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9697B - 自动保护倒换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保护倒换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99697B CN101399697B CN200710162765.5A CN200710162765A CN101399697B CN 101399697 B CN101399697 B CN 101399697B CN 200710162765 A CN200710162765 A CN 200710162765A CN 101399697 B CN101399697 B CN 1013996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y
- yarn drill
- entity
- protection
- contro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61 pathw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04L12/40176—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 H04L12/4018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bus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5—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4L49/356—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storage area networks
- H04L49/357—Fibre channel switch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保护倒换的系统及方法,属于网络管理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包括第一、第二发送线卡;接收设备包括第一、第二接收线卡。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端的第一、第二发送线卡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接收端的第一、第二接收线卡检测是否接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在预设时间内第一接收线卡没有接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第二接收线卡接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进行业务倒换。本发明通过第一接收线卡和第二接收线卡来检测连通性检测报文,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实现在线卡上的集中倒换控制,提高了基于包交换的传送网络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保护倒换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带宽新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在网络融合需求的推动下,基于包交换的传送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传统的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网络相比,包交换网络具有高带宽利用率、高灵活性的特点,但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使得包交换网络在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OAM(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运行和维护)、保护等领域处于劣势,能否有效地提升这些领域的性能,是决定包交换网络能否真正成为下一代传送网的关键之所在。
为了在基于包交换的传送网络中,提供与传统SDH网络类似的保护能力,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基于APS(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自动保护倒换)协议的1+1和1:1保护机制。对于1+1和1:1的APS保护,根据两个方向的业务是否同时动作,可以分为单向倒换和双向倒换,所谓单向倒换,即两个方向的业务独立倒换,倒换被触发时,只有受影响的方向动作,而另一方向保持不动;双向倒换正好相反,即两个方向的业务一起倒换,而不管影响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根据工作实体恢复后,业务是否切换回工作实体,又可以分为恢复和非恢复两种模式,所谓恢复模式,即工作实体失效后,业务倒换到保护实体,待工作实体恢复正常后,经过一段时间延时,保护实体释放倒换,业务切换回工作实体;非恢复模式则相反,不会在工作实体恢复正常后,业务主动切换回工作实体。根据倒换过程中需要交互APS协议报文的次数,又可以分为1阶段、2阶段、3阶段。对于1:1保护,还支持在保护实体空闲时走额外业务。1+1/1:1的APS保护还支持组保护,所谓组保护就是指工作实体物理路径完全相同,保护实体物理路径也完全相同的一组保护组作为一个整体,共用一个状态机,在保护倒换时一起动作,组保护可以提高倒换速度,此外还可以节省OAM资源。下面以使用1阶段APS协议的双向倒换为例,分别介绍一下1+1和1:1保护倒换的原理:图1给出了1+1保护倒换架构的示意图,在传送实体的源端,业务被永久性双发到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上,在传送实体的宿端,根据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的状态决定从工作实体还是保护实体选收业务;当工作实体发生故障时,如图2所示,网元Z检测到故障,经过拖延时间(如果配置)之后发起倒换,本端先行倒换,然后通过APS协议报文请求对端倒换,最终两个方向的业务均切换到保护实体,业务恢复正常;当工作实体再次恢复正常后,如果是恢复模式,则经过等待恢复时间后,网元Z会发起倒换释放,将两个方向的业务切换回工作实体,如果是非恢复模式,则业务一直保持在保护实体上,直到网元Z检测到新的倒换触发条件;图3给出了1:1保护倒换架构的示意图,在传送实体的源端,业务选择性单发到工作实体或保护实体上,在传送实体的宿端,根据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的状态决定倒换状态,通过APS协议报文与源端配合,将业务切换到选择的实体上;当工作实体发生故障时,如图4所示,网元Z检测到故障,经过拖延时间(如果配置)之后发起倒换,本端先行倒换,然后发送APS报文请求对端倒换,最终两个方向的业务均切换到保护实体,业务恢复正常;当工作实体再次恢复正常后,如果是恢复模式,则经过等待恢复时间后,网元Z会发起倒换释放,将两个方向的业务切换回工作实体,如果是非恢复模式,则业务一直保持在保护实体上,直到网元Z检测到新的倒换触发条件。
APS协议的主要内容从SDH移植而来,在SDH网络中,APS协议的实现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传统的SDH网络中,通常采用分布检测、集中控制、集中倒换方案,如图5所示,光纤状态以及K字节的检测均在线卡上实现,当检测到光纤状态改变或有新K字节时,将相关信息上报给主控卡上的APS协议控制模块,APS协议控制模块经过倒换裁决,将倒换结果下发给交叉卡完成倒换处理,如果需要对端配合,则APS协议控制模块先构建APS请求报文,通过线卡发送给对端,完成与对端的交互,然后再通知交叉卡完成倒换处理。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基于包交换的传送网络中,传统APS协议的实现技术已不再适用,例如传统SDH网络APS保护实现技术针对的是光口级别,一个网元上的保护组数量最多不会超过一百,而在基于包交换的传送网络中,由于保护的对象可以是一条隧道(例如LSP)、一条伪线或一条连接,保护组的数量很多,一个网元上的保护组数量通常可以达到几千,甚至几万个,所以现有传统SDH网络的APS保护实现技术无法应用到基于包交换的传送网络上;传统SDH网络中所有的保护组都在主控卡上集中控制,一但主控卡异常,将影响所有保护组的正常处理,即使主控卡有主备保护,也因为主备卡上的协议控制模块需要进行同步,而使得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在基于包交换的传送网络中,交换目的点的选择通常在线卡上完成,交换网卡仅根据数据信元的目的信息完成转发,而无法实现集中倒换的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适用于基于包交换的传送网络的APS保护实现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保护倒换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所述发送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线卡,与工作实体相连,用于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第二发送线卡,与保护实体相连,用于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所述接收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线卡,与所述工作实体相连,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收到所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发送检测失败通知;
第二接收线卡,与所述保护实体相连,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在预设时间内收到所述连通性检测报文和所述第一接收线卡的检测失败通知时,进行业务倒换;
所述第一接收线卡包括:
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
从协议控制装置,用于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没有收到所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发送检测失败通知;
相应地,所述第二接收线卡包括:
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
接收端主协议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收线卡的检测失败通知;在预设时间内收到所述连通性检测报文和所述检测失败通知时,向所述发送设备的第二发送线卡发送倒换通知;
