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2835A - 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72835A CN101372835A CNA2008102305969A CN200810230596A CN101372835A CN 101372835 A CN101372835 A CN 101372835A CN A2008102305969 A CNA2008102305969 A CN A2008102305969A CN 200810230596 A CN200810230596 A CN 200810230596A CN 101372835 A CN101372835 A CN 1013728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nd
- air inlet
- inlet pipe
- hydraulic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它含有虹吸式输沙管,所述虹吸式输沙管的首端安装有吸沙器,其尾端固定在坝体上设置的支墩上,所述吸沙器上固定有潜水箱,所述潜水箱通过钢缆与水面的拖船连接,便于移动,并且,所述潜水箱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水管,该进气管和排水管的控制阀设置在拖船上,所述进气管分别与压力气源和水源转换连通,便于向进气管内通气或通水。所述吸沙器含有多个吸沙管口,所有吸沙管口的端部封闭,其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吸沙孔。本发明利用全新的排沙理念,将水力与机械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改变此前的单纯机械挖(吸)沙和输沙或单纯水力输沙的模式,主要利用自然力(水力)输沙,耗能小、输沙效率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良好。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技术装备。
二、背景技术:
目前,水库、河道或航道采用的排沙技术有两类:一是机械挖沙:挖泥船配置各种吸泥装置,这种排沙方式需要外加能量将泥浆输送至指定位置,对于淤积量大的水库泥沙则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才能达到目的。另一种是水力输沙:利用泥沙运动的特性将泥沙输送至排沙口前再由排沙洞排出,这种排沙方式虽然是利用水力输沙,不需要耗费外加能量,但必须将泥沙运送到排沙口前的漏斗范围内,才能将其输送至水库下游,由于水库坝前排沙漏斗体积有限,往往排沙效率不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外加能量、排沙效率高且能耗小的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含有虹吸式输沙管和浮筒,所述虹吸式输沙管的首端安装有吸沙器,该吸沙器上固定有潜水箱,所述潜水箱通过钢缆与水面的拖船连接,便于移动,并且,所述潜水箱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水管,该进气管和排水管的控制阀设置在拖船上,所述进气管分别与压力气源和水源转换连通,便于向进气管内通气或通水。
所述吸沙器含有多个吸沙管口,多个吸沙管口分布在不同方向。
所述吸沙管口的端部封闭,其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吸沙孔。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全新的排沙理念,将水力与机械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改变此前的单纯机械挖(吸)沙和输沙或单纯水力输沙的模式,主要利用自然力(水力)输沙,耗能小、输沙效率高。
2、本发明的吸沙器含有多个吸沙管口,且多个吸沙管口分布在不同方向,所有吸沙管口的端部封闭,其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吸沙孔,这样的机构有效地防止泥沙的淤堵,因而输沙效率更高。
3、本发明的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虹吸式输沙管的首端安装有吸沙器,其尾端固定在坝体上设置的支墩上,吸沙器上固定有潜水箱,采用潜水箱带动吸沙器上下运动,其操作方便、便于移动控制,使用十分方便。
4、本发明拖船功率不大。吸沙器的升降靠潜水箱的充排水实现,拖船仅带动吸泥头变换位置,另外,泥沙输送靠自然力,输送泥沙过坝的能量由水库上下游的水头差提供,无需外加能量,因而能耗小。
5、本发明排沙效率高。经计算并参考相关文献,其排沙效率可达300kg/m3以上。
6、本发明适用范围广,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吸沙器俯视图的放大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图中,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的虹吸式输沙管4的首端安装有吸沙器2,该吸沙器2上固定有潜水箱3,潜水箱3通过钢缆10与水面的拖船1连接,便于移动,并且,潜水箱3设置有进气管9和排水管8,该进气管9和排水管8的控制阀设置在拖船1上,进气管9分别与压力气源和水源转换连通,便于向进气管9内通气或通水。虹吸式输沙管4的尾端固定在坝体6上设置的支墩7上。为了增加虹吸式输沙管4的尾端的浮力,在坝体6内侧的虹吸式输沙管4上固定有浮筒5。
为了防止淤堵,吸沙器2设置有五个吸沙管口,五个吸沙管口分布在三个方向上,且吸沙管口的端部封闭,其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吸沙孔。
排沙时,根据不同工程的具体情况,虹吸式输沙管4的过坝位置可选择在泄洪闸、溢流坝或其它位置。尽量选在虹吸管最高点距库水面低的位置,目的是减小虹吸管最高点的真空度。拖船1为简易机动船,其功率可根据具体工程排沙规模而定。初始运行时应将虹吸式输沙管4内预先充满水再放出,形成虹吸管,然后依靠水的压力进行虹吸排沙。
当需要吸沙器2沉入水下时,打开进气管9上的阀门向潜水箱3内充水,潜水箱3下沉。当需要提升吸沙器2并变换位置时,用气泵通过进气管9向潜水箱9内充气,由排水管8压出水体,潜水箱3上浮。潜水箱3的升降靠其自身充排水而产生的浮力实现,除非检修升至水面或岸边外,运行中仅需升到合适高度能使拖船带动横向移动即可。
改变吸沙器上吸沙管口的数量、改变浮筒的数量、以及改变潜水箱进气排水结构能够组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一一详述。
Claims (3)
