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4578A - 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4578A
CN101394578A CNA2007100462890A CN200710046289A CN101394578A CN 101394578 A CN101394578 A CN 101394578A CN A2007100462890 A CNA2007100462890 A CN A2007100462890A CN 200710046289 A CN200710046289 A CN 200710046289A CN 101394578 A CN101394578 A CN 101394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ong
accompaniment
voice response
interactive vo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462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绣梅
巢文玉
陈怡慧
卢崇璞
官圳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chang Digi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chang Digi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chang Digi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chang Digi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0462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4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4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及其方法,系在接收到使用者输入的伴奏曲所对应的编号后,播放伴奏曲让使用者跟随听到的音乐而跟唱,并将使用者跟唱所发出的声音与播放的伴奏曲混合形成由使用者演唱的歌曲,最后传送混合后的歌曲至使用者所使用的通讯装置,借以让使用者可以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铃声,解决铃声没有个人特色的问题。

Description

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建立铃声的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指一种以互动式语音回复(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简称IVR)建立铃声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电话所发出的电话铃声也开始能够交由使用者自行定义后,开始有业者提供电话铃声的下载服务。
目前下载电话铃声的方法需要使用者在移动电话上输入一组代表要下载的电话铃声的编号,业者所提供的服务主机在接收到编号后便会将对应的电话铃声传送给移动电话。传送的方法包含使用多媒体短消息业务(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简称MMS),或是使用网际网路(Internet)的方式传送歌曲。若是使用多媒体短消息业务便是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GSM)或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等移动通讯技术传送数位形式的歌曲至移动电话上,而若是使用网际网路则可以由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简称WAP)传送,此外,也可以在电脑上通过网路连线到业者的服务主机先行下载后,再通过连接线传送手机铃声到移动电话上。
不过,目前可下载的手机铃声均是由各业者自行提供的,也就是说,不论再有特色的手机铃声也还不是个人专用的,若使用者希望让自己的手机铃声具有特色,那么在目前仅仅只能由各业者所提供的手机铃声中找出较具特色的,但是即使如此,也依然无法获得具有个人特色的手机铃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及其方法,可以用来解决以上在现有技术中所提出下载由业者所提供的手机铃声无法让使用者获得具有个人特色的手机铃声的现况。
于本发明所揭露的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其包括有:通讯模块、按键判定模块、播放模块、语音接收模块、混音模块、资料传送模块,其中:通讯模块,用以与通讯设备建立通讯;按键判定模块,用以接收通讯设备传送的伴奏曲的编号;播放模块,用以播放伴奏曲予使用通讯设备的使用者;语音接收模块,用以接收由使用者跟随伴奏曲所发出的声音;混音模块,用以将使用者所发出的声音与伴奏曲混合为歌曲;资料传送模块,用以将歌曲传送至通讯设备。
于本发明所揭露的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方法,其包括有:建立与通讯设备的通讯;接收通讯设备传送的伴奏曲的编号;播放伴奏曲予使用通讯设备的使用者;接收由使用者跟随伴奏曲所发出的声音;混合使用者所发出的声音与伴奏曲为一歌曲;传送歌曲至通讯设备。
本发明所揭露的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及其方法,其通过让使用者利用通讯设备直接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录制通讯设备的铃声,借以解决使用者无法获得具有个人特色的铃声的问题。
对照使用者向目前的业者所下载的铃声所无法具有的个人特色的问题,本发明可以让使用者自行制作具有其个人特色的铃声,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提到的问题。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与实作,兹配合附图在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如下,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悉相关技术的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及附图,任何熟悉相关技术的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出的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架构图。
图3系本发明所提出的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的架构如图1所示,使用者110可以使用移动电话121或传统电话122拨打有提供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140的电话号码时,移动电话121会通过电磁波与电话服务中心130建立电信链结,传统电话122则会通过电话线与电话服务中心130建立电信链结。不论使用者110使用移动电话121或传统电话122,电话服务中心130均会将使用者110的通讯引导到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140。随之,使用者110再借由按压移动电话121或传统电话122上的一个按键或多个按键与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140进行语音应答、识别、接续、转移等互动,以达成使用者110所需求的服务。事实上,现在电脑上也有可以进行拨打电话的软件,当其拨打至传统电话号码时,也须与电话服务中心130建立电信链结,并由电话服务中心130将通讯引导致受话端,也因此,目前想要在电脑上拨打电话至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140也是可行的。