相应地,所述第二发送线卡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发送端主协议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到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倒换通知后,解析所述倒换通知,广播解析后的倒换通知;
选发装置,用于接收到所述发送端主协议控制装置广播的倒换通知后,设置所述发送设备转发表项中所述保护实体的状态为发送状态;
所述从协议控制装置还包括:
从协议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向所述第二接收线卡发送状态消息,以及当至少一个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接收线卡的状态消息时,向所述第二发送线卡发送倒换更新通知;
所述接收端主协议控制装置还包括:
主协议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向所述第一接收线卡发送状态消息;
相应地,所述发送端主协议控制装置还用于接收到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倒换更新通知后,解析所述倒换通知,广播解析后的倒换更新通知;
所述选发装置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发送端主协议控制装置广播的倒换更新通知后,设置所述发送设备转发表项中所述保护实体的状态为非发送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端的第一、第二发送线卡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接收端的第一、第二接收线卡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连通性检测报文;
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接收线卡没有接收到所述连通性检测报文,所述第二接收线卡接收到所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进行业务倒换;
所述进行业务倒换具体包括:所述第二接收线卡向所述第二发送线卡发送倒换通知;
所述第二发送线卡接收到所述倒换通知后,设置发送端转发表项中所述第二发送线卡对应的保护实体的状态为发送状态;
所述第一、第二接收线卡相互周期性地发送状态消息,如果所述第一接收线卡在至少一个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接收线卡的状态消息,则所述第一接收线卡向所述第二发送线卡发送倒换更新通知;
所述第二发送线卡收到所述倒换更新通知后,设置发送端转发表项中第二发送线卡对应的保护实体的状态为非发送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接收线卡和第二接收线卡来检测连通性检测报文,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实现在线卡上的集中倒换控制,这样提高了基于包交换的传送网络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双向1+1自动保护倒换架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当工作实体失效时,双向1+1自动保护倒换架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双向1:1自动保护倒换架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当工作实体失效时,双向1:1自动保护倒换架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传统SDH网络APS保护架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保护倒换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1+1自动保护倒换架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1+1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1:1自动保护倒换架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1:1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中式1+1自动保护倒换架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中式1+1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中式1:1自动保护倒换架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中式1:1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保护倒换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发送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线卡,与工作实体相连,用于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第二发送线卡,与保护实体相连,用于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接收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线卡,与工作实体相连,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发送检测失败通知;
第二接收线卡,与保护实体相连,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在预设时间内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和第一接收线卡的检测失败通知时,进行业务倒换。
当该系统执行1+1保护倒换时:
第一接收线卡包括:
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
从协议控制装置,用于在预设时间内第一检测装置没有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发送检测失败通知;
第一丢弃装置,用于收到第二接收线卡发送的倒换通知时,设置接收设备转发表项中工作实体的状态为丢弃状态;
相应地,第二接收线卡包括:
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
主协议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第一接收线卡的检测失败通知,以及在预设时间内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和检测失败通知时,发送倒换通知;
第二丢弃装置,用于收到主协议控制装置发送的倒换通知时,设置接收设备转发表项中保护实体的状态为接收状态。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异常情况下(例如线卡离线或失效)的正常处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双协议控制点概念,每个保护组有主、从两个协议控制模块,分别位于保护实体、工作实体所在线卡上,正常情况下,主协议控制模块起作用,当主协议控制模块所在线卡离线或失效时,如果工作实体不在此线卡上,则其所在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点接手APS保护倒换控制。具体如下:
从协议控制装置还包括:
从协议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向第二接收线卡发送状态消息,以及当至少一个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来自第二接收线卡的状态消息时,设置接收设备转发表项中工作实体的状态为接收状态和保护实体的状态为丢弃状态;
主协议控制装置还包括:
主协议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向第一接收线卡发送状态消息。
当该系统执行1:1保护倒换时:
第一接收线卡包括:
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
从协议控制装置,用于在预设时间内第一检测装置没有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发送检测失败通知;
相应地,第二接收线卡包括:
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
接收端主协议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第一接收线卡的检测失败通知;在预设时间内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和检测失败通知时,向发送设备的第二发送线卡发送倒换通知;
相应地,第二发送线卡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发送端主协议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倒换通知后,解析倒换通知,广播解析后的倒换通知;
选发装置,用于接收到发送端主协议控制装置广播的倒换通知后,设置发送设备转发表项中保护实体的状态为发送状态。
从协议控制装置还包括:
从协议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向第二接收线卡发送状态消息,以及当至少一个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来自第二接收线卡的状态消息时,向第二发送线卡发送倒换更新通知;
接收端主协议控制装置还包括:
主协议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向第一接收线卡发送状态消息;
相应地,发送端主协议控制装置还用于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倒换更新通知后,解析倒换通知,广播解析后的倒换更新通知;
选发装置还用于接收到发送端主协议控制装置广播的倒换更新通知后,设置发送设备转发表项中保护实体的状态为非发送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发送线卡还包括:
从协议控制装置,用于周期性地向第二发送线卡发送状态消息,以及在至少一个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来自第二发送线卡发送的状态消息时,通知选发装置设置发送设备转发表项中工作实体的状态为发送状态;
