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8990A - 传送方法、传送装置、影像设备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方法、传送装置、影像设备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8990A
CN101388990A CN 200810096581 CN200810096581A CN101388990A CN 101388990 A CN101388990 A CN 101388990A CN 200810096581 CN200810096581 CN 200810096581 CN 200810096581 A CN200810096581 A CN 200810096581A CN 101388990 A CN101388990 A CN 101388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mage
information
documentation equipment
image docu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09658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栗田俊之
尾鹫仁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88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89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送方法、传送装置、影像设备和显示装置,并提供在连接多个影像设备并传送信息的情况下,用于提高信息传送和连接的便利性的技术。为此本发明是,在第一影像设备和第二影像设备之间,通过双向接口传送基带影像信号以及/或者压缩影像信号的技术,其特征在于,上述双向接口是传送速率在上行和下行中为非对称,在上行中传送宽频带的信息的情况下在下行中传送窄带域的信息,在下行中传送宽频带的信息的情况下在上行中传送窄带域的信息。

Description

传送方法、传送装置、影像设备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用于在多个影像设备之间,使用双向的接口传送影像信号等的信息的相关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连接影像设备和作为其他影像设备的影像显示装置视听影像等,使用进行模拟连接传送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方法。但是,伴随着数字设备的普及,从防止画质劣化的观点、保护著作权的观点出发,使用进行数字连接,加密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进行传送的方法。
作为数字传送的一个例子,公知的是使用以IEEE1394规格为基准的一根电缆。这是在进行发送接收的设备之间进行相互认证,在该认证之后将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多重化,对该多重数据进行称作DTCP的加密处理并发送。
作为其他的例子,公知的有HDMI方式。在HDMI方式中,对高清影像信号的基带信号和声音信号以时间分割进行多重,能够在进行称作HDCP的加密处理后发送。
像这样,作为使数字化后的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多重化并进行发送的现有技术,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232377号公报中被公开。
上述IEEE1394规格作为网络(network)使用,由于其能够收发信息的传送速率被限定,所以不能将信息量大的高清影像信号保持原样以基带信号的状态发送。因此,在IEEE1394规格中,存在必须压缩基带信号降低传送速率进行传送的问题。另一方面,在HDMI方式中,接收被传送的高清影像信号的设备,没有考虑关于记录其接收的信号的事情。
另外,在该方式中,任意一种都以家庭内放置的固定设备之间的连接为前提,但是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与数码相机或者移动电话等的能够移动的设备与影像显示装置方便地进行连接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并且本发明,在连接多个影像设备传送信息的情况下,提供使便利性提高而且适当的技术。而且,是为了提供使数码相机或者移动电话等的能够移动的设备与影像显示装置方便地进行连接的技术。并且,本发明提供为了使具备摄像装置的影像设备的便利性提高的技术。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在显示装置中使影像信息的便利性提高的技术。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是,能够通过双向接口传送基带影像信号以及/或者压缩影像信号,并且传送速率在上行和下行上为非对称的双向的传送接口的传送方法,其中,当在上行中传送宽频带的信息的情况下在下行中传送窄带域的信息,当在下行中传送宽频带的信息的情况下在上行中传送窄带域的信息。即,上述第一特征是,多个影像设备,例如通过双向接口进行第一影像设备和第二影像设备的信息传送的情况下,当从第一影像设备到第二影像设备,和从第二影像设备到第一影像设备的任意一方传送的信息为宽频带的情况下,相反地,另一方的信息为窄带域。
依据上述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的结构,由于可以对基带影像信号,或压缩影像信号进行传送,所以能够实现进行数码相机或者移动电话等的可移动的设备和影像显示装置之间的信号连接等,或者通过这些可移动的设备的信号连接。特别是,当在上行中传送宽频带的信息的情况下在下行中传送窄带域的信息,当在下行中传送宽频带的信息的情况下在上行中传送窄带域的信息,由此,在限于影像信息和控制信息的带域中能够效率良好地在设备件进行发送接收。因此,依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当连接多个影像设备并进行信息传送的情况下,能够提高信息传送和连接的便利性。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是具有摄像部和麦克风的影像设备,包括:第一压缩部,压缩与通过上述摄像部摄像的影像对应的基带影像信号;第二压缩部,压缩来自上述麦克风的基带声音信号;无线输入部,接收被压缩后的信息信号;第一扩展部,对输入到上述无线输入部的信息信号中所包括的压缩影像信号进行扩展并得到基带影像信号;第二扩展部,对输入到上述无线输入部的信息信号中所包括的压缩声音信号进行扩展并得到基带声音信号;和输出部,可输出,压缩信息和基带信号的至少任意一方,其中上述压缩信息包含由上述第一压缩部得到的压缩影像信号和由上述第二压缩部得到的压缩声音信号,上述基带信号包含由上述第一扩展部得到的基带影像信号和由上述第二扩展部得到的基带声音信号。
依据上述第二特征,基带影像信号和压缩影像信号都能够传送,不仅是影像显示装置,对于数码相机或者移动电话等的可移动的设备也能够实现便利性良好的信息信号的传送。因此,依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能够使具备摄像装置的影像设备的便利性提高。
