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1009B - 核医学诊断装置以及用于此的诊断系统 - Google Patents

核医学诊断装置以及用于此的诊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1009B
CN101401009B CN2007800085845A CN200780008584A CN101401009B CN 101401009 B CN101401009 B CN 101401009B CN 2007800085845 A CN2007800085845 A CN 2007800085845A CN 200780008584 A CN200780008584 A CN 200780008584A CN 101401009 B CN101401009 B CN 101401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pharmaceutical agent
aggregation
time change
nuclear medicin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85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1009A (zh
Inventor
大谷笃
今西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01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1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1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10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1/00Measuring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cosmic radiation
    • G01T1/16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 G01T1/161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medicine, e.g. in vivo coun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1/00Measuring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cosmic radiation
    • G01T1/16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 G01T1/161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medicine, e.g. in vivo counting
    • G01T1/1611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medicine, e.g. in vivo counting using both transmission and emission sources sequential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7Emission tomograph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医学诊断装置,其中利用由投影数据导出部(10)测定的投影数据的经时变化即第1经时变化,集积量函数导出部(14),能够对各个放射性药剂的每个进行分离,而对基于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内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即集积量函数第2经时变化进行求取,基于如此分离后的这些第2经时变化,集积图像取得部(15),能够取得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而供核医学诊断,因此即使投与多个放射性药剂也能够进行核医学诊断。

Description

核医学诊断装置以及用于此的诊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从投入放射性药剂后的被检测体产生的放射性求取被检测体的医学数据的核医学诊断装置以及用于此的诊断系统,特别是涉及对核医学用数据进行图像除了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的核医学诊断装置即ECT(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采用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装置为例而进行说明。PET装置是对由正电子(Positron)即阳电子的湮灭(消滅)所产生的多根的γ射线进行检测,并且仅在由多个检测器同时对γ射线进行检测时才对被检测体的断层图像进行再构成的方式构成的。 
在该PET装置中,将放射性药剂投入被检测体后,随着时间经过对对象组织中的药剂蓄积的过程进行测定,从而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生物体组织的定量测定。因此,由PET装置所得到断层图像具有功能信息。 
具体来说,若作为被检测体采用人体为例进行说明,则投入放射性药剂,所述放射性药剂是利用人体的生物体功能而易于在特定部位的细胞中集中的对湮灭γ射线放射物质。 
特开平07—113873号公报(第2页、图2) 
然而,γ射线是单色光,用PET装置检测作为单色光的γ射线。因此,为了得到不同的功能图像,需要使用不同的放射性药剂而进行别途检查。也就是说,在每次给与放射性药剂时均重复如下作业:即投入一个放射性药剂,从投入起经过规定时间后进行检查。因此,增强了针对被检测体的被曝量,以及时间上和肉体上的负担。 
本发明针对这样的情况而提出,其目的为提供一种即使投与多个放射性药剂,也能够进行核医学诊断的核医学诊断装置以及用于此的诊断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以下那样的结构。 
即,本发明的核医学诊断装置,是是基于从投与了放射性药剂后的被检测体产生的放射线而求取被检测体的核医学用数据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备有:第1经时变化测定步骤,其中对投与了多个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核医学用数据的经时变化即第1经时变化进行测定;第2经时变化导出步骤,其中基于该第1经时变化,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的每个,求取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内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即第2经时变化;集积图像取得步骤,其中基于这些第2经时变化,取得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核医学诊断装置,第1经时变化测定单元,对投与多个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核医学用数据的经时变化即第1经时变化进行测定,并基于该第1经时变化,第2经时变化导出单元,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的每个,对基于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内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即第2经时变化进行求取。在同时投与相互不同核种的放射性药剂的情况下,每种核种的半衰期不同,因此来自包含半衰期较短的核种的放射性药剂的放射性的线量率比来自包含半衰期较长的核种的放射性药剂的放射性的线量率较早地減衰。另一方面,即使在使用相互同一核种的放射性药剂时在错开投与时间的情况下,衰减的线量不同。如此,利用通过第1经时变化测定单元所测定的第1经时变化(核医学用数据的经时变化),第2经时变化导出单元分离为各个放射性药剂的每个,能够求取第2经时变化(基于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内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基于如此分离后的这些第2经时变化,集积图像取得单元,取得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而供给到核医学诊断,因此即使投与多个放射性药剂,也能够进行核医学诊断。 
在上述的发明中,优选为,第2经时变化,是伴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变化的集积量函数,所述装置备有将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量函数预先存储的集积量函数存储单元,基于该集积量函数存储单元中预先存储的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量函数,而确定所述集积图像中的放射性药剂。分离为各个放射性药剂的每个,而求得第2经时变化(基于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内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备有不仅能够取得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 也能够预先存储这样的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量函数的集积量函数存储单元,因此也能够确定集积图像中的放射性药剂。 
