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5851A - 无缝切换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缝切换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5851A
CN101395851A CNA2007800069984A CN200780006998A CN101395851A CN 101395851 A CN101395851 A CN 101395851A CN A2007800069984 A CNA2007800069984 A CN A2007800069984A CN 200780006998 A CN200780006998 A CN 200780006998A CN 101395851 A CN101395851 A CN 101395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mobile radio
radio station
data
access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69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焕强
马小骏
李钧
查尔斯·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omson Licensing SAS
Original Assignee
Thomson Licensing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omson Licensing SAS filed Critical Thomson Licensing SAS
Publication of CN101395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58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第二无线接入点间执行移动站的无缝切换。该移动站在该至少一个第一无线接入点的覆盖范围内收和/或发该至少一个第一无线接入点的数据。系统包括用于存储来自数据源的数据的第一服务器;用于在第一服务器、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第二无线接入点间交换数据的交换机;以及连接到交换机的第二服务器,该第二服务器在移动站从第一接入点漫游到其它接入点时通过交换机接收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数据,以及在漫游后把存储的数据传输给移动站。

Description

无缝切换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用于在无线局域网内的至少一个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第二无线接入点间执行无缝切换的无缝切换方法、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互联网(internet)宽带连接增长的刺激,通过互联网分发的视频内容在过去的几年里持续稳定的增长。随着互联网使用模式的改变,接入技术也不断的发展。如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WLAN)和3G等关键的无线技术已经成熟,并且能够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大量的用户会使用无线技术来接入互联网。并且在使用无线互联网接入时候,这些用户使用与原来类似的行为模式去访问原本使用有线媒介传输的数据。
能够想象得到,大量的用户希望通过这种无线接入技术获得流视频内容,因此,需要考虑无线接入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流视频内容。显然地,用户不希望接入网络中的诸如信号强度或者拥塞这些技术因素影响用户观看的视频的质量。
无缝网络连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网络因素在用户预期质量上的影响,但是,它本身不能确保终端用户的用户满意度是最优的。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选择无线接入网络有很多,因此,需要考虑使用何种无线接入网络给用户提供最佳的质量。
在无线局域网中(wireless LAN,WLAN),一个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ccess point,AP)仅仅能够为一个移动站提供有限的覆盖范围。为了能够为公司工作区域或者热点提供全覆盖,一般应用多个接入点。在这种情况下,当在无线局域网网络中流化直播视频的时候,无论我们怎样减少信道扫描时间和切换间隔,移动站从一个接入点到另一个接入点的切换都可能导致包丢失,从而降低视频质量。因此,为了维持那些移动的移动站的通信,系统必须支持无缝切换,即,当移动站从一个接入点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个接入点的覆盖范围时,该切换对于用户来说是不被感知的。这对于那些诸如VoIP(Voiceover Internet Protocol)和视频流等实时应用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解决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包丢失问题。
图1示出传统的无线局域网视频流广播系统100。
如图1所示,广播系统100包括流服务器(streaming server)102、以太网交换机104、无线接入点(106,108)和移动站110。流服务器102和直播视频源114相连,用于接收和存储来自直播视频源114的视频流。以太网交换机104用于交换流服务器102和至少两个无线接入点(106,108)的数据。无线接入点(106,108)和交换机104相连,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来自和/或到交换机104的数据。移动站110和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点(106,108)相连,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来自和/或到无线接入点(106,108)的数据。在移动站110从一个无线接入点106漫游到另一个无线接入点108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包丢失。
一些智能切换算法可能采用一些方法来减少用于信道扫描的时间。所有的切换算法都具有如下的过程:执行信道扫描来查找候选接入点;执行验证或者预验证(如果预验证被用于加速切换);去关联原接入点;以及重关联新的接入点。