在使用者110与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140进行互动时,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140会给予使用者110输入的提示,使用者便可以依据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140所给予的提示按下通讯设备上的数字键而传送相对应的按键讯号至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140,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140在判断使用者110按下的数字键后,会依据使用者110的输入给予更进一步的提示,直到使用者110完成其所需要的服务为止。
以下以图2本发明所提出的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架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系统运作。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系统含有通讯模块210、按键判定模块221、语音接收模块222、播放模块230、混音模块240、资料传送模块250。
通讯模块210负责于使用者110拨打电话进来时,建立与使用者110通讯的连线(电信链结),让使用者110可以通过拨打电话至本发明的通讯设备(传统电话、移动电话、电脑)与本发明所提供的互动式语音回复进行互动。
按键判定模块221负责通讯模块210与使用者110建立通讯之后,接收使用者110所按下之一串号码,并将之转换为代表一首伴奏曲之编号。
播放模块230负责依据按键判定模块221所接收的编号播放相对应的伴奏曲,同时通过通讯模块210将播放的伴奏曲传递给使用者110。一般而言,伴奏曲通常为一首歌曲的音乐部份,也就是只有音乐没有人声,另外,为了配合电话铃声的长度,因此可以仅使用歌曲的副歌部份。
语音接收模块222负责在使用者110听到伴奏曲之后,通过通讯模块210接收使用者110跟唱所发出的声音。
混音模块240负责将播放模块230所播放的伴奏曲与语音接收模块222所接收的声音混合成为一首由使用者110所唱的歌曲。
资料传送模块250负责在混音模块240将伴奏曲与使用者110的声音混合完成后,将混合后所得的使用者110所唱的歌曲传送到使用者110与本发明所进行通讯的通讯设备中,由于上述将歌曲下载至通讯设备的方式均为已知技术,且并非为本发明的重点,因此操作过程不再详细描述。
接着以一个实施例来解说本发明的运作系统与方法,并请参照图3本发明所提的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方法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通讯设备以移动电话121为例,由于拨打电话至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时,均需要通过电话服务中心,无法以其他方式拨打,因此其他通讯设备如传统电话122、电脑等,均可使用本发明。
当使用者110以移动电话121拨打电话至本发明时,本发明的通讯模块210会与移动电话121完成通讯的建立(步骤310),接着使用者110会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的提示之下,使用移动电话121输入欲跟唱的伴奏曲的编号所代表的一串数字。
在使用者110输入编号后,本发明的按键判定模块221会通过通讯模块210接收到使用者110所输入的一串数字,并将之转换为一组编号(步骤320),接着本发明的播放模块230便会依据该组编号读出相对应的伴奏曲,而后进行播放。由于伴奏曲是要播放给使用者110听的,因此播放模块230会通过通讯模块210将播放的音乐传递给使用者110所使用的移动电话121(步骤330),如此使用者110便可以由移动电话121听到播放模块230所播放的伴奏曲。
在使用者110听到伴奏曲之前,本发明所提供的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会给予使用者110跟唱的提示,因此使用者110会在听到伴奏曲之后跟随伴奏曲进行哼唱,而使用者110哼唱所发出的声音会经由移动电话121与通讯模块210的通讯传送到本发明的语音接收模块222,如此本发明便可以顺利地接收到使用者110所发出的声音(步骤340)。
当播放模块230开始播放伴奏曲之后,本发明的混音模块240便会将播放模块230所播放的伴奏曲以及使用者110跟唱所发出的声音混合为一首有人声的歌曲(步骤350),混合的方式可以是即时或非即时的,也就是说,混音模块240可以在播放模块230播放伴奏曲的同时,接收(或是读取)播放模块230所播放的伴奏曲,并将由语音接收模块222所接收的使用者110的声音混合至伴奏曲中形成有人声的歌曲,或者是在播放模块230播放完伴奏曲后(语音接收模块222接收完使用者110跟唱所发出的声音后),再将伴奏曲与使用者110跟唱所发出的声音混合为有人声的歌曲。
在混音模块240完成有人声的歌曲之后,本发明的资料传送模块250便会将歌曲传送至移动电话121(步骤360),如此,本发明提供了使用者只需要使用一个通讯设备即可以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电话铃声,解决个人特色的电话铃声制作不易的问题。
另外,为了让使用者110在使用本发明时更为方便,本发明在混音模块240混合伴奏曲与使用者的声音(步骤350)之后,可以由播放模块230播放混合后的歌曲,并由通讯模块210与移动电话121所建立的通讯传递给使用者听(步骤381),若使用者不满意先前所哼唱的声音,则可以依据本发明提供的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所给予的提示按下移动电话121上的按键来选择再一次跟随伴奏曲进行哼唱,按键判定模块221判定使用者110输入的按键与提示的按键相同时(步骤382),表示使用者110输入了歌曲重制的讯号,如此播放模块230将再次播放伴奏曲,且语音接收模块222将再次接收使用者110哼唱所发出的声音,使得混音模块240重新混音进而再次制作由使用者110哼唱的歌曲(步骤350)。
此外,混音模块240更包含在混合伴奏曲与使用者110哼唱的声音的歌曲中,混合特殊音效的功能,在混音模块240混合伴奏曲与使用者110哼唱的声音之后,使用者110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互动式语音回复系统的提示,输入特定的音效所对应的编号,在按键判定模块221判断出使用者110所输入的编号后(步骤391),混音模块240会读出使用者110所输入的编号所对应的特殊音效,并将特殊音效混入歌曲的特定位置(步骤392),使得使用者110哼唱的歌曲经过特殊音效的点缀之后,更具有个人特色。
当然,在混音模块240将歌曲与特殊音效混合(步骤392)之后,本发明一样可以提供试听的功能,播放模块230会将混音模块240所混合后的歌曲通过通讯模块210播放给使用者110听(步骤393),若使用者110不满意混合之后的效果,则可以通过移动电话121的按键输入本发明所给予的提示的号码,当按键判定模块221会判定使用者输入了音效重制的讯号(步骤394)时,混音模块240会再次进行上述步骤391与步骤392重新将特殊音效混合至歌曲中。
再者,本发明的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方法,可实现于硬件、软件或硬件与软件的组合中,亦可在电脑系统中以集中方式实现或以不同元件散布于若干互连的电脑系统的分散方式实现。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9)

