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1534A - 分组发送方法、中继节点和接收节点 - Google Patents

分组发送方法、中继节点和接收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1534A
CN101371534A CNA200780003058XA CN200780003058A CN101371534A CN 101371534 A CN101371534 A CN 101371534A CN A200780003058X A CNA200780003058X A CN A200780003058XA CN 200780003058 A CN200780003058 A CN 200780003058A CN 101371534 A CN101371534 A CN 101371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destination
address
grouping
explic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30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1534B (zh
Inventor
村本卫一
米田孝弘
川原丰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71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1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1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15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3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heterogeneous network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能够抑制广播媒体的通信频带的耗费,而且能够传输显式组播分组的分组发送方法。在本方法中,只向即使接收到链路层组播的显式组播分组,也不会将相同的分组输出到广播媒体的下一跳节点,以链路层组播进行发送,而向其它下一跳节点,以单播发送显式组播分组。

Description

分组发送方法、中继节点和接收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网络向多个终端或路由器高效率地分发分组的分组发送方法、中继节点以及接收节点。
背景技术
作为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参照模型的第三层分组发送方法,以往就有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组播。IP组播是指如下的方法,在分组的目的地址栏目中指定组IP地址,它表示终端的集合,由接收到分组的路由器适当地复制分组并转发,由此,经由路由器将分组发送到多个终端。在IP组播中,路由器所接收到的分组经由多个路由器,最终被转发到与目的组的终端连接的网络。在某个路由器中,接收IP组播分组后,搜索路由器所存储的路径表,决定转发目的地的接口。该接口与广播媒体连接时,以链路层组播(Link Level Multicast)分发方式转发分组。
该链路层组播(以下简称为“LMC”)分发方式是指如下的分发方式,将组播地址指定为OSI参照模型的第二层的分组中的目的地址,将分组同时发送到连接在同一个广播媒体上的多个终端。由此,根据LMC,在一个广播媒体上,连接多个目的组的终端或作为中继的路由器的情况下,能够高效率地分发分组。另外,广播媒体是,由多个终端共享同一个媒体(电缆或频带)的网络,例如IEEE802.3中规定的以太网(注册商标)或IEEE80211b中规定的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相当于广播媒体。
然而,在IP组播中,需要将IP组播地址分配给每个分发的组,所以难以对应构成组的节点动态地变化的情况。还有,需要将IP组播地址设定到路径上的所有路由器的路径表。
于是,作为另外的第三层分组分发方式,提出了非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1所示的显式组播分发方式(以下简称为“XCAST”)。
图1是表示XCAST(Explicit Multicast)6的分组格式的图。另外,该XCAST6使用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作为IP地址,来进行通信。
如图1所示,XCAST报头(XCASTHdr)1401由IPv6报头(IPv6Hdr)1402和路由报头(RoutingHdr)1403构成。IPv6报头1402的发送源地址1404上记载着分组的发送源节点的IP地址,在目的地址1405上记载组播地址,它表示该分组是XCAST6的分组。
路由报头1403上记载着组播的发送目的地的所有目的地址0~n(1407)和目的端口(port)0~n(1408)。并在目的地位图(bitmap)1406上,与目的节点对应地指定比特,示出未分发的目的节点和已分发的目的节点。具体而言,对未分发的目的节点设置“1”,对已分发的目的节点设置“0”。在以下说明中,将目的地位图1406与目的地址1407合起来称为“目的地列表”。
在XCAST中,向多个终端分发分组时,发送装置在分组中制成目的地列表,发送到目的地列表的开头节点。与XCAST对应的路由器接收该分组后,参照路径表,决定至目的地列表中的未分发的目的节点所连接的链路的转发目的接口。然后,该路由器适当地复制分组,并在目的地位图1406中,只将与未分发的目的节点对应的比特,修改为表示未分发的“1”,然后将分组输出到位于目的地列表的开头的未分发节点。作为目的节点的终端接收该分组后,将目的地位图1406中的与自己对应的比特修改为表示已分发的“0”,将该分组发送到作为未分发的目的节点的终端。由此,即使不使用IP组播地址,但通过一个分组依次传到多个终端,也与IP组播同样地能够将同一个数据发送到多个目的组中的终端。
然而,在基于XCAST的分发方式中,在路由器的转发目的接口为广播媒体时,如果以链路层组播分发方式进行分发,则有可能多个XCAST的分组会在该广播媒体上持续循环。这是因为,接收到XCAST的分组的路由器,为了将接收分组转发到目的地列表中的未分发节点,将XCAST的分组从进行了接收的接口发送出去。
作为可解决此问题的分组分发方法,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对应XCAST的路由器间,以单播进行分发的方法。
图2是以往的IP网络的结构图。
图2中,路由器1~4(1501~1504)、发送装置(1511)和接收装置1~4(1512~1515)都对应XCAST。使用附图说明在此情况下从发送装置(1511)向所有的接收装置发送同一数据时的动作。
图3是表示基于XCAST的数据分发动作的顺序图。
在图3中,发送装置(1511)生成目的地列表中记载了接收装置1~4(1512~1515)的地址的XCAST分组,将其发送到路由器1(1501)(步骤S1601)。
接着,路由器1基于路径表,决定用于将所接收的XCAST分组发送到未分发的目的节点的下一跳(nex thop)节点。此时,如果下一跳节点的路由器2~4(1502~1504)的链路层的单播地址不明,则路由器1(1501)使用邻机请求消息(Neighbor Solicitation Message)和邻机公告消息(Neighbor AdvertisementMessage)进行搜索。
接着,路由器1(1501)对每个下一跳节点复制接收分组,并修改目的地位图,以仅使该下一跳节点的中继对象的未分发目的节点为“1”。然后,将通过搜索得到的单播地址设定为目的地址,向每个下一跳节点发送XCAST分组(步骤S1602、S1605和S1607)。
这里,图4表示从路由器1(1501)发送到下一跳节点的XCAST分组的内容。
如图4A所示,将路由器(以下有时称为“RT”)2作为下一跳节点,可以将发往接收装置(以下有时称为“R”)1和接收装置2的分组汇集到一个分组。另外,在目的地位图中,只将与接收装置1(R1)和接收装置2(R2)对应的比特设定为“1”,将其它目的地的比特设定为“0”。同样,如图4B所示,发往接收装置3(R3)的分组将路由器3(RT3)作为下一跳节点,只将目的地位图中与接收装置3(R3)对应的比特设定为“1”。另外,如图4C所示,发往接收装置4(R4)的分组同样地将路由器4(RT4)作为下一跳节点,只将目的地位图中与接收装置4(R4)对应的比特设定为“1”。
接着,路由器2接收该分组后,将其发送到目的地列表的开头的未分发目的节点(步骤S1603)。接收装置1接收该分组后,将目的地位图1406中与本装置对应的比特修改为“0”,并转发到被记载为“1”的接收装置2,该“1”表示未分发目的节点的“1”(步骤S1604)。
同样,路由器3和路由器4也分别将所接收到的分组转发到作为未分发目的节点的接收装置3和4(步骤S1606、S1608)。
这样,根据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通过结合显式组播和单播,能够将同一数据发送到所有接收装置,而不产生广播媒体上的分组的循环。