并且本发明的第三特征是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输入部,可输入加密后的压缩影像信息,和加密后的第一基带影像信息;密码译码部,对从上述输入部输入的压缩影像信息和第一基带影像信息的密码进行译码;扩展部,用于对由上述密码译码部译码后的压缩影像信息进行扩展而得到第二基带影像信息;和显示部,对由上述密码译码部译码后的第一基带影像信息,和来自上述扩展部的第二基带影像信息的至少任意一方进行显示。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三特征,由于能够显示被解码后的第一基带影像信息或者来自上述扩展部的第二基带影像信息,所以在数码相机或者移动电话等的可移动的设备与影像显示装置连接的情况下,或者进行通过这些可移动的设备的信号连接的情况下,能够便利性良好地对相互的影像信息进行显示。因此,依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显示装置中能够提高影像信息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影像设备100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压缩信号处理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影像显示装置200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影像显示装置200的另一例子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两个影像设备相连接的系统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影像显示装置和影像设备相连接的系统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两个影像设备之间无线连接的系统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两个影像设备之间无线连接的系统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图1中,作为影像设备例如表示有三个影像设备。一个是能够接收来自移动电话的基站天线20或者广播发送塔30的数字广播信号的例如作为可移动型影像设备的影像设备100,一个是影像显示装置200,还有一个是例如调谐器等的能够接收来自广播发送塔30的数字广播信号的接收机300。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例如由双向接口10连接,并且影像显示装置200和接收机300由其他的双向接口11连接。由此,在各设备之间,能够实现影像信号和其他的信息、信号的双向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搬运的影像设备100具体地是数码相机、摄像机(video camera)、移动电话、游戏机、个人媒体播放器等。根据各个方式必要的构成要素未必相同,但是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主要记载有作为与外部的输入输出所必须的构成要素。
在图1中,移动电话的基站天线20和影像设备100的天线102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在将影像设备100作为移动电话使用的情况下,进行作为通常的移动电话的信号处理。另外,影像设备100也能够接收由移动电话的基站天线20发送的电影等内容。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内容内置于影像设备100中的显示装置、声音输出装置进行视听,也能够通过端子101、连接电缆10、端子201由外部的影像显示装置200以大画面进行视听。进一步,为了视听内容,或者稍后视听内容,也能够将该内容记录在内置于影像设备100内的存储介质或者与影像设备100连接的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121)。存储器121作为用于电影等记录的记录介质而使用。
同样地,由广播发送塔30进行广播的节目由影像设备100的广播接收机180接收,能够通过影像设备100进行视听,也能够记录在内置于影像设备100中的存储介质(图中没有表示)或者所连接的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121)。并且还可以通过端子101、连接电缆10、端子201由影像显示装置200进行视听。
此外,由广播发送塔30广播的节目通过与接收机300连接的接收天线310接收,通过天线端子302输入到接收机300,被实施适当信号处理之后,通过端子301、连接电缆11、端子202由影像显示装置200进行视听。此外,在视听的同时,或者,对于与视听另外所选择的节目,也能够存储在内置的存储介质(图中没有表示)中,或通过存储器接口320存储在存储器321中。也可以将由接收机300记录的存储器321与影像设备100的存储器接口120连接。如果将影像设备100带出户外在内置于影像设备100的显示装置(图中没有表示)上进行显示,则可实现在户外进行对在家庭中录像的节目视听。
进一步,通过在影像设备100上搭载摄像装置110、麦克风112,能够与声音一起进行静止画面、动画的摄像,能够存储在适当内置的存储介质(图中没有表示)或存储器121中。存储在内置的存储介质或存储器121中的影像、声音通过端子101、连接电缆10、端子201,在影像显示装置200上进行视听。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表示影像设备100的端子101和影像显示装置200的端子201、接收机300的端子301和影像显示装置200的端子201分别通过连接电缆10、11等的有线电缆连接的情况。但是在这些影像设备间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的情况下,未必要使用有线电缆连接,也可以进行无线连接。如果是无线连接,就没有配线的繁琐,不需要整理配线。在使用连接电缆的情况下,与无线连接的情况相比,具有较强防止噪音等的优点。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表示图1的影像设备100的具体的结构。在图2中,在摄像装置110中,获得通过光学系统被输入的动画或者静止画面图像,转换为电信号。在压缩电路111中,在动画的情况下,使用例如MPEG2、MPEG4、AVC/H.246等的压缩方式,或者,在静止画面的情况下,使用例如JPEG等的压缩方式,高效地对获取的图像进行比特压缩。
另一方面,利用麦克风112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在压缩电路113中,例如使用MPEG音频等的压缩方式,高效地对获取的声音信号进行比特压缩。
在利用影像设备100对静止画面进行摄像的情况下,根据摄像的对象旋转影像设备,在横位置使用,或者在纵位置使用进行摄像。传感器114检测出是在横位置摄像时使用影像设备100,还是在纵位置摄像时使用。当在纵位置使用的情况下,同时检测出是将影像设备100的右边向上还是将左边向上。由传感器114检测出的信息被输入到微型处理器115中。
向多重电路116输入来自压缩电路111、113的比特压缩后的影像信号、声音信号,还有来自微型处理器115的各种信息,并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多重。在对静止画面进行摄像的情况下,通常不获取声音信号,但是也能够配合静止画面摄像,多重声音信号。
作为来自微型处理器115的各种信息,是使用传感器114的位置信息(横、右纵、左纵)、日期、摄像时的曝光信息、和其他信息等。
图3是表示在图像压缩中一般进行的每个块(block)的信号处理的顺序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从图像的上段左侧开始向右顺次进行信号处理,接着从第二段的左侧向右顺次进行信号处理。如图3的(b)所示使影像设备100的右侧向上处于纵位置的情况下,从左列的下方开始向上,接着从左侧第二列的下方开始向上进行信号处理。如图3的(c)所示,在使影像设备100的左侧向上处于纵位置的情况下,从右列的上方开始向下,接着从右侧第二列的上方开始向下进行信号处理。
在摄像时处理纵位置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关于使左右的哪一侧向上的信息,那么当将摄像的影像显示在显示装置上时就不能按照摄像时的内容进行显示。因此,在如上所述的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中,多重作为来自微型处理器115的各种信息的位置信息。对压缩信号进行扩展(解压缩),配合显示装置的输出,使用位置信息进行将扩展后的图像旋转90度的信号处理,从而能够按照摄像时的内容进行显示。