1、一种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建立与一通讯设备的通讯;
接收该通讯设备传送的一伴奏曲的编号;
播放该伴奏曲予使用该通讯设备的一使用者;
接收由该使用者跟随该伴奏曲所发出的一声音;
混合该声音与该伴奏曲为一歌曲;及
传送该歌曲至该通讯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骤:
播放该歌曲予该使用者;及
当接收到一歌曲重制的讯号时,重新播放该伴奏曲并再次接收该使用者跟随该伴奏曲所发出的该声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骤:
接收由该通讯设备传送的一特殊音效的编号;及
将该特殊音效混入该歌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骤:
播放混入该特殊音效的该歌曲予该使用者;及
当接收到一音效重制的讯号时,重新接收该特殊音效的编号,并将该特殊音效混入该歌曲。
5、一种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该系统包含:
一通讯模块,用以建立与一通讯设备的通讯;
一按键判定模块,用以接收该通讯设备传送的一伴奏曲的编号;
一播放模块,用以播放该伴奏曲予使用该通讯设备的一使用者;
一语音接收模块,用以接收由该使用者跟随该伴奏曲所发出的一声音;
一混音模块,用以混合该声音与该伴奏曲为一歌曲;及
一资料传送模块,用以将该歌曲传送至该通讯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其中该通讯设备系手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其中该通讯设备系电脑。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其中该伴奏曲系一歌曲之副歌。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其中该混音模块更用以将一特殊音效混入该歌曲。
CNA2007100462890A 2007-09-18 2007-09-18 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01394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462890A CN101394578A (zh) 2007-09-18 2007-09-18 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462890A CN101394578A (zh) 2007-09-18 2007-09-18 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4578A true CN101394578A (zh) 2009-03-25

Family

ID=40494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462890A Pending CN101394578A (zh) 2007-09-18 2007-09-18 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457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80408A1 (zh) * 2013-12-09 2014-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彩铃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92282A (zh) * 2017-11-29 2018-05-0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装置
CN110634465A (zh) * 2018-06-25 2019-12-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配乐的方法、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和配乐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80408A1 (zh) * 2013-12-09 2014-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彩铃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02801A (zh) * 2013-12-09 2015-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彩铃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92282A (zh) * 2017-11-29 2018-05-0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装置
CN107992282B (zh) * 2017-11-29 2020-11-0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装置
CN110634465A (zh) * 2018-06-25 2019-12-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配乐的方法、移动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和配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201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750115B (zh) 通话声音生成装置及方法
CN101174409A (zh) 提供多种歌词卡拉ok系统的系统、方法、设备
CN1878415B (zh)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及在其中进行语音通信的方法
US20080070605A1 (en) Music message servi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JP4830300B2 (ja)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10110031A1 (ja) 電子機器、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01394578A (zh) 以互动式语音回复建立铃声的系统及其方法
CN201479213U (zh) 具伴唱功能的移动电话
CN101132442B (zh) 一种操作彩铃的方法
JPH1132105A (ja) 携帯情報端末およびその着信報知方法
KR100578724B1 (ko) 전화용 음향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000054075A (ko) 이동전화에서 통화 중 배경음악을 낮게 처리하여 삽입하는방법
CN101730016A (zh) 一种彩铃评价反馈方法及系统
TW200847744A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incoming call messages and method thereof
EP226630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reating a media signal
CN101753676A (zh) 一种移动终端通信业务提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KR20060076635A (ko) 발신자가 선택 가능한 벨소리 설정 시스템
KR20050103162A (ko) 휴대폰 문자 메시지 입력 시의 배경 컨텐츠 실현 방법 및시스템.
KR20000054709A (ko) 음악을 들으면서 전화통화를 하는 시스템
JP2006166013A (ja) 音データ提供システム、その方法、交換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0347084Y1 (ko) 미디 음원을 이용한 단음벨 재생 장치
TW201336288A (zh) 互動式來電答鈴的通訊系統、答鈴伺服器及其廣告方法
KR20040038016A (ko) 멜로디 연주 기능이 구비된 휴대폰
KR20030005126A (ko) 이동전화기 벨 소리 설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