[非专利文献1]Y.Imai,M.Shin and Y.Kim,“XCAST6:eXplict Multicast onIPv6”,IEEE/IPSJ SAINT2003 Workshop 4,IPv6 and Applications,Orland,Jan.200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3540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0046425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以往的方法有如下的问题:由于将同一分组发送给与广播媒体连接的多个接收装置或路由器的每一个时,也以单播分别进行发送,所以会耗费较多的广播媒体的通信频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广播媒体的通信频带的耗费,而且能够传输显式组播分组的分组发送方法、中继节点和接收节点。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分组发送方法为,基于记载着多个目的节点的地址的目的地列表,决定包含所述目的地列表的显式组播分组的转发目的地的分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组分类步骤,由第一节点将其地址被记载在所述目的地列表中的目的节点,分类为以单播发送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地组,或者以链路层组播发送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地组;发送步骤,由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组分类步骤中的分类,以单播或链路层组播发送显式组播分组;以及逆方向转发禁止步骤,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链路层组播的显式组播分组时,将所述分组只转发到位于除接收了所述分组的接口以外的接口侧的、其地址被记载在所述分组所包含的目的地列表中的未分发的目的节点。
另外,本发明的中继节点为,基于记载着多个目的节点的地址的目的地列表,决定包含所述目的地列表的显式组播分组的转发目的地的中继节点,该中继节点采用的结构包括:组播判别单元,判别所接收到的显式组播分组的目的IP地址是否为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发送组分类单元,对于被判别为其目的IP地址是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的显式组播分组,基于包含于该分组的目的地列表中所记载的目的地址以及路径表,决定用于传送该分组的转发目的接口,并且按接收了该分组的接口以外的每个转发目的接口,将其地址被记载在包含于该分组的目的地列表中的目的节点,分类为以单播发送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地组,或者以链路层组播发送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地组;分组生成单元,变更包含于所述分组的目的地列表,以仅使被分类为所述链路层组播的目的地组的目的节点为有效,而生成将链路层组播地址设定为该分组的目的地址的显式组播分组,并且,基于所述路径表,决定进行至被分类为所述单播的目的地组的目的节点的中继的下一跳节点,变更包含于所述分组的目的地列表以仅使该下一跳节点的中继目的地的目的节点为有效,生成将该下一跳节点的地址设定为该分组的目的地址的显式组播分组;以及发送单元,将由所述分组生成单元生成的显式组播分组,从由所述发送组分类单元对该分组决定的转发目的接口,发送到该分组的有效的目的节点。
另外,本发明的接收节点为,基于记载着多个目的节点的地址的目的地列表,决定包含所述目的地列表的显式组播分组的转发目的地的接收节点,该接收节点采用的结构包括:组播判别单元,判别所接收到的显式组播分组的目的IP地址是否为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发送判别单元,禁止其目的IP地址被判别为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的所述显式组播分组的转发,并且将其目的IP地址被判别为不是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的显式组播分组所包含的目的地列表的、有效目的地址中的本节点的地址修改为无效后,使该分组可以发送到剩余的有效目的地址中的一个节点;接收单元,接收是否具有禁止其目的IP地址为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的、显式组播分组的转发的功能的询问;路径管理单元,对所述询问,作出具有所述功能的响应;以及发送单元,将由所述发送判别单元判为可以发送的显式组播分组,以单播发送到该分组所包含的目的地列表中有效的目的地址所示的目的节点的一个目的节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再出现相同的分组在广播链路上循环的情况,在XCAST的分组发送中,能够以链路层组播进行分发。由此,能够尽量抑制广播媒体的通信频带的耗费,并高效率地分发XCAST分组(显式组播分组)。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的XCAST6的分组的格式图。
图2是以往的IP网络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以往的基于XCAST的数据分发动作的顺序图。
图4是表示从以往的路由器发送的单播分组的内容的图。
图5是采用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分组发送方法的IP网络的结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分组转发动作的顺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从路由器发送的XCAST分组的内容的图,图7A是表示从路由器发送的链路层组播分组的内容的图,图7B是表示从路由器发送的单播分组的内容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路由器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路径表和地址表的结构的图,图9A是表示路径表的结构的图,图9B是表示地址表的结构的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邻机请求消息和邻机公告消息的格式图,图10A是邻机请求消息的格式图,图10B是邻机公告消息的格式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被记录到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器的项目(entry)信息的数据结构的图,图11A是表示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项目的结构的图,图11B是表示转发目的地项目的数据结构的图,图11C是表示LMC项目的数据结构的图,图11D是表示单播项目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路由器转发XCAST分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组播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单播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接收装置转发XCAST分组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分组发送方法的IP网络的结构的图。
在图5中,路由器11~13(101~103)是对应于本发明的分组发送方法的(以下称为“对应于LMC”)路由器,路由器4(104)是对应于XCAST的以往的路由器。发送装置(111)、接收装置1~4(112~115)对应于XCAST,接收装置5(116)是对应于LMC的接收装置。发送装置(111)与路由器11(101)连接。接收装置1和2(112和113)位于与路由器12(102)相同的广播媒体上。接收装置3(114)与路由器13(103)连接。接收装置5(116)位于路由器4和11~13(104和101~103)所连接的广播媒体上。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此时发送装置(111)使用XCAST分组,向接收装置1~5(112~116)分发同一数据的动作。
图6是从发送装置至接收装置为止的分组转发动作的顺序图。
在图6中,首先,发送装置(111)将其目的地列表中记载了接收装置1~5(112~116)的地址的XCAST分组发送到路由器11(101)(步骤S1001)。
路由器11(101)复制所接收到的XCAST分组,修改目的地列表中的目的地位图后,将其以链路层组播发送到对应于LMC的下一跳节点即路由器12和13(102和103),以及接收装置5(116)(步骤S1002)。
图7A是表示从路由器11(101)以链路层组播发送的XCAST分组(链路层组播分组)的内容的图。预先设定的组播地址(MC)被记载到XCAST分组的目的地址中。并且,目的地位图中,只有与路由器12和13(102和103)的中继目的地即接收装置1~3(112~114)和接收装置5(116)对应的比特,被设定为“1”。
另外,路由器11(101)将XCAST分组以单播发送到以往的对应于XCAST的路由器4(104)(图6的步骤S1003)。
图7B是表示从路由器11(101)以单播发送的XCAST分组(单播分组)的内容的图。作为下一跳节点的路由器4被记载到XCAST分组的目的地址中。并且,目的地位图中,只有与路由器4(104)的中继目的地即接收装置4(115)对应的比特,被设定为“1”。
