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2707B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2707B
CN101382707B CN2007101488898A CN200710148889A CN101382707B CN 101382707 B CN101382707 B CN 101382707B CN 2007101488898 A CN2007101488898 A CN 2007101488898A CN 200710148889 A CN200710148889 A CN 200710148889A CN 101382707 B CN101382707 B CN 1013827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t
liquid crystal
time
substrate
crystal indic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88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2707A (zh
Inventor
许哲铭
陈建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1488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827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82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2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2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2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层、一共同电极以及一像素电极。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相对而设,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共同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及液晶层之间,并形成至少一第一锯齿状图案,所述第一锯齿状图案具有一第一主狭缝及数个第一次狭缝,所述各第一次狭缝设置于第一主狭缝两侧,各第一次狭缝的宽度与相邻第一次狭缝的间距的总和大于或等于3微米,且小于7微米;像素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与液晶层之间,并与共同电极相对而设。可以增加边场效应,增加主狭缝的间距,提高透光区域的比例,亦即提高开口率,以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品质。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特别关于一种用于多区域垂直配向式(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ed mode,MVA)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液晶显示装置的技术亦快速成长,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相对地对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技术及功能要求则越来越高,尤其具有轻、薄、短小等特性的液晶显示装置,更是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目前液晶显示装置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上,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及笔记型电脑(Nnot ebook,NB)等,而降低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则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技术要项之一。
由于大部分液晶显示装置皆具有视角(view angle)不够宽广的问题,故目前大多使用一种可增加视角的多区域垂直配向式(MVA)液晶显示装置,此液晶显示装置为使用负型液晶材料及垂直配向薄膜的类型。当无电压供应时,液晶分子排列在一垂直方向,因入射光线无法穿透液晶显示装置而出现黑屏幕显示(black display);当施加一外部电压时,液晶分子排列在一水平方向,因入射光线可以穿透液晶显示装置而出现白屏幕显示(white display),而液晶显示装置借由将液晶分子的方位(orientation)设定为数个互为不同的方向,而改善视角不够宽广的缺点。
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1包含一第一基板11、一彩色滤光层12、一共同电极13、一液晶层14、一像素电极15以及一第二基板16,依序迭合而成,其中共同电极13设置数个凸起物17(protrusi on),而像素电极1 5形成数个狭缝(slit)151,凸起物17与狭缝15 1彼此交错排列,而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则由凸起物17及狭缝151图案所产生的边场效应(fringe-field effect)所决定。当施加一外部电压时,液晶层14中的液晶分子借由凸起物17和狭缝151的边场效应影响,而呈现不同特定方向排列,以改善液晶显示装置1的视角。
然而,虽然改善了上述的视角问题,但当凸起物17与狭缝151距离变大时,距离凸起物17与狭缝151较远的液晶分子所受的边场效应较弱,而使液晶分子受电压影响时会呈任意方向的倾倒,使得液晶分子的倾倒方向不受控制,因而造成异常排列(disclination)的情形发生,要花费时间等待液晶分子重新倾倒(retilt)以回复正确角度,造成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增加。
详述之,当施加瞬间的高电压时,于凸起物17与狭缝151之间的液晶层14,其液晶分子在尚未受邻近液晶分子的倾倒而配列前,先受到垂直电场的影响,使液晶分子以开始倾倒,又加上由于所述液晶分子距离凸起物17与狭缝151较远而导致倾倒方向不受边场效应所控制,故产生液晶分子的异常排列的情形,倘若于光学显微镜观察,则呈现暗点(gray spot)或黑点(black spot)。
欲使异常排列的液晶分子能受到邻近的液晶分子的影响,而回复至正常状态的正确角度,则需花费更长的时间来重新倾倒(retilt)以回复正确角度,因而增加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另外,当邻近的液晶分子已无法影响异常排列的液晶分子回复至正常状态时,液晶分子则继续呈现暗点或黑点,而无法呈现应有的亮度。
另外,可借由将凸起物17与狭缝151的间距减小至一定程度,以避免异常排列的情形发生。然而,若凸起物17与狭缝151的间距减小,则使得单一像素内的凸起物17与狭缝151的数量增加,由于凸起物17与狭缝151会造成光线的穿透度下降,故不但造成像素的开口率(aperture ratio)降低,更使得液晶显示装置1的亮度下降。