在上述切换过程中,无论我们如何减少扫描和切换过程中的时间间隔,包丢失都会发生在如下两个方面:
1.信道扫描
因为无线局域网卡仅仅具有一个调谐至一个信道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无线模块(radio module),所以当为执行信道扫描把无线从一个频率转换至另一个频率的时候,无线局域网卡不能从它关联的接入点接收任何数据。由于在IEEE802.11无线局域网中没有用于这些数据包的数据重传,因此,这会使得广播或者组播数据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虽然一些算法采用选择信道扫描或者其它灵活的方法来减少信道扫描花费的时间,但是这一过程本身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2.重关联间隔:
重关联间隔的定义为:移动站与前一个接入点去关联,但没有和新的接入点关联的这一段间隔。在这一间隔中,在以太网交换机和接入点的帧缓冲器内的所有包都会丢失。
切换过程中的包丢失降低了视频质量。尤其当丢失的包是视频流的关键数据(例如,I帧数据)时,整个图像组(group of picture,GOP)都会被影响。
数据缓存技术被广泛地用于扩展视频传送系统的扩展性。但是直到现在,数据缓存技术很少被应用于辅助无线网络切换。
在研究了论文/专利后,我们发现有很多现有技术文档公开了如何解决用于视频缓存系统的切换问题(参考DoCoMo通信实验室的专利EP1331791A2、JP2003289327A、US6907501B2、US20030145038A1),但是仅有一篇现有技术文档使用了缓存来辅助无线网络切换(该技术用于3G网络,而不是用于无线局域网网络切换)。该篇文档是IEEE的一篇名为在带有有线和无线连接的异种网络上用于增强TCP的层次化缓存设计的论文(“Hierarchical CacheDesign for Enhancing TCP Ove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WithWired and Wireless Links”,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Communications,Vol.2,No.2,March 2003)。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在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 center,MSC)使用缓存服务器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减少切换间隔中的TCP重传等待时间。但是该方法仅仅应用于基于TCP的应用。
此外,美国专利申请20050141455公开了一种设置TCP代理的方法和系统,用于在有线/无线集成IP网络中减少包丢失和传输延迟。其通过使用无线网络控制器存储服务器和移动站之间的数据包来缓存TCP流,从而减少包丢失和传输延迟。但是它不能缓存UDP包,并且引起了数据传输延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视频流应用的基于缓存的无缝切换体系,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第二无线接入点间执行移动站的无缝切换的通信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用于在无线局域网的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第二无线接入点间执行移动站的无缝切换,其中,该移动站位于第一无线接入点的覆盖范围内以接收和/或发送来自和/或到第一无线接入点的数据。该通信系统包括:用于存储来自数据源的数据的第一服务器;用于在第一服务器、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第二无线接入点间交换数据的交换机;以及第二服务器,该第二服务器和交换机相连,用于在移动站从第一接入点漫游到第二接入点时通过交换机(204)接收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数据,以及在漫游后通过交换机把存储的数据传输给移动站。
根据本发明,第一服务器是用于为移动站存储流媒体数据的流服务器。第二服务器是缓存服务器,该缓存服务器用于在移动站从第一接入点漫游到第二接入点时缓存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数据,以及通过交换机把缓存的数据传输给移动站。该通信系统是无线局域网视频流广播系统。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
根据本发明,移动站包括在漫游过程中发送给第二服务器的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消息;第二服务器包括响应于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消息发送给移动站的确认消息,从而开始为移动站接收和缓存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数据;移动站包括在切换或者扫描过程之后发送给第二服务器的数据缓存停止请求消息,从而停止为移动站缓存数据,并把缓存的数据传输给移动站。
根据本发明,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服务器为获得来自第一服务器的组播数据而加入的组播组。第二服务器包括用于单播数据的伪造的以太帧,该帧使用移动站的MAC地址组装,并把该组装的帧发送给交换机一次或多次,从而欺骗交换机,使得交换机改变移动站的MAC—端口(MAC—port)映射入口,然后接收本应该从第一服务器发送到移动站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数据源是用于发送流视频数据到第一服务器的直播视频源。
此外,本发明也提供了在无线局域网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第二无线接入点间执行移动站的无缝切换的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服务器存储来自数据源的数据;
通过交换机在第一服务器、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第二无线接入点间交换数据;
当移动站在至少一个第一无线接入点的覆盖范围时,接收和/或发送来自和/或到第一无线接入点的数据;以及
当移动站从第一接入点漫游到第二接入点时,第二服务器通过交换机接收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数据,以及在漫游后通过交换机传输存储的数据到的移动站。