接着,路由器12(102)接收该XCAST分组后,将接收到的XCAST分组以单播发送到接收装置1(112),该接收装置1(112)是目的地列表的开头的未分发目的节点。这是因为,接收装置1和2(112和113)不是对应于LMC的节点,而是对应于一般的XCAST的节点。假设路由器12(102)以链路层组播发送了XCAST分组。此时,接收装置1(112)复制接收分组,并转发到未分发目的节点的接收装置2(113),接收装置2(113)复制接受分组,并转发到也是未分发目的节点的接收装置1(112)。其结果,接收装置1(112)和接收装置2(113)都接收两次相同的数据。通过如上所述以单播进行发送,能够防止这种情况。
接着,接收装置1(112)接收到以本装置为目的地的、以单播发送的XCAST分组后,复制分组,并转发到未分发目的节点的接收装置2(113)(步骤S1005)。
另外,路由器13(103)从路由器11(101)接收到以链路层组播发送的XCAST分组后,将该分组转发到接收装置3(114)(步骤S1006)。
还有,路由器4(104)接收到来自路由器11(101)的以单播发送的XCAST分组,根据以往的XCAST的规定,将接收到的分组转发到接收装置4(115)(步骤S1007)。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中继节点的路由器12和13(102和103)接收到以链路层组播发送的XCAST分组时,不从接收接口将XCAST分组转发到未分发目的节点。该功能称为逆方向转发抑止(Reverse pass suppress)功能,由于该逆方向转发抑止功能,能够防止在一个广播媒体上重复转发XCAST分组的情况。对应于LMC的节点是,具有逆方向转发抑止功能的节点。
另外,本发明的路由器11(101)在广播媒体中存在多个对应于LMC的节点时,向这些节点,以链路层组播发送分组,向不对应于LMC的节点,以单播发送分组。由此路由器11(101)能够高效率地使用广播媒体中的通信频带。
接着,下面使用附图说明可实现上述分组发送方法的、本发明的路由器和接收装置。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路由器的结构的方框图,它与图5所示的路由器11~13(101~103)对应。这里,将其作为路由器11(101)的结构进行说明,但路由器12和13(102和103)也具有相同的结构。
在图8中,路由器11(101)包括:内部链路用端口201、接收单元202、组播判别单元203、路径管理单元204、路径存储单元205、发送组分类单元206、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器207、分组生成单元208、发送I/F决定单元209、发送单元210、发送单元211以及外部链路用端口212。
首先,说明内部链路用端口201、外部链路用端口212、接收单元202、发送单元211、发送单元210以及组播判别单元203。
内部链路用端口201为,与局域网(LAN)连接的输出入端口,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与该局域网连接。
外部链路用端口212为,与因特网等上行链路连接的输出入端口。
接收单元202从内部链路用端口201和外部链路用端口212分别接收分组。
发送单元210将分组传送到内部链路用端口201。
发送单元211将分组传送到外部链路用端口212。
组播判别单元203判别发送分组是否为基于XCAST的显式组播的分组。然后,在接收分组是XCAST的分组时,组播判别单元203从接收分组中提取目的地列表。另一方面,接收分组是以链路层组播发送的分组时,组播判别单元203将所接收的接口信息通知给发送组分类单元206。
下面说明路径管理单元204。
路径管理单元204生成邻机请求消息,询问邻机节点的路径信息,并接收到邻机公告消息。路径管理单元204将通过询问获得的路径信息反映到路径表和地址表,存储到路径存储单元205而进行管理。另外,路径管理单元204同时询问下一跳节点是否对应于LMC,并将获得的信息记录到路径存储单元205的地址表中而进行管理。另外,路径管理单元204从其它节点接收到是否对应于LMC的询问时,生成邻机公告消息来响应。
图9表示路径存储单元205所存储的路径表和地址表的结构。图9A是表示路径存储单元205所存储的路径表的结构的图,图9B是路径存储单元205所存储的地址表的结构的图。
如图9A所示,路径表400中,在对象节点401的字段中记录目的接收装置的IP地址,在下一跳节点402的字段中记录下一跳节点的IP地址。
另外,如图9B所示,地址表410中,在下一跳节点411的字段中记录本机(路由器11)所连接的广播媒体上的节点的地址。MAC地址412的字段中,记录各个节点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存取控制)地址,对应LMC413的字段中,记录了表示是否对应于本发明的分组发送方法的标记。还有,连接端口414的字段中,记录各个节点所连接的链路的接口。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应LMC413的字段中,可对应LMC时,标记被设定为“1”,不可对应LMC时,标记被设定为“0”。另外,在连接端口414的字段中,是外部链路侧的连接端口时设定“2”,是内部链路侧的连接端口时设定“1”。
图10表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邻机请求消息和邻机公告消息。
图10A是邻机请求消息的格式图,图10B是邻机公告消息的格式图。
如图10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邻机请求消息为,对根据RFC2461规定的ICMPv6的邻机请求消息303,附加根据RFC2460规定的IPv6报头301以及目的选项报头302而构成的。
目的选项报头302内的目的选项304,其开头的两比特使用“10”的代码。由此,接收到邻机请求消息的不对应于LMC的节点无法解释此代码,因此以ICMPv6的参数问题消息(Parameter Problem Message)进行响应。这是因为,在IPv6的目的选项报头的规格上,作为必须的动作,规定了:接收到邻机请求消息的节点无法解释目的选项304时,以参数问题消息进行响应。在规定了IPv6规格的RFC2460文件中,规定了接收到未知的选项报头时的四种动作。接收到未知的选项报头时进行四种动作中的哪一种动作,由选项报头号码的开头两比特规定。本实施方式中,将开头两比特规定为二进制表记“10”,利用相当于“以ICMP参数问题进行响应”的选项号码。通过利用该选项号码,能够保证不对应于LMC的节点接收到本实施方式的邻机请求消息时,也立刻以参数问题消息进行响应。
如图10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邻机公告消息为,对根据RFC2461规定的ICMPv6的邻机公告消息305,附加根据RFC2460规定的IPv6报头301以及目的选项报头302而构成的。
与邻机请求消息同样,目的选项304,其开头的两比特使用“10”的代码。
以上为路径管理单元204的功能的说明。
下面说明发送组分类单元206。
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对每个转发目的接口,将由组播判别单元203提取出的目的地列表中所记载的未分发目的节点汇集为转发目的地项目,并分类为LMC项目组或单播项目组。这里,LMC项目组是指对应于LMC的目的节点的组,而单播项目组是指,不对应于LMC的目的节点的组。
具体而言,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基于路径表400,搜索与未分发的目的节点对应的下一跳节点。然后,发送组分类单元206求与下一跳节点对应的连接端口414,所述下一跳节点为基于地址表410搜索出的节点。这样,发送组分类单元206求未分发的所有目的节点的转发目的接口,对每个转发目的接口,将未分发目的节点汇集为转发目的地项目。
进而,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将该转发目的地项目分类为对应于LMC的目的节点的组(LMC项目组)或不对应于LMC的组(单播项目组),将其记录到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器207作为项目信息。并且,从组播判别单元203通知接收端口信息时,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将该接收端口信息记录到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器207作为接收接口(I/F)。另外,没有从组播判别单元203通知接收端口信息时,记录“空”(NULL)代码。
图11表示被记录到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器207的项目信息的数据结构。
图11A是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项目的结构图。如图11A所示,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项目500由转发目的地项目501、LMC项目502、单播项目503和接收I/F504构成。该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项目500对要转发的每个分组进行记录。另外,从组播判别单元203通知的端口信息被记录到接收I/F504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了表示内部链路用端口的“1”或者表示外部链路用端口的“2”。
图11B是转发目的地项目501的结构图。如图11B所示,转发目的地项目501由列表项目数511和目的地字段512构成。列表项目数511表示,在接收分组的目的地列表中所记载的未分发的目的节点中,转发端口相同的目的节点的总数。另外,在目的地字段512中,记录相对应的目的节点的IP地址。图11B的例子表示,作为未分发节点,记录了目的地1~4的目的节点的情况,但目的节点的数目不限于此。