上述的这些发明的一例中将所投与的放射性药剂的个数设为M,将应该对各个放射性药剂每个的所述第2经时变化进行求取的未知数的个数设为N时,所述第1经时变化测定单元,以多个点测定所述第1经时变化。将所投与的放射性药剂的个数设为M,将应该求取各个放射性药剂每个的第2经时变化的未知数的个数设为N时,成为合计(M×N)个的未知数。因此,更优选为,第1经时变化测定单元以多个点测定第1经时变化,通过至少以(M×N)点测定,能够对各个放射性药剂每个,分别求取N个的未知数。通过求取该N个的未知数,能够求取M个的放射性药剂每的第2经时变化和集积图像。 
在上述的一例的更为具体的一例中,第1经时变化是投与了M个的放射性药剂而得到放射性的总线量的经时变化,将第J个放射性药剂设为AJ(其中J=1,2,…,M—1,M),将放射性药剂AJ的线量率的经时变化设为FJ(t),其中J=1,2,…,M—1,M,作为所述第2经时变化,将某像素内存在的放射性药剂AJ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设为aJJ,βJ,γJ,…,t),其中J=1,2,…,M—1,M,且αJ,βJ,γJ,…是所述N个的未知数,将总线量的经时变化设为E(t)时,某时间幅中的某像素的总线量∫E(t)dt由成为∑J=1 M{∫aJJ,βJ,γJ,…,t)FJ(t)dt}=∫E(t)dt的第1式所表示,基于以多个点测定的第1经时变化以及所述第1式,求算所应当求取各个放射性药剂AJ每个的所述集积量的经时变化aJJ,βJ,γJ,…,t)的N个的未知数αJ,βJ,γJ,…,通过求取该N个的未知数αJ,βJ,γJ,…,所述第2经时变化导出单元,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求取某像素内存在的放射性药剂AJ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aJJ,βJ,γJ,…,t)。 
上述的具体的一例的更具体的一例中,所述第2经时变化,即某像素内存在的放射性药剂AJ中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aJJ,βJ,γJ,…,t)(其中J=1,2,…,M—1,Mで、αJ,βJ,γJ,…是所述N个的未知数),是伴随这时间的经过而变化集积量函数,该集积量函数aJJ ,βJ,γJ,…,t)由成为aJJ,βJ,γJ,…,t)=αJ·exp(βJ·t)+γJ的3个的未知数αJ,βJ,γJ的第2式所表达,并基于以至少(M×3)个点测定的所述第1经时变化和所述第1式,而对应该求取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的3个的未知数αJ,βJ,γJ进行求取,通过求取该3个的未知数αJ,βJ,γJ,所述第2经时变化导出单元,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求取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 
另外,投与放射性药剂AJ之后,集积量较大地变动,因此在涉及较大地变动的状态中的检查(即,基于第1经时变化测定单元的第1经时变化的测定)是不适当的。因此,从投与放射性药剂AJ起经过规定时间(用于进行检查的充足的时间)时,收敛于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αJ·exp(βJ·t)+γJがαJ。因此,通过将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作为αJ,并仅仅求取各个放射性药剂AJ每个的未知数αJ,第2经时变化导出单元能够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求取集积量函数αJ。因此,没有必要求取其他的未知数βJ,γJ,…,能够衰减基于第1经时变化测定单元的第1经时变化的测定次数。 
此外,在使用某放射性药剂AI(其中I=1,2,…,M—1,M)和AJ(其中J=1,2,…,M—1,M,且I≠J),将放射性药剂AI,AJ的投与时间相互错开而投与,将该错开后的投与时间设为t0,并将投与放射性药剂AJ的时刻设为基准时,能够由FI(t—t0)表达放射性药剂AI中的线量率的经时变化,并能够由FJ(t)表达放射性药剂AJ中的线量率的经时变化。 
特别是,使用两个放射性药剂AI和AJ,且这些放射性药剂AI和AJ相互是同一核种的情况下,所述像素的总线量∫E(t)dt,由成为∫aII,βI,γI,…,t){k·FI(t—t0)+C1}dt+∫aJJ,βJ,γJ,…,t)FJ(t)dt=∫E(t)dt(其中、k,C1是常数)的第1式所表达,基于以多个点测定的第1经时变化和所述第1式而对应该求取的各个放射性药剂AI和AJ每个的所述集积量的经时变化aJJ,βJ,γJ,…,t)的N个的未知数αJ,βJ,γJ,…进行求取,通过求取该N个的未知数αJ,βJ,γJ,…,所述第2经时 变化导出单元,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I和AJ的每个,求取某像素内存在的放射性药剂AI和AJ的每个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aJJ,βJ,γJ,…,t)。 
另外,使用两个放射性药剂AI和AJ,在这些放射性药剂AI和AJ是相互不同核种的情况下,所述像素的总线量∫E(t)dt由成为∫aII,βI,γI,…,t){FI(t—t0)+C2}dt+∫aJJ,βJ,γJ,…,t)FJ(t)dt=∫E(t)dt(其中、C2は常数)的第1式所表达,基于以多个点测定的第1经时变化和所述第1式,而对应该求取各个放射性药剂AI和AJ每个的所述集积量的经时变化aJJ,βJ,γJ,…,t)的N个的未知数αJ,βJ,γJ,…进行求取,通过求取该N个的未知数αJ,βJ,γJ,…,所述第2经时变化导出单元,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I和AJ的每个,求取某像素内存在的放射性药剂AI和AJ每个中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aJJ,βJ,γJ,…,t)。 
如上述那样应该投与的多个放射性药剂,可以是相互同一核种,也可以是相互不同核种。因此,从投与多个放射性药剂起而得到的核医学用数据,是相互同一核种的放射性药剂,也可以包含错开相互时间而投与得到的数据,也可以包含投与相互不同核种的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数据。 
在上述的发明中,也可以备有输入与核医学用数据相关的多个信息的输入单元。与通过一度的检查而投与的多个放射性药剂相关的信息,例如可以将放射性药剂的种类、半衰期、投与时间(或测定时间)等作为与核医学用数据相关的信息而输入。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备有具有输出单元,其分别输出由所述集积图像取得单元所取得的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或改变色而重叠输出显示。通过分别将由集积图像取得单元取得的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输出表示,或变更色而重叠输出表示,能够针对每个放射性药剂区别集积图像,而对核医学诊断提供有益的信息。 
另外,也可以在上述的发明中所涉及核医学诊断装置中所用的诊断系统中适用。所述系统备有核医学诊断装置和X射线CT装置而构成,所述核医学诊断装置,基于从投与放射性药剂后的被检测体产生的放射性而求取被检测体的核医学用数据,所述X射线CT装置,基于从被检测体的外 部照射而透过被检测体的X射线,而求取X线CT用数据,核医学诊断装置,第1经时变化测定单元,其对投与了多个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核医学用数据的经时变化即第1经时变化进行测定;第2经时变化导出单元,其基于该第1经时变化,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每个,求取基于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内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即第2经时变化;集积图像取得单元,其基于这些第2经时变化,取得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 
在本发明的诊断系统的情况下,在X射线CT装置中,从被检测体的外部照射照射并透过被检测体的X射线而求取X线CT用数据,核医学诊断装置,分别取得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另外,也可以将X线CT用数据的断层图像和各个集积图像叠加而重叠输出,将X线CT用数据作为吸收校正数据而使用,并进行核医学用数据的吸收校正,基于该吸收校正后核医学用数据,可以进行第1经时变化的测定或第2经时变化的导出或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的取得。 
即使在本发明的诊断系统中,与该发明的核医学诊断装置同样,也可以是,投与多个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核医学用数据,包含将相互同一核种的放射性药剂相互错开时间而投与所得到的数据。也可以是,投与多个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核医学用数据,包含投与相互不同核种的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诊断系统中,与本发明的核医学诊断装置同样,也可以备有输入与核医学用数据相关的多个信息的输入单元。 
