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8947A -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天线切换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天线切换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8947A
CN101408947A CNA2007101629843A CN200710162984A CN101408947A CN 101408947 A CN101408947 A CN 101408947A CN A2007101629843 A CNA2007101629843 A CN A2007101629843A CN 200710162984 A CN200710162984 A CN 200710162984A CN 101408947 A CN101408947 A CN 101408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antenna
duration
transmission
se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29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8947B (zh
Inventor
袁勇
喻丹
兰普·马蒂尔斯
郦辉
霍尔斯特·迪特
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riority to CN2007101629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08947B/zh
Priority to US12/528,115 priority patent/US20100321166A1/en
Priority to CNA2008800051805A priority patent/CN101611416A/zh
Priority to PCT/EP2008/060116 priority patent/WO2009047028A1/en
Priority to EP08786736A priority patent/EP2198388B1/en
Publication of CN101408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8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8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89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34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the antenna being of the far field type, e.g. HF types or dipo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0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 H01Q1/221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used in interrogator/reader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by switching energy from on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 to another, e.g. for beam swi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ID读写器,包括:读写器本体、天线和至少一个天线切换单元。读写器本体用于为自身的每个端口分配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每个天线切换单元的一端与读写器本体的一个端口相连,另一端与至少两个天线相连;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读写器本体分配给所述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对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根据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对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控制。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RFID读写器的天线切换实现方法。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扩大RFID读写器的覆盖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天线切换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尤其涉及一种RFID读写器及天线切换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RFID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包括条形码识别、光学字符识别、智能卡识别及生物认证识别等。在RFID系统中,主要包括RFID标签和RFID读写器。
图1为现有技术中RFID读写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RFID读写器包括:读写器本体100和天线200。其中,每个天线200对应读写器本体100的一个端口,读写器本体100根据预设规则,控制各端口天线200的信号发送与接收,并且同一时刻只有一个天线200进行信号发送,其它天线200进行信号接收。具体实现时,读写器本体100根据预设规则,分别为每个端口分配一定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与各端口相连的天线200在该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内进行信号发送。RFID标签用于标识欲识别目标的信息,当RFID标签载体移至RFID读写器进行信号发送的天线200的覆盖范围内时,RFID标签被激活,RFID标签内的信息通过进行信号接收的天线200被接收至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中的读写器本体100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识别并处理。
目前,RFID技术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动物追踪、海洋集装箱追踪、军事及飞行应用中的追踪等,此外,还被应用于供应链管理、收费口和加油站车辆认证等消费者的日常应用中。进行追踪时,RFID读写器可根据被激活的RFID标签对应的天线的覆盖区域,确定RFID标签的位置。
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应用需求,RFID系统应能保证不同读取范围的性能要求。然而,很多情况下,现有技术中的RFID系统,由于其RFID读写器的天线200发射功率限制以及所支持天线200的数量限制等,使得RFID读写器的覆盖范围无法满足RFID系统的性能需求。
为了扩大RFID读写器的覆盖范围,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解决方法为:在RFID读写器的读写器本体100的每个端口设置一个功分器,用于将各端口的信号功率进行分割以支持更多的天线200,但该技术中将功率通过功分器分割后分配给每个天线200,会降低每个天线200的发射功率,因此并没有实现覆盖范围的扩大;并且当RFID标签被激活时,也无法判断RFID标签具体是进入了端口对应的哪个天线200的覆盖区域内,从而无法满足高精度的追踪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RFID读写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RFID读写器的天线切换实现方法,以便扩大RFID读写器的覆盖范围。
本发明所提供的RFID读写器,包括:读写器本体和天线,所述读写器本体用于为自身的每个端口分配信号发送持续时长;该RFID读写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天线切换单元,
每个天线切换单元的一端与读写器本体的一个端口相连,另一端与至少两个天线相连;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读写器本体分配给所述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对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根据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对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控制。
其中,所述天线切换单元包括:
发送时长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读写器本体分配给所述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配置策略对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根据所述配置的结果,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向切换模块发送控制信号;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时长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对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
其中,所述发送时长控制模块包括:
信号发送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读写器本体分配给所述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天线发送时长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配置策略对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天线发送时长配置模块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向切换模块发送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信号发送时长获取模块包括:
信号发送起止时刻测量模块,用于对流经所述端口的信号电平进行测量,将得到的测量结果与预设的发送电平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及结束时刻;
信号发送时长测量模块,用于对所述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至结束时刻之间的持续时间进行记录,得到读写器本体分配给所述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其中,所述天线发送时长配置模块包括:
配置策略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
发送时长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时长获取模块获取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所述配置策略设置模块中设置的所述信息发送配置策略对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
其中,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天线切换模块和耦合器,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包括:第一发送接收接口、第一发送接口和第一接收接口,所述第一发送接收接口与所述读写器本体的端口相连,并且所述第一发送接收接口与所述第一发送接口之间形成发送通道,所述第一发送接收接口与所述第一接收接口之间形成接收通道;每个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时长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对所述发送通道和接收通道进行切换;