图11C是LMC项目502的结构图。如图11C所示,LMC项目502由LMC列表项目数521和目的地字段522构成。LMC列表项目数521表示LMC列表项目组的目的节点的总数。另外,在目的地字段522中,记录相对应的目的节点的IP地址。图11C的例子表示,记录了目的地1、2和4的情况。
图11D是单播项目503的结构图。如图11D所示,单播项目503由单播列表项目数531和目的地字段532构成。单播列表项目数531表示单播项目组的目的节点的总数。另外,在目的地字段532中,记录相对应的目的节点的IP地址。图11D的例子表示,记录了目的地3的情况。
另外,作为记载方式,除了图11B~图11D以外,例如还可以记载为:以逗点为划分记号,用文本形式,将IPv6的多个目的地址记载为“2,IPv6地址1,IPv6地址2”。该形式例的开头的“2”表示列表项目数,“IPv6地址1”和“IPv6地址2”表示目的地。
以上为发送组分类单元206的功能的说明。
下面,说明分组生成单元208和发送I/F决定单元209。
分组生成单元208复制由接收单元202接收的分组而生成用于转发的分组,另外,接受来自路径功率单元204的请求,生成邻机请求消息。并且,转发XCAST的分组时,分组生成单元208对每个转发目的接口,生成链路层的单播用分组和组播用分组。
发送I/F决定单元209是用于决定由分组生成单元208所生成的分组的输出端口的单元。
下面说明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路由器的动作和作用。
本发明的XCAST的分组发送方法与以往的XCAST的分组发送方法的特征性的区别在于,以往的XCAST的分组发送方法中,以下一跳节点为单位进行处理,相对于此,本发明的XCAST的分组发送方法中,以转发目的接口为单位,汇总发送处理。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路由器转发XCAST分组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图12中,首先,接收单元202从内部链路用端口201或外部链路用端口212接收到XCAST分组后(步骤S701),组播判别单元203判别是否接收了链路层组播的分组(步骤S702)。
接收到链路层组播的分组时(S702:“是”),组播判别单元203将其接收接口通知给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将被通知的接收接口记录到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器207的接收I/F504中(步骤S703)。
另一方面,本机为发送终端时,或者接收到不是链路层组播而是单播的分组时(S702:“否”),不向发送组分类单元206通知。由此,在接收I/F504中不记录接收接口信息,而记录“空”(NULL)(步骤S704)。
接着,组播判别单元203提取目的地位图1406为“1”的未分发的目的节点,将其传送到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发送组分类单元206接收后,基于路径表400和地址表410,对各个目的节点决定转发目的接口(步骤S705)。
接着,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在接收I/F504中记录有“空”以外的接收接口信息时,接收I/F504中所记载的接口除外,以转发目的接口为单位汇集目的节点,生成转发目的地项目501(步骤S706)。具体而言,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将转发目的接口为相同的未分发的目的节点记载到目的地字段512,并将其目的节点数记载到列表项目数511。另外,接收I/F504记载着“空”(NULL)时,对所有的接口生成转发目的地项目501。
例如,考虑在图5所示的IP网络上,路由器11(101)从发送装置(111)向接收装置1~5(112~116)以XCAST分发分组的情况。此时,路由器11(101)基于路径表400和地址表410,检测到至接收装置1~5(112~116)的下一跳节点都存在于同一个广播媒体上的事实,将接收装置1~5(112~116)汇集为一个转发目的地项目501。
另外,如上所述,发送组分类单元206不生成与下述下一跳节点所中继的目的节点对应的转发目的地项目501,该下一跳节点为,与接收I/F504中所记载的输出端口连接的链路上所存在的下一跳节点。因此,不会向接收端口转发分组,可抑止逆方向转发。
接着,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将转发目的地项目501分类为LMC项目502或单播项目503(步骤S707)。
例如,路由器11(101)的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基于路径表400,检测到至目的节点即接收装置1(112)和接收装置2(113)的下一跳节点为路由器12(102)。另外,发送组分类单元206检测到至接收装置3(114)的下一跳节点为路由器13,至接收装置4(115)的下一跳节点是路由器4(104)。进而,发送组分类单元206检测到接收装置5(116)位于广播媒体上。然后,路由器11(101)的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基于地址表410,检测到路由器12(102)、路由器13(103)和接收装置对应于LMC,路由器4(104)和发送装置(111)不对应于LMC。
基于这些检测结果,路由器11(101)的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将接收装置1~3和5(112~114和116)决定为LMC项目组,将接收装置4(115)决定为单播项目组。
接着,分组生成单元208判别是否在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器207的LMC项目502中有目的地的记载(步骤S708),有记载时(S708:“是”)进行组播处理(步骤S709)。
接着,分组生成单元208判别是否在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器207的单播项目503中有目的节点的记载(步骤S710),有记载时(S710:“是”)进行单播处理(步骤S711)。
接着,分组生成单元208和发送I/F决定单元209对于按每个转发目的接口生成的所有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项目500,判别是否完成了上述的步骤S706~S711的转发处理,进行重复直至完成为止(步骤S712)。
这里,使用附图说明上述的组播处理和单播处理。
图13是表示组播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
首先,分组生成单元208复制由接收单元202接收到的该分组,并设定目的地位图1406以仅使与LMC项目502的目的地对应的比特为“1”(步骤S901)。
并且,分组生成单元208将预先规定的链路层组播地址设定为目的MAC地址,将表示LMC的目的地址设定为目的IP地址(步骤S902)。
接着,发送I/F决定单元209从分组生成单元208收到发送分组,基于地址表410决定目的地位图1406的未分发目的地的输出端口。然后,发送I/F决定单元209通过相应的发送单元210和211,从内部链路用端口201或外部链路用端口212将XCAST分组发送出去(步骤S903)。
由此,将XCAST分组以链路层的组播发送到对应于LMC的未分发目的节点。
图14是表示单播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
首先,图14中,分组生成单元208复制由接收单元202接收到的分组,并设定目的地位图1406以仅使与单播项目503的目的地对应的比特为“1”(步骤S801)。
接着,分组生成单元208参照路径表400,求与单播项目503所记载的目的节点对应的下一跳节点。然后,分组生成单元208只将与求出的下一跳节点所中继的所有目的节点对应的目的地位图1406的比特设定为“1”(步骤S802)。
接着,分组生成单元208参照地址表410,求与该下一跳节点对应的MAC地址和输出端口。然后,分组生成单元208将求出的MAC地址设定为复制的分组的目的MAC地址,并将求出的连接端口信息通知给发送I/F决定单元209(步骤S803)。
接着,发送I/F决定单元209从分组生成单元208收到发送分组,通过与通知的连接端口对应的发送单元210和211,从内部链路用端口201或外部链路用端口212发送分组(步骤S804)。
接着,分组生成单元208对于单播项目503所记载的所有目的地,判定是否完成了上述步骤S801~S804的处理,并且进行重复直至对单播项目503中的所有目的地完成上述的处理为止(步骤S805)。
由此,发往不对应于LMC的目的节点的分组以单播被发送到各自的下一跳节点。
例如,路由器11(101)的分组生成单元208向对应于LMC的、至接收装置1和2(112和113)的下一跳节点的路由器12(102)、至接收装置3(114)的下一跳节点的路由器13(103)以及接收装置5(116),以链路层组播发送分组。另外,路由器11(101)的分组生成单元208向不对应于LMC的、至接收装置4(115)的下一跳节点的路由器4(104),以单播发送分组。
另外,在步骤S805中,重复进行步骤S801~S804直至对单播项目中的所有目的地完成处理为止,但该步骤也可以转用于超过转发高速缓存器的项目数限度的情况。也就是说,在上述的使用转发高速缓存器的分组处理结束后,为了高效率地处理具有相同的报头的分组,生成转发高速缓存器的项目。该转发缓存器的项目只能存储有限数目的项目。因此,转发高速缓存器项目例如也可以使用LRU(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即,进行下述处理:利用该项目的利用频率适当地进行清除(aging)。或者,也可以使用FIFO(First In First Out:先进先出)等其它算法来维持。或者,也可以进行如下的运用,在需要生成超过转发高速缓存器的项目数的限度的、转发高速缓存器的项目时,对所有的目的地进行单播处理。此时,路由器放弃转发高速缓存器的项目的生成,以后在不符合转发高速缓存器的项目的分组的处理中,不再基于转发高速缓存器的项目进行组播处理或单播处理。