另外,该发明的诊断系统中,与该发明的核医学诊断装置同样,也可以具有输出单元,其分别输出由所述集积图像取得单元所取得的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或改变色而重叠输出显示。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核医学诊断装置和用于此的诊断系统,利用由第1经时变化测定单元所测定第1经时变化(核医学用数据的经时变化),第2经时变化导出单元分离为各个放射性药剂的每个,而能够求取第2经时变化(基于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内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基于如此分离的这些第2经时变化,集积图像取得单元,取得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而供核医学诊断,因此即使投与多个放射性药剂,也能够进行核医学诊断。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装置的侧视图和方框图,(b)是表示γ射线检测器的具体的构成的放大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线量率的经时变化的曲线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积集函数的曲线图。 
图4是备有实施例2所涉及的PET装置和X线CT装置的PET—CT的诊断系统的侧视图和方框图。 
图中:8~输入部,9~输出部,10~投影数据导出部,14~积集量函数导出部,5~积集图像取得部,16a~~积集量函数存储器部,M~被检测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图1是实施例1所涉及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装置的侧视图和方框图。另外,后述的实施例2中也包含,在本实施例1中,作为核医学诊断装置,采用PET装置为例而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1所涉及的PET装置如图1所示,具有载置被检测体M的顶板1。该顶板1,以上下升降移动,并沿被检测体M的体轴Z平行移动的方式构成。通过如此构成,载置于顶板1的被检测体M通过后述的龙门(ガントリ)2的开口部,从头部顺次向腹部、足部扫描,而得到被检测体M的投影数据或所谓的断层图像诊断数据。该诊断数据,相当于该发明中的核医学用数据。 
在顶板1的另一侧,本实施例1所涉及的PET装置备有:具有开口部2a的龙门2;相互接近而配置的多个闪光灯(闪烁器模块)3a和多个光电倍增管(フォトマルチプライヤ)3b。如图1(b)所示那样,闪光灯3a和多个光电倍增管3b,以围绕被检测体M的体轴Z周围的方式配置为环状,并埋设在龙门2内。光电倍增管3b比闪光灯3a更靠近外侧配置。作为闪 光灯3a的具体的配置,可以列举,在与被检测体M的体轴Z平行的方向,并排两个闪光灯3a,并在被检测体M的体轴Z周围并排多个光电倍增管3b的方式。闪光灯3a和光电倍增管3b中,构成后述的投影数据(称作发射数据(エミッション数据))用的γ射线检测器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备有点线源4和后述的吸收校正数据(均被称作“传送数据”)用的γ射线检测器5。吸收校正数据用γ射线检测器5,与投影数据用γ射线检测器3同样由闪光灯和光电倍增管构成。点线源4,是对被检测体M投与放射性药剂,即照射与放射性同位素(RI)相同种类的放射线(在本实施例1中为γ射线)的线源,并被配设在被检测体M的外部。在本实施例1中,埋设在龙门2内。点线源4在被检测体M的体轴Z周围旋转。 
此外,本实施例1所涉及的PET装置,备有:顶板驱动部;控制器7;输入部8;输出部9;投影数据导出部10;吸收校正数据导出部11;吸收校正部12;再构成部13;积集量函数导出部14;积集图像取得部15;以及存储器16。顶部驱动部6,是以进行顶板1的上述的移动那样的方式进行驱动的机构,由省略图示电机等而构成。 
控制器7,对构成本实施例所涉及的PET装置的各部分进行总体控制。控制器7,由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等构成。 
输入部8,将操作者所输入的数据或命令发送到控制器7。输入部8,有由鼠标、键盘、控制杆(ジョイスティック)、跟踪球、触摸面板等所代表的指向器构成。输出部9,由以监视为代表的显示部或打印机等所构成。 
后述的上述实施例2也包含,在本实施例1中,输入部8,以输入与核医学用数据相关的多个信息的方式构成。能够将与在一次检查中投与的多个放射性药剂相关的信息,例如放射性药剂的种类(FDG或FES等)、半衰期、投与时间(或测定时间)等作为与核医学用数据相关的信息而输入。输入部8,与该发明中的输入单元相当。 
后述的实施例2也包含,在本实施例2中,与输出部9的显示部相关地,将由集积图像取得部所取得的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分别地输出显示或变色而重叠输出显示。通过将由集积图像取得部15所取得的各个 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分别输出显示或变色而重叠显示,而能够针对每个放射性药剂区分集积图像,从而对核医学诊断提供有益的信息。输出部9,相当于该发明的输出单元。 
存储器部16,由以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等为代表的存储介质所构成。在本实施例1中,关于由投影数据导出部10或再构成部13所处理的诊断数据、由吸收校正数据导出部11所求得的吸收数据、由集积量函数导出部14所求得的各个放射性药剂的每个的集积量函数、以及由图像取得部15所取得的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被写入并存储在RAM中,并根据必要从RAM中读出。在ROM中,预先存储为了进行各个的核医学诊断程序等,通过控制器7执行该程序而分别进行与该程序相对应的核医学诊断。在本实施例1中,存储器部16,备有预先存储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量函数的集积量函数存储器部16a。 
投影数据导出部10、吸收校正数据导出部11、吸收校正部12、再构成部13、集积量函数导出部14、集积图像取得部15,通过由控制器7执行存储于例如以上述的存储器部16等为代表的ROM中的程序或由以输入部8等为代表的指示器所输入的命令,而实现。 
闪光灯3a将从被投与了放射性药剂后的被检测体M产生的γ射线变换为光,光电倍增管对变换后的该光进行光电变换而输出为电信号。将该电信号作为图像信息(像素)而发送到图像数据导出部10。 
具体来说,若对被检测体投与了放射性药剂,则借助于阳电子放出型的RI的阳电子湮灭(消滅),而产生两束γ射线。投影数据导出部10,对闪光灯3a的位置和γ射线的入射定时进行核查,并仅仅当γ射线同时入射到位于夹着被检测体而相互面对的位置的两个闪光灯3a时,将发送而来的图像信息判定为适当的数据。在γ射线仅仅入射到一方的闪光灯3a时,投影数据导出部10,不将之作为由闪光灯的湮灭所产生的γ射线而是作为噪声处理,此时送入的图像信息也作为噪声而判定并将其放弃。 
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对被检测体M投入多个的放射性药剂。因此,多个放射性药剂的图像信息,由投影数据导出部10中的判定作为一个图像信息而汇总求出。即,在该投影数据导出部10中判定为适当的数据中,对各个的放射性药剂的每个,不区分图像信息地进行混合。该图像信息能 够被视为是γ射线的总线量(总计数值),在本实施例1中,每规定的时间(例如相对于检查时间为8分钟,为每3分钟),投影数据导出部10,多次地进行γ射线测定(例如6次),而测定总线量随时间的变化。因此,在进行6次的检查时间为相对于18分钟每3分钟的γ射线的测定的情况下,分别测定3分钟后、6分钟(=3分钟×2次)后、9分钟(=3分钟×3次)后、12分钟(=3分钟×4次)后、15分钟(=3分钟×5次)后、18分钟(=3分钟×6次)后的图像信息(γ射线的总线量:即总计数值)的经时变化。图像信息(γ射线的总线量)的经时变化,相当于该方面的第1随时间的变化(核医学用数据的随时间的变化),投影数据导出部10,相当于该发明中的第1经时变化测定单元。 
将发送到投影数据导出部10的图像数据(γ射线的总线量)作为投影数据,而发送到吸收校正部12。对发送到吸收校正部12中的投影数据,作用从吸收校正数据导出部11向吸收校正部12发送的吸收校正数据(传送数据),从而校正成考虑了在被检测体M的体内的γ射线吸收后的投影数据。实际上,将该吸收校正后的投影数据的随时间的变化(γ射线的总线量:即总计数值)作为第1经时变化(核医学用数据的随时间的变化)而使用。 
另外,点线源4一边围绕被检测体M的体轴Z的周围旋转,一边向被检测体M照射γ射线,吸收校正数据用的γ射线检测器5的闪光灯(闪烁器模块)(省略图示)将所照射的γ射线变换为光,γ射线检测器5的光电倍增管(省略图示)对变换后的该光进行光电变换,并以电信号输出。并将该电信号作为图像信息(像素)发送到吸收校正数据导出部11。 
基于发送到吸收校正数据导出部11的图像信息而求出吸收校正数据。吸收校正数据导出部11,利用表示γ射线或X线的吸收系数与能量的关系的运算,将CT用投影数据即X线吸收系数的分布数据作为吸收校正数据而求出。导出后的吸收校正数据,被发送到上述那样的吸收校正部12。 
将校正后的投影数据发送到再构成部13。再构成部13对该投影数据进行再构成,而求出考虑了被检测体M的体内的γ射线的吸收的断层图像。如此,通过备有吸收校正部12、再构成部13,能够基于吸收校正数据对投影数据进行校正,并对断层图像进行校正。并通过控制器1将校正 后的断层图像发送到输出部9。 
另外,该断层图像不按照每个放射性药剂区分地进行混合。另一方面,为了针对每个放射性药剂分离数据,而备有上述的集积量函数导出部14和集积图像取得部15。接下来,对集积量函数导出部14和集积图像取得部15进行说明。 
集积量函数导出部14,按照各个放射性药剂对基于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M内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进行求算。集积量,作为伴随着经时变化的集积量函数而表示。集积量函数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经时变化(基于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内的集积量的随时间的变化),集积量函数导出部14,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经时变化导出单元。 