如图2所示,另一种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2可改善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液晶显示装置2包含一第一基板21、一彩色滤光层22、一共同电极23、一液晶层24、一像素电极25以及一第二基板26,依序迭合而成。其中,共同电极23具有数个凸起物27,而像素电极25具有一锯齿状(jagged)图案250,而液晶分子则借由凸起物27及锯齿状图案250的影响,而以不同地特定方向排列。利用锯齿状图案250虽可提升边场效应,但却仍存在液晶分子异常排列的情形,虽然相较前述液晶显示装置1而言其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有所改善,但凸起物27及锯齿状图案250的间距仍需维持于一定范围,以致开口率仍然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能够降低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的液晶显示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层、一共同电极以及一像素电极。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相对而设,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共同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及液晶层之间,并形成至少一第一锯齿状图案,所述第一锯齿状图案具有一第一主狭缝(main slit)及数个第一次狭缝(fine slit),所述各第一次狭缝设置于第一主狭缝两侧,各第一次狭缝的宽度与相邻第一次狭缝的间距的总和大于或等于3微米,且小于7微米;像素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与液晶层之间,并与共同电极相对而设。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层、一共同电极以及一像素电极。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相对而设,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共同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及液晶层之间;像素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与共同电极相对而设,并形成至少一第三锯齿状图案,所述第三锯齿状图案具有一第三主狭缝及数个第三次狭缝,所述各第三次狭缝设置于第三主狭缝两侧,各第三次狭缝的宽度与相邻第三次狭缝的间距的总和大于或等于3微米,且小于7微米。
承上所述,因依本发明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于共同电极或像素电极上形成锯齿状图案,并具有一主狭缝及数个次狭缝,而各次狭缝设置于主狭缝两侧,各次狭缝的宽度与相邻次狭缝的间距的总和(次狭缝周期)大于或等于3微米,且小于7微米。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利用共同电极或像素电极形成锯齿状图案,当次狭缝周期的值愈小,则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也愈短;若降低次狭缝及其相邻的另一次狭缝的间距的值,除了可使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大为降低外,更可增加第一基板上及第二基板上的次狭缝远离第一基板上及第二基板上的主狭缝的液晶分子的边场效应,故当施加一电压时,不但可轻易控制液晶分子的倾倒方向,亦避免液晶分子异常排列发生。此外,由于第一基板上及第二基板上的次狭缝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边场效应,故可将主狭缝的间距增加,提高透光区域的比例,亦即提高开口率,以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锯齿状图案的示意图;
图5为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宽度固定为3微米与次狭缝周期,对于相对穿透率与时间的影响的示意图;
图6为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宽度固定为2微米与次狭缝周期,对于相对穿透率与时间的影响的示意图;
图7为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次狭缝周期皆为5微米,对于相对穿透率与时间的影响的示意图;
图8为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相对穿透率与次狭缝周期的关的示意图;
图9为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锯齿状图案为一羽毛状图案的示意图;
图10为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各第一次狭缝相互错开设置于第一主狭缝的示意图;
图11为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主狭缝与另一第一主狭缝相交的示意图;
图12为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各第一次狭缝与第二次狭缝互相不重迭的示意图;
图13为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各第一次狭缝与第二次狭缝互相重迭的示意图;
图14为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各第一次狭缝与第二次狭缝互相交错排列的示意图;
图15为依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6为依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共同电极及像素电极的示意图;以及
图17为依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                 液晶显示装置
11、21、31、41    第一基板
12、22、37、46    彩色滤光层
13、23、34、44    共同电极
14、24、33、43    液晶层
15、25、35、45    像素电极
151               狭缝
16、26、32、42    第二基板
17、27、36、47    凸起物
250               锯齿状图案
3、3’、4         液晶显示装置
340               第一锯齿状图案
341               第一主狭缝
342               第一次狭缝
350               第二锯齿状图案
351               第二主狭缝
352               第二次狭缝
38                薄膜电晶体
39                储存电容
450               第三锯齿状图案
451               第三主狭缝
452               第三次狭缝
D1                间距
S    次狭缝周期
W1   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3包含一第一基板31、一第二基板32、一液晶层33、一共同电极34以及一像素电极35。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3为一多区域垂直配向式(MVA)液晶显示装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31与第二基板32相对而设;液晶层33设置于第一基板31与第二基板32之间,并包含数个液晶分子,由于液晶分子的倾倒方向受到外部施加一电压所产生的电场的影响,故当无电场施加于液晶层时,则液晶分子大致垂直排列于第一基板31及第二基板32之间。
于本实施例中,共同电极34设置于第一基板31及液晶层33之间,并形成至少一第一锯齿状图案340,而第一锯齿状图案340具有一第一主狭缝341及数个第一次狭缝342,各第一次狭缝342设置于第一主狭缝341两侧。另外,共同电极34的导电材料,于实施上并无限制,可为一铟锡氧化物(indium-tinoxide,ITO)透明电极、一铟锌氧化物(indium-zinc oxide,IZO)透明电极或为一铝锌氧化物(aluminum-zinc oxide,AZO)透明电极。
请同时参照图3与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锯齿状图案340,各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与其相邻的另一第一次狭缝342的间距D1的总和S(以下简称为次狭缝周期S,其中S=W1+D1)大于或等于3微米,且小于7微米,此范围由下列的实验及制程经验而得。