以上是本发明的路由器转发XCAST分组的方法。
接着,下面说明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在生成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项目500时进行的地址解析(Address Resolution)。
发送组分类单元206在生成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项目500时,如果在地址表中没有登记下一跳节点的MAC地址或LMC对应信息,则请求路径管理单元204对相应的下一跳节点进行地址解析。
路径管理单元204收到该请求,指示分组生成单元208生成该目的地址的邻机请求消息。分组生成单元208生成用于解析被指示的目的地址的MAC地址的,本实施方式的邻机请求消息,并传送到发送I/F决定单元209。发送I/F决定单元209收到它,通过发送单元210和211,以链路本地组播,将邻机请求消息发送到所有的输出端口。
广播媒体上的各个节点收到本实施方式的邻机请求消息后,在本节点与目的地址一致时,使本机为可接收链路层组播的状态后,发送邻机公告消息。此时,与目的地址一致的节点的路径管理单元204,在识别出目的选项304中所记载的代码为表示对应于LMC的代码时,以复制了该代码的邻机公告消息进行响应。如果不能识别目的选项304中所记载的代码为表示对应于LMC的代码时,与目的地址一致的节点的路径管理单元204以参数问题消息进行响应。
通过接收单元202接收到邻机公告消息后,本实施方式中的邻机请求消息的发送源节点的路径管理单元204判别是正常的响应,还是参数问题消息。在获得正常的响应时,路径管理单元204将所通知的MAC地址登记到地址表410的MAC地址字段412中,并将表示“可对应”的“1”记载到LMC对应字段413中。
另一方面,收到参数问题消息时,路径管理单元204将所通知的MAC地址登记到地址表410的MAC地址字段412中,并将表示“不可对应”的“0”记载到LMC对应字段413中。
由此,本发明的路由器能够获得为了将转发目的地项目分类为LMC项目组或单播项目组所需的、与广播媒体上的节点有关的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下一跳节点的地址解析时,与此同时进行是否对应于LMC的询问,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与地址解析不同的程序询问是否对应于LMC。
另外,使用IPv6的目的选项报头,规定了本实施方式中的邻机请求消息和邻机公告消息,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独特的消息。在此情况下,目的节点不对应于该邻机请求消息时,有可能不响应。因此,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响应时,发送源节点进行超时处理,超时的情况下进行与收到否定响应时相同的处理。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以基于本发明的分组发送方法的LMC(链路层组播分发方式)分发分组时,所使用的链路层组播地址为预先规定的组播地址,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以LMC分发分组之前,使用用于确认组播地址的利用情况的SAP(Session Announcement Protocol:会话通知协议)来确保未使用的组播地址,并使用该组播地址。或者,也可以使用RFC2907中规定的MADCAP(Multicast Address Dynamic Client Allocation Protocol:组播地址动态客户端分配协议),即,用于分配未使用的组播地址的以请求响应为基础的协议,或者使用扩张了RFC2131、RFC2132和RFC3315中规定的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协议,来获得未使用的组播地址并使用它。
以上为本发明的路由器的结构和动作的说明。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结构。
图15是表示接收装置4的结构的方框图,它与图8对应。对与图8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15中,接收装置4(115)包括:内部链路用端口201、接收单元202、组播判别单元203、路径存储单元205、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器207、分组生成单元208、发送I/F决定单元209、发送单元210、数据提取单元1101、应用程序单元1102、发送判别单元1103以及路径管理单元1104。
数据提取单元1101从接收分组中提取数据。应用程序单元1102进行应用程序处理。
发送判别单元1103从组播判别单元203接收到接收了链路层组播的显式组播分组的通知,则禁止所接收到的显式组播分组的转发。
另外,路径管理单元1104与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路由器的路径管理单元204不同,仅基于地址表管理广播媒体上的其它接收装置的MAC地址和连接端口,而不具备路径表。另外,路径管理单元1104从本发明的路由器收到利用邻机请求消息的、是否对应于LMC的询问时,以邻机公告消息作出是对应于LMC的意旨的响应。
其它的结构块与本发明的路由器的结构块相同。
下面说明如上构成的接收装置的XCAST分组转发方法。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接收装置转发XCAST分组的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从内部链路用端口接收的分组为通常的数据分组时(步骤S1201),接收单元202将其传送到数据提取单元1101。数据提取单元1101从该接收分组中提取数据,并传送到应用程序单元1102,应用程序单元1102使用所接收的数据来进行应用程序处理(步骤S1202)。
另外,接收分组为XCAST分组时,组播判别单元203判别目的地址是否为预先规定的组播地址(步骤S1203),将其结果通知给发送判别单元1103。
接着,从组播判别单元203通知接收了链路层组播的分组时(S1203“是”),即使接收了XCAST分组,发送判别单元1103也不在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器207中生成转发目的地项目。另一方面,从组播判别单元203通知接收了以单播发送的XCAST分组时(S1203:否),在XCAST分组所包含的目的地列表的目的地位图中,将本机的比特更新为“0”,并从目的地位图被设定为“1”的目的地,在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器207中生成转发目的地项目(步骤S1204)。
接着,转发目的地高速缓存器207中记录未分发目的地的转发目的地项目时,分组生成单元208复制接收分组并变更目的地位图以仅使转发目的地项目的目的地为“1”(步骤S1205)。另外,分组生成单元208选择目的地位图的开头的未分发目的地址,基于地址表来搜索相应的MAC地址。然后,分组生成单元208将搜索出的MAC地址设定为目的地址(步骤S1206)。
接着,发送I/F决定单元209基于地址表来决定与目的地址对应的连接端口,将生成的XCAST分组发送到相应的发送单元210(步骤S1207)。在本实施方式中,仅有一个发送单元210,所以发送I/F决定单元209不是必须有的部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接收装置,接收到链路层组播的XCAST分组时,抑制以逆方向转发到广播媒体上的其它接收装置,因此能够防止分组在广播媒体上循环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的接收装置以邻机公告消息作出是对应于LMC的响应,所以作为本发明的中继节点的路由器,只要在广播媒体上存在对应于LMC的接收装置,就能够将该接收装置包括在内,以链路层组播发送XCAST分组。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分组发送方法,本发明的中继节点能够获得同一广播媒体上的各个节点是否对应于LMC的信息,因此能够将未分发节点分类为,下一跳节点对应于LMC的目的节点的组,或者下一跳节点不对应于LMC的目的节点的组。并且,本发明的中继节点的路由器能够将XCAST分组以链路层组播发送到对应于LMC的下一跳节点,所以能够高效率地使用通信频带。
另外,本发明的中继节点的路由器向不对应于LMC的下一跳节点,以单播发送分组,所以能够防止分组在广播媒体上循环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分组发送方法为,基于记载着多个目的地址的目的地列表,决定转发目的地的分组发送方法。也就是说,由第一节点进行分类,分类为:以单播发送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地组;或者以链路层组播发送的目的地组。该以单播发送的目的地组为,将显式组播分组中继到目的地列表中的目的节点的下一跳节点的组。然后,第一节点根据该分类,以单播或链路层组播发送显式组播分组。然后,第二节点接收到以链路层组播发送的显式组播分组时,只将显式组播分组转发到位于除进行了接收的接口以外的接口侧的、目的地列表中所记载的未分发的目的节点。