根据本发明,第一服务器是用于为移动站存储流媒体数据的流服务器。第二服务器是用于在移动站从第一接入点漫游到第二接入点时缓存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数据,以及通过交换机把缓存的数据传输给移动站的缓存服务器。通信系统是无线局域网视频流广播系统。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
根据本发明,在从第一接入点到第二接入点漫游和为查找有效的接入点而执行信道扫描的过程中:移动站发送数据缓存开始请求到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数据缓存开始请求,第二服务器发送确认消息给移动站,以及开始为移动站接收和缓存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数据;在切换或者扫描过程结束后,移动站发送数据缓存停止请求到第二服务器;以及作为数据缓存停止请求,第二服务器停止为移动站缓存数据,以及把数据传输给移动站。
根据本发明,当将接收的为组播数据,第二服务器加入组播组来接收来自第一服务器的组播数据。当将接收的为单播数据,第二服务器生成伪造的以太帧,使用移动站的MAC地址组装该伪造的以太帧,并把组装的帧发送给交换机一次或者多次,从而欺骗交换机,使得交换机改变移动站的MAC—端口映射入口,然后接收本应该从第一服务器发送给移动站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该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连接到第一服务器的直播视频源,用于发送流视频数据到第一服务器。
进一步地,本发明也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第二无线接入点间的移动站的无缝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移动站发送数据缓存开始请求到第二服务器;响应于数据缓存开始请求,第二服务器发送确认消息到移动站,以及开始为移动站接收和缓存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数据;在切换或者扫描过程之后,移动站发送数据缓存停止请求消息到第二服务器;以及,响应于数据缓存停止请求,第二服务器停止为移动站缓存数据,以及把数据传输到移动站。
根据本发明,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消息包括:控制消息标志域,用于向第二服务器和移动站指示接收的UDP包是否是缓存控制消息;包含第一值的消息类型域,用于指示消息是数据缓存开始请求;请求的顺序号,该请求的顺序号是在移动站中用于该消息的唯一顺号号;流目的地址,该流目的地址是要被缓存的流的IP地址;流目的端口,该流目的端口是要被缓存的流的UDP端口;以及垫充域,用于使得该消息字对齐。
数据缓存停止请求消息包括:控制消息标志域,用于向第二服务器和移动站指示接收的UDP包是否是缓存控制消息;包含不同第一值的第二值的消息类型域,用于指示消息是数据缓存停止请求;请求的顺序号,该请求的顺序号是在移动站中用于该消息的唯一的顺序号;流目的地址,该流目的地址是要被缓存的流的IP地址;流目的端口,该流目的端口是要被缓存的流的UDP端口;以及垫充域,用于使得该消息字对齐。
确认消息包括:控制消息标志域,用于向第二服务器和移动站指示接收的UDP包是否是缓存控制消息;包含不同第一值和第二值的第三值的消息类型域,用于指示该消息是数据缓存开始请求;请求的顺序号,该请求的顺序号是在移动站中用于该消息的唯一的顺序号;请求者的地址,该请求者的地址是发送缓存请求的该移动站的IP地址;请求者的端口,该请求者的端口是发送缓存请求的该移动站的UDP端口;以及垫充域,用于使得该消息字对齐。
通过如下的结合附图的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有益效果和新颖的特征能够被知晓。
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前述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具体描述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仅用于进一步解释主张的发明。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本申请中的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并与说明书相结合共同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
图1示出传统无线局域网视频流广播系统100;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200;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无缝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图4所述的无缝切换方法的工作流程;
图6示出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消息的消息格式;
图7示出数据缓存停止请求消息的消息格式;以及
图8示出确认消息的消息格式。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着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做进一步描述。该实施例仅为优选的示例,不得据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具体描述能够充分地理解本发明。
图2示出一个不同于图1所示传统无线局域网视频流广播系统100的通信系统200。该系统增加了一个第二服务器212。该第二服务器212和交换机204相连,用于在移动站210从接入点206漫游到接入点208的时候存储数据,以及用于通过交换机204把存储的数据传输给移动站210。从而避免切换过程中移动站的包丢失。
优选地,第一服务器202是用于为移动站210存储流媒体数据的流服务器,第二服务器是缓存服务器,该缓存服务器在移动站210从接入点206漫游到接入点208的时候缓存来自第一服务器202的数据,以及通过交换机204把缓存的数据传输给移动站21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认识到,各类的带有缓存模块的服务器都能够被用作第二服务器212。该缓存服务器甚至能够被集成到另一个移动站中,因此这时,该另一个移动站就有缓存服务器的功能。
在这个实施例中,该通信系统200是无线局域网视频流广播系统,交换机204是以太网交换机。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在该方法的步骤S302中,提供用于存储数据的第一服务器202。在步骤S304中,提供用于第一服务器202、第一无线接入点206和第二无线接入点208交换数据的交换机204。在步骤S306中,把无线接入点206和208连接到交换机204,用于收发数据。在步骤S308中,把移动站210连接到该两个无线接入点206和208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其间收发数据。在步骤S310中,把第二服务器212连接到交换机204,该第二服务器用于在移动站210从一个接入点漫游到另一个接入点时存储来自第一服务器202的数据,以及通过交换机204把存储的数据传输给移动站210。从而能够避免切换过程中的移动站的包丢失。