所述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的数量与天线数量一致,并且每个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包括:第二发送接收接口、第二发送接口和第二接收接口,所述第二发送接收接口与天线相连,并且所述第二发送接收接口与所述第二发送接口之间形成发送通道,所述第二发送接收接口与所述第二接收接口之间形成接收通道;每个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时长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对所述发送通道和接收通道进行切换;
所述天线切换模块包括:信号接收接口和与天线数量一致的发送接口;所述信号接收接口与所述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的第一发送接口相连,所述每个发送接口与一个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的第二接收接口相连,所述天线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时长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对所述信号接收接口与各发送接口之间的通道进行切换;
所述耦合器的包括:信号发送接口和与天线数量一致的接收接口;所述信号发送接口与所述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的第一接收接口相连,所述每个接收接口与一个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的第二发送接口相连;所述耦合器,用于耦合来自各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的信号,将得到的一路信号向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输出。
上述RFID读写器中,所述读写器本体进一步根据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确定被激活RFID标签对应的天线,根据所述天线的覆盖区域,确定所述RFID标签的位置。
其中,所述读写器本体包括:
天线发送时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读写器本体分配给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配置策略确定各端口对应的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RFID标签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确定被激活的RFID标签对应的天线,根据所述天线的覆盖区域,确定所述RFID标签的位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RFID读写器的天线切换实现方法,包括:
在读写器本体和天线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天线切换单元,每个天线切换单元的一端与读写器本体的一个端口相连,另一端与至少两个天线相连,该方法包括:
每个天线切换单元获取读写器本体分配给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对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根据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对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控制。
其中,所述天线切换单元获取读写器本体分配给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包括:
所述天线切换单元对流经所述端口的信号电平进行测量,将得到的测量结果与预设的发送电平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及结束时刻;
对所述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至结束时刻之间的持续时间进行记录,得到读写器本体分配给所述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其中,所述根据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对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包括:
设置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
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对所述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其中,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策略为:将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平均分配给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个天线,或者为:将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的加权系数分配给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个天线;
所述根据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对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控制为:根据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在信号发送期间,控制各天线按照为所述天线配置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信号发送。
其中,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策略为:轮流将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分配给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一个天线;
所述根据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对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控制为:根据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在每个信号发送期间,按照轮询顺序分别控制一个天线按照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进行信号发送。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读写器本体周期性的向天线切换单元发送复位信号,天线切换单元接收到所述复位信号,从轮询顺序中的起始天线开始,执行所述在每个信号发送期间,按照轮询顺序分别控制一个天线按照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进行信号发送。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读写器本体根据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确定被激活的RFID标签对应的天线,根据所述天线的覆盖区域,确定所述RFID标签的位置。
其中,所述读写器本体根据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确定被激活的RFID标签对应的天线之前进一步包括:
读写器本体根据分配给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配置策略确定相应端口对应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得到各天线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通过在读写器本体和天线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天线切换单元,每个天线切换单元的一端与读写器本体的一个端口相连,另一端与至少两个天线相连。从而扩展了一个端口所对应天线的个数,工作状态下,每个天线切换单元获取读写器本体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根据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对与自身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根据得到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对与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控制,而无需改变分配给各天线的发射功率,从而扩大了RFID读写器的覆盖范围。
此外,进一步地,当进行跟踪时,读写器本体根据确定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确定被激活的RFID标签对应的天线,根据天线的覆盖区域,确定所述RFID标签的位置,从而可满足追踪精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RFID读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RFID读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RFID读写器中天线切换单元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天线切换单元中发送时长控制模块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发送时长控制模块中信号发送时长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发送时长控制模块中天线发送时长配置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RFID读写器中读写器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天线切换单元中切换模块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RFID读写器的天线切换实现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示例一中RFID读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示例一中RFID读写器的天线的发送时间及顺序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示例二中RFID读写器的天线的发送时间及顺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RFID读写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RFID读写器包括:读写器本体100、天线200以及至少一个天线切换单元300。其中,每个天线切换单元300的一端与读写器本体100的一个端口相连,另一端与至少两个天线200相连。通过增加天线切换单元300,从而扩展一个端口所对应天线200的个数,实际工作时,无需改变各天线200的发射功率,而只通过天线切换单元300对该端口对应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从而扩展了RFID读写器所支持的天线200的数量,并且天线切换单元30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