另外,没有对位置信息进行多重,在图2中,如从微型处理器115向压缩电路111的虚线所示,从微型处理器115对压缩电路111提供位置信息并对压缩电路111进行控制。由此,压缩电路111根据影像的摄像动作或者影像设备100的摄像位置进行压缩信号处理本身,由此当再现时能够不需要进行旋转处理。例如,如图3的(d)、(e)所示,根据位置信息,从摄像时的图像的上段左侧开始向右,接着从第二段的左侧向右进行压缩信号处理,由此当再现时能够按照所摄像的内容进行显示。
在影像设备100中,在能够对静止画面和动画两者进行摄像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对静止画面进行摄像的情况下在横位置进行摄像,或者在纵位置进行摄像。同样地,也有使用者考虑,即使在动画摄像的情况下也在纵位置上使用影像设备100。
在动画图像的情况下,一般没有准备旋转的信号处理,按照原样在影像显示装置200中显示时,显示为旋转成横向的影像,成为对于使用者无意图的摄像。这里,在动画模式下进行摄像的情况下,当使用者旋转影像设备100使用时,传感器114检测出在纵位置上使用,通过微型处理器115在显示装置160上显示唤起注意的消息。显示装置160作为通过摄像装置110摄像的图像的监视器使用,能够容易地在摄像的同时进行确认消息,在无意图的情况下唤起使用者注意变更为通常的横位置下的摄像。
另外,同时,在纵位置上的使用的情况下,从微型处理器115向压缩电路111发送位置信息,控制压缩电路111。由此,例如压缩电路111如图3的(d)、(e)所示,可以根据影像的摄像动作或影像设备100的摄像位置进行再现,而从纵位置的最上段由左向右进行压缩信号处理。由此,即使在以往的电视中也能够在纵位置上进行视听。其详细说明在后文中说明。
在图2中,利用多重电路116而多重后的信号通过加密/密码译码电路140存储在存储装置130中。作为存储装置,例如可以使用硬盘装置、光盘装置、半导体存储器装置等,根据所希望的存储容量、大小、存储介质的取出的方便性、和价格等决定使用哪一种存储装置。此外,信号处理电路124能够通过存储器接口120在存储器121中存储。
关于由个人摄像的信息,由于摄像本人拥有著作权,通常,在存储时,不需要加密。但是,由于在存储装置130中存储的介质也有丢失的可能,所以由加密/密码译码电路140对多重电路116的输出信号进行加密之后,存储在存储装置130或者存储器121中,从而能够提高安全性。
影像设备100存在与能够取下的(可移动的)存储器对应的情况,也存在具有移动电话功能或者无线LAN功能的情况。存储器接口120是可移动的存储器121的接口,由其他的设备将静止画面或者动画的影像、声音内容记录在存储器121中,通过将其与接口120连接经由信号处理电路124、加密/密码译码电路140记录在存储装置130中。
这时,记录在存储器121中的内容被著作权保护,由信号处理电路124检测出复制是否被限制,根据条件由加密/密码译码电路140进行加密并移动到存储装置130中。
同样地,当通过无线接口122接收并输入静止画面或者动画的影像、声音内容的情况下,通过信号处理电路124、加密/密码译码电路140记录在存储装置130中。在该情况下,按照内容的著作权保护、复制限制的条件,根据必要由加密/密码译码电路140进行加密。
当再现并且视听存储在存储装置130中的内容的情况下,使用图中没有表示的输入键或者控制器选择想要视听的内容,从存储装置130读出被选择的内容,由加密/密码译码电路140进行译码,通过解多重电路141对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进行分离。
另外,在通过广播接收机180接收广播的情况下,通过加密/密码译码电路140对用于广播的密码进行解密,根据需要,通过同样的加密/密码译码电路140进行用于存储的加密处理,存储装置130在存储器121中进行记录。在直接视听接收广播的情况下由解多重电路141分离为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被分离压缩的影像信号由扩展电路142进行扩展,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150中。在信号处理电路150中,配合显示装置160的扫描线进行扫描线变换,并输出到显示装置160。
被分离压缩的声音信号通过扩展电路143被扩展,输出到声音输出装置161。像这样,由于影像设备100具有显示装置160和声音输出装置161,所以能够不与外部影像显示装置连接即可视听。此外,由于在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扩展处理中所需要的时间的差异,有无扫描线变化处理,会在影像显示、声音输出等中,产生时间差时造成不和谐的感觉。特别是,在影像信号处理中需要时间,当声音信号比影像信号先行时就会有很强的不和谐感,因此,例如在扩展处理中进行声音信号的延迟处理,进行所谓的唇同步(lip-synching)。由此,能够消除由于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错位引起的不和谐感。
与此相对,在通过外部的影像显示装置200视听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情况下,确认影像显示装置200的能够对应的扫描线,在与显示的影像信号的扫描线一致的情况下按原样输出,在不同的情况下,在信号处理电路150中变换为必要的扫描线之后,通过多重电路170,与在信号处理电路151中处理后的声音信号进行时间轴多重。在信号处理电路151中与影像信号的消隐期间相当的期间对声音信号进行时间轴压缩,同时根据需要进行用于唇同步匹配的时间调整。由多重电路170多重后的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被输入到加密电路171,为了在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之间进行传送而进行必要的加密处理,通过接口172、端子101向影像显示装置200输出。
如上所述,尽管是动画图象,在纵位置上使用影像设备100,如图3的(d)、(e)所示对信号处理进行压缩信号处理,在此情况下,通过信号处理150进行扫描线变换,变换为影像显示装置200的能够显示的扫描线数并输出。在该情况下,在画面的左右产生没有映出信号的部分。所谓的在侧板(side panel)状态下在显示装置160显示。
另外,当将从端子101输出的信号在其接收处存储的情况下,不对被压缩的信号进行扩展而输出。在该情况下,将被压缩的信号从加密/密码译码电路140输入到加密电路171,在进行传送时所必须的加密之后通过接口172、端子101输出。在上述说明中,从摄像装置110、麦克风112获得的影像信号、声音信号,以及从存储器121、无线接口122输入的内容暂时被记录在存储装置130之后,使其能够再现。但是,在不需要存储,或者直接进行视听的情况下,不进行在加密/密码译码电路140中的用于存储的加密或者密码译码处理即可在解多重电路141中进行处理。通过这样做,使用内置在影像设备100中的显示装置160和声音输出装置161,能够视听影像和声音,或者通过输出接口172利用外部连接的收像机进行视听。
图4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影像显示装置200的具体的结构的示意图。在同一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不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于从端子201或者端子202输入的信号为没有被压缩的动画的基带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从端子201或者端子202输入的信号通过输入输出接口210输入到密码译码电路211。在密码译码电路211中,与如图2所示的加密电路171的加密相对应,对由加密电路171加密的内容进行密码译码。密码译码后的信号被输入到解多重电路250,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分别被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251、252。在信号处理电路251中,与显示器260所能显示的像素数相比配地进行扫描线变换、分辨率变换。在信号处理电路252中,在影像信号的消隐时,对被时间轴压缩并多重后的声音信号的时间轴进行扩展,并且,根据需要,进行唇同步匹配、音质调整等。信号处理电路251、252的输出信号分别被输出到显示器260、声音输出装置270,并进行视听。