请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以固定各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时,来观察第一锯齿状图案340的各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与次狭缝周期S(图中以D1_W1(S)来表示),对于相对穿透率(以像素本身能达到的最大亮度为基准)及液晶分子反应时间的影响,其中反应时间定义为:以当液晶分子受到电场及第一锯齿状图案340影响时,液晶分子旋转至可达到穿透率为0.9的定位的时间。
由图5中可知,当次狭缝周期S为5、6及7微米,而且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固定为3微米时,则反应时间分别约为20毫秒、20.5毫秒及大于24毫秒。故经由实验可得知,当次狭缝周期S的值愈小时,则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愈短。
接着,请参照图6所示,为当次狭缝周期S为5、6及7微米,而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固定为2微米时,则反应时间分别约为37毫秒、40毫秒及大于48毫秒。故实验结果可再次验证,当次狭缝周期S的值愈小时,则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有愈短的趋势。若将图5及图6中的3_2(5)及3_3(6)加以比较,在第一次狭缝342与另一第一次狭缝342的间距D1固定的情形下,可发现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愈大,液晶分子到达定位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愈短。而且,图5与图6中的次狭缝周期S相同,且图5的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大于图6的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图5的W1=3;图6的W1=2),故也可推知当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愈大,液晶分子到达定位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愈短。
另外,请参照图7所示,为当次狭缝周期S皆为5微米,且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分别为4、3、2.5及2微米时,则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分别为17、18、20及大于24毫秒。经由实验可再次证实,当次狭缝周期S皆相同时,则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愈大时,则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则愈短。
然而,当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小于2微米时,液晶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以到达定位,故拉长反应时间。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当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小于2微米时,则邻设于此间距的两侧的两个第一次狭缝342的距离则十分接近(即小于2微米),使得电场的扭曲(distortion)变小,液晶分子在第一次狭缝的边界的倾倒方向不明确,因此当自外部瞬间施加一电压时,易以任意方向倾倒,造成异常排列,当液晶分子要重倒回正确方向的时间因此被拉长,即增加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故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需大于或等于2微米。
图8为以3.5_3.5(7)作为基准的相对穿透率与次狭缝周期的关图,由图8中的1_4(5)可看出,当第一次狭缝342与相邻另一第一次狭缝342的间距D1减少至1微米时,亮度下降许多,故第一次狭缝342与另一第一次狭缝342的间距D1应大于或等于1微米较佳。且于实际生产机台上,所能制造的狭缝极限,也约为1微米。另外,虽然由图5与图6可推知当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愈大,液晶分子到达定位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愈短,但是配合图8的实验结果可发现,当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愈大时,则会伴随着液晶相对穿透率的下降。因此,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也不能无限制地放大。
总结上述实验的结果,减少次狭缝周期S可减少反应时间,而目前现行产品的狭缝周期为7微米,因此本实施例中,次狭缝周期S应小于7微米,其中次狭缝周期S为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及第一次狭缝342与另一第一次狭缝342的间距D1的总合(S=W1+D1)。另外,第一次狭缝342及其邻设的另一第一次狭缝342的间距D1的大小,对于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并没有很大的影响,而目前对于间距D1的合理制程最小约为1微米,但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却需大于或等于2微米,故于本实施例中,为加快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则共同电极34的第一锯齿状图案340的各第一次狭缝342的宽度W1与其邻设的另一第一次狭缝342的间距D1的总和大于或等于3微米,且小于7微米。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锯齿状图案340于实施上并无限制,可为一羽毛状图案(如图9所示)或一叉状(如图10所示),故各第一次狭缝342的排列亦无限制,可相互对称(如图4所示),或相互错开(如图10所示)而设置于第一主狭缝342的两侧。另外,请参照图11所示,更可使第一主狭缝342与另一第一主狭缝342相交,以形成第一锯齿状图案340的另一实施态样。
请再参照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像素电极35设置于第二基板32与液晶层33之间,并与共同电极34相对而设,而像素电极35的导电材料,于实施上并无限制,为一铟锡氧化物透明电极、一铟锌氧化物透明电极或为一铝锌氧化物透明电极。
另外,像素电极35可形成至少一第二锯齿状图案350,各第二锯齿状图案350具有一第二主狭缝351及数个第二次狭缝352,而各第二次狭缝352设置于第二主狭缝351两侧,且各第二次狭缝352的宽度与其邻设的另一第二次狭缝352的间距的总和大于或等于3微米,且小于7微米。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锯齿状图案350与上述第一锯齿状图案340具有相同的特征、功效及样态,故于此不再赘述。
第一锯齿状图案340与第二锯齿状图案350的排列(自图3上方俯视),于实施上并无限制,但主狭缝可在垂直方向上平行(如图12所示的直线M1-M1与直线M2-M2平行),而各第一次狭缝342与各第二次狭缝352可互相不重迭(如图12所示),或互相重迭(如图13所示),或互相交错排列(如图14所示)。