在移动站从一个接入点漫游到另一个接入点和为查找有效的无线接入点而执行信道扫描的过程中,移动站210发送数据缓存开始请求给第二服务器212,然后,响应于数据缓存开始请求,第二服务器212发送确认消息给移动站210。并且,第二服务器212开始为移动站210接收和缓存来自第一服务器202的数据。在切换过程或者扫描过程结束后,移动站210发送数据缓存停止请求给第二服务器212。然后,响应于数据缓存停止请求,第二服务器停止为移动站210缓存数据,并把数据传输给移动站210。
在这个方法中,当将接收的为组播数据,第二服务器212加入该组播组,从而能够获得来自第一服务202的组播数据。但是,当将接收的为单播数据,第二服务器212生成伪造的以太帧,使用移动站210的MAC地址来组装该伪造的以太帧,并把该组装的以太帧发送给交换机204一次或者多次。这样做能够欺骗交换机204,使得交换机204修改移动站210的MAC—端口映射入口,从而第二服务器能够接收到本应该发送给移动站210的来自第一服务器202的数据。
本发明提供一个缓存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能够在移动站执行扫描或者切换时保存发送给移动站的数据。本发明的最大有益效果是,其独立于流服务器、接入点和播放器。本方法的部署仅仅需要在局域网中增加一个缓存服务器,并且对移动站的切换算法做稍稍的修改。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无缝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2对根据本发明的无缝切换方法进行描述。在步骤S402中,移动站210发送数据缓存开始请求给第二服务器212。在步骤S404中,响应于数据缓存开始请求,第二服务器212发送确认消息给移动站210,并开始为移动站210接收和缓存来自第一服务器202的数据。在步骤S406中,在切换或者扫描过程结束后,移动站210发送数据缓存停止请求给第二服务器212。在步骤S408中,响应于数据缓存停止请求,第二服务器212停止为移动站210缓存数据,并把数据传输给移动站210。
图5示出图4所示的无缝切换方法的工作流程。
如图5所示,缓存服务器通过在IP组播组中传递可靠的消息和移动站通信,其中,存在着切换算法。其带来的好处是可以避免移动站中缓存服务器IP地址的用户配置。为了接收发送给其它移动站的数据,这个计算机的网卡应该工作在混杂模式。
当移动站开始信道扫描或者切换过程时,它首先在组播组中发送一个“数据缓存开始请求”(data cache start request)控制消息给缓存服务器。在收到缓存服务器的确认之后,切换算法开始真正的信道扫描或者切换操作。
同时,缓存服务器开始为这个移动站接收和缓存数据。
如果要缓存的内容是组播数据(即移动站接收组播流),那么该缓存服务器加入该组播组来获得数据。
如果要缓存的内容是单播数据,那么缓存服务器使用移动站的MAC地址组装伪造的以太帧,并把该帧发送给以太网交换机一次或者多次。这样做可以欺骗交换机,使用交换机改变需要切换的移动站的MAC—端口映射入口。从而使得原本移动站接收不到的后面的数据包被指向到缓存服务器。
在扫描或者切换过程结束后,移动站发送“数据缓存停止请求”控制消息到同一个组播组。当缓存服务器接收到该消息,它停止为这个移动站缓存数据,并通过网络把缓存的数据传递给移动站。从而使得移动站能够接收到这些被传递的数据。
缓存服务器用于在扫描或者切换的间隔以及按照需要的缓存开始和缓存结束的操作之间缓存发送给移动站的数据。缓存服务器可以是连接到局域网的专门的设备,或者是其它移动站里的程序模块(通过这种方法,移动站能够在端对端模式下互相协助)。缓存服务器通过监听IP组播组来接收来自移动站的控制消息。
因为缓存服务器能够防止数据包在扫描和切换的过程中丢失,所以当和这个缓存请求体系结构结合时,该算法(如仅先扫描,然后切换)能够实现无缝切换。
为了能够和缓存服务器协同工作,切换算法应当加入如下的操作:
1.切换算法能够加入控制消息组播组来发送和接收缓存控制消息;
2.“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控制消息在切换之前发送给控制消息组播组;以及
3.“数据缓存停止请求”控制消息在切换之后发送给控制消息组播组。
为了确保控制消息能被可靠的传递,这些消息应该具有确认。
参见图6,7和8,下面将详细描述“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消息、“数据缓存停止请求”消息和确认消息的消息格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知道“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消息、“数据缓存停止请求”消息和确认消息仅是具体的示例,而不应该用于局限本发明。
1.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消息
图6示出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消息的消息格式,包括:
a.控制消息标志:其为2个字节的标志,它的内容为“CM”,用于向缓存服务器和移动站指示接收的UDP包是否为缓存控制消息;
b.消息类型:其长度为1个字节,值为0,用于指示这是数据缓存开始请求;
c.请求的顺序号:其长度为1个字节,是在本地移动站里用于缓存消息的唯一的顺序号;
d.流目的地址:其为被请求缓存的流的4个字节的IP地址;
e.流目的端口:其为被请求缓存的流的2个字节的UDP端口;以及
f.垫充(padding):其为2个字节的垫充域,用于使得整个消息能够字对齐。
2.数据缓存停止请求消息
图7示出数据缓存停止请求消息的消息格式。如图7所示,除了消息类型域的值为1,这个消息的消息格式基本上与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消息的消息格式相同。
3.确认消息
图8示出确认消息的消息格式,包括:
a.控制消息标志:与数据缓存开始消息的相同;
b.消息类型:其长度为1个字节,值为2,用于指示其为数据缓存开始请求;
c.请求的顺序号:与数据缓存开始请求的相同;
d.请求者的地址:发出缓存请求的移动站的4个字节的IP地址;
e.请求者的端口:发出缓存请求的移动站的2个字节的UDP端口;以及
f.垫充:与数据缓存开始请求的相同。
虽然上面描述了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和方面,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前提下做出不同的具体设计。例如,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应用到其它延迟不敏感的应用中。本发明还应该包括公开的技术特征的单个和所有可能的排列和组合。

Claims (21)