由此,不再出现相同的分组在广播链路上循环的情况,所以在XCAST的分组发送中,也能够以链路层组播进行分发。其结果,能够削减由于将XCAST分组以单播发送多次而引起的通信频带的耗费。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形态为,在第一形态的分组发送方法中,第一节点向下一跳节点询问,它是否具有禁止逆方向转发功能。该禁止逆方向转发功能是指,接收到如上所述的链路层组播的XCAST分组时,不从进行了接收的接口转发的功能。然后,下一跳节点对该询问,作出了其具有禁止逆方向转发功能的响应时,第一节点在上述的分类中,将作出了该响应的下一跳节点所中继的中继目的地的目的节点,视为链路层组播的目的地组。并且,将作出了其它响应的目的节点分类为单播的目的地组。
由此,第一节点能够将目的地列表中的目的节点,分类为可以将XCAST分组以链路层组播发送的组,或者不可以将XCAST分组以链路层组播发送的组。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形态为,在第二形态的分组发送方法中,第一节点对目的地列表中所记载的目的节点,以接口为单位进一步进行分类,所述接口为,与该目的节点对应的下一跳节点所连接的链路的接口。然后,第一节点对每个转发目的接口,进行将目的节点分类为目的地组的处理。
由此,即使存在多个转发目的接口时,也可以对每个转发目的接口进行链路层组播,因此能够将XCAST分组高效率地分发给目的节点。
另外,本发明的第四形态为,第二形态的分组发送方法中,由第一节点基于路径表决定下一跳节点,该下一跳节点进行至属于单播的目的地组的目的节点的中继,并变更目的地列表,以仅使该下一跳节点的中继目的地的目的节点为有效。然后,第一节点将包含变更后的目的地列表的显式组播分组以单播发送到该下一跳节点。
由此,下一跳节点的中继目的地的目的节点属于单播的目的地组时,第一节点能够以下一跳节点为单位,以单播发送XCAST分组。
另外,本发明的第五形态为,第二形态的分组发送方法中,由第一节点变更目的地列表,以仅使分类为组播的目的地组的目的节点为有效。然后,第一节点以组播发送包含变更后的目的地列表的显式组播分组。
由此,第一节点能够对可以将XCAST分组以链路层组播发送的组,以链路层组播发送XCAST分组。
另外,本发明的第六形态为,第二形态的分组发送方法中,第一节点获得未使用的链路层组播地址。并且,第一节点以链路层组播发送显式组播分组时,将链路层组播地址设定为目的IP地址而发送。
由此,第一节点能够不重复地使用组播地址。
另外,本发明的第七形态的中继节点为,基于记载着多个目的地址的目的地列表,决定转发目的地的中继节点。特别是,本发明的中继节点具有组播判别单元、发送组分类单元、分组生成单元和发送单元。
该组播判别单元判别接收到的显式组播分组的目的IP地址是否为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另外,组播判别单元判别其为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时,发送组分类单元基于目的地表中所记载的目的地址以及路径表,决定用于传送所接收到的显式组播分组的转发目的接口。然后,发送组分类单元按除接收了该显式组播分组的接口以外的每个转发目的接口,将目的地列表中的目的地分类为将显式组播分组以单播发送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地组,以及以链路层组播发送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地组。
另外,分组生成单元变更接收到的显式组播分组所包含的目的地列表,以仅使组播的目的地组的目的地为有效。然后,分组生成单元将组播地址设定为目的地址,或者基于路径表来决定下一跳节点,该下一跳节点为中继至属于单播的目的地组的目的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并且,分组生成单元变更目的地列表,以仅使该下一跳节点的中继目的地的目的节点为有效,并将该下一跳节点的地址设定为目的地址。
另外,发送单元将由分组生成单元生成的显式组播分组,从由发送组分类单元决定的、与该显式组播分组的有效的目的节点对应的转发目的接口进行发送。
由此,中继节点能够以链路层组播分发XCAST分组,以免相同的分组在广播链路上循环。其结果,能够削减广播媒体上的通信频带的耗费。
另外,本发明的第八形态为,第七形态的中继节点中,还包括路径管理单元。该路径管理单元接收到链路层组播的显式组播分组时,向广播媒体上的节点询问是否具有不将该显式组播分组以逆方向转发到进行了接收的接口的功能。然后,发送组分类单元将对询问作出了具有不逆方向转发功能的响应的下一跳节点,分类为组播的目的地组。另外,发送组分类单元将作出了该响应以外的响应的下一跳节点,分类为单播的目的地组。
由此,中继节点能够将目的地列表中的目的节点,分类为可以将XCAST分组以链路层组播发送的组,或者不可以将XCAST分组以链路层组播发送的组。
另外,本发明的第九形态的接收节点为,基于记载着多个目的地址的目的地列表,决定转发目的地的接收节点。特别是,本发明的接收节点具有组播判别单元、发送判别单元、接收单元、路径管理单元和发送单元。
该组播判别单元判别所接收到的显式组播分组的目的IP地址是否为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另外,组播判别单元判别其为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时,发送判别单元禁止显时组播分组的转发。另一方面,判别其不为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时,发送判别单元从显式组播分组所包含的目的地列表中的有效的目的地址中,将本机的地址修改为无效,并将该显式组播分组判别为可以发送到剩余的有效目的地址中的一个节点。
另外,接收单元接收来自发送判别单元的、是否具有禁止显式组播分组的转发的功能的询问。路径管理单元对询问,作出具有该功能的响应。
另外,发送判别单元判别显式组播分组为可发送时,发送单元将修改后的显式组播分组,以单播发送到有效的目的地址中的一个节点。
由此,接收到链路层组播的XCAST分组时,接收装置抑制向广播媒体上的其它接收装置的逆方向转发,因此能够防止分组在广播媒体上循环的情况。
2006年2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6-040572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都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作为在XCAST分组的分发等中,能够抑制广播媒体的通信频带的耗费,而且能够传输显式组播分组的分组发送方法、中继节点和接收节点,极为有用。

Claims (9)

1.一种分组发送方法,基于记载着多个目的节点的地址的目的地列表,决定包含所述目的地列表的显式组播分组的转发目的地,该方法包括:
组分类步骤,由第一节点将其地址被记载在所述目的地列表中的目的节点,分类为以单播发送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地组,或者以链路层组播发送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地组;
发送步骤,由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组分类步骤中的分类,以单播或链路层组播发送显式组播分组;以及
逆方向转发禁止步骤,由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链路层组播的显式组播分组时,将所述分组只转发到位于除接收了所述分组的接口以外的接口侧的、其地址被记载在所述分组所包含的目的地列表中的未分发的目的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方法,其中,
还包括:询问步骤,由所述第一节点向下一跳节点询问其是否能够进行所述逆方向转发禁止步骤;以及
响应步骤,收到基于所述询问步骤中的询问的下一跳节点,对所述询问作出响应,
在所述组分类步骤中,所述第一节点将在所述响应步骤中作出了能够进行所述逆方向转发禁止步骤的响应的下一跳节点的中继目的地的目的节点,分类为所述链路层组播的目的地组,并将在所述响应步骤中作出了除能够进行所述逆方向转发禁止步骤以外的响应的下一跳节点的中继目的地的目的节点,分类为所述单播的目的地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发送方法,其中,
还包括:接口分类步骤,由所述第一节点对其地址被记载在所述目的地列表中的目的节点,按照链路的接口进行分类,该链路为,与将显式组播分组中继到该目的节点的下一跳节点连接的链路,
在所述组分类步骤中,按在所述接口分类步骤中被分类的每个接口,进行所述目的地组的分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发送方法,其中,
还包括:单播目的地组决定步骤,由所述第一节点基于路径表决定下一跳节点,该下一跳节点进行至被分类为所述单播的目的地组的目的节点的中继;以及
列表变更步骤,由所述第一节点变更所述目的地列表,以仅使在所述单播目的地组决定步骤中所决定的所述下一跳节点的中继目的地的所述目的节点为有效,
在所述发送步骤中,由所述第一节点将包含所述列表变更步骤中被变更的所述目的地列表的所述显式组播分组,以单播发送到下一跳节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发送方法,其中,
还包括:列表变更步骤,由所述第一节点变更所述目的地列表,以仅使被分类为所述链路层组播的目的地组的目的节点为有效,
在所述发送步骤中,由所述第一节点将包含所述列表变更步骤中被变更的所述目的地列表的所述显式组播分组,以链路层组播发送到下一跳节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发送方法,其中,
还包括:地址获得步骤,由所述第一节点获得未使用的链路层组播地址,
所述发送步骤中,由所述第一节点以所述链路层组播发送显式组播分组时,将在所述地址获得步骤中获得的链路层组播地址设定为目的IP地址而发送。
7.一种中继节点,基于记载着多个目的节点的地址的目的地列表,决定包含所述目的地列表的显式组播分组的转发目的地,该中继节点包括:
组播判别单元,判别所接收到的显式组播分组的目的IP地址是否为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
发送组分类单元,对于被判别为其目的IP地址是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的显式组播分组,基于包含于该分组的目的地列表中所记载的目的地址以及路径表,决定用于传送该分组的转发目的接口,并且按接收了该分组的接口以外的每个转发目的接口,将其地址被记载在包含于该分组的目的地列表中的目的节点,分类为以单播发送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地组,或者以链路层组播发送到下一跳节点的目的地组;
分组生成单元,变更包含于所述分组的目的地列表,以仅使被分类为所述链路层组播的目的地组的目的节点为有效,而生成将链路层组播地址设定为该分组的目的地址的显式组播分组,并且,基于所述路径表,决定进行至被分类为所述单播的目的地组的目的节点的中继的下一跳节点,变更包含于所述分组的目的地列表,以仅使该下一跳节点的中继目的地的目的节点为有效,生成将该下一跳节点的地址设定为该分组的目的地址的显式组播分组;以及
发送单元,将由所述分组生成单元生成的显式组播分组,从由所述发送组分类单元对该分组决定的转发目的接口,发送到该分组的有效的目的节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继节点,其中,
还包括:路径管理单元,向广播媒体上的节点询问,是否具有在接收到链路层组播的显式组播分组时不将该显式组播分组以逆方向转发到进行了接收的接口的功能,
所述发送组分类单元将对所述询问作出了具有不进行逆方向转发的功能的响应的下一跳节点的中继目的地的目的节点,分类为所述链路层组播的目的地组,而将作出了所述响应以外的响应的下一跳节点的中继目的地的目的节点,分类为所述单播的目的地组。
9.一种接收节点,基于记载着多个目的节点的地址的目的地列表,决定包含所述目的地列表的显式组播分组的转发目的地,该接收节点包括:
组播判别单元,判别所接收到的显式组播分组的目的IP地址是否为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
发送判别单元,禁止其目的IP地址被判别为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的所述显式组播分组的转发,并且将其目的IP地址被判别为不是已登记的链路层组播地址的显式组播分组所包含的目的地列表的、有效目的地址中的本节点的地址修改为无效后,使该分组可以发送到剩余的有效目的地址中的一个节点;
接收单元,接收是否具有禁止其目的IP地址为已登录的链路层组播地址的、显式组播分组的转发的功能的询问;
路径管理单元,对所述询问,作出具有所述功能的响应;以及
发送单元,将由所述发送判别单元判为可以发送的显式组播分组,以单播发送到该分组所包含的目的地列表中有效的目的地址所示的目的节点的一个目的节点。
CN200780003058XA 2006-02-17 2007-02-16 分组发送方法、中继节点和接收节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1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40572A JP4487948B2 (ja) 2006-02-17 2006-02-17 パケット送信方法、中継ノード、および受信ノード
JP040572/2006 2006-02-17
PCT/JP2007/052879 WO2007094465A1 (ja) 2006-02-17 2007-02-16 パケット送信方法、中継ノード、および受信ノー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1534A true CN101371534A (zh) 2009-02-18
CN101371534B CN101371534B (zh) 2011-12-14

Family

ID=38371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305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1534B (zh) 2006-02-17 2007-02-16 分组发送方法、中继节点和接收节点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76756B2 (zh)
EP (1) EP1986380B1 (zh)
JP (1) JP4487948B2 (zh)
CN (1) CN101371534B (zh)
WO (1) WO200709446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273A (zh) * 2010-07-08 201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转发方法、路由节点及无线通信网络
CN111404701A (zh) * 2019-12-16 2020-07-10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广播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7970A1 (en) * 2005-11-01 2007-05-03 Georgios Margaritis Packet retransmitter
US20080240096A1 (en) 2007-03-29 2008-10-02 Twisted Pair Solutions, Inc.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providing distributed convergence nod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CA2726887C (en) 2008-07-01 2017-03-07 Twisted Pair Solutions, Inc.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reliable low-bandwidth information delivery across mixed-mode unicast and multicast networks
JP5387239B2 (ja) * 2009-08-31 2014-01-1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US8687609B2 (en) * 2009-11-04 2014-04-01 Cisco Technology, Inc. Managing router advertisement messages to support roaming of wireless mobile client devices
US8724583B2 (en) * 2009-11-04 2014-05-13 Cisco Technology, Inc. Neighbor discovery message handling to support roaming of wireless mobile client devices
CN101783734A (zh) * 2010-01-29 201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播包的转发方法、设备和系统
US8446876B2 (en) 2010-05-04 2013-05-21 Cisco Technology, Inc. Maintaining point of presence at access switch for roaming client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controller system
US8441983B2 (en) 2010-05-04 2013-05-14 Cisco Technology, Inc. Maintaining point of presence at tunneling endpoint for roaming client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controller system
US8520595B2 (en) 2010-05-04 2013-08-27 Cisco Technology, Inc. Routing to the access layer to support mobility of internet protocol devices
US8428006B2 (en) 2010-05-04 2013-04-23 Cisco Technology, Inc. Hierarchical control signaling for mobile client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controller system
US8675601B2 (en) 2010-05-17 2014-03-18 Cisco Technology, Inc. Guest access support for wired and wireless client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controller system
US8588198B2 (en) * 2010-10-25 2013-11-19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tent transmission architecture