具体工作时,天线切换单元300获取读写器本体100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根据该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对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即各天线200进行信号发送的时间长度)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包括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根据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对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控制。
读写器本体100根据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确定被激活的RFID标签对应的天线200,根据所确定天线200的覆盖区域,确定RFID标签的位置。
实际应用中,每个天线切换单元300的内部结构实现形式可有多种,图3为天线切换单元300的一种结构及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天线切换单元300可包括: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和切换模块320。图3中,为清晰起见,采用粗线条表示信号传输线,细线条表示测试及控制线,实线表示天线切换单元300及其内部结构,虚线表示天线切换单元300之外的与之有连接关系的组成部分。
其中,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用于获取所述读写器本体100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的配置策略对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根据所述配置的结果,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向切换模块320发送控制信号。
切换模块320用于根据来自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的控制信号,对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即将切换模块320输入端口接收的发送信号由一个输出端口切换至另一个输出端口,相应地,实现了将信号的发送由一个天线200切换到另一个天线200。
其中,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具体实现时,可由不同的逻辑功能模块组成,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的一种结构及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包括:信号发送时长获取模块311、天线发送时长配置模块312以及控制模块313三个逻辑功能模块。图4中,为清晰起见,采用粗线条表示信号传输线,细线条表示测试及控制线,实线表示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及其内部结构,虚线表示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之外的与之有连接关系的组成部分。
其中,信号发送时长获取模块311用于获取所述读写器本体100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天线发送时长配置模块312用于根据信号发送时长获取模块311获取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配置策略对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
控制模块313用于根据天线发送时长配置模块312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向切换模块320发送控制信号。
具体实现时,天线切换单元300获取读写器本体100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的方法可有多种,如可以是:天线切换单元300对流经与自身相连的端口的信号电平进行测量,将得到的测量结果与预设的发送电平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及结束时刻,对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至结束时刻之间的持续时间进行记录,得到读写器本体100分配给该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相应地,具体实现时,信号发送时长获取模块311的内部可包括如图5所示的两个逻辑功能模块:信号发送起止时刻测量模块501和信号发送时长测量模块502,图5示出了天线切换单元300中信号发送时长获取模块311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信号发送起止时刻测量模块501用于对流经与自身所属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端口的信号电平进行测量,将得到的测量结果与预设的发送电平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及结束时刻。其中,信号电平的测量可以是:对连接天线切换单元300与端口的电缆的电平进行测量。
信号发送时长测量模块502用于对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至结束时刻之间的持续时间进行记录,得到读写器本体100分配给该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具体实现时,可通过内部计数器或定时器进行记录。
应用该方法时,由于对信号发送持续时长的测量需要至少一个发送周期,因此在得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并进行后续的切换控制之前,需要对传输信号进行初始发送,此时可利用当前的缺省连接天线进行,或者也可设置其它的初始发送策略。
此外,天线切换单元300获取读写器本体100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的方法还可以是:读写器本体100将自身分配给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通知给与该端口相连的天线切换单元300。
此时,读写器本体100中可设置一个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读写器本体100分配给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通知给与该端口相连的天线切换单元300。
相应地,天线切换单元300的内部可设置一个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读写器本体100的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其中,发送和接收方式可以是通过I/O接口,也可以是通过连接天线切换单元300与端口的电缆进行发送。
具体实现时,天线切换单元300根据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配置策略对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的方法可有多种,如可以是:预先在天线切换单元300中设置与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天线切换单元300根据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所设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对与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相应地,具体实现时,天线发送时长配置模块312的内部可包括如图6所示的两个逻辑功能模块:配置策略设置模块601和发送时长分配模块602,图6示出了天线切换单元300中天线发送时长配置模块31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配置策略设置模块601用于设置与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
发送时长分配模块602用于根据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配置策略设置模块601中设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对与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其中,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可以是平均分配,即将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平均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个天线200;也可以是加权分配,即将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的加权系数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个天线200;还可以是轮询分配,即轮流将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一个天线200等。
其中,当所设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是一种时,对与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时,按照该种信号发送配置策略进行配置即可。
当所设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是多种时,对与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时,可根据应用场景等因素选择其中一种,并按照所选择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进行配置。
其中,读写器本体100确定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的过程可以是:预先在读写器本体100中设置与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该信号发送配置策略与设置在天线切换单元300中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相同。读写器本体100根据自身分配给与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所设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该信号发送配置策略与天线切换单元300对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相同)确定与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相应地,具体实现读写器本体100根据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确定被激活的RFID标签对应的天线200,并根据天线200的覆盖区域,确定RFID标签的位置操作时,可在读写器本体100中设置相应的逻辑功能模块,图7示出了读写器本体100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设置的逻辑功能模块包括:天线发送时长确定模块110和RFID标签位置确定模块120。
其中,天线发送时长确定模块110用于根据读写器本体100分配给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配置策略确定相应端口对应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得到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RFID标签位置确定模块120用于根据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确定被激活的RFID标签对应的天线200,根据该天线200的覆盖区域,确定RFID标签的位置。