1.一种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含有虹吸式输沙管(4)和浮筒(5),其特征是:所述虹吸式输沙管(4)的首端安装有吸沙器(2),该吸沙器(2)上固定有潜水箱(3),所述潜水箱(3)通过钢缆(10)与水面的拖船(1)连接,便于移动,并且,所述潜水箱(3)设置有进气管(9)和排水管(8),该进气管(9)和排水管(8)的控制阀设置在拖船(1)上,所述进气管(9)分别与压力气源和水源转换连通,便于向进气管(9)内通气或通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沙器(2)含有多个吸沙管口,多个吸沙管口分布在不同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沙管口的端部封闭,其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吸沙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2305969A CN101372835A (zh) | 2008-10-27 | 2008-10-27 | 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2305969A CN101372835A (zh) | 2008-10-27 | 2008-10-27 | 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72835A true CN101372835A (zh) | 2009-02-25 |
Family
ID=40447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2305969A Pending CN101372835A (zh) | 2008-10-27 | 2008-10-27 | 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72835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10185A (zh) * | 2013-05-15 | 2013-11-27 | 合肥工业大学 | 虹吸式水库清淤与筛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CN105951664A (zh) * | 2016-07-13 | 2016-09-21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一种水库水下行走式吸排沙装置 |
CN106193154A (zh) * | 2016-07-28 | 2016-12-07 | 王兴奎 | 一种移动式吸排沙装置 |
CN108867538A (zh) * | 2017-09-20 | 2018-11-23 | 张勇 | 一种淤区排水含沙量控制装置 |
-
2008
- 2008-10-27 CN CNA2008102305969A patent/CN10137283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10185A (zh) * | 2013-05-15 | 2013-11-27 | 合肥工业大学 | 虹吸式水库清淤与筛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CN103410185B (zh) * | 2013-05-15 | 2016-01-20 | 合肥工业大学 | 虹吸式水库清淤与筛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CN105951664A (zh) * | 2016-07-13 | 2016-09-21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一种水库水下行走式吸排沙装置 |
CN105951664B (zh) * | 2016-07-13 | 2018-05-25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一种水库水下行走式吸排沙装置 |
CN106193154A (zh) * | 2016-07-28 | 2016-12-07 | 王兴奎 | 一种移动式吸排沙装置 |
CN108867538A (zh) * | 2017-09-20 | 2018-11-23 | 张勇 | 一种淤区排水含沙量控制装置 |
CN108867538B (zh) * | 2017-09-20 | 2020-05-12 | 冯思远 | 一种淤区排水含沙量控制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83801B (zh) | 一种环保的水力混合输砂系统 | |
CN205116250U (zh) | 一种水利工程中水库的清淤装置 | |
CN110552395B (zh) | 基于气动排沙的深水泥沙快速排除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7217696B (zh) | 栈桥式水库清淤吸泥站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2454178B (zh) | 一种码头底下清淤机具及其清淤方法 | |
JP2001164543A (ja) | ダム湖等の土砂排出機構及びダム湖等の土砂排出方法 | |
CN101372835A (zh) | 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 | |
CN201155118Y (zh) | 水力-机械一体化排沙装置 | |
CN101560780B (zh) | 深水水下开挖装置 | |
JP2007002437A (ja) | 浚渫土砂の輸送システム | |
CN202787354U (zh) | 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艏冲装置 | |
CN206143836U (zh) | 利用水体自然动能的移动式气动挟沙旋流清淤设备 | |
JP2003138598A (ja) | 屈曲部に開口部を有するパイプを用いた浚渫方法とその装置 | |
CN207828917U (zh) | 一种防止尾水闸门门槽底槛泥沙淤积装置 | |
CN2799674Y (zh) | 河道泥沙清理装置 | |
JP4610292B2 (ja) | 貯水池内の土砂輸送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
CN206418579U (zh) | 一种集成式煤污水提升泵站 | |
CN214884005U (zh) | 一种用于疏浚吹填管线的吹填控制管口装置 | |
CN202247819U (zh) | 水电站进水口排沙结构 | |
CN1307350C (zh) | 水库自泻清淤、清漂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211340919U (zh) | 一种海底管道后挖沟冲水射流泵 | |
CN204662476U (zh) | 一种箱筒型基础取水闸结构 | |
CN214460769U (zh) | 一种沉沙池水力自动清淤系统 | |
CN207567845U (zh) | 一种用于地铁水下开挖的空气式吸泥机 | |
CN201447720U (zh) | 深水水下开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