1.一种通信系统(200),用于在无线局域网的至少一个第一无线接入点(206)和第二无线接入点(208)间执行移动站(210)的无缝切换,其中,所述移动站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无线接入点(206)的覆盖范围内接收和/或发送来自和/或到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206)的数据,所述通信系统(200)包括:
用于存储来自数据源的数据的第一服务器(202);
用于在所述第一服务器(202)、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206,208)间交换数据的交换机(204);以及
第二服务器(212),所述第二服务器和所述交换机(204)相连,用于在所述移动站(210)从所述第一接入点(206)漫游到所述第二接入点(208)时通过所述交换机(204)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服务器(202)的数据,以及在漫游后通过所述交换机(204)把存储的数据传输给所述移动站(2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200),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202)是用于为所述移动站(210)存储流媒体数据的流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系统(200),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212)为缓存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用于在所述移动站(210)从所述第一接入点(206)漫游到所述第二接入点(208)时缓存来自所述第一服务器(202)的数据,以及通过所述交换机(204)把缓存的数据传输给所述移动站(210)。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系统(200),其中,所述通信系统(200)是无线局域网视频流广播系统,以及所述交换机(204)是以太网交换机。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系统(200),其中,
所述移动站包括在漫游过程中发送给所述第二服务器(212)的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服务器(212)包括响应于所述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210)的确认消息,从而开始为所述移动站(210)接收和缓存来自所述第一服务器(202)的数据;
所述移动站(210)包括在切换或者扫描过程之后发送给第二服务器(212)的数据缓存停止请求消息,从而停止为所述移动站(210)缓存数据,并把缓存的数据传输给所述移动站(2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系统(200),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服务器(212)为获得来自第一服务器(202)的组播数据而加入的组播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系统(200),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212)包括用于单播数据的伪造的以太帧,所述以太帧使用所述移动站的MAC地址组装,把所述组装以太帧发送给所述交换机一次或多次,从而能欺骗所述交换机(204),使所述交换机(204)改变所述移动站的MAC—端口映射入口,然后所述第二服务器接收本应该从所述第一服务器(202)发送给所述移动站(210)的数据。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系统(200),其中,所述数据源是用于发送流视频数据给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直播视频源(214)。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系统(200),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212)能够以端到端模式工作,以及所述第二服务器(212)能够与所述移动站(210)集成。
10.一种通信方法,用于在无线局域网的至少一个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第二无线接入点间执行移动站的无缝切换,包括步骤:
第一服务器存储来自数据源的数据;
通过交换机在第一服务器、第一无线接入点和第二无线接入点间交换数据;
当所述移动站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无线接入点的覆盖范围时,接收和/或发送来自和/或到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的数据;
当所述移动站从所述第一接入点漫游到所述第二接入点时,第二服务器通过交换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服务器的数据,以及在漫游后通过所述交换机传输存储的数据到所述的移动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是用于为所述移动站存储流媒体数据的流服务器。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为缓存服务器,所述缓存服务器用于在所述移动站从所述第一接入点漫游到所述第二接入点时缓存来自所述第一服务器的数据,以及通过所述交换机把缓存的数据传输给所述移动站。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系统是无线局域网视频流广播系统,以及所述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在从所述第一接入点到所述第二接入点漫游和为查找有效的无线接入点而执行信道扫描的过程中:
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二服务器;
响应于所述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确认消息,然后,开始为所述移动站接收和缓存来自所述第一服务器的数据;
在所述切换和扫描过程结束后,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缓存停止请求消息到所述第二服务器;以及
响应于所述数据缓存停止请求,所述第二服务器停止为所述移动站缓存数据,并把数据传输给所述移动站。