接下来,对于从端子201或者端子202输入被压缩的动画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输入被压缩的信号的目的是,在内置于影像显示装置200侧的存储装置230中存储该动画信号。
从端子201或者端子202输出的信号通过输入输出接口210输入到密码译码电路211。如图2所示密码译码电路211与加密电路171的加密相对应,对由加密电路171加密的内容进行密码译码。密码译码后的信号被输入到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0。在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0中,读出将要被存储的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根据该信息进行用于存储的加密处理。被加密的信号被输入到存储装置230并被压缩后存储。
当对从端子201或者端子202输入的压缩后的信号进行存储并视听的情况下,首先将与在密码译码电路211中解除加密后的压缩信号相当的信号,从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0输入到解多重电路241。接下来,在解多重电路241中,使被压缩的影像与声音信号分离。被分离的影像和声音信号分别通过扩展电路242、243扩展,还原到基带后,分别被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251、252。以下同样地被输入到显示器260、声音输出装置270进行视听。
在再现存储在存储装置230的内容并进行视听的情况下,在显示器260上显示存储在存储装置230中的内容的标题等,进行选择,并对所选择的内容的信号从存储装置230输入到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0。在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0中对所选择内容的信号的密码进行译码,输入到解多重电路241中,以下可通过同样的处理进行视听。
同样地也能够进行存储在存储器221中的内容的再现。与存储在存储装置230中的内容的再现同样,从存储在存储器221中的内容选择想要视听的内容,所选择的内容通过存储器接口220、信号处理电路224输入到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0。在信号处理电路224中,进行从存储器221读取内容时必要的处理,将被压缩、多重后的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输入到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0。之后的信号处理与从存储装置230读取内容的情况相同。
另外,与在存储装置230中存储相同,也能够在存储器221中存储内容。这样的情况下的处理的详细说明省略,但是由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0加密的内容通过信号处理电路224、储存器接口220存储在存储器221中。
在对通过无线传送的内容进行视听、存储的情况下也是进行同样的处理。由无线传送过来的被压缩的内容通过无线接口222、信号处理电路224被输入到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0。在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0中对无线传送时必须的加密处理的密码进行译码。之后的处理与来自存储装置230的再现时的处理相同。
在从端子201或者端子202输入非压缩的基带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在存储装置230、存储器221中存储内容。以下,对于该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从端子201或者端子202输入的内容通过输入输出接口210、密码译码电路211、解多重电路250分离为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被分离的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经由复制控制电路280输入到压缩电路281、282。在复制控制电路280中读取多重于被输入的内容中的复制控制信息,判断是否可以复制。对被指定的部分分配比特的情况下,或者使用电子水印(digital watermark)技术,能够将复制控制信息多重于影像信息或者声音信息本身。
压缩电路281,使用例如MPEG2、MPEG4、AVC/H.264等的压缩方式对影像信号进行压缩。另外在压缩电路282中,使用例如MPEG音频等的压缩方式压缩声音信号。被压缩的影像信号、声音信号输入到多重电路283,被多重后,再输入到加密/密码译码电路,以下同样地存储在存储装置230、存储器221中。由此,根据著作权信息,能够高效地对内容进行长时间录像。
至此,关于本实施例,主要说明将从影像设备100输出的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向影像显示装置200传送的情况。并且,对于本实施例,关于两个影像设备100相互连接的情况,利用图6进行说明。在图6中,影像设备1、影像设备2两者例如都是由移动电话或者数码相机等的可移动型的影像设备100构成,在各自的端子101之间利用作为双向接口的连接电缆10进行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对于来自移动电话的基站天线20的影像等的内容,将由影像设备1所接收到的通过连接电缆10向影像设备2传送,利用影像设备2中的显示装置160进行显示,并使用影像设备2中的声音输出装置161输出声音。另外,在传送存储在影像设备1中的存储装置130中的内容的情况下,基于来自影像设备2的控制信号的内容,从存储装置130读取所希望的内容,通过加密/密码译码电路140对密码进行译码。然后由加密电路171进行在对外部传送时必需的加密处理,之后通过接口172、端子101输出。这时的作为来自影像设备2的控制信号,使用如下信号,即:用于确认影像设备1和影像设备2是正规的设备的相互认证、用于获得信号处理的同步的同步控制信号、发送要求信号、表示是影像设备1的识别信号等。此外,根据需要,也从影像设备1向影像设备2发送控制信号。
由影像设备1和影像设备2发送接收的信号,并不仅仅是像这样接收来自移动电话的基站天线20的信号,也可以是通过广播接收机180接收广播波、在存储装置130中存储的内容或者在存储器121中存储的内容。
影像设备1和影像设备2例如是同一影像设备100。并且如上所述这些影像设备通过双向接口相互连接。虽然也存在从影像设备1向影像设备2传送影像或者声音等的信息的情况,但是相反地,也有可能存在从影像设备2向影像设备1传送影像或者声音等的信息的情况。这里,从影像设备1向影像设备2传送信息的方向称为“上行”,相反,从影像设备2向影像设备1传送信息的方向成为“下行”。当然,也可以将与此相反的方向分别称为“上行”、“下行”。并且,影像设备1和影像设备2相互连接的双向接口在上行和下行方向的传送速率为非对称,即相互的传送速率不同。并且,上行方向,即从影像设备1向影像设备2传送宽频带的影像或者声音等的信息的情况下,从影像设备2向影像设备1(与影像或者声音等进行比较)传送窄带域的控制信号。相反地,下行方向,即从影像设备2向影像设备1传送宽频带的影像或者声音等的信息的情况下,从影像设备1向影像设备2传送窄带域的控制信号。由此,在上行和下行的方向上,传送宽频带的影像和声音的方向的传送速率提高,另一方面,传送窄带域的控制信号的方向的传送速率降低。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在不同的多个影像设备之间,由于在上行和下行中传送不同的带域的信息或者信号,所以在传送时能够在同时被限定的频率带域中必需使用宽频带的影像信号和可以使用窄带域的控制信号,具有提高电波的使用效率的效果。此外,控制信号并不仅是从一方的设备传送,根据需要也从相反侧的设备传送。