集积图像取得部15,基于上述的这些集积量函数,而取得各自的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集积图像取得部15,相当于该发明的集积图像取得单元。 
接下来,参照图2、图3对上述的γ射线的总线量、集积量函数以及线量率的经时变化进行说明。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线量率的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图,图3是示意性第表示集积量函数的曲线图。 
设所应当投与的放射性药剂的个数为M个,将第J个放射性药剂设为AJ(其中J=1,2,…,M—1,M)。将放射性药剂AJ的线量率的随时间的变化设为FJ(t)(,其中J=1,2,…,M—1,M),FJ(t)以满足下述(1)式那样的方式被表达。 
FJ(t)=NJ·exp(—λJ·t)      …(1) 
其中,NJ是投与时的放射性药剂AJ的放射核数,λJ是放射性药剂的衰变常数。 
将存在于某像素内的放射性药剂AJ中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即集积量函数)设为aJJ,βJ,γJ,…,t)(其中J=1,2,…,M—1,M;αJ,βJ,γJ,…是N个未知数,将总线量的经时变化设为E(t)时,在某时间宽度中,某像素的总线量∫E(t)dt按照下述(2)式那样被表示。 
J=1 M{∫aJJ,βJ,γJ,…,t)FJ(t)dt}=∫E(t)dt…(2)
上述(2)式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式。 
将应该求算各个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的未知数αJ,βJ,γJ,…的个数设为N个时,合计成为(M×N)个的未知数。因此,以多数点优选为至少(M×N)个点对相当于第1经时变化的被吸收校正后的投影数据的经时变化进行测定,从而能够对各个的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分布求算N个的未知数。通过求算该N个的未知数,能够对相当于M个的放射性药剂每个的第2经时变化的集积量函数a1J,βJ,γJ,…,t),a2J,βJ,γJ,…,t),…,aJJ,βJ,γJ,…,t),…,aM-1J,βJ,γJ,…,t),aMJ,βJ,γJ,…,t)以及集积图像进行求算。 
这里,对应该求算各个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的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的未知数的个数为3个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N成为3。此时,以下述的式(3)的方式采用特定的函数而假定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 
aJJ,βJ,γJ,…,t)=αJ·exp(βJ·t)+γJ… 
                                                         (3) 
其中,各个的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中,αJ,βJ,γJ是上述的3个的未知数,合计(M×3)个的未知数。上述(3)式相当于该发明的第2式。 
这里,对所应投与的放射性药剂的个数为2个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M=2。若将放射性药剂A1设为A,将放射性药剂A2设为B,将F1(t)设为F(t),将F2(t)设为G(t),将N1设为Na,将N2设为Nb,则F(t)和G(t),入从上述(1)式到下述(4)、(5)式那样被表达。 
F(t)=Na·exp(—λ1·t)            …(4) 
G(t)=Nb·exp(—λ2·t)            …(5) 
放射性药剂A的线量率的经时变化F(t)和放射性药剂B的线量率的经时变化G(t),例如如图2那样被表达。 
若将a1J,βJ,γJ,…,t)设为a(t),将a2J,βJ,γJ,…,t)设为b(t),则a(t)成为存在于某像素内的放射性药剂A的集积量函数。b(t)为存在于某像素内的放射性药剂B的集积量 函数。在某时间宽度中,某像素的总线量∫E(t)dt以从上述(2)式到下述(6)式的方式被表达。 
∫a(t)F(t)dt+∫b(t)G(t)dt=∫E(t)dt 
                              …(6) 
集积量函数a(t)、b(t),以从上述(3)式到下述(7)、(8)那样的方式被表达。 
a(t)=α1·exp(β1·t)+γ1         …(7) 
b(t)=α2·exp(β2·t)+γ2         …(8) 
存在于某像素内的放射性药剂A中的集积量函数a(t)以例如图3那样的曲线被表达。 
集积量函数存储器部16a将如该图3所述那样的曲线图作为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而预先存储。关于预先做成这种曲线图,也可以如以往的那样,投与一个放射性药剂,对每个放射性药剂重复执行对基于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M内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进行测定的作业。在图3中分别示出了每个放射性药剂所集积的位置的集积量函数。实线表示肿瘤,虚线表示肿瘤以外的部位1,2。作为在增加的同时而饱和的部位2,有例如脑等,作为在减少的同时而饱和的部位1,例如有肝脏。分别比较预先做成的集积量函数和这次做成的集积量函数,最近的集积量函数中的放射性药剂,能够作为集积图像的放射性药剂而指定。这样,优选为,基于在集积量函数存储器部16a中预先存储的各放射性药剂的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而指定上述的集积图像中的放射性药剂。集积量函数存储器部16a,相当于本发明的集积量函数存储单元。 
另外,在所应投与的放射性药剂的个数是2个,未知数的个数是3个的情况下,根据上述(7)、(8)式,放射性药剂A,B中合计为(2×3)=6个未知数α1,β1,γ1,α2,β2,γ2。因此,如上述那样,例如检查时间为相对于18分钟,每3分钟进行进行6次γ射线的测定。通过至少6次测定投影数据的经时变化,对于各个的放射性药剂A,B的每个,能够分别求算3个的未知数(合计为6个)。通过求算该3个的未知数,能够求得2个的放射性药剂A,B的集积量函数a(t),b(t)以及集积 图像。 
另外,关于集积图像,若将所得到的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相对于全检查时间进行积分,则能够得到总积算量,并能够得到每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 
另外,在刚投与放射性药剂AJ之后,由于如图3所示那样,集积量较大地变动,因此所涉及的较大地变动的状态中的检查(即,基于相当于第1经时变化单元的投影数据导出部10的相当于第1经时变化的图像信息[γ射线的总线量]的经时变化的测定)是不适当的。因此,从投与了放射性药剂AJ起经过规定时间(用于进行检查的足够的时间,放射性药剂为FDG的情况下为大约60分钟)时,上述(3)式所表达的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αJ·exp(βJ·t)+γJ收敛于αJ。因此,将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作为αJ,通过仅求算各个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的未知数αJ,集积量函数导出部14能够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求算集积量函数αJ。因此,没有必要求算其它的未知数βJ,γJ,…。能够减少基于投影数据导出部10的图像信息(γ射线的总线量)的经时变化的测定次数。 
例如,在所应投与的放射性药剂的个数为两个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设a1J,βJ,γJ,…,t)为a(t),a2J,βJ,γJ,…,t)为b(t)。如此的话,通过将上述(7)、(8)式和aJJ,βJ,γJ,…,t)设为,能够使得a(t)=α1,且b(t)=α2。因此,由于未知数总共为2个,故而可以对投影数据的经时变化进行2次测定。 
至此的说明,使放射性药剂的投与时间为相同的时刻,是同时投与的情况,但是也能够错开投与时间。具体来说,在使用某放射性药剂AI(其中I=1,2,…,M—1,M)以及AJ(其中J=1,2,…,M—1,Mで、I≠J)的情况下,是放射性药剂AI,AJ的投与时间相互错开地进行投与,并设该错开的投与时间为t0。在以投与放射性药剂AJ的时刻为基准时,以FI(t—t0)表示放射性药剂AI的线量率的经时变化,并能够以FJ表示放射性药剂AJ的线量率的经时变化。在所应该投与的放射性药剂的个数为2个的情况下,若设I=1、J=2,则放射性药剂AI为A1,放射性药剂AJ为A2。如上述那样,设放射性药剂A1为A,设放射性药剂 A2为B。 
特别是,在这些放射性药剂AI(即A)和AJ(即B)相互为同一核种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作为I=1、J=2,设FI(t)(=F1(t))为F(t),设FJ(t)(=F2(t))为G(t),设a1J,βJ,γJ,…,t)为a(t),设a2J,βJ,γJ,…,t)为b(t)。如此的话,上述的像素的总线量∫E(t)dt,能够按照上述(2)式至下述(9)式的方式进行变形。 
∫a(t){k·F(t—t0)+C1}dt 
+∫b(t)G(t)dt=∫E(t)dt 
                       …(9) 
上述(9)式是相对于本发明的第1式。其中,k、C1是常数。 
另外,在这些放射性药剂AI(即A)和AJ(即B)为相互不同的核种的情况下,同样,像素的总线量∫E(t)dt,能够以从上述(2)式到下述(10)式的方式进行变形。 
∫a(t){F(t—t0)+C2}dt+∫b(t)G(t)dt=∫E(t)dt                                      …(10) 