KR101761702B1 (ko) * 2012-03-30 2017-08-04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분산된 게이트웨이들을 위한 중앙집중화된 ip 어드레스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EP2770744A1 (en) * 2013-02-26 2014-08-27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ulticast transfer in an optical ring
US9497083B1 (en) * 2013-06-10 2016-11-15 Palo Alto Networks, Inc. Discovering network nodes
FR3009163B1 (fr) * 2013-07-25 2015-09-04 Thales Sa Procede pour l'echange en securite d'une donnee sur un reseau ad-hoc mettant en oeuvre un service de diffusion xcast; noeud associe
JP7232121B2 (ja) * 2019-05-10 2023-03-02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監視装置および監視方法
CN113141579B (zh) * 2020-01-19 2022-05-13 深圳市云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743067B2 (en) * 2021-12-06 2023-08-2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solicited-node multicast address collis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2940B2 (ja) 1999-06-10 2006-07-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のマルチキャスト配送システム
KR100382360B1 (ko) * 2001-07-06 2003-05-09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이더넷 상에서의 명시적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방법 및 장치
KR100425020B1 (ko) * 2001-11-26 2004-03-27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명시적 멀티캐스트의 터널링 서비스 방법 및 장치
US6965883B2 (en) * 2002-02-20 2005-11-15 Nokia Corporation Charging mechanism for multicasting
JP4297875B2 (ja) * 2002-11-05 2009-07-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中継方法及び装置
JP2004297180A (ja) 2003-03-25 2004-10-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ルチキャスト配送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4328283B2 (ja) * 2003-10-22 2009-09-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配送制御方法
JP2006040572A (ja) 2004-07-22 2006-02-09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水系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及び水系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US8018964B2 (en) * 2005-12-16 2011-09-13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cast operations using prioritized state informa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273A (zh) * 2010-07-08 201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转发方法、路由节点及无线通信网络
CN111404701A (zh) * 2019-12-16 2020-07-10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广播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59924A1 (en) 2009-03-05
US7876756B2 (en) 2011-01-25
WO2007094465A1 (ja) 2007-08-23
EP1986380A1 (en) 2008-10-29
EP1986380A4 (en) 2013-09-25
CN101371534B (zh) 2011-12-14
EP1986380B1 (en) 2015-09-02
JP4487948B2 (ja) 2010-06-23
JP2007221521A (ja) 2007-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1534B (zh) 分组发送方法、中继节点和接收节点
US9602399B2 (en) Utilizing multiple mesh network gateways in a shared access network
CN101330405B (zh)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CA2644900C (en) Connecting multi-hop mesh networks using mac bridge
Gammar et al. Distributed address auto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Manet networks
CN101325554B (zh) 一种路由创建方法、转发芯片及三层交换机
CN110178410A (zh) 一种通信路径确定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3731820A (zh) IPv6无线路由器中基于MAC地址转换的接入与访问控制方法
US20050254473A1 (en) Routing with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132374A (zh) 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71350A (zh) 无线集群网管中的网络拓扑的自动发现的方法
CN101674229A (zh) 一种链路聚合组信息管理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10380977B (zh) 一种面向移动自组网与因特网混合环境的路由融合方法
US7460511B2 (en) Device connectivity
Sheu et al. A distributed IP address assignment scheme in ad hoc networks
Lavanya et al. Secured backup routing protocol for ad hoc networks
CN105530189A (zh) Trill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和路由桥
McGirr et al. Simulation of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
Peng et 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network topology discovery method
CN115426334B (zh) 网络地址生成方法、装置、路由设备及存储介质
Cheng et al. FBT: an efficient traceback scheme in hierarchic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Martin et al. Radar: Ring-based adaptive discovery of active neighbour routers
Grajzer et al. Neighbor Discovery++− a Scalable and Robust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for Future 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s
KR100590870B1 (ko) 가상 근거리 망에서 멀티캐스트 트래픽을 제거하는 방법및 그 장치
CN114697300A (zh) 一种高时效通信系统的数据组播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