此外,读写器本体100确定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的过程还可以是:天线切换单元300将其对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发送给读写器本体100,读写器本体100根据该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及分配给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确定相应端口对应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得到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或者天线切换单元300将其对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后的配置结果发送给读写器本体100。
相应地,具体实现时,可在读写器本体100中设置相应的逻辑功能模块,如配置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天线切换单元300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根据该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及分配给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确定相应端口对应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得到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或者该配置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天线切换单元300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其中,发送和接收方式可以是通过I/O接口,也可以是通过连接天线切换单元300与端口的电缆进行发送。
天线切换单元300根据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配置策略对与该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的方法还可以是:预先在读写器本体100中设置与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并将所设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发送给天线切换单元300,天线切换单元300根据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所接收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对与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相应地,天线发送时长配置模块312中可包括配置策略获取模块和发送时长分配模块。其中,配置策略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读写器本体100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发送时长分配模块用于根据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配置策略获取模块所获取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对与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其中,发送和接收方式可以是通过I/O接口,也可以是通过连接天线切换单元300与端口的电缆进行发送。
此时,对于读写器本体100可根据自身分配给与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自身中所设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确定与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相应地,同样可在读写器本体100中设置如图7所示的逻辑功能模块。
此外,天线切换单元300中切换模块320的内部结构实现形式可有多种,图8为切换模块320的一种结构及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切换模块320可包括:与读写器本体100的一个端口相连的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1、与天线200数量一致的分别与一个天线200相连的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位于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1和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之间的发送通道的天线切换模块323、以及位于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1和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之间的接收通道的耦合器324。图8中,为清晰起见,采用粗线条表示信号传输线,细线条表示测试及控制线,实线表示切换模块320的内部结构,虚线表示切换模块320之外的与之有连接关系的组成部分。
其中,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1包括:第一发送接收接口、第一发送接口和第一接收接口,其中,第一发送接收接口与读写器本体100的一个端口相连,并且第一发送接收接口与第一发送接口之间形成发送通道,第一发送接收接口与第一接收接口之间形成接收通道;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1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的控制信号,对第一发送接收接口与第一发送接口之间的发送通道和第一发送接收接口与第一接收接口之间的接收通道进行切换。
每个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包括:第二发送接收接口、第二发送接口和第二接收接口,所述第二发送接收接口与一个天线相连,并且第二发送接收接口与第二发送接口之间形成发送通道,第二发送接收接口与第二接收接口之间形成接收通道;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用于根据来自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的控制信号,对第二发送接收接口与第二发送接口之间的发送通道和第二发送接收接口与第二接收接口之间的接收通道进行切换。
天线切换模块323包括:信号接收接口和与天线数量一致的发送接口;所述信号接收接口与所述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1的第一发送接口相连,每个发送接口与一个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的第二接收接口相连,天线切换模块323用于根据来自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的控制信号,对信号接收接口与各发送接口之间的通道进行切换。即:天线切换模块323根据来自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的控制信号,对天线切换单元300相连的各天线200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
耦合器324包括:信号发送接口和与天线数量一致的接收接口;所述信号发送接口与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1的第一接收接口相连,每个接收接口与一个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的第二发送接口相连;耦合器324用于耦合来自各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的信号,将得到的一路信号向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1输出。即:耦合器324对来自各天线200的信号进行耦合,将得到的一路信号向读写器本体100的端口输出。
此外,切换模块320的内部结构实现还可以有其它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各天线200进行信号发送时的切换即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RFID读写器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再对本发明实施例中RFID读写器的天线切换实现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RFID读写器的天线切换实现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该方法中,在读写器本体和天线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天线切换单元,每个天线切换单元的一端与读写器本体的一个端口相连,另一端与至少两个天线相连。如图9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每个天线切换单元获取读写器本体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根据所获取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对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根据所得到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对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控制。
本步骤中,天线切换单元获取读写器本体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的方法可有多种,如可以是:天线切换单元对流经与该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端口的信号电平进行测量,将得到的测量结果与预设的发送电平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及结束时刻,对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至结束时刻之间的持续时间进行记录,得到读写器本体分配给该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应用该方法时,由于对信号发送持续时长的测量需要至少一个发送周期,因此在得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并进行后续的切换控制之前,需要对传输信号进行初始发送,此时可利用当前的缺省连接天线进行,或者也可设置其它的初始发送策略。
此外,天线切换单元获取读写器本体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的方法还可以是:读写器本体将自身分配给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通知给与该端口相连的天线切换单元。其中,发送和接收方式可以是通过I/O接口,也可以是通过连接天线切换单元300与端口的电缆进行发送。
本步骤中,天线切换单元根据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配置策略对与该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的方法可有多种,下面列举其中两种实现方法。
第一种方法:
预先在天线切换单元中设置与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天线切换单元根据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所设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对与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其中,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可以是平均分配,即将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平均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个天线;也可以是加权分配,即将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的加权系数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个天线;还可以是轮询分配,即轮流将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分配给与该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一个天线等。
当信号发送配置策略为平均分配或加权分配时,天线切换单元根据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在信号发送期间,控制各天线按照为该天线配置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信号发送。
当信号发送配置策略为轮询分配时,天线切换单元根据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在每个信号发送期间,按照轮询顺序分别控制一个天线按照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进行信号发送。具体实现时,可通过对轮询过程进行计数来实现,例如,若一个天线切换单元共有n个天线,则可设定计数为1时,本次信号发送期间,采用天线1进行信号发送;计算为2时,本次信号发送期间,采用天线2进行信号发送,......;计算为n时,本次信号发送期间,采用天线n进行信号发送;计算为n+1时,本次信号发送期间,采用天线1进行信号发送,依此类推。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由于拆装天线切换单元或计数故障等因素造成的计数错误,读写器本体可周期性的向天线切换单元发送复位信号,天线切换单元接收到该复位信号,从轮询顺序中的起始天线开始(从计数1开始),在每个信号发送期间,按照轮询顺序分别控制一个天线按照信号发送持续时长进行信号发送。
其中,所设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可以是一种,则对与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时,按照该种信号发送配置策略进行配置即可。
或者,所设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可以是多种,则对与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时,可根据应用场景等因素选择其中一种,并按照所选择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进行配置。
第二种方法:
预先在读写器本体中设置与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并将所设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发送给天线切换单元,天线切换单元根据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所接收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对与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步骤902,读写器本体确定信号发送配置结果,根据该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确定被激活的RFID标签对应的天线,根据该天线的覆盖区域,确定所述RFID标签的位置。
本步骤中,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的确定方法可有多种,对应步骤901中天线切换单元对与之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的方法中的第一种方法,可以是:预先在读写器本体中设置与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该信号发送配置策略与设置在天线切换单元中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相同。读写器本体中根据自身分配给与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所设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该信号发送配置策略与天线切换单元对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相同)确定与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此外,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的确定方法对应步骤901中天线切换单元对与之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的方法中的第一种方法时,还可以是:天线切换单元将其对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发送给读写器本体,读写器本体根据该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及分配给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确定相应端口对应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得到各天线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或者天线切换单元将其对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后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发送给读写器本体。
对应步骤901中天线切换单元对与之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的方法中的第二种方法,读写器本体根据自身分配给与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自身中所设置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确定与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下面通过两个具体示例对上述实施例中的RFID读写器及其实现方法进行描述。
示例一:
图10为本发明示例一中RFID读写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示例中,假设读写器本体有四个端口,为端口1至端口4,并且每个端口都设置有一个天线切换单元,每个天线切换单元对应两个天线,假设将各天线分别标记为如图10所示的天线1至天线8,则可有端口1对应天线1和天线2,端口2对应天线3和天线4,端口3对应天线5和天线6,端口4对应天线7和天线8。
此外,假设在读写器本体和各天线切换单元中预先设置平均分配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且假设读写器本体分配给每个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均为T。
实际工作时,天线切换单元首先通过对流经与该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读写器本体的端口的信号电平进行测量,将得到的测量结果与预设的发送电平阈值进行比较,当达到预设发送电平阈值时,确定到达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通过定时器记录达到预设发送电平阈值的电平的持续时长,得到读写器本体分配给该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天线切换单元根据所得到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平均分配的配置策略,为与该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两个天线分别分配T/2的信号发送时长,例如,对与端口1对应的两个天线,天线1和天线2分别分配T1=T2=T/2的信号发送时长。
信号发送过程中,若读写器本体依次选取端口1至端口4进行信号发送,而每个端口对应的天线切换单元依次为两个天线分配T/2的信号发送时长,则各天线的发送时间及顺序如图11所示。
相应地,读写器本体根据预先配置的平均分配策略及自身分配给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确定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并得到图11所示的各天线的发送时间及顺序规则,根据图11便可确定当前激活RFID标签的天线,根据该天线的覆盖区域,便可确定RFID标签的具体位置。
示例二:
本发明示例二中仍以图10所示的RFID读写器的结构示意图为例。本示例中,假设在读写器本体和各天线切换单元中预先设置轮询分配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且假设读写器本体分配给每个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均为T。
实际工作时,天线切换单元首先通过对流经与该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读写器本体的端口的信号电平进行测量,将得到的测量结果与预设的发送电平阈值进行比较,当达到预设发送电平阈值时,确定到达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通过定时器记录达到预设发送电平阈值的电平的持续时长,得到读写器本体分配给该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天线切换单元根据所得到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轮询分配的配置策略,为与该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每个天线均分配长度为T的信号发送时长,例如,对与端口1对应的两个天线,天线1和天线2分别分配T的信号发送时长,若对于端口1当前的发送周期,采用天线1进行信号发送,则对于端口1的下一个发送周期,则采用天线2进行信号发送,依此类推。
信号发送过程中,若读写器本体依次选取端口1至端口4进行信号发送,而每个端口对应的天线切换单元依次选取一个天线并分配T的信号发送时长,则各天线的发送时间及顺序如图12所示。
相应地,读写器本体根据预先配置的轮询分配策略及自身分配给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确定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并得到图12所示的各天线的发送时间及顺序规则,根据图12便可确定当前激活RFID标签的天线,根据该天线的覆盖区域,便可确定RFID标签的具体位置。
该示例中,具体实现时,可通过对轮询过程进行计数来实现,例如,对端口1的天线切换单元来说,可设定计数为1时,本次信号发送期间,采用天线1进行信号发送;计算为2时,本次信号发送期间,采用天线2进行信号发送,计数为3时,本次信号发送期间,采用天线1进行信号发送;计算为4时,本次信号发送期间,采用天线2进行信号发送;依此类推。进一步地,本示例中,为了避免由于拆装天线切换单元或计数故障等因素造成的计数错误,读写器本体可周期性的向天线切换单元发送复位信号,天线切换单元接收到该复位信号,从轮询顺序中的起始天线开始,在每个信号发送期间,按照轮询顺序分别控制一个天线按照信号发送持续时长进行信号发送,例如,对于端口1来说,计数从1开始,并且本次信号发送期间,采用天线1进行信号发送。