上述(10)式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式。其中,C2是常数。 
另外,以投入放射性药剂AJ(即B)的时刻为基准时,放射性药剂AI(即A)的线量率的经时变化,如上述那样,由FI(t—t0)所表示,放射性药剂AJ的线量率的经时变化由FJ(t)所表示,但是也可以通过上述(4)、(5)式,进一步如下述(11)、(12)式的方式被表示。 
F(t—t0)=Na·exp{—λ1·(t—t0)}         …(11) 
G(t)=Nb·exp(—λ2·t)                   …(12) 
在放射性药剂A和B相互为同一核种的情况下,衰变常数相等,且上述(12)式中的λ2成为λ1。 
在由上述(11)表示时,在放射性药剂A和B相互为同一核种的情况下的第1式即上述(9)式中的k是k=Na/Nb,C1是C1=Na·exp(—λ1·t0)。另一方面,在由上述(12)表达时,放射性药剂A和B为相互不同核种的情况下的第1式即上述(10)式中的C1是C2=Na·exp(λ1·t0)。
根据具有上述的构成的本实施例1所涉及PET装置,投影数据导出部10,对在投与多个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核医学用数据(这里是γ射线的总线量)的经时变化即第1经时变化进行测定,并基于该第1经时变化,集积量函数导出部14,对于各个放射性药剂的每个,对基于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内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这里为集积量函数)即第2经时变化进行求算。在同时投与相互不同的核种的放射性药剂的情况下,由于每种核种的半衰期不同,来自包含半衰期较短的核种的放射性药剂的放射性的线量率,比来自包含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药剂的放射性的线量率,较快地衰减。另一方面,即使在使用相互同一核种的放射性药剂时使投与时间错开的情况下,衰减的线量变得不同。如此,利用通过投影数据导出部10所测定的第1经时变化(核医学用数据的经时变化),集积量函数导出部14,对各个放射性药剂的每个进行分离,从而能够求算第2经时变化(基于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内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基于如此分离后的这些第2经时变化,集积图像取得部15,取得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并用于核医学诊断,即使投与多个的放射性药剂,也能够进行核医学诊断。 
另外,以往应该投与的放射性药剂是1,并以预先明白的放射性药剂和集积部位这一前提进行核医学诊断。在如本实施例1那样投入多个放射性药剂的情况下,即使预先不知道各放射性药剂和集积部位,通过分离为各个放射性药剂的每个,能够起到得知放射性药剂和集积部位这一效果。因此,在诸如人类诊所(ドック)那样的在预先不知各放射性药剂和集积部位的诊断的情况下也是有用的。 
在实施例1中,第2经时变化是伴随着时间的经过(
Figure G2007800085845D0016154106QIETU
)而变化的集积量函数,PET装置备有预先存储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量函数的集积量函数存储器部16a,基于预先存储在该集积量函数存储器部16a中的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量函数,而指定集积图像中的放射性药剂。通过分离为各个放射性药剂的每个而求算第2经时变化(基于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内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不仅能够取得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而且通过备有预先存储这种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量函数的集积量函数存储器部16a,也能够对集积图像中的放射性药剂进行确定。 
在本实施例1中,第1经时变化是投与M个的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放 射性(这里是γ射线)的总线量的经时变化,设第J号的放射性药剂为AJ(其中J=1,2,…,M—1,M),放射性药剂AJ的线量率的经时变化为FJ(t)(其中J=1,2,…,M—1,M),作为第2经时变化,设存在于某像素内的放射性药剂AJ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为aJJ,βJ,γJ,…,t)(其中J=1,2,…,M—1,M,且αJ,βJ,γJ,…是N个的未知数),总线量的经时变化为E(t)。此时,某时间宽度内的某像素的总线量∫E(t)dt由上述(2)或(9)式或(10)式所表达。因此,基于多点测定的第1经时变化和上述(2)式或(9)式或(10)式而求算:应该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的上述集积量的经时变化aJJ,βJ,γJ,…,t)进行求算的N个的未知数,通过求算该N个未知数αJ,βJ,γJ,…,集积量函数导出部14针对各个的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对存在于某像素内的放射性药剂AJ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aJJ,βJ,γJ,…,t)进行求算。 
具体来说,存在于某像素内的放射性药剂AJ中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即存在于某像素内的放射性药剂AJ中的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其中J=1,2,…,M—1,M,且αJ,βJ,γJ,…是N个的未知数),由上述(3)式的所表达。基于至少(M×3)点测定的第1时间经过的包含和上述(2)式或(9)式或(10)式,而求算应该求算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的3个的未知数αJ,βJ,γJ,通过求算该3个未知数αJ,βJ,γJ,集积量函数导出部14,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J的每求算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 
如上述那样应该被投与的多个的放射性药剂,可以是相互同一核种,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核种。因此,投与多个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核医学用数据,可以包含相互错开时间投与相互同一核种的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数据,也可以,包含投与相互不同核种的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数据。实施例1的情况下,对于不错开投与时间的上述式(1)~(8)那样的情形,或错开投与时间且核种也相互不同的上述(10)、(12)式那样的情形中,包含投与相互不同核种的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数据。在错开投与时间且为同一核种的上述(9)、(11)式那样的情形中,包含投与相互同一核种的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数据。
〔实施例2〕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图4是备有实施例2所涉及的PET装置和X射线CT装置的PET—CT诊断系统的侧视图和方框图。 
在上述的实施例1中,PET装置备有点线源4,点线源4照射与放射性药剂相同的γ射线并透过被检测体M,由此基于该放射线作为状态信息而求算吸收校正数据,在本实施例2中,将CT用的投影数据作为吸收校正数据而使用。 
X射线CT装置,备有:具有开口部21a的龙门21;X射线管22;和X射线检测器23。X射线管22和X射线检测器23,夹着被检测体M而相互面对地配置,并埋设于龙门21内。构成X射线检测器3的多个检测元件以扇状排列于被检测体M的体轴Z周围。 
此外,X线CT装置,通过备有龙门驱动部24、高压发生部25、准直仪驱动部26和CT再构成部27而构成。CT再构成部27,由控制器7执行存储于以例如上述的存储器部16为代表的存储介质的ROM的程序或在输入部8中输入的命令而实现。另外,在后述的CT用的投影数据或CT再构成部27中处理的CT用断层图像,与上述的实施例1同样被写入并存储到存储器部16的RAM,并根据需要从RAM读出。这些CT用投影数据和CT用断层图像相对于本发明的X线CT用数据。 
龙门驱动部24是如下那样的机构:即在维持相互相面对的关系的同时,在龙门21内以围绕被检测体M的体轴Z周围旋转的方式驱动X线管22和X线管检测器23,并由省略了图示的电机构成。 
高压发生部25,产生X射线管22的管电压和管电流。准直仪驱动部26,是设定X射线的照视野,并针对接近X线管22的准直仪(省略图示),以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的方式进行驱动的机构。由省略了图示的电机构成。 
在间接变换型的X射线检测器23的情况下,X射线检测器23内的闪光灯(シンチレ—タ)(省略图示)将从X射线管22照射并透过被检测体M的X射线变换为光,并且光感应膜(省略图示)对变换后的光进行光电变换,并作为电信号输出。在直接变换型的X射线检测器23的情况下,放射性感应膜(省略图示)将X射线直接变换为电信号而输出。并将该电 信号作为图像信息(像素),发送到CT再构成部27。发送到CT再构成部27的图像信息,作为CT用的投影数据而被传送。 
CT用投影数据,以与在实施例1中所述的吸收校正数据相同的方式具有形态信息,在本实施例2中,为了将CT用投影数据作为吸收校正数据而使用而发送到吸收校正数据导出部11,并且也发送到CT再构成部27。 