15.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当将接收的为组播数据,所述第二服务器加入组播组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组播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当将接收的为单播数据,所述第二服务器生成伪造的以太帧,使用所述移动站的MAC地址组装所述伪造的以太帧,并把所述组装的帧发送给所述交换机一次或者多次,从而能欺骗所述交换机,使得所述交换机改变所述移动站的MAC—端口映射入口,然后接收从所述第一服务器本应该发送到所述移动站的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0至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数据源是用于发送源视频数据到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直播视频源。
18.如权利要求10至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能够以端到端模式工作,以及所述第二服务器能够与所述移动站集成。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缝切换方法,其中,所述数据缓存开始请求消息包括:
控制消息标志域,用于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和所述移动站指示接收的UDP包是否是缓存控制消息;
包含第一值的消息类型域,用于指示所述消息是数据缓存开始请求;
请求的顺序号,所述请求的顺序号是在所述移动站中用于所述消息的唯一顺号号;
流目的地址,所述流目的地址是要被缓存的流的IP地址;
流目的端口,所述流目的端口是要被缓存的流的UDP端口;以及
垫充域,用于使得所述消息字对齐。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缝切换方法,其中,所述数据缓存停止请求消息包括:
控制消息标志域,用于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和所述移动站指示接收的UDP包是否是缓存控制消息;
包含不同所述第一值的第二值的消息类型域,用于指示所述消息是数据缓存停止请求;
请求的顺序号,所述请求的顺序号是在所述移动站中用于所述消息的唯一的顺序号;
流目的地址,所述流目的地址是要被缓存的流的IP地址;
流目的端口,所述流目的端口是要被缓存的流的UDP端口;以及
垫充域,用于使得所述消息字对齐。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无缝切换方法,其中,所述确认消息包括:
控制消息标志域,用于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和所述移动站指示接收的UDP包是否是缓存控制消息;
包含不同所述第一值和第二值的第三值的消息类型域,用于指示所述消息是数据缓存开始请求;
请求的顺序号,所述请求的顺序号是在所述移动站中用于所述消息的唯一的顺序号;
请求者的地址,所述请求者的地址是发送缓存请求的所述移动站的IP地址;
请求者的端口,所述请求者的端口是发送缓存请求的所述移动站的UDP端口;以及
垫充域,用于使得所述消息字对齐。
CNA2007800069984A 2006-02-28 2007-02-14 无缝切换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13958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300167A EP1826949A1 (en) 2006-02-28 2006-02-28 Seamless handover method and system
EP06300167.1 2006-0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5851A true CN101395851A (zh) 2009-03-25

Family

ID=36685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069984A Pending CN101395851A (zh) 2006-02-28 2007-02-14 无缝切换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59865A1 (zh)
EP (2) EP1826949A1 (zh)
JP (1) JP2009528737A (zh)
KR (1) KR20080103514A (zh)
CN (1) CN101395851A (zh)
WO (1) WO200709903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2666A (zh) * 2012-07-02 2015-03-11 英特尔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利用重新路由和重置的应用连续性
CN105430695A (zh) * 2015-11-30 2016-03-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ap切换方法
CN108347622A (zh) * 2018-03-06 2018-07-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媒体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0677724A (zh) * 2019-10-10 2020-01-10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双模式数据拼接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742578A (zh) * 2018-02-19 2020-10-02 庞巴迪公司 发送与用户设备相关联的信息流的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32070B2 (en) * 2006-12-18 2013-09-10 Cisco Technology, Inc. Fast handoff for wireless devices in a wired-wireless network
EP2059077B1 (en) * 2007-11-08 2010-01-27 Alcatel Lucent Digital combining device for an indoo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KR100989716B1 (ko) * 2008-01-21 2010-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컨텐츠 송수신 중지 및 재개 방법