第二发送线卡的发送端主协议控制装置还用于周期性地向第一发送线卡发送状态消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过第一接收线卡和第二接收线卡来检测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实现在线卡上的集中倒换控制,这样提高了基于包交换的传送网络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布式APS实现技术,APS保护组分布在多个线卡上处理,包括故障检测、协议控制、倒换执行都是分布式处理。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的第一、第二发送线卡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接收端的第一、第二接收线卡检测是否接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在预设时间内第一接收线卡没有接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第二接收线卡接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进行业务倒换。
下面分别就APS 1+1和1:1保护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
对于APS1+1保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参见图7和图8:
步骤201:网元A和网元Z分别将保护组信息分配到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所在线卡上;
网元A通过自身主控卡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F,将保护组信息分配到业务上行线卡上的双发装置E;网元Z通过自身主控卡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F,将保护组信息分配到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丢弃装置B和主协议控制装置C、工作实体所在第一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丢弃装置B和从协议控制装置D;
主协议控制装置C可以实现完整的APS协议处理功能,包括APS协议报文处理、状态机维护、倒换裁决等;当第二接收线卡正常时,由主协议控制装置C控制保护组的APS倒换处理,当第二接收线卡离线或失效时,由从协议控制装置D控制保护组的APS倒换处理,由于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离线或失效时,保护组的状态变化很少,所以从协议控制装置D的功能通常为主协议控制装置C的功能的子集;
步骤202:网元A对发送的数据进行复制,将两份数据分别通过第一发送线卡和第二发送线卡发送到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上,第一发送线卡和第二发送线卡分别周期性地向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网元A通过业务上行线卡上的双发装置E将两份数据分别通过第一发送线卡和第二发送线卡发送到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上;网元A可以包括多个业务上行线卡,每个业务上行线卡上均有一个双发装置E;
步骤203:网元Z在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如果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执行步骤205,如果仅收到了来自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执行步骤204;
网元Z在预设时间内(通常为一个连通性检测报文的发送周期)分别通过第一接收线卡和第二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来检测是否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如果网元Z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说明工作实体正常,网元Z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如果网元Z仅收到了来自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说明工作实体失效,网元Z需要进行保护倒换;
步骤204:网元Z执行APS保护倒换操作,接收并转发来自保护实体的数据,丢弃来自工作实体的数据;
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各提供一个用来标识当前选收状态的丢弃标志,该丢弃标志被保存在网元Z的转发表项中,丢弃装置根据转发表项中的丢弃标志来决定是否丢弃收到的数据,从而实现工作实体或保护实体的选择;
当第一接收线卡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第一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向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D发送检测失败通知;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D收到该检测失败通知后,通过交换网卡向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转发检测失败通知;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收到该检测失败通知后,裁决出需要进行自动保护倒换的裁决结果,并分别向第一接收线卡和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丢弃装置B发送倒换通知;第一接收线卡和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丢弃装置B收到倒换通知后,设置接收端转发表项中工作实体的丢弃标志的状态为丢弃状态、保护实体的丢弃标志的状态为接收状态;网元Z根据转发表项中新的丢弃标志的状态接收并转发来自保护实体的数据,丢弃来自工作实体的数据;
对于需要对端配合而完成的APS保护倒换(例如双向倒换),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根据APS协议构建含有倒换通知的APS协议报文,并将APS协议报文发送给网元A保护实体所在第二发送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请求网元A也执行APS保护倒换操作;网元A保护实体所在第二发送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收到该APS协议报文后,从该报文中解析出倒换通知,并根据该倒换通知裁决出需要进行自动保护倒换的裁决结果,分别向网元A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所在第一发送线卡和第二发送线卡上的丢弃装置发送该倒换通知;网元A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所在第一发送线卡和第二发送线卡上的丢弃装置收到该倒换通知后,设置网元A转发表项中工作实体的丢弃标志的状态为丢弃状态、保护实体的丢弃标志的状态为接收状态;网元A根据转发表项中新的丢弃标志的状态接收并转发来自保护实体的数据,丢弃来自工作实体的数据;
步骤205:网元Z接收并转发来自工作实体的数据,丢弃来自保护实体的数据;
当第一接收线卡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第一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向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D发送检测成功通知;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D将收到的检测成功通知发送给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收到该检测成功通知后,裁决出不需要进行自动保护倒换的裁决结果;网元Z继续接收并转发来自工作实体的数据,丢弃来自保护实体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双发装置、检测装置、主协议控制装置、从协议控制装置和丢弃装置均通过硬件来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无需软件参与,整个APS保护倒换过程可以全硬件化实现,从而保证了APS保护倒换的高效性;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通过将APS保护组分布在多个线卡上进行处理,而一块线卡上可以同时支持大量保护组的处理,这样一个网元支持的保护组数量随着线卡的数量成线性递增;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采用分布式处理,这样保证了APS保护倒换的高可靠性,一块线卡失效,仅影响与本线卡相关的业务,对其它业务没有影响。
对于组保护,将多个工作实体挂接到其中一个工作实体所在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丢弃装置上、将多个保护实体挂接到其中一个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丢弃装置上,从而可以实现统一倒换。
另外,上述过程中的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周期性地向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通告保护组的状态消息,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周期性地向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通告工作实体的状态消息,如果在至少一个周期内主协议控制装置或从协议控制装置没有收到对方的状态消息,则主协议控制装置或从协议控制装置认为对方所在线卡离线或失效,针对线卡离线或失效的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当第二接收线卡离线或失效时,网元Z主控卡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通知从协议控制装置接手APS保护倒换控制,从协议控制装置设置网元Z转发表项中工作实体的丢弃标志的状态为接收状态、保护实体的丢弃标志的状态为丢弃状态;
当第二接收线卡恢复正常时,再由主控卡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通知从协议控制装置停止APS保护倒换控制;