图7是表示,关于第一实施例,无线连接影像显示装置200和影像设备100的情况的结构图。在图7中,为了说明的简便,除了输入输出接口210和接口172以外没有在图中表示。像这样,连接影像设备的双向接口并不局限于有线电缆,也可以是通过无线构成的双向接口。在该情况下,各设备的配置的自由度提高。
图8是说明通过无线连接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的情况的图。在图8中,影像设备100、影像显示装置200分别与图1、图2中说明的一样。为了说明的简便,在图8中,关于影像设备100的构成要件,仅记载有接口电路172,关于其他的构成要件并未在图中表示。此外,关于影像显示装置200仅记载有输入输出接口210,关于其他的构成要件并未在图中表示。这里,接口电路172、输入输出接口210都是双向接口,与上述的例子同样在上行和下行方向上传送速率非对称。
在图8中,天线81、84之间,天线82、85之间分别是用于双向传送影像信号、声音信号、表示内容的著作权保护、复制限制条件的控制信号的信道。与此相对,在天线83、86之间的信道是用于传送设备间控制信号的信道。另外,比特选择电路811、812输入有控制信号及设备间控制信号,表示影像信号、声音信号、内容的著作权保护和复制限制条件。关于上述的调制解调方式,QPSK调制解调方式与64QAM调制解调方式相比,对于传送错误的耐性高。另一方面,关于传送速率,64QAM调制解调方式比QPSK调制解调方式的效率高。这里,从影像设备100向影像显示装置200传送影像和声音,和表示与它们相关的内容的著作权保护及复制限制条件的控制信号,并对此情况进行说明。这里,令从影像设备100向影像显示装置200发送信息的方向为上行,相反地,从影像显示装置200向影像设备100传送信息的方向为下行。
影像设备100为了进行信息的传送,首先,通过搬送波检测电路(图中没有表示),调查使用信道是否已经被其他的设备占有。该搬送波检测是通过检测在规定的期间、规定的频率带是否存在搬送波进行。当搬送波检测电路检测到其他的设备正在使用该信道时,暂时空出时间,再次调整信道的空闲状态。之后,当检测到该信道没有被其他的设备使用时,向影像设备100的微型处理器115通知信道空闲。微型处理器115,作为设备间控制信号将信道使用要求信号从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输出,确保信道的使用权。接着微型处理器115向比特选择电路811输出发送要求信号。错误控制电路843对于该发送要求信号附加错误检测·订正用的错误控制比特并向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传送。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进行QPSK调制,通过天线83向影像显示装置200发送无线信号。另一方面,影像显示装置200通过QPSK调制解调电路806对利用天线86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QPSK解调,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7,进行错误检测·订正控制由此输出设备间控制信号,向比特选择电路812传送。
影像显示装置200中的微型处理器,解读接收到的设备间控制信号,与来自影像设备100的发送要求信号一起,接收关于影像设备100的设备类别信息(用于识别是显示装置还是记录装置等的类别的信息)、影像设备100的设备识别号码。在影像显示装置200的显示画面中,进行是否进行与影像设备100的连接的显示,所以基于该显示,使用者使用影像显示装置200的控制器等的输入设备,发出允许连接的指示。之后,在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之间,交换相互的设备类别信息、用于识别相互的设备的识别号码,实行为了遵守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或者复制限制条件的信息交换,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允许相互的连接。这里,相互的设备为输入专用设备,或输出专用设备等情况下连接是没有意义的,或者,在违反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或者复制限制条件的情况下中止连接处理,在各自的设备中显示其主旨的显示。以下,对内容的著作权保护和复制限制条件没有问题的情况进行说明。
输入到接口电路172的、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以及表示与此相关联的内容的著作权保护和复制限制条件的控制信号中,从影像信号的MSB选择2比特,对于该2比特,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1,附加错误检测·订正用的控制比特,并向QPSK调制解调电路801传送。然后QPSK调制解调电路801对该信号进行QPSK调制,从天线81发出无线信号。另外,对于剩余的从第三比特到第八比特的比特,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2附加错误检测·订正用的控制比特,并向64QAM调制解调电路802传送。接着64QAM调制解调电路802对该信号进行QAM调制,从天线82发出无线信号。
在影像显示装置200中,对于通过天线84接收的信号,由QPSK调制解调电路804进行QPSK解调,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5进行错误控制之后,向比特控制电路812输出影像信号的上位2比特。对于通过天线85接收的剩余的信号,由64QAM调制解调电路805进行64QAM解调,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6进行错误控制之后,向比特控制电路812输出。
这里,对于设备间控制信号进行说明。设备间控制信号,在下行方向,即从影像显示装置200向影像设备100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从比特选择电路812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7利用QPSK调制解调电路806进行调制并从天线86输出。影像设备100利用天线83接收该信号,通过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并利用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进行QPSK解调,然后利用错误控制电路843进行错误检测·订正之后,向比特选择电路811传送。相反地,设备间控制信号,在上行方向,即从影像设备100向影像显示装置200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从比特选择电路811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3利用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进行调制从天线83输出。影像显示装置200利用天线86接收该信号,利用QPSK调制解调电路806进行QPSK解调,然后利用错误控制电路847进行错误检测·订正之后,向比特选择电路812传送。如上所述,在构筑系统的基础上对于重要的设备间控制信号,即使在杂音多的环境中也具有减少错误动作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关于数字信号的上位2比特,虽然传送速率低但是能够进行耐杂音性能优秀的传送。也就是说,利用影像信号的上位比特对画质的影响大,从影像信号的MSB顺次取出2比特,对于这些信息,分配使用QPSK调制的传送通路,减少画质的劣化。但是,在声音信息比影像更重要的系统中,对于声音信号的重要的(例如上位)2比特,也能够分配使用QPSK调制的传送通路。