CA2755670C (en) * 2009-03-16 2017-09-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Transitioning of a packet-switched emergency call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types of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N101588607B (zh) * 2009-06-17 2012-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过程中转发数据的方法、无线实体和基站
CN102281606B (zh) * 2010-06-11 201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路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GB2484125B (en) * 2010-09-30 2013-07-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handover between heterogeneous radio networks
US8681758B2 (en) * 2010-12-14 2014-03-25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Video cach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5895163B2 (ja) * 2011-03-11 2016-03-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映像送信装置および無線映像受信装置ならびにこれらを備えた無線映像伝送システム
WO2012162894A1 (zh) * 2011-06-02 2012-12-06 Deng Fangbo 变址漫游
KR101340913B1 (ko) * 2012-01-30 2013-12-13 한국과학기술원 데이터 전송의 연결성을 갖기 위한 패킷 전송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KR101360772B1 (ko) * 2012-06-01 2014-02-11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핸드오버를 고려한 모바일 컨텐츠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897261B2 (en) * 2012-09-26 2014-11-25 Cisco Technology, Inc. Predictive caching and tunneling for time-sensitive data delivery to roaming client devices
GB2495007B (en) * 2012-09-28 2014-0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handover between heterogeneous radio networks
US8964702B1 (en) * 2012-11-16 2015-02-24 Sprint Spectrum L.P. Controlling wireless device communication
KR102031913B1 (ko) * 2013-09-26 2019-10-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핫스팟 기능이 있는 전자기기에 접속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4581361A (zh) * 2013-10-09 2015-04-29 索尼公司 多媒体播放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20170118683A1 (en) * 2014-03-31 2017-04-27 Intellectual Discovery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handover method thereof
DE112016007007T5 (de) 2016-06-22 2019-03-07 Intel Corporation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vollduplex-disposition
US9788033B1 (en) * 2016-06-29 2017-10-10 Cisco Technology, Inc. Secure differential insertion of secondary content
CN106231640B (zh) * 2016-07-29 2019-12-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切换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2323B2 (en) * 2001-08-15 2006-07-04 Mesh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oft handoff in a wireless data network
US6907501B2 (en) * 2002-01-25 2005-06-14 Ntt Docomo Inc.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cacheable streaming content in a packet 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mobile hosts
JP3908596B2 (ja) * 2002-05-27 2007-04-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コールサーバおよびそのポート切替え方法
JP3924502B2 (ja) * 2002-07-04 2007-06-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モバイル通信方法およびモバイル通信システム
JP2004048334A (ja) * 2002-07-11 2004-02-12 Sony Corp 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通信端末装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6850503B2 (en) * 2002-08-06 2005-02-0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ng a handoff between two IP connections for time critical communications