以上所述各实施例中,当天线切换单元和读写器本体之间需要进行信息交互时,二者之间可相应的设置数据线接口,否则,二者之间可只通过连接天线的电缆进行连接即可。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支持较多的天线,并且不会降低各天线的发射功率,同时本发明中的较佳实施例无需改变读写器本体中的内部电路,由天线切换单元自动测量读写器本体分配给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并根据所测得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控制与之相连的各天线进行信号发送。此外,由于读写器本体和天线切换单元可以同时监测信号发送周期中各天线的发送情况,因此,读写器本体可准确获知当前激活RFID标签的天线,并且可根据天线的覆盖区域,确定RFID标签的位置,实现高精度的跟踪。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无线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包括:读写器本体(100)和天线,所述读写器本体(100)用于为自身的每个端口分配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其特征在于,该RFID读写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天线切换单元(300),
每个天线切换单元(300)的一端与读写器本体(100)的一个端口相连,另一端与至少两个天线相连;所述天线切换单元(300)用于获取所述读写器本体(100)分配给所述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对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根据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对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读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300)包括:
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用于获取所述读写器本体(100)分配给所述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配置策略对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根据所述配置的结果,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向切换模块(320)发送控制信号;
切换模块(320),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的控制信号,对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读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包括:
信号发送时长获取模块(311),用于获取所述读写器本体(100)分配给所述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天线发送时长配置模块(312),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311)获取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配置策略对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
控制模块(313),用于根据所述天线发送时长配置模块(312)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向切换模块(320)发送控制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RFID读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送时长获取模块(311)包括:
信号发送起止时刻测量模块(501),用于对流经所述端口的信号电平进行测量,将得到的测量结果与预设的发送电平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及结束时刻;
信号发送时长测量模块(502),用于对所述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至结束时刻之间的持续时间进行记录,得到读写器本体(100)分配给所述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RFID读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发送时长配置模块(312)包括:
配置策略设置模块(601),用于设置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
发送时长分配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时长获取模块(311)获取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所述配置策略设置模块(601)中设置的所述信息发送配置策略对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读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320)包括: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1)、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天线切换模块(323)和耦合器(324),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1)包括:第一发送接收接口、第一发送接口和第一接收接口,所述第一发送接收接口与所述读写器本体(100)的端口相连,并且所述第一发送接收接口与所述第一发送接口之间形成发送通道,所述第一发送接收接口与所述第一接收接口之间形成接收通道;每个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1)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的控制信号,对所述发送通道和接收通道进行切换;
所述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的数量与天线数量一致,并且每个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包括:第二发送接收接口、第二发送接口和第二接收接口,所述第二发送接收接口与天线相连,并且所述第二发送接收接口与所述第二发送接口之间形成发送通道,所述第二发送接收接口与所述第二接收接口之间形成接收通道;每个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的控制信号,对所述发送通道和接收通道进行切换;
所述天线切换模块(323)包括:信号接收接口和与天线数量一致的发送接口;所述信号接收接口与所述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1)的第一发送接口相连,所述每个发送接口与一个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的第二接收接口相连,所述天线切换模块(323)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发送时长控制模块(310)的控制信号,对所述信号接收接口与各发送接口之间的通道进行切换;
所述耦合器(324)的包括:信号发送接口和与天线数量一致的接收接口;所述信号发送接口与所述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1)的第一接收接口相连,所述每个接收接口与一个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的第二发送接口相连;所述耦合器(324),用于耦合来自各第二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2)的信号,将得到的一路信号向第一发送接收切换模块(321)输出。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RFID读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器本体(100)进一步根据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确定被激活RFID标签对应的天线,根据所述天线的覆盖区域,确定所述RFID标签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RFID读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器本体(100)包括:
天线发送时长确定模块(110),用于根据读写器本体(100)分配给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配置策略确定各端口对应的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RFID标签位置确定模块(120),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确定被激活的RFID标签对应的天线,根据所述天线的覆盖区域,确定所述RFID标签的位置。
9、一种无线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的天线切换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读写器本体和天线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天线切换单元,每个天线切换单元的一端与读写器本体的一个端口相连,另一端与至少两个天线相连,该方法包括:
每个天线切换单元获取读写器本体分配给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对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根据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对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控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获取读写器本体分配给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包括:
所述天线切换单元对流经所述端口的信号电平进行测量,将得到的测量结果与预设的发送电平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及结束时刻;
对所述信号发送的起始时刻至结束时刻之间的持续时间进行记录,得到读写器本体分配给所述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对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包括:
设置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配置策略;
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策略对所述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配置,得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策略为:将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平均分配给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个天线,或者为:将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的加权系数分配给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各个天线;
所述根据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对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控制为:根据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在信号发送期间,控制各天线按照为所述天线配置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进行信号发送。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策略为:轮流将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分配给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一个天线;
