50%、60%、70%、80%、90%、100%(v/v)乙醇/水梯度溶液浸洗使表面黏附的血小板脱水,分别浸洗10-20min。在
空气中自然干燥后,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待测。未涂层的316L不锈钢支架采用与上述同样的步骤处理。测试使用扫描电镜来观察黏附的血小板形貌。
实验结果:材料表面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变形从而促进血栓形成。图7为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了与富血小板血浆接触半小时后不同材料表面黏附的血小板黏附情况。由图7可知,未涂层的裸316L不锈钢支架表面黏附的血小板数量较多,密度较大,变形严重,血小板变扁平,看不出明显的伪足状态,血小板变成扁平状,紧贴在材料的表面。本发明的不锈钢涂层支架表面也有一定数量的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虽有伪足伸出,但是聚集密度和形态变化程度明显小于裸316L不锈钢支架表面黏附的血小板。(见图7。注:图7A为裸金属不锈钢;图7B为本发明聚合物涂层不锈钢)。
实施例4本发明血管内涂层支架的体外降解过程
实验材料:按照本发明上述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的316L不锈钢涂层支架数块(聚乙烯亚胺层1层,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共21层)。
实验仪器:实验所用扫描电镜JSM-6360LVSEM为计算机控制使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具有高低真空二次电子图像、背散射电子图像、成份像、形貌像、立体像图像模式和图像处理功能。Smile View图片处理软件。
实验方法:将上述涂层支架放入盛有模拟体液Hank’s溶液(Hank’s溶液组成:NaCl 8.0g、KCl 4.0g、CaCl2 0.14g、MgCl2.6H2O 0.1g、MgSO4.7H2O 0.06g、KH2PO4 0.06g、Na2HPO4·12H2O 0.06g、加水至1000ml)的锥形瓶中,降解介质组成如下,用NaOH和HCl调节pH值为7.4,然后置入温度设定在37℃的高低温恒温振荡培养箱中进行体外降解实验,模拟体液每三天更换一次,同时样品表面用去离子水冲
洗,并随时监测pH值变化,使其稳定在7.4左右,经过不同时间(2天、7天、21天)从锥形瓶中任意取出一个样品,其余的样品继续进行降解实验,取出的样品用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不同时间的体外降解,本发明涂层支架的316L不锈钢表面仍有比较均匀致密的丝素肽和几丁糖涂层存在,说明本发明静电自组装方法形成的丝素肽和几丁糖在模拟体液中是缓慢持续释放的。(见图8。图8A为未降解的不锈钢涂层支架;图8B为降解2天后的不锈钢涂层支架;图8C为降解7天后的不锈钢涂层支架;图8D为降解21天后的不锈钢涂层支架)。
制备实施例1
将市售的316L不锈钢支架体经过乙醇、丙酮、超声方式进行清洗,并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
将上述支架体浸入聚乙烯亚胺的水溶液(聚乙烯亚胺的浓度为5mg/ml,含0.14mol/L NaCl)中浸泡20分钟。取出后用少量的浓度为0.14M的生理盐水冲洗,并真空干燥。
然后再浸入丝素肽的水溶液(丝素肽的浓度为5mg/ml,含0.14mol/LNaCl,利用0.1mol/LNaOH溶液调节pH6.0)中浸泡10分钟。取出后用少量的浓度为0.14M的生理盐水冲洗,并真空干燥。
然后再浸入几丁糖的水溶液(几丁糖的浓度为5mg/ml,含0.14mol/LNaCl,乙酸调节pH4.0)中浸泡10分钟。取出后用少量的浓度为0.14M的生理盐水冲洗,并真空干燥。
按照上述涂覆丝素肽层的方法再次涂覆丝素肽层。
按照上述涂覆几丁糖层的方法再次涂覆几丁糖层。
涂层为聚乙烯亚胺层1层,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共25层。
制备实施例2
将市售的316L不锈钢支架体经过乙醇、丙酮、超声波方式进行清洗,并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
将上述支架体浸入聚乙烯亚胺的水溶液(聚乙烯亚胺的浓度为10mg/ml,含0.14mol/L NaCl)中浸泡40分钟。取出后用少量的浓度为0.14M的生理盐水冲洗,并真空干燥。
然后再浸入丝素肽的水溶液(丝素肽的浓度为4mg/ml,含0.14mol/LNaCl,利用0.1mol/LNaOH溶液调节pH7.0)中浸泡5分钟。取出后用少量的浓度为0.14M的生理盐水冲洗,并真空干燥。
然后再浸入几丁糖的水溶液(几丁糖的浓度为4mg/ml,含0.14mol/LNaCl,乙酸调节pH至3.0)中浸泡5分钟。取出后用少量的浓度为0.14M的生理盐水冲洗,并真空干燥。
按照上述涂覆丝素肽层的方法再次涂覆丝素肽层。
按照上述涂覆几丁糖层的方法再次涂覆几丁糖层。
涂层为聚乙烯亚胺层1层,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共21层。
制备实施例3
将市售的316L不锈钢支架体经过乙醇、丙酮、超声波方式进行清洗,并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
将上述支架体浸入聚乙烯亚胺的水溶液(聚乙烯亚胺的浓度为8mg/ml,含0.14mol/L NaCl)中浸泡60分钟。取出后用少量的浓度为0.14M的生理盐水冲洗,并真空干燥。
然后再浸入丝素肽的水溶液(丝素肽的浓度为2mg/ml,含0.14mol/LNaCl,利用0.1mol/LHCl溶液调节pH5.0)中浸泡20分钟。取出后用少量的浓度为0.14M的生理盐水冲洗,并真空干燥。
然后再浸入几丁糖的水溶液(几丁糖的浓度为2mg/ml,含0.14mol/L
NaCl,乙酸调节pH3.5)中浸泡20分钟。取出后用少量的浓度为0.14M的生理盐水冲洗,并真空干燥。
按照上述涂覆丝素肽层的方法再次涂覆丝素肽层。
按照上述涂覆几丁糖层的方法再次涂覆几丁糖层。
涂层为聚乙烯亚胺层1层,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共9层。
Claims (10)
1. 一种血管内涂层支架,包括支架体和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包括:
在支架体表面上涂覆形成的一层聚合物底层;和
在聚合物底层表面上涂覆形成的多层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其中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交替排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底层带有正电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内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底层为聚乙烯亚胺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中和聚合物底层相接触的是丝素肽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最外层是丝素肽层。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包括的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共3-31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内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包括的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共9-25层。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管内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包括的丝素肽层和几丁糖层共21层。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体为金属材质或生物可降解材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管内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体为316L不锈钢或NiTi合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471230A CN101411899B (zh) | 2007-10-17 | 2007-10-17 | 一种血管内涂层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471230A CN101411899B (zh) | 2007-10-17 | 2007-10-17 | 一种血管内涂层支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11899A CN101411899A (zh) | 2009-04-22 |