进一步,在人识别图像的情况下,分别关于画面的水平方向的频率成分和画面垂直方向的频率成分,具有相对于低域成分,高域成分比较不容易引起注意的倾向。另外,在画面中运动的物体中,对于快速运动具有人的眼睛跟随不上的倾向。利用这些倾向,也可以对画面的水平方向,分为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对于低频成分使用QPSK调制,对于高频成分使用64QAM调制。通过这样做,在被限定的传送带域中,对于重要的信息的杂音耐性提高,同时能够确保整体的传送容量。同样地,对画面的垂直方向,也分为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可以对于低频成分使用QPSK调制,对于高频成分使用64QAM调制。通过这样做,在被限定的带域中,对于重要的信息的杂音耐性提高,同时能够确保整体的传送容量。并且,将对画面的水平方向的频率成分的处理和对垂直方向的频率成分的处理进行组合,能够提高对于所希望的重要信息的杂音耐性。
在上述的说明中进行了如下说明,即,错误控制电路841、842、843对输入到错误控制电路841、842、843的各个比特附加错误控制信息,但是也可以将输入到错误控制电路841、842、843中的比特集中作为一个段进行处理,对于该一个段附加错误控制信息。当像这样构成时,错误控制电路变得简单,易于构成。
使用图8的结构,具体地能够对通过影像设备100摄像的多个静止图像每秒进行切换,并向影像显示装置200传送,由影像显示装置200显示。从影像显示装置200向影像设备100发送用于发送图像的触发的信号,基于该触发信号,影像设备100切换静止图像向影像显示装置200发送新的静止图像。通过这样的结构,当在影像显示装置200中图像不能再现的情况下,通过再次向影像设备100发送触发信号,重复直至正确地接收图像。在该情况下,关于控制信号,由于使用QPSK调制,所以耐杂音性能优秀。
并且,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关于加密处理没有进行详细说明,但是组合加密电路171和接口电路172,能够进行图9所示的处理。图9是表示在图8所示的系统中用于进行加密处理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图9的系统包括加密/密码译码电路821~826;包含有加密处理的接口电路830、831;和错误控制电路841、842、843、845、846、847而构成。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与图8的例子相同,由比特选择电路811选择规定的比特,各个比特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1、842进行错误控制之后,通过加密/密码译码电路821、822进行加密处理,被输入到QPSK调制解调电路801、64QAM调制解调电路802。另外,被QPSK调制解调电路804、64QAM调制解调电路805解调的信号被输入到加密/密码译码电路824、825,分别被密码译码之后,通过比特选择电路812被比特合成。通过这样的处理,能够实现对应于重要性的信号处理,重要的信息不易出错,因此能够减少画质劣化进行高效率的传送。
另外,通过在加密/密码译码电路821~826中组合可逆编码能够进一步实现高效率传送。例如如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通过加密/密码译码电路821~823进行加密处理之前,利用例如使用统计性质的可逆算术编码消减应该传送的比特,然后进行加密。在影像机显示装置200中,通过加密/密码译码电路824~826进行密码译码之后,进行与加密/密码译码电路821~823对应的可逆编码的译码之后,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5~847进行错误检测·订正,通过比特选择电路812进行比特合成。由于通过组合可逆编码,能够降低应该传送的信息的传送速率,所以能够更高效地传送。
进一步,关于加密进行补充说明。对于全部的加密电路,使用AES128比特加密处理进行处理时,能够实现安全度高的保护处理。除此以外,对于内容加密电路821,使用AES128比特加密处理,对于其他的加密电路,使用DES加密处理时,作为系统能够获得重要的内容保护和处理效率的平衡,构成系统也变得容易。
另外,进一步,也可以根据设备间控制信号,切换基带信号发送和压缩信号发送。当像这样构成时,在根据内容保护等的要求发出压缩信号的情况下,通过使用QPSK调制进行传送,能够实现传送通路上的错误耐性优秀的传送。另外,在发出基带信号的情况下,能够通过64QAM调制实现传送效率良好的传送。
图9中的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的动作,与图8中的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的动作基本相同。影像设备100为了进行发送,首先,通过搬送波检测电路(图中没有表示)调查使用信道是否已经被其他的设备占有。该搬送波检测,是通过检测在规定的期间、规定的频带是否存在搬送波,而进行检测的。当搬送波检测电路检测到有其他的设备正在使用该信道时,暂时空出时间,再次调查信道的空闲状态。之后,当检测到该信道没有被其他的设备使用时,向影像设备100的微型处理器115通知信道空闲。微型处理器115,作为设备间控制信号将信道使用要求信号从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输出,确保信道的使用权。接着微型处理器115向比特选择电路811输出发送要求信号。
错误控制电路843对于该发送要求信号附加错误检测·订正用的错误控制比特,通过加密/密码译码电路823进行加密,并向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发送。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进行QPSK调制,通过天线83向影像显示装置200发送无线信号。另一方面,影像显示装置200通过QPSK调制解调电路806对利用天线86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QPSK解调,通过加密/密码译码电路826进行密码译码。对于该译码后的信号,利用错误控制电路847,通过进行错误检测·订正控制输出设备间控制信号,向比特选择电路812传送。影像显示装置200中的微型处理器解读所接收的设备间控制信号,与来自影像设备100的发送要求信号一起,接收有关影像设备100的设备类别信息(用于识别是显示装置还是记录装置等的类别的信息)、影像设备100的设备识别号码。在影像显示装置200的显示画面中,由于进行是否进行与影像设备100的连接的显示,所以基于该显示,使用者使用影像显示装置200的控制器等的输入设备,发出允许连接的指示。之后,在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之间,交换相互的设备类别信息、用于识别相互的设备的识别号码,实行为了遵守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或者复制限制条件的信息交换,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允许相互的连接。这里,相互的设备为输入专用设备,或输出专用设备等情况下连接是没有意义的,或者,在违反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或者复制限制条件的情况下,中止连接处理,在各自的设备中显示其主旨的显示。如上所述,在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或者复制限制条件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进行连接,从影像设备100向影像显示装置200传送影像或者声音等。