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和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间的状态消息、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与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丢弃装置间的倒换通知、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与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丢弃装置间的倒换通知,均通过转发平面来实现,即由通信的发起点构造通知报文,下发给转发引擎(例如NP),转发引擎根据报文的目的信息通过交换网卡转发给相关线卡的转发引擎,目的转发引擎对收到的通知报文进行解析,对于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和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间的状态消息,则直接提交给目的协议控制装置,对于倒换通知,则转发给丢弃装置。
对于APS1:1保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参见图9和图10:
步骤301:网元A和网元Z分别将保护组信息分配到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所在线卡上;
网元A通过自身主控卡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F,将保护组信息分配到业务上行线卡上的选发装置E、工作实体所在第一发送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D和保护实体所在第二发送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网元Z通过自身主控卡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F,将保护组信息分配到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和主协议控制装置C、工作实体所在第一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和从协议控制装置D;
主协议控制装置C可以实现完整的APS协议处理功能,包括APS协议报文处理、状态机维护、倒换裁决等;当第二发送线卡或第二接收线卡正常时,由各自上面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控制保护组的APS倒换处理,当第二发送线卡或第二接收线卡离线或失效时,由各自上面的从协议控制装置D控制保护组的APS倒换处理,由于第二发送线卡或第二接收线卡离线或失效时,保护组的状态变化很少,所以从协议控制装置D的功能通常为主协议控制装置C的功能的子集;
步骤302:网元A将数据通过第一发送线卡选发到工作实体上,第一发送线卡和第二发送线卡分别周期性地向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网元A通过业务上行线卡上的选发装置E将数据通过第一发送线卡选发到工作实体上,其具体实现原理为:网元A将正常情况和APS保护倒换情况下的转发表项信息预先配置到转发表项中,提供一个用来标识当前倒换状态的倒换标志,并在转发表项中建立倒换标志和转发表项信息的对应关系;网元A根据转发表项中,当前倒换标志所对应的转发表项信息,将数据选发到正确的传送实体上,从而实现将数据选发到工作实体或保护实体上;
网元A可以包括多个业务上行线卡,每个业务上行线卡上均有一个选发装置E;
步骤303:网元Z在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如果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执行步骤305,如果仅收到了来自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执行步骤304;
网元Z在预设时间内分别通过第一接收线卡和第二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来检测是否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如果网元Z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说明工作实体正常,网元Z不需要通知网元A进行保护倒换,如果网元Z仅收到了来自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说明工作实体失效,网元Z需要通知网元A进行保护倒换;
步骤304:网元Z通知网元A执行APS保护倒换操作,网元A保护倒换完成后,网元Z接收并转发来自保护实体的数据;
当网元Z的第一接收线卡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第一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向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D发送检测失败通知;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D收到该检测失败通知后,通过交换网卡向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转发检测失败通知;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收到该检测失败通知后,裁决出需要进行自动保护倒换的裁决结果,根据APS协议构造含有倒换通知的APS协议报文,并将APS协议报文发送给网元A第二发送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第二发送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收到APS协议报文后,从APS协议报文中解析出倒换通知,并将该倒换通知广播给所有业务上行线卡上的选发装置E;所有业务上行线卡上的选发装置E收到倒换通知后,设置网元A转发表项中倒换标志为表示第二发送线卡为发送状态的标志,即该倒换标志对应的转发表项信息为通过第二发送线卡发送数据;网元A保护倒换完成后,网元Z接收并转发来自保护实体的数据;
对于需要对端配合而完成的APS保护倒换(例如双向倒换),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向网元Z内部所有业务上行线卡上的选发装置广播倒换通知;网元Z内部所有业务上行线卡上的选发装置收到倒换通知后,设置网元Z转发表项中倒换标志为表示第二发送线卡为发送状态的标志,即该倒换标志对应的转发表项信息为通过第二发送线卡发送数据;网元A保护倒换完成后,网元A接收并转发来自保护实体的数据;
步骤305:网元Z接收并转发来自工作实体的数据;
当第一接收线卡收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第一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向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D发送检测成功通知;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D收到检测成功通知后,将检测成功通知发送给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收到检测成功通知后,裁决出不需要进行自动保护倒换的裁决结果;网元Z继续接收并转发来自工作实体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选发装置、检测装置、主协议控制装置和从协议控制装置均通过硬件来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无需软件参与,整个APS保护倒换过程可以全硬件化实现,从而保证了APS保护倒换的高效性;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通过将APS保护组分布在多个线卡上进行处理,而一块线卡上可以同时支持大量保护组的处理,这样一个网元支持的保护组数量随着线卡的数量成线性递增;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采用分布式处理,这样保证了APS保护倒换的高可靠性,一块线卡失效,仅影响与本线卡相关的业务,对其它业务没有影响。
对于组保护,将多个工作实体挂接到其中一个工作实体所在第一发送线卡对应的选发装置上、将多个保护实体挂接到其中一个保护实体所在第二发送线卡对应的的选发装置上,从而可以实现统一倒换;
另外,上述过程中的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周期性地向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通告保护组的状态消息,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周期性地向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通告工作实体的状态消息,如果在至少一个周期内主协议控制装置或从协议控制装置没有收到对方的状态消息,则主协议控制装置或从协议控制装置认为对方所在线卡离线或失效,针对线卡离线或失效的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当第二接收线卡离线或失效时,网元Z主控卡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通知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接手APS保护倒换控制,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发送倒换更新通知给第二发送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第二发送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收到倒换更新通知后,设置网元A转发表项中倒换标志为表示第一发送线卡为发送状态的标志;
当第二接收线卡恢复正常时,再由网元Z主控卡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通知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停止APS保护倒换控制;