通过对发送到CT再构成部27的图像信息(CT用的投影数据)进行再构成,而求算CT用断层图像。通过控制器7,将该CT用断层图像发送到输出部9。关于包含吸收校正数据导出部11的PET装置的后级处理部(吸收校正部12、再构成部13、集积量函数导出部14、集积图像取得部15)的各功能,与实施例1同样的,省略其说明。另外,也可以,由输出部9对由再构成部13而再构成的PET用断层图像和由CT再构成部27而再构成CT用断层图像进行重合而作为重叠输出。 
在本实施例2所涉及系统的情况下,在X射线CT装置中,基于从被检测体的外部照射并透过被检测体后的X射线,而求算X线CT用数据,PET装置分别取得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 
在本实施例2所涉及的系统中,与实施例1所涉及的PET装置同样,在输入部8也可以备有输入与核医学用数据相关的信息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2所涉及的系统中,也与实施例1所涉及的PET装置同样,分别删除由集积图像取得部17取得的各个的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或者也可以具有某种改变色而重叠输出显示的功能。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如下述那样变形实施。 
(1)上述的各实施例中,虽然采用PET装置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是该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对单一的γ射线进行检测让被检测体的断层图像的S P E 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T)装置等。 
(2)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是在由闪烁器模块(シンチレ—タブロック)3a和光电倍增管(マルチプライヤ)3b构成的投影数据用的γ射线检测器3静止的状态下检测γ射线的静止型,但是也可以是一边使闪烁器模块3a和光电倍增管3b绕被检测体M的周围旋转一边检测γ射线的旋转型。 
(3)上述的实施例1中,PET装置备有点线源4,通过点线源4照射 与放射性药剂相同的γ射线并透过被检测体M,并基于该放射性而作为方式信息求取吸收校正数据,在上述的实施例2中,将CT用的投影数据作为吸收校正数据而使用,而在各实施例中分别进行吸收校正,但是也并不一定要进行吸收校正。因此,作为第1经时变化的对象的某核医学用数据,也可以使用不进行吸收校正的数据。 
(4)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作为第1经时变化的对象的某核医学用数据,是图像信息(γ射线的总线量)即投影数据,但是也可以将此以外的数据作为核医学用数据而使用,而对作为核医学用数据的经时变化的第1经时变化进行测定。 
(5)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具有将各个的放射性药剂的集积量函数预先存储的集积量函数存储器部16a,基于该集积量函数存储器部16a中预先存储的各个的放射性药剂的集积量函数,而对集积图像中的放射性药剂进行确定,但是在不确定放射性药剂而单纯取得集积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必备有集积量函数存储器部16a。 
(6)如上述的各实施例那样,当设所投与的放射性药剂的个数为M,对各个的放射性药剂每个的第2经时变化进行求取的未知数的个数为N时,第1经时变化测定单元,多个点地测定第1经时变化,关于测定的数并没有特别限定。另外,若考虑合计成为(M×N)个的未知数,则优选为至少以(M×N)点测定第1经时变化。其中,从投与放射性药剂起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在集积函数收敛于未知数αJ的情况下,求得比(M×N)个的未知数更少的M个的未知数,因此可以仅仅测定M点。 
(7)上述的各实施例中,以集积量饱和为前提,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如上述(3)、(7)、(8)式的那样,是指数函数(exp)、或收敛的αJ,但是在放射性药剂为FDG的情况下,集积量的增加减少,并且饱和而不发散。在情况下,也可以不指数函数而使用对数函数(log)而表示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如此,关于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的具体的方式的方式,不做特别限定。

Claims (18)

1.一种核医学诊断方法,是基于从投与了放射性药剂后的被检测体产生的放射线而求取被检测体的核医学用数据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备有:
第1经时变化测定步骤,其中对投与了多个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核医学用数据的经时变化即第1经时变化进行测定:
第2经时变化导出步骤,其中基于该第1经时变化,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的每个,求取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内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即第2经时变化;
集积图像取得步骤,其中基于这些第2经时变化,取得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经时变化,是伴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变化的集积量函数,所述核医学诊断方法备有将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量函数预先存储的集积量函数存储步骤,基于该集积量函数存储步骤中预先存储的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量函数,而确定所述集积图像中的放射性药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投与的放射性药剂的个数设为M,将为了对各个放射性药剂的每个的所述第2经时变化进行求取的未知数的个数设为N,将时间设为t,将存在于某像素内的放射性药剂中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设为与伴随时间的经过而变化的集积量函数时,所述第1经时变化测定步骤中,对所述第1经时变化以多个点进行测定而求N个所述未知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经时变化是投与了M个的放射性药剂而得到放射线的总线量的经时变化,将满足J=1,2,…,M-1,M的第J个放射性药剂设为AJ,将满足所述放射性药剂AJ的线量率的经时变化设为FJ(t)时,作为所述第2经时变化,将满足J=1,2,…,M-1,M且设所述N个的未知数为αJ,βJ,γJ,…时的某像素内存在的放射性药剂AJ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设为与伴随时间的经过而变化的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将总线量的经时变化设为E(t)时,某时间宽度中的某像素的总线量∫E(t)dt由成为∑J=1 M{∫aJJ,βJ,γJ,…,t)FJ(t)dt}=∫E(t)dt的第1式所表示,基于以多个点所测定的第1经时变化以及所述第1式,求算:为了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的所述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即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进行求取的N个的未知数αJ,βJ,γJ,…,通过求取该N个的未知数αJ,βJ,γJ,…,而在所述第2经时变化导出步骤中,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求取某像素内存在的放射性药剂AJ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即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经时变化即作为某像素内存在的放射性药剂AJ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的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由成为aJJ,βJ,γJ,…,t)=αJ·exp(βJ·t)+γJ的3个的未知数αJ,βJ,γJ的第2式所表达,并基于按照至少M×3个点测定的所述第1经时变化和所述第2式,而求得为了求取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的3个的未知数αJ,βJ,γJ,通过求得该3个的未知数αJ,βJ,γJ,所述第2经时变化导出步骤中,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求取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从投与了放射性药剂AJ起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作为αJ,而仅求取各个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的未知数αJ,由此在所述第2经时变化导出步骤中,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J的每个,求取集积量函数αJ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用满足I=1