JP4016792B2 (ja) * 2002-10-16 2007-12-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移動体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2666A (zh) * 2012-07-02 2015-03-11 英特尔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利用重新路由和重置的应用连续性
CN105430695A (zh) * 2015-11-30 2016-03-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ap切换方法
CN111742578A (zh) * 2018-02-19 2020-10-02 庞巴迪公司 发送与用户设备相关联的信息流的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CN108347622A (zh) * 2018-03-06 2018-07-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媒体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8347622B (zh) * 2018-03-06 2020-06-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媒体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0677724A (zh) * 2019-10-10 2020-01-10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双模式数据拼接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677724B (zh) * 2019-10-10 2022-02-18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双模式数据拼接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26949A1 (en) 2007-08-29
WO2007099031A1 (en) 2007-09-07
EP1989832A1 (en) 2008-11-12
US20090059865A1 (en) 2009-03-05
KR20080103514A (ko) 2008-11-27
JP2009528737A (ja) 2009-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5851A (zh) 无缝切换方法和系统
JP4552449B2 (ja) 移動ルータ装置、移動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ルータ装置の移動管理方法
Zhuang et al. Host mobility using an internet indirection infrastructure
JP3833450B2 (ja) 通信制御方式及びルータ
US20070104145A1 (en) Data accessing method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erforming a handover operation between wireless stations
CN100596095C (zh) 层次化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法和系统
US20090003269A1 (en) Router Selection Method, Home Agent Device, Mobile Router, and Mobile Network System
US7110767B2 (en) Packet based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multicast paging of standby mobiles
JP2005027314A (ja) モバイルIPv6ホームエージェントのシームレスハンドオーバー方法
WO2007013839A1 (en) Mean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handover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 access networks
Fathi et al. Optimization of mobile IPv6-based handovers to support VoIP services in wireless heterogeneous networks
JP2000216815A (ja) マルチリンク通信装置
JP2002208944A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US20040100922A1 (en) Method of associating an IP address with a plurality of link layer address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584179A (zh) 支持用户移动性的用于分布式多媒体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68213B (zh) 代理移动ip中的切换方法、组播加入方法及接入路由器
CN101253791A (zh) 在不同种类的网络之间切换时重新配置网际协议地址的方法
CN101754278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892172B (zh) 代理移动IPv6多连接移动节点无缝接口切换方法
JP4977315B2 (ja) 移動通信網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CN101189899B (zh) 在多模式移动站中支持切换的方法
CN101123575B (zh) 一种支持混合ip的多主机接入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605366A (zh) 基于转发站点的移动视频平滑切换方法
De Cleyn et al. A smooth handoff scheme using IEEE802. 11 triggers––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WO2007138652A1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