另外,上述过程中的第二发送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周期性地向第一发送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通告保护组的状态消息,第一发送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周期性地向第二发送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通告工作实体的状态消息,如果在至少一个周期内主协议控制装置或从协议控制装置没有收到对方的状态消息,则主协议控制装置或从协议控制装置认为对方所在线卡离线或失效,针对线卡离线或失效的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当第二发送线卡离线或失效时,网元A主控卡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通知第一发送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接手APS保护倒换控制,第一发送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设置网元A转发表项中倒换标志为表示第一发送线卡为发送状态的标志;
当第二发送线卡恢复正常时,再由网元A主控卡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通知从协议控制装停止APS保护倒换控制;
上面两个实施中的检测装置分别位于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所在的第一接收线卡和第二接收线卡上,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工作实体所在的第一接收线卡和第二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转移到保护实体所在的第二接收线卡上,即工作实体的检测装置、保护实体的检测装置和主协议控制装置位于同一线卡上,这样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通过交换网卡转发到保护实体所在线卡上进行检测,从而主协议控制装置可以获得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的状态信息,实现集中式检测,而丢弃装置仍然分别位于保护实体和工作实体所在的第一接收线卡和第二接收线卡上、从协议控制装置位于主控卡上。下面分别以APS 1+1和1:1保护为例,来阐述采用此种技术方案实现APS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
对于APS1+1保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参见图11和图12:
步骤401:网元A和网元Z分别将保护组信息分配到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所在线卡上;
网元A通过自身主控卡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F,将保护组信息分配到业务上行线卡上的双发装置E;网元Z通过自身主控卡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F,将保护组信息分配到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丢弃装置B和主协议控制装置C、工作实体所在第一接收线卡上的丢弃装置B和自身主控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D;
步骤402:网元A对发送的数据进行复制,第一发送线卡和第二发送线卡分别将复制的数据发送到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上,第一发送线卡和第二发送线卡周期性地向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网元A通过业务上行线卡上的双发装置E将两份复制的数据分别发送给第一发送线卡和第二发送线卡,由第一发送线卡和第二发送线卡发送到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上;网元A可以包括多个业务上行线卡,每个业务上行线卡上均有一个双发装置E;
步骤403:网元Z在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如果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执行步骤405,如果仅收到了来自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执行步骤404;
网元Z工作实体所在第一接收线卡将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通过交换网卡转发到网元Z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网元Z分别通过其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两个检测装置A检测是否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如果网元Z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说明工作实体正常,网元Z不需要进行保护倒换,如果网元Z仅收到了来自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说明工作实体失效,网元Z需要进行保护倒换;
步骤404:网元Z执行APS保护倒换操作,接收并转发来自保护实体的数据,丢弃来自工作实体的数据;
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各提供一个用来标识当前选收状态的丢弃标志,该丢弃标志被保存在网元Z的转发表项中,丢弃装置根据转发表项中的丢弃标志来决定是否丢弃收到的数据,从而实现工作实体或保护实体的选择;
第二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向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发送没有收到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的检测失败通知;网元Z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收到该通知后,裁决出需要进行自动保护倒换的裁决结果,并分别向第一接收线卡和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丢弃装置B发送倒换通知;第一接收线卡和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丢弃装置B收到倒换通知后,设置网元Z转发表项中工作实体的丢弃标志的状态为丢弃状态、保护实体的丢弃标志的状态为接收状态;网元Z根据转发表项中新的丢弃标志的状态接收并转发来自保护实体的数据,丢弃来自工作实体的数据;
步骤405:网元Z接收并转发来自工作实体的数据,丢弃来自保护实体的数据;
第二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向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发送表示收到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的检测成功通知;网元Z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收到该通知后,裁决出不需要进行自动保护倒换的裁决结果;网元Z继续接收并转发来自工作实体的数据,丢弃来自保护实体的数据。
本实施例将工作实体所在第一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转移到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使得主协议控制装置和从协议控制装置间无需通告状态消息,主协议控制装置可以直接获得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的状态消息,这样提高了APS保护倒换的及时性;此外,由于从协议控制装置位于主控卡上,这样当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离线或失效时,主控卡会及时地通知从协议控制装置接手APS保护倒换控制,也进一步地提高了APS保护倒换的及时性;本实施例中的双发装置、检测装置、主协议控制装置、从协议控制装置和丢弃装置均通过硬件来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无需软件参与,整个APS保护倒换过程可以全硬件化实现,从而保证了APS保护倒换的高效性。
对于APS1:1保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参见图13和图14:
步骤501:网元A和网元Z分别将保护组信息分配到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所在线卡上;
网元A通过自身主控卡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F,将保护组信息分配到业务上行线卡上的选发装置E、工作实体所在第一发送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D和保护实体所在第二发送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网元Z通过自身主控卡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F,将保护组信息分配到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主协议控制装置C和自身主控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D;
步骤502:网元A将数据通过第一发送线卡选发到工作实体上,第一发送线卡和第二发送线卡分别周期性地向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网元A通过业务上行线卡上的选发装置E将数据通过第一发送线卡选发到工作实体上,其具体实现原理为:网元A将正常情况和APS保护倒换情况下的转发表项信息预先配置到转发表项中,提供一个用来标识当前倒换状态的倒换标志,并在转发表项中建立倒换标志和转发表项信息的对应关系;网元A根据转发表项中,当前倒换标志所对应的转发表项信息,将数据选发到正确的传送实体上,从而实现将数据选发到工作实体或保护实体上;
网元A可以包括多个业务上行线卡,每个业务上行线卡上均有一个选发装置E;
步骤503:网元Z在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如果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执行步骤505,如果仅收到了来自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执行步骤504;