(实施例2)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表示图1所示的影像显示装置200的其他结构的示意图。图5的一部分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对于该部分标注相同的号码省略其详细说明。图5所示的影像显示装置200包括密码译码电路212;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5、290;压缩/代码转换电路291、292;以及作为多重电路的复制控制电路293。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从端子201或者端子202输入基带信号的情况下,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同样地进行动作。压缩/代码转换电路292、291作为压缩电路对基带信号进行动作。从端子201或者端子202输入被压缩的信号的情况下,通过输入输出接口210由密码译码电路212进行对传送所必需的密码的译码,通过解多重电路250对被压缩的影像信号和被压缩的声音信号进行分离。各个信号被输入到复制控制电路290,根据表示复制的可否的信息判断可否复制。在能够复制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利用压缩/代码转换电路291、292使用压缩效率更高的压缩方式,来降低压缩影像信号和压缩声音信号的比特速率。压缩/代码转换电路291、292的输出信号通过多重电路293被多重,输入到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5。这里,当通过复制控制电路290检测到允许复制的情况下,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5对该输入信号实施用于适当存储的加密处理,存储在存储装置230以及/或者存储器221中。在再现存储的信号的情况下,通过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5对来自存储装置230、存储器221的再现信号进行译码,通过解多重电路241分离为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这之后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处理就能够进行视听。在向存储装置230或者存储器221进行存储同时进行视听的情况下,来自多重电路293的信号通过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5输入到解多重电路241,进行同样的处理。在该情况下,能够确认进行过代码转换后的画质。并且,在没有进行存储而直接视听的情况下,信号从密码译码电路212经由加密/密码译码电路245输入到解多重电路241,在此分离为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以后进行同样的处理。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输入被压缩的信号的情况下,通过进行代码转换,能够以更高的压缩率进行高效率的存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表示出从压缩电路111、113开始,进行信号处理的方式是以电路实现的情况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以软件的方式构成各种电路要素进行上述的处理,在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同样的效果。本发明并没有限定以怎样的方式实现信号处理。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在第一影像设备和第二影像设备之间,通过双向接口传送基带影像信号及/或压缩影像信号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向接口,在从所述第一影像设备向所述第二影像设备传送信息的情况下,和从所述第二影像设备向所述第一影像设备传送信息的情况下,传送速率为非对称,
从所述第一影像设备向所述第二影像设备传送的信息,和从所述第二影像设备向第一影像设备传送的信息的任意一方的频带与另一方的信息的频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第一影像设备向所述第二影像设备传送宽频带的信息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影像设备向第一影像设备传送窄频带的信息,
在从所述第二影像设备向所述第一影像设备传送宽频带的信息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影像设备向第二影像设备传送窄频带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传送所述基带影像信号的情况下,对于该基带影像信号使用可逆编码进行比特压缩,再对该比特压缩后的影像信号加密并进行传送,
在传送所述压缩影像信号的情况下,对所述压缩影像信号加密并进行传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宽频带的信息中包括被加密的影像信号,在所述窄频带的信息中包括控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宽频带的信息中包括显示所述影像信号时的旋转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对所述影像信号的画质影响较大的比特使用冗余度大的调制方式而进行传送,
对于对所述影像信号的画质影响较小的比特使用冗余度小的调制方式而进行传送。
7.一种传送装置,可传送基带影像信号及/或压缩影像信号,并可使用传送速率在上行和下行时为非对称的双向的传送接口进行影像信号的发送接收,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部,在上行中传送宽频带的信息的情况下,在下行中接收窄频带的信息,在下行中接收宽频带的信息的情况下,在上行中传送窄频带的信息;
调制部,在通过所述传送部传送所述宽频带的影像信息的情况下,对于对所述影像信号的画质影响较大的比特使用冗余度大的调制方式而进行传送,对于对所述影像信号的画质影响较小的比特使用冗余度小的调制方式而进行传送;和
解调部,在通过所述传送部接收所述宽频带的影像信息的情况下,解调对于对所述影像信号的画质影响大的比特使用冗余度大的调制方式而进行传送的信号,解调对于对所述影像信号的画质影响较小的比特使用冗余度小的调制方式而进行传送的信号。
8.一种具有摄像部和麦克风的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压缩部,压缩与通过所述摄像部摄像的影像对应的基带影像信号;
第二压缩部,压缩来自所述麦克风的基带声音信号;
无线输入部,接收被压缩后的信息信号;
第一扩展部,对输入到所述无线输入部的信息信号中所包括的压缩影像信号进行扩展并得到基带影像信号;
第二扩展部,对输入到所述无线输入部的信息信号中所包括的压缩声音信号进行扩展并得到基带声音信号;和
输出部,可输出压缩信息和基带信号的至少任意一方,其中所述压缩信息包含由所述第一压缩部得到的压缩影像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压缩部得到的压缩声音信号,所述基带信号包含由所述第一扩展部得到的基带影像信号和由所述第二扩展部得到的基带声音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可将由所述第一压缩部压缩的影像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压缩部压缩的声音信号,及/或输入到所述无线输入部的压缩影像信号和输入到所述无线输入部的压缩声音信号记录到存储介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影像设备的旋转位置;
影像信号的压缩部,压缩由所述摄像部摄像的基带影像信号;