,2,…,M-1,M的某放射性药剂AI和满足J=1,2,…,M-1,M、I≠J的AJ的情况下,使放射性药剂AI,AJ的投与时间相互错开而投与,将该错开后的投与时间作为t0,并将投与了放射性药剂AJ后的时刻作为基准时,由FI(t-t0)表达所述放射性药剂AI中的线量率的经时变化,并由FJ(t)表达所述放射性药剂AJ中的线量率的经时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两个放射性药剂AI和AJ,且这些放射性药剂AI和AJ相互是同一核种的情况下,所述像素的总线量∫E(t)dt,在设k,CI为常数时,由成为∫aII,βI,γI,…,t){k·FI(t-t0)+CI}dt+∫aJJ,βJ,γJ,…,t)FJ(t)dt=∫E(t)dt的第3式所表达,基于按照多个点测定的第1经时变化和所述第3式而求得:为了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I和AJ的每个的所述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即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进行求取的N个的未知数αJ,βJ,γJ,…,并通过求取该N个未知数αJ,βJ,γJ,…,所述第2经时变化导出步骤中,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I和AJ的每个,求取某像素内存在的每个放射性药剂AI和AJ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即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两个放射性药剂AI和AJ,在这些放射性药剂AI和AJ是相互不同核种的情况下,所述像素的总线量∫E(t)dt,在设C2为常数时,由成为∫aII,βI,γI,…,t){FI(t-t0)+C2}dt+∫aJJ,βJ,γJ,…,t)FJ(t)dt=∫E(t)dt的第4式所表达,基于以多个点所测定的第1经时变化以及所述第4式,而求取: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I和AJ的每个的所述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即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进行求取的N个的未知数αJ,βJ,γJ,…,通过求取该N个的未知数αJ,βJ,γJ,…,所述第2经时变化导出步骤中,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AI和AJ的每个,求取某像素内存在的每个放射性药剂AI和AJ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即集积量函数aJJ,βJ,γJ,…,t)。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投与多个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核医学用数据,包含相互错开时间而投与同一核种的放射性药剂所得到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投与多个放射性药剂所得到的核医学用数据,包含投与相互不同核种的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输入与所述核医学用数据相关的多个信息的输入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输出步骤,其中将由所述集积图像取得步骤所取得的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分别输出显示,或改变色而重叠输出显示。
14.一种诊断方法,是包含核医学诊断方法的诊断方法,其中,
所述诊断方法,包括:
基于从投与放射性药剂后的被检测体产生的放射线而求取被检测体的核医学用数据的核医学用数据计算步骤;以及
基于从被检测体的外部照射而透过被检测体的X射线而求取X线CT用数据的X线CT用数据计算步骤,
所述核医学诊断方法,包括:
第1经时变化测定步骤,其中对投与了多个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核医学用数据的经时变化即第1经时变化进行测定;
第2经时变化导出步骤,其中基于该第1经时变化,针对各个放射性药剂的每个,求取基于放射性药剂的被检测体内的集积量的经时变化即第2经时变化;以及
集积图像取得步骤,其中基于这些第2经时变化,取得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投与多个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核医学用数据,包含相互错开时间而投与同一核种的放射性药剂所得到的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投与多个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核医学用数据,包含投与相互不同核种的放射性药剂而得到的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医学诊断方法备有输入与所述核医学用数据相关的多个信息的输入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医学诊断方法具有输出步骤,其中将由所述集积图像取得步骤所取得的各个放射性药剂的集积图像分别输出显示,或改变色而重叠输出显示。
CN2007800085845A 2006-03-10 2007-03-06 核医学诊断装置以及用于此的诊断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10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65805 2006-03-10
JP065805/2006 2006-03-10
PCT/JP2007/054283 WO2007105536A1 (ja) 2006-03-10 2007-03-06 核医学診断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診断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1009A CN101401009A (zh) 2009-04-01
CN101401009B true CN101401009B (zh) 2012-07-25

Family

ID=38509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858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1009B (zh) 2006-03-10 2007-03-06 核医学诊断装置以及用于此的诊断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49319B2 (zh)
EP (1) EP1995607B1 (zh)
JP (1) JP4656233B2 (zh)
KR (2) KR101121791B1 (zh)
CN (1) CN101401009B (zh)
WO (1) WO20071055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57222B2 (en) * 2008-04-04 2013-10-15 Avid Radiopharmaceuticals, Inc. Radiopharmaceutical imaging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US8519341B2 (en) * 2009-01-30 2013-08-27 Shimadzu Corporation Radiation tomography apparatus
JP2010183968A (ja) * 2009-02-10 2010-08-26 Toshiba Corp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WO2010109523A1 (ja) * 2009-03-25 2010-09-30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放射線断層撮影装置
CN102483459B (zh) * 2009-09-04 2016-08-24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核医学用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核医学诊断装置
JP5526435B2 (ja) 2011-08-03 2014-06-18 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Pet装置およびそのイメージング方法
US8809792B2 (en) * 2012-09-28 2014-08-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ield-of-view-dependent coincidence window for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US10307717B2 (en) * 2016-03-29 2019-06-04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orous membranes and associated separation modules and methods
BR112019005432B1 (pt) 2016-09-20 2023-04-04 Bracco Diagnostics Inc Conjunto de proteção para um sistema de distribuição de radioisótopo que tem múltiplos detectores de radiação