第一接收线卡将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通过交换网卡转发到第二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网元Z分别通过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两个检测装置A检测是否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如果网元Z收到了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说明工作实体正常,网元Z不通知网元A进行APS保护倒换操作,如果网元Z仅收到了来自保护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则说明工作实体失效,网元Z需要通知网元A进行APS保护倒换操作;
步骤504:网元Z通知网元A执行APS保护倒换操作,接收并转发来自保护实体的数据;
第二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向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发送没有收到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的检测失败通知;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收到该通知后,裁决出需要进行自动保护倒换的裁决结果,根据APS协议构造含有倒换通知的APS协议报文,并将APS协议报文发送给第二发送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第二发送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收到APS协议报文后,从APS协议报文中解析出倒换通知,并将该倒换通知广播给所有业务上行线卡上的选发装置E;所有业务上行线卡上的选发装置E收到倒换通知后,设置网元A转发表项中倒换标志为表示第二发送线卡为发送状态的标志,即该倒换标志对应的转发表项信息为通过第二发送线卡发送数据,执行APS保护倒换操作;网元Z接收并转发来自保护实体的数据;
步骤505:网元Z接收并转发来自工作实体的数据;
第二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A向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发送表示收到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的检测成功通知;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C收到该通知后,裁决出不需要进行自动保护倒换的裁决结果;网元Z继续接收并转发来自工作实体的数据。
本实施例将工作实体所在第一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转移到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使得主协议控制装置和从协议控制装置间无需进行状态消息通告,主协议控制装置可以直接获得工作实体和保护实体的状态消息,这样提高了APS保护倒换的及时性;此外,由于从协议控制装置位于主控卡上,这样当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离线或失效时,主控卡会及时地通知从协议控制装置接手APS保护倒换控制,也进一步地提高了APS保护倒换的及时性;本实施例中的双发装置、检测装置、主协议控制装置、从协议控制装置和丢弃装置均通过硬件来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无需软件参与,整个APS保护倒换过程可以全硬件化实现,从而保证了APS保护倒换的高效性。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工作实体所在第一接收线卡离线或失效,那么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的工作实体检测装置会因收不到来自工作实体的连通性检测报文而认为工作实体失效,执行APS保护倒换;如果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离线或失效,那么主控卡会检测到这种异常情况,主控卡通过其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通知其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执行对保护组的APS保护倒换控制,如果此时业务在保护实体上,则将业务切换回工作实体,并将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的工作实体检测装置转移到工作实体所在第一接收线卡上,当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恢复正常时,主控卡上通过其上的保护组分配装置通知其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停止对保护组的APS保护倒换控制,将控制权交还给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并重新将工作实体检测装置由工作实体所在第一接收线卡转移到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
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主协议控制装置、从协议控制装置、选发装置和丢弃装置还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采用软件来实现APS自动保护倒换的工作原理为:如果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检测到保护实体失效,那么该检测装置通过中断信号通知本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由主协议控制装置进行倒换裁决,如果倒换裁决结果为需要执行APS保护倒换,那么主协议控制装置通过卡间消息和卡内消息通知选发装置或丢弃装置执行APS保护倒换;如果工作实体所在第一接收线卡上的检测装置检测到工作实体失效,那么该检测装置通过中断信号通知本线卡上的从协议控制装置,而从协议控制装置通过卡间消息通知保护实体所在第二接收线卡上的主协议控制装置,由主协议控制装置进行倒换裁决,如果倒换裁决结果为需要执行APS保护倒换,那么主协议控制装置通过卡间消息和卡内消息通知选发装置或丢弃装置执行APS保护倒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双发装置、检测装置、主协议控制装置、从协议控制装置、丢弃装置和选发装置均通过硬件来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无需软件参与,整个APS保护倒换过程可以全硬件化实现,从而保证了APS保护倒换的高效性;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通过将APS保护组分布在多个线卡上进行处理,而一块线卡上可以同时支持大量保护组的处理,这样一个网元支持的保护组数量随着线卡的数量成线性递增;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采用分布式处理,这样保证了APS保护倒换的高可靠性,一块线卡失效,仅影响与本线卡相关的业务,对其它业务没有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自动保护倒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所述发送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线卡,与工作实体相连,用于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第二发送线卡,与保护实体相连,用于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所述接收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线卡,与所述工作实体相连,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收到所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发送检测失败通知;
第二接收线卡,与所述保护实体相连,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在预设时间内收到所述连通性检测报文和所述第一接收线卡的检测失败通知时,进行业务倒换;
所述第一接收线卡包括:
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
从协议控制装置,用于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没有收到所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发送检测失败通知;
相应地,所述第二接收线卡包括:
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连通性检测报文;
接收端主协议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收线卡的检测失败通知;在预设时间内收到所述连通性检测报文和所述检测失败通知时,向所述发送设备的第二发送线卡发送倒换通知;
相应地,所述第二发送线卡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发送端主协议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到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倒换通知后,解析所述倒换通知,广播解析后的倒换通知;
选发装置,用于接收到所述发送端主协议控制装置广播的倒换通知后,设置所述发送设备转发表项中所述保护实体的状态为发送状态;
所述从协议控制装置还包括:
从协议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向所述第二接收线卡发送状态消息,以及当至少一个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接收线卡的状态消息时,向所述第二发送线卡发送倒换更新通知;
所述接收端主协议控制装置还包括:
主协议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向所述第一接收线卡发送状态消息;
相应地,所述发送端主协议控制装置还用于接收到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倒换更新通知后,解析所述倒换通知,广播解析后的倒换更新通知;
所述选发装置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发送端主协议控制装置广播的倒换更新通知后,设置所述发送设备转发表项中所述保护实体的状态为非发送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保护倒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线卡还包括:
从协议控制装置,用于周期性地向所述第二发送线卡发送状态消息,以及在至少一个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发送线卡发送的状态消息时,通知所述选发装置设置所述发送设备转发表项中工作实体的状态为发送状态;
所述第二发送线卡的发送端主协议控制装置还用于周期性地向所述第一发送线卡发送状态消息。
3.一种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端的第一、第二发送线卡发送连通性检测报文;
接收端的第一、第二接收线卡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连通性检测报文;
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接收线卡没有接收到所述连通性检测报文,所述第二接收线卡接收到所述连通性检测报文时,进行业务倒换;
所述进行业务倒换具体包括:所述第二接收线卡向所述第二发送线卡发送倒换通知;
所述第二发送线卡接收到所述倒换通知后,设置发送端转发表项中所述第二发送线卡对应的保护实体的状态为发送状态;
所述第一、第二接收线卡相互周期性地发送状态消息,如果所述第一接收线卡在至少一个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接收线卡的状态消息,则所述第一接收线卡向所述第二发送线卡发送倒换更新通知;
所述第二发送线卡收到所述倒换更新通知后,设置发送端转发表项中第二发送线卡对应的保护实体的状态为非发送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第二发送线卡相互周期性地发送状态消息,如果所述第一发送线卡在至少一个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发送线卡的状态消息,则所述第一发送线卡设置发送端转发表项中第一发送线卡对应的工作实体的状态为发送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62765.5A CN101399697B (zh) | 2007-09-30 | 2007-09-30 | 自动保护倒换的系统及方法 |
EP08800930A EP2204952B1 (en) | 2007-09-30 | 2008-09-19 |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
PCT/CN2008/072436 WO2009046655A1 (fr) | 2007-09-30 | 2008-09-19 | Système,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commutation de protection automatique |
US12/732,629 US20100177630A1 (en) | 2007-09-30 | 2010-03-26 |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62765.5A CN101399697B (zh) | 2007-09-30 | 2007-09-30 | 自动保护倒换的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99697A CN101399697A (zh) | 2009-04-01 |
CN101399697B true CN101399697B (zh) | 2011-02-16 |
Family
ID=40517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6276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9697B (zh) | 2007-09-30 | 2007-09-30 | 自动保护倒换的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00177630A1 (zh) |
EP (1) | EP2204952B1 (zh) |
CN (1) | CN101399697B (zh) |
WO (1) | WO200904665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7646B (zh) * | 2009-04-28 | 2013-03-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保护倒换方法和节点设备 |
JP5463798B2 (ja) * | 2009-08-26 | 2014-04-0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伝送装置 |
EP2302840A1 (en) * | 2009-09-29 | 2011-03-30 | Ceragon Networks LTD. | Path protection by sharing continuity check messages |
US20120195190A1 (en) * | 2011-01-31 | 2012-08-02 | Fujitsu Network Communication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olving communication failure and traffic loss in service protection networks |
US9264303B2 (en) * | 2011-03-11 | 2016-02-16 | Tejas Networks Limited |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provision by a distributed protection group |
CN102752126B (zh) * | 2011-04-22 | 2017-05-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保护倒换方法、主设备及设备 |
US8917591B2 (en) * | 2011-07-19 | 2014-12-23 | Fujitsu Limi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on of adaptation layer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8929201B2 (en) * | 2011-09-22 | 2015-01-06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erform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on networks |
KR101982730B1 (ko) * | 2011-09-22 | 2019-05-2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네트워크의 보호 절체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107900B (zh) * | 2011-11-10 | 2017-11-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
EP2634973B1 (de) * | 2012-02-29 | 2014-10-01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Kommunikationsgerät für ein redundant betreibbares industrielles Kommunikationsnetz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Kommunikationsgeräts |
CN102752155B (zh) * | 2012-08-01 | 2016-05-11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保护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JP6007849B2 (ja) * | 2013-03-28 | 2016-10-12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中継装置 |
CN106301997A (zh) * | 2015-06-29 | 2017-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关设备响应网络连通性方法和装置 |
CN105429823B (zh) * | 2015-12-17 | 2018-06-01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分布式通信设备中组播流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7241267B (zh) * | 2016-03-28 | 2021-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oam切换方法及网络设备 |
CN108156036B (zh) * | 2017-12-28 | 2020-04-17 | 山东华辰泰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utn隧道的主备上联口保护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8415801A (zh) * | 2018-03-07 | 2018-08-17 |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 背板测试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2448755A (zh) * | 2019-08-30 | 2021-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通道1+1保护的实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12511326B (zh) * | 2020-03-16 | 2024-02-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2600738B (zh) * | 2020-12-18 | 2022-04-08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端口的连通性验证方法及装置 |
CN114221881A (zh) * | 2021-12-16 | 2022-03-22 |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oam实现信号劣化及失效检测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4501195B (zh) * | 2021-12-30 | 2024-03-19 |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复用段保护的倒换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9941A (zh) * | 2002-05-22 | 2003-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操作维护通道的自动建立方法 |