所述根据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对与所述天线切换单元相连的所述至少两个天线的信号发送进行切换控制为:根据信号发送配置结果,在每个信号发送期间,按照轮询顺序分别控制一个天线按照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进行信号发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读写器本体周期性的向天线切换单元发送复位信号,天线切换单元接收到所述复位信号,从轮询顺序中的起始天线开始,执行所述在每个信号发送期间,按照轮询顺序分别控制一个天线按照所述信号发送持续时长进行信号发送。
15、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读写器本体根据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确定被激活的RFID标签对应的天线,根据所述天线的覆盖区域,确定所述RFID标签的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器本体根据所述信号发送配置结果,确定被激活的RFID标签对应的天线之前进一步包括:
读写器本体根据分配给各端口的信号发送持续时长,按照预设配置策略确定相应端口对应的各天线的信号发送时长及顺序,得到各天线的信号发送配置结果。
CN2007101629843A 2007-10-09 2007-10-09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天线切换实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89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29843A CN101408947B (zh) 2007-10-09 2007-10-09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天线切换实现方法
US12/528,115 US20100321166A1 (en) 2007-10-09 2008-08-01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Writer and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tenna Switching
CNA2008800051805A CN101611416A (zh) 2007-10-09 2008-08-01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天线切换实现方法
PCT/EP2008/060116 WO2009047028A1 (en) 2007-10-09 2008-08-01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writer and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tenna switching
EP08786736A EP2198388B1 (en) 2007-10-09 2008-08-01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writer and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tenna switch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29843A CN101408947B (zh) 2007-10-09 2007-10-09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天线切换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8947A true CN101408947A (zh) 2009-04-15
CN101408947B CN101408947B (zh) 2011-09-21

Family

ID=397903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298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8947B (zh) 2007-10-09 2007-10-09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天线切换实现方法
CNA2008800051805A Pending CN101611416A (zh) 2007-10-09 2008-08-01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天线切换实现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800051805A Pending CN101611416A (zh) 2007-10-09 2008-08-01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天线切换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321166A1 (zh)
EP (1) EP2198388B1 (zh)
CN (2) CN101408947B (zh)
WO (1) WO2009047028A1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2634A (zh) * 2010-07-12 2012-01-25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射频识别的双模天线及无线射频识别装置
CN101877070B (zh) * 2009-12-24 2013-02-06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ic卡读写器及其寻卡的方法
CN103617407A (zh) * 2013-12-07 2014-03-05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线框形式的餐盘标签读取装置及方法
CN103632116A (zh) * 2013-11-22 2014-03-12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路射频天线切换装置和rfid多天线系统
CN103632177A (zh) * 2013-12-07 2014-03-12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线框三维通道装置
CN103699919A (zh) * 2013-12-30 2014-04-02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矩形框三维通道装置
CN104077617A (zh) * 2013-03-28 2014-10-01 西门子公司 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4243005A (zh) * 2014-09-03 2014-12-24 深圳市华为安捷信电气有限公司 天线功能扩展装置、设备和对天线进行功能扩展的方法
CN104753725A (zh) * 2015-04-15 2015-07-01 金陵科技学院 审计系统及其方法
CN104951815A (zh) * 2014-03-31 2015-09-30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其天线组件和读写部件
CN103632116B (zh) * 2013-11-22 2016-11-30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路射频天线切换装置和rfid多天线系统
CN106779551A (zh) * 2016-12-12 2017-05-31 广西瀚特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试卷流向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273942A (zh) * 2016-04-06 2017-10-2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无线标签通信装置、无线标签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0237524A (zh) * 2019-06-19 2019-09-17 深圳和而泰家居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物体摆放图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333482A (zh) * 2019-06-19 2019-10-15 深圳和而泰家居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物体放置状态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0601B (zh) * 2010-02-05 2012-10-03 深圳市华士精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式有源电子标签和控制方法
CN101777237A (zh) * 2010-03-02 2010-07-14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门帘式智能安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KR101492481B1 (ko) * 2010-12-06 2015-02-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안테나 포트 확장을 위한 하이브리드 스위치 및 그 제어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rfid 시스템
CN102542318B (zh) * 2011-12-16 2015-04-22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射频通信卡及通信终端
US20130229262A1 (en) * 2012-03-05 2013-09-05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antenna arrangement with multiple linearly-polarized elements
CN103530271B (zh) * 2012-07-02 2016-05-11 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标签系统用双核工作系统及方法
CN102830634B (zh) * 2012-08-24 2016-03-02 江苏惠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功能集成系统
US9031502B2 (en) 2012-11-16 2015-05-12 Broadcom Corporation Antenna solution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enabl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40148095A1 (en) * 2012-11-27 2014-05-29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ple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CN103577857B (zh) * 2013-11-29 2017-01-18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Rfid三维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679235A (zh) * 2013-12-20 2014-03-26 昆山信德佳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物品定点定位管理的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N109359493A (zh) * 2018-09-04 2019-02-19 北京万物纵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天线阵的标签统计系统和方法
JP7014343B2 (ja) * 2019-10-24 2022-02-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Rfidリーダライタ用アンテナ装置