由于液晶分子受到第一锯齿状图案340及第二锯齿状图案350的影响,而产生固定的倾倒角度,且当次狭缝的宽度及其之间的间距的总和大于或等于3微米,且小于7微米时,则间距越大时,则越可提高第一次狭缝342及第二次狭缝352远离第一主狭缝341及第二主狭缝351的液晶分子的边场效应,故于施加一外部电压时,除了液晶分子倾倒方向可轻易受到控制外,更可避免液晶分子异常排列现象,并减少液晶反应时间。此外,因第一主狭缝341及第二主狭缝351的宽度大小并不会对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或穿透率造成影响,故可将第一主狭缝341及第二主狭缝351的宽度增加,此种方式不仅可增加透光区域的比例,即提升开口率,更可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品质。
请参照图15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3’之一示意图。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3’的像素电极35,并非形成狭缝,而是形成至少一凸起物36于像素电极35上。当数个凸起物36形成于像素电极35上时,各凸起物36与第一锯齿状图案340相对设置。
请同时参照图3、图15与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3’更包含一彩色滤光层37、至少一薄膜电晶体(Thin Film Transistor,TFT)38以及一储存电容39,而彩色滤光层37设置于第一基板31及共同电极34之间,而薄膜电晶体38设置于第二基板32上,而与储存电容器39相对应的第一基板31上,则不设置共同电极34。
储存电容39设置于第二基板32的区域为不透光的区域,故此区域的液晶分子不具有显示功能,故使储存电容39所对应的第一基板31上,不设置共同电极34,此种方式,不会影响液晶显示装置3’的品质。此外,由于此区域不设置共同电极34,故除了可同时减少各像素的液晶电容,以降低液晶电容充电所需时间外,更可同时将像素电极35增大,以提高开口率,即增加光源透光率,进而得到较高的液晶显示装置3’的品质。
请参照图17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4包含一第一基板41、一第二基板42、一液晶层43、一共同电极44以及一像素电极45。
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只有像素电极45形成有至少一第三锯齿状图案450,且设置于第二基板42及液晶层43之间,第三锯齿状图案450具有一第三主狭缝451及数个第三次狭缝452,各第三次狭缝452设置于第三主狭缝451两侧,各第三次狭缝452的宽度与其邻设的另一第三次狭缝452的间距的总和大于或等于3微米,且小于7微米(图未显示)。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41、第二基板42、液晶层43、共同电极44及像素电极45及其第三锯齿状图案450、彩色滤光层46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的第一基板31、第二基板32、液晶层33、共同电极34及像素电极35及其第二锯齿状图案350、彩色滤光层37具有相同的功效、特征及态样,故于此不再赘述。当然,共同电极44上也可形成第四锯齿状图案或是凸起物,图中以凸起物47为例。
综上所述,因依本发明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于共同电极或像素电极上形成锯齿状图案,并具有一主狭缝及数个次狭缝,而各次狭缝设置于主狭缝两侧,各次狭缝的宽度与相邻次狭缝的间距的总和(次狭缝周期)大于或等于3微米,且小于7微米。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利用共同电极或像素电极形成锯齿状图案,当次狭缝周期的值愈小,则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也愈短;若降低次狭缝及其相邻的另一次狭缝的间距的值,除了可使液晶分子的反应时间大为降低外,更可增加第一基板上及第二基板上的次狭缝远离第一基板上及第二基板上的主狭缝的液晶分子的边场效应,故当施加一电压时,不但可轻易控制液晶分子的倾倒方向,亦避免液晶分子异常排列发生。此外,由于第一基板上及第二基板上的次狭缝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边场效应,故可将主狭缝的间距增加,提高透光区域的比例,亦即提高开口率,以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中。

Claims (17)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基板及一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而设;
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一共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液晶层之间,并形成至少一第一锯齿状图案,所述第一锯齿状图案具有一第一主狭缝及数个第一次狭缝,各所述第一次狭缝设置于所述第一主狭缝两侧,各所述第一次狭缝的宽度与相邻第一次狭缝的间距的总和大于或等于3微米,且小于7微米;以及
一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并与所述共同电极相对而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次狭缝相互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狭缝两侧,所述第一次狭缝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微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次狭缝的间距大于或等于1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形成至少一第二锯齿状图案,所述第二锯齿状图案具有一第二主狭缝及数个第二次狭缝,各所述第二次狭缝设置于所述第二主狭缝两侧,各所述第二次狭缝的宽度与各所述第二次狭缝的间距的总和大于或等于3微米,且小于7微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次狭缝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主狭缝两侧,所述第二次狭缝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微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次狭缝的间距大于或等于1微米。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锯齿状图案与所述第二锯齿状图案平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锯齿状图案与所述第二锯齿状图案互不重迭、重迭或交错排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至少一凸起物,形成于所述像素电极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凸起物为复数时,形成于所述像素电极上,各所述凸起物与所述第一锯齿状图案相对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储存电容,与所述储存电容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基板不设置共同电极。
12.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基板及一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而设;
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一共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液晶层之间;以及