US7065038B1 (en) * | 2001-02-28 | 2006-06-2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line card redundancy within an intermediate network node |
CN1866859A (zh) * | 2005-09-30 | 2006-11-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对包交换网络上的伪线进行保护倒换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39007B1 (en) * | 2000-07-31 | 2006-05-02 | Cics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a packet network |
EP1461890B1 (en) * | 2001-09-04 | 2008-12-17 | Rumi Sheryar Gonda | Method for supporting sdh/sonet aps on ethernet |
US7835265B2 (en) * | 2002-10-31 | 2010-11-16 | Conexant Systems, Inc. | High availability Ethernet backplane architecture |
US20040109408A1 (en) * | 2002-12-06 | 2004-06-10 | Packetlight Networks, Ltd. | Fast protection for TDM and data services |
US7388874B2 (en) * | 2004-04-29 | 2008-06-17 | Alcatel Lucent |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US8040899B2 (en) * | 2005-05-26 | 2011-10-18 | Genband Us Ll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implementing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for media packets transmitted over an ethernet switching fabric |
CN100421387C (zh) * | 2005-09-08 | 2008-09-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流保护方法 |
JP4598647B2 (ja) * | 2005-10-18 | 2010-12-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パスプロテクション方法及びレイヤ2スイッチ |
JP4659611B2 (ja) * | 2005-12-28 | 2011-03-3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パスプロテクション方法及びレイヤ2スイッチ |
US8477596B2 (en) * | 2006-01-30 | 2013-07-02 | Infinera Corporation | Application of hardware-based mailboxes in network transceivers and distributed approach for predictable software-based protection switching |
US8121041B2 (en) * | 2007-07-30 | 2012-02-2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Redundancy for point-to-multipoint and multipoint-to-multipoint ethernet virtual connections |
-
2007
- 2007-09-30 CN CN200710162765.5A patent/CN10139969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9-19 WO PCT/CN2008/072436 patent/WO200904665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9-19 EP EP08800930A patent/EP2204952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0
- 2010-03-26 US US12/732,629 patent/US2010017763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65038B1 (en) * | 2001-02-28 | 2006-06-2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line card redundancy within an intermediate network node |
CN1459941A (zh) * | 2002-05-22 | 2003-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操作维护通道的自动建立方法 |
CN1866859A (zh) * | 2005-09-30 | 2006-11-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对包交换网络上的伪线进行保护倒换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G.870/Y.1352》.2004,全文. * |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OF ITU.Terms and definitions for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OTN)> * |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OF ITU.Terms and definitions for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OTN)>.《G.870/Y.1352》.2004,全文. |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一般保护倒换-线性路径和子网保护.《G.808.1》.2006,第7.1,8,9部分,图3,12,13.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204952A1 (en) | 2010-07-07 |
EP2204952A4 (en) | 2011-02-23 |
CN101399697A (zh) | 2009-04-01 |
US20100177630A1 (en) | 2010-07-15 |
EP2204952B1 (en) | 2012-07-04 |
WO2009046655A1 (fr) | 2009-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99697B (zh) | 自动保护倒换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1336530B (zh) | 网络系统 | |
CA2382656C (en) | Packet network providing fast distribution of node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a method therefor | |
CN101425972B (zh) | 一种隧道切换方法和装置 | |
CN101771610B (zh) |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系统和链路保护方法 | |
CN1949700B (zh) | 一种混合组网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 |
CN102148694B (zh) | 一种分组传送网络的线性1:n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453666A (zh) | 无源光网络的主备链路保护方法、环路系统及装置 | |
CN101159690A (zh) | 多协议标签交换转发方法、装置及标签交换路径管理模块 | |
CN101005394A (zh) | 保护组播转发路径的方法和系统和业务路由器 | |
EP2897330B1 (en) | Cross-domain protection interacting method and system | |
CN104301027A (zh) | 光突发交换环网中实现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系统及节点 | |
CN1859431A (zh) | 一种双向标记交换路径的实现方法 | |
CN102035714A (zh) | 一种相交相切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 |
CN101222486B (zh) | 自动交换光网络中节点故障后路由重启恢复的控制方法 | |
CN105790965A (zh) | 链路切换方法、装置及线卡 | |
CN100531092C (zh) | 智能光网络的业务重路由触发方法 | |
WO2010012190A1 (zh) | 一种网络节点的保护协议装置及其保护倒换处理方法 | |
CN101997747A (zh) | 故障lsp信息通告的方法和装置 | |
US8868967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nection-error handling of service in an 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 |
WO2010133065A1 (zh) | 基于无源光网络的保护系统和方法 | |
CN101494801B (zh) | 故障恢复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 | |
WO2012079328A1 (zh) | 复用段保护的倒换方法、系统及分组传输网设备 | |
CN101667863B (zh) | 一种复用段共享环网保护中增加通道告警触发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2739313A (zh) | 手拉手结构epon系统全保护快速倒换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