多重信号处理部,对由所述压缩部压缩的影像信号和由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出的旋转位置信息进行多重;和
输出部,可输出由所述多重信号处理部多重后的压缩信息和基带影像信号的至少任意一方,其中
可将由所述多重信号处理部多重后的压缩信息记录在存储介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部,根据由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出的旋转位置信息调整所述被摄像的基带影像信号的纵横位置并进行压缩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对动画进行摄像的情况下,当由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出所述影像设备旋转时,在所述显示部显示规定的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麦克风;和
第二压缩部,压缩来自该麦克风的基带声音信号,其中
可将来自所述压缩部的压缩影像信号和来自所述第二压缩部的压缩声音信号记录在所述存储介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重信号处理部,对来自所述压缩部的压缩影像信号以及来自所述第二压缩部的压缩声音信号,和由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出的旋转位置信息进行多重化。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部,可输入加密后的压缩影像信息,和加密后的第一基带影像信息;
密码译码部,对从所述输入部输入的压缩影像信息和第一基带影像信息的密码进行译码;
扩展部,用于对由所述密码译码部译码后的压缩影像信息进行扩展而得到第二基带影像信息;和
显示部,对由所述密码译码部译码后的第一基带影像信息,和来自所述扩展部的第二基带影像信息的至少任意一方进行显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缩部,压缩所述译码后的第一基带影像信息;和
存储部,其中
所述存储部,可对由所述压缩部压缩的第一基带影像信息和由所述密码译码部译码的压缩影像信息的至少任意一方进行存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部,对于由所述密码译码部译码的压缩影像信息,进行比特率转换,以使其比特率比该压缩影像信息的比特率低。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输入部输入的压缩影像信息,包括显示该影像信息时的旋转信息,并且,所述显示装置,具有由所述扩展部扩展的影像信息的旋转处理部,根据该旋转信息,将由该旋转处理部进行旋转处理后的影像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部包括,与第一解调方式对应的第一解调电路,和与第二解调方式对应的第二解调电路,
对输入到所述输入部的第一基带影像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利用所述第一解调电路进行解调,
对输入到所述输入部的第一基带影像信息中的、比所述第一比特信息优先级低的第二比特信息,利用所述第二解调电路进行解调,
对作为所述第一解调电路的输出的第一比特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解调电路的输出的第二比特信息进行合成并供给到所述密码译码部。
CN 200810096581 2007-09-13 2008-05-16 传送方法、传送装置、影像设备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3889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37392 2007-09-13
JP2007237391 2007-09-13
JP2007237393 2007-09-13
JP2007237393A JP2009071560A (ja) 2007-09-13 2007-09-13 映像機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9417A Division CN101835019A (zh) 2007-09-13 2008-05-16 传送方法、传送装置、影像设备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8990A true CN101388990A (zh) 2009-03-18

Family

ID=40478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96581 Pending CN101388990A (zh) 2007-09-13 2008-05-16 传送方法、传送装置、影像设备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071560A (zh)
CN (1) CN10138899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1524A (zh) * 2012-11-01 2015-08-26 谷歌公司 移动装置上的多向内容捕获
CN107925851A (zh) * 2016-02-04 2018-04-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3034B2 (ja) * 1996-06-28 2002-1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5269642A (ja) * 2005-03-14 2005-09-29 Canon Inc 通信端末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1524A (zh) * 2012-11-01 2015-08-26 谷歌公司 移动装置上的多向内容捕获
CN104871524B (zh) * 2012-11-01 2019-01-18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装置上的多向内容捕获
CN107925851A (zh) * 2016-02-04 2018-04-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71560A (ja) 200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8122B (zh) 显示装置和图像设备
CN101415112B (zh) 显示装置
US1095897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1835019A (zh) 传送方法、传送装置、影像设备和显示装置
CN101388990A (zh) 传送方法、传送装置、影像设备和显示装置
JP6408660B2 (ja) 表示装置
JP2009071558A (ja) 表示装置
JP7469441B2 (ja) 表示装置
JP6700355B2 (ja) 表示装置
JP6946511B2 (ja) 表示装置
JP6348627B2 (ja) 表示装置
JP6105129B2 (ja) 表示装置
JP5940953B2 (ja) 携帯型映像機器
JP5960312B2 (ja) 携帯型映像機器
JP2010283705A (ja) データ伝送装置、およ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JP2009071559A (ja) 伝送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9130875A (ja) 無線インタフェース、その制御方法、及び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