一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与所述共同电极相对而设,并形成至少一第三锯齿状图案,所述第三锯齿状图案具有一第三主狭缝及数个第三次狭缝,各所述第三次狭缝设置于所述第三主狭缝两侧,各所述第三次狭缝的宽度与相邻第三次狭缝的间距的总和大于或等于3微米,且小于7微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三次狭缝相互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主狭缝两侧,所述第三次狭缝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微米。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三次狭缝的间距大于或等于1微米。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至少一凸起物,形成于所述共同电极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凸起物为复数时,形成于所述共同电极上,各所述凸起物分别于各所述第三锯齿状图案相对设置。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储存电容,与所述储存电容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基板不设置共同电极。
CN2007101488898A 2007-09-06 2007-09-06 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1382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88898A CN101382707B (zh) 2007-09-06 2007-09-06 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88898A CN101382707B (zh) 2007-09-06 2007-09-06 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2707A CN101382707A (zh) 2009-03-11
CN101382707B true CN101382707B (zh) 2012-01-18

Family

ID=40462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88898A Active CN101382707B (zh) 2007-09-06 2007-09-06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827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6925B (zh) * 2010-11-18 2015-08-1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99224A (zh) * 2014-09-18 2014-12-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105589263A (zh) * 2014-10-28 2016-05-1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6707634A (zh) * 2016-12-23 2017-05-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8156377U (zh) * 2018-02-01 2018-11-2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58130B (zh) * 2020-03-16 2023-05-3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6677A (zh) * 2005-09-19 2007-03-28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6677A (zh) * 2005-09-19 2007-03-28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2707A (zh) 2009-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07885B1 (ko) 용량성 전압 분할식 색 왜곡 감소 픽셀 회로
CN101382707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0580536C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51696B (zh)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589217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483792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16115749A1 (zh) 像素结构及具有该像素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CN106055170A (zh) 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TWI605283B (zh) 顯示裝置
CN103019476A (zh)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器件
WO2018120543A1 (zh) 像素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04570511A (zh)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9429797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comprising first and second liquid crystal capacitor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CN205301766U (zh) 可切换视角的液晶显示装置
TW200815881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01089682B (zh) 多区域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装置
WO2018120431A1 (zh) 像素电路结构及显示面板
WO2018120996A1 (zh) 像素结构
CN104181714B (zh) Goa布局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7632470A (zh) 一种显示电极、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561759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50788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2053439A (zh) 像素单元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CN206097072U (zh) 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7926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Science Road, 350, Hsinchu Science Industrial Park, Miaoli, Taiwan, China, No. 160, science Road

Applicant after: Chim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ina Taiwan 74144 Tainan County Tainan Science Industrial Park odd Road No. 1

Applicant before: Chim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