CN107067464A (zh) * 2017-04-07 2017-08-18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一种核医学成像方法及核医学成像装置
KR20200138773A (ko) 2018-03-28 2020-12-10 브라코 다이어그노스틱스 아이엔씨. 방사성 동위 원소 생성기의 종료 수명의 조기 검출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2116A (zh) * 2002-03-06 2003-09-17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X-射线ct设备和控制它的方法
CN1471644A (zh) * 2000-10-04 2004-01-28 株式会社东芝 核医学诊断装置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473547A (zh) * 2002-07-26 2004-02-11 GEҽ��ϵͳ���������޹�˾ 医疗图像捕捉系统、服务器装置和控制此系统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51044B2 (ja) * 1987-10-31 1996-11-0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骨変化定量装置
JPH06105297B2 (ja) * 1990-05-31 1994-12-21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シングルフォトンect装置
JP2535762B2 (ja) 1993-10-14 1996-09-18 東北大学長 陽電子断層撮影装置におけるγ線吸収体による散乱同時計数測定法及び陽電子断層撮影装置
JPH0843536A (ja) * 1994-07-28 1996-02-16 Toshiba Corp シンチレーションカメラ
US5841140A (en) * 1997-01-08 1998-11-24 Smv America, Inc. Gamma camera for pet and spect studies
JP4408162B2 (ja) * 2000-02-07 2010-02-03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ポジトロンエミッショントモグラフ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1644A (zh) * 2000-10-04 2004-01-28 株式会社东芝 核医学诊断装置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442116A (zh) * 2002-03-06 2003-09-17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X-射线ct设备和控制它的方法
CN1473547A (zh) * 2002-07-26 2004-02-11 GEҽ��ϵͳ���������޹�˾ 医疗图像捕捉系统、服务器装置和控制此系统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291814A 2005.10.20
JP特开平8-43536A 1996.02.1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21791B1 (ko) 2012-03-22
EP1995607B1 (en) 2015-06-03
EP1995607A4 (en) 2010-01-27
JPWO2007105536A1 (ja) 2009-07-30
CN101401009A (zh) 2009-04-01
EP1995607A1 (en) 2008-11-26
JP4656233B2 (ja) 2011-03-23
KR20110091599A (ko) 2011-08-11
KR20080100246A (ko) 2008-11-14
WO2007105536A1 (ja) 2007-09-20
US20090012718A1 (en) 2009-01-08
KR101121926B1 (ko) 2012-03-20
US8249319B2 (en) 2012-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1009B (zh) 核医学诊断装置以及用于此的诊断系统
JP4897881B2 (ja) ガンマ線検出器とガンマ線再構築方法
Beauregard et al. Quantitative 177Lu SPECT (QSPECT) imaging using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PECT/CT system
Nishio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use of a beam ON-LINE PET system mounted on a rotating gantry port in proton therapy
Parodi et al. Experience and new prospects of PET imaging for ion beam therapy monitoring
Zanzonico et al. Operational radiation safety for PET-CT, SPECT-CT, and cyclotron facilities
US9012856B2 (en) Gantry-free spect system
Zaidi et al. Monte Carlo techniques in nuclear medicine dosimetry
US7983735B2 (en) Simulation of nuclear medical imaging
Tian et al.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oron concentration and dose through dual prompt gamma detection
Lyu et al. Tomographic detection of photon pairs produced from high-energy X-rays for the monitoring of radiotherapy dosing
Valda et al. Development of a tomographic system for online dose measurements in BNCT (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Piliero et al. Performance of a fast acquisition system for in-beam PET monitoring tested with clinical proton beams
Shimamoto et al. Hybrid light imaging using Cerenkov luminescence and liquid scintillation for preclinical optical imaging in vivo
Miyaoka et al. Dual-radioisotope PET data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Kojima et al. Iodine-131 imaging using 284 keV photons with a small animal CZT-SPECT system dedicated to low-medium-energy photon detection
Ljungberg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ttenuation and scatter correction techniques for SPECT using the Monte Carlo method
Ejeh Accuracy of iodine-131 activity quantification and dosimetry for three-dimensional patient-specific models
Moses Overview of nuclear medical imaging instrumentation and techniques
Janßen Capabilities of a multi-pinhole SPECT system with two stationary detectors for in vivo imaging in rodents
Olshanoski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of Non-Collinear Gamma Ray Correlations as a Novel Medical Imaging Modality
Rucinski et al. PV-0480 Plastic-scintillator based PET detector for proton beam therapy range monitoring: preliminary study
Lyu et al. Pair production tomography imaging
Bartoli et al. The experience in a Center of Excellence in Preclinical Imaging: from the set-up of the PET/SPECT laboratory to the routine experimental activity
Soares Characterizing Low-Activity Imaging for Applications in Stem Cell Tracking with the MiniEXPLORER II PET/CT Scan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