CN114614873B (zh) * 2022-05-11 2022-09-20 广东福顺天际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自动测量与切换装置及智能有源龙伯透镜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54595B2 (en) * 2003-09-08 2006-05-30 Single Chip System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mplifying a transmit signal in a RFID interrogator
US7515051B2 (en) * 2005-02-25 2009-04-07 Datalogic Mobile, Inc. RFID antenna system having reduced orientation sensitivity
US7265675B1 (en) * 2005-03-01 2007-09-04 Alie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ultistatic antenna configuration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JP4602808B2 (ja) * 2005-03-18 2010-1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切換器
US10133888B2 (en) * 2005-10-06 2018-11-20 Universal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Data reader and positioning system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7070B (zh) * 2009-12-24 2013-02-06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ic卡读写器及其寻卡的方法
CN102332634A (zh) * 2010-07-12 2012-01-25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射频识别的双模天线及无线射频识别装置
CN104077617A (zh) * 2013-03-28 2014-10-01 西门子公司 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3632116B (zh) * 2013-11-22 2016-11-30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路射频天线切换装置和rfid多天线系统
CN103632116A (zh) * 2013-11-22 2014-03-12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路射频天线切换装置和rfid多天线系统
CN103617407A (zh) * 2013-12-07 2014-03-05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线框形式的餐盘标签读取装置及方法
CN103632177A (zh) * 2013-12-07 2014-03-12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线框三维通道装置
CN103617407B (zh) * 2013-12-07 2017-01-18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线框形式的餐盘标签读取装置及方法
CN103699919A (zh) * 2013-12-30 2014-04-02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矩形框三维通道装置
CN103699919B (zh) * 2013-12-30 2017-10-24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矩形框三维通道装置
CN104951815B (zh) * 2014-03-31 2018-08-21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其天线组件和读写部件
CN104951815A (zh) * 2014-03-31 2015-09-30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其天线组件和读写部件
CN104243005B (zh) * 2014-09-03 2017-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功能扩展装置、设备和对天线进行功能扩展的方法
CN104243005A (zh) * 2014-09-03 2014-12-24 深圳市华为安捷信电气有限公司 天线功能扩展装置、设备和对天线进行功能扩展的方法
US10028334B2 (en) 2014-09-03 2018-07-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ntenna function extension apparatus, device, and method
CN104753725A (zh) * 2015-04-15 2015-07-01 金陵科技学院 审计系统及其方法
CN104753725B (zh) * 2015-04-15 2017-12-12 金陵科技学院 审计系统及其方法
CN107273942A (zh) * 2016-04-06 2017-10-2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无线标签通信装置、无线标签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7273942B (zh) * 2016-04-06 2020-11-24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无线标签通信装置、无线标签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CN106779551A (zh) * 2016-12-12 2017-05-31 广西瀚特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试卷流向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237524A (zh) * 2019-06-19 2019-09-17 深圳和而泰家居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物体摆放图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333482A (zh) * 2019-06-19 2019-10-15 深圳和而泰家居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物体放置状态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237524B (zh) * 2019-06-19 2023-06-02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物体摆放图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333482B (zh) * 2019-06-19 2023-10-10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物体放置状态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8947B (zh) 2011-09-21
WO2009047028A1 (en) 2009-04-16
CN101611416A (zh) 2009-12-23
EP2198388B1 (en) 2012-10-03
US20100321166A1 (en) 2010-12-23
EP2198388A1 (en) 201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8947B (zh)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天线切换实现方法
CN101112008B (zh) 射频识别通信控制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射频识别系统
CN102036430B (zh) 无线通信收发器及其模式开关装置
US7893815B2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one or several transponders
CN101150507B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装置
CA2452744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erv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CA2642208A1 (en) Wireless asset identification and location
CN111028495A (zh) 一种基于低功耗蓝牙通信检定电能表的方法及装置
EP2177011A2 (e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racking assets with affixed electronic smart tag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2870004A (zh) 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节点
US20010003163A1 (en) Automation system with radio sensor
CN109191603B (zh) 一种自由流天线的并行交易数据处理系统和方法
US20120139712A1 (en) Hybrid switch for extending antenna por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rfid system using the hybrid switch
EP1450329A3 (en) Remote-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mobile radio-signal terminal
US9166657B2 (en) Radio frequency shield with proximity change alert for a contactless data carrier
KR100916665B1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0900586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readers having dual sensitivity modes
CN101755273A (zh) 用于访问控制的射频识别系统
CN112418377B (zh) 电子价签及其工作方法
US11714984B2 (en)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s of a plurality of labels
EP2802179B1 (en) Concurrent activation and data exchange with multiple NFC-A devices
CN101112009A (zh) Rfid载波侦听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rfid系统
US2007012655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actless trasmission of data from a number of data carriers, preferably in the form of RFID-tags
US6047193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a switch component
US2009015434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