CN101411899B true CN101411899B (zh) | 2012-07-04 |
Family
ID=40592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4712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1899B (zh) | 2007-10-17 | 2007-10-17 | 一种血管内涂层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1189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11901B (zh) * | 2007-10-17 | 2012-07-04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一种血管内涂层支架的制备方法 |
EP2982343B1 (en) * | 2010-07-09 | 2017-01-04 | Synthes GmbH | Self-detaching layer for easy implant removal |
CN103736157B (zh) * | 2013-12-20 | 2015-07-29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复合抗凝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013233A (zh) * | 2018-08-03 | 2018-12-18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利用自组装在金属表面制备季铵盐涂层的方法 |
CN111888525B (zh) * | 2020-07-30 | 2021-08-10 | 齐鲁工业大学 | 一种高电位疏水性多肽单层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43321Y (zh) * | 2007-12-29 | 2008-11-05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一种血管内涂层支架 |
-
2007
- 2007-10-17 CN CN2007100471230A patent/CN10141189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43321Y (zh) * | 2007-12-29 | 2008-11-05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一种血管内涂层支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11899A (zh) | 2009-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dipurnama et al. |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endothelialization of polyurethane for vascular 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 review | |
KR100661396B1 (ko) | 약물방출형 항혈전성 다층 코팅된 스텐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US20090274737A1 (en) | Implant comprising a surface of reduced thrombogenicity | |
KR101406415B1 (ko) | 제어된 형태의 약물 분말을 함유하는 중합체 코팅 | |
RU2472529C2 (ru) | Покрытие для медицинск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включающее антитромботический конъюгат | |
CN1665554B (zh) | 具有血容性的化合物以及血容性表面的制备方法 | |
EP2023967B1 (en) | Immobilized biologically active entities having a high degree of biological activity following mecanical manipulation or sterilization | |
RU2458708C2 (ru) | Способ нанесения сплошного покрытия на стент и стент, полученный названным способом | |
US20110022027A1 (en) | Drug-eluting cathet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20100272775A1 (en) | Immobilized biologically active entities having a high degree of biological activity following sterilization | |
JP2007530169A (ja) | 生物適合性表面を調製するための組成物及び方法 | |
US657984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scular neuromuscular blockade | |
Sobocinski et al. | Mussel inspired coating of a biocompatible cyclodextrin based polymer onto CoCr vascular stents | |
CN101411899B (zh) | 一种血管内涂层支架 | |
CA2600711A1 (en) | Compliant polymeric coatings for insertable medical articles | |
BRPI0714193A2 (pt) | stent revestido com polissulfona contendo agente ativo rapamicina e polìmero gelificável em metanol e cateter balão revestido | |
JP2007530173A (ja) | 生体適合性表面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US20080200421A1 (en) | Coating for a medical device having an anti-thrombotic conjugate | |
CN102525697A (zh) | 载药覆膜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07144383A1 (en) | Drug eluting stent with a biodegradable release layer attached with an electro-grafted primer coating | |
CN101411901B (zh) | 一种血管内涂层支架的制备方法 | |
CN201143321Y (zh) | 一种血管内涂层支架 | |
JP2011019918A (ja) | 抗血栓性複合体を有する医療装置用コーティング | |
KR20050012239A (ko) | 혈친화성 방식으로 표면을 코팅하기 위한 화합물 및 방법 | |
CN1878579A (zh) | 制备药物洗脱医疗器械的方法和由该方法得